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规划(DOC 32页)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规划(DOC 32页)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规划(DOC 32页)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规划(DOC 32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附件

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五年规划

二〇一二年三月五日

第一章引言 (4)

第二章全省农合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现状 (6)

第一节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主要成效 (6)

一、信息科技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6)

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构建取得一定成效 (7)

三、信息科技风险评估取得初步成效 (8)

四、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取得初步进展 (8)

五、业务连续性管理初上轨道 (9)

第二节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9)

一、信息科技治理不够健全 (9)

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不完善 (10)

三、风险控制层面的“三重控制”机制未有效构建 (11)

四、数据大集中系统安全等级定级偏低 (12)

五、业务连续性管理还比较薄弱 (12)

六、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绩效体系尚未建立 (13)

第三章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五年规划目标和实施路线 (14)

第一节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五年规划总体目标 (14)

第二节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五年规划实施路线 (15)

一、持续完善信息科技治理 (15)

二、逐步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18)

三、构建信息科技风险控制层面的“三重控制” (21)

四、全面贯彻落实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23)

五、持续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23)

六、加强分中心和法人联社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25)

七、探索建立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绩效体系 (26)

第四章 2012年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计划 (26)

一、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治理 (27)

二、初步建立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 (28)

三、初步构建风险控制层面“三重控制” (30)

四、落实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31)

五、初步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32)

六、落实信息科技风险隐患的整改工作 (33)

第一章引言

信息科技风险指信息科技在全省农合机构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促进全省农合机构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推动业务创新,提高信息科技使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主要范围包括信息科技治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信息科技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业务连续性管理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绩效体系等。其中,信息科技治理主要涉及信息科技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科技审计“三道防线”建设,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管理目标规划及信息系统架构风险管理策略、信息安全管理策略、生产运行风险管理策略、开发测试和维护风险管理策略、外包风险管理策略等具体风险管理策略; 信息科技风险控制包括由事前评估识别、事中监测检查、事后审计核查组成的“三重控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包括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标准,制定信息系统安全控制基线,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实现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业务连续性管理包括业务影响分析、业务连续性计划、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灾难恢复等;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绩效体系主要包括生产安全运行绩效考核体系和生产运行服务水平绩效考核体系。

近年来银监会非常重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强化信息科技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科技审计“三道防线”建设,先后发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投产与变更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网上银行安全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等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在《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中,对农合机构在“十二五”期间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

全省目前已有93家农合机构和1家村镇银行接入大集中系统,数据大集中在提升农合机构管理水平、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科技风险的高度集中,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持续提升、改进数据大集中系统和全省农合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和人民银行《中国金融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关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发展目标要求,省联社银信中心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牵头编写了全省农合机构2012年到2016年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五年规划。

规划在客观分析全省农合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现状基础上,梳理出了数据大集中后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制

定了今后五年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路线。规划的重点是:强化治理层面的“三道防线”,构建策略层面的风险管理策略,建立控制层面的“三重控制”,贯彻落实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提升全省农合机构的数据安全水平和业务连续性水平。

第二章全省农合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现状

第一节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主要成效

随着数据大集中工作进入尾声,全省农合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也初见成效,信息科技风险控制水平稳步提高,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科技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一)信息科技治理架构初具雏形。省联社理事会设立了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同时省联社整合成立了银信金融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银信中心),内设综合部、信息技术部、电子银行部、会计结算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等5个部门及茂名、清远、揭阳等14个分中心,初步建立了省联社高管层参与、跨业务条线的信息科技工作决策组织和决策流程,基本明确了省联社理事会、管理层、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信息技术

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及有关业务部门的信息科技职责。

(二)科技管理制度建设初具规模。省联社和银信中心目前已发布的各类规章制度有30多项,内部管理办法和操作手册60多项,制度、办法和手册初步覆盖了机房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系统管理、需求管理、开发管理、测试管理、运行管理和应急管理等信息科技工作的主要方面。

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构建取得一定成效

(一)信息系统架构风险管理策略构建取得一定效果。

1、在机房设施架构风险管理策略方面,机房供电、综合布线、空调等均采用全冗余架构设计,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机房环境监控预警指标体系,有效降低了数据中心机房的运行风险。

2、在地市分中心机房运行风险管理策略方面,制定并推广了《银信中心地市分中心机房建设标准》,从而有效降低了地市分中心基础设施的风险。

3、在网络架构风险管理策略方面,省联社早在2007年初就制定印发了《省农村信用社网络建设和管理规范》,并按规范要求在全省农合机构范围内进行了网络改造工作,提高了数据大集中网络系统的冗余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大集中上线和推广工作和信息科技风险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在硬件平台架构风险管理策略方面,数据大集中主要生产系统硬件平台均采用了全冗余架构设计,确保业务连续性和客户数据安全。

