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合集下载

观察生物(知识要点)

观察生物(知识要点)

第2章观察生物(知识要点)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1、自然界可分为:生物与非生物两类蜗牛是一种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它有视觉、触觉、味觉、但无听觉2、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生物可以新陈代谢。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生物结构。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现象。

(3)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现象(4)生物体都有生殖、繁殖后代的能力(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6)生物体都有应激性,对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7)生物体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的能力3、生物又可以分为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的最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需摄食。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靠摄食获取营养物质。

第2节常见的动物1、动物的分类:根据身体上有无脊椎骨可分为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3、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4、地球上约有125万种动物,无脊椎动物占地球的大多数约为120万种,无脊椎动物都无内骨骼,个体较小。

脊椎动物只占4.7万种5、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昆虫;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两对翅、三对足。

第3节常见的植物1、常见的植物可以分为两类:有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

2、五类植物类群比较:3、有种子植物有可分为两类: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特征: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特征: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只有发达的根系树干高大4、生物学分类方法:(1)分类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2)种是分类的最小的基本单位。

第4节细胞1、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最先发现细胞的人“罗伯特·胡克,其实他也是只看到细胞壁。

2、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三部分:(1)细胞膜:主要起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作用。

(2)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3)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分化的结果。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知识点1】生物与非生物思考:婴儿会生长吗?汽车会生长吗?猫吃东西吗?鹅卵石吃东西吗?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特征和区别:生物非生物对刺激有反应(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能生长、发育不能生长、发育需要营养不需要营养能繁殖后代不能繁殖后代能遗传和变异不能遗传和变异能适应并影响环境不能适应并影响环境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结构能进行新陈代谢(主要区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知识点2】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⑴蜗牛的生活习性:①陆生动物,有冬眠和夏眠的习性。

②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内,喜欢夜间活动。

③主要吃植物的茎、叶,是一种农业害虫。

⑵放大镜的使用①结构: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②作用: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③使用:靠近物体。

(可移动放大镜也可移动被观察物体)⑶观察蜗牛的外形:标出图中壳、足、触角、眼、口等部分。

⑷观察蜗牛的爬行①蜗牛爬行了吗?②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上留下痕迹吗?足有足腺,能分泌黏液,有痕迹③粘液有什么作用?润滑,有助于蜗牛爬行⑸观察蜗牛是否有视觉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书本遮盖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观察到蜗牛爬向阴影部分。

结论:蜗牛能对光线的强弱产生反应(有视觉)。

⑹观察蜗牛是否有触觉①用铅笔头轻触蜗牛的触角;②用铅笔头轻触蜗牛的足;③用铅笔头轻触蜗牛的壳;④为何要轻触?避免对蜗牛造成伤害,同时可检验出蜗牛身体各处的敏感程度结论:蜗牛有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触角⑺观察蜗牛是否有听力离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力鼓掌,蜗牛无明显反应。

结论:蜗牛无听力⑻观察蜗牛的嗅觉和味觉①在蜗牛前3厘米处放一点米醋,蜗牛有反应,两对触角回缩或身体缩回壳内。

②蜗牛前方滴几滴蔗糖溶液,蜗牛会尝蔗糖溶液。

结论:蜗牛有嗅觉和味觉。

蜗牛小结:(1)外形体外有一个螺旋状的外壳,具有保护作用。

触角:有两对,一对长,一对短,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

蜗牛头部眼:长触角的顶部,具有视觉作用。

口:有摄取食物的作用。

腹部:有肥大的足,是运动器官,足内有足腺,能分泌粘液,爬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生物能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二章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二章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自然界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特征(如蜗牛)非生物(如木茶几)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能生长不能生长需要摄取营养物质不需要营养物质能进行呼吸不能进行呼吸能进行新陈代谢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具有繁殖、遗传、变异等特性不具有繁殖、遗传、变异等特性二、观察蜗牛:1.蜗牛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使用放大镜是为了能观察得更清楚。

2.蜗牛的结构:蜗牛的身体包括眼、壳、口、足、触角等部分,如图所示。

(1)蜗牛的壳呈螺旋状,壳内紧贴外套膜,里面有柔软的身体。

(2)蜗牛的触角有两对,前一对较短,后一对较长。

(3)蜗牛的眼睛长在较长的一对触角的顶部。

(4)蜗牛的口位于头部的腹面,口里有颚片和齿舌,齿舌上长有小齿,齿舌前端可伸出口外刮取食物。

(5)蜗牛的足是运动器官,足的下面有足腺,能分泌黏液,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所以蜗牛爬过的玻璃上会留下痕迹。

