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基础第二章习题答案
钢结构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钢结构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钢结构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钢结构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涉及到建筑、桥梁、车辆等领域的设计和施工。
在学习钢结构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钢结构第二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钢结构基础知识1. 钢结构的优点有哪些?答:钢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周期短、可重复利用等优点。
2. 钢结构的分类有哪些?答:钢结构可以分为工业建筑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和特殊用途钢结构等。
3. 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性能1. 钢材的强度是指什么?答:钢材的强度是指其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2. 钢材的塑性是指什么?答:钢材的塑性是指其在受力作用下可以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断延展。
3. 钢材的屈服点是什么意思?答:钢材的屈服点是指在拉伸过程中,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点。
第三章:钢结构的连接方式1. 钢结构的连接方式有哪些?答:钢结构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连接、螺栓连接和铆接连接等。
2. 焊接连接的优点是什么?答:焊接连接具有连接强度高、结构刚度大、施工简便等优点。
3. 螺栓连接的优点是什么?答:螺栓连接具有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第四章:钢结构的设计原则1. 钢结构的设计原则是什么?答:钢结构的设计原则是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并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 钢结构的荷载有哪些?答:钢结构的荷载包括自重、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3. 钢结构的稳定性是指什么?答:钢结构的稳定性是指在受力作用下,结构不发生失稳现象。
第五章:钢结构的施工工艺1. 钢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哪些环节?答:钢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制作、运输、安装和验收等环节。
2. 钢结构的制作工艺有哪些?答:钢结构的制作工艺包括切割、焊接、钻孔和组装等。
3. 钢结构的安装工艺有哪些?答:钢结构的安装工艺包括起吊、定位、连接和调整等。
2023年开放大学钢结构(本)单元小练习题目与答案

钢结构(本)章节小练习第一章绪论1.世界第一座铸铁拱桥是()正确答案是:雪纹桥2.在公元前60年前后,我国就修建了()正确答案是:铁链桥1.最早的钢结构由铁结构发展而来。
()正确的答案是“对”。
2.钢结构的广泛应用源自于钢材的优异性能、制作安装的高度工业化、结构形式的丰富多样以及对复杂结构的良好适应等特点。
()正确的答案是“对”。
1.下面关于钢结构特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正确答案是:耐热性差、耐火性好2.相比较来讲,最适合强震区的结构类型是()正确答案是:钢结构3.相比较来讲,钢结构最大的弱点是()正确答案是:易于锈蚀4.相比较来讲,当承受大荷载、动荷载或移动荷载时,宜选用的结构类型是()正确答案是:钢结构5.下列均为大跨度结构体系的一组是()正确答案是:网壳、悬索、索膜6.通常情况下,输电线塔和发射桅杆的结构形式属于()正确答案是:高耸结构1.钢材在冶炼和轧制过程中质量随可得到严格控制,但材质波动范围非常大。
()正确的答案是“错”。
2.钢材质地均匀、各向同性,弹性模量大,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可近似看作理想弹塑性体。
()正确的答案是“对”。
3.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不适合在专业化工厂进行生产和机械加工。
()正确的答案是“错”。
4.钢结构在其使用周期内易因温度等作用出现裂缝,耐久性较差。
()正确的答案是“错”。
5.钢材是一种高强度高效能的材料,可以100%回收再利用,而且没有资源损失,具有很高的再循环价值。
正确的答案是“对”。
6.钢材轻质高强的特性使钢结构在跨度、高度大时体现出良好的综合效益。
()正确的答案是“对”。
1.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结构的()正确的答案是:可靠性2.结构可靠性主要包括()正确的答案是: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3.下列均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范畴的一组是().正确的答案是:构件或连接的强度破坏、疲劳破坏、脆性断裂1.钢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保证结构和结构构件在充分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安全可靠地工作。
