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全氟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土壤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综述

土壤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壤中的氟化物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氟化物是一类常见的环境污染物质,主要来源包括化肥、工业废水、锂电池等。
氟化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包括影响作物生长、土壤质量下降、引起人体骨骼病变等问题。
由于氟化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复杂,因此需要一系列精确的监测方法来准确检测氟化物的存在和浓度。
目前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离子色谱法、电化学法、荧光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但都能有效地检测土壤中的氟化物含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氟化物的实时监测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有机会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生物传感器等技术来实现对土壤中氟化物的实时监测,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氟化物的监测技术发展趋势将会朝着更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为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靠性。
1.2 研究意义氟化物在土壤环境中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其来源多样且危害严重。
氟化物的监测方法对于及时发现和防止土壤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氟化物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实时监测方法和定性定量方法。
实时监测方法可以实现对氟化物的即时监测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而定性定量方法则能够准确地检测土壤中氟化物的含量,并为环境治理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氟化物的监测将更加精准和高效,有助于保护土壤环境和人类健康。
对氟化物的监测方法进行综述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0字】2. 正文2.1 氟化物的来源和危害氟化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化合物,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水、农药残留、矿产开采和燃煤排放等。
氟化物的主要危害包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氟化物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和急性中毒。
长期接触高浓度氟化物会引起骨质疏松、齿渍、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严重影响健康。
急性中毒则会引起呕吐、腹泻、肌肉痉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土壤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综述

土壤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综述1.氟化物的来源和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氟化物是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释放到土壤中的一种化合物,它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废气、化肥、农药、进口矿物质和含氟活性物质的工业废水等。
氟化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存在会影响土壤的化学性质,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导致土壤肥力的下降,甚至引起土壤的酸化和盐碱化。
氟化物还会通过土壤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现阶段,对土壤环境中氟化物的检测主要采用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
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离子色谱法、滴定法和萤光法;光谱分析法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和光电离质谱;电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电导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具体的介绍:2.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传统的氟化物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特定的试剂与氟化物发生反应,根据反应产物的性质来确定氟化物的浓度。
离子色谱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化学分析法,其检测原理是将样品中的氟化物化合物溶解为离子,然后通过色谱柱对氟化物进行分离,并通过测定洗脱液中氟化物的浓度来确定样品中氟化物的含量。
离子色谱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的优点,但对仪器设备、试剂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滴定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法,其原理是将氟化物溶液滴加标准氯化钠溶液,并在pH较高的条件下,通过氟离子与氯离子的置换反应来确定氟化物的含量。
滴定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成本低,但其检测灵敏度较低,对实验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萤光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氟化物与铝和磷酸盐形成的铝磷酸盐发出的荧光强度与氟化物的浓度成正比的关系来确定氟化物的含量。
萤光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特点,但对仪器设备和试剂的要求较高。
光电离质谱是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将氟化物气体通入电子源产生电子来离子化,并通过质谱仪对产生的离子进行检测来确定氟化物的含量。
光电离质谱具有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但对仪器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
土壤和沉积物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基羧酸的测定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土壤和沉积物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基羧酸的测定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1.引言1.1 概述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土壤和沉积物中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基羧酸的测定。
全氟辛基磺酸(PFOS)和全氟辛基羧酸(PFO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全氟化合物,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如防水材料、油漆、隔热材料等。
然而,这些全氟化合物的坚固性和生物累积性导致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沉积物中,并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生态系统和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因此,精确的测定和监测土壤和沉积物中的PFOS和PFOA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LC-MS/MS)被广泛认可为测定全氟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其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并能够同时测定多种全氟化合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壤和沉积物中PFOS和PFOA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的准备与提取、LC-MS/MS的仪器操作条件、方法验证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我们将采用基于固相萃取(SPE)技术的前处理方法来提取和富集样品中的PFOS和PFOA,并通过LC-MS/MS方法进行分析。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为全氟辛基化合物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测定提供一种可靠且准确的方法,为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该研究还将进一步增进我们对全氟化合物在环境中的行为与归趋的理解,并为全氟化合物的环境行为和风险评估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具体结构如下:引言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相关的理论基础,并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1.1概述中,将对土壤和沉积物中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基羧酸的测定进行简要概述。
然后,在本节的1.2文章结构部分,将对全文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最后,在1.3目的中,将明确研究目的,并阐明本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子节,分别介绍全氟辛基磺酸和全氟辛基羧酸的测定方法。
2.1 全氟辛基磺酸的测定部分将首先介绍其测定的原理,包括化学特性和分析原理的详细说明。
土壤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综述