维信金科运用金融科技助力风险管理智能化

在金融科技时代,随着传统的金融业务模式正在被颠覆,风险管理的方法也将被改变。主要表现为“一增一减”:“增”指提高业务效率,比如信贷效率、风控效率等;“减”指减少损失、降低行业成本。 金融科技推动传统风险管理的改变 在传统金融信贷服务领域,信息、信用、渠道、成本等难题正在凸显。典型的例子是,传统的银行服务主要依托网点开展,在业务中极其依赖服务对象有无工资流水、征信报告、社保证明等强特征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筛选出与风险敞口契合的客户,此类强特征数据是能否获得信贷服务的关键因素。由于传统模式风控手段的限制,很多人被排除在了服务体系之外。据估算,我国传统信贷服务的客群仅占总人口的15%左右。 以用户体验为导向、数据为驱动、互联网为手段的金融科技具有资本集约、资源开放、创新集中的特征,通过技术的积累与突破,筑起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超越的服务壁垒。通过构建庞大的金融科技服务生态圈,可以实现金融组织形态的多样化,在运行效率、运营成本、传播介质、数据分析等维度对传统金融风险管理形成冲击和变革。 金融科技防范风险、风险管理的机理

金融的核心是风险控制。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在新形势下,要实现稳健发展,必须加强科技运用,通过异构异源数据融合、全息画像图谱建立、基于风险因素指标的解读,提升新形势下的风险防控水平。 金融科技加持风控能力是建立在多维、海量、动态的数据基础之上的。通过对自有数据整合、公开数据的抓取、第三方服务商合作、以及渠道开发等,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领先技术的创新,并应用到了风险模型、企业征信、贷后风控管理等实践领域。 风险控制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能力。在此,人工智能可以有丰富的运用场景,结合大数据和机器深度学习,通过针对性风险监测模型的搭建,实时抓取和分析用户的抵押物的变动、评估动态偿还能力,可以快速了解到资产的变化,提高平台对于资产的风控能力,引入优质的资产;另外,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优化产品组合,满足用户对于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最后,在运营和营销环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平台实现精准营销,提高运营的效率,降低对人工的依赖。风险控制是严谨、专业且高难度的工作,需要解决来自技术、信用、法律等多方面的风险难题。 金融科技的目标是实现“风险管理智能化”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科技手段的突破和应用,驱动了现阶段金融的智能化,也让风险管理的实现方式呈现新的变化,通过新技术甄别风险和信用比传统的手段更加精密科学。此类技术在贷前、贷中和贷后都能发挥较大的作用。贷前,大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本帖最后由 infosec123 于 2009-9-23 17:16 编辑 背景 为加强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09年3月份银监会正式发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这是继出台有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等一系列的监管文件之后,银监会发布的又一重要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执行。 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它和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一样,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现阶段商业银行已经基本完成了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制放松、业务全球化、金融创新步伐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息科技风险有增大的趋势,国际银行业和监管当局都日益重视信息科技与操作风险的管理和监管。目前,国际上宣布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国家和地区都按照新协议的要求,明确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而信息科技风险是操作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求分析合规性需求: 近年来,国家各部门不断推出了各种监管要求,对IT管控领域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与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行业监管指引有: 2002年,美国国会发布了SOX《萨班斯[url=; 2004年9月3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url=; 2006年,银监会发布《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url=;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华谊兄弟 姓名:周冰倩 学院:行知学院商学分院 专业:金融学

学号:12856218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之华谊兄弟 前言: 在21世纪初的中国娱乐业市场,涌现出一批商业巨头,而华谊公司正是个中翘楚。从一家小型的广告公司,到如今庞大的商业帝国,华谊走过了一条不可思议的崛起之路。当然,时势造英雄,这不仅仅归功于王中军王中磊两位创始人的商业才能,也要归功于繁荣的中国市场。 华谊概况: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于1994年创立。1998年正式进入电影行业,因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进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时至今日,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广告、影视、音乐、发行、艺术设计、建筑、汽车梢售、文化经纪、投资等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并于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上市。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我认为可能会导致出现信用风险的原因有两个:

