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句型、句式
句型句式

• • • • • • • • •
双重否定句大全: 1、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是我的东西。 我承认那个是我的东西。 2、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王老师。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王老师。 3、你不会不知道这件事。 你一定知道这件事。 4、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每日不能不读它。 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每日都要读它。
排比句: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 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 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3、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点缀一角夜空。 如果你是一片白 云,就装扮一方晴空。 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 甜蜜。 4、 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 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 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 带;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 的阴霾。
• • • • • • • • •
夸张句: 1、烈日下,柏油路都快融化了。 2、他的声音难听极了,简直能震碎人的耳膜。 3、班里静的连针掉都能听见。 4、飞机以飞碟的速度在蓝天轨道上狂奔着。 对偶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无名氏《画》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 句》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
1、爹妈都不在家,不得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2、黑熊不得不躲进大树洞里 3、红四团的战士不得不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4、没有人可以不经过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5、没有一个小孩子不喜欢小动物的。 6、你不得不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7、你不能不知道这件事。 8、你敢说这件事不是你做的吗? 9、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不能说不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0、人不可能不喝水 11、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语文四种句型+常见句式

语文四种句型+常见句式1. 主谓句型主谓句型是最基本的句型之一,它由主语和谓语构成。
主谓句型能够清晰地表达一个动作或状态。
例句:- 小明喜欢读书。
- 他们正在观看电影。
2. 主谓宾句型主谓宾句型不仅包含了主语和谓语,还有一个宾语。
宾语可以是一个名词、代词或者是一个从句。
例句:- 我喜欢吃水果。
(名词宾语)- 我们都知道他是个好人。
(从句宾语)3. 主谓表句型主谓表句型包含了主语、谓语和表语。
表语用来描述或者说明主语。
例句:- 那只小猫很可爱。
(形容词表语)- 她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
(名词表语)4. 主谓宾宾补句型主谓宾宾补句型有两个宾语,一个是直接宾语,一个是宾语补足语。
宾语补足语用来补充宾语的信息。
例句:- 老师把问题解答得很清楚。
(宾语补足语)- 他们选她为班长。
(宾语补足语)常见句式除了四种基本句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句式,可以丰富语言表达:1. 倒装句:部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常用于强调句中的某个成分。
例句:天空中飞翔的是一只美丽的彩虹。
2. 强调句:通过特殊的结构和词语来强调句子中的某个成分。
例句:不是他打破了窗户,而是他不承认。
3. 并列句:通过连接词将两个或多个句子并列在一起,表达并列关系。
例句:他喜欢看电影,也喜欢听音乐。
4. 条件句:通过条件连词来引导的句子,表达某一条件下可能发生的情况。
例句:如果明天下雨,我就呆在家里。
以上是关于语文四种句型及常见句式的简要介绍。
通过掌握这些句型和句式,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和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小学语文句型(超全面概念+分析+例题)

小学语文句型解析一、常见句式1、陈述句: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①今天下雨了.②我还没有吃饭。
2、疑问句:对事物表示疑问的句子。
①他是个老师吗?②今天下雨了吗?3、祈使句:向别人提出请求或命令的句子,一般用句号。
当语气比较强烈时,用感叹号。
①请你把窗户打开一下。
②油库重地,请勿吸烟!4、感叹句:只需要在陈述句末尾加上“啊”和“!”,有时应加上“真”、“很”、“多么"、“太”. ①今天下雨了啊!②你真聪明啊!5、反问句: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
①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你今天要上学.②难道同学们今天要回家?——同学们今天不回家。
6、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自问自答,就叫做设问句。
①数学难吗?其实不难.②妈妈,今天早上吃什么呢?哦,原来是吃饺子.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①你是一个好孩子。
