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常见不良反应

合集下载

常见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常见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多西他赛
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 过敏反应:部分病例可发生严重过敏 体液潴留(水肿,体重增加,积液):需要地塞米松预处理 神经毒性: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轻度麻木和感觉异常 心血管系统: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 脱发,乏力,肌肉关节疼痛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低度致吐风险)
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
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 过敏反应:严重过敏少见,部分患者表现为皮肤瘙痒和皮疹 神经毒性:表现为轻度麻木和感觉异常 心血管系统:低血压,心动过缓 脱发,乏力,肌肉关节疼痛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低度致吐风险)
长春瑞滨
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贫血 神经毒性 外周静脉炎:尽量避免外周静脉给药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低-中度致吐风险)
NCI手足综合征分级
分级 1级 2级 3级
临床表现
手掌足跟麻木、瘙痒、 无痛性红斑和肿胀
功能影响
感觉不适, 不会影响正常活动
手掌足跟疼痛性红斑和肿胀
感觉不适, 影响日常生活
湿性脱屑、溃疡、水疱 和重度疼痛,
严重不适, 不能工作或日常生活
无4级,并不危及患者生命
Sarah M Gressett,et al.J Oncol Pharm Practice 2006;12: 131-141.
口腔炎:口腔溃疡,黏膜炎 感染:风险增加 乏力 咳嗽 腹泻 肺感染性肺炎
NCCN指南致吐风险分级
分级5
分级3-4
HIGH 高度致吐风险
>90%
MODERATE 中度致吐风险
30-90%
分级2
LOW 轻度致吐风险
10-30%
分级1
MINIMAL 轻微致吐风险
<10%
蒽环类+环磷酰胺(AC/EC) 环磷酰胺 > 1500 mg/m2 顺铂 ≥ 50 mg/m2 卡莫司汀>250 mg/m2 氮烯咪胺

化疗后不良反应分级标准

化疗后不良反应分级标准

化疗后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分级标准是评估化疗副作用的重要依据,其中世界卫生组织(WHO)毒性分级标准使用最为广泛。

根据WHo毒性分级标准,化疗后不良反应可分为四级,具体如下:1.轻度:这类不良反应程度较轻,通常不需要治疗。

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通常不会对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2.中度:中度不良反应需要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如重度恶心、呕吐、脱发、疲劳、感染风险增加等。

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调整化疗方案等,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重度:重度不良反应威胁生命,但可恢复。

这类不良反应可能导致严重的器官功能损害、免疫力降低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然而,通过积极的治疗,如药物治疗、支持疗法等,患者通常可以恢复。

4.严重:严重不良反应直接致死或促进死亡。

这类反应极其严重,可能导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不可逆的损伤等,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或加速死亡。

除了WHO毒性分级标准,白细胞下降程度也是评估化疗副作用的一种方法。

根据白细胞下降程度,化疗后不良反应可分为四级:1.一级:白细胞计数在3000-4000之间,属于轻度不良反应。

2.二级:白细胞计数在3000-2000之间,属于中度不良反应。

3.三级:白细胞计数在2000-100o之间,属于重度不良反应。

4.四级:白细胞计数低于1000,属于严重不良反应。

通过这些分级标准,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化疗副作用,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提到的分级标准,化疗后不良反应还可以根据其他因素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反应的时间效应关系,不良反应可以分为急性不良反应和延迟性不良反应。

急性不良反应通常在给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如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而延迟性不良反应则可能在给药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如骨髓抑制、肺部毒性等。

此外,根据不良反应对器官系统的损害程度,也可以将其分为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

局部不良反应主要影响给药部位及其附近的器官,如静脉炎、口腔黏膜炎等;全身不良反应则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如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

2024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式总结

2024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式总结

2024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式总结局部反应1、局部药物渗漏后组织反应药物外渗可导致轻微红斑、局部不适、疼痛,甚至组织坏死、皮肤溃疡及深部结构损伤,引起组织损伤的化疗药物包括慈环类、长春碱类、氮芥、鬼臼毒素等。