钢结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2.1 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非弹性阶段的σε-关系式。
tgα'=E'f y 0f y 0tgα=E 图2-34 σε-图(a )理想弹性-塑性(b )理想弹性强化解:(1)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非弹性阶段:y f σ=(应力不随应变的增大而变化) (2)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 非弹性阶段:'()tan '()tan y y y y f f f E f Eσεαεα=+-=+-2.2如图2-35所示的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σε-曲线,试验时分别在A 、B 、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卸载前应变ε、卸载后残余应变c ε及可恢复的弹性应变y ε各是多少?2235/y f N mm = 2270/c N mm σ= 0.025F ε= 522.0610/E N mm =⨯2'1000/E N mm =f yσF图2-35 理想化的σε-图解:(1)A 点:卸载前应变:52350.001142.0610y f Eε===⨯卸载后残余应变:0c ε=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卸载前应变:0.025F 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2386y c f Eεε=-=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3)C 点: 卸载前应变:0.0250.0350.06'c yF f E σεε-=-=+=卸载后残余应变:0.05869cc Eσεε=-=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31y c εεε=-=2.3试述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的σε-曲线、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答:钢材σε-曲线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当构件反复力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性阶段时,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材性无变化,不存在残余变形,钢材σε-曲线基本无变化;当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塑性阶段,反复应力会引起残余变形,但若加载-卸载连续进行,钢材σε-曲线也基本无变化;若加载-卸载具有一定时间间隔,会使钢材屈服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
钢结构工程施工教材答案

钢结构工程施工教材答案第一章:钢结构施工概述1. 什么是钢结构工程?答:钢结构工程是利用钢材构建的建筑结构工程,具有轻质、高强、耐久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中。
2. 钢结构施工的特点有哪些?答:钢结构施工具有结构构件模块化、构件制作工序多、制作精度高等特点。
3. 钢结构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答:钢结构由钢材构成,包括钢柱、钢梁、钢槽钢、钢板等。
第二章:钢结构的基础施工1. 钢结构基础的分类有哪些?答:钢结构基础可分为板式基础、桩基础和复合基础等。
2. 钢结构基础的施工过程有哪些?答:钢结构基础施工包括场地测量、基坑开挖、石灰土处理、地基处理等工序。
3. 钢结构基础的常见施工质量验收项目有哪些?答:钢结构基础的常见施工质量验收项目包括基坑的平整度、基础底部的水平度、基础底部的承重能力等。
第三章:钢结构的制作与安装1. 钢结构的制作有哪几种方式?答:钢结构的制作方式主要包括现场焊接制作、工厂化制作和焊接结合螺栓连接方式。
2. 钢结构的安装有哪些注意事项?答:钢结构安装时需注意整体平整度、连接紧密度、垂直度等,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钢结构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有哪些?答: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焊缝质量不过关、构件错位等,应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第四章:钢结构的涂装和防腐1. 钢结构的涂装目的是什么?答:钢结构的涂装可以提高结构的抗腐蚀能力、美化外观、延长使用寿命等作用。
2. 钢结构的防腐措施有哪些?答:钢结构的防腐措施包括喷涂、浸渍、热浸镀锌等方式。
3. 钢结构的涂装质量验收项目有哪些?答:涂装质量验收项目包括厚度检测、附着力检测、表面光泽度等。
第五章:钢结构的工程质量验收1. 钢结构的工程质量验收包括哪些内容?答:工程质量验收包括结构的平整度、高度尺寸、结构连接等。