②你不是不会做作业.二、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陈述句:主语+动作(谓语)+动作对象(宾语部分)把字句:主语+把+动作对象(宾语部分)+动作(谓语部分)被字句:动作对象(宾语)+被+主语+动作(谓语部分)变换的具体方法是: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谁是主语谁是宾语。
例如: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整个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把字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包住了.被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包住了。
练习: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挡住了日本鬼子的去路。
孙民找到了这本书.指导员交给我们一项艰巨的任务。
宽广美丽的大草原陶醉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美丽的西双版纳迷住了中外游客.诸葛亮的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万魏兵。
在最后关头,董存瑞舍身炸掉了敌人的碉堡.把字句变被字句1、首先将”把“前面主语放在“把"的后面,“把”后面的宾语放在“把"的前面。
2、然后将“把”换成“被"例如: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这幅画被我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练习:1、我把作业做完了。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复习,四种句子类型和句型转换,附答案解析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复习,四种句子类型和句型转换,附答案解析一、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二、组成形式:“谁(什么、哪里)”“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即:谁干什么。
哪里怎么样。
什么是什么。
三、句子的类型按照用途和和语气分类:(一)、陈述句(二)、疑问句(三)、祈使句(四)、感叹句1、陈述句是用来告诉别人一件事或说明一个道理的句子,表示陈述的语气。
陈述句语调平缓,书面语句尾一般用句号。
例如:1.晓明的妈妈是教师。
2.明天我们去春游。
3.天空中撒满了亮闪闪的星星。
陈述句的分类按照表达内容,陈述句可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
肯定句是表达肯定意思的句子否定句是表达否定意思的句子。
否定句又可分为一般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一般否定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双重否定表达的是肯定,比肯定句强。
为了简明地了解陈述句的分类,我们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2、疑问句用来提一个问题的句子叫疑问句。
疑问句句尾语调上升,常带有疑问词“呢、吗、呀、么‥‥‥”疑问句书面语的句末用问号。
例如: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院子里做什么呢?(1)疑问句的分类疑问句可分为疑问句、反问句和反问。
①有疑而问句是问话者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的句子。
包括一般问句,选择问和是非问。
②反问句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加强说话力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是陈述句的一种强调用法。
③设问句也是一种无疑而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或听者注意而采用的一种方式。
(2)为了简明地了解疑问句的分类,我们用下面的图表来表示。
3、祈使句用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禁止或劝阻等意思的句子叫祈使句。
祈使句书面语的句末根据语气的强弱,可以用感叹号,也可以用句号。
语气强用感叹号,语气弱用句号。
如:请把书递给我。
不许随地吐痰﹗把枪放下,举起手来﹗祈使句的分类根据语气的强弱,祈使句可以分为要求和禁止两类。
祈使句要求委婉,祈使句禁止严厉强势。
4、感叹句用来抒发强烈感情(喜欢、愤怒、悲伤、或恐惧、惊讶、厌恶等),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
小学语文常见的句式类型

小学语文常见的句式类型陈述句、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疑问句、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把字句、被字句、感叹句、拟人句、比喻句;1、陈述句: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 有的陈述句表示肯定的语气, 有的陈述句表示否定的语气, 有的陈述句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语气;例如:1今天下雨了;2我还没有吃饭;3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2、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分为肯定和否定,肯定反问句表否定含义,否定反问句表肯定含义;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比一般更为有力,感情色彩更为鲜明;例如:1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你今天要上学;2难道同学们今天要回家——同学们今天不回家;3难道你不觉得这样做事不对的吗——这样做事是不对的3、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自问自答,就叫做设问句;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例:1数学难吗其实不难;2妈妈,今天早上吃什么呢哦,原来是吃饺子;3“究竟谁是最晚到的呢答案是小强”4、疑问句:简单说,把一般陈述句改成疑问句,就是啦例:1他是个老师;陈述句——他是个老师吗疑问句2今天下雨了;——今天下雨了吗3我还没有吃饭;——我还没有吃饭吗4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吗5、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例如