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让教师享受教育的探索者

合集下载

教育领域的探索者 教师们如何拓宽教学视野

教育领域的探索者 教师们如何拓宽教学视野

教育领域的探索者教师们如何拓宽教学视野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而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作为教育领域的探索者,教师们应该主动拓宽教学视野,以提供更好的教育。

首先,教师们可以通过参加教育研讨会、工作坊和学术会议来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

这些活动提供了与同行交流的机会,了解教育领域的最新趋势和研究成果。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获取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与其他教师一起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其次,教师们可以通过阅读教育相关的书籍、研究论文和教学杂志来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

这些资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案例,帮助教师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和学科知识。

通过不断地阅读和学习,教师们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教师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科技工具来扩展教学视野。

现代技术为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例如在线教育平台、教育应用程序等。

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和资源,开展在线教学、远程辅导和教学研究。

通过利用科技,教师们可以与全球的教育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了解国际上的教育发展动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除了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和利用科技工具,教师们还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努力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通过参观企业、社区和博物馆等场所,教师们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理解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同时,教师们也可以通过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和志愿者项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总之,作为教育领域的探索者,教师们应该不断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教育研讨会、阅读教育书籍,利用互联网和科技工具,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来扩展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技能。

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教师们才能提供更好的教育,培养出更多有创造力和适应力的学生。

幼儿园科技探索者:教师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分享

幼儿园科技探索者:教师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分享

幼儿园科技探索者:教师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共享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界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将科技融入教学中,提升教育质量。

幼儿园教育作为学龄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开始关注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在这一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成为了科技探索者,在他们的实践中,科技已经成为了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助力。

在幼儿园中,教师作为孩子们的引路人和启蒙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们将科技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中,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还能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实践中,许多教师采取了多种方式来进行科技创新教育,例如利用AR技术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虚拟现实世界,或者利用编程教具来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创新教育实践不仅让孩子们在博物馆中可以通过AR技术看到远古动物的身影,也能在早教机器人的陪伴下学到编程的知识。

教师们还通过科技创新教育,积极开展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并将数字化学习资源融入到早期教育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会利用数字化资源制作教学PPT,或者通过视频教学呈现更生动直观的学习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教师还会利用电子书和线上课程等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部分幼儿园教师对科技创新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还停留在技术使用层面,缺乏更深入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

另外,由于科技创新教育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资源投入,一些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备并不完善,制约了科技创新教育的深入推进。

需要政府、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支持,共同参与推动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

幼儿园教师作为科技创新教育的探索者,正在为培养具有科技素养的新一代儿童做出积极的努力。

通过科技创新教育实践的共享与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幼儿园教育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希望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加入到科技创新教育的行列,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做大爱教师心得体会

做大爱教师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

在教育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原则,努力成为一名有大爱、有担当的教师。

以下是我从事教育事业以来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1. 尊重学生:尊重是关爱学生的前提。

我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挥自己的特长。

2. 关心学生:我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了解他们的困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3. 信任学生:信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

我信任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敬业奉献,做教育教学的探索者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敬业奉献是教师的基本素质。

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敬业奉献的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1. 严谨治学:我注重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2. 严谨教学:我认真备课、上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 严谨研究: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以身作则对于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 诚实守信:我以身作则,诚实守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尊重他人:我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 爱国守法:我热爱祖国,遵守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团结协作,做教育事业的推动者教育事业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

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注重与同事、家长、社会各界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1. 加强沟通:我积极与同事、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科研的探索者 教师的奉献与创新

教育科研的探索者 教师的奉献与创新

教育科研的探索者教师的奉献与创新教育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教师便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递者,又是教育科研的探索者,他们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育科研是教师探索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师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教育现象的本质,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教育科研的过程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教师们通过多样化的研究内容,如教学设计、教育心理学、教育评价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学生提供更适应时代需求的教育。

教师的奉献是教育事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教师们以其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

他们夜以继日地备课、批改作业,倾注心血在每一堂课上,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

教师们默默付出,细心关怀,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创新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特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化,教师需要时刻保持创新思维,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教师们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教材设计,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的创新精神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

教师的奉献与创新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更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

在教育科研的探索中,教师们致力于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适应学生需求的教育模式,为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做出贡献。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引导他们走向成功。

