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简介
云南省倘塘黄豆腐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问题研究

云南省倘塘黄豆腐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问题研究作者:任泽玉王挺沈梅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年第08期【摘要】:传统技艺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来讲,它不仅仅记录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岁月,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同时对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结合与传承。
【关键词】:传统技艺传承保护一、倘塘黄豆腐制作技艺现阶段的传承发展状况宣威市倘塘镇今存古驿道400余米,古南方丝绸之路穿境而过,素有黄豆腐之乡的美誉。
倘塘黄豆腐有三百余年加工史,以倘塘特有的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天然黄石碴山泉水制作,以姜黄为染料,六道制作工序古老独特,成品鲜黄柔韧,营养丰富,食法多样,可切块、丝、片制作,可享受炒、煮、煎、烤、冷食、凉醮、卤腐、乳腐等多样美味。
陈会群系倘塘陈氏黄豆腐第四代传承人,祖传点制手法精致优良,“陈氏黄豆腐”丝直肉嫩、品质出众,备受青睐。
在陈会群带动和传授下,倘塘黄豆腐绝大多数为纯“酸浆”点制正宗绿色食品,使得这一独特的绝品美食进入了产销“黄金时代”。
据悉,在政府引导和陈会群带动下,倘塘村委会及周边广大区域内,共有300多农户沿用传统工艺生产制作黄豆腐。
2016年,倘塘镇年生产黄豆腐6000余吨,创产值4500余万元。
极具市场前景的倘塘黄豆腐,远销曲靖、昆明及外省多地,亮丽了倘塘大街小巷的风景,也充实了倘塘百姓的钱袋子。
二、倘塘黄豆腐制作技艺在传承保护中的困境虽然倘塘黄豆腐在云南省境内畅销,但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发展空间不断缩小,使得传统技艺的存续和原本依附的产业遭到严重破坏,严重挤压了文化多样性和民族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空间。
在宣威市,素有“世上有三苦,推磨、熱糖、做豆腐”的古语,因为做豆腐耗时长、工序多,致使很多年轻人不愿继承制作技艺而外出打工,造成传统制作工艺面临濒危。
同时传承人逐渐老龄化,后续力量断代严重,面临着传统技艺传承发展人亡艺息的困局。
倘甸镇

倘甸镇一、总体概况倘甸镇距寻甸县城87公里,东川90公里,禄劝92公里,昆明121公里,素有"旱码头"之称,是"两区"重要的商品交易集散地、农产品初加工基地、人流物流中心。
全镇辖12个村民委员会,91个村民小组,行政村道路硬化28公里,硬化率达100%,自然村道路硬化60公里,硬化率达75%。
集镇建成区0.7KM2,绿化率17%,常驻人口1万人。
倘甸集镇辐射周边10个乡镇约30万人口,平均海拔2086米,最高海拔大黑山主峰2905米,最低海拔虎街1994米。
年平均气温13℃,最高气温26℃,最低气温-2℃。
年降雨量95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等农作物。
(一)经济情况。
2010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35元,非公经济营业性收入488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44亿元,粮食总产2100万公斤,种植烤烟1万2170亩,共收购185.235万公斤,均价14.91元,总产值2761.85万元,实现税收607万元。
全镇镇有个体工商户327户,年总收入2728万元,实现税收43万元。
依托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成立了福坤食品有限公司,福坤公司始建于2008年7月,注册资金100万元,占地面积25.3亩,建有1200平方米生产车间一个,仓库2400平方米,仓储量6000吨,大型冷库一座,烘干设备两套,松子仁加工机组8个台组,大白芸豆筛选机两台。
年收购大白芸豆2000吨、野生菌300吨、松子仁2000吨,公司还拥有大白芸豆种植基地6000亩,吸纳当地人员就业156人,年总收入600万元。
(二)人口计生。
倘甸镇常住人口43122人,户数9998户(其中农业人口40988人,占总人口的95.05%),少数民族3559人,占总人口的8.25%。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8‰。
截止2010年底,全镇共有残疾人1205人,8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818人,其中90周岁以上86人,100周岁以上的1 人;贫困人口7368人,贫困户2433户。
