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安庆水功能区划0928

合集下载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版课件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版课件

一、省人民政府的批复全文二、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安庆市坐落在安徽省西南部,地处皖、赣、鄂三省结合部,长江中下游的北岸,东南、南、西南分别与本省铜陵市、池州市和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东北与本省巢湖市接壤,西接湖北省黄冈市,北与本省六安市毗邻。

市区沿长江距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分别为692、300、433、1000公里,沿公路距上海、南京、合肥、池州、九江、黄石分别为580、300、160、60、300、300公里。

安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被誉为"宜城"。

现辖8县(市)3区,桐城市和怀宁、枞阳、潜山、望江、太湖、宿松、岳西七县和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总面积1539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04%。

市区辖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现状总用地面积为821平方公里。

面对国家层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宁安高铁、江北高速(公路)、800万吨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等重大设施对城镇空间布局的影响,以及城乡规划法对城乡问题和规划实践的思考等,为主动承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对安庆的要求,尽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应对行政区划调整和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影响,协调城市快速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指导安庆城市建设,安庆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及时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并与09年3月由完成对上版总规进行评估,09年4月省政府批准修编总体规划,同月由北京市规划院和安庆市规划院一起开始编制工作;09年11月通过建设厅组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专题审查会;2010年5月通过建设厅组织的总规纲要审查会;整个编制过程在安庆市城乡规划局精心组织下,于2011年01月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总规专家评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及省内权威专家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担任主任委员,并对安庆总规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城乡统筹及中心城区发展方向、用地布局和综合交通体系予以充分肯定。

城市规划-安庆水功能区划0928

城市规划-安庆水功能区划0928

1.1目的与意义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已成为许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为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安庆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根据安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现状,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重要水域的主导功能及功能排序,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科学合理地划分水功能区是十分必要的。

水功能区划是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目标管理的重要基础。

水功能区是指根据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和水环境状况,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水质的需求以及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在江河湖库划定的具有相应使用功能,并且主导功能和水质管理目标明确的水域。

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是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即水环境承载能力),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将水质管理目标落实到具体水域和入河污染源的主要依据;是为水资源调度,维持江河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维持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强化陆域污染源管理,产业布局的优化,科学确定和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是明晰水权的重要依据之一。

1.2水功能区划的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水功能区划应与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并根据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和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能力,力求满足安庆市经济发展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水资源保护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2)、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原则水功能区划要尊重水域的自然属性,充分考虑其原有的基本特性,兼顾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行政区域间、近远期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

在划定水功能区的范围和类型时,优先保护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用水水域、大型调水工程水源区。

(3)、前瞻性和实用性、可行性相结合原则水功能区划要体现社会发展的超前意识,结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划定水功能区,为将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留有余地。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07•【字号】皖政秘[2012]67号•【施行日期】2012.0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皖政秘〔2012〕67号)安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审批〈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年-2030年)〉的请示》(宜政报〔2011〕18号)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安庆市是现代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先进制造业和文化旅游基地、综合交通枢纽、滨江山水园林城市、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总体规划》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安庆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要积极参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分工合作,融入区域发展。

要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逐步把安庆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三、重视城乡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901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统筹中心城区、县城和不同类型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要逐步完善中心城区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要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逐步实现市域城镇体系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结构完善。

四、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18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80平方公里以内。

要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目标,按照“东进北扩、环山发展”的发展策略,合理安排城市空间的拓展时序,逐步形成“一城两翼、两心七片、山水交融、环状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
3.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三、规划内容
(一)经济发展规划
1.产业升级: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2.产业集群: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3.创新驱动: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第2篇
安庆规划最新规划方案
一、规划背景
安庆市,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前国家战略背景下,安庆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规划方案旨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安庆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规划目标
1.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3.项目管理:明确项目责任主体,加强项目监管,确保项目质量。
4.社会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实施,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规划实施的合力。
5.监测评估:建立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调整。
五、结语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安庆市未来发展提供指导,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国内外发展动态,结合实际,适时调整规划内容,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安庆市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3.项目管理
-明确项目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项目按期推进。
-加强项目全程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和效益。
4.社会参与
-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提高规划实施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实施,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5.监测评估