化疗药物外渗应以预防为主,应采用迅速的静脉输注,通过中心静脉或使用最近路程插管给药。

出现外渗时,首先立即停止输液。

处理慈环类抗生素和丝裂霉素外渗时,局部给予抗氧化剂二甲亚碉,可合用1%的氢化可的松软膏。

硫代硫酸钠可作为窃芥类药物外渗后特异的解毒剂,若无解毒剂,可用2%普鲁卡因或用50-10Omg氢化可的松于患处注射。

还可以氟轻松软膏或如意金黄散外敷,硫酸镁湿敷。

如果外渗引起的组织损伤严重,必要时应该借助外科治疗。

2、血栓性静脉炎输入刺激性化疗药物可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导致血栓形成,常见于卡莫司汀、长春瑞滨、氮芥或药物分散剂(如乙醇)等引发。

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痛和明显压痛,并可触及索状静脉。

停止输液后,抬高患肢及热敷,症状可在短期内消退且不易复发。

全身反应1.发热部分化疗药物可引起药物热,如吉西他滨、阿糖胞甘、博来霉素等,可对症退热,需要与感染性发热、肿瘤热等区别。

2、变态反应多种化疗药物可引起过敏反应,如左旋门冬酰胺酶、紫杉醇、博来霉素和一些靶向治疗药物等。

最严重者为速发型过敏反应,包括喘鸣、瘙痒、皮疹、血管水肿、肢体痛、低血压,多于输注后几分钟内发生,与剂量无关。

紫杉醇给药前应常规给予皮质固醇和抗组胺药物,预防或减轻过敏反应的发生。

3、消化系统毒性(1)恶心(&吐图心呕吐是抗髀痛药物最常见不良反应,5发色箱等多种神经递质与此有关。

按腺呕吐与化疗的时间关系.可分为急性IeQi(化疗后24小时内)、延迟慢IE吐(化疗后24小时后)和预期性8E吐(化疗前)ΞW.技烈致吐帔力将化疗药物分为强致吐药物(麻tB.大剂■环确依HL放线的索D.氨芥).中度致吐药物(紫杉类,多菜比屋.坏碉徐股.大剂■甲飙媒岭)和低致吐药物(长春够、氟尿I!发、低剂■甲ftβ⅛).止吐药物可分为的嗅酬类、激素.5低色IS受体拮抗剂、NK受体宿抗剂,应根据药物效吐程度及呕吐类型选用.一般在化疗前堤前给药.(2)口腔贴膜炎口腔黏膜炎是化疗.口腔放疗患者出现的■严■的不费反应之一,与细胞需药物对细Ifi分裳旺盛的口腔补膜地胞的直接损伤和壁发性感染等因素有关,典金的带床表现是,在化疗后1—2周左右口股内出现伴有烧灼样嬉Al的”Bt萼缩.红肿.X至深浅不一的溃症,严重者可形成大片的白色假BL孤腰炎可因感染成其他搔伤加《,也可18若化疗药物的停止应用而逐渐恢艮,易引起口腔髓腺炎的药物包括甲氨1«岭.藏屎后淀.多柔比星.培关曲塞等,帖Bl炎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注朦口腔清沟及陵防«%.局部止痛可选用0.5%-1%的和叁卡因溶液含激.口及清清可使用O02%的洗必泰溶液含漱,如果合并念珠8!惠染,可使用制骞菌素泥患液含激或涂抹Bft.(3)腹泻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对肠道黏膜的急性损伤导致的肠道吸收和分泌失衡。

化疗对身体危害有多大,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化疗对身体危害有多大,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化疗对身体危害有多大,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化疗药物治疗的九大损伤一、局部损伤。

患者接受化疗药物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出现药物外渗,常见引起皮下或静脉的无菌性炎症,干性坏死,皮肤溃疡,疤痕疙瘩。

