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作品中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分析
论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人文主义

论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人文主义【摘要】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以其独特的生态人文主义主题而闻名。
在这些电影中,生态主题被广泛体现,强调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互动关系。
人文主义也在其作品中得到充分表现,关注人类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通过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探讨,宫崎骏传达出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珍惜。
他通过丰富多彩的表达手法,如动画风格、角色塑造和情节设置等,深刻展现了生态人文主义在电影中的重要地位。
宫崎骏的电影不仅在影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还对观众产生积极影响,引发他们对自然生态和人文关怀的思考。
宫崎骏的电影具有深刻的生态人文主义价值,为当代社会传递着珍贵的生态与人文信息。
【关键词】生态主题、人文主义、自然与人类关系、表达手法、影响观众、生态人文主义价值1. 引言1.1 宫崎骏电影的特点宫崎骏是日本著名的动画导演,他的电影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宫崎骏的电影以其细腻的画面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而著称。
他常常将奇幻的元素融入现实世界中,创造出令人难忘的视觉和情感体验。
宫崎骏的电影也以其独特的生态主题和人文主义观念而备受瞩目。
他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影片传达出对环境保护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宫崎骏的电影不仅是娱乐作品,更是对当代社会价值观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他的作品,观众可以感受到一种深刻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自然和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思考与启示。
2. 正文2.1 生态主题在宫崎骏电影中的体现宫崎骏的电影中经常涉及到生态主题,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在他的作品中,自然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魔力和生命力。
比如在《龙猫》中,森林和田野的美丽景观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神秘和力量;在《天空之城》中,宏伟的飞行岛和浓密的丛林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神秘感。
而在《千与千寻》中,神秘的灵异世界和神灵们的存在,让人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宫崎骏的电影也常常探讨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自然界其他生物的不尊重。
比如在《魔女宅急便》中,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导致了魔女们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在《风之谷》中,人类与昆虫的对抗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引发了严重的危机。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对自然观的阐述中,提出了许多有关生态的思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并且这些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联系。
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并且它们在自然界中所处的地位是相对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并且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也会对自然界产生影响。
因此,人类必须尽力保护和改善自然界的环境,并且要尽力避免破坏自然界的平衡。
当代意义
在当代,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自然界的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提醒我们,人类必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并且尽力保护和改善自然界的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同时也提醒我们,人类不能单独掌控自然界,而应该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平衡。
因此,人类在
发展经济和文明的同时,必须谨慎对待自然资源,避免对自然界造成过度的破坏。
在当代,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并将这些思想贯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
我们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生态问题。
总的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界的平衡和规律,并认真对待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的生态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19世纪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们的思想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中,生态观是指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他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取决于自然界的资源和条件。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适应自然界的规律,而不是去改变自然界。
因此,马克思提倡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与自然界和谐共存,避免对自然界的破坏。
在恩格斯的思想中,他也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并且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与自然界和谐共存。
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依靠自然界的资源和条件,但是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界的环境。
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避免对自然界造成过大的破坏,并且应当努力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观在当代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他们提出的保护自然界、与自然界和谐共存的思想,对于现代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对环境问题进行文化反思成为当代理论界的热点之一,反思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本文将其称为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首先是体现为自然观上的全面更新;其次是对实践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把握;尤为突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揭示了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显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洞察力.这些对于反思当代环境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吕军利王俊涛作者单位:吕军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王俊涛(咸阳师范学院,政法系,陕西,咸阳,712000)
刊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003 3(2) 分类号: A811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生态问题人与自然劳动异化。
论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自然观

