思政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谈治国理政读书心得

思政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谈治国理政读书心得

思政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留守老人的艰难生活据资料称,我国目前每年大约有1800万农村地区的人口进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拼,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正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成为了一种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

暑假期间,我在家乡采访了一些老人,他们中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那几天正好不是农忙时候,他们都在一块乘着凉,所以我才有机会和他们聊起了天并了解了他们的生活。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胡奶奶,她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是她还要下地干农活——老伴前几年已经去世了,而且子女也不在身边,是个典型的留守老人。

虽然她的子女外出务工使得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家中也建起了一栋小洋楼(至今都还没有装修),不过相比以前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的砖瓦房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老人们的经济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提供,但是因为子女们在外也都是从事体力活所以基本上都是自己养活自己。访痰中,当问及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要下地干活,老人们纷纷无奈地回答:“做不动也要做呀!田荒了多可惜啊!能动一天就种一季,种不动了再说。而且儿女们在外也不容易,不想给他们造成更大的负担!”本来处于这种年纪的他们应该是安享天年的,而如今却还要如此辛劳,不由得让人同情。

不仅如此,胡奶奶还得照顾孙子孙女。孩子小的时候还比较乖,但是随着他们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多,因此也不免会有些逆反心理。由于老人们还是传统的思想,和小孩子的隔阂也逐渐产生。在农村,老年人大多数都不识字,无法辅导小孩学习,所以担心小孩学习成绩差,而小孩又不听话,常常让老人心里面很难受。再者现在农村交通、通讯也已得到迅速发展,电视、网吧到处有,每次孙子都会瞒着老人去上网或者和其他一些年龄相仿的孩子做一些让老人担心的事情。老人总觉得管教小孩力不从心,这样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给老人们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想到胡奶奶负担如此之重,于是我便询问起来他们的日常生活娱乐。老人说:“哪还有什么娱乐啊,平常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干活,顶多中午吃饭的时候一群老人聚在一起拉拉家常。家里面虽然有电视机,但是我的眼睛不好,又看不懂,所以都是孙子孙女在用。”村子里没有健身设施,当我问有没有添置的必要时,老人回答:“根本用不上,每天干完活回来都累得不行,谁还愿意去健身呢!”不过老人补充道,“对于那些闲在家的老人来说这还是可行的。”没多久胡奶奶起身要回家了,奶奶说要不要到她家看看,我点了点头说好。外面已经很热了,可是没想到这屋里更热。奶奶见我满头大汗,赶紧开了风扇,说:“我老人家已经习惯了,平常不怎么开风扇,但可不能把你给热到了。”虽然这是一句关心的话,

却让我感到非常愧疚。我看到风扇上面已经布满了灰尘,看来奶奶平常确实不怎么用风扇。我参观了一下奶奶的房子(其实根本没什么家具,桌子,椅子,茶几等屈指可数),生活设施非常简单。家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电器,只有电灯和电扇,奶奶说:“做饭烧水都是烧柴,虽然夏天热了点,但是冬天就很暖和了。那些电器类产品我都不会用,生怕弄坏了。”的确,那些大功率电器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坏掉了修理起来也是件麻烦的事情。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小事都会有困难,连换个灯泡都是难事儿。

人到了年纪,健康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在农村,老人们经常是小病熬一熬就过去了,除非是非去医院不可,否则一年到头也不会进一次医院做做检查。可能我们认为不用去医院是好事,但是在我的印象中有不少老人都因为没有定时做检查耽误了病情而因此离世。最近几年村子里提倡给老人买社保,就是规定先交一定的钱,到了一定的年纪后,每月就有相应数额的养老金。这对老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让他们能够不用一大把年纪还要下地干活。然而这种政策却非常的局限,那些有积蓄的或者子女帮着买的老人们自然会买,而那些没钱且子女经济也很紧张的老人们当然买不起,有些想买社保但想到会给子女造成负担的老人也只能放弃。老人们永远是把子女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可却又有多少子女去真正地关心过老人呢?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们应当要将老年人的保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对于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则更需要我们倍加的关心,使其能够老有所养。为此我建议社会和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农村老年人协会,引导有条件的村委会提供场所,政府适当扶持,成立老年人互助会等组织。通过这种形式让老年人可以找人谈心而重新找到归属感,组织留守老人互相帮助,并且克服一些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强化家庭养老功能,为留守老人搭起亲情沟通“桥梁”。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农村社会传统式家庭养老仍是农村养老的有效形式,因此加强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在尊老爱老方面做得好的年轻人应予以大力表彰,对不孝敬、排斥老人等行为给予曝光、批评。那些在外打工的子女在自己的能力内可以将老人接到自己,能力有限的也要经常与自己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让老人感觉到子女的孝道。

