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_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ppt六

1927年6月,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 “东方会议”,抛出名为《对华政策纲领》的侵略中 国方针,公然将中国领土分为“中国本土和满蒙”, 阴谋把中国东北地区分割出去,使之变成日本的殖民 地。1927年7月25日,田中义一又拟订了对华侵略计划 ,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阐述了侵略中国的方 针政策,提出了日本新大陆政策总战略:“欲征服中 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日 本获得中国的资源后,就可以进而征服印度、南洋诸 岛、中小亚细亚乃至欧洲。”《田中奏折》还制定了 具体的侵略步骤:第一步占领台湾,第二步占领朝鲜 ,第三步占领满蒙,第四步征服整个中国,第五步征 服整个世界。
返回
日本教科书中的插图
日本兵在 中国的街 头吃饭
返回
3、当前日本当局在侵华问题上的言行
满纸荒唐言: 关于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战争的目的:“(我 们试图)从欧美列强的统治下解放亚洲,并在日本 的领导下建设大东亚共荣圈”。 关于“九· 一八”事变:此次事变完全由中国 方面引起。而且日军仅仅是“炸毁了南满铁路” 。 关于卢沟桥事变: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 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 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二、局部抗战和救亡运动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 民族的深重灾难
1、日军残暴的殖民统治
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
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在华中发动“清乡运动”; 对占领区人民实行疯狂迫害,制造惨绝 人寰的大屠杀及惨案。
⑴“南京大屠杀” ⑵细菌战和毒气战 ⑶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
返回
1、日军残暴的殖民统治
目 的 : 把 沦 陷 区 的 经 济 变 为 它 的 附 庸 经 济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下面反映的只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若干侧面...... 日军屠杀我同胞 南京惨案死难者 300000
被日本人屠杀后抛于野外的成堆的中国人尸体
主观原因是:
第第二第一,三在,,战国国略民战民党术军党上队,片派国系面民林党抗立军,事战各当为路局己没线谋有。造采在取成战积斗的极中防。往御往蒋的为方了保 介针的存赶,预石自到而备集己而是队的贻进,团实误行一在力战单旦,机纯被决不 。的敌能再阵心突协加地破抗同上防一作国御道战战民战防的甚党。线至军由,同互队于就时相纪兵会倾律力引,轧松分起却,弛散全常,,线又常内又动因部实缺摇援腐少和行军败强崩不,大片溃能部。及分时高 面级抗将战领畏的敌路如虎线,毫,无即斗志不,敢闻敌放即手溃,发弃动职而和逃。武装民 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 抗上,因而没有强有力的力量。
“一二·九”运动
三、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1.国共两党为什么能实现第二次合作?
第一,民族矛盾的激化是推动国共实现 再次合作的主要动 力。
第“国二共,之国再共合两作党,都就作是了从政共策同上的的利让步。 害中从产中生国出共来产的党。方民面族看危,机中已国到共严产党的政策转变经过了 “重反关蒋头抗,日日”本到帝“国逼主蒋义抗要日灭”亡再我到们“,联蒋抗日”的过程。 中日从之国间民的党民方族面矛看盾,已国是民主党要政矛策盾的,转变经过了由内战和对 外这不个抵矛抗盾逐成步为转一向切和问平题、的民根主据和。抗”日的方向。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2.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日本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 策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侵略战争

卢沟桥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1、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 1895年《马关条约》后,对台湾进行了50年的殖民
统治。1931年开始对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随着日本入侵,大片国土为日军占领,占领区的殖
民地化迅速出现。 集中表现在日伪傀儡政权的建立、日本的殖民经济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 的侵略战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
道路,逐渐发展为军国主义国家。 1927年日本田中义一《对华政策要领》,欲
征服满蒙,日本成为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1929年日本受经济危机影响,日本决心以侵
南 京 大 屠 杀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后来又对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仅在山东、苏皖等7个根据地,中国军民被 杀害达318万人。
日军还悍然使用细菌战、毒气战。到处残 害劳工,强征慰安妇。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
军事工业为主导的重工业急剧发展。 政治上,逐渐法西斯化。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2、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经过长期的准备,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
7月公然发动大规模的全面侵华战争。 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
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 奋起抵抗。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掠夺与殖民文化的推行。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侵华日军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给中华民
近现代史第六章