论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自然观文/赵津娴(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000)摘要:本文以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环境为背景,选取宫崎骏的蕴含“生态”思想的代表性动画电影为研究对象,借助理论研究、电影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挖掘出宫崎骏作品中体现出的具有人文性、普适性与发展性的生态自然观——“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的三个主要内容,分别是“和”“平等共生”“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以及提取出其中对于解决日益严峻生态问题所提供的三种路径,分别是克制人类欲望、倡导生命平等、净化人与自然。
结语部分对宫崎骏生态自然观进行了总结。
希望通过此研究为解决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宫崎骏 动画电影 生态自然观 “天人合一”引言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也愈发肆无忌惮。
依据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无法彻底转变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加上人们自身的环保意识淡薄,因此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被不断地挑战,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人类的生存遭受了极大的挑战和威胁。
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界巨匠,同时也是一位将自身的生态自然意识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注入到作品中的环保斗士。
截止到2014年,宫崎骏担任导演和编剧的20部动画电影中有6部都是与“生态”相关的主题,因此他也被世人称为“生态主义者”。
在这6部作品中,宫崎骏无一例外地将对人类生存危机的忧虑与关怀倾注其中,传达了他的生态自然观,并且意图唤醒现代人们尘封已久的生态环境意识。
因此,选取宫崎骏具有代表性的动画电影对其中体现出的宫崎骏的生态自然观进行较为系统地总结和梳理,并从中提取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路径,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1.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经过搜集阅读了大量资料来看,我认为目前对宫崎骏动画作品中“自然观”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向:一是从传统自然观入手,主要研究“照叶树林文化”为代表的日本古老的崇尚自然的文化信仰对宫崎骏生态自然观造成的影响[1];二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2];三是着眼于宫崎骏动画电影中折射出的生态审美意识,主要是从美学的角度围绕“生态历史、系统结构、实践路径”维度分析宫崎骏作品中的生态审美意识[3]。
《2024年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范文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篇一宫崎骏,这位被赞誉为日本动画界瑰宝的导演,以他的动画电影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视觉与心灵的震撼。
在他的作品中,除了那丰富多变的奇幻世界和富有哲理的故事情节,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对于生态环境的深刻思考和意识。
本文将探讨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价值。
一、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生态背景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往往以自然环境为背景,如森林、山川、河流等。
在这些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了故事发展的主线。
从《风之谷》到《寻梦之树》,再到《龙猫》和《猫的报恩》,无不透露出宫崎骏对于生态环境的深切关注。
他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试图唤醒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生态意识的体现1. 自然之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自然环境往往被描绘得如诗如画。
这种美丽的自然环境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是故事中人物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
在《风之谷》中,那片被污染的森林经过人们的努力,最终恢复了生机,成为了一片绿色的净土。
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正是宫崎骏生态意识的一种体现。
2.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
在《龙猫》中,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关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龙猫和人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这种友谊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
3. 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往往通过故事情节来揭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在《风之谷》中,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与污染者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这种斗争不仅是对人的尊严的捍卫,更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这样的故事情节,宫崎骏向观众传达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三、生态意识的深层含义和价值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向往,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反思。
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类往往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而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则试图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研究

摘要:动画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通过高度的假定来表现夸张、奇幻的事物。
提到动画电影产业,人们常会想起日本这个动漫大国,而在动漫大师之中,宫崎骏又颇负盛名,他本人更是被迪士尼公司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尽管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题材不尽相同,但是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的主题几乎会贯穿其全部作品之中。
关键词:动画电影;宫崎骏;生态意识[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2近年来,生态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许多影视作品都会涉及到生态意识这一主题,而宫崎骏似乎将生态意识作为一种自觉行为。
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贯穿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以及尊重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等浓厚的生态意识。
例如,在《天空之城》中,借助飞行石来表现文明和自然的关系;在《幽灵公主》中对人与自然共存的思考。
1、生态意识动画电影在如今绚丽多彩的影片之中日益崛起,因其高超的绘画技巧以及越来越深刻的思想意识收到更多高年龄观众的喜爱,而日本动画更是走在世界的前沿。
生态意识的引入使得动画的深度更加提高,虚拟魔幻的场景也使得说教不再枯燥无味,能够发人深省,引发深刻的思考。
生态就是只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群体和周围环境及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而生态意识就是反思过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目标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多次的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创造了许多社会财富,同时人类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会造成自然失衡,人们的栖息之地渐渐消失。
