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线路EDA设计
电路中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电路中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是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工具进行电子电路设计的过程。
它使得设计工程师能够更加高效地设计、验证和优化电子电路。
本文将介绍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应用。
1. 什么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工具来辅助电子电路设计的技术。
它包括了电路仿真、逻辑综合、物理布局和布线等各个环节,以及设计验证和优化过程。
通过EDA,设计工程师能够更加高效和精确地完成电子电路的设计任务。
2.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流程a. 电路设计与规划:在这个阶段,设计工程师需要根据设计需求和功能要求,进行电路的初步设计与规划。
这包括确定电路的功能模块、数字与模拟电路的划分等。
b. 电路仿真与验证:在这个阶段,设计工程师通过使用EDA工具进行电路仿真与验证,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
通过仿真,可以发现并修复设计中的错误和缺陷。
c. 逻辑综合与优化:在这个阶段,设计工程师将电路的逻辑设计转换为门级电路的表示,通过逻辑综合工具对电路进行综合和优化,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功耗。
d. 物理布局与布线:在这个阶段,设计工程师将电路的逻辑结构映射到物理布局,并进行电路的布线。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电路的布局和布线规则,以及电路的时序和信号完整性。
e. 电路验证与后仿真:在这个阶段,设计工程师需要进行电路的验证和后仿真,以确保电路的正确性和性能。
通过验证和后仿真,可以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并对电路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
3.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应用a. 集成电路设计:EDA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广泛应用,能够帮助设计工程师进行电路功能设计、优化和验证等工作。
通过EDA工具,设计工程师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复杂的集成电路设计任务。
b. FPGA设计:EDA在FPGA设计中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EDA工具,设计工程师能够对FPGA进行逻辑综合、布局和布线等工作,以实现特定功能的FPGA电路设计。
eda课程设计模拟电路设计吗

eda课程设计模拟电路设计吗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EDA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常见模拟电路的组成、功能及性能参数。
3. 帮助学生了解模拟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及局限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EDA工具进行模拟电路设计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模拟电路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探索、突破传统思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模拟电路设计有一定了解,但对EDA工具的使用和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强调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模拟电路设计任务,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EDA工具介绍与操作方法- EDA工具的安装与配置- 常用EDA工具界面及功能介绍- 基本操作与使用技巧2. 模拟电路设计基本原理- 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常见模拟电路元件及特性- 模拟电路分析方法3. 常见模拟电路设计- 非线性电路分析与设计- 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 滤波电路分析与设计- 信号发生器分析与设计4. 模拟电路仿真与优化- 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电路仿真过程与结果分析- 模拟电路优化方法与技巧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实验室实践操作指导- 案例分析与讨论- 设计任务与作品展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EDA工具介绍与操作方法第二周:模拟电路设计基本原理第三周:常见模拟电路设计(非线性电路、放大电路)第四周:常见模拟电路设计(滤波电路、信号发生器)第五周:模拟电路仿真与优化第六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模拟电子技术”章节相关,涉及教材中第3章至第6章的内容,具体包括:EDA工具、模拟电路基本原理、常见模拟电路设计、仿真与优化等。
