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苗木分级的标准和方法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划分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划分咱们聊聊造林这事儿吧,尤其是苗木的质量。
你可别小看这些小树苗,它们可不简单,不仅要给大自然加油,还得有足够的“内功”才能长得好,成材了才有用啊。
要是树苗没选好,那就等于白搭,可能种上几年也不见长,最后还得重新来过,真是得不偿失。
所以,选苗木的时候得看清楚它们的质量等级,这可关系到整个造林工程的成败!这不,今天咱就来说说这个苗木的质量等级,到底是怎么个划分法。
你要问我,什么样的苗木才算好?这事儿真得从“外观”说起。
首先呢,苗木得是挺拔的,看着得有点气质。
你想,假如一棵小树苗歪歪扭扭的,哪有一棵笔直的好看?这就像人一样,你总不会选择一个走路都摇摇晃晃的吧?苗木的根系也得扎实,不能是那种松松垮垮的。
就好比咱们站在地上,能稳稳站住才行,别一碰就栽了。
还有叶片要健康,不能是黄黄的,或者有啥病斑。
健康的树苗看起来精神抖擞,给人一种“我能行”的气场,这就是好苗木的标志。
接下来就得看看树苗的种类和生长状况。
每种树苗都有它自己的“成长节奏”,就像人有高矮胖瘦一样。
你想要种杉树,那就得选适合它生长的地方;想要种松树,那就得找土质合适的地儿。
所以,苗木的生长状况至关重要,千万别拿不合适的树苗去勉强生长,咱可不是做实验,毕竟土地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自己的脾气。
每个树种都有自己的需求,选错了就麻烦大了。
不同的质量等级也就从这儿划分开了,像是一级苗就必须是健康、适应性强,二级苗相对次一些,三四级苗可能就不太适合大规模造林了,可能只是临时的过渡性使用。
说到质量等级,我得跟你说说,分得可细了。
一般来说,苗木质量分为四个等级,最好的就是一级苗,哎,听上去就像“金牌选手”是不是?它们生长均匀,根系发达,不论从哪方面看,都无可挑剔。
二级苗呢,也不差,虽然没有一级苗那么完美,但也算得上是“能打”的角色。
三级苗就有点打折扣了,生长不太均匀,可能还会有一些小问题,可能是根系发育得不够,或者是叶片颜色不太亮丽。
至于四级苗吧,就是最不行的了,这种苗木往往有很多瑕疵,可能会影响成活率,也不太适合大规模种植。
林木径阶划分标准

林木径阶的划分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树木的径阶:通常以直径(d)表示,是树干离地面1.3m处的直径,以1/2英寸的递增为计量单位。
林木立木的直径(D):即树木离地面1.3m处的直径,是计算立木蓄积量的重要指标。
径阶划分标准在林业中非常重要,因为树木的直径决定了其生长状况和木材的质量。
通过对林木径阶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了解林木的生长状况、健康状况和木材质量等信息,从而为森林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以树木的径阶来划分林木径阶,还可以通过树木的生长情况来划分林木径阶:
年龄生长情况:按树龄大小划分林分等级,比如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等。
生长势:根据树木生长的快慢、树冠的形状和树干的粗细等指标来划分林木径阶。
此外,还可以结合出材率和木材质量等因素来综合划分林木径阶。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43/094—2005)发表日期:2008年8月15日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的术语和定义、分级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分级指标,假植、包装、运输的要求。
本标准除特殊说明外,一般只适用于植树造林用的常规大田育苗,不适用于容器苗和保护地培育的苗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00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43/T093 -1995 湖南省地方标准《林木育苗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播种苗用种子培育的苗木。
插条苗利用树木的茎或枝的一部分进行扦插或埋压而繁殖的苗木。
截根苗根蘖苗母树根蘖培育而成的苗木。
苗龄即苗木的年龄。
指从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
以经历一个年生长周期作为一个苗龄单位。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1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原地的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一次移栽后培育的年龄;第3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栽后培育的年龄,数字间用短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苗。
示例:a) 1 —0表示1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栽;b) 2 —0表示2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栽;c) 2 —2表示4年生移栽苗,移栽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d) 2 —2 —2表示6年生移栽苗,移植两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两年;e)一表示1年生移栽苗,移植一次,十分之二年为生长周期,移植后培育十分之八年生长周期;f) —0表示半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完成二分之一年生长周期;g) 1(2)—0表示1年干2年根未经移植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h) 1 (2)—1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移植苗。
林木双径级划分

林木双径级划分
林木的双径级划分是指按照树干直径的两个级别来进行分类和管理。
通常,这两个级别分别是胸径级和蓄积级。
胸径级:
1.胸径是指树干在胸部高度(1.3米)处的直径,常缩写为DBH(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2.胸径级划分是以树干的胸径为标准,将林木按照不同的胸径范围划分为不同的级别。
3.常见的胸径级划分包括小径、中径、大径等级别,具体的划分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管理规定而有所差异。
蓄积级:
1.蓄积是指单位面积内林木的总体积,通常以立方米或立方英尺为单位。
2.蓄积级划分是按照林木的蓄积量来进行分类,将林木按照不同的蓄积范围划分为不同的级别。
3.常见的蓄积级划分包括小蓄积、中蓄积、大蓄积等级别,也可能会有更详细的划分。
这样的双径级划分体现了对林木的两个重要特征进行管理,有助于进行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管理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级别,采取相应的林业措施,例如定期砍伐、植树造林、保护老龄化大树等。
这种划分方法在林业管理中有助于制定科学的经营计划和保护策略。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造林树种苗木分级是指将苗木按照其品种特性、大小、质量等进行分级,以便科学地选择适合的苗木进行造林。
根据不同的标准,苗木的分级方式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主要有品种分级和规格分级两种方法。
品种分级品种分级是根据苗木的品种特点进行分类的方法。
常用的苗木品种分级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树种名称按照树种名称对苗木进行分类,就是根据植被的种类划分。
主要分为乔木类、灌木类和草本类。
2.耐盐碱分级将苗木根据它们的耐盐碱性进行分级,这是在盐碱地造林中常用的一种分级方式。
苗木可以分为耐盐苗、中盐苗和不耐盐苗。
3.荫生分级将苗木根据它们的荫生性进行分类,即如果一个苗木是喜荫树种,就会根据所需的光照来分类。
苗木可以分为喜荫树种和耐荫树种。
规格分级规格分级是根据苗木的形态特点、大小和重量等方面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常用的苗木规格分级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根颈直径根颈直径是指苗木茎干和根部连接处的直径,这是衡量苗木直径大小的主要标准之一。
苗木可以按照根颈直径分为各种规格,常见的有0.5厘米、1厘米、1.5厘米、2厘米等,其中2厘米一个大关口。
2.树高树高是指苗木根颈到苗木树顶的总高度。
由于不同树种对树高的要求不同,因此树高规格的划分也有所不同。
在普通造林中常见的规格有30厘米、40厘米、50厘米、60厘米、80厘米等。
3.草地苗木草地苗木是指生长在草草地中的苗木,一般按照幼苗、 苗和成苗三个阶段进行规格分级。
幼苗的高度只有10~20厘米,根部直径在0.3厘米以下; 苗的高度可达40~60厘米,根部直径为0.5~1.0厘米;成苗的高度一般为80~120厘米,根部直径大于1.0厘米。
总的来说,苗木的分级是在选择适合造林的苗木时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有选择合格的苗木,才能使造林成活率达到最高,并且最大程度地提高造林效益。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在主要造林树种的选育种植过程中,苗木分级是一个重要步骤。
通过对苗木的分级,可以将不同生长阶段的苗木进行分类管理,以便更好地满足造林工作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的目的、方法以及分级标准。
首先,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管理苗木资源,提高造林成活率。
通过对苗木进行分级管理,可以更好地了解苗木的生长状况,选取适合的苗木进行植栽,避免因苗木质量不佳而引起的种植失败或成活率较低的问题。
苗木分级方法多样,常见的有根颈粗细直径分级法、整体品质分级法和高度分级法等。
其中,根颈粗细直径分级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根颈粗细直径指的是苗木主干与根部相接的位置的粗细程度,一般用于测量苗木的生长情况。
根颈粗细直径分级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测量根颈粗细直径:选取苗木的根颈部位,用直尺或卷尺测量其粗细直径。
测量时要确保工具的垂直于根颈,并尽量避免对苗木造成损伤。
2. 分级标准制定:根据造林工程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苗木分级标准。
一般根据苗木直径的大小将苗木分为不同的等级,如细苗、中苗、粗苗等。
3. 分级管理:根据测量得到的根颈粗细直径数据,将苗木进行分类管理。
将符合同一等级标准的苗木放在一起管理,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标识,以便后续的选取和植栽。
在确定苗木分级标准时,需要考虑不同树种的特点和造林目标。
根颈粗细直径的分级标准一般与苗木生长速度、幼苗阶段的需求等因素有关。
例如,对于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分级标准,以适应其快速生长的特点。
此外,在进行苗木分级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测量准确性:要选取直立、生长良好的苗木进行测量,尽量避免对苗木造成损伤,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标识和记录:对于每个等级的苗木,要进行相应的标识和记录,以便后续选取和管理。
3. 分级标准的灵活性:分级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树种和不同阶段的苗木需求。
总结起来,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分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分级管理苗木资源,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种植效益。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第一篇: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Tree seedling quality grading of major species for afforestation标准号:GB 6000-1999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定义、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植树造林用的露地培育的裸根苗木,不适用于容器苗和温室中培育的苗木。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苗木种类stock type 依繁殖材料和培育方法划分的苗木群体,如播种苗、播条苗、插根苗、移植苗、嫁接苗等。