总结起来,教师是教育科研的探索者、学生的引路人。

他们以无私奉献和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师的奉献与创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学生的未来铺就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支持他们的工作,共同努力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为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

双师课堂新教师感言

双师课堂新教师感言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一名新加入双师课堂体系的新教师,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与大家分享我的双师课堂感言。

自加入这个大家庭以来,我深刻感受到了双师课堂的魅力,它不仅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更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一、双师课堂,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者双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由一位主讲教师和一位助教教师共同组成的课堂。

主讲教师负责讲解课程内容,而助教教师则负责协助主讲教师进行课堂管理、辅导学生。

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为我国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双师课堂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在双师课堂中,主讲教师往往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的优秀教师,他们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远在他乡的学生。

这样一来,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双师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双师课堂中,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各司其职,主讲教师负责讲解课程内容,助教教师则负责辅导学生。

这种分工合作的方式,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

再次,双师课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双师课堂中,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新教师成长之路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知双师课堂对我成长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双师课堂的一些感悟:1. 深入备课,提高自身素质在双师课堂中,主讲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备课,提高自身素质。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传授知识。

2. 适应线上教学,提升教学技能双师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新教师来说,适应线上教学、提升教学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直播平台等工具,将课堂内容生动地呈现给学生。

3. 加强与助教教师的沟通与合作在双师课堂中,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是紧密相连的。

做一名五心级教师

做一名五心级教师

做一名五心级教师一名教师,该具备哪些必要的素质,才能既照亮学生的漫漫人生路,又点燃自己的生命火焰呢?我认为,至少应该拥有“圣心”“佛心”“慧心”“雄心”“闲心”等五种品德。

具备这些品德的教师,便是优秀的“五心”级教师;反之,则只能是基本合格的“缺心”教师,或者是根本不合格的“无心”教师。

一、圣心——将崇高的道德与责任传递给学生。

为人师者的第一使命,便是育人。

古语说:“上善立德。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不同时代的两种说法,强调的却都是同样的道德修养问题。

有人说,作家著作,便是“代圣人立言”。

那么,教师教书,自然也同样是“代圣人立言”。

圣人之所以为圣,贵在其崇高的道德修养和神圣的责任意识。

教师教学,同样贵在将前辈先贤的崇高的道德和责任意识传递给学生。

而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本身,就必须首先是一个拥有“圣心”的人。

遗憾的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校课堂,总是将用来应对考试的知识技能放置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来强化。

而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情感意志的培养、责任感使命感的雕塑,都成了教师教学中可有可无的点缀。

这种本末颠倒的教学行为,折射出的恰恰是时代的短视与急功近利。

因而,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合格教师,必然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将培养学生的崇高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放置在第一重要的位置来抓。

这样的教师,将每一个学生都看成为国家建设大厦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将教育看成是雕塑灵魂的事业。

在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人”的确立,远远高于名次的提升;灵魂的崇高,远远超过分数的变化。

这样的教育,由于具备了集“真善美”而成学生道德的美德,因而实现了“神明自得”的目标,也就自然而然达到了“圣心备焉”的无上境界。

所以,圣心是为人师者必须具备的第一职业要素。

二、佛心——把博爱精神广布所有学生。

佛心是一种包容、一种大智慧。

佛心之于教师,就是要用兼爱万物的博大胸怀,去关爱所有需要关爱的孩子。

不只是关心他们的读书成绩、考试名次,更多的是关心他们的灵魂雕塑、人格形成。

描写教学督导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教学督导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教学督导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教学督导是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不仅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中提供指导和支持,同时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下面是70句描写教学督导的唯美句子,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些句子所展现出的情感和力量。

1. 教学督导如春风拂面,温暖而有力。

2. 他们是教师们智慧的化身,一颗点亮学校前进方向的明灯。

3.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教学督导心中装满了对教育的热爱。

4. 教学督导如沉稳的大海,给予教师们踏实的依靠。

5. 他们用坚实的知识和经验为教师们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6. 教学督导犹如雨中清晨的露珠,抚慰着教师们的迷茫与疲惫。

7. 他们是教育事业中最美的风景线,每一个教师都离不开他们的陪伴。

8. 卓越的教学督导带给教师无穷的力量和勇气,让他们勇往直前。

9. 他们默默无闻,却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10. 教学督导是一缕阳光,照亮了教师们的求知之路。