(1)经济运行的周期性。 (2)是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2013年起,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中国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4年将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伴随着这种增速转换,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特征十分明显,服务业发展动能逐渐增强。国内外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国内深化改革的政策目标都将刺激中国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行业态势: 优势: 1.中国电影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为大型电影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而且娱乐影视这整个行业发展快,对优质作品需求大,有利于公司发挥自身优势满足市场需求,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华谊拥有出色的制作、宣传与发行能力,在国产大片市场处于优势地位;电视剧制作实力强产量高;艺人经纪业务拥有艺人数量超过百人。公司独创的经营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风险保证收益。 3.公司以工作室独立运营进行作品创作等经营管理模式,有助于公司降低经营风险,取得最大收益。公司产业完整,影视资源丰富,电影、电视剧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有效整合,协同发展,在产业链完整性和影视资源丰富性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优势。 劣势: 1.虽然我国电影产量已初具规模,但其中具备较高商业价值的影片数量仍然较少,高质量影片供应量的增加将直接推动电影票房收入的增长。 2.影片产量和放映数量均在增长,但银幕数量以及高质量影片的供应不足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大,产业链完整,运作高效的电影企业将在发展中获胜。 综上所述,尽管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但总体来看,电视剧市场以及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外部因素都是有利于华谊公司的发展的。因此,外部环境对该公司造成的信用风险的压力较小。 华谊重大事件年表: 1994年,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创立 1997年,年销售额达6亿,进入中国十大广告公司行列 2000年,并购金牌经纪人王京花的经纪公司,成立华谊兄弟时代经纪有限公司;太合控股2000万入股,成立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 2001年,成立华谊兄弟太合文化经纪有限公司 2002年,华谊取得西影股份发行公司超过40%的股份 2004年,出资3000万收购战国音乐,成立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TOM集团出资500万美元收购华谊27%的股权,华谊更名为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2005年,中国最大SP之一华友世纪对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进行超过3500万战略性投资;华谊以3500万入股天音公司成立新的天音传媒有限公司;金牌经纪人王京花带领一些艺人跳槽橙天娱乐

中小银行信息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中小银行信息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随着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信息科技与银行业务的深度融合,银行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科技已经成为当今银行业业务发展的核心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信息科技在退推动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信息科技风险亦不容忽视,已经成为影响银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旦信息科技环节出现风险,将会给银行经营带来巨大影响,甚至是造成银行业务停滞,影响百姓生活及社会稳定。笔者结合村镇银行自身发展,对中小银行信息科技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一、现状与问题 (一)对信息科技风险认识不到位,管理体系不完善 以村镇银行为例,其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还处在风险管理的初级阶段。有些村镇银行虽然制定了发展战略,但缺乏与业务发展战略相一致的信息科技发展战略,同样也缺乏信息科技风险战略来指导信息科技风险管控工作,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尚未纳入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是信息科技风险认识上不到位。在作为小银行的村镇银行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对信息科技风险了解的不够细致,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相对薄弱,信息科技的风险管理缺乏业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等部门甚至更高级管理层的有力支持。其次,信息科技管理体系不完善。大部分村镇银行虽然制定了相关的信息科技管理制度,但制度建设、人员管理、岗位设置缺少整体的风险管理概念,缺少完整的信息科技安全管理体系。

(二)科技投入水平普遍较低 目前,中小商业银行的科技收入整体能力偏低。科技投入主要包括项目建设费用、日常运行维护费用、科技人员成本、其他费用等项目。以村镇银行为例,很大数量的村镇银行尚未自行开发业务系统,多是租用发起行的业务系统。这部分村镇银行从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发起行的一个支行,业务系统运维的重头戏一般都由发起行信息科技部来实施。同时村镇银行高级管理层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信息科技的投入占运营成本的比重较小,大多在2%以下,该资金份额难以完全满足业务系统运行的维护需要,导致村镇银行部分硬件投入不足,常用易损设备备份不足,一些重要设备达不到双机热备的要求,出现设备损坏无备用设备,无法及时更换,影响正常业务开展的问题。更有一部分硬件设备超寿命运行,做不到及时更换,给信息系统的后期维护带来较大的负担,在银行业务开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较大的信息科技风险。 (三)科技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人才储备不足 信息科技发展的核心是科技人才,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科技人员的支持。据统计先进银行科技人员平均占银行总人数的比例为3%-4%。然而对于现阶段的村镇银行而言,信息科技人员的配比却严重偏低,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存在着较大的人员缺口,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化能力不足与信息科技人员不足有着必然的联系。现实的情况不免让人感到忧虑,无法满足科技管理的整体要求。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全球性的金融管制进一步放松,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个人金融业务已经逐步成为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金融业务开展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和生存空间。因此,全面开展个人金融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城乡居民合理利用个人财富实现财产增值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是银行业应对外来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进行简单地论述,并研究分析个人金融业务存在的风险及制约因素,提出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深化和完善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个人金融业务;风险;制约因素;对策 引言 个人金融业务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兴银行业务,最早出现在美国,现在已成为世界各大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商业银行作为资金融通中介,其收益主要来源于存贷款业务。但20世纪60年代后,银行发展模式由单纯追求资产规模向以个人服务为中心、提高资产收益率的模式转变。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重批发、轻零售”的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加上个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许多国内银行仍然以企业单位为主要业务对象,这既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又不利于居民个人投资理财的实现。[1]如何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尤其是个人业务领域的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思路创新并加强个人金融业务的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概述 个人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按客户对象划分出的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的金融业务,是对居民个人或家庭提供的银行及其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总称。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项目来分,个人金融业务包括:资产类个人业务(个人信用贷款、个人抵押质押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负债类个人业务(本外币储蓄存款、存折存款、存单存款、个人支票账户存款、银行卡存款等)和中间类个人业务(个人汇兑业务、外币兑换业务、旅行支票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个人投资业务等)。下面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进行简单地论述。 (一)银行个人负债业务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