二、三、全身损伤。

许多化疗药物均可引起头晕目眩,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失眠多梦,二便失调,多汗,日渐消瘦,营养不良等。

可以配合口服pizvdn白蛋白肽营养素,它里面有四十多种营养,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密集补充患者所需营养。

四、三、消化道损伤。

许多抗肿瘤药物都可引起程度不等的消化道反应,几乎所有用化疗的病人都领教过,一般比骨髓抑制出现还早,最初的反应是口干,以后是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甚至血性腹泻。

一般在用药后1至数小时内出现;引起全消化道黏膜反应,包括口腔炎,胃炎,肠炎,少数有食管炎。

现将最常见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口腔炎、口腔溃疡。

pizvdn白蛋白肽里不仅有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多种菌菇多糖,其中就有猴头菇多糖,还添加了益生菌,补充营养、升白升血象的同时修胃肠道粘膜,缓解呕吐,并且防止营养不良和脱水的情况发生。

四、骨髓抑制。

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均可引起程度不同的骨髓抑制,这可以说是化疗药的最大弊端。

它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主要是白细胞尤其以粒细胞减少最为显著。

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可表现为乏力,头晕,低热,食欲下降,容易造成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和顽固性口腔溃疡。

建议可以搭配pizvdn白蛋白肽来帮助提升体质升白升血象。

五、肺损伤。

化疗药物对肺的损伤主要是:肺水肿、肺嗜酸细胞浸润和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和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中以间质性肺炎为多见,其临床表现多见亚急性发作,症状如:发热、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心动过速。

六、心脏损伤。

化疗导致的心脏损伤临床症状主要有心率加快,呼吸困难,咳嗽,颈静脉怒张,双肺罗音,肝瘀血,心室肥大或缺血性心功不全,充血性心衰等。

常用化疗药不良反应试题及解析

常用化疗药不良反应试题及解析

常用化疗药不良反应试题及解析一、试题以下是一道关于常用化疗药不良反应的试题:题目:请简述常用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措施。

二、解析化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然而,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

下面,我们将针对常用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措施进行解析。

1.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处理措施包括:饮食调整,如分次进食、避免油腻食物等;药物治疗,如使用止吐药等。

1.骨髓抑制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

处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血常规,根据病情调整化疗药物剂量;使用升血药、升白细胞药等。

1.脱发部分化疗药物会导致头发脱落。

处理措施包括:使用温和的洗发产品,避免过度梳理头发;佩戴假发或帽子以减轻心理负担。

1.口腔黏膜炎化疗药物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炎,表现为口腔黏膜红肿、疼痛等。

处理措施包括: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漱口;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使用口腔黏膜保护剂。

1.肝功能损害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处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饮酒等加重肝脏负担的行为;根据病情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1.肾功能损害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表现为尿量减少、血尿等。

处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根据病情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1.神经系统毒性某些化疗药物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毒性,表现为手足麻木、震颤、记忆力下降等。

处理措施包括:定期评估神经系统功能;使用营养神经药物;根据病情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1.心脏毒性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对心脏产生毒性作用,表现为心悸、气短、心电图异常等。

处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心脏功能;使用保护心脏的药物;根据病情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总之,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个体差异和药物种类而异,处理措施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常见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

常见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

常见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化疗药物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尽管它能够有效杀灭癌细胞,但同时也会对人体其他细胞造成损伤,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治疗的效果。

因此,护理人员在提供化疗时需要注意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1.恶心和呕吐:化疗药物对胃肠道刺激性极大,容易引起恶心和呕吐。

预防和护理包括:-饮食护理:提倡多进食少量、少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咖啡因、油腻、辛辣食物;-药物治疗:给予抗恶心药物,如口服多潘立酮等;-放松心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减轻焦虑和压力;-注重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口腔感染。

2.脱发:化疗药物会影响毛发的生长周期,导致脱发。

预防和护理包括:-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接受脱发的现实,保持良好的心态;-提供合适的头发护理产品: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洗发水和护发素;-避免热处理:避免使用电吹风、卷发棒等热处理器具;-避免刺激性的发型和头饰:选择柔软的头巾或帽子。