2. 钢结构的质量验收标准是什么?答:国家标准GB 50017-201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钢结构的工程质量验收提供了详细的标准和要求。
钢结构第2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钢结构材料1 钢结构所用钢材随温度下降,强度——,塑性——,冲击韧性——。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可能提高也可能下降2 钢结构所用钢材应力应变关系的理想弹塑性模型是——。
3 在构件发生断裂破坏前,有明显变形的情况是——的典型特征。
(A)脆性破坏 (B)塑性破坏 (C)强度破坏 (D)失稳破坏4 建筑钢材的伸长率与——标准拉伸试件标距间长度的伸长值有关。
(A)到达屈服应力时 (B)到达极限应力时 (C)试件塑性变形后 (D)试件断裂后5 钢结构所用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确定的。
(A)比例极限 (B)弹性极限 (C)屈服点 (D)极限强度6 结构工程中使用钢材的塑性指标,目前最主要用——表示。
(A)流幅 (B)冲击韧性 (C)可焊性 (D)伸长率7 钢材牌号Q235,Q345,Q390是根据材料——命名的。
(A)屈服点 (B)设计强度 (C)标准强度 (D)含碳量8 钢材经历了应变硬化(应变强化)之后——。
(A)强度提高 (B)塑性提高 (C)冷弯性能提高 (D)可焊性提高9 镇静钢设计强度比沸腾钢高,是因为镇静钢比沸腾钢——好。
(A)脱氧 (B)炉种 (C)屈服强度 (D)浇注质量10 同类钢种的钢板,厚度越大,——。
(A)强度越低 (B)塑性越好 (C)韧性越好 (D)内部构造缺陷越少11 钢材的抗剪设计强度fv与f有关,一般而言,fv=——。
(A)f/3 (B) 3f (C)f/3 (D)3f12 对钢材的分组是根据钢材的——确定的。
(A)钢种 (B)钢号 (C)横截面积的大小 (D)厚度与直径13 钢材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屈服条件是由——等于单向拉伸时的屈服点决定的。
(A)最大主拉应力1σ (B)最大剪应力1τ (C)最大主压应力3σ (D)折算应力eq σ 14 大跨度结构应优先选用钢结构,其主要原因是——。
(A)钢结构具有良好的装配性 (B)钢材的韧性好(C)钢材接近各向均质体,力学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最符合(D)钢材的重量与强度之比小于混凝土等其他材料15 进行疲劳验算时,验算部位的设计应力幅应按——。
钢结构基本原理(第二版)习题参考解答第二章

钢结构基本原理(第二版)习题参考解答第二章第二章钢结构的基本材料和构件习题参考解答1. 钢材的基本性能指标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各项性能指标的含义。
答:钢材的基本性能指标包括强度、韧性、可塑性和耐腐蚀性。
- 强度:钢材的强度是指钢材抵抗外力的能力,通常以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来表示。
屈服强度是指钢材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值;抗拉强度是指钢材在拉伸状态下最大的抵抗外力的应力值;抗压强度是指钢材在受到压缩状态下最大的抵抗外力的应力值。
强度的高低决定了钢材的承载能力。
- 韧性:钢材的韧性是指钢材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断延展的能力。
韧性的好坏决定了钢结构在受到冲击或震动时的抵抗能力。
- 可塑性:钢材的可塑性是指钢材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断延展的能力。
可塑性的好坏决定了钢材的加工性能和成型性能。
- 耐腐蚀性:钢材的耐腐蚀性是指钢材在受到各种腐蚀介质(如大气、水、酸等)的侵蚀时,能够保持其力学性能和表面的完整性。
耐腐蚀性的好坏决定了钢结构的使用寿命。
2. 钢材的分类方法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各种分类方法。
答:钢材的分类方法有按化学成分分类、按用途分类和按加工方法分类。
- 按化学成分分类:钢材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合金钢和不锈钢。
碳素钢的主要成分是碳和铁,其含碳量通常在0.08%~2.11%之间;合金钢是在碳素钢中添加其他合金元素(如铬、钼、锰等)来改善钢材的性能;不锈钢是指含有至少12%的铬元素,在大气或酸性介质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铬膜,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 按用途分类:钢材按用途可分为结构钢、机械钢、特种钢和工具钢等。
结构钢是用于制造各种钢结构的钢材,如建筑、桥梁、船舶等;机械钢是用于制造机械零部件的钢材,如轴承、齿轮、轴等;特种钢是用于特殊工作条件下的钢材,如高温、低温、高压等环境下的钢材;工具钢是用于制造各种切削工具和模具的钢材,如刀具、冲压模具等。
- 按加工方法分类:钢材按加工方法可分为热轧钢材、冷轧钢材和锻制钢材。
钢结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完全版电子教案

钢结构基本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完全版2.1 如图2-34所示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请写出弹性阶段和非弹性阶段的σε-关系式。