3.蜗牛有味觉、视觉、嗅觉、触觉,但没有听觉。

4.蜗牛的感觉(1)视觉:蜗牛的眼位于后一对触角的顶端,能感受光线的强弱。

(2)触觉:蜗牛有两对触角,前一对短,后一对长,触角的触觉最灵敏,其次是足和壳。

(3)嗅觉和味觉:蜗牛的后一对触角有视觉、嗅觉和味觉的功能。

(4)听觉:蜗牛没有听觉,实验时用力鼓掌它也没有反应。

题型生物与非生物的识别判断5.蜗牛的活动和生存环境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第2节:细胞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1、胡克发现了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_细胞壁__,细胞的大小一般是几微米~几十微米。

2、_显微镜__的发明让发现细胞成为可能。

3、德国科学家_施旺_和施莱登_在总结前人大量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细胞学说,其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__细胞_所构成;4、细胞学说主要内容:①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细胞_构成的;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_的单位;③细胞是由_细胞分裂_产生的。

第二章--生物以及观察蜗牛知识点讲解习题—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讲义

第二章--生物以及观察蜗牛知识点讲解习题—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讲义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第二单元知识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基本特征【典例精讲】1.生物与非生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能制造自身需要的有机物【答案】D【解析】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但动物、细菌、真菌等往往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能进行呼吸 D.生物能生长【答案】D【解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述了初春小草的生长特点。

因此,“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能够生长的特征。

3..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 B.小孩打针时会哭C.蜗牛受到刺激会缩回壳内 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答案】A【解析】BCD都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4.下表中生物的特征与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答案】B【解析】B中庄稼需要浇水、施肥,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而并不是说明需要呼吸。

5.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下列各种生命现象中,能够体现此待征的是()A.乌贼在遇到敌害时会质出墨汁,染黑海水,借机逃跑B.茉莉花能散发出浓郁的香味C.马在长时间奔跑时会出汗D.黄鼬遇到危险时会放臭气【答案】C5.科学家在浙江某山区发现大型海绵生物化石群,海绵是一种海洋生物。

下列能支持海绵是生物的证据有________(填字母)。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繁殖后代 C.能在水中运动【答案】AB【解析】A、海绵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可以说明海绵是生物;B、海绵能繁殖后代,可以说明海绵是生物;C、能在水中运动不能说明是生物,如纸片也在水中顺水流动。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一、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20种)最基本:C,占干重的48。

4%,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基本:C、H、O、N大量:C、H、O、N、P、S、K、Ca、Mg微量:Fe、Mn、Zn、Cu、B、等1、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2、微量元素:指生物体生活所必须的,含量虽少但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如MnZn Cu B 等。

3、矿质元素:指出了C HO 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4、Fe属于半微量元素,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和氧气的运输有重要关系。

植物缺铁,叶绿素受阻,影响光合作用。

5、K在动物细胞中多分布在细胞质中,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压、神经的兴奋传导和肌肉收缩有重要作用。

在植物体内以离子形式存在,与光合作用过程中糖类的运输有关。

6、Ca动物血液和组织液中的钙离子对血液的凝固和肌肉的收缩有调节作用。

缺钙易患骨质疏松、骨质软化,儿童易患佝偻病.血钙含量低则发生抽搐,血钙高则导致肌无力。

7、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是一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

二、统一性和多样性1、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2)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2)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相比含量上大不相同。

三、组成细胞的无机化合物1、无机化合物水(1)水的含量、分类、及生理作用①是细胞和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2)不同生物含水量特点②含水量:水生陆生/幼年成年老年/代谢旺盛代谢缓慢/幼嫩细胞衰老细胞2、无机化合物-—无机盐(1)无机盐存在的形式及含量①含量:很少,约占细胞鲜重的1%5%②存在形式: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与细胞中。

七年级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7S.第2章观察生物知识点—windy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

三、练习使用放大镜1、放大镜能放大观察的物体,放大镜要靠近观察的物体,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2、蜗牛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壳、足、口、眼点、两对触角3、蜗牛是有感觉的生物体,它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但没有听觉4、蜗牛是一种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第二节常见的动物一、动物分类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万种。