3.乏力:化疗药物会导致身体疲乏,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预防和护理包括:-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提供营养支持:合理膳食安排,补充足够的营养;-鼓励适量运动:适度参与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耐力。

4.食欲减退:化疗药物可能导致患者食欲不振,影响营养摄入。

预防和护理包括:-给予多次少量的饮食:避免大量进食,可以选择多次少量进食的方式;-提供营养补充品:如口服补充剂、营养液等。

5.口腔溃疡:化疗药物损伤口腔黏膜,容易引起口腔溃疡。

预防和护理包括:-注重口腔护理:定期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提供适当的饮食:避免辛辣、酸性的食物,选择柔软易咀嚼的食物;-给予合适的口腔溃疡护理药物:如含漱剂、贴片等。

6.消化道不适:化疗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腹泻、便秘、腹胀等。

-提倡合理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平衡膳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止泻药、缓泻药等。

化疗常见不良反应

化疗常见不良反应

化疗常见不良反映——恶心呕吐,及其护理化疗最常见旳不良反映是胃肠道反映,病人浮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也可以有口腔粘膜或消化道粘膜溃殇导致旳便血等。

骨髓克制也是常见旳不良反映,其中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

另一方面是血小板减少,如果没有明显旳消化道出血,贫血一般不会立即浮现。

原则剂量下旳化疗可以浮现肝脏功能和肾脏功能旳损害。

一般来说化疗药物可以对卵巢和辜丸旳功能有一定限度旳影响。

病人也可以浮现脱发等状况。

化疗药物种类诸多,不同化疗药物对身体各脏器旳毒性作用是有差别旳。

(1) 化疗旳局部不良反映:重要是静脉炎和药物渗漏所导致旳局部组织坏死。

化疗药物所导致旳静脉炎是药物所通过静脉旳血栓性静脉炎,其他部位旳静脉炎或深静脉血栓形成非常罕见。

这事实上是化疗药物对所通过血管旳剌激作用,体现为血管旳红、肿、疼痛,可以用局部热敷旳措施治疗,一般对病人不会导致很大痛苦;局部组织坏死是由于化疗药物渗漏到静脉以外引起,体现为局部旳剧烈疼痛、组织坏死和溃殇形成。

浮现渗漏后来,应立即进行局部冷敷,可以用局部麻醉药物进行封闭、如意金黄散外敷。

对于已经浮现旳局部大面积组织坏死应当进行植皮,固然这种状况是极其罕见旳。

(2) 恶心、呕吐:这些是化疗药物最常见旳初期毒性反映。

严重旳呕吐可导致患者脱水、无法进食,剧烈旳恶心、呕吐是非常痛苦旳,有旳患者甚至因不能忍受这种痛苦而回绝进行化疗。

恶心、呕吐旳原理除了化疗药物对于胃肠道旳直接刺激作用外,一种非常重要旳因素是药物通过间接或者直接作用刺激大脑旳呕吐中枢。

化疗引起旳呕吐可以分为急性呕吐和延迟性呕吐。

急性呕吐是指在化疗24小时以内发生旳呕吐,延迟性呕吐是指化疗后1周内浮现旳呕吐目前,对呕吐已有了非常有效旳治疗药物,如激素、胃复安和众多旳5起色胶受体克制剂。

这些克制剂涉及枢复宁、枢丹、日区必停、康泉等诸多种类,多种药物旳效果基本相似。

如果化疗过程中病人食欲很差,应当合适补充营养,可以进行静脉补液,同步应用保护肝脏、肾脏旳药物。

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

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

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引言化疗是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之一,它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然而,化疗药物的使用也会伴随着一系列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篇文章将讨论化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管理方法,以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1. 恶心和呕吐恶心和呕吐是化疗药物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化疗药物会刺激胃肠道和化学感受区域,激发恶心和呕吐反应。