tgα'=E'f y 0f y 0tgα=E图2-34 σε-图(a )理想弹性-塑性 (b )理想弹性强化解:(1)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非弹性阶段:y f σ=(应力不随应变的增大而变化)(2)弹性阶段:tan E σεαε==⋅非弹性阶段:'()tan '()tan yyy y f f f E f E σεαεα=+-=+-2.2如图2-35所示的钢材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σε-曲线,试验时分别在A 、B 、C 卸载至零,则在三种情况下,卸载前应变ε、卸载后残余应变c ε及可恢复的弹性应变y ε各是多少?2235/y f N mm = 2270/c N mm σ= 0.025F ε= 522.0610/E N mm =⨯2'1000/E N mm =f y 0σF图2-35 理想化的σε-图解:(1)A 点:卸载前应变:52350.001142.0610y f E ε===⨯卸载后残余应变:0c 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2)B 点:卸载前应变:0.025F 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2386y c f E εε=-= 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14y c εεε=-=(3)C 点:卸载前应变:0.0250.0350.06'c y F f E σεε-=-=+= 卸载后残余应变:0.05869c c E σεε=-=可恢复弹性应变:0.00131y c εεε=-=2.3试述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的σε-曲线、钢材疲劳强度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
答:钢材σε-曲线与反复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关系:当构件反复力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性阶段时,反复应力作用下钢材材性无变化,不存在残余变形,钢材σε-曲线基本无变化;当y f σ>时,即材料处于弹塑性阶段,反复应力会引起残余变形,但若加载-卸载连续进行,钢材σε-曲线也基本无变化;若加载-卸载具有一定时间间隔,会使钢材屈服点、极限强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时效现象)。
陈绍蕃 钢结构第二章答案

2.3哪些因素可使钢结构变脆,从设计角度防止构件脆断的措施有哪些?答:化学成分的影响:S、P、O、N等元素均会使钢材变脆。
S元素当热加工及焊接使温度达800·10000时,可能出现裂纹,称为热脆。
P元素在低温下使钢材变脆,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O能使钢热脆,其作用比S剧烈,N能使刚冷脆,与P相似。
成才过程的影响:冷加工硬化会使钢材变脆温度的影响:在高温情况下会有蓝脆现象,在负温范围内会有冷脆现象。
设计选材上应尽量避开热影响区和淬火区敏感的材料,设计过程中防催段措施如工艺,加强筋,拔模等。
2.6 钢材的力学性能为何要按厚度(直径)进行划分?答:钢材的力学性能,如拉压屈服强度和破坏强度均与几何尺寸有关。
统一强度等级的钢材,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是一样的,而截面面积是最为直观,截面面积与钢材的厚度有关,因此钢材的力学性能是一厚度为标准的。
2.9 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对材行有何影响?答:当截面完整性遭到破坏,如有裂纹(内部的或表面的)、孔洞、刻槽,凹角时以及截面的厚度或宽度突然改变时,构件中的应力会很不均匀。
在缺陷或截面变化出附近,应力曲线曲折、密集、出现高峰应力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应力集中使材料沿力作用塑性变形的发展受到很大约束,因此材料容易发生脆性破坏2.10 什么是疲劳断裂,它的特点如何?简述其破坏过程。
答:疲劳断裂时围观裂缝在连续荷载作用下不断扩展直至断裂的脆性破坏。
出现疲劳断裂时,截面上的应力低于材料的抗拉强度,甚至低于屈服强度。
同时疲劳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塑性变形极小,应此是一种没有明显变形的突然破坏,危险性较大。
疲劳断裂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裂纹的形成,裂纹缓慢扩展与最后迅速断裂。
2.13 什么是冷工硬化(应变硬化)、时效硬化?答:冷工硬化(失效硬化):材料的冷加工如冷拉、冷弯、冲切、机械剪切等加工会使钢材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产生塑性变形后的钢材在重新加荷时将提高屈服点,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这种现象称为冷加工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1.钢结构和其他材料的结构相比具有哪些特点?答(1)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2)钢结构的重量轻(3)材质均匀,和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4)钢结构制作简便,施工工期短(5)钢结构密闭性较好(6)钢结构耐腐蚀性差(7)钢材耐热但不耐火(8)钢结构在低温和其他条件下,可能发生脆性断裂,还有厚板的层状撕裂,应引起设计者的特别注意。