土壤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检测方法综述氟化物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环境污染物,其来源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药使用和氟化肥的施用等。
氟化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和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土壤中氟化物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土壤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常用检测方法。
一、常规化学检测法1. 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氟化物与溶液中的离子交换作用,在电极上生成电势差,通过测量电势差大小来定量测定氟化物的浓度。
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2. 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离子分析方法,在氟化物的检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方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氟化物离子,然后用溶剂淋洗,离子色谱柱分离,最后通过在线电导检测器检测氟化物离子的浓度。
该方法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离子。
二、光谱分析法1. 紫外可见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可通过测量溶液在紫外或可见光区的吸收光谱来分析物质的浓度。
氟化物具有一定的吸收峰,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可以快速检测氟化物的存在和浓度。
三、生物传感器法近年来,生物传感器法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生物材料对环境变化的高度敏感的传感器,通过生物材料与待测物质的特异性识别和反应来实现对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目前,基于酶、细胞和抗体等生物材料的生物传感器已经被应用于氟化物的检测。
生物传感器法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优势,但其操作复杂且检测时间较长。
土壤环境监测中氟化物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和生物传感器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土壤中氟化物的检测。
土壤氟化物(全量)的分析与测定

要 意义 。
因此 , 测定 土壤 中 的氟 含量 能 较 准 确地 预 测 环境
污染及地氟病对人体和动植物健康所产生的危害。
2 实验 部 分
2 . 1 方 法原 理
离 子选择 电极 法是 以氟 电极 为 指示 电极 , 饱 和甘 汞 电极 为 参 比电 极 , 用 电位 法 测 定 试 液 中氟 离 子 含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mo n i t o i r n g a n d o t h e r i f e l d s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d o p t s t h e i o n s e l e c t i v e e l e c t r o d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l f u o i r n e c o n t e n t i n s o i l .B u t t h e p r e—t r e a t me n t o f s a mp l e i s v e r y c o mp l i c a t e d a n d c a n c a u s e t h e r e s u l t  ̄d e v i a t i o n .W e o p t i mi z e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c o n d i t i o n t h r o u g h r e p e a t e d e x p e i r me n t a n d c o mp a is r o n,a t t h e s a l n e t i me-i t g e t s a b e t t e r r e s u h b y d e t e r mi n i n g he t a c c u r a c y a n d p r e c i s i o n o f t h e me t h o d,i n a d d i t i o n,
土壤中全氟含量测定条件研究