南京理工大学EDA1实验报告(模电部分)

南京理工大学EDA课程设计(一)实验报告专业: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3年10月摘要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实验学习和训练,我已经掌握基了于Multisim的电路系统设计和仿真方法。
在一周的时间内,熟悉了Multisim软件的使用,包括电路图编辑、虚拟仪器仪表的使用和掌握常见电路分析方法。
能够运用Multisim软件对模拟电路进行设计和性能分析,掌握EDA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的仿真及设计,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并进行测试与分析,主要测试最大不失真时的静态工作点以及上下限频率。
实验二: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设计一个阻容耦合两级电压放大电路,给电路引入电压串联深度负反馈,,观察负反馈对电路的影响。
实验三:阶梯波发生器的设计与仿真,设计一个能产生周期性阶梯波的电路,对电路进行分段测试和调节,直至输出合适的阶梯波。
改变电路元器件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确定影响阶梯波电压范围和周期的元器件。
关键词:EDA设计及仿真multisim 放大电路反馈电路阶梯波发生器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的仿真及设计一、实验要求1、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5kHz(峰值10mV) ,负载电阻5.1kΩ,电压增益大于50。
2、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
3、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使电路输出信号不失真,并且幅度最大。
在此状态下测试:(1)电路静态工作点值;(2)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 、r be 、r ce值;(3)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4)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f L、f H值。
二、实验步骤1、设计分压偏置的单级放大电路如图1-1所示:图1-1、单级放大电路原理图2、电路饱和失真输出电压波形图调节电位器的阻值,改变静态工作点,当电阻器的阻值为0%Rw,交流电压源为10mV时,显示饱和失真的波形图如图1-2所示:图1-2、电路饱和失真输出电压波形图饱和失真时的静态工作点:Ubeq=636。
集成电路EDA与验证技术课件: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
常用命令格式: (1) DEFINE 格式:DEFINE <库名> <库路径> 例: DEFINE sample /export/cadence/IC615USER5/tools.lnx86/dfII/samples/cdslib/sa mple (2) INCLUDE 格式:INCLUDE <另外一个cds.lib 的全路径>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
图3.2 Spectre中包含的各种仿真器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
2.精确的晶体管模型 Spectre为所有的仿真器提供一致的器件模型,这有利于 消除不同模型间的相关性,从而得到快速收敛的仿真结果。 模型的一致性也保证了器件模型在升级时可以同时应用于所 有的仿真器。 3.高效的程序语言和网表支持 Spectre仿真平台支持多种设计提取方法,并兼容绝大多 数SPICE输入平台。Spectre可以读取Spectre、SPICE以及 Verilog-A格式的器件模型,并支持标准的Verilog-AMS、 VHDL-AMS、Verilog-A、Verilog以及VHDL格式的文本输 入。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
5.有力衔接了版图设计平台 对于完整的版图设计平台而言,Spectre是不可或缺的重 要环节,它能方便地利用提取的寄生元件参数来快速完成后 仿真(post-layout simulation)的模拟,并与前仿真(pre-layout simulation)的模拟结果作比较,紧密的连接了电路 (Schematic)和版图(layout)的设计。 6.交互的仿真模式 设计者可以在仿真过程中快速改变参数,并在不断调整 参数和模拟之中找到最佳的电路设计结果,减少电路设计者 模拟所花费的时间。
EDA课程设计(模电部分)

EDA设计实验报告院系:专业:姓名:学号:完成时间:2010.09目录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3实验二负反馈放大电路··10实验三阶梯波发生器··16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要求:1.给出单级放大电路原理图。