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申请书7篇

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申请书7篇大学生创新创业申请书1院系:__项目名称:__□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类型:__□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负责人:__指导教师:__安徽大学教务处制填写说明一、项目分类说明: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项目设计、方法选择、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实验的.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总结报告撰写、学术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创业培训,团队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依据任务需求,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以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为基础,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出发点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申报书请按顺序逐项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
空缺项要填“无”。
三、申请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团队的人数含负责人在内不得超过5人。
四、填写时可以改变字体大小等,但要确保表格的样式没有被改变;填写完后用A4纸张打印,不得随意涂改。
五、申报过程有不明事宜,请与学校教务处实践教育科联系和咨询,电话*************。
大学生创新创业申请书2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别:所在学院: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学号:专业班级手机:指导教师:联系电话: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公室制填表日期: 年月日申请者的'承诺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预期成果。
长安大学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大学生创新创业申请书3尊敬的学校领导:你们好!首先很感谢您们能抽出时间来看这份申请书。
许多大学生总是在埋怨,为什么总是找不到适合我的工作?”很多找不到工作或频繁跳槽者都有着这样的困惑。
宣威各行政区域概况

宣威各行政区域概况宣威各行政区域概况1.宣威市宛水街道宛水街道成立于2002年9月30日,位于宣威市城南,东与东山为界,南同虹桥街道办事处相连,西和落水镇接壤,北至建设街与西宁、双龙街道办事处隔街相望,总面积51.45平方公里。
介于东经103°35'-104°4 0',北纬25°53'-26°44'之间,年平均气温12.7°C-14°C,年平均降雨量985.5毫米。
辖丰华、龙泉、西河、学苑、宛水、新南、望城、柳林、宣电、新文十个社区和祯祥一个村。
辖区人口72181人,常住人口57181人,流动人口15000人,农业人口20589人,人均耕地0.54亩。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8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84元。
该街道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紧扣经营城市、服务城市两大主题,突出基础设施、民营经济、城市化、特色农业四个重点,狠抓社区服务、卫生环境、文化、治安五项建设,与辖区单位居民共同营造经济繁荣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美好家园。
2.宣威市双龙街道位于宣威城东北片区,东接东山镇,南至建设街与宛水街道相邻,西至振兴街北段与西宁街道隔街相望,北与来宾镇接壤,辖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个村民委员会,58个居民小组,26个村民小组。
2004年年末总户数12130户,总人口48094人,其中农业人口24529人、非农业人口12987人、流动人口10578人,劳动力14516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6.8‰,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169人。