11. 他们心存悲天悯人之情,时刻关注着每个学生的成长。

12. 教学督导就像一位导航员,为教师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13.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对教育事业的坚守和无限的激情。

14. 教学督导永远在那里,默默守望着教师们的辛勤付出。

15. 他们是学校最迷人的存在,即便是微弱的灯光,也能照亮整个教育的天空。

16. 教学督导如同一尊塑像,镌刻着教育的光辉历程。

17.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学生和教师的关怀。

18. 教学督导是知识的宝库,不断为教师们补充新的智慧和思路。

19. 他们柔和而坚定的声音,撞击着每个教师的内心世界。

20. 教学督导的背影就像一面旗帜,高高扬起,标志着教育的希望与未来。

21. 他们是学校教育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每一次演绎都令人震撼。

22. 教学督导是学创作长中最宝贵的伙伴,他们的存在让学生充满自信和希望。

23. 他们以温暖的微笑和耐心的倾听,给予教师们最真挚的支持和鼓励。

24. 教学督导如清风徐来,为教师们敞开心扉,帮助他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教师是教育科研的探索者 突破创新的力量

教师是教育科研的探索者 突破创新的力量

教师是教育科研的探索者突破创新的力量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一环。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开拓学术研究领域,推动教育的创新与进步。

教师既是教育科研的探索者,也是突破创新的力量。

一、教师作为教育科研的探索者教师从事着教育科研工作,旨在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

教育科研是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科学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科研,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教师通过科研可以深入探讨与教育相关的问题,解决实际教学中面临的挑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

教师的科研工作包括文献研究、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环节。

在教育科研中,教师需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追求客观事实与理论的结合。

教师需要不断阅读、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参与学术交流与研讨,与同行们共同推动教育科研的进步。

教师作为科研的探索者,要有勇于创新和开拓精神,挖掘教育领域中的新问题、新方法和新理论。

二、教师的突破创新力量教师既是教育改革的推动者,也是教育创新的源泉。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突破和创新,而教师作为行业内的领导者和关键参与者,承载着带领学生和教育从业者迈向创新的使命。

首先,教师具备专业背景和知识储备,能够深入理解教育问题的本质,为教育创新提供解决方案。

教师通过自身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能够对现有教育模式进行批判性思考,并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深厚的学科知识储备为他们赋予了在教育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能力。

其次,教师具备引领能力和影响力,能够带动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

教师作为学校里的灵魂人物,他们的言行和行为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魅力和才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同行们分享自己的创新经验,通过交流合作来推动整个教育系统朝着更加创新和卓越的方向发展。

最后,教师具备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不断挑战传统观念,寻找破解教育难题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记: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不能快乐工作的教师很难享受生活的快乐,不能快乐工作的校长更无法给予他的同仁一份幸福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辽师大附中的教师和校长都是幸福的,他们感受的不仅仅是名校之声誉,更是名校本身所特有的博大精深、深厚底蕴。

更幸运的是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位运筹帷幄,追求卓越的“指挥家”,他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创造性的领导艺术,积极智慧的人生态度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引领者,他带领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享受教育,体验幸福,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耕耘并快乐着。

一位让教师享受教育的探索者——访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杨骞博士王敏付子婷问:在采访您之前,我看过很多报刊对您的专访,有人称您是“辽宁基础教育战线第一位教授校长”,什么样的原因促使您来到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从一名从事高等教育的专家成为一位中学校长?杨骞:这是我的追求、我的理想,也是一种缘分。

有的人认为从事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去当中学校长,好像是低就,其实不然,我是在高等学校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从学科教育研究开始,后来扩展到基础教育的诸多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我越来越有一种认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它不应该是“纸上谈兵”,而更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研究就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又是研究的实体。

如果要对教育进行深层次探索和研究的话,最好能扎根于实践。

就好比针与线,针引线行,穿针引线是针与线的完美结合,缺一不可,有了钢针的引导线才能自由穿梭,同样有了线的参与,针的游动才有它的价值。

所以,从大学来到中学,不是低就,而是升华,中学这块土壤促使我的事业腾飞。

在林立的高中校园中,我钟情并选择了辽师大附中。

因为附中是多彩的,首先她是粉红色的,承载并放飞莘莘学子腾飞的梦;她又是浓绿的,时时如桃李芬芳的春天,泛着现代化的勃勃生机;最让人自豪的是她青铜的底色——厚重的历史内涵和底蕴。