2.给出电路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和不失真且信号幅度最大时的输出信号波形图,并给出三种状态下电路静态工作点值。
3.给出测试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 、r be 、r ce值的实验图,并给出测试结果。
4.给出测量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的实验图,给出测试结果并和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5.给出电路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并给出电路的f L、f H值。
6.分析实验结果。
1、放大电路原理图2、三种工作状态下的输出波形及静态工作点(1)饱和失真饱和失真时的输出波形图滑动变阻器取800欧姆时输出波形饱和失真,输出波形如下:此时该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为:故Ube=V(1)-V(4)=0.671V Ib=129.96uAUce=V(5)-V(4)=0.201V Ic=8.53mA(2)截止失真当滑动变阻器取8千欧姆时,输出波形截止失真:此时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为:故Ube=V(1)-V(4)=0.609V Ib=9.944uAUce=V(5)-V(4)=10.575 V Ic=599.392uA(3)最大不失真经过调整比较,得出当滑动变阻器取2千欧姆时,该放大电路有最大不失真输出:T2-(-T1)=1.748mV ,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此时该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为:故Ube=V(1)-V(4)=0.65V Ib=43.817uAUce=V(5)-V(4)=5.39V Ic=5.496mA3、三极管的相关参数及输入输出特性曲线(1)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测试电路图如下:利用直流扫描分析(DC sweep)作出输入特性曲线如下:(2)输出特性曲线测试电路如下:同样利用直流扫描分析,作出其输出特性曲线如下:(3)β值、rbe和rce的测算根据β值的定义,β=Ic/Ib,故取输出特性曲线上的中间5条计算得β= Ic/Ib=(6.2189-1.0829)/4*100=128.4rce=△Uce/△Ic,即为输出特性曲线的放大区斜率的倒数故rce=△Uce/△Ic=12.44KΩrbe=△Ube/△Ib,根据输入特性曲线,其值为曲线斜率的倒数故rbe=△Ube/△Ib=600Ω4、输入输出电阻及电压增益(1)输入电阻测量在输入端并上交流电压表,串入交流电流表,测得结果如下:故输入电阻Ri=Ui/Ii=335Ω(2)输出电阻测量在输出端断开负载,加上信号源,并上交流电压表,串入交流电流表,测得结果如下:故输出电阻Ro=Uo/Io=570Ω(3)电压增益测量在输入输出端分别并上交流电压表,测得结果如下:故电压增益Au=Uo/Ui=100.65 满足设计要求(4)与理论值比较根据单级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模型,有Ri=Rb1∥Rb2∥rbe=250Ω,与测量值基本吻合;同理,Ro=Rc=600Ω,与测量值570Ω基本相等;Au=(βRc∥Rl)/rbe=105,与测算值100.65相差无几,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
合肥工业大学模拟电子线路EDA课程设计报告

(1)在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找到并用鼠标双击Protel 99 se应用程序——Client 99 se,打开Protel 99 se的主窗口。
(上图)(4)元器件查找点击FIND按钮,依据所需元器件在软件中所表示的型号,便可以找到所需器件,随后点击PLACE按钮便可以放置所查元器件。
(5)创建网络表点击如图所示的Design按钮cerate netlist选项,便是生成网络表点击后变成了下图的Netlist Creation的界面,点OK选项便可生成网络表。
(6)创建元器件表下图为最终生成的元器件的列表。
内含器件类型,器件型号,封装号以及原件描述,从表格可以清晰的看出所使用的器件,便于查询和比较原理图是否缺少相关器件。
装载在前面生成的网络表,当然要尽量避免网络表节点和封装准确标准化装载网络表出错后要及时排错。
如果没有错便会有All macros没有错误的话便会生成下图的形式,元器件之间用绿线相连,同类型器件排列在一起。
电气有效体间安全间距,双击修改属性。
下图设置单面板和双面板的选项界面,单面板是:“Top layer”选“Not Used”,双面板是则是如图所示的选项。
下图以测量放大器电路为例生成了双面板图样。
(二)、实验对象1、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实验电路图:(3)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网络表:(4)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元器件表(5)用Protel软件绘制印刷电路板版图。
单层板:2、测量放大器电路(1)电路原理图(3)测量放大电路网络表(5)用Protel软件绘制印刷电路板版图。