恶心和呕吐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但临床上普遍存在。

管理这些不良反应的方法包括:•采取药物预防:可使用抗恶心和抗呕吐药物,如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奥洛塞隆和登莱塞隆)或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多巴酚丁胺)来预防恶心和呕吐;•饮食调整:避免进食过多或过饱的食物,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舒缓技术,如深呼吸和放松练习。

2. 脱发脱发(也称为脱发症)是化疗药物使用后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化疗药物会影响毛发的生长周期,导致毛发变薄、断裂和脱落。

脱发管理的方法包括:•使用假发或头巾:患者可以选择合适的假发或头巾来遮盖脱发区域,提高自信心;•洗发方式调整:使用温和的洗发水,避免使用热水和辛辣的头皮刺激物,可用温水轻柔地清洁头皮;•避免染发或烫发:避免使用化学染发剂或烫发剂,以减少对头发的负担;•保持头皮清洁:保持头皮清洁和干燥,避免积聚油脂和细菌感染。

3. 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它导致造血功能受损,从而降低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

骨髓抑制管理的方法包括:•进行血常规监测:密切监测血细胞计数,了解患者造血功能的变化;•补充造血因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考虑给予血小板转输、红细胞输注或白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注意感染的预防:因为白细胞减少容易导致感染,患者应避免接触病原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4. 神经系统副作用一些化疗药物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导致神经病理学改变和功能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疗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及其护理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也可以有口腔粘膜或消化道粘膜溃殇导致的便血等。

骨髓抑制也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

其次是血小板减少,如果没有明显的消化道出血,贫血一般不会立即出现。

标准剂量下的化疗可以出现肝脏功能和肾脏功能的损害。

一般来说化疗药物可以对卵巢和辜丸的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病人也可以出现脱发等情况。

化疗药物种类很多,不同化疗药物对身体各脏器的毒性作用是有差别的。

(1) 化疗的局部不良反应:主要是静脉炎和药物渗漏所导致的局部组织坏死。

化疗药物所导致的静脉炎是药物所经过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其他部位的静脉炎或深静脉血栓形成非常罕见。

这实际上是化疗药物对所经过血管的剌激作用,表现为血管的红、肿、疼痛,可以用局部热敷的方法治疗,一般对病人不会造成很大痛苦;局部组织坏死是因为化疗药物渗漏到静脉以外引起,表现为局部的剧烈疼痛、组织坏死和溃殇形成。

出现渗漏以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冷敷,可以用局部麻醉药物进行封闭、如意金黄散外敷。

对于已经出现的局部大面积组织坏死应该进行植皮,当然这种情况是极其罕见的。

(2) 恶心、呕吐:这些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早期毒性反应。

严重的呕吐可导致患者脱水、无法进食,剧烈的恶心、呕吐是非常痛苦的,有的患者甚至因不能忍受这种痛苦而拒绝进行化疗。

恶心、呕吐的原理除了化疗药物对于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作用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药物通过间接或者直接作用刺激大脑的呕吐中枢。

化疗引起的呕吐可以分为急性呕吐和延迟性呕吐。

急性呕吐是指在化疗24小时以内发生的呕吐,延迟性呕吐是指化疗后1周内出现的呕吐目前,对呕吐已经有了非常有效的治疗药物,如激素、胃复安和众多的5起色胶受体抑制剂。

这些抑制剂包括枢复宁、枢丹、日区必停、康泉等很多种类,各种药物的效果基本相似。

如果化疗过程中病人食欲很差,应该适当补充营养,可以进行静脉补液,同时应用保护肝脏、肾脏的药物。

(3) 化疗过程中其他的消化道反应:因为消化道粘膜是增殖活跃的组织,因此进行化疗时常见粘膜的损伤,这些损伤主要以炎症的形式表现,如口腔炎、食管炎、口腔溃殇等。

用氟尿喀皖类药物出现粘膜炎症和口腔溃殇的机会最多,连续应用比单次应用出现的频率高得多。

病人主要的不适是疼痛和不能进食。

治疗方法可以口服维生素Bp并且进行对症处理,如局部应用麻醉药,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各种治疗口腔溃殇的散剂、贴剂。

