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人力资源管理-小故事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故事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故事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故事以下是 6 条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故事:故事一:咱就说啊,有个公司招聘新员工。

负责招聘的小李那可是认真负责,每一个来应聘的人他都仔细盘问。

有个小伙来应聘销售岗,小李就问他:“你咋觉得自己能做好销售呢?”小伙挺自信,说自己能说会道。

可小李呢,偏要再刁难一下,又问了一堆专业问题。

这像不像你们找工作时遇到的那些“难缠”面试官呀!这其实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的招聘环节呀,得严格把关,找到真正适合的人。

故事二:你知道吗,在那个大公司里,有个员工叫小张。

有一次小张工作上出了点小差错,他可紧张了,心想这下完了。

但是呢,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没有立刻就处罚他,而是找他谈话,了解情况。

这多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呀!然后还给了他改进的机会和建议呢。

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的绩效评估和辅导呀,不是一味地指责,而是要帮助员工成长。

故事三:说个有意思的,有个部门经理老王,一直特别欣赏一个员工小赵。

每次有晋升机会,老王都力荐小赵。

但人力资源部门可不是光听经理的呀,他们得按照制度来全面评估,得看小赵的业绩、能力等等好多方面呢。

这就像是一场比赛,得公平公正才有说服力。

这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晋升机制的重要性呀,不能凭人情,得有真本事才行。

故事四:还记得那个小刘不,公司要给他调岗。

他一开始可不愿意呀,觉得在原来岗位待得好好的。

可是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找他谈话,给他分析新岗位的好处和发展空间,就跟朋友聊天一样。

嘿,最后小刘还真就被说服了。

这像不像我们被人说服去尝试新事物呀!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的岗位调动管理呀,要合理安排人才。

故事五:讲个事儿啊,有一回公司组织培训,大家都觉得没啥意思。

可负责培训的小张不放弃呀,他想各种办法让培训变得有趣,又是做游戏,又是讲案例的。

这不就像一个努力想让学生学好的老师吗!慢慢的,大家还真就认真学起来了。

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的培训与发展呀,好的培训能让员工进步更快。

故事六:你瞧,有个员工突然提出离职。

人力资源管理小故事

人力资源管理小故事

人力资源管理小故事1:最优秀的草(如何用人,怎样留才)有家大型工厂的老板,种田人出身。

厂区有块空地,老板觉得空着可惜,便留作自已闲暇种草,他从天南地北引来不同种类的草,种在地上.老板亲自耕耘,就像他当年种庄稼那样.第一年,老板的辛勤劳动,换来了这样的景象:一丛丛一蓬蓬不同品种的草儿长起来了,有的叶儿纤长,有的叶儿短肥,有的杆儿向上挺立,有的杆儿匍匐在地,总之,给人的印象是杂乱无章,一片狼藉.对此,员工们打心眼里瞧不起老板,认为此人没有品味,老土一个。

老板似乎感觉到什么,以后逢节日闲暇之日,便召集手下大小头目,到草地整沟挖墒,施肥浇水。

大伙一同将那些长势不旺,病怏怏乱蓬蓬的草除掉了,留下的那些生命力特别旺盛,出类拔萃的草,在草地繁衍生息。

第三年的早春,当田野里的野草刚刚绽芽,老板的草地已是芳草青绿,春意盎然了。

大家这才明白,老板留下的是最优秀的草。

就在这年的春上,一个考察团来老板的企业取经。

老板闭口不谈企业管理经营,却把考察团引到他的草地上,大谈起种草经验来,弄得人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老板说,我在这块空地上引进了不同种类的草,让草儿自由生长,不管它是名贵的还是普通的,谁在咱地盘上长得最好就留下,不好的则淘汰。

我不光自己种,还让属下来种。

结果,大家通过种草都明白一个理..。

..。

老板说到这儿卖起了关子,不说了。

倒是考察团的团长接过话茬说:明白了,这个理是,发现留住养好最优秀的草,这与用好人才同是一个理啊!一语道破天机,在场的员工顿时恍然大悟。

打这以后,老板的草地一年比一年生机勃发,老板的事业也像他的草地那样,一年比一年兴旺起来。

人力资源管理小故事2(人力资源配置)在美国一个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

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洛克菲勒说:“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还是同意了。

人力资源寓言故事十则

人力资源寓言故事十则

人力资源寓言故事十则寓言虽小,却有无限能量,HR工作也一样,如果有一些启发性的小故事,就能开启人力资源工作的大门,通往职场的胜利。

小编为HR 整理了十个人力资源小故事,希望对HR有启发。

故事一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

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

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

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

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

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

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故事二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