单面板双面板(3)整流稳压电路网络表:(5)用Protel软件绘制印刷电路板版图。
单面板三、EDA训练总结与体会本次课程设计实习持续了一个星期,每个过程我都认真的完成了,而且从中收获了很多,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对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的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本次课程设计学习了Protel软件的使用,并掌握了绘制电路原理图和PCB板的基本方法。
EDA、Multisim仿真、模拟电路报告

EDA技术及其应用实训报告1、实训目的1.1实训目的(1)掌握EDA技术及开放流程。
(2)掌握Multisim的使用方法和仿真操作。
(3)能够用Multisim软件进行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
(4)熟练运用Multisim软件并掌握其界面模块的功能。
(5)理解并掌握EDA技术在电路以及模电、数字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1.2 实训要求(1)利用Multisim仿真L、C串联谐振电路,并用波特图仪测定频率特性。
(2)利用Multisim仿真三相三线制Y形非对称电路,并按要求分析。
(3)利用Multisim仿真模拟电路,并按要求进行分析。
(4)利用Multisim仿真数字电路,并按要求进行分析。
2、实验内容2.1 模拟电路部分要求:单管共射极分压式放大电路1、分析静态工作点(直流分析)2、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交流分析)解:①电路截图如下:② 电路示波器及电压表显示(截图)如下:由上图波形数据可知:实测数据7.76-438.4573.340-=≈UA③ 原电路直流通路如下:测量值如下:B U=C I=CE U④ 理论值计算◆ 静态工作点的分析Vk k kU R R R U CC b b b B 73.212511515212≈+=+=mA R U U I I e BE B E C 135.11000246.073.2=⨯-=-=≈()()VR R I U R I R I U U e C C CC e E C C CC CE 94.321.5135.112=+⨯-=+-=--=◆ 三极管的输入电阻1208.882uAm 073.1==≈A I I BQ CQ β()Ω=⨯+=++≈K I r r EQ bb be 071.3135.126121300261'β◆ 该放大电路的各项交流参数分别为Ω=≈Ω==Ω===⨯-=-=K R r K R R r r R R R r R A C O b b be i L C L be L u 1.538.2////k 2//87-071.3212021''β⑤ 经第三、第四步骤的比较,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存在一定的误差,差异范围很小,说明理论与实测相对来说是符合一致的。
北理工 自动化 模电EDA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2012.11EDA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元器件的调用、编辑及参数设置的方法。
2、掌握应用虚拟仪器测量静态工作点、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方法。
3、学习应用软件仿真分析功能。
4、巩固单管放大电路的相关知识。
二、实验器材计算机、MULTISIM 2001软件三、实验电路图1 实验电路图四、实验内容与步骤4.1连接电路如图连接电路,其中:4R 、7R 和函数发生器暂时不接入电路;调节直流电压为12V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为频率1kHz ,幅值为7.1mV 的正弦波。
4.2 单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动态性能测试 4.2.1 调节静态工作点,测定电压放大倍数接线检查正确无误后,打开开关。
不接入4R 、7R ,并将输入端对地短路,用万用表DC 档测定C 点电压C U 的值,调节电位器使得8C U V =,再测量出此时的B 、E 点电压B U 、E U 的值。
打开短路线,接入函数信号发生器,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的波形,在输出电压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o U '的值,然后计算u o s A U U ''=的值。
4.2.2 观察负载电阻的变化对输出电压波形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接入7 4.7R k =Ω,其他条件不变,观察输出电压波形的变化,测量输出电压o U 的值,计算u o s A U U =的值。
4.2.3 观察电位器的变化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条件:40R =,7R =∞。
调节2R 为100k Ω,此时基极电流最小,加入正弦信号,观察输出电压波形的变化。
若输出电压无失真,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o U 以及静态工作点B U 、C U 、E U 的值。
调节20R =,此时基极电流最大,加入正弦信号,观察输出电压波形是否失真,并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B U 、C U 、E U 的值。