城市规划-2011年安庆市水资源公报

城市规划-2011年安庆市水资源公报

2011年安庆市水资源公报安庆市水利局发布单位:安庆市水利局编制单位:安庆水文水资源局批准:李跃云审定:吴增龙陈晓阳复审:周进周应虎聂立新程国宏程国祎徐宏图王金波初审:沈思跃刘远成编写:穆桂林叶枫章轲方世平刘立新马锐目录一、综述 (1)1、降水量 (1)2、水资源量 (2)3、水资源开发利用 (2)4、水质 (2)二、水资源量 (4)1、降水量 (4)2、地表水资源量 (10)3、地下水资源量 (12)4、水资源总量 (13)5、出入境水量 (14)三、蓄水动态 (16)四、水资源开发利用 (19)1、供水量 (19)2、用水量 (20)3、耗水量 (21)4、水资源利用概况及用水指标 (22)五、水质状况 (23)1、江河水质 (23)2、大型湖库水质 (26)3、城区主要供水水源地 (28)4、重点水功能区水质 (28)5、入河污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31)六、重要水事 (34)七、指标解释 (40)一、综述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纬29°47′~31°17′、东经115°46′~117°44′、长江下游北岸,辖八县(市)、三区。

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靠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接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合肥市,位于宁汉长江黄金水道之要津。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等特点。

全境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分别为山地、丘陵和沿江平原。

总面积15398 平方公里,山丘面积10064平方公里,平原区面积3971 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363 平方公里。

境内划为巢滁皖及沿江诸河与王蚌区间南岸2个三级水资源分区。

2011年安庆市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0.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672.7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362.3亿元,增长9.8%。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版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版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版二、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安庆市坐落在安徽省西南部,地处皖、赣、鄂三省结合部,长江中下游的北岸,东南、南、西南分别与本省铜陵市、池州市和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东北与本省巢湖市接壤,西接湖北省黄冈市,北与本省六安市毗邻。

市区沿长江距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分别为692、300、433、1000 公里,沿公路距上海、南京、合肥、池州、九江、黄石分别为580、300、160、60、300、300 公里。

安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被誉为宜城。

现辖8 县( 市)3 区,桐城市和怀宁、枞阳、潜山、望江、太湖、宿松、岳西七县和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总面积15398 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市区辖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现状总用地面积为821 平方公里。

面对国家层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宁安高铁、江北高速( 公路) 、800 万吨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等重大设施对城镇空间布局的影响,以及城乡规划法对城乡问题和规划实践的思考等,为主动承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对安庆的要求,尽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应对行政区划调整和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影响,协调城市快速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指导安庆城市建设,安庆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及时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并与09 年3 月由完成对上版总规进行评估,09年4 月省政府批准修编总体规划,同月由北京市规划院和安庆市规划院一起开始编制工作;09年11 月通过建设厅组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专题审查会;2010年5 月通过建设厅组织的总规纲要审查会;整个编制过程在安庆市城乡规划局精心组织下,于2011 年01 月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总规专家评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及省内权威专家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担任主任委员,并对安庆总规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城乡统筹及中心城区发展方向、用地布局和综合交通体系予以充分肯定。

安庆长江新城规划方案 (2)

安庆长江新城规划方案 (2)

安庆长江新城规划方案背景介绍安庆市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坐落于长江上游。

近年来,市政府提出了“以建设长江新城为引领,实现安庆城市与长江发展全面融合”的目标,希望通过发展打造一个以长江为核心的现代化城市。

在此背景下,安庆长江新城规划方案应运而生。

规划目标安庆长江新城规划的目标是在长江旁边建设一个现代化、宜居化的城市。

通过规划,新城将带来以下影响:1.提高城市形象2.带动经济发展3.改善人民居住环境4.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规划范围安庆长江新城规划的地理范围为安庆市江南区长江大道以南、长江以北、高速公路以东、市和县部分以西的土地资源,共计约20平方公里。

规划原则规划的原则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理念,形成安庆长江新城的特色和形象。

这是根据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来确定的。

创新新城的发展必须以创新为核心,打造具有现代气息、文化内涵、现代化设施的新城区。

协调规划要协调新城各元素的关系,实现新城规划体系的内部协调、外部协调,体现新城的和谐与优美。

绿色新城的开发与建设必须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绿色理念融入每一个规划和建设环节中。

开放安庆长江新城将与全球城市、全国城市同步发展,营造国际化、开放型的城市环境。

规划建设安庆长江新城规划分为五个区域:滨江区域滨江区域是新城的核心区域,包括中央商务区、旅游观光区和科技创新园区三个主题区。

文化教育区域文化教育区域包括大学城、学术中心、文化中心和博物馆等区域,是新城充满文化气息的重要区域。

大型公共服务区域大型公共服务区域包括市级医疗卫生中心、公共远程教育中心、市级干部培训中心等,服务全市百姓。

居住区域居住区域将建造各类不同等级的住宅小区、公寓、别墅、平房等,形成人口稠密区域。

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区域包括高速公路互通区、火车站、公交中心站和直营机场四个区域,是新城交通枢纽。