1、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特征进行。

2、分类标准不一样、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3、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昆虫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复眼、口器、胸部一般有两对翅膀,三对足。

第三节 常见的植物 一、 有种子的植物 1、被子植物特征: a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b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藏在果实里。

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分化. c 、是地球上最高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d 、一般所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就是指被子植物 常见的有:青菜、苹果、水稻、郁金香、柳树、棉花等。

2、裸子植物特征: a 、种子裸露 无果皮包被的植物。

b 、叶呈针状或鳞片状,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

c 、只有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常见的有:马尾松、水杉、侧柏、苏铁、银杏等。

1、分类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2、界是分类的最高等级、种是分类的最低等级,也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品种不是分类单位。

3、生物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个体越多,共同特征越少。

生物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个体越少,共同特征越多。

第四节细胞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1、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2、19世纪40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

二、细胞结构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病毒除外)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衣藻、草履虫等。

2、按细胞数目可把生物分为多细胞生物: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如:玉米、熊猫等。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植物细胞:细胞壁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在显微镜下看不清楚)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液泡内含细胞液。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

(2)动物细胞: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

(3)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不同点: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注意】1、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有叶绿体的细胞有:保卫细胞、叶肉细胞。

2、绘制生物图应用铅笔,较暗部分应用细点来表示。

3、草履虫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的实验说明: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命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擦片洋葱表皮细胞滴清水滴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滴生理盐水(防止细胞变形)取料取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先用凉开水漱口。

放料方法是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盖片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细胞。

染色染色时用碘液染色,只有细胞中的细胞核能被染上颜色。

第二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细胞的分裂:1、概念: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2、细胞分裂受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控制。

3、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再是细胞质分裂。

4、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去,因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相同。

(保证亲代与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5、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

6、动物和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区别:细胞壁和细胞膜分裂、形成的方式不同。

二、细胞的生长:1、细胞生长的结果:使细胞体积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第一节2.观察蜗牛借助进行观察。

蜗牛喜欢生活在的地方,有冬眠和夏眠的生活习性,它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对农林作物有害。

蜗牛有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组成,蜗牛有,没有。

3、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区别是:有无。

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是①.有②.能③.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一般由构成(除病毒)⑤.能⑥.有的特性⑦.能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②植物能,自己制造营养。

第二节1、罗伯特。

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细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

2、细胞学说基本内是:。

4、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植物细胞细胞壁由组成,保护、支持细胞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交换细胞质细胞进行的场所细胞核含有物质叶绿体场所,内含叶绿素液泡内有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所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结构:(1)(2)(3)(4)(5)(6)5、显微镜的构造:(1)(2)(3)(4)(5)(6)(7)(8)、(9)(10)(11)(12)(13)(14)6、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1)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左前方。

(2)对光:转动,使正对通光孔,再转动,让对准通光孔。

通过目镜观察,同时睁开,调节(光线亮时用,光线暗时用),看到一个视野。

(3)放片:把观察物体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要观察的物体要正对通光孔;(4)调焦:①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动,使镜筒慢慢,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②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使镜筒慢慢,直到看到,再转动,使物像更加清晰。

7、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X ;显微镜里看到的像是倒像。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往移动。

9、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①用纱布把载玻片擦干净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③用镊子撕下一小片洋葱内表皮④把洋葱内表皮浸入清水中⑤盖上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另一边以45o再慢慢盖上)防止气泡产生⑥在盖玻片一侧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10、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注意: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避免上皮细胞吸水胀破)染色:滴加11、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应该重新制作装片,把洋葱表皮展平;有黑色圆圈,可能是因为装片中有气泡,应该重新制作装片,避免产生气泡。

第三节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1)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到两个子细胞中。

(2)细胞生长:刚分裂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它们能吸收营养,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

不断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体积增大。

(3)细胞分化:细胞分裂成子细胞后,有的子细胞长大后继续分裂,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