4.2.4 测定输入电阻i R条件:42R k =Ω,7R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电子线路EDA设计设计题目:二阶RC有源低通滤波器学生姓名:xx学号:专业班级:通信工程06-02班指导老师:xx xx实验地点:年09月25日设计一个RC 有源低通滤波器一、设计要求:1·截止频率f H3d =1kHz2·带外衰减速率小于-30dB/10倍频二、总体方案讨论:二阶RC 有源滤波器的功能是让一定的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抑制或急剧衰减此范围内的信号,常用电路有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电路和无限增益多路反馈(MFB)电路,本设计采用电压控制(VCVS)电路,其中运放是通向输入,输入阻抗很高,输入阻抗很低,其优点是电路性能稳定,增益容易调节。
PSPICE 部分三、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C1图1四、各元件参数计算:根据谢自美编的《电子线路 设计·试验·测试》第五章第六节的内容,Av=2时,R3=R4. 取K=4.545,截止频率为1000Hz 时,电容C = C1= 0.02 uF ,R1=5.12K, R2=10K,R3=R4=30K 。
公式:V A =1+34R R (1)C ω=RC1 (2)0A =1+(VF A -1)1R /1R (3)0f =RC21 (4)衰减速率=20lg ()0A j A ω=20lg 22211⎪⎪⎭⎫ ⎝⎛+⎥⎥⎦⎤⎢⎢⎣⎡⎪⎪⎭⎫ ⎝⎛-Q C C ωωωω五、PSpice 仿真:1、静态分析(设置如图2所示):图2 静态分析设置静态分析的部分输出文本:**** INCLUDING rc-SCHEMATIC1.als ****.ALIASESR_R1 R1(1=0 2=N00070 )R_R2 R2(1=N00070 2=N00067 )R_R3 R3(1=0 2=N00036 )R_R4 R4(1=N00036 2=N00017 )X_U1 U1(+=N00067 -=N00036 V+=N00108 V-=N00158OUT=N00017 )C_C1 C1(1=N00070 2=N00017 )C_C2 C2(1=0 2=N00067 )V_V1 V1(+=N00108 -=0 )V_V2 V2(+=0 -=N00158 ).ENDALIASESNODE VOLTAGE NODE VOLTAGE NODE VOLTAGE NODE VOLTAGE(N00017) 20.61E-06 (N00036) -.0012 (N00067) -.0012(N00070)-408.2E-06(N00108) 15.0000 (N00158) -15.0000 (X_U1.6)-2.809E-09 (X_U1.7)22.62E-06(X_U1.8) 22.62E-06 (X_U1.9) 0.0000 (X_U1.10) -.6089 (X_U1.11) 14.9600 (X_U1.12) 14.9600 (X_U1.13) -.5950 (X_U1.14) -.5950 (X_U1.53) 14.0000 (X_U1.54) -14.0000 (X_U1.90) 41.01E-06 (X_U1.91) 40.0000 (X_U1.92) -40.0000 (X_U1.99) 0.0000VOLTAGE SOURCE CURRENTSNAME CURRENTV_V1 -1.667E-03V_V2 -1.667E-03X_U1.vb -2.809E-14X_U1.vc 1.400E-11X_U1.ve 1.400E-11X_U1.vlim 4.101E-08X_U1.vlp -4.000E-11X_U1.vln -4.000E-11TOTAL POWER DISSIPATION 5.00E-02 WATTSNAME X_U1.ga X_U1.gcmI-SOURCE -3.629E-09 -3.629E-09**** VOLTAGE-CONTROLLED VOLTAGE SOURCESNAME X_U1.egndV-SOURCE 0.000E+00I-SOURCE -8.497E-08**** CURRENT-CONTROLLED CURRENT SOURCESNAME X_U1.fbI-SOURCE -4.982E-08**** CURRENT-CONTROLLED VOLTAGE SOURCESNAME X_U1.hlimV-SOURCE 4.101E-05I-SOURCE -8.203E-17**** DIODESNAME X_U1.dc X_U1.de X_U1.dlp X_U1.dln X_U1.dpMODEL X_U1.dx X_U1.dx X_U1.dx X_U1.dx X_U1.dxID -1.40E-11 -1.40E-11 -4.00E-11 -4.00E-11 -3.00E-11VD -1.40E+01 -1.40E+01 -4.00E+01 -4.00E+01 -3.00E+01REQ 1.00E+12 1.00E+12 1.00E+12 1.00E+12 1.00E+12CAP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0.00E+00****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SNAME X_U1.q1 X_U1.q2MODEL X_U1.qx X_U1.qxIB 7.98E-08 7.97E-08IC 7.48E-06 7.48E-06VBE 5.94E-01 5.94E-01VBC -1.50E+01 -1.50E+01VCE 1.56E+01 1.56E+01BETADC 9.38E+01 9.38E+01GM 2.89E-04 2.89E-04RPI 3.24E+05 3.24E+05RX 0.00E+00 0.00E+00RO 1.00E+12 1.00E+12CBE 0.00E+00 0.00E+00CBC 0.00E+00 0.00E+00CJS 0.00E+00 0.00E+00BETAAC 9.38E+01 9.38E+01CBX/CBX2 0.00E+00 0.00E+00FT/FT2 4.60E+15 4.60E+152、交流扫描分析:设置如图3所示。