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l7—2003)(以下简称《规范》)采用什么设计方法?答:《规范》除疲劳计算外,均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3.什么是极限状态?钢结构的极限状态可分为哪两种?各包括哪些内容?答:当结构或其组成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此特定状态就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4.钢结构的极限状态可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构件和连接的强度破坏、疲劳破坏和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结构和构件丧失稳定,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和结构倾覆。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影响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混凝土裂缝)。
5.结构的可靠性与结构的安全性有何区别?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要求。
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其定义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可靠度6.钢结构设计的基准期是多少?当结构使用超过基淮期后是否可继续使用?规定时间:一般指结构设计基准期,一般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 50年,桥梁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了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设计使用期与设计使用寿命的关系: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时,表明它的失效概率可能会增大,但并不等于结构丧失所要求的功能甚至报废。
规定条件:指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条件,不考虑人为或过失因素8.简述建筑钢结构对钢材的要求、指标,规范推荐使用的钢材有哪些?1.较高的强度。
2.足够的变形能力。
3.良好的加工性能。
此外,根据结构的具体工作条件,在必须是还应该具有适合低温、有害介质侵蚀(包括大气锈蚀)以及重复荷载作用等的性能。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推荐的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45、Q390及Q420是符合上述要求的。
9.衡量材料力学性能的好坏,常用那些指标?它们的作用如何?1.强度性能:2.塑性性能3.冷弯性能4.冲击韧性10.哪些因素可使钢材变脆,从设计角度防止构件脆断的措施有哪些?从理论角度来讲影响钢材脆性的主要因素是钢材中硫和磷的含量问题;如果你的工艺路线不经过热处理那么这个因素影响就小一些;如果工艺路线走热处理这一步(含锻打,铸造)那么这个影响就相当的明显;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1;设计选材上尽量避开对热影响区和淬火区敏感的材料;2不得已而用之的话那么就要在工艺上采取预防措施;建议你再仔细查阅一下金属材料学;3设计过程中采取防脆断措施如工艺圆角;加强筋;拔模等;有很多;建议你查阅机械设计手册中的工艺预防措施和手段;11.碳、硫、磷对钢材的性能有哪些影响?、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12.什么是钢材的可焊性?影响钢材可焊性的化学元素有哪些?钢材的可焊性是指焊接后在焊缝处的性质与母材性质的一致程度。
影响钢材可焊性的主要因素是化学成分及含量。
CSP13.钢材中常见的冶金缺陷有哪些?偏析,非金属杂质,气孔,裂纹及分层14.随着温度的变化,钢材的力学性能有何变化?总的趋势是:温度升高,钢材的强度降低,应变增大,反之温度降低,钢材强度会略有增加,塑性和韧性却会降低而变脆15.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对材性有何影响?当截面完整性遭到破坏,如有裂纹空洞刻槽,凹角时以及截面的厚度或宽度突然改变时,构件中的应力分布将变得很不均匀,在缺陷或洁面变化处附近,会出现应力线曲折密集,出现高峰应力的现象即应力集中影响:在应力高峰出会产生双向或三向的应力,此应力状态会使材料沿力作用方向塑性变形的发展受到很大的约束,材料容易脆性变形16.什么是疲劳断裂?它的特点如何?简述其破坏过程。
概念:疲劳断裂是微观裂缝在连续重复荷载作用下不断扩展直至断裂的脆性破坏特点:出现疲劳断裂时,截面上的应力低于材料的抗拉强度,甚至低于屈服强度。