第六章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
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这一系列事端被称为“华北事变”。
国民政府正在全力“围剿”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对日本实行不抵抗主义和“攘外必先安内”的妥协方针。
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驻军奋起反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新阶段。
1940年3月,在日本的操纵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日本侵略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第一,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30万人以上的“南京大屠杀”第二,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第三,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中共中央先后选派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到东北,加强中共满洲省委及各级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力量。
1934年六月,各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2月,又改建为东北抗日联军。
在东北,中共满洲省委同以原东北军为主体的抗日义勇军进行合作,其领导人之一李杜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1月28日,驻上海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的领导下抵抗日军,中共中央号召各界民众组织义勇军,支援十九路军作战。
(1.28事变)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并任同盟军总司令。
同盟军北路前敌总指挥吉鸿昌不久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以及国民党内李济深、陈铭枢等反蒋爱国人士在福州举行抗日反蒋事变。
1934年4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99人签名,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
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华北事变后,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
学生们喊出“反对华北自治统治”、“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游行队伍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
近代史纲要考点整理3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1、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2、抗日战争的爆发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民党当局的基本政策“攘外必先安内”,采取不抵抗主义;与其形成鲜明对照是是,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一二九运动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1)华北事变:2)瓦窑堡会议为了实现在新的形势下政治策略的转变,1935年12月25日,党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瓦窑堡会议是遵义会议后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是解决政治路线问题。
2、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1)经过: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以民族大义为重,置个人毁誉和集团的安危于脑后,于1936年12月12日,为了实行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张杨两将军毅然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
2)和平解决经过深入的反复的讨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
根据这一方针,党中央应张杨的邀请派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组成中共代表团,骑马赶到延安机场,然后乘张派来的飞机飞往西安。
周恩来以国家民族大义的崇高精神和析理入微的恳切言词,终于说服了杨。
也使得蒋不得不改变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发表抗日通电,开始“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1、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在中国共产党的多次催促下,国民党中央通讯社1937年9月22日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表现出一定的抗日积极性。
《中国近现代史》抗日战争

1935年开始,日本入侵华北, 让华北政权“特殊化”,策动华北 五省两市“防共自治运动”,制造 傀儡政权。并开始着手全面侵华的 准备。
3、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日本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济南、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 1938年10月后,日本侵华政策调整:
淞沪会战(1937.8.13—11.12)
中国兵力:70万 日本兵力:30万
中国伤亡:30万以上 日军伤亡:6万左右
美国报纸发表的图片《中国娃娃》 (被日军轰炸后的上海火车站)
忻口会战(1937.9.13—11.8)
中国兵力:28万 日本兵力:7万
中国伤亡:10万 日本伤亡:2万
抗战殉国的第一位军长 郝梦龄
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以后,出现了中途妥协和内部分裂两大危险
中国共产党提出三大口号: 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和同顽固派作斗争的策略原则
发展进步势力
策略总方针 → 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
策略原则 → 有理 有利 有节
A . 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B. 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
c. 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1、殖民统治
在中国的东北和其他占领区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生杀予夺、掠取资源和财富、奴化教育
2、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 (1)民主主义革命 (2)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六章 第一节