日本曾经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而如今成为一个工业化发达的国家,包括宫崎骏在内的日本人对于绿色家园遭到破坏都十分痛心,宫崎骏用他所擅长的漫画来表达了生态意识的重要性,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解读宫崎骏的成功,不仅仅是他创作出了成人能够接受的有思想的动画影片,更在于他通过动画手段和技巧将各种天马行空的意向中贯穿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以及社会生态意识,深入地挖掘了人与自然的共存问题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担忧。
马恩经典著作蕴含的生态思想价值分析

马恩经典著作蕴含的生态思想价值分析作者:李文文来源:《学理论·下》2021年第04期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创生于工业社会的早期,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内在矛盾,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忧患意识。
发掘和整理这种生态忧患意识,无论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而言,还是对于反思当今社会生态问题而言,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立足于经典原著,分析其重要的生态思想,为正确应对生态危机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撑。
总的来说,要以马恩生态思想作为基本指导,改变不合理的生产制度和生产方式,重在从现实和人本身出发,尊重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思想;生态危机;当代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家所关注的问题,就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历程而言,人的认识经历了协调与冲突以及应对矛盾冲突的过程。
由于人自身所掌握的工具的增多、技术的应用、自身意识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出现问题,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显现。
就人所普遍面临的生态问题,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观念出发,从人与自然的相对性地位关系加以认识,为当下社会普遍的生态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借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角度赋予理性思考,从理性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一、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蕴含的生态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观建立在对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基础之上,经历了从提出、认识到逐步深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著作中,从而得到了系统的阐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首次论述了有关生态思想的内容。
马克思说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靠自然界生活。
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1]34这里阐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和先在关系,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也是人存在的先在基础,人的存在与发展立足于自然,没有自然的存在,人和社会也将难以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崎骏作品中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分析作者:吴捷刘建涛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11期【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对于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日本著名动画作品创作家宫崎骏先生在自己的很多作品中都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将二者相结合,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视角。
【关键词】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宫崎骏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生态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并总结了前人关于生态理论的优秀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一般生态系统是由人——社会——自然所组成,而且重点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态思想,这些生态思想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人靠自然界生活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了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从肉体上人靠自然界生活的生态思想。
“……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靠自然界生活。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马克思在这段话中表达了深刻的生态思想,即“人靠自然界才能生活”的思想,人和动物、植物一样,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依赖于自然界,不能脱离于自然界,我们的衣、食、住、行,其中的任何一样行为,如果离开了自然界,都是无法进行的。
并且,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规模扩大,对大自然的依赖愈发显著。
所以,如果外界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将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影响,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界,正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
2人必须尊重自然马克思认为,在适应自然的方式上,人和其他生物有本质的区别,其他生物并不能有效的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只能被动的适应,它们的生存完全依赖于自然界;而人在自然面前却是一种能动的存在,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作用于自然,驾驭环境,从而改造自然,有选择和创造自己命运的自由。
人类适应自然体现了人类的受动性,改造自然体现了主动性,二者有机统一不可分离。
但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绝不是随心所欲的。
马克思在《手稿》中非常明确的表明“它(人)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
”这说明了现实中的人,并非是什么神奇的存在,只不过是拥有意识的、高级的自然界。
因此,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必须以尊重和理解自然为基础,不能仅凭自我意识违背客观规律。
尊重和理解自然,实质上就是尊重和理解人类自己,因为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不是一般人意识中的简单的外部世界,而就是人类本身,就是人的存在。
3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然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界,就更应该对自然界产生敬畏之情。
我们可以找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一个平衡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对于这一点,恩格斯曾借用数起人类破坏自然后自食恶果的事件,阐发了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的思想。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马克思对此也有他独特的见解:自然对于人来说并不是外在性的资源库与垃圾场,而在本质上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存在形式,就是另外一个人,就是人本身。
这不仅是在理论上,更是在感性活动中人的感性地展开的真理。