但是首要解决的还是老人们的生活保障问题。那我们能做什么呢?首先是争取政策扩大农村低保范围,让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其次是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有条件的地方,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兴办养老院、托老所等,并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留守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部分钱,搬进托老所,进行社会化养老。而对于老人们的就医问题,则需要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留守老人由于长年劳作,大多体弱多病,因此就诊费用比较大。按照目前农村医疗保险规定,只有住院才能得到较多的费用报销,而村级的门诊费报销比例低,因此要在农村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切实解决他们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人最终都会步入老年,老年人的阅历多,但他们的心态却会变得越来越年轻,所以他们更容易感到孤独。而在各种设施都不发达的农村,对于缺乏各种娱乐和保障的留守老人,我们要做的还有更多!/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思政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谈治国理政读书心得

思政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谈治国理政读书心得 思政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留守老人的艰难生活据资料称,我国目前每年大约有1800万农村地区的人口进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拼,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正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成为了一种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 暑假期间,我在家乡采访了一些老人,他们中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那几天正好不是农忙时候,他们都在一块乘着凉,所以我才有机会和他们聊起了天并了解了他们的生活。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胡奶奶,她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是她还要下地干农活——老伴前几年已经去世了,而且子女也不在身边,是个典型的留守老人。 虽然她的子女外出务工使得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家中也建起了一栋小洋楼(至今都还没有装修),不过相比以前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的砖瓦房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老人们的经济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提供,但是因为子女们在外也都是从事体力活所以基本上都是自己养活自己。访痰中,当问及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要下地干活,老人们纷纷无奈地回答:“做不动也要做呀!田荒了多可惜啊!能动一天就种一季,种不动了再说。而且儿女们在外也不容易,不想给他们造成更大的负担!”本来处于这种年纪的他们应该是安享天年的,而如今却还要如此辛劳,不由得让人同情。

不仅如此,胡奶奶还得照顾孙子孙女。孩子小的时候还比较乖,但是随着他们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多,因此也不免会有些逆反心理。由于老人们还是传统的思想,和小孩子的隔阂也逐渐产生。在农村,老年人大多数都不识字,无法辅导小孩学习,所以担心小孩学习成绩差,而小孩又不听话,常常让老人心里面很难受。再者现在农村交通、通讯也已得到迅速发展,电视、网吧到处有,每次孙子都会瞒着老人去上网或者和其他一些年龄相仿的孩子做一些让老人担心的事情。老人总觉得管教小孩力不从心,这样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给老人们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想到胡奶奶负担如此之重,于是我便询问起来他们的日常生活娱乐。老人说:“哪还有什么娱乐啊,平常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干活,顶多中午吃饭的时候一群老人聚在一起拉拉家常。家里面虽然有电视机,但是我的眼睛不好,又看不懂,所以都是孙子孙女在用。”村子里没有健身设施,当我问有没有添置的必要时,老人回答:“根本用不上,每天干完活回来都累得不行,谁还愿意去健身呢!”不过老人补充道,“对于那些闲在家的老人来说这还是可行的。”没多久胡奶奶起身要回家了,奶奶说要不要到她家看看,我点了点头说好。外面已经很热了,可是没想到这屋里更热。奶奶见我满头大汗,赶紧开了风扇,说:“我老人家已经习惯了,平常不怎么开风扇,但可不能把你给热到了。”虽然这是一句关心的话,

《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心得优质范文

《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心得优质范文 目录 《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心得 (1) 提高政治站位,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心”里走。 (1) 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实”里走。 (2) 注重学以致用,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深”里走。 (3) 《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伟大实践的最新教材,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XX、牢记XX、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最新教材,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教材。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持续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努力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职岗位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生动实践。 提高政治站位,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心”里走。《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学习宣传贯彻《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尤其在当前情况下,我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前进道路上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思想是时