南京大屠杀
最后,用一段视频来结 束今天的讲课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的轰炸
华北事变的经过
1935年1月中旬,日军首先制造了“察东事件”,迫使南京政府承认察哈尔沽源以 东地区为“非武装区”。5至7月,其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关东军奉天 (今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又借口“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胁迫南京 政府批准北平(今北京)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梅津达成的条件,即世人所称 的“何梅协定”,及察哈尔代理主席秦德纯与土肥原签定的“秦土协定”,接受日 军所提取消冀、察两省境内的国民党党部等多项要求。使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 大部丧失。 10月20日,日军继“丰台夺城事件”后,再次收买汉奸、流氓发动“香河暴动事 件”,并同时加紧进行以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为重点对象的上层策变活动。 11月11日,土肥原贤二向宋提出《华北高度自治方案》,诱其出任华北共同防赤 委员会委员长,限20日前宣布。25日,土肥原见宋哲元未如期宣布“自治”,转 而先策动滦榆区兼蓟密区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在通县成立脱离南京中央政府的冀东 防共自治委员会(一月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同时继续对宋及南京政府施加 压力。经过日军、宋哲元、南京政府之间一系列的讨价还价,12月18日,终于在 北平正式成立了既保存南京中央政府和宋的体面,又有一定“自治”之实的冀察政 务委员会,在日本侵略者的压力下,南京国民政府特派宋哲元为委员长,王揖唐、 王克敏等为委员。
国共对峙红军长征路线图
国共对战《塘沽协定》签订之后,日本暂时将对中国 “武力鲸吞”的露骨侵略方式转变为有序推进的“渐进蚕食” 方式,即企图一口一口啃噬掉中国。这样,继东北之后,华 北顺理成章地成为日本侵略的下一个目标。
《塘沽协定》
规定中国军队撤至延庆、通州、宝坻、芦台所 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以上地区以北、以东 至长城沿线为武装区,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东 北、热河的占领,同时划绥东、察北、冀东为 日军自由出入地区,从而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 北敞开了大门。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18/11/14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16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 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26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中的地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 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 侵略者的主要国家。
2018/11/14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27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
苏联是最早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援助的
2018/11/14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2
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事端,炮轰宛平城,攻
击卢沟桥,此即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 开始。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 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 发起战略进攻。 日军在 1938 年 10 月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被迫停 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
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总方针,发出了“自己
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
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2018/11/14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21
五、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 进步文化工作
抗日民主运动的开展。
1944年9月,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
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 响应。 抗战文化工作的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 • 侵华日军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给中
华民族造成了几位深重的灾难。 • 首先,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 首先,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京大屠杀”中国人被处死者达30多万 京大屠杀”中国人被处死者达30多万 人。 • 其次,疯狂掠夺中国的财富和资源。 • 再次,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袭击上海
东北三省沦为 日本的殖民地
(4)华北事变 日军入关, (4)华北事变 1935 日军入关,威逼平 津 (5)卢沟桥事变 (5)卢沟桥事变 1937.7.7 全国抗日战争 的开端
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
•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
3500多万人; 3500多万人; • 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 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 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 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 亿美元。
从政治上看,日本军国主义进行的是追求侵略扩张、奴 从政治上看,日本军国主义进行的是追求侵略扩张、 役他国人民的非正义战争, 多行不义必自毙” 役他国人民的非正义战争,“多行不义必自毙”是造成它 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日本军国主义自以为倚仗几百万大 军就可以为所欲为, 军就可以为所欲为,岂不知它所进行的不义战争虽取得一 些局部的、暂时的胜利,但在中国人民、 些局部的、暂时的胜利,但在中国人民、亚洲人民和世界 人民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的正义斗争和无比强大的力前, 人民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的正义斗争和无比强大的力前, 终究逃脱不掉失败的命运。 终究逃脱不掉失败的命运。 从经济上看,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国家, 从经济上看,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国家, 难以支持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消耗战争。从军事上看,军令、 难以支持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消耗战争。从军事上看,军令、 军政分离, 海并立, 军政分离,陆、海并立,使日军在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问 题上,常常是政出多门,各行其是; 题上,常常是政出多门,各行其是;战略目标脱离客观条 件和现实基础,一味追求扩大战线,作战指挥呆板、僵化, 件和现实基础,一味追求扩大战线,作战指挥呆板、僵化, 缺乏灵活性;迷信“天皇神威”和精神力量,骄兵思想 缺乏灵活性;迷信“天皇神威”和精神力量, 恶性膨胀;军事思想落后等等。 恶性膨胀;军事思想落后等等。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 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 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 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 道路,逐渐发展为军国主义国家。 • 1927年日本田中义一《对华政策要领》,欲 1927年日本田中义一《对华政策要领》 征服满蒙,日本成为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 1929年日本受经济危机影响,日本决心以侵 1929年日本受经济危机影响,日本决心以侵 华政策摆脱危机。 • 1931年9月18日,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开 1931年 18日,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开 始大举侵略中国领土。
全面侵华
1945年 (1937年——1945年) 1937年 1945
——泸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泸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泸沟桥事变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卢沟桥
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 重灾难
1、日本在其占领区的残暴统治 • 1895年《马关条约》后,对台湾进行了 1895年 马关条约》 50年的殖民统治。1931年开始对东北长 50年的殖民统治。1931年开始对东北长 达14年的殖民统治。 14年的殖民统治。 • 随着日本入侵,大片国土为日军占领, 占领区的殖民地化迅速出现。 • 集中表现在日伪傀儡政权的建立、日本 的殖民经济掠夺与殖民文化的推行。
• 后来又对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 后来又对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
策,仅在山东、苏皖等7 策,仅在山东、苏皖等7个根据地,中 国军民被杀害达318万人。 国军民被杀害达318万人。 • 日军还悍然使用细菌战、毒气战。到 处残害劳工,强征慰安妇。
思考?
日本侵华为什么会失败?
日本侵华战争 2、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日本加 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 经济上,大力推行经济军事化, 使其以军事工业为主导的重工业急剧 发展。 • 政治上,逐渐法西斯化。
经济危机冲击, 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 日本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 北洋政府(清朝残余分子) 北洋政府(清朝残余分子) 中国 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以孙中山领导的国民 党集团) 党集团) 共产党(实力薄弱) 共产党(实力薄弱)
2、卢沟桥事变与日本的全面侵华战 争 • 经过长期的准备,日本帝国主义于 1937年 1937年7月公然发动大规模的全面 侵华战争。 • 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 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 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 •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 为何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为何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1、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
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 南京大屠杀
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南
京 大 屠 杀
日军的侵华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年九一八事变
1935年华 年华 北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 年八 一三事变
日本的侵华战争
(1)九 (1)九· 一八事变 1931.9.18 攻占沈阳 (2)一 (2)一· 二八事变 (3)建立伪满洲国 (3)建立伪满洲国 1932.1.28 1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