国土面积41.1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80公顷,其中水田241公顷、旱地726.67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400平方米,海拔1978米,年平均气温13度,年平均降水量975.2毫米。
云南吃怪之倘塘豆腐拴着卖

云南吃怪之倘塘豆腐拴着卖“马尾拴豆腐——提不起来”,这是老幼皆知的俗语。
然而宣威市倘塘镇生产出的黄豆腐,不仅能堂而皇之地用麻绳拴起来卖,即使将豆腐从3米处的高空惯下,也掉之不烂,成为“云南吃怪,倘塘豆腐拴着卖”。
云南著名的豆类制品有石屏豆腐、南坝豆腐及建水烧豆腐、路南卤腐、玉溪油卤腐、太和豆豉等。
而在包装和销售上最奇怪的则要数倘塘豆腐了。
据考证“倘塘”一词由来久远,“倘”在彝语中指“长状缓坡坝子”,而“塘”则是元、明以来驿站或防卫所设的“哨所”。
“倘”地设“塘”,故名“倘塘”,今为宣威市的一个镇(乡)。
倘塘磨制豆腐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洪武13年(1381)前,那时的“倘塘”,为川、滇要道上的交通要塞,当地的土著居民,受外地移民文化的影响,以豆磨制豆腐,却食渣弃其浆。
他们利用本地豆类资源,以清纯的黄石碴山泉水,用酸浆点制后,染黄,并包装成块形,用玉米梗及麻绳拴挂晾晒制成的黄豆腐。
倘塘豆腐的制作工艺世代沿袭下来,每当农闲或豆类上市后,家家户户悬拴豆腐,远远望去,极像绣房门口的串串珠帘,耀眼夺目,成为小镇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倘塘豆腐由于制作独特,色彩鲜艳。
美味可口,深受欢迎。
另外,也因工艺复杂,成本高,其价比内还贵,可谓“豆腐盘成肉价钱”。
民国时,黄豆腐随马帮贩运到滇南的个旧、景洪等地卖,“三分一十的鸡蛋,两分一块的豆腐”其价高得使生意人眼红。
当地还留传有这样的歌谣:“年年有个三月三,包谷长在豆中间;小妹莫说丧气话,豆腐卖成肉价钱。
”“小小豆子圆又圆,推成豆腐卖成钱,人人说我生意小,小小豆腐赚大钱”。
19世纪50年代,倘塘豆腐打人宣威,曲靖等地,倍受欢迎。
80年代以后倘塘豆腐已进入省城昆明及曲靖、宣威、个旧等地、州(市)酒店、宾馆的餐桌,日产量已达数万块。
小小豆腐身系生计民生,连接旺盛人气,成为火锅、炒、卤、炖品,上登大雅之堂。
下入寻常百姓之家,真是个头虽小价值高,“小文章可作出了大效益。
”。
倘塘镇马铃薯“一年三熟”栽培模式技术措施

大 春薯 以高 垄双 行栽 培为 主 ,是两 行 马铃薯 合 为一垄 、深 种深
盖土 、高墒面 的种 植 方式 ,通 过加 大行 距 ,增加 垄 高,增 强光 合作 用 , 降低 田间湿 度 ,抑制 病害 发 生,提 高 马铃薯 的 品质和 商 品率 。 3 . 1 选 用高 产 、高抗 的 品种 选 择秋 薯种 或脱 毒 原种 、一级 种薯 为大 春种 薯 。 3 . 2 种 植节 令 要 求在 3 月5 日至 2 5 日期 间种植 为宜 。 3 . 3 合 理密 植 ,规范 种植 改 套 种 为纯 种 , 播种 3 0 0 0 ~3 5 0 0 塘/ 6 6 7 n l 。 , 播 种 深 度
个 月左 右 ,进 行第 二次 中耕 、除 草 、培土 ,尽 量把 空行 的土 培到
马铃 薯种 植行 上 ,使 墒高达 到 2 5 ~3 0 c m ,使 墒面 形成 垄 ,空行 形成 沟 ,春 旱时 有利 于灌 水 ,夏季 降雨 集 中时有 利于 排 水 ,使 墒面 真 正 达 到深种 深 盖 ,使马铃 薯 匍匐 茎全 部深 埋土 内, 以增 加 结薯量 ,提
一
举 措 来抓 ,按照 “ 优 化 品种调 结 构 、围绕 市场 建基 地 、举 办样 板促
示范 、技 术 配套攻 单产 、提 高质 量兴产 业 ”的进 秋薯 ,服 务大 春 薯 ”的生 产 思路 ,大 力推广 “ 河谷 稻 田地块 种好 小 春薯 , 半山好 地种 好秋 薯 , 高山冷 凉地 块种 好 大春 薯 ”的 马铃 薯 “ 一年 三 熟 ”栽 培模 式 。
高产 量 。
2 01 4 年 倘 塘 镇 完成 小春 薯 5 4 7 . 7 h m 、 大 春 薯 种 植 面 积
宣威古镇美景赏析穿越时光的力之旅

宣威古镇美景赏析穿越时光的力之旅宣威古镇美景赏析:穿越时光的力之旅宣威古镇,位于中国云南省昭通市,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
宣威古镇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它是一处充满魅力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尤其是那些喜欢穿越时光、探寻历史的旅行者。
一、历史悠久的古镇宣威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左右,是滇黔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和商贸集散地。