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

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

这让他新奇不已。

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MORNING SIR!”陈阿土愣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MORNING S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但他非常的生气。

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

终于他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MORNING 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了他,天啊!!真是丢脸死了。

陈阿土反复练习“GOODMORNING SIR!”这个词,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

人力资源小故事分享

人力资源小故事分享

人力资源小故事分享最近,我参加了一场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讨会,期间听到了一些有关人力资源的小故事,让我深受启发。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这些小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故事一:用人唯才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名叫杰克的企业家。

在公司刚刚创立的时候,他就开始担任人力资源经理的职务。

在一个招聘会上,杰克遇到了一个看似平凡的年轻人迈克。

虽然迈克没有出色的学历和经验,但杰克看到了他内心的激情和才华。

于是,杰克决定给迈克一个机会,尽管其他部门的经理们都对他的决定表示了质疑。

然而,迈克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期望。

不仅仅是个人能力出色,他还通过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贡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力资源管理不能只看学历和经验,更应该注重发现和发挥员工的潜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需要给予适当的机会,他们就能展现出不凡的才能。

故事二:关怀员工在一个大型制造企业里,有一位叫玛丽的人力资源经理。

她的管理风格不同于传统的严厉管理,在关心员工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有一次,公司的一名员工刚失去亲人,陷入了极度悲伤的情绪中,工作效率也大幅度下降。

其他经理们都认为应该解雇他,但是玛丽没有轻易放弃。

她主动找到这位员工,询问他的情况,并帮助他寻找心理咨询师。

同时,她还安排了一些其他员工去陪同他,给予他关怀和支持。

渐渐地,这位员工走出了伤痛,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他感激地说,如果没有玛丽的帮助和理解,他可能无法度过这个难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我们不能只关注员工的工作表现,更应该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情感。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只有在一个舒适和关怀的环境中,员工才会更加投入和积极地为公司工作。

故事三:团队协作在一个中小型科技公司里,有一个高效合作的团队,这个团队一直以来都名列前茅。

团队的负责人是一位叫彼得的人力资源经理。

他非常注重团队的协作和凝聚力。

为了促进团队的互动和合作,他定期组织各种团队建设活动,比如户外拓展训练、团队游戏等。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典故事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典故事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经典故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三则经典故事一、甲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乙吃。

刚开始乙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

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

于是,直到有一天,甲将鸡蛋给了丙,乙就不爽了。

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甲的,甲想给谁都可以。

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

二、有一年,很热的夏天,一队人出去漂流。

女孩的拖鞋在玩水的时候,把拖鞋掉下去了,沉底了。

到岸边的时候,全是晒的很烫的鹅卵石,他们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于是,女孩儿就向别人寻求帮忙,可是谁都只有一双拖鞋。

女孩心里很不爽,因为她习惯了向别人求助,而只要撒娇就会得到满意地答复。

可是这次却没有。

她忽然觉得这些人都不好,都见死不救。

后来,有一个男孩将自己的拖鞋给了她,然后自己赤脚在那晒得滚烫的鹅卵石上走了很久的路。

还自嘲说是铁板烧。

女孩表示感谢,男孩说,你要记住,没有谁是必须要帮你的。

帮你是出于交情,不帮你是应该。

女孩记住了男孩的话,自此以后学会了对施以援手的人铭记在心,并给以更大的回报。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好。

一开始,感激不尽。

可是久了,便是习惯了。

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好,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有一天不对你好了,你便觉得怨怼。

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

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三、傍晚,一只羊独自在山坡上玩。

突然从树木中窜出一只狼来,要吃羊,羊跳起来,拼命用角抵抗,并大声向朋友们求救。

牛在树丛中向这个地方望了一眼,发现是狼,跑走了;马低头一看,发现是狼,一溜烟跑了;驴停下脚步,发现是狼,悄悄溜下山坡;猪经过这里,发现是狼,冲下山坡;兔子一听,更是一箭一般离去。