结论安庆长江新城规划方案旨在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具体包括滨江核心区域、文化教育区域、大型公共服务区域、居住区域和综合交通枢纽区域,规划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原则。

城市规划-安庆市水功能区划调查表格

城市规划-安庆市水功能区划调查表格

36 二类 生活用水
皖河农场
二类
1 镇江自来水厂 长江 生活用水
16 二类 生活用水
镇江村、昌宁村 二类
幸福河
1 秸秆电厂
幸福河 工业
132 二类 工业用水
秸秆电厂
二类
用水量:主要 为 工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 发电
10 二类 生活用水
山口镇村
二类
1 万源自来水厂 皖河 生活用水
36.5 二类 生活用水
皖河农场
二类
1 永成自来水厂 皖河 生活用水
72 二类 生活用水
皖河农场
二类
长江
1 市自来水公司 长江 生活用水
二类 生活用水
安庆市区
二类
1 海口自来水厂 长江 生活用水
86 二类 生活用水
海口镇
二类
1 皖河农场水厂 长江 生活用水
表6 大观区河段(湖库)供用水量调查表
河段/湖库 取水口数量
取水情况
单一取水口名称 取水地点 水厂类型
取水量 (m3/a) 取水水质
用途
用水量 (m3/a)
用水情况
用水地点
水质类别
皖河
1 石化厂
皖河 工业
二类 工业用水
石化厂
二类
1 张港自来水厂 皖河 生活用水
10 二类 生活用水
张港村
二类
1 山口镇水厂 皖河 生活用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目的与意义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已成为许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为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安庆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根据安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现状,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重要水域的主导功能及功能排序,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科学合理地划分水功能区是十分必要的。

水功能区划是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目标管理的重要基础。

水功能区是指根据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和水环境状况,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水质的需求以及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在江河湖库划定的具有相应使用功能,并且主导功能和水质管理目标明确的水域。

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是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即水环境承载能力),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将水质管理目标落实到具体水域和入河污染源的主要依据;是为水资源调度,维持江河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维持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强化陆域污染源管理,产业布局的优化,科学确定和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是明晰水权的重要依据之一。

1.2水功能区划的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水功能区划应与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并根据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和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能力,力求满足安庆市经济发展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水资源保护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2)、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原则水功能区划要尊重水域的自然属性,充分考虑其原有的基本特性,兼顾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行政区域间、近远期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

在划定水功能区的范围和类型时,优先保护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用水水域、大型调水工程水源区。

(3)、前瞻性和实用性、可行性相结合原则水功能区划要体现社会发展的超前意识,结合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划定水功能区,为将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留有余地。

水功能区的分区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一致,以便管理。

区划方案的确定不仅要反映实际需求,还要考虑技术和经济发展,切实可行。

(4)、水质、水量并重,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原则水功能区划既要考虑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量的需求,又要考虑分区类型划分对水质的要求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文特征,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

划分水功能区,确定其功能和水质管理目标,不得低于现状功能和现状水质。

(5)、以主导功能为主的原则水功能类型的确定以主导功能为主,兼顾其他功能。

水域有两种以上功能并存时,根据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开发利用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考虑各功能对水量水质的要求,按功能重要性排序,确定主导功能。

1.3水功能区划的依据和引用标准1.3.1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关于在全国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资源(2000)58号]《安徽省水功能区划》《安徽省长江干流水功能区划调整方案》1.3.2主要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水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732—2007)当所引用的上述标准修订后,应使用其最新的版本。

1.3.3主要技术文件《全国水功能区划技术细则》《长江流域片水功能区划技术细则》《安徽省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细则》1.3.4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安徽省、安庆市及各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发展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资源中长期供求计划、安庆市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计划等。

1.4水功能区划的范围和水平年根据安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以及江河湖库的流域面积、容积及主要功能的重要性、敏感性来确定区划的范围。

包括市内主要江河湖库,县级以上城镇饮用水源地、5000人口以上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各类涉水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跨省跨市界河等。

1、主要河流:长江、淮河(岳西境)、皖河、枞阳长河、华阳河(二郎河)、横埠河。

2、主要支流:淮河淠河(黄尾河、包家河、姚家河、头陀河)、皖水、长河(店前河、野鸡河、安乐河)、潜水(来榜河、牌楼河)、孔城河、龙眠河、挂车河、大沙河(柏年河、人形河)、高河、罗昌河。

