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广东卷A)解析版(1)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试题精编版(解析版)

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Cu 63.5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对常见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及相互联系的了解,考查考生对官能团、有机物命名的了解。
涉及糖类化合物(如葡萄糖和果糖)官能团的异同、水果香味与酯类物质的关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丙三醇和丙醇的差异、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的官能团、羟基和氨基的差异等。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给出有机物名称判断有机物的化学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常见官能团的结构来判断有机物的性质,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Al3+、Cl-、CO32-B.H+、Na+、Fe2+、MnO4-C.K+、Ca2+、Cl-、NO3-D.K+、NH4+、OH-、SO42-【答案】C【考点定位】考查考生对离子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了解,以及对常见离子性质的掌握程度。
主要涉及Al3+的水解性、CO32-的水解性、MnO4-的强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NH4+的水解性、NH3•H2O的弱碱性和不稳定性等。
【名师点睛】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需要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例如“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2013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pptx

A.非金属性:Z<T<X B.R 与 Q 的 电 子 数 相 差 26 C.气 态氢化物稳定性:R<T<Q D.最高价氧 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8.(6分)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
胀
性
B 常温下将Al 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变化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Na2S 有强还原性
用于除去废水中的 Cu2+和 Hg2+
B CaCO3 是难溶物
CaCl2 溶液中通入 CO2 产生白色沉淀
C Zn 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 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D 浓 H2SO4 有强氧化性
浓 H2SO4 可用于干燥 SO2
A.A B.B C.C D.D
5.(4分)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4
C. 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 C 正确;
D. 因 NH4+、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不能共存,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明确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注意相互促进水 解的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3.(4分)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学无止 境
4.(4分)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Na2S 有强还原性
用于除去废水中的 Cu2+和 Hg2+
B CaCO3 是难溶物
CaCl2 溶液中通入 CO2 产生白色沉淀
C Zn 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 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详解资料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讲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Cu 6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答案】C【解析】葡萄糖是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内合成,故A错误,淀粉遇碘变蓝,故B错误;纤维素是多糖,起单体是葡萄糖,故C正确;胰岛素通过抑制糖原的分解,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从而降低血糖的,故D错误。
2.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①错误,Watson和Crick 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吗,故②错误,结构决定功能,清楚DNA双螺旋结构,就可以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故③正确;清楚了DNA双螺旋结构,就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而且Waston和Crick也对DNA复制进行了描述,故④正确。
2013年高考理综化学(广东卷A)解析版(1)Word版含答案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XX 卷 )化学试解析徐闻实验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Cu6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题 4 分,总分值 64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得 4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糖类化合物都具有一样的官能团B .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ks5u D .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 A 有醛基和酮基。
C 高级脂肪酸钠盐和甘油。