不能进食时进行营养支持。

腹泻和便秘同样是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其症状往往在大剂量连续应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偶尔可以出现血性腹泻。

血性腹泻表示存在消化道的破溃和出血。

化疗过程中出现腹泻的病人应该进行粪便常规检查,注意是否合并存在肠道感染,如果存在感染则应该使用抗生素,没有感染的单纯腹泻给予止泻药物。

为避免严重腹泻导致的脱水和营养不良,应该进行补液。

出现便秘时可以服用缓泻剂,还应增加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以润肠通便。

(4) 肺毒性:不常见,通常出现得缓慢和延迟,多数出现在化疗药物应用后数月,表现为干咳和呼吸急促。

引起肺脏毒性作用的药物有:博来霉素、马利兰、丝裂低点。

化疗药物的肺脏毒性作用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5) 心脏毒性作用:包括心肌病、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性改变。

引起心脏毒性作用最常见的药物是阿霉素,因此使用阿霉素有严格的剂量限制。

现在,已经有很多阿霉素的改进药物,这些药物对于心脏的毒性作用明显降低。

心脏毒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应用心肌保护剂,慎重选择适应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在化疗前必须进行心电图检查并了解患者既往的心脏病史等。

(6) 肝脏的毒性作用:由药物本身或者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物引起。

由于绝大多数化疗药物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或者经血液循环通过肝脏,因此肝脏损害在临床常见。

肝功能损害是一个急性过程,表现为转氨酶和血清胆红素升高,大剂量化疗药物可引起肝脏纤维化。

对其预防和治疗是在化疗时应用保肝药。

(7) 肾脏的毒性作用:大部分化疗药物需要经过肾脏排出体外,所以肾脏是化疗药物的一个重要毒性作用的器官。

肾脏损害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表现为血清肌酣、尿素氮的升高,蛋白尿等,严重病例可以出现肾功能衰竭。

引起肾脏毒性作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顺销,在应用此药时需要进行大量补液。

(8) 膀脱毒性作用:化疗药物通过肾脏经输尿管进入膀脱,在膀脱中存留可以损伤膀脱粘膜引起化学性膀脱炎。

常见的药物是环磷眈胶和异环磷眈胶。

病人可以出现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等,偶尔有血尿。

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应用保护剂一一疏己黄酸锅,并且进行水化和利尿。

(9) 对性功能的影响:许多化疗药物可以影响生殖细胞的产生和内分泌功能,对生殖细胞产生致突变作用,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化疗药物可以引起男性精子减少导致不育,其药物有瘤可宁、环磷酷胶、氮芥、马利兰和甲基节胁。

环磷团先胶、马利兰、氮芥可以引起女性卵巢功能衰竭和闭经。

化疗药物对儿童生殖系统的影响则要小得多。

(10) 骨髓抑制:在化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

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器官, 化疗可以使人体造血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血液中白细胞和(或)血小板降低。

根据降低的程度可以将骨髓抑制分为I、E、E、N级,I、E级通常不必进行处理,N级应该积极治疗。

对白细胞降低患者应该采用预防感染的措施,如使用促进骨髓中白细胞增殖的药物;血小板严重降低者应该输血小板来预防严重的出血。

严重的贫血者应该进行输血。

普通剂量的辅助化疗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导致的脱发是可以恢复的,也就是说在化疗结束1-2个月后毛发会重新生长,并且这种再生的毛发比原来的茂密,甚至可以变黑。