图3交流扫描分析设置交流扫描输出的增益如图4所示:图4 交流扫描输出增益曲线3、指标验证从图4中可以读出该电路的通带增益为:,截止频率为1000Hz,衰减速率为:-40.12Bb/十倍程.通过仿真验证,改变R值,可以改变截止频率,衰减速率,改变C值,同样可以改变截止频率和衰减速率。
4、在仿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调用Pspice对电路进行模拟分析时,一定要用电位为零的接地点。
在滤波器的交流扫描设置中,不能把Points/Decade这一项设置得太小,否则在仿真过程运算中会占用较多的时间。
连接电路时,原用的电源Vsin的属性里的AC项要设置成1mv。
运放uA741的端口7要接电源的正极,端口4要接电源的负极,不能弄混。
参考文献:1·《电子设计自动化教程》合工大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Protel部分RC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原理图:(如图5)图5PCB板中各元件位置及连接方式:(如图6)图6关于上图的几点说明:1,图中J1为输入端接输入信号,J3和J4为直流输入电压分别接+15V,-15V直流电压源,J2为电路输出端接输出信号。
其中插件的封装号为CON2。
符号 R1 R2 R3 R4 C1 C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741 大小 5.12k 10k 30k 30k 0.02u 0.02u / AXIAL0.4 AXIAL0.4 AXIAL0.4 AXIAL0.4 RAD0.3 RAD0.3 DIP8 封装号注:图中各线的宽度,板的信息可见电路板信息报表。
3D图(如图7)图7实验感想与体会:这次EDA实验是在硬件实验结束之后进行的,所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对PSPice和Protel这两个应用软件的学习和应用。
因为是刚刚接触到这类电路仿真软件而且都是英文版,所以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明白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这个时候就要多看看实验指导书,多问问老师和同学,课后还需要多次反复地练习和操作,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本课程知识,才能尽快地把实验任务完成好。
主要参考文献:《电子设计自动化教程》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华中科技出版社。
模拟电子实验设计设计一个集成直流稳压电源1.设计指标及要求:1.1 实验指标:(1)要求输出电压Vo=+3V—+9V,通常都从1V—23V左右;(2)稳压系数Sv≦3×10-3;(3)纹波电压Vo p—p≦5mV。
1.2实验中注意事项:(1)变压器直接接220V电源,须注意安全;(2)在面包板上连接已设计好的电路时确认二极管及电容的正负极连接正确。
(3)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避免不必要的损坏或浪费2.设计方案:实验中电路包括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组成。
电源变压器将220V交流电压变换为15V交流电压,再用整流二极管将15V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用滤波电容减小输出的纹波电压。
名称变压器稳压器2200uf/50v电容0.1uf电容0.1uf电容1uf电容10uf电容二极管1N4007可变电阻18欧电阻240欧电阻导线数量 1 1 2 1 1 1 1 4 1 1 1 若干2.1选电源变压器、整流二极管及滤波电容:选用功率为20W的变压器,将220V的交流电压变压为15V的交流电压;整流二极管选用1N4007,将交流电压u1变成脉动的直流电压,再经过滤波电容滤除纹波,滤波电容C可由纹波电压Vo p—p,和稳压系数Sv来确定,本实验中采用2只2200μF/25 V的电容并联,如图2-3所示。
通过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前后电压、电流波形图如图2-4所示。
c c图2-3 整流电路图2-4 整流前后波形图2.2选集成稳压器,确定电路形式:选可调式三端稳压器CW317(如图2-1所示),CW317系列稳压器能输出连续可调的正电压,其特性参数VO =+1.2V—+37V,IOMAX=1.5A,最小输入、输出电压差(VI -VO)min=3V, 最大输入、输出电压差(VI-VO)max=40V。
集成稳压器的输出电压Uo与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相同。
组成的稳压电源如图2-2所示,稳压器内部含有过流、过热保护电路,R1与Rp电压输出调节电路,输出电压Vo≈1.25(1+Rp/ R1),R1的值为120欧—240欧,流经R1的泄放电流为5mA—10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