既然自然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性存在,所以我们必须把自然当做人本身来对待,而不是斯宾诺莎所说的与人无关的实体,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生态思想中,二人科学地回答了何为人的本质,精确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首先,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
其次,人对自然也存在能动的改造。
人和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应成为我们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更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对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人类过度的破坏自然界,无节制开采资源、污染环境,最后只能导致人类自己承担所带来的无法想象的后果。
所以我们必须要适应自然,建立有利于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还要顺从自然,尊重自然界中的各种规律,并在其所允许的范围内获取自由。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在宫崎骏作品中的体现作为日本动画创作领域的顶级代表,宫崎骏所创作的作品以在儿童喜欢的同时也受到成年人欢迎的、具有独特思维观点和深刻教育意义的动画片而扬名国际。
宫崎骏的作品中也渗透着浓厚的生态意识,在他的作品中,从开始到结束,无一例外地表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他认为,人类只有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有价值。
1人必须依靠自然才能生存动画作品《天空之城》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借用了19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为大背景,男女主人公在一个意想不到的环境下相遇并一同寻找女主人公的故乡——飞在天空上的国度——拉普达的故事。
女孩儿希达随身携带的飞行石是一种蕴藏在大自然中,自身携带着能使人翱翔天空的超强能力的石头。
但是,这种奇特的石头一旦被开采出来,自身所携带的超强能力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除非拥有高度的科技力量,否则根本无法将其制成人工晶体,更不要说借用它的超强能力在空中翱翔。
而雷帕特人曾经成功实现了这一梦想,他们的成功,使其在雷帕特岛上建立起了高度文明。
在影片中,曾经显赫一时的雷帕特城再次出现时已是已经变成了难以想象的废墟,人们只能遗留在废墟中的飞行石和机器人,以及堆积如山的财宝来回忆昔时的盛世之景。
很显然,虽然宫崎骏花大手笔在介绍雷帕特文明产生与发展,但是他的本意却并非如此。
他希望的是通过盛世文明与……废墟之间的强烈对比来震撼观众的心灵。
影片结尾的地方宫崎骏借女主人公希达之口道出:“我终于明白拉普达为什么会亡国了,……无论他们有多么强大,只要离开了土地就无法生存。
”正是由于在工业社会中,人类不是利用工具来认识并谐和自然,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违背自然规律,脱离自然,破坏自然,在对抗中以达到自己财富的增长,使自然资源不断耗尽。
大自然是无私的,她赐予了人类发展所必须的物质材料,可是人类往往是贪婪的,他们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对自然采取的无节制掠夺,正是人类在发展道路上给自己设置的最大障碍。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想到数百年前的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开始对自然资源的大肆掠夺,资本主义生产在对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废物,给自然带来了不可恢复的伤害。
虽然资本主义的发展,给欧洲的经济带了巨大的前进,但是我们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肥沃的土地贫瘠化、苍翠的山林荒芜化、丰富的矿藏枯竭化……这些无一例外都是人类脱离自然而带给造成的重大的自我伤害。
1自然界需要人类的尊重和理解在影片《幽灵公主》中,看着主人公阿席达卡努力寻求人类和山林和谐相处之道时,我们不禁感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努力求得和谐共存,这也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
人类与自然,并不是毫无关系的两个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是无法割裂的关系。
在作品的结尾,死一般寂静的山林在清脆的伴奏声中渐渐苏醒,眼前展现一幅到处充满生机的画面,虽然看似一切都回复了原貌,但实际上大家都面对着一个已经被改造过的世界。
阿珊惋惜地说:“虽然复原了,但是这里已经不再是麒麟神的山林了。
”而宫崎骏却表明了不同的想法:无论怎样,让我们勇敢的生存下去。
自然如母亲一般孕育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灵,我们对待母亲应该像个孝子,而不是欺凌压榨母亲成为逆子。
影片的最后,女总督说:“我错了……”——这句“我错了”,给人们带给了一线希望——即使是旧世界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可能在对世界进行重新建设的过程中得到改善。
对于此点,马克思曾引用彼得罗·维里《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一段话来说明人对自然改造只是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而“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2人与自然平衡发展影片《风之谷》,又是一部以工业社会为背景的作品。
曾经无比辉煌的现代工业社会,在一次被称作为“七日之火”的灾难中遭到了彻底的破坏。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所谓的“七日之火”恰恰是人类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创造出来、原本作为用来侵略他族的工具,却没有想到最终遭受灭顶之灾的却是人类本身。
因为“七日之火”带来的破坏,“腐海”散发出的剧毒气体充斥着整个世界,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带着防毒面具才能抵御剧毒气体的伤害。
但是,风之谷确是一片远离毒气的圣地,因为山谷中的一切事物的动力之源都是风力,由于海风的吹拂,“腐海”产生的有毒气体无法进入山谷中,人们得以在这里快乐的生活——人类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过着幸福简单的生活,重新回到了与自然和平相处的境地。
作为风之谷的公主,年轻的女孩娜乌西卡一有空就驾着飞翔机在山谷和森林上空翱翔。
她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找到让人类能够活下去的途径,寻找消失了的美丽的世界。
将来的人类必然会为今天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承担后果,为了种族的延续和后代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要不断地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且在这种反思中去重新认识自然,然后去理解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培根说过“人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
”当娜乌西卡发现,被人类认为是污染来源的“腐海”却是自然的守护者,而真正的污染源头却是人类自己,这样的结果无疑给了自以为是的人类当头一棒,人类在感觉到无比讽刺的同时去又夹杂着一丝恐惧——人与自然一定要相互残害吗?真的没有办法友好相处吗?“腐海”默默地承受着人类带来污染与破坏,还要忍受着人类无端的猜忌与诬陷,却把最美好的世界沉淀在底层。
在影片的末尾,受到人类友好对待王虫利用自己的触须发出一片耀眼的光芒,在这一片“金色草原”上,失去生命的娜乌西卡重新复活!这样的一个喜剧结尾,没有给大家带来悲观和绝望情感。
宫崎骏以此来寄希望于人类文明的再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不可否认,在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支配自然”或“统治自然”,但是,自然不等同于奴隶,人类不等同于主人。
我们应当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要把自然与人类放在同等的高度,将自己真正划归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努力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结语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突出,我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提高世界各国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与动画作品的结合,不仅给动画电影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也有利于普通人民更好的接受保护环境的理念,努力促进整个环保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