3、灌区干渠:钓鱼台干渠、总干渠(太宿分干渠、太望南干渠、太望北干渠、太怀分干渠)。

4、湖泊:白荡湖、枫沙湖、陈瑶湖、破罡湖(含石塘湖)、菜子湖、白兔湖、嬉子湖、石门湖、龙感湖、龙湖、大官湖、黄湖、泊湖、武昌湖、栏杆湖。

5、水库:主要是大中型水库及小(1)型水库。

大型水库:花凉亭水库。

中型水库:见表1.4-1。

表1.4-1 安庆市中型水库统计表小(1)型水库:现状中的水源地或城市应急水源。

6、5000人口以上的主要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

《安徽省水功能区划》中区划过的河流湖泊原则上不在重划,直接引用。

本次区划的基准年2010年,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水平年为2025年。

1.5水功能区划的分级与分类根据安徽省地方标准《水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规定,安庆市水功能区划采用两级体系,即一级区和二级区。

一级区分为4类,即保护区、保留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

在水功能一级区中的开发利用区内进行二级区的划分。

共分7类,即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

水功能区划的分级分类系统见图1.4-1。

图1.4-1 水功能区划分级分类系统图1.6术语和定义1.6.1水功能区根据水资源条件和水环境状况,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水质的需求以及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划定具有相应的使用功能,并且明确其主导功能和水质管理目标的水域。

1.6.2水质管理目标根据水功能区的特点、纳污状况、水质现状、水资源保护的要求以及技术经济条件,在相应的水量保证率条件下,拟定的现状及规划水平年水质参数浓度限值。

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的确定以不低于该水域现状水质为原则。

1.6.3水域纳污能力在设计水文条件下,满足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要求,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1.6.4一级区划各功能区定义(1)保护区:对水资源和生态与环境以及珍稀濒危物种具有保护意义的水域。

该区内严格禁止进行破坏水质的开发利用活动。

保护区水质管理目标是根据需要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Ⅱ类标准限值,因自然、地质原因不满足Ⅰ类、Ⅱ类标准限值的,可维持水质现状。

(2)保留区: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为今后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预留的水域。

保留区应维持现状水质不遭破坏,并按照河道管理权限,未经相应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在保留区内进行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

保留区水质管理目标按现状水质类别控制,应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

(3)缓冲区:为协调省际间用水关系和水污染矛盾而划定的特殊水域。

在该区进行的开发利用活动必须经有管辖权的流域机构批准,并不得对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缓冲区水质管理目标,按实际需要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相应的水质类别标准值,或按现状水质类别控制。

国家确定的重要河流、湖泊应按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控制。

(4)开发利用区:满足城镇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渔业、景观娱乐、水污染控制等需求而划定的水域。

该区内的开发利用必须服从二级功能区的分区要求。

在开发利用区中必须注意节约水资源,加强对水资源质量的保护。

开发利用区水质管理目标,按二级区分类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相应的水质类别标准值。

1.6.5二级区划各功能区定义(1)饮用水源区:用作集中式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域。

水质管理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和Ⅲ类标准限值,且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符合规定限值。

(2)工业用水区:用作工业生产用水水源的水域。

水质管理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限值,现状水质优于Ⅳ类标准限值的按现状水质类别控制。

(3)农业用水区:用作农业及林业用水水源的水域。

水质管理目标,现状水质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限值的按现状水质类别控制,其他重要的农业用水区,应按不低于Ⅳ类标准限值控制。

(4)渔业用水区:用作水产养殖的水域。

水质管理目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限值或《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的规定,一般鱼类养殖水域参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限值。

(5)景观娱乐用水区:用作景观、娱乐、运动、休闲、度假、疗养的水域。

水质管理目标,根据人体直接接触或非直接接触等不同的需要,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或Ⅳ类标准限值。

现状水质优于Ⅲ类的,按现状水质类别控制。

城市湿地具有景观功能,同时又是生态涵养的水域,应按不低于Ⅲ类标准限值控制。

(6)过渡区:为使水质要求有差异的相邻功能区或市、县级行政区域边界功能区之间顺利衔接而划定的水域。

水质管理目标,应根据需要,按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限值控制。

(7)排污控制区:接纳大中城市生活生产污水较集中,且对水环境无重大不利影响的水域。

是结合水污染现状及治理的技术经济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江河水体自净能力而划定的水域,在区划时从严控制。

水质管理目标,要求其水质在通过过渡区后,能满足下一功能区需求。

2、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概况2.1自然环境安庆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皖鄂赣三省交界处,介于北纬29°47ˊ~31°17ˊ、东经115°46ˊ~117°44ˊ之间。

东与安徽省池州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南以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连,西界湖北省黄梅、蕲春、英山三县,北接安徽省六安市、巢湖市。

安庆市辖区面积1.54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1.04%。

现辖7县1市3区,即桐城市,怀宁、枞阳、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岳西县7县和迎江、大观、宜秀区三区,总人口61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74.10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