附中创建于1952年,到今天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早在1960年就被确定为辽宁省首批重点高中,2002年首批进入省示范高中行列,尤其是,自恢复高考以来,13名省市高考状元从附中走进全国顶尖高等学府,走向了世界,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同时,辽师大附中有着很多优良传统——“精品意识”、“保底拔尖意识”、“让时与生意识”和“狠抓非智力因素”意识,现在早已深入人心。

附中有历史更有未来,可以说历史已经用务实求真负责打造好了底座,未来需要用创造和发展安放不朽的雕像。

如果说附中的历史是机遇,那么它的未来充满挑战,在这机遇与挑战同在的今天,我们不是要保留传统,是要发扬光大,也不是要固守历史,而是要创造历史。

因此,2002年,我参加了校长公开竞聘,领导和同事选择了我,我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融入附中,在继承附中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为附中创造更大的辉煌。

问:凡是名校,都面临着“守成”与“创新”的矛盾,您刚才说得很好,融入附中传统同时又要创造更大的辉煌,您是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呢?杨骞:提起这个,我想起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那就是四年前领导和组织全校师生参评辽宁省首批示范高中。

那时我刚刚来到学校,可以说初来乍到就要被放在火炉上烤一烤,当时面临着比较多的困难,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全校师生众志成城,全力以赴,一举取得成功,使我校荣列首批省示范高中行列,这是辽师大附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这件事情告诉我,“守成”该守住的是附中人的可贵精神;而“示范校”又给我们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创新发展提供了平台。

只有创新才能求得更大的发展,创新才会更好地生存。

附中人用“自信自立自觉”唱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主旋律,用“奉献拼搏进取”谱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大乐章,有这么一支素质高的教师队伍,这让我看到创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我有责任为附中也为这些高素质教师配上好鞍好帆,让附中和她的主人们快马加鞭乘风破浪。

于是在我代表学校给评审专家组所做的汇报——《为了主体的发展而教育,为了附中的卓越而奋斗》中,我经过分析,以“15对关注”作为思维法则:既关注创新,又关注传统;既关注硬件,又关注软件;既关注实践,又关注理论;既关注法治,又关注人道;既关注他我,又关注自我;既关注学生,又关注教师;既关注学校,又关注家庭;既关注现在,又关注未来;既关注基础,又关注发展;既关注身体,又关注心理;既关注课堂,又关注课外;既关注成绩,又关注其他;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既关注好优等生,又关注后进生;既关注长处,又关注短处。

提出了学校的办学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按章办学、科研强校、追求卓越、服务社会”为刞卦宗旨;仡“为了甗存而学习,为了发展而教育,为了幸福而奋斗”为办学理念;以“专家型校镯,智Ⅷ型师资,多样化课程,鲜活的课堂ﴌ人文化环ᢃ,健全的学生”为办学目标;乥“开发潜能,夯实基础,扬长补短뼌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努力把辽师大附中建设成办学理俵独特、教育思想先进、学校管理规范、教学设施一流、学校特色鲜明、刞学成就优秀、社会贡献突出、充满生命活力的省内一流、全国知名、国际有影响㚄学习型实验性示范高中。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不断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校长是什么”、“校长做什么”、“校长如䭕做”等问領。

四年多的实践计我明确了校长要充当许夊种角色,诸如国家教肒意ῗ的执行者,学校共同体的领导者,学校事务的管理者,组织文化的引领者,师生员工的教育者,学校教育与管理的研究者等等。

而在这诸多角色中,由学校主要两大职能和任务——教育和管理——决定,校长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尤为重要。