土壤中全氟含量测定条件研究氟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少量氟可以促进牙齿珐琅质对细菌酸性腐蚀的抵抗力,防止龋齿,因此水处理厂一般都会在自来水、饮用水中添加少量的氟,但长期摄入高剂量的氟化物,可能导致癌症、神经疾病以及内分泌系统功能失常。
氟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在土壤中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且各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迁移进入植物和动物体内,对许多生物具有明显的毒性,而且氟不能生物降解,可以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作用在生物体内富集,即使是低水平的污染也能对人造成危害,因此,土壤中氟含量的测定在地方性氟中毒的监测、防治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一个准确、灵敏、快速、简便的测定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实验采用碱融-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来研究预处理过程中的澄清时间、碱融过程中的所NaOH加入量以及TISAB加入量对土壤中全氟测定的影响。
实验中首先利用氟离子标准溶液绘制出标准曲线,然后将土样使用碱熔法处理,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土壤中氟的电位值,并由标准曲线求出相应土样的氟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澄清时间的长短对土壤中全氟的提取量有影响,对不同的土样来说,土壤氟含量测值随着澄清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澄清时间达到60h后基本达到平衡。
对于NaOH的加入量,土壤中氟含量测量值随着NaOH加入量而增大,但过大的加入量会使其测量值降低,其最佳加入量为2g至2.5g。
对于TISAB的加入量,土壤中氟含量测量值随着TISAB加入量而增大,在加入量达到10ml时候基本达到平衡。
关键词:土壤,全氟,测定,条件EXPERMENTAL STUDY ON CONDITIONS OF THE ETERMINATON FLUORINE IN SOILABSTRACTF l u o r i n e i s o n e o f t h e i m p o r t a n t r a r e e l e m e n t s i n t h e b o d y, A l i t t l e f l u o r i n e c a n p r o m o t e e n a m e l's r e s i s t i b i l i t y f o r g e r m a c i d c o r r o s i o n,p r e v e n t f r o m dental caries ,s o w a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p l a n t g e n e r a l l y i s u s i n g t o a d d i n g a l i t t l e f l u o r i n e i n t h e t a p w a t e r,d r i n k i n g w a t e r,b u t i f u p t a k e m u c h f l u o r i d e i n a l o n g p e r i o d o f t i m e,it may b e c a u s e c a n c e r,N e r v o u s d i s e a s e a n d a b n o r m a l.e n d o c r i n e s y s t e m.T h e f l u o r i n e h a s a h i g h b i o a c t i v i t y, v a r i o u s f o r m s w h i c h c a n m u t u a l l y c o n v e r t a n d m o v e i n t o p l a n t a n d a n i m a l b o d i e s u n d e r t h e c e r t a i n c o n d i t i o n,b u t h a v e a n o b v i o u s t o x i c i t y t o m a n y l i v i n g c r e a t u r e s, c a n't b e b i o d e g r a d e d a n d b e r i c h e d i n l i v i n g c r e a t u r e s b y b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i n a n d e n r i c h m e n t.T h e r e f o r e,i t h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a b o u t t h e the test-condition for the FL-content in the soil in t h e l o c a l m o n i t o r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u r e s e a r c h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b u i l d a n a c c u r a c y, q u i c k,r a p i d a n d s i m p l e m e a s u r i n g m e t h o d.T h i s e x p e r i m e n t by the Alkaline Meling-Fluoride Ion-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 pro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 etermination of Fluorides in Soils by c l e a r n e s s t i m e a n d t h e N a O H a n d T I S A B a d d i t i o n i n t h e p r e-h a n d l i n g p r o c e s s.I n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F i r s t l y, d r a w a s t a n d a r d c u r v e b y s t a n d a r d s o l u t i o n o f f l u o r i n e i o n, t h e n h a n d l e t h e s o i l s a m p l e b y The alkaline melting method ,a n d t e s t t h e f l u o r i d e-p o t e n z i a l w e r t b y Fluoride Ion-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 in s t a t e d t i m e,a n d g e t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f l u o r i d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t h e s o i l s a m p l e s b y s t a n d a r d c u r v e.T h e r e s u l t o f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p r o v e:t h e l e n g t h o f t i m e h a s i m p a c t t o t h e a m o u n t o f e x t r a c t o f t h e w h o l e f l u o r i n e i n t h e s o i l a n d f o r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s o i l,t h e l o n g e r t h e t i m e i s,t h e h i g h e r t h e f i g u r e o f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t h e f l u o r i n e i n t h e s o i l.w h a t's m o r e,i t w i l l b e r e a c h e d t o b a l a n c e a f t e r60H o u r s.F o r t h e N a O H a d d i t i o n,i n t h e s o i l f l u o r i n e c o n t e n t s f i g u r e i s i n c r e a s e d a l o n g w i t h t h e N a O H a d d i t i o n.b u t i f t o o m o r e,b e r e s e r v e.t h e b e s t a d d i t i o n i s2-2.5g r a m s.F o r t h e a d d i t i o n T I S A B,f l u o r i n e c o n t e n t s f i g u r e s w i l l b e i n c r e a s e d a l o n g w i t h T I S A B a d d i t i o n-o u t q u a n t i t y b u t i n c r e a s e,w h e n i t i s r e a c h e d t o10m l,i t w i l l b e t e n d t o b a l a n c e.KEY WORDS:soil, fluorine, determination, condition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1 土壤中氟的来源及形态 (1)§1.1.2 土壤氟污染危害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 测定方法的影响 (3)§1.2.2 测定条件的影响 (3)§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3)§1.3.1 研究的内容 (3)§1.3.2 研究方法及实验目的 (4)第二章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5)§2.1.1 主要仪器 (5)§2.1.2 实验试剂 (5)§2.2 实验方案的设计 (6)§2.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6)§2.2.2 土壤样品预处理 (6)§2.2.3 土壤样品测定过程中的不同实验条件 (7)§2.2.4 土壤样品的测定 (8)第三章实验结果及分析 (10)§3.1 澄清时间实验结果及分析 (10)§3.1.1 澄清时间实验 (10)§3.1.2 提取时间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分析 (13)§3.2 NaOH加入量实验及结果分析 (14)§3.2.1 NaOH加入量实验 (14)§3.2.2 NaOH加入量实验结果分析 (16)§3.3 TISAB加入量实验及结果分析 (17)§3.3.1 TISAB加入量实验 (17)§3.2.2 TISAB加入量实验结果分析 (19)第四章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壤氟化物的测定