同时,疲劳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塑形变形很小,是一种无明显变形的突然破坏,危险性较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裂纹的形成裂纹缓慢扩展最后迅速断裂疲劳破坏的构件断口上面一部分呈现半椭圆形光滑区,其余部分则为粗糙区,微观裂纹随着应力的连续重复作用而扩展,裂纹两边的材料时而相互挤压时而分离,形成光滑区;裂纹的扩展使截面愈益被削弱,至截面残余部分不足以抵抗破坏时,构件突然断裂,因有撕裂作用而形成粗糙区17.什么是冷工硬化(应变硬化)、时效硬化?冷工硬化:经冷拉冷弯冲孔机械剪切等冷加工使钢材产生很大塑性变形,产生塑性变形后的钢材再重新加荷时会提高屈服强度,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时效硬化:指钢材仅随时间的增长而变脆18计算格构式压杆绕虚铀弯曲的整体稳定性时,为什么要采用换算长细比?答:格构式压杆绕虚铀弯曲时,剪力由虚弱的缀材承担,缀材的截面面积小,抗剪能力弱,引起杆件的剪切变形很大,这对压杆绕虚铀弯曲的整体稳定性不利,为了充分考虑这种不影响,我们用换算长细比代替实际长细比。
1.钢结构和其他材料的结构相比具有哪些特点?答(1)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2)钢结构的重量轻(3)材质均匀,和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4)钢结构制作简便,施工工期短(5)钢结构密闭性较好(6)钢结构耐腐蚀性差(7)钢材耐热但不耐火(8)钢结构在低温和其他条件下,可能发生脆性断裂,还有厚板的层状撕裂,应引起设计者的特别注意。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l7—2003)(以下简称《规范》)采用什么设计方法?答:《规范》除疲劳计算外,均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3.什么是极限状态?钢结构的极限状态可分为哪两种?各包括哪些内容?答:当结构或其组成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此特定状态就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4.钢结构的极限状态可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构件和连接的强度破坏、疲劳破坏和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结构和构件丧失稳定,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和结构倾覆。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影响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混凝土裂缝)。
5.结构的可靠性与结构的安全性有何区别?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要求。
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其定义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可靠度6.钢结构设计的基准期是多少?当结构使用超过基淮期后是否可继续使用?规定时间:一般指结构设计基准期,一般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 50年,桥梁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设计基准期(design reference period):为了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等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设计使用期与设计使用寿命的关系: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时,表明它的失效概率可能会增大,但并不等于结构丧失所要求的功能甚至报废。
规定条件:指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条件,不考虑人为或过失因素8.简述建筑钢结构对钢材的要求、指标,规范推荐使用的钢材有哪些?1.较高的强度。
2.足够的变形能力。
3.良好的加工性能。
此外,根据结构的具体工作条件,在必须是还应该具有适合低温、有害介质侵蚀(包括大气锈蚀)以及重复荷载作用等的性能。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推荐的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Q345、Q390及Q420是符合上述要求的。
9.衡量材料力学性能的好坏,常用那些指标?它们的作用如何?2.强度性能:2.塑性性能3.冷弯性能4.冲击韧性10.哪些因素可使钢材变脆,从设计角度防止构件脆断的措施有哪些?从理论角度来讲影响钢材脆性的主要因素是钢材中硫和磷的含量问题;如果你的工艺路线不经过热处理那么这个因素影响就小一些;如果工艺路线走热处理这一步(含锻打,铸造)那么这个影响就相当的明显;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1;设计选材上尽量避开对热影响区和淬火区敏感的材料;2不得已而用之的话那么就要在工艺上采取预防措施;建议你再仔细查阅一下金属材料学;3设计过程中采取防脆断措施如工艺圆角;加强筋;拔模等;有很多;建议你查阅机械设计手册中的工艺预防措施和手段;11.碳、硫、磷对钢材的性能有哪些影响?、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12.什么是钢材的可焊性?影响钢材可焊性的化学元素有哪些?钢材的可焊性是指焊接后在焊缝处的性质与母材性质的一致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