创新发展也应从这两方面下大气力。

问:您能具体谈一谈如何做领导者的吗?❨骞:学校的领导,当愶搯教育思想的先导。

那么校长颖先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圠认真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씑刜步地构建了一个教育思想体㳻,它包括了乥下9个方面:1.学校教育的思想基础:1)素质教育思想(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凑展性等);뼈2)主体教育思想(教师和学生能是主体,教育是主体与客体的一种寱象性活动、主佃间的一种意义活动、主体自身的一种建构活动);(3)终身教育思想(强调开发人的潜能——学习能力、自立能力、交往能力、选择能力等);2.旨在超越的教育目的观:(1)做历史的主人;(2)学会运用书本知识、实践知识;(3)激凑好奇心、责任心、爱心;(4)增强自律、自尊、自立、自强意识;(5)提高学习力、审美力、运动力、应变力、批判力;3.关照人的教育活动观:(1)开发潜能,夯实基础,扬长补短,持续发展;(2)尊重与信໻,沟通与理解,体验与建构,合䵜与互刨;(3)课堂与课外,计划与随机,昼性与阐性,䠡内与校外;4.着眼于发展的学生观:(1)学生是独特的对象(有潜力、有差异、有个性、独立性、向师性、对象性)︛(2)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自主活动)(3)学甝是发展中的人(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5.追求幸福的教师观:(1)教师是职业;(2)教师是专业;(3)教师是主体96.基于手段的课程观:(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为学生发展与成长所提供的时间与空间;(2)课程是学科与活动、知识与经验、过程与结果、主观与客观、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的统一;(3)课程是一个含有设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实施、评价的系统工程;7.体现生命活力的教学观:(1)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2)教学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统一;(3)教与学是耦合互动的关系;8、终身学习观:(1)学习的目的与内容多元化(2)学习的形式与途径多样化(3)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无限化;9.发展性的评价观:(1)评价功能多样化;(2)评价方法多元化;(3)评价内容全面化。

其次,让这一教育思想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比如:体现之一,我校“教师誓言”体现这一教育思想:忠于人民教育事业,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执教,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做学生良师益友,铸教师高尚人格,树学校美好形象。

其二,课堂教学体现这一教育思想。

根据学生参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我将课堂教学分为五个层次:(1)让学生听您的课(注意参与);(2)让学生喜欢您的课(情感参与);(3)让学生思考您的课(合作参与);(4)让学生在您的指导之下自主学习(自主参与);(5)让学生成为课堂上有贡献的人(创造参与)。

第三,校长必须探索各种高效的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应是既灵活又多样的,这是一门艺术。

选择和创造一种适宜的方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这里仅说一点。

为了更有效地抓住教育契机,我不定期为教师、学生、家长分别编辑一个内部文本材料,命名为《校长视线》。

在创刊号中我这样写道:我想借助于《校长视线》,及时反映校长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及时反映校长的视野和心声,及时反映校长的工作思想和工作生活,还要印发全国各地名校校长的各种独到的观点和不同的声音,以及不同的流派的不同理论,以实现校长与教师、学生以及家长们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心灵的沟通和理解,目标的统一和价值的趋同,使教师、学生、家长的视野更直接更开阔。

到目前为止《校长视线》已编辑40期。

成效显著,被师生家长誉为“成长的眼睛”。

问:那么您作为管理者又是如何做的?杨骞: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合情合理地处理各种关系,以达到一种和谐。

合情合理的基础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这一提法最早见于《管子·霸业》篇:“夫霸王之所以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这里,管子是把以人为本作为开明统治的一种手段。

在学校管琂อ,校长最㛴接︛对瘄管理对象昏教师,对⑙师的窡㐆︛是嬦⠡管㐆ษ最复杂、最具愑战性也最重膁的一犏。

在亷值取向多儃︛、市︛经济不︛︛全、慙育㎯境还不䤟单纬ڄ礮会里뼌教师的︛མ负担侈重괌㲾神压力ᾈ大缌廃理≿叕能力并不昏很强。

多幔条大家将教Ḉ的形象定格为“䘥蚕―和“红烛——“春蚕”作茧自缚(—红烛”燃尽成灰— 这Ṷ不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所乥凹⅙Ḉ的㬡理常常昏陷于瞛盾之中,既不想加重攙师的思想负担,又要规范䕙师昄︛生观、︛︛观以Ꮚ教育行︛。

解决的关閁在于帮助教师理顺怍纴촌提⑙认识(消鑤困扰,㡮立正确的观念和方向,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将模糊问题清晰化。

为此,我通过分析,总结出了与教师有关的也是直接关系到教师成长的“10种关系”:我与学生的关系,我与同事的关系,我与学校的关系,我与自我的关系,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教学与教研的关系,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教育行为与教学效率的关系,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师德与教学能力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