D 羧基和氨基8.水溶解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 Na +、 Al 3+、Cl -、CO 32-B . H +、 Na +、 Fe 2+、MnO 4-C . K +、 Ca 2+、 Cl -、NO 3-D . K +、NH 4+、OH -、SO 42-A 红色的发生双水解B 红色的发生氧化复原反响D 红色生成弱电解质9.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常温常压下, 8gO 2含有 4n A 个电子-1 +B . 1L0.1mol L · 的氨水中有 n A 个 NH 4C .标准状况下, 22.4L 盐酸含有 n A 个 HCl 分子D . 1molNa 被完全氧化生成 Na 2O 2,失去个 2n A 电子B 氨水局部电离C 盐酸为液体 D.Na 化合价从 0 到 +1 失去 1e —, 1mol 应该是 1n A10.以下表达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ks5u选项表达 I表达 IIA NH 4Cl 为强酸弱碱盐用加热法除去 NaCl 中的 NH 4ClB 3+具有氧化性3+Fe 用 KSCN 溶液可以鉴别 Fe C溶解度: CaCO 3<Ca(HCO 3)2 溶解度: Na 2CO 3<NaHCO 3 DSiO 2可与 HF 反响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A 两者没有因果关系,前是盐类的水解,后是铵盐的不稳定性。
2013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理科综合试卷 A 第 共1 4 页( 1 页)
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 正确的是 2 4 . 选项 A B C D 细胞 蓝藻细胞 洋葱根尖细胞 兔成熟红细胞 蛙受精卵 细胞壁 有 有 无 无 光合作用 有 无 无 无 染色质 有 有 有 有 细胞全能性 无 有 有 有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 果蝇缺失 1 条 Ⅳ 号染色体仍 2 5 . 能正常生存和繁殖, 缺失2条则致死. 一对都缺失 1 条 Ⅳ 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 ( 亲本雌 , 果蝇为杂合子) F 1 中 / / 白眼雄果蝇占1 红眼雌果蝇占1 A. 4 B. 4 / / 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 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 C. 4 D. 4 三、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1 共1 1 小题, 8 2 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 明、 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 。 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2 6 . 1 6 分) )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富含有机质和无机成分, 可用作肥料, 但其多环芳烃( 等有机 P AH s 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 施入土壤会带来二次污染. 生物质炭是由作物废弃秸秆等炭化而成. 将污泥、 含7 研究它们对黑麦草生长及 %生物质炭的污泥均堆放一段时间后用于盆栽实验, 结果见下表. P AH s迁移的影响, 测定项目 / ) 土壤 P AH s含量( k g g μ / ) 黑麦草叶绿素含量( m g g ) 黑麦草每盆干重( g / ) 黑麦草 P AH s含量( k g g μ 红壤 5 2 7 2 . 0 1 . 7 4 0 1 红壤+污泥 1 0 7 9 2 . 1 2 . 3 6 5 1 红壤+含7 %生物质炭的污泥 7 6 5 2 . 3 2 . 7 4 2 8
2013年高考真题——化学(广东卷)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咪的主要成分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答案:B【解释】A项,常见几种糖类化合物的官能团:葡萄糖(羟基、醛基),蔗糖(羟基)。
B项水果香味主要来自含有酯类的化合物。
C项,油脂的造化反应得到是硬脂酸钠和甘油。
D项,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氨基酸含有羧基和氨基。
8.水溶解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Al3+、Cl-、CO32- B.H+、Na+、Fe2+、MnO4-C.K+、Ca2+、Cl-、NO3- B. K+、、SO42-答案:C【解释】A项,铝离子和碳酸根发生双水解。
B项,H+、Fe2+、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
C项,正确D项,NH4+、OH-白生成弱电解质。
9.设n A为阿弗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8gO2含有4n A个电子B.1L0.1molL-1的氨水中有n A个NH4+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D.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个2n A电子答案:A【解释】A项,8/32*16=4,正确。
B项,铵根会水解,小于1摩尔。
C项,标准状况下,盐酸是液体,不适合用气体摩尔体积公式计算。
D项,1molNa被完全氧化生1n A电子。
10.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答案:D【解释】A项,加热法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铵,利用了氯化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
B项,用KSCN检验铁离子,利用两者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
C项,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
D项,正确。
11.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D.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答案:B【解释】A项,利用了SO2的漂白性。
最新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综化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Al3+、Cl-、CO32- B.H+、Na+、Fe2+、MnO4-C.K+、Ca2+、Cl-、NO3- D. K+、NH4+、OH-、SO42-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8gO2含有4n A个电子B.1L0.1mol/L的氨水中有n A个NH4+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D.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个2n A电子10.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D11.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D.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 和Hg2+12. 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4的醋酸中:c(H+)=4.0molL-1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 c(HCO3-)C.饱和食盐水中:c(Na+)+ c(H+)= c(Cl-)+c(OH-)D. 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molL-1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者不答的得0分。
22.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答案