镇上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木结构的民居、古老的街巷和古朴的庙宇,完整地呈现了当时的面貌。
在宣威古镇中漫步,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时光之中,感受着古老文明的厚重。
二、青砖灰瓦的建筑宣威古镇的古建筑以青砖灰瓦为主体,风格独具特色。
这些古老的建筑融合了民族传统建筑的特点和汉唐风格的元素,美轮美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宏伟庄严的关帝庙,供奉着关羽大神,是当地居民祈求平安和富饶的重要场所。
此外,还有古老的官宦人家的府邸、古鳌庙等众多古迹,让人仿佛看到了古代的繁荣与兴盛。
三、独特的文化活动除了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宣威古镇还以其独特的文化活动而蜚声中外。
每年农历三月初八,也就是关羽的生日,宣威古镇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祀庆典活动。
这是一场集祈福、表演、游玩于一体的盛会,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看。
在这一天,人们不仅可以在庙会上欣赏到传统文艺表演,还可以品尝到各种传统美食,体验到浓厚的民俗风情。
四、壮丽的自然美景宣威古镇不仅有古老的建筑和文化活动,还拥有壮丽的自然美景。
镇周围被群山环绕,山间分布着翠绿的竹林和茂密的森林,形成了一幅青山绿水的美丽画卷。
此外,附近还有诸多自然景点,如狮子山、浯溪河等。
登上狮子山,可以俯瞰整个古镇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雄伟与宏大。
五、美食之旅宣威古镇不仅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还以其独特的美食而吸引着许多美食爱好者。
地道的宣威米线是必尝之物,以其细腻的面条和鲜美的汤底而闻名。
此外,当地的土特产也不容错过,如宣威火腿、豆腐干等。
宣威市概况

作者:轻吹的风提交日期:2008-03-24 22:41:00 访问:775 回复:0楼主基本概况 宣威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
地处东经103°35′~104°40′,北纬25°53′~26°44′,东与贵州省盘县相邻,南与曲靖市毗邻,西隔牛栏江与会泽县相望,北与贵州威宁县接壤,距省会昆明市260公里。
总面积6069.88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 宣威历史悠久,早在新时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辛勤耕耘。
秦以前属古夜郎辖地。
秦朝统一后,开通五尺道。
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135年),设存阝马阝县(今宣威)。
东汉,并存阝马阝县入汉阳县(今贵州威宁、水城)。
蜀汉时复置存阝马阝县,改属建宁郡(今曲靖)。
唐代,大理国置磨弥殿部,其地域含今宣威、沾益、富源之境。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立云南中书行省,建立路、府、州、县,沾益州隶曲靖路,领交水(今沾益)、罗山(今富源)、石梁(今宣威东北部)三县,州治石堡山西(后迁今宣威河东营)。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曲靖路为曲靖府,沾益州隶曲靖府,沿用彝族安姓土司世袭土知州,州治今宣威河东营,同时废除州领三县。
同年,于土府腹地(今宣威城)设乌撒卫后三所,隶贵州都司。
洪武十六年,筑后三所土城,增设流官知州,侨居后三所内,开始土、流官合治。
同时,设沾益(今宣威城)、倘塘、可渡三站,并交水、罗山、石梁三县及越州归沾益州管辖。
后所军屯铺堡地面由乌撒卫管辖,隶四川布政使司,沾益州仍隶云南曲靖府。
明天启二年(1622),乌撒土官安效良攻占沾益城,后三所守将弃城投交水。
翠年,参将尹启易报云南抚按批准暂移州治于交水,土知州仍居河东营。
清顺治十六年(1659),经略洪承畴至滇,定移沾益州治于交水,本境称旧州。
清雍正四年(1726),云贵总督鄂尔泰以土官叛服无常为由,参革沾益州土知州安于蕃,将安擒赴省城,请旨定罪。
十月派人丈量土司所辖田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倘塘镇简介:
倘塘镇位于宣威市北部边境,镇政府驻地距市城区43公里,地处东经
104°3′18″---104°18′17″,北纬26°21′24″---26°39′8″之间,跨经度14′59″,跨纬度
17′44″。
东西最大跨距26.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8.8公里。
东连龙场、乐丰;西接龙潭、得禄;南与来宾接壤,北与会贵州威宁隔马摆河相望,总面积383.74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