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 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是在传统金融机构上的一种重大创新,它结合了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来开展金融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我国金融行业迎来了巨大的转变,有助于金融机构的改革。但是,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风险的存在将成为制约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一道门槛,如果互联网金融不能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工作,不仅会威胁到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社会经济造成影响,故此,必须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全面的认识。 网络安全风险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将面临着网络安全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业务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技术来窃取互联网金融业务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信息,如用户密码等,一旦密码泄露,就容易造成利益损失,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资金风险 在现代社会里,依托网络进行经济活动的行为越来越频繁,而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在依托网络进行金融业务的时候,网络上的信息都可能是虚假的,使得互联网金融将面临着较大的信誉风险。如某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企业

可以利用网络来制造一些虚假的信息,如果银行不能做好相关工作,一旦企业破产,就难以偿还贷款,从而造成银行资金损失。 信誉风险 信誉风险就是金融交易双方不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履行金融业务要求的一种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活跃了金融市场,同时也带来互联网金融信誉风险。例如,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需求,向银行申请贷款,并签订在规定期限规范的合同,然而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其经济活动在市场环境下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使得企业蒙受损失,如果企业亏损,企业就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偿还贷款,从而造成信誉风险。 竞争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的竞争性会越来越激烈,互联网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纷纷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来获得客源,获得效益,从而加剧了互联网金融竞争。另外,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互联网的出现也会恶化金融市场环境,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互联网来扰乱金融市场,从而不利于互联网金融竞争,带来竞争风险。 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它融合了互联网技术,而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使得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金融风险也不断增加。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风险的发生不仅会威胁到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影响。当下,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动态监测规程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动态监测规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的及时性和前瞻性,实现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持续和动态监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信息科技风险动态监测是针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活动中的重点风险领域,通过选取关键风险指标,持续开展风险监测,动态跟踪风险趋势、前瞻研判风险态势并及时采取监管措施的过程。 第三条信息科技风险动态监测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监管、重在法人、风险为本的原则。 第四条信息科技风险动态监测体系由监测指标、监测数据管理、指标运用及监测工作流程组成。 第五条本规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商业银行、外资独资商业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以及经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批准成立的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执行。 第二章动态监测指标选取原则及分类

第六条信息科技风险动态监测指标由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基础运行数据经采集、加工、计算形成,综合反映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水平及风险管控能力。 第七条监测指标选取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代表性:能够反映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水平和控制效果,体现信息科技对业务的支撑能力; (二)综合性:能够涵盖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存在的主要环节,反映信息系统多种要素的风险状况; (三)敏感性:能够通过指标波动直接体现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水平的变化情况; (四)可获取性:能够通过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直接获取或通过定量计算间接获取,具备明确、可靠的数据来源。 第八条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动态监测指标分为稳定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和规模性指标三类。其中稳定性指标、安全性指标直接反映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状况,规模性指标主要反映信息科技对业务的支撑能力,间接反映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状况。 第三章动态监测指标体系 第九条稳定性指标表示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对业务提供支持和满足业务需求的有效、可靠程度,包括系统可用率、系统交易成功率、投产变更成功率等。

我国金融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2)

学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院:金融学院 专业:国际金融 作者:付家琦 导师:周华 学号:33 班级:07级国际金融(2)班我国金融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提要 本篇论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阐述本人对金融风险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对金融风险的定义进行介绍,从三个方面介绍金融风险的特质,并分六点分析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二部分,进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策略探究。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分别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管理策略,进而具体阐述了如何加强和促进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并推广到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策略。 第三部分,进行国家金融风险管理策略探究。根据所学知识,从五个方面对国家金融风险管理问题提出建议。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银行业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主要由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倒闭、充足、改制以及部分企业缺少信用等原因,使得银行难以收回贷款。在随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银行为了避免这样的信用风险,转向大量购买国债。到目前为止,中国银行部门持有的国债高达万亿元人民币以上。2004年,由于石油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上升,以及预期利率上升使得国债价格下降,银行蒙受利率风险带来的损失高达上千亿元人民币。金融风险几乎是作为这个时代的烙印,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正文