2013年广东高考理综答案2013年高考(广东卷)理科综合参考答案1. 【答案】C【解析】葡萄糖是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内合成,故A错误,淀粉遇碘变蓝,故B错误;纤维素是多糖,起单体是葡萄糖,故C正确;胰岛素通过抑制糖原的分解,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从而降低血糖的,故D错误。
2. 【答案】D【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证明了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①错误,Watson和Crick 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吗,故②错误,结构决定功能,清楚DNA双螺旋结构,就可以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故③正确;清楚了DNA双螺旋结构,就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而且Waston 和Crick也对DNA复制进行了描述,故④正确。
3. 【答案】C【解析】该题目属于蛋白质工程,已经获得该目的基因片段,不需要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故A错误,是需要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但这不是第一步,故B错误;蛋白质工程的第一步是根据蛋白质的能量传递逐级递减,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A正确;土著鱼在与鲈鱼是捕食关系,不是竞争,故B错误;根据营养关系,浮游动物总量应该是先增加,而后减少,故C正确;根据营养关系,浮游植物总量应该先减少后增加,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了事物群落的营养关系的相关知识点和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属于容易题。
6. 【答案】B【解析】Ⅲ是叶绿素a,Ⅳ是叶绿素b,故A 错误;透明带越大,说明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故B正确;由图中染色体分布在细胞中央可知,该细胞处于分裂中期,故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该数据说明了酶的高效性,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了教材的相关实验内容,属于容易题。
7、【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有机物的性质。
【思路点拨】糖类是多羟基的酮或多羟基的醛,所含的官能团不一定相同,A项错误;水果香精的主要成分是酯类,B项正确;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的是硬脂酸和丙三醇,C项错误;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所含的官能团是氨基和羧基,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试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Cu6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ks5u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A有醛基和酮基。
C高级脂肪酸钠盐和甘油。
D羧基和氨基8.水溶解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Al3+、Cl-、CO32-B.H+、Na+、Fe2+、MnO4-C.K+、Ca2+、Cl-、NO3-D.K+、NH4+、OH-、SO42-A红色的发生双水解B红色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红色生成弱电解质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8gO2含有4n A个电子B.1L0.1mol·L-1的氨水中有n A个NH4+C.标准状况下,22.4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D.1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个2n A电子B氨水部分电离C盐酸为液体D.Na化合价从0到+1失去1e—,1mol应该是1n A10A两者没有因果关系,前是盐类的水解,后是铵盐的不稳定性。
B两者没有因果关系,后面的没有氧化性。
C后面说法错误,应该是反过来。
11.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用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D.用Na2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B错在用硫酸,这样会生成CaSO4会阻碍CaCO3继续溶解。
12.50℃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4的醋酸中:c(H+)=4.0mol·L-1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 c(HCO3-)C.饱和食盐水中:c(Na+)+ c(H+)= c(Cl-)+c(OH-)D.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mol·L-1A c(H+)=10-4mol·L-1B、HCO3-会水解C电荷守恒.。
D温度不是25°C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者不答的得0分。
22.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Z<T<X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 <T<Q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A,z为稀有气体,T和X比较错误。
C比较原子的半径,反过来23B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4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0.(16分)脱水偶联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直接烷基化反应,例如:(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1mol该物质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molO2.(2)化合物Ⅱ可使溶液(限写一种)褪色;化合物Ⅲ(分子式为C10H11C1)可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Ⅱ,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化合物Ⅲ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Ⅳ,Ⅳ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峰外还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为1:1:1:2,Ⅳ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4)由CH3COOCH2CH3可合成化合物Ⅰ.化合物Ⅴ是CH3COOCH2CH3的一种无支链同分异构体,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且在Cu催化下与过量O2反应生成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Ⅵ. Ⅴ的结构简式为______,Ⅵ的结构简式为______.(5)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⑴C6H10O3 7⑵ 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 从条件可知是卤化物的水解反应,化合物Ⅲ为。