:你是一个好孩子;你不是不会做作业;6、否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例如:你不是一个好孩子;7、双重否定句:句子中有双数个否定词;例如:1你不是不会做作业;2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8、把子句:含有把子的句子就叫做把字句;9、被子句:含有被字的句子就叫被字句;10、感叹句:只需要在陈述句末尾加上"啊"和"",有时应加上"真"、"很"、"多么"、"太";例如:1今天下雨了啊2你真聪明啊11、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例如:1柳树那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2村庄惊醒了;12、比喻句: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各种句型的转换1、陈述句转换成反问句: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例如:1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2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2、被字句和把字句的相互转换1被字句改成把字句:例如:我把桌子擦干净了;——桌子被我擦干净了;2把字句改成被字句:例如:我把迷路的小猫送回家了;——迷路的小猫倍我送回家了;。
小学语文常见的句式类型、。。教(学)案

小学语文常见的句式类型述句、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疑问句)、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把字句、被字句、感叹句、拟人句、比喻句。
1、述句: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
有的述句表示肯定的语气,有的述句表示否定的语气,有的述句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语气。
(告诉别人一件事情的句子)例如:(1)今天下雨了。
(2)我还没有吃饭。
(3)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
2、反问句: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否定含义,否定反问句表肯定含义。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比一般述句更为有力,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如:(1)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 ———你今天要上学。
(2)难道同学们今天要回家?——同学们今天不回家。
(3)难道你不觉得这样做事不对的吗?——这样做事是不对的!3、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自问自答,就叫做设问句。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例:(1)数学难吗?其实不难。
(2)妈妈,今天早上吃什么呢?哦,原来是吃饺子。
(3)“究竟谁是最晚到的呢?答案是小强”4、疑问句:简单说,把一般述句改成疑问句,就是啦例:(1)他是个老师。
(述句)——他是个老师吗?(疑问句)(2)今天下雨了。
——今天下雨了吗?(3)我还没有吃饭。
——我还没有吃饭吗?(4)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
——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吗?5、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例如:你是一个好孩子。
你不是不会做作业。
6、否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例如:你不是一个好孩子。
7、双重否定句:句子中有双数个否定词。
例如:(1)你不是不会做作业。
(2)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
8、把子句:含有把子的句子就叫做把字句。
9、被子句:含有被字的句子就叫被字句。
10、感叹句:只需要在述句末尾加上"啊"和"!",有时应加上"真"、"很"、"多么"、"太"。
语文句型句式

语文句型句式一、并列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并列在一起,中间没有转折、照应关系,这样的句子叫做并列句。
在并列句中,各个分句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没有从属关系。
各个分句之间可以用“也”、“又”、“还”、“另外”、“既……也”等关联词语表示并列关系。
例句:这个苹果又红又大。
他既会唱歌,也会跳舞。
二、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从句组成的句子叫做复合句。
在复合句中,主句是句子的主体,从句不能独立成句,但可以起到修饰、限制、补充的作用。
从句通常由引导词引导,包括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等。
例句:他不仅会唱歌,还会弹钢琴。
(并列复合句)他好像在房间里。
(主语+动词+表语)三、判断句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例句:他今天上班了。
这本书是你的。
四、倒装句倒装句是为了强调、突出某个成分(通常是表语、宾语或状语)而把它们的顺序颠倒过来的一种句子。
倒装句分为部分倒装和完全倒装两种形式。
例句:我在教室里。
(完全倒装)他们在那儿吗?(部分倒装)五、省略句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情况下,句子中某些成分可以省略,这样的句子叫做省略句。
省略句可以是完整的主谓结构省略了某个或某些成分,也可以是句子的其他成分可以省略。
省略后不会引起语法和语义上的混乱。
例句:他喜欢游泳。
(主语省略)她一定会来。
(谓语省略)六、强调句为了强调某一部分,或者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可以使用强调句型。
强调句一般采用“It is/was…that…”的格式来表示强调的内容。
这种格式可以用于强调人、事物或行为等。
例句:It was he who saved the child.(强调主语)It was in the park that I saw her.(强调地点状语)七、反问句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反问的形式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意思。