一、对金融风险的理解 1. 金融风险的相关概念 金融风险是与金融活动相伴随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受放松管制与金融自由化、信息技术与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下降,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居民甚至国家面临的金融风险日益严重。对金融风险的有效管理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如何把握机遇、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稳定、使金融活动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金融风险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金融风险的文献可谓不少,但对金融风险的解释却不尽相同。美国经济学家克罗凯特将金融风险定义为:由于价格的不正常波动或大量的背负巨额债务及其结构恶化,使得它们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并可能严重地影响到的正常运行。而数理家和金融学家对金融风险的定义是不同的,后者从统计学的的角度分析,认为金融的就是金融风险。“不确定性”包括盈余的不确定性和亏损的不确定性这两方面内容,否则金融风险在统计学是无法计算的。为便于研究,我们在这里给出金融风险的定义如下:金融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 金融风险的特质 仅限于的融通与经营领域。由于金融风险是的一种特例,因而它只和于特定的领域。 其次,金融风险具有双重性。这是指金融风险既有可能给从事金融的主体带来的机会,也有可能给主体带来损失的机会。因此,它具有动态性和投机性。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信息科技治理 第三章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第四章信息安全 第五章信息系统开发、测试和维护 第六章信息科技运行 第七章业务连续性管理 第八章外包 第九章内部审计 第十章外部审计 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信息科技治理 第三章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第四章信息安全 第五章信息系统开发、测试和维护 第六章信息科技运行 第七章业务连续性管理 第八章外包 第九章内部审计第十章外部审计第十一章附则展开编辑本段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及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执行。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信息科技是指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工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交易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包括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第四条本指引所称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第五条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促进商业银行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推动业务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编辑本段第二章信息科技治理 第六条商业银行法定代表人是本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指引的贯彻落实。第七条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应履行以下信息科技管理职责:(一)遵守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科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相关监管要求。(二)审查批准信息科技战略,确保其与银行的总体业务战略和重大策略相一致。评估信息科技及其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效果和效率。 (三)掌握主要的信息科技风险,确定可接受的风险级别,确保相关风险能够被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四)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和廉洁标准,增强内部文化建设,提高全体人设立一个由来自高级管理层、信息科技(五)员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部门和主要业务部门的代表组成的专门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各项职责的落实,定期向

网络风险管理

新闻互联网金融“拼”投资能力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待建立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当前最火爆的的流行词。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议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无疑为原本就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金融又加了一把火。那么,对于金融从业者而言,如何搭乘互联网“高铁”,使互联网成为极具诱惑性的高利润商业领域,成为事关企业未来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在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在于极致的用户体验、明晰可控的风险,而投资能力仍是核心竞争力。 金融未来在互联网 近期,以BAT(百度、阿里、腾讯)为首的互联网大鳄相继疯狂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11月,支付宝钱包宣布独立品牌运作,直面“微信”的竞争;10月底,百度金融中心推出“百发理财”,以年化收益8%的卖点直面挑战年化收益近5%的余额宝,当日上线5个小时,销售额就超过10亿;同月,阿里控股天弘基金,突破1000亿的余额宝无疑成为互联网金融的经典案例;8月,财付通通过微信推出微信支付,便捷的使用过程在两个月内形成不可忽视的冲击波。这些动作已经造成一种这样的局面:谁不快马加鞭进入互联网金融就是在错失再造高峰的可能。 12月15日,在由华东理工商学院举办的以“互联网金融:崛起之后”为主题的第三期青年商业领袖行动学习会上,多位互联网金融新兴企业家普遍认为,大量高净值人群释放的价值增值需求及众多小微企业长期受压传统金融的需求反弹,共同催生互联网金融的无穷潜力。对许多金融从业者而言,未来就在互联网。然而,互联网金融在一时火爆背后,也凸显了风控、征信、政策监管等系列难题。 核心竞争力看投资 面对铺天盖地以互联网金融为噱头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往往眼花缭乱一时没了方向。然而,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乐嘉庆指出,“对理财来讲,最终等到尘埃落定之后还是要回到本原,就是你的投资能力怎么样。”在乐嘉庆看来,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在于极致的用户体验、明晰可控的风险,投资能力仍是核心竞争力。 而在互联网金融的产品设计上,启明创投合伙人杨云遐表示,还应该以用户为基础,以产品本身的用户体验为出发点,做到以人为本。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提供简单易懂、比较容易操作而且可能是非专业性入门级的产品。”杨云遐指出,“抓到对第三方APP非常感兴趣的用户,再通过产品有趣的互动性来增加用户黏性。” 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竞争力上,多位金融从业人士认为,投资管理是最无可替代的。以基金公司为例,流程简单来说就是产品设计、销售、投资管理和服务,即便互联网的技术可以介入到所有环节,但最终决定销量的是产品业绩,也就是投资能力。 建立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已经不像若干年前的纯互联网竞争这么平等和开放,在BAT三巨头的“阴影”下,其他互联网企业能够分食的蛋糕已经越来越小。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表示,现在互联网金融虽然在热炒,但有一定泡沫。互联网金融今后面对的监管会比传统的商业银行所要面对的更细、更严,也许今天发展的机会还有一些,但遇到了几次问题以后,监管会大大强化,由此带来的利润空间也会受到很大的压缩。 因此,有利网副总裁蒋轩指出,除了投资管理能力外,风控是互联网金融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市场规模达到了万亿或几千亿,任何一个小的风险点都会被随时放大。” 蒋轩建议,互联网金融行业之间可以开展更多的合作,做到更多的自律和透明化信息共