方程式为⑶从题意可知化合物Ⅲ只能从氯的右边邻位消氢,Ⅳ的结构简式为⑷化合物Ⅴ无支链,碳链两端呈对称结构。
所以Ⅴ的结构简式为在Cu 催化下与过量O 2反应生成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合物Ⅵ.说明Ⅵ是羟基氧化为醛基,所以Ⅵ的结构简式为 ⑸31.(16分)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 3对海水中I -的氧化。
将O 3持续通入NaI 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ks5u(1)O 3将I -氧化成I 2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①I -(aq )+ O 3(g )= IO -(aq)+O 2(g )△H 1②IO -(aq )+H +(aq)HOI(aq)△H 2 ③HOI(aq) + I -(aq) + H +(aq)I 2(aq) + H 2O(l) △H 3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_,其反应△H=___ ___⑴三者相加:2I -(aq )+ O 3(g )+2H +(aq)I 2(aq) +O 2(g )+ H 2O(l)△H=△H 1+△H 2+△H 3(2)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I 2(aq) + I -(aq) I 3-(aq),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⑵(3)为探究Fe2+ 对O3氧化I-反应的影响(反应体如图13),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中I3-浓度和体系pH,结果见图14和下表。
图14①第1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pH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
②图13中的A为__ ___,由Fe3+生成A的过程能显著提高Ⅰ-的转化率,原因是____ ___.③第2组实验进行18s后,I3-浓度下降。
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双选)______。
A.c(H+)减小B.c(I-)减小C. I2(g)不断生成D. c(Fe3+)增加⑶①由2I-(aq)+ O3(g)+2H+(aq)I2(aq) +O2(g)+ H2O(l) 可知消耗酸,所以pH 升高②根据由Fe3+生成A的过程能显著提高Ⅰ-的转化率,可知2Fe3++2Ⅰ—=Ⅰ2+2Fe2+ 所以A为Fe2+ ③BD(4)据图14,计算3-18s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I3-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⑷直接根据速率公式可求:5.5x10-4mol/(L.S)32. 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
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注: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和80℃)(1)电解精炼银时,阴极反应式为;滤渣A与稀HNO3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红棕色,该气体变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⑴Ag++e—= Ag 2NO+O2=2NO2(2)固体混合物B的组成为;在生成固体B的过程中,需控制NaOH的加入量,若NaOH过量,则因过量引起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未煮沸之前是Cu(OH)2和Al(OH)3,根据Al(OH)3和Cu(OH)2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50℃和80℃可知B为Al(OH)3和CuO.Al(OH)3+OH—=AlO—+2H2O(3)完成煅烧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 + Al2O3CuAlO2 + ↑⑶根据化合价来配平:反应前Cu为+2价,反应后为+1,化合价降低,Al没有变化,所以另外的升高,只能是生成氧气。
4CuO + 2Al2O34CuAlO2 + O2 ↑(4)若银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3.5%,理论上5.0kg废料中的铜可完全转化为mol CuAlO2,至少需要1.0mol·L-1的Al2(SO4)3溶液L。
⑷由铜元素守恒得(5000x63.5%)mol/64=50.0mol。
则CuAlO2为50.0mol,由Al元素守恒,得Al2(SO4)3为25.0mol,所以需要体积为25.0L(5)CuSO4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其基本操作是、过滤、洗涤和干燥。
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33.(17分)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形成化学观念,提高探究与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1)在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取Cl2并进行相关实验。
①下列收集Cl2的正确装置是。
要考虑氯气的密度和尾气的处理选C②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
ks5u氯气和水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具有氧化性的含氯粒子是Cl2、HClO、ClO-③设计实验比较Cl2和Br2的氧化性,操作与现象是:取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NaBr溶液,充分振荡,静置。
溶液分层,同时下层液体颜色为橙色。
(2)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
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①完成原电池的甲装置示意图(见图15),并作相应标注。
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②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
溶解③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其原因是。
甲,甲可以保持电流稳定,化学能基本都转化为电能。
而乙中的活泼金属还可以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
(3)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2)的材料中应选作阳极。
Zn以上有不足地方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