山下的狗听见羊的呼喊,急忙奔上坡来,从草丛中闪出,一下咬住了狼的`脖子,狼疼得直叫唤,趁狗换气时,怆惶逃走了。

回到家,朋友都来了,牛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的角可以剜出狼的肠子。

马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的蹄子能踢碎狼的脑袋。

驴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一声吼叫,吓破狼的胆。

人力资源管理小故事

人力资源管理小故事

人力资源管理小故事1:最优秀的草(如何用人,怎样留才)有家大型工厂的老板,种田人出身。

厂区有块空地,老板觉得空着可惜,便留作自已闲暇种草,他从天南地北引来不同种类的草,种在地上。

老板亲自耕耘,就像他当年种庄稼那样。

第一年,老板的辛勤劳动,换来了这样的景象:一丛丛一蓬蓬不同品种的草儿长起来了,有的叶儿纤长,有的叶儿短肥,有的杆儿向上挺立,有的杆儿匍匐在地,总之,给人的印象是杂乱无章,一片狼藉。

对此,员工们打心眼里瞧不起老板,认为此人没有品味,老土一个。

老板似乎感觉到什么,以后逢节日闲暇之日,便召集手下大小头目,到草地整沟挖墒,施肥浇水。

大伙一同将那些长势不旺,病怏怏乱蓬蓬的草除掉了,留下的那些生命力特别旺盛,出类拔萃的草,在草地繁衍生息。

第三年的早春,当田野里的野草刚刚绽芽,老板的草地已是芳草青绿,春意盎然了。

大家这才明白,老板留下的是最优秀的草。

就在这年的春上,一个考察团来老板的企业取经。

老板闭口不谈企业管理经营,却把考察团引到他的草地上,大谈起种草经验来,弄得人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老板说,我在这块空地上引进了不同种类的草,让草儿自由生长,不管它是名贵的还是普通的,谁在咱地盘上长得最好就留下,不好的则淘汰。

我不光自己种,还让属下来种。

结果,大家通过种草都明白一个理......老板说到这儿卖起了关子,不说了。

倒是考察团的团长接过话茬说:明白了,这个理是,发现留住养好最优秀的草,这与用好人才同是一个理啊!一语道破天机,在场的员工顿时恍然大悟。

打这以后,老板的草地一年比一年生机勃发,老板的事业也像他的草地那样,一年比一年兴旺起来。

人力资源管理小故事2(人力资源配置)在美国一个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

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

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

HR25个故事

HR25个故事

人力资源管理故事25个:智商与情商★故事之一:什么是人,人是什么?有一谜语: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的动物是什么?是人。

意思是刚生下的孩子学爬行,年轻时两条腿走路,到年老时拄着拐杖便是三条腿走路。

人是什么?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健康人的体能标准“五快、三能”。

“五快”是吃的快、说的快、跑的快、拉的快、睡的快;“三能”是能吃下饭、能睡着觉、能开口笑。

这表明一个人承受负荷的能力,恢复疲劳的速度以及要有平和的心态,因为平和的心态决定自己的命运。

★故事之二:智商与情商智商是智力的体现,是先天赋予的,是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可以预测一个人的学业成就。

情商是情绪的能力,是人的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创新力的综合体现,可以预测一个人的职业成就。

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提出的四个尊重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诚信为本、创新为魂,劳动最光荣、知识最高尚、人才最宝贵、创造最伟大。

创新的原则就是简单,不简单就是把成千上万件简单的事做好。

世界上能够引起人内心震撼的只有两件事物:一是灿烂的星空,二是道德。

★故事之三:钱的演变考古发现,人类最早使用的钱币是贝壳。

财,有才就有财;货,把货化出去就赚钱;资,用次日的钱办今天的事;贫,把钱分光就会贫;贪,把今天的钱全花光就是贪;赚,兼营发展会赚更多的钱。

挣钱用的是力气,生钱靠的是股市的牛市来钱。

★故事之四:狼的团队精神狼的团队一般在7~8只,狼队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首领的奉献精神,在冬季雪地行走时,狼会纵队前进,第一只狼在松弛的雪地踏出一个个脚印,后面的狼踩前面的脚印行走会比较轻松;二是狼的顾家精神,在母狼怀孕期间,公狼是绝不会离开母狼的;三是狼吃东西特别干净,很少有剩余、不浪费。

★故事之五:高级人才素质条件孙子兵法“始计篇”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智,智谋才能;信,赏罚有信;仁,爱抚士卒;勇,勇敢果断;严,军纪严明。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5篇)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5篇)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5篇)第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案例:员工培训李娜是上海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公司最近招了一名销售员李勇。

在经过面谈后,李娜认为李勇在销售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具备公司要找的销售人员的条件。