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作者:赵娟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20期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对各个领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推出了诸多金融科技业务,使得目前的银行业务朝着智能化和电子化的方向发展,推动了商业银行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这种智能化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需要商业银行在未来加强风险控制。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的风险管理展开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0-0146-02 一、引言 通过结合各种智能化设备以及技术,我国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这种发展并不是商业银行自身决定的,而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而推出的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业务。目前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业务涉及环节众多,主要涉及信息系统的运营以及维护、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等诸多环节。因为这种智能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与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风险不同,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格外重视,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以此来推动商业银行稳定发展。 二、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1.信息安全方面 信息安全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同时信息安全的风险管理也是商业银行金融科技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就目前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情况而言,其安全方面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完善化的风险监管规则。人工智能也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相关的法律约束还没有完全跟上,部分领域内的规章制度仍然呈现空白状态,数据信息的安全并不能完全得以保障。除了缺乏硬性的法律规定之外,在金融系统整个行业内部,尚没有形成完善的行业准则和具体规定,金融科技的安全标准仍然没有统一,这也就意味着整个行业的数据信息安全处在一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9[1].19)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及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信息科技是指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工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交易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包括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第五条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促进商业银行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推动业务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信息科技治理 第六条商业银行法定代表人是本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指引的贯彻落实。 第七条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应履行以下信息科技管理职责: (一)遵守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科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相关监管要求。 (二)审查批准信息科技战略,确保其与银行的总体业务战略和重大策略相一致。评估信息科技及其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效果和效率。 (三)掌握a主要的信息科技风险,确定可接受的风险级别,确保相关风险能够被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四)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和廉洁标准,增强内部文化建设,提高全体人员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五)设立一个由来自高级管理层、信息科技部门和主要业务部门的代表组成的专门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各项职责的落实,定期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信息科技战略规划的执行、信息科技预算和实际支出、信息科技的整体状况。 (六)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信息科技治理组织结构。加强信息科技专业队伍的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七)确保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独立有效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审计,对审计报告进行确认并落实整改。

金融风险管理

填空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主要有:(流动性覆盖比率),(流动性比率) 1.世界信用评级集团于(2013年6月25日)在香港成立 2.度量操作风险三种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3.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 4.信用价差是考察对象所要求的回报率与(无风险收益率)之间的差额 5.计算VAR,必须确立两个参数(持有期),(置信区间) 6.美国的(FICO)信用分主要用于评估个人的信用风险 7.KMV 认为,公司股权可以认为该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 8.Var英文全称(value at risk) 9.我国商业银行最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 1.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办法要求流动性覆盖比率不得低于(25%) 2.根据巴赛尔协议,银行的总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3.操作风险度量三类(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4.操作风险相关的四大因素(人员),(内部流程),(技术)(外部事件) 5.金融风险管理第一步(金融风险识别) 6.无风险资产的beta等于(0) 7.Var英文全称(Value at Risk) 8.世界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国际) 9.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10.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包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 1)目前我国规定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最低为(25%)