倘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4年),倘塘为后所军屯铺堡,后设驿丞署。
清世祖顺世八年(公元1651年),倘塘改归沾益州管辖。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改土归流,革除土知州,设宣威州,倘塘始设倘可巡检衙署。
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6年),倘塘为汛所在地。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宣威州改设宣威县,倘塘改设倘可县佐署,佐署即驿道驿站建筑现存倘塘政府院内。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改倘塘为宣威四镇之一。
解放后,倘塘先后设区、公社建制。
1988年,倘塘撤旧制设镇。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军长周建屏将军出生于倘塘,古南方丝绸之路穿境而过,今存古驿道400余米,存留有驿道驿站建筑。
行政区划
2005年未,倘塘镇辖18个村民委员会,即倘塘村委会、宜木戛村委会、德宜村委会、鲁乍村委会、兴隆村委会、新堡村委会、英阿村委会、东冲村委会、启龙村委会、旧堡村委会、铺子村委会、发赛村委会、三岔村委会、茂宗村委会、贝古村委会、法宏村委会、松林村委会、新乐村委会。
全镇总户数19561户,总人口77410人。
其中:农业人口75307人、非农业人口210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7‰,人口密度为201.7人/平方公里。
居住着汉、回、苗、彝等10个民族。
自然条件
全境均属山区、半山区。
最高海拔2460米,最低海拔1680米,相对高差780米。
镇政府所在地海拔1800米。
境内山脉属乌蒙山中列山系,其分支起脉于龙潭与来宾相交的分水岭。
主脉为二支:一支由龙潭得基、放马坪入境,从西南向北至松林高松树、姬家大坪子,向东入杨柳乡境,在境全长58公里。
其主要高峰扯基对门梁子、松林秃头梁子、兴隆大坝山。
另一支由龙潭得基入境,由南向北,蜿蜒曲折,贯连大南山、马鞍山、大龙宝山、阿戛梁子等山系,在境全长27公里。
境内河流属珠江水系,主要河流二条:一条是倘塘河,为境内第一大河,发源于龙潭放马坪,流向东北,沿途纳入旧堡河、启龙河、德宜河、明德河后,称抱树河,流经乐丰、杨柳、双河境后入可渡河。
境内流程36公里。
另一条是马摆河,发源于龙潭得基篾笆圈,由西北转正北后在大岔河与得禄汇合后称马摆河,流经法宏、松林入杨柳境后称可渡河,在境全长19公里。
气候特点
境内气候大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部份河谷地区为北亚热带气候,少数高山冷凉区属中温带气候。
沿倘塘河、马摆河一带的河谷地带,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干湿季分明,年温差较小,属北亚热带气候。
海拔1900--2200米的广大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松林、法宏、新堡、鲁乍大黑山等部份地区,海拔均在2200米以上,冬季寒冷多雪,夏季凉爽温和,日温差较大,属中温带气候。
年均降雨量为900毫米,多集中于5—10月,年均气温15ºC,最热月份为7月,最高气温28ºC;最冷月份为1月,最低气温-4ºC。
无霜期222天,平均初霜期为10月24日,终霜期3月15日。
全镇土壤分为三个土类,四个亚类,八个土属,二十三个土种。
酸性红壤占56%,碱性紫壤占25%,水稻土占12.2%。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主要以煤炭为主,铜、铁、石灰石、黄沙等均有一定藏量。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三岔、茂宗、旧堡、启龙一带,煤层厚达1.5米,藏量丰富、品质优良,远销省内外。
植物品种繁多,经济林木有核桃、板粟、漆树、银杏、杜仲等。
森林覆盖率达53.3%。
野生动物以兔为多,间有少量的麂子、獐子、
野猫等。
倘豆腐干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土特产品,其特点是质地细腻、味道鲜嫩,切片、切丝、煎炒或凉办均各有风味。
倘塘铜具工艺,采用传统手法精工细作打制而成,既美观大方,又经久耐用。
社会经济文化
粮、烟、猪、煤是我镇的四大支柱产业。
2005年(未),粮食总产3900.4万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2.09亿元,烤烟产量207万公斤,产值2532万元,畜牧业以生猪为主,年未存栏83621头,出栏83048头,肉产量9855吨。
煤炭企业有39个51对井口,年产煤量达210万吨。
326国道和宣---可公路贯通全境,是境内的交通动脉,18 个村都通公路和电话,有文化站一个,卫生院一所,中学2所,完小18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