反问句通常采用疑问词开头,后面接上一般疑问句的形式。
小学生常考的句子类型

小学生常考的句子类型一、把字句基本的结构为:主语+“把”+宾语+动作(甲把乙怎么样)例:1.我们把房间打扫一下吧。
2.他把书送回家了。
二、被字句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乙)怎么样例:1.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2.我们被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了。
三、陈述句指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型。
陈述句又分为肯定的陈述句和否定的陈述句,简称为肯定句和否定句。
例:1.马克吐温是一位著名的美国作家。
2.这里有很多水。
3.你不应该在交叉路口玩。
四、一般否定句即含有“不、没有、完全不是,完全不”等否定意思的词的句子。
例:1.这本书不是我的。
2.我没有吃晚饭。
五、双重否定句指含有两个否定词的句子,例如:含有“没有.....不......”“非.....不可......”等词语的句子。
例:1.每天下午,我非做作业不可。
2.我们班的同学没有一个不带红领巾的。
六、疑问句疑问句是一种用来询问信息或确认事实的语句。
是需要听的人告诉对方答案的。
例:1.这是谁的书啊?2.你中午吃饭了吗?七、反问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例:1.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2.你们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八、设问句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例:1、数学难吗?其实不难。
2、什么是合作?合作就是互相协作。
九、转述句是指将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表达句式。
角度换成了说明后,人称代词也要变化。
例:1.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转述句:张童说,她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3.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转述句: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十、感叹句指带有强烈的感情的句子,它表示快乐、惊讶、激动、愤怒等强烈的感情,感叹句一般用感叹调,句末都用感叹号(!)表示。
例:1、这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2、天哪!这也太惊险了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 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几 种常见的句式,会转换几 种常见的句型、句式。
句子的四种类型
1、陈述句 2、疑问句 3、祈使句 4、感叹句
陈述句
用来陈述一件事,语调平和,句末用句号。 陈述句又包括: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 例: 星期天我去姥姥家。(肯定句) 星期天我没有去姥姥家。(否定句) 星期天我不能不去姥姥家。(双重否定句,表示肯 定)
基本格式------“甲把乙怎么样了” 例句: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妈妈把屋子收拾干净了。 意义------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处置介词“把” 后面的宾语就是被处置的对象。 动词后面带的补语,表示处置 或影响的程度。
把字句的基本构成
例 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妈妈把屋子收拾干净了。 其中“遮住了”是对“太阳”的处置; “收拾干净了”是对“屋子”的处置。 “遮”和“收拾”后面的补语是处置的结果。
间接叙述是说话人转述别人的话给听话
人听。说话人应当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将 转述的内容以第三人称的口气说给听话人 听。因为是转述别人的话,不是说话人本 人的说话内容,所以不能用引号引起来。
比如:妈妈笑着说,她今天很高兴。
一、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
1.改标点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 2.改人称 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 “我 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 称“他(她)”或“他(她)们”; 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二人称“你”或“你 们”,应把“你”或“你们”改为第一人 称“我”、 “我们”或第三人称“他 (们)”。
3.人称的变化: (1)引号里的人称: 第一人称(我、我们)改成第三 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 它们) 第三人称(人物姓名)不变 第二人称:a.有说话对象名称时改 成说话对象的名称 b.没有说话对象名称时改 成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2)引号外的人称(就是说话 人)不能改变
5.要改变的词: 原句中的“这、这里、这儿、这些、这个”
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
3.检查改标点、人称之后的句子表述是否合理这一步必 不可少。通过添加、删去或改换某些词语,使句子在表述 上通顺、连贯、合理。“这里”、 “这时候”要换成 “那里”、 “那时候”, “现在”要换成“那时”,等 等。 比如: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你们寒假里要认真完成作 业,坚持锻炼身体。” 这个句子如果改成: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我们寒假里要 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 这样表述就显得不连贯,应作适当调整:老师再三嘱咐我 们说,要我们寒假里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 再如:叙利奥说:“爸爸,我来替您写。” 应改为:叙利奥说,他来替他爸爸写。
如: 张家界的景色真美啊!