2)由(目前世界上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是(标准普尔)、(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惠誉国际 信用评级公司) 3)度量操作风险的方法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4)巴塞尔委员会诞生于(1974)年 5)汇率风险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 6)计算var值,必须确定两个参数,(持有期限)和(置信水平) 7)Z积分模型由(爱德华?奥特曼)于1968年提出 8)KMV模型认为,公司股权可以视为该公司资产的(看涨期权) 9)Var的英文全称(value at risk) 10)度量金融工具(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指标是(久期)和(凸性) 1、度量金融衍生品价值时间损耗的指标(敏感度) 2、流动性风险主要分为(筹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3、由资产及市场特性所造成的流动性风险称为(外生流动性风险) 4、度量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的指标体系分析法,主要有(流动性指数法),(存款集中法), (财务比率指标法) 5、商业银行ATM故障,属于(操作风险) 6、按照巴塞尔协议,银行总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 7、操作风险度量三个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8、与操作风险密切相关四大因素(人员)(内部流程)(技术)和(外部事件) 9、金融风险管理第一步(金融风险识别) 10、度量金融风险利率风险灵敏度指标(利率敏感性比率)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WORD版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及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信息科技是指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工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交易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包括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第五条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促进商业银行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推动业务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信息科技治理 第六条商业银行法定代表人是本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指引的贯彻落实。 第七条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应履行以下信息科技管理职责:(一)遵守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科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相关监管要求。 (二)审查批准信息科技战略,确保其与银行的总体业务战略和重大策略相一致。评估信息科技及其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效果和效率。

金融毕业论文网络金融的风险论文

网络金融的风险论文 (1)网络金融前提下的金融风险 网络金融风险可分为两类: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致使的技术 风险以及基于网络金融业务特征致使的业务风险。 一.网络金融技术风险 (一)安全风险。网络金融的业务及大量风险节制工作均 是由电脑程序以及软件系统完成,所以,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 以及管理性安全就成为网络金融运行的最为首要的技术风险。这 类风险既来自计算机系统停机、磁盘列阵损坏等不肯定因素,也 来自网络外部的数字袭击,和计算机病毒损坏等因素。依据对于 发达国家不同行业的调查,系统停机对于金融业酿成的损失最大。网上*客的袭击流动能量正以每一年一0倍的速度增长,其可应用 网上的任何漏洞以及缺点非法进入主机、盗取信息、发送假冒电 子邮件等。计算机网络病毒可通过网络进行分散与传染,传布速 度是单机的几10倍,1旦某个程序被沾染,则整台机器、整个网 络也很快被沾染,损坏力极大。在传统金融中,安全风险可能只 带来局部损失,但在网络金融中,安全风险会致使整个网络的瘫痪,是1种系统性风险。 (二)技术选择风险。网络金融业务的展开必需选择1种 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来支持。在技术选择上存在着技术选择失误 的风险。这类风险既来自于选择的技术系统与客户终端软件的兼 容性差致使的信息传输中止或者速度降低的可能,也来自于选择 了被技术变革所淘汰的技术方案,造成技术相对于后进、网络过 时的状态,致使巨大的技术以及商业机会的损失。对于于传统金 融而言,技术选择失误,只是致使业务流程趋缓,业务处理本钱

上升,但对于网络金融机构而言,则可能失去全体的市场,乃至失去生存的基础。 二.业务风险 (一)信誉风险。这是指网络金融交易者在合约到期日不完整实行其义务的风险。网络金融服务方式拥有虚拟性的特色,即网络金融业务以及服务机构都拥有显着的虚拟性。网络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利用可以实现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络银行等网络金融机构,如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就是1个典型的网络银行。虚拟化的金融机构可以应用虚拟现实信息技术增设虚拟分支机构或者营业网点,从事虚拟化的金融服务。网络金融中的1切业务流动,如交易信息的传递、支付结算等都在由电子信息形成的虚拟世界中进行。与传统金融相比,金融机构的物理结构以及建筑的首要性大大降低。网络金融服务方式的虚拟性使交易、支付的双方互不见面,只是通过网络产生联络,这使对于交易者的身份、交易的真实性验证的难度加大,增大了交易者之间在身份确认、信誉评价方面的信息不对于称,从而增大了信誉风险。对于我国而言,网络金融中的信誉风险不但来自服务方式的虚拟性,还有社会信誉体系的不完美而致使的背约可能性。因而,在我国网络金融发展中的信誉风险不但有技术层面的因素,还有轨制层面的因素。我国目前的社会信誉状态是大多数个人、企业客户对于网络银行、电子商务采用观望态度的1个首要缘由。 (二)活动性风险。这是指网络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知足客户兑现电子货泉的风险。风险的大小与电子货泉的发行范围以及余额有关。发行的范围越大,用于结算的余额越大,发行者不能等值赎回其发行的电子货泉或者清理资金不足的可能性越大。由于目前的电子货泉是发行者以既有货泉(现行纸币等信誉货泉)所代表的现有价值为条件发行出去的,是电子化、信息化了的