代的回声,时代受思想的引领。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最新教材”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认识,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深入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加深对党的十九大以来科学理论新发展新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运用“最新教材”武装头脑,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最新教材”学习往“实”里走。当前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更需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励志加油鼓劲。党员干部要紧密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任务,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推动学习“最新教材”往“实”里走,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主动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贡献。要注重强化系统思维,坚持把《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先期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联系起来,同正在做的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将“最新教材”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社会治理、开展为民服务、完成重大任务的能力和水平,

读书笔记及感悟

读书笔记及心灵感悟 1、【仇和,政道十年】 1、(1)要想别人不动摇,首先自己不动摇。(2)并非人穷志短,而是志短人穷。(3)仇和引用的花钱办事四种模式A、一花自己的钱给自己办事。eg:上街买菜讨价还价。(既讲节约又讲效果)B、二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eg:看病人送礼物。C、三花别人的钱给自己办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eg:公费医疗。D、四花别人的钱给别人办事(不讲节约也不讲效果)eg:政府采购。 2、仇和机遇观“天黑赶路,天亮进城,领先一步,胜人一筹。“ 3、中国各级政府存在的问题:大局意识不

强,服务意识不佳,人员素质较差,工作效率低下,政务公开程度不够,工作作风松散,纪律观念淡薄。 4、仇和、“最好的监督是公开” 5、仇和机遇观:机遇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般情况下,只要15%的人认识到这件事可行,就可以试着干;有30%的人认为这件事可行,就可以大胆干;有70%的人认为这件事可行,哪就要好好想想后再干;有90%的认为可行的事,就不能再干了,因为大家都认识到的事就不再是机遇。 6、政府大小会议形成“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自我表扬,自我陶醉,自我欣赏。” 7、仇和水污染治理理念:“老大难,老大难,

老大重视就不难” 8、“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实质是一种政治上的虚拟” 9、仇和上任昆明市委书记“履新感言”A、“从现在开始,我愿做一名合格的纤夫,与昆明各族人民一道,心往一处,劲往一处使,拉动昆明市这艘巨轮,快速平稳前行。”B、“我到昆明工作,人地两生,和大家无亲无辜;从未共事过,与大家无怨无恨;只身一人,无牵无挂;所以工作一定能无私无畏”。C、形成一个新的冲击波,扫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障碍,突破一切影响发展的制度瓶颈。D、“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E、“我会有耗不尽的精力,干不厌的激情,摧不垮的意志,不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路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体会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路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体会翻开《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浓浓的书香气扑面而来。其中,《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路》一文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回忆的画卷,X年,党的十九大刚刚下帷幕,总书记一行赶赴上海,移步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在红船共话建党初心,追忆历史、展望未来,丰盈思想、沉淀力量,在最美的中国道路上行稳致远。 理论是最好的指南针。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理论学习,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全党、WZ全党。无论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还是“X、X”主题教育,根本任务都是厚植党员干部的理论之基,增强党员干部用党的理论WZ头脑的本领。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用朴实的语言诠释真知灼见,彰显了我们党新时代理论创新成果,是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最权威的教材。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将理论学习作为增强政治品格的首要任务,作为坚定政治信仰的重要途径,作为提升政治素养的终身追求,以“望尽天涯路”的决心,以“独上高楼”的心境,以“衣带渐宽”的坚韧,深学细悟,感悟理论的魅力,领会理论的要义,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读史明智,鉴往知来。学习历史,已成为

新时代青年干部的必修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印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是青年干部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历史,回望中国共产党曲折前进的征程,才能深刻认识到如今新中国新时代的来之不易;回首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征途,才能高瞻远眺未来。 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始终铭记历史,不忘先辈之苦,深悟当下之甘,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坚守初心本色,勇担责任使命;坚持人民立场,永葆为民之心,从历史中汲取党性之力,从历史中凝聚党性之魂,让初心薪火相传、把责任铭记在肩,学好历史、用好历史,服务当下、惠泽未来。 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行之愈笃,知之愈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一部充满血和泪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凝聚力量。正是他们对实践的探索,给予他们力量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持在实践的大熔炉里淬炼、锻造,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干字当头、奋蹄扬鞭,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危难关口冲锋在前,以敢为人先的闯劲、破釜沉舟的拼劲、以久久为功的韧劲、脚踏实地的干劲,练就能吃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