预防脱发可进行头皮的局部降温处理,如在化疗期间戴冰帽。

导致脱发恶心呕吐是化学治疗病人常见的主诉。

虽因医药发达,现今已发展出强效的止吐药,但仍有约50炳的病人或多或少受到此症状的困扰。

严重的恶心、呕吐不只会影响进食、导致营养不良、脱水、降低肾排泄药物的能力、食管撕裂伤及吸入性肺炎外,亦会引起病人的焦虑,治疗意愿下降。

因而必须减少药量或延迟治疗,最终导致治疗的无效。

化学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其主要机制非常复杂。

一般认为是由药物弓起肠胃道细胞分泌血清素,间接刺激迷走神经或直接影响脑内化学接受体触发器中5HT3受体,传至大脑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反应。

除此,一些其他化学物质的释放,以及大脑皮质及前庭神经的刺激,亦被认为与化学治疗病人的呕吐有关。

恶心、呕吐分为三类。

(1)预期性的恶心、呕吐:因过度紧张焦虑而接受治疗前即出现恶心、呕吐,可能持续24-48h。

多发生于过去有严重恶心、呕吐的病人。

(2)急性恶心、呕吐:主因serotonin对5HT,受体的刺激引起。

发生于接受治疗后的几分钟,可能持续至24~48h后,慢慢缓解。

其症状可能较预期性及慢性恶心、呕吐来得剧烈及严重。

但对止吐药的反应佳,呕吐持续时间也较短,对病人造成身体不良的影响较小。

(3)慢性恶心、呕吐:此类型的恶心、呕吐多在给药后9~3d出现,可能持续1周以上。

呕吐症状虽较其他两种类型来得轻微,但常有食欲缺乏及强烈的恶心感。

因此,容易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一旦病人末妥善处理此不良反应,可能造成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体力衰退或必须暂缓治疗。

护理重点(1)详细的病人评估A、确认病人的恶心、呕吐是由化学药物引起。

B、密切观察高危险群的病情,包括:使用高剂量或易引起恶心、呕吐的化学药物;前次有严重恶心、呕吐现象的发生;判断病人是否为口腔炎的高危人群;年轻女性病人;容易晕车者。

(2)持续且密切评估止吐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如嗜睡、锥体外综合征(EPS)、焦虑、健忘、情绪改变、便秘或头痛。

(3)随时评估病人恶心、呕吐的严重度对病人的影响。

(4)注意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特别是脱水及电解质失衡。

(5)注意病人的营养状况并予以饮食卫教,包括:A、准备新鲜现烹调的食物;B、随时变换不同菜单;C、冰凉食物较不易引起恶心感;D、避免油腻及味道浓厚食物味道;E、布置宜人的迸餐环境。

(6)心理支持。

(7)指导病人自我松弛、催眠或从事其他喜爱的活动,可以转移其对治疗的注意力。

化疗和放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但由于这些治疗手段,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

因此在放疗或化疗期间,除了专业护理人员根据情况会给予一定的特别护理外,家属、亲友等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一般护理:有些化疗药物有神经毒副反应,导致病人出现手足麻木、四肢颤抖等现象,可以进行一些局部按摩。

部分药物可使患者的骨质疏松,在病人下床活动或在较滑的地面上行走时,家属应给予提醒或搀扶,避免摔跤引起骨折。

2、心理方面:家属应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及时掌握病人的思想动态,耐心解释放、化疗可能发生的反应,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和不必要的顾虑,使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

3、饮食方面: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佳,鼓励病人少食多餐。

饮食要多样化,尽量用食物的色、香、味诱导病人进食。

另外,针对放射线引起的热毒、伤阴、耗气的症状,在放疗期间可多食用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西瓜、梨、桃、乌梅、芦根等。

4、局部护理:避免化疗药物漏在血管外,若遇此情况,除了由专科护理人员进行处理外,家属可冰敷局部,切忌热敷,24小时后用金黄散等外敷。

放疗的患者应注意照射皮肤的护理,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禁贴胶布和涂抹刺激性药物,避免照射皮肤受机械物质刺激,避免阳光照射,若溃疡已结痂,痂皮不能用手抠除。

5、全身护理:放化疗如白细胞或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时,尽量减少探视人数,病室或家中用紫外线消毒,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对于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局部碰撞,以减少出血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