可是,一个月后销售部经理却告诉她,李勇提出离开公司。

李娜把李勇叫到办公室,就他提出辞职一事进行面谈。

李娜:李勇,我想和你谈谈。

希望你能改变主意。

李勇:我不这样认为。

李娜:那么请你告诉我,为什么你想走,是别的企业给你的薪水更高吗?李勇:不是。

实际上我还没有其他工作。

李娜:你没有新工作就提出辞职?李勇:是的,我不想在这里呆了,我觉得这里不适合我。

李娜:能够告诉我为什么吗?李勇:在我上班的第一天,别人告诉我,正式的产品培训要一个月后才进行,他们给我一本销售手册,让我在这段时间里阅读学习。

第二天,有人告诉我在徐汇区有一个展览,要我去公关部帮忙一周。

第三周,又让我整理公司的图书。

在产品培训课程开课的前一天,有人通知我说,由于某些原因课程推迟半个月,安慰我不要着急,说先安排公司的销售骨干胡斌先给我做一些在职培训,并让我陪胡斌一起访问客户,所以我觉得这里不适合我。

李娜:李勇,在我们这种行业里,每个新员工前几个月都是这样的,其他地方也一样。

请根据上面案例,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你认为这家公司新员工培训存在哪些问题?(2)针对此案例,结合相关工作经验,你认为应如何避免上述问题?分析要点:(1)这家公司的培训没做好。

新员工上岗培训工作管理混乱,没有计划性。

培训方式不科学,培训内容不完善。

(2)设立相应的员工培训部门或培训专员,负责员工的培训工作。

制定科学的新员工上岗培训方案,内容应全面。

培训方式要科学合理。

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在职实践相结合。

可以采用报告、研讨、授课、在岗实习,集训等方式对员工进行上岗培训。

特别是销售技巧,重点应该是对行为的反复练习;销售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企业文化、公司管理制度、相关政策、员工行为守则;公司产品与设备及生产流程、销售政策、产品推销要点、行业和竞争对手情况、销售技巧、人际关系技巧、自我激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小故事:大象聘猫
大象新办了一家饲养场。

为了防止老鼠骚扰,大象贴出广告要聘请一只能干的猫捉老鼠。

来应聘的猫很多,都快把大象家的门挤破了。

选哪一只呢?每只猫都很能干,它们期待的目光把大象的眼睛都刺疼了。

正在大象犹豫不决时,一只花猫挤在了大象面前,只见它从皮包了掏出一张张花花绿绿的获奖证书,全都是它在钓鱼、歌咏、滚绣球等比赛中获得的。

大象一见花猫有这么多获奖证书,不禁喜出望外,他想:这真是一只难得的、多才多艺的好猫啊!
大象十分高兴地拍了拍花猫的肩膀,高兴地说:“好吧,就录取你了”。

故事读到这里,我们不仅要为这位大象先生担忧:可别被这些的形形色色的证书迷惑了,招来一位“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啊!
在招聘选拔阶段,人力资源部门运用各种面试、笔试、心理测评等手段,无非是要测试出拟聘人员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并根据拟聘者以往的工作行为表现,来推断他将来上岗后的岗位胜任情况。

证书作为一种学习或能力的证明,无疑也会为企业是否做出聘用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但问题是这些证书所代表的能力与员工的岗位职责有多大的相关性?也就是说,首先要明确的是:企业到底需要一个做什么事的人?然后再去思考:什么样的人能够做好这样的事?即以岗定人,人岗匹配。

大象先生要聘请一位“能干”的猫,“能干”具体是指干什么呢?其实就是能捉老鼠嘛!所以大象首先应关注的,是这只猫捉老鼠的本领,审查证书时,重点看它有无“捉鼠”比赛的获奖证书。

如果捉鼠的本领与其他猫们不相上下,那就再看一下它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如何,即除了硬技能,还要关注软技能,千万不能被一些与岗位职责不相关的花里忽哨的东西所吸引,而忽视了关键胜任能力项的考察。

当然啦,如果这位花猫既多才多艺又是捉鼠大王,那么在不增加更多的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做出聘用决策也是可以的。

现在让我们继续关注这位花猫上岗后的工作表现。

开始的时候,花猫非常勤奋,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到处寻找老鼠的踪迹。

但由于大象是新开办的饲养场,没有多少老鼠,渐渐地,花猫变得懒洋洋的,整天把时间花在唱歌、钓鱼、滚绣球方面。

慢慢地,老鼠多了起来。

这时候,花猫的捉鼠技能已变得生疏了,碰到老鼠竟然一只也捉不住。

大象看到到处都是老鼠,就责备花猫说:“怎么搞的?饲养场的老鼠这么多!”
花猫还有些不服气:“我一天到晚可没闲着呀!”
大象更生气了:“你说你没闲着,可你捉的老鼠在哪儿呢?”
“捉老鼠?”花猫鼻子轻蔑地哼了一声,“那不过是普通的猫就会玩的把戏,你让我这只才华出众的猫去干,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如果不能捉老鼠,即使你的才华再超群,对我又有何用呢?我真后悔怎么会被你的一张张证书弄花了眼,而偏偏没有想到你不能胜任捉鼠这项工作。