2.2 苗龄 stock age 苗木的年龄。
从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
以经历1个年生长周期作为1个苗龄单位。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1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原地的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一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第3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数字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
如: 1-0表示1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0表示2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2表示4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
2-2-2表示6年生移植苗,移植两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两年。
0.2-0.8表示1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十分之二年生长周期移植后培育十分之八年生长周期。
0.5-0表示半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完成二分之一年生长周期的苗木。
1(2)-0表示1年干2年根未经移植的插条苗、插根或嫁接苗。
1(2)-1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插根或嫁接移植苗。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插条苗、插根或嫁接苗在原地(床、垄)根的年龄。
2.3 一批苗木 a lot of seedlings 同一树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苗木,称为一批苗木(简称苗批)。
2.4 地径 caliper 苗木地际直径,即播种苗、移植苗为苗干基部土痕处的粗度;插条苗和插根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粗度;嫁接苗为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
林木苗木分级的标准和方法

林木苗木分级的标准和方法
一、分级标准
目前我国苗木分级标准主要根据苗木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两个方面;常用的形态指标包括苗高、地径、根系状况如根系长度、根幅和侧根数量等;生理指标主要是苗木色泽、木质化程度、苗木水势和根生长潜力等;目前一般将生理指标作为一种控制条件,即合格苗木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凡生理指标不能达标者均视为废苗;
由于根系在保证苗木成活及生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分级过程中要体现出根系的重要性,要以根系所达到的级别确定苗木级别;如根系达一级苗要求,苗木可为一级或二级,如根系只达二级苗的要求,该苗木最高也只为二级;在根系达到要求后按地径和苗高指标分级,如根系达不到要求则为不合格苗;合格苗分一、二两个等级,由地径和苗高两项指标确定;在苗高、地径不属同一等级时,以地径所属级别为准;
二、分级方法
具体分级方法在生产中不外乎有以下儿种情况,一是起苗前对苗木进行质量调查,如绝大多数90%以上苗木已超过标准,则起苗后可立即包装,免除逐一分级的程序,减少苗木裸露失水的机会;二是完全按标准对苗木逐一进行分级,但是随着育苗用种子质量和育苗技术水平的提高,苗木整齐度越来越高,而且逐一分级方法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生产上较少应用;三是只剔除不合格苗木,防止受损伤、发育不良的苗木出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苗木分级的标准和方
法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林木苗木分级的标准和方法
一、分级标准
目前我国苗木分级标准主要根据苗木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两个方面。
常用的形态指标包括苗高、地径、根系状况(如根系长度、根幅和侧根数量)等。
生理指标主要是苗木色泽、木质化程度、苗木水势和根生长潜力等。
目前一般将生理指标作为一种控制条件,即合格苗木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凡生理指标不能达标者均视为废苗。
由于根系在保证苗木成活及生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分级过程中要体现出根系的重要性,要以根系所达到的级别确定苗木级别。
如根系达一级苗要求,苗木可为一级或二级,如根系只达二级苗的要求,该苗木最高也只为二级。
在根系达到要求后按地径和苗高指标分级,如根系达不到要求则为不合格苗。
合格苗分一、二两个等级,由地径和苗高两项指标确定;在苗高、地径不属同一等级时,以地径所属级别为准。
二、分级方法
具体分级方法在生产中不外乎有以下儿种情况,一是起苗前对苗木进行质量调查,如绝大多数(90%以上)苗木已超过标准,则起苗后可立即包装,免除逐一分级的程序,减少苗木裸露失水的机会;二是完全按标准对苗木逐一进行分级,但是随着育苗用种子质量和育苗技术水平的提高,苗木整齐度越来越高,而且逐一分级方法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生产上较少应用;三是只剔除不合格苗木,防止受损伤、发育不良的苗木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