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论文.pdf

一、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种类 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双方有一方在合同到期时不履行其义务就会导致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一切业务都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开展的。这种虚拟性的服务方式使得业务开展的双方可以在不同地点不见面就能发声联系,这使双方的身份以及业务开展的真实性的验证难度增加了很多。增大了在身份确认、信用评级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加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因没有足额的流动资金满足客户随时随地对现金的需求而导致的风险。风险的测量主要考虑电子货币的规模和余额。因为电子货币是在现有实际货币的前提下发行的,是一种虚拟的数字化了的交易媒介。客户在收到这种虚拟的货币后,并没有完成最终的支付,还要等收到等额的在现实社会中流通的实际货币才称得上完成了交易。这就需要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即互联网金融机构满足流动性要求。支付和结算风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都在网络上进行成为可能,甚至产生了国际化的支付和结算系统,突破了传统金融的地点限制;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加,互联网金融的客户群体也逐步扩大,这也使得其经营业务环境具有很大的地域开放性,从而大大增加了支付和结算风险。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各种产品层出不穷,因此总是缺少对其的监管或监管立法模糊不清。目前的相关立法也主要聚焦于传统金融业务,缺乏有关互联网和金融业相结合的配套法律法规。因此,如果签订了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合同就很可能陷入不必要的纠纷,增加了交易成本,甚至会影响该行业的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特点 一是并存性。即传统金融风险与新兴金融风险并存,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甚至能改变金融的功能和本质,传统金融的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仍然存在。同时,互联网金融又有可能有新的风险相伴而生,这样互联网金融风险是传统风险与新兴风险并存。二是多样性。因为互联网金融内涵丰富类型较多,而且呈现不断成长发展新兴业态,其风险的类别和内含也呈多样性的特点,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创新和反风险的增强,还可能会出现新的风险。三是虚拟性。网络经济互联网金融都有虚拟性的特点,金融业本来就具有虚拟经济的特点,互联网金融交易又几乎全部在网上进行,交易的虚拟化更加突出,其风险也在虚拟化中发生,因此互联网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隐含性,这也给治理增加了难度。四是速发性。互联网金融风险可能会迅速发生,其业务具有远程快速发生完成的特点,资金运转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支付结算更加快捷,因而其风险事故的可能性也越大,一旦出现了失误,回旋余地很小,补救成本却相当大。 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 这里讨论的是互联网金融所特有的风险控制方法:技术性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技术性风险的控制方法 一是改进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环境。加大对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安全保障投入,提高整个计算机系统的防入侵、防病毒能力;在网络方面应用身份验证和分级授权等安全注册登录方式,并且对非法用户加以限制以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门户网站的安全访问。二是加强数据管理。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纳入到整个金融体系发展规划中,视其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使互联网金融系统内相互协调,提升对各项风险的检测水平;通过数字证书的办法为其业务主体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三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互联网金融的有序开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降低技术风险,应着力开发一些新型的防攻击防病毒能力强的技术手段。 (二)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控制方法 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建立征信平台。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第一要务是大力推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征信平台,实现全社会信用信息,比如主体的履约能力,交易记录等的收集、匹配和数据化。建立一个全社会通用的信用查询和调用体系。做到互联网金融机构能根据该征信平台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并通过一定的专业化征信数据降低信用违约风险。创新监管体系。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监管方法和力度应适应它的发展,针对它与传统金融的区别对现有法规进行完善、创新。形成既有专业分工又能够统一治理的机制。培育信息公开透明,保护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的金融市场环境。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息透明度主要在于实现财务数据和风险信息的强制披露。另外,向消费者进行知识教育,使消费者能充分认识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不同之处,增强其对新兴金融模式的风险认识。 (三)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的控制方法 首先,正当收集和保护信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在收集客户信息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得到客户信息后要给予适当保护。根据2007年公安部颁发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按照信息系统破坏后所造成的损失程度分成五个等级,并对信息系统的不同安全等级进行分级保护管理。从业人员应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在安全程度达标的平台上操作。只有这样,当计算机网络系统被破坏导致信息泄露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免违法责任。其次,要强制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规章适度。面对正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各产品领域,国家法律制定显然不能紧跟其步伐。因此,将行业章程对该行业的有效规范强制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自律规章制度作为社会自生规则也应该发挥其规范价值。此外,监管机构应适当的宽容。中国近几十年来长期压制民间的金融发展,如果继续之前的政策,互联网金融会发展的很缓慢。监管者应在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间找到平衡点。以前中国金融业依靠政策保护现象严重,形成了高度垄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