”大象回答说。

看来我们的担忧成为事实了,花猫不能胜任捉鼠这项工作,大象也开始后悔当初的错误选择。

但仔细想来,其实花猫也是一名受害者。

由于饲养场缺乏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造成了目前的这种现状,大象也是负有不可推荐的责任的。

首先,大象未能为新员工花猫设计丰富而饱和的工作。

花猫上任之初,也曾是一腔热情,
非常勤奋地到处捉拿老鼠,准备做一名尽职尽责的好员工。

但当时的新饲养场却没有多少老鼠好捉,这时的大象应为花猫进行工作再设计,使它的工作内容丰富化、多样化。

让它除了捉鼠之外,再发挥其特长,比如兼任饲养场的攻关先生,陪着客户唱唱歌、钓钓鱼;或兼任饲养场的文化宣传大使,多搞一些文化娱乐活动,既丰富了职工生活,也宣传了公司形象。

这样用其所长,花猫为饲养场做出了贡献,也就不会变得“懒洋洋的”了。

另外,大象未能为花猫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使花猫明确工作的重点。

没有导向性和约束性的工作环境,使花猫错误地认为:只要保持忙碌,不闲着,就是好员工。

却没有意识到,没有任何意义与目标的忙碌,不仅对饲养场毫无价值,而且使自己长期处于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荒废了作为一只猫最重要的技能――捉老鼠的本领,并且养成了好高骛远、不再扎实于本职工作的浮躁心态,最终害了大象,也害了自己。

再次,大象没有为花猫制定考核激励政策。

其实大象只要与花猫签定责任约定书,明确约定只要饲养场内的老鼠少于多少只,花猫就可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和培训成长的机会;反之,如果发现饲养场内的老鼠超过多少只,花猫就要受到相应的经济处罚,甚至被淘汰出局,花猫就会积极关注场内老鼠的动态,而不会发展成为鼠患为满,而花猫竟然麻木不仁的局面。

冲突已然出现,花猫的命运如何呢?
这时候,大象非常后悔,不该被花猫的一张张的奖励证书搞花了眼。

他毅然辞退了花猫。

而花猫呢,却趾高气扬地走出了饲养场,他还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普通的猫。

从这以后,就没有一家饲养场愿意聘请他这只“不平凡”的花猫了。

当发现员工表现不佳时,辞退可能是最简单、也是最解气的办法。

于是企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复:招聘—选拔—培训—上岗—评估。

实际上招聘一个新人的成本,要远比培养一名老员工的成本更高,并且如果企业的基本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不完善的话,新招聘的人才很有可能会重蹈前人覆辙的。

作为用人方,要反思自己在用人、留人方面的政策是否有效,是否给予了员工足够的发挥能力的平台,是否对员工适时地进行了心态提升、技能提高方面的培训,是否为员工设计了更有挑战性、更为广阔的职业前景……比如这只高傲的花猫,它的问题一是态度不端正,没有切实认识到作为一只猫来说,它的核心职责与存在价值就体现在捉老鼠上,而不是其他方面;二是由于长期疏于历练,捉鼠的技能渐渐生疏。

大象应针对花猫的这两个问题,给予心态的引导、技能的训练,再给花猫一个改进提升的机会,加上约束与激励制度的完善,使花猫工作起来前有引力,后有推力,自身也具有积极求上进的动力,这样才能实现双方的共赢。

故事读完了,但故事所蕴含的寓意却值得我们的深思。

大象因为没有根据岗位的关键职责及任职人的胜任能力来选聘员工;没有对聘进的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考核、约束与激励,没有设计丰富多样的工作以做到“事业留人”,致使一位原本可能比较优秀的花猫先生逐渐变成一位目空一切,浮夸、高傲的花猫。

而花猫呢,由于不能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理智地审视、反省自己的工作状态,结果让闲适的工作养成了自己游手好闲的习性,生疏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成为人见人烦的、不愿聘用的猫,做了一只可悲的在温水锅里被煮死的青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