下面这首古诗用了哪些句式?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陈述句) 春来发几枝? (疑问句) 愿君多采撷, (祈使句) 此物最相思! ( 感叹句 )
句式互换
“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 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互换 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 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
把字句的基本构成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一 点文明。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要讲一点文明。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是不清楚。 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很清楚。 3、我们不应当不参加集体活动。 我们应当参加集体活动。 4、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不能不看。 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要看。
承诺了别人的事我们不能不完成。 承诺了别人的事我们要完成。
等要改成“那、哪里、那些、那儿”等。 原句中的“来”要改成 “去”。
什 么 是 直 接 叙 述 与 间 接 叙 述
直接叙述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面对
面的对话。说话人应当站在自己的角度, 用第一人称跟对方表述自己的意思。这时 候,说话人所说出的每一个字、词、句, 都是说话内容,应当用引号引起来,表示 直接引用说话人的说话内容。 比如:妈妈笑着说:“我今天很高兴。”
将间接叙述转换为直接叙述
(3)检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 比如: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不是常对她说 吗?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母亲要知道那 时是什么时候,那里的工作多么重要。他哪能 离开呢? 改换后的句子为: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 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 呢?”
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
1.标点:冒号、引号去掉;感叹 号、问号改成句号。 2.感叹词(啊、呢、呀、吧、嗨、 唉、呦......)去掉 表示程度的词 (多、真、太)可改成(很、十 分、非常)等 4.句型的变化: (1)原本的疑问 句变陈述句,改成“是否......,是 不是......,不知道......,有没 有......,为什么......”等句型。 (2)原来是祈使句(即让“别人” 干某事的句型)则要在“别人” 前面加上“让、命令、指挥、请、 叫”等词。
疑问句
用来提出一个问题,句末用问号。(?) 疑问句包括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
设问句和反问句。
如: 这件事是谁干的?(疑问句) 这件事难道不是你干的?(反问句,表示肯 定意味)
祈使句
用来表示请求、命令或禁止。句末用叹号或 句号。 如:请把门关上!
感叹句
用来抒发某种感情,句末用叹号。
练习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二) 一杯水被我喝光了。
(一) 风儿把乌云吹散了。
我把手帕洗干净了。 我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
我被爸爸骂了一顿。 一碗饭被我吃完了。
春风把花儿吹红了。
书被我放进书包了。
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一、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加两个否定词 例:“不(得、是、会、可能· · · · · · )不” 或“非· · · · · · 不可”或“没有一个· · · · · · 不”等
将间接叙述转换为直接叙述
将间接叙述转换为直接叙述,跟将直接叙述转 换为间接叙述的思路差不多。 (1)改标点改逗号为冒号,添加引号。 (2)改人称如果转述内容中是第三人称“他 (她)”或“他(她)们”,应改为“我 (们)”;如果在转换时遇到一个句子中有两 个第一人称“我”时,应改后面的一个“我” 为第二人称“你”。 比如: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 这个句子如果改成“我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 物。” 显然就不对,应改为:姐姐说:“我明天送给 你一件生日礼物。”
把字句的结构特点
一、动词带“了”或“着” 弟弟把水喝了。 我把电扇开着。 二、动词重叠 你把玻璃擦擦。 你把这些文件整理整理。 三、动词前头有副词“一” 他把眼一闭。 他把门一关。
被字句
介词“被”引进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同时指 明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接受者 例 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屋子被妈妈收拾干净了。 分析 “乌云”“妈妈”是动作发出者,主 语 “太阳”“屋子”是动作接受者。
二、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反之亦然
我不可能不是好学生。 他没有不知道的事。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我不是不知道。 没有不喝水的人。 我不会不读书。 不能不、不得不、不是不、决非 、不会 不 、不可不 、没有人不、无不、无非、 未必不、没有不……
1、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写得不怎么样,但不是没有希望的。 2、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问题还没有弄清,但不是没有一点儿头绪. 3、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不是没有道理的. 4、你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你不得不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
一种特殊情况:说话内容中有连用同性别或同 音第三人称的,须指明其中一个,否则,就会 造成对象不清。 比如:孙子对祖父说:“老虎就在这里。我去 把它叫醒。” 这里如果改成“他去把它叫醒”,就会让听话 人不明白对象。那么,转换后的句子就应当是: 孙子对祖父说,老虎就在那里。他去把老虎叫 醒。
难道承诺了别人的事我们不完成吗?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把陈述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 示否定或肯定的词。 是\能\会等 不是\不能\不会等 2、句子结尾加上语气助词“呢”、“吗”。 3、将原句中的句号改为问号。 4、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 “怎么”、“怎”、“岂”、“怎能”等 语气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