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的细胞,即形成不同的组织。

3、许多相似,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形成同一种组织。

4、植物组织组织名称功能分布保护作用根、茎、叶的表皮制造、储存营养物质叶肉支撑、保护茎分裂产生新细胞根、茎等的顶端输送水份、无机盐及营养物质叶脉(导管、筛管)A B C D E5、动物组织动物组织结构特点分布功能由排列密集的上皮细胞构成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形态多样,分布广血液、软骨、肌腱等由肌细胞构成分三种:心肌、骨骼肌、平滑肌人体的四肢、躯体,体内的心脏、胃、肠等由神经细胞构成在脑、脊髓、神经中A B C D6、皮肤由外到内分为三层:。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表皮由构成;血液由构成;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由构成;立毛肌由构成。

皮下组织主要有脂肪组成,能缓冲撞击,并储藏能量。

7、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1)营养器官:(2)生殖器官:8、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9、消化系统包括和,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10、系统是功能相近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共同完成的结构;如所有的消化器官的总称为消化系统,人体有八大系统,分别是系统。

这八大系统是通过和系统的调节下而协同工作的。

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得人体形成一个整体,并能及时对环境作出反应。

11、人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第四节1、科学分类的方法是以等为依据。

2、林耐的生物学分类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

界是分类的最高等级,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小、最基本单位。

分类等级越高: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种类越多。

常用的检索表是二岐分类检索表。

3、根据有无脊椎骨,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1)脊椎动物:(2)无脊椎动物:动物分类主要特征代表动物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腔肠动物摄食和排泄不分口,身体辐射对称水母、海蛰、海葵、珊瑚、水螅扁形动物摄食和排泄不分口,身体背腹扁平涡虫、血吸虫线形动物长而薄的体型,身体线形,不分节蛔虫、钩虫、蛲虫环节动物长而薄的体型,身体有许多体节蚯蚓、蚂蝗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数有贝壳蜗牛、螺、蚌、乌贼节肢动物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蚱蜢、虾、蜘蛛、蜈蚣、蝴蝶、蝗虫棘皮动物体具棘皮海星、海参、海胆(3)整个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是,最低等的是,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

(4)幼体发育首先摆脱水的环境,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5)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家族。

昆虫的身体可分为三部分,有对足,一般有翅,体内没有骨骼,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酪。

第五节植物根据有无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无种子植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它们的区别如下:第六节1、单细胞生物:个体,全部生命活动在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如衣藻和草履虫等。

2、单细胞植物:衣藻、蓝藻等。

原因是细胞内有,靠制造养料。

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无,靠摄取现成的养料。

3、在多种多样的多细胞生物中,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为,最高等的植物为,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为,种类最多的动物为。

4、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原因是:造成的。

5、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惜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称为自然保护区。

第三章观察生物知识点第一节2.观察蜗牛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

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有冬眠和夏眠的生活习性,它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对农林作物有害。

蜗牛有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组成,蜗牛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没有听觉。

3、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区别是:有无生命。

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是①.有应激性②.能生长③.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一般由细胞构成(除病毒)⑤.能生殖和发育⑥.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能适应并影响环境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摄取食物;②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

第二节1、罗伯特。

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细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

2、细胞学说基本内容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4、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植物细胞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保护、支持细胞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细胞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内含叶绿素液泡内有细胞液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所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结构:(1)(2)(3)(4)(5)(6)5、显微镜的构造:(1)(2)(3)(4)(5)(6)(7)(8)、(9)(10)(11)(12)(13)(14)6、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1)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左前方。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把观察物体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要观察的物体要正对通光孔;(4)调焦:①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②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7、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里看到的像是倒像。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往左下方移动。

8、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1)在低倍镜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调节光线强弱;(4)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像清晰。

(注意:此过程不能动粗准焦螺旋)9、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①用纱布把载玻片擦干净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③用镊子撕下一小片洋葱内表皮④把洋葱内表皮浸入清水中展平⑤盖上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另一边以45o 再慢慢盖上)防止气泡产生⑥在盖玻片一侧滴红墨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10、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注意: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避免上皮细胞吸水胀破)染色:滴加亚甲基蓝溶液11、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应该重新制作装片,把洋葱表皮展平;有黑色圆圈,可能是因为装片中有气泡,应该重新制作装片,避免产生气泡。

第三节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1)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对于单细胞生物,细胞数目增加,使得个体数目增加;对于多细胞生物,细胞数目增加但个体数目不变。

(2)细胞生长:刚分裂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它们能吸收营养,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

不断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体积增大。

(3)细胞分化:细胞分裂成子细胞后,有的子细胞长大后继续分裂,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

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即形成不同的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