土壤氟化物的测定一、引言氟化物是土壤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其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药使用、煤燃烧等。
高浓度的氟化物会对土壤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对土壤中氟化物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壤氟化物测定方法。
二、主要测定方法1. 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中氟化物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离子选择电极对氟离子的选择性响应,通过测量电极电势的变化来间接测定土壤中的氟化物含量。
离子选择电极法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速的优点,但需要使用专用的离子选择电极设备。
2. 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氟化物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柱将土壤中的氟化物分离并测定。
该方法具有测定范围广、准确性高的优点,可以同时测定多种离子,但需要专业的离子色谱仪器。
3.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是一种基于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电极与土壤中的氟离子发生化学反应,测量电极电势的变化来测定土壤中的氟化物含量。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优点,但需要使用专用的氟离子选择电极设备。
4. 水提取法结合离子选择电极法水提取法结合离子选择电极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中氟化物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土壤样品与水进行混合,将土壤中的氟化物溶解到水中,然后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的氟化物含量。
水提取法结合离子选择电极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的特点,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土壤样品:将采集的土壤样品经过筛网过滤,去除杂质。
2. 水提取: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品,加入适量的纯水,放置一段时间,使土壤中的氟化物溶解到水中。
3. 过滤:将水提取液过滤,去除残留的固体颗粒。
4.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取一定体积的水提取液,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其中的氟化物含量。
5. 结果计算:根据测定结果和样品的质量计算土壤中的氟化物含量。
四、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害化学品。
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效氟

内,在温度达到 350℃后,维持温度 10min 不变,充分溶解 考值范围(215±29μg/g),经测定结果的计算得知,相对标
NaOH,将其充分混合试样后升温至 500℃,持续 30min 灼 烧,冷却后样品内加入 10ml 沸水,溶解 [1]。少量、多次冲洗
0.006mg/L,精确称量样品 0.5g 并定容至 100mL 后,经计 算得知土壤中氟的检出限在 1.2mg/kg。 2.2 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及加标回收率
精 确 称 量 0.5g 土 壤 试 样( 过 120 目 ),并 转 移 至 50ml
重复对标准样品加氟标样与标准样品 (GBW07409) 进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各类元素,而氟作为活泼性最高的 1.4 标准曲线制备
一个元素,是人体及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当前,在测定土壤
在 6 个 100ml 容 量 瓶 内 分 别 添 加 氟 离 子 标 准 使 用 溶
中的氟含量时,通常都是以化学比色法及离子选择电极等方 液(10μg/ml)1.0ml、2.0ml、5.0ml、10.0ml、20.0ml、
色谱柱 :Metrosep supp4 / 5 Guard 保护柱,Metrosep - 峰面积,相关系数 0.9996。经计算后得知,氟的检出限在
A Supp 5-250 阴离子分析柱 ;流动相 :3.2mmol/L Na2CO3, 1.0mmol/L NaHCO3,流速 0.7ml/min。 1.3 样品制备
2.36% ~ 4.70%,最低检出限为 1.2mg/kg,相关系数 0.9996,加标回收率为 83.5% ~ 94.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 ’ (
DE F D " , . / 0 1 2 34 5 6 7 8 1 0 9: 0 8 ; 6 / < 8 = >! ?@ A B C B G HI C B
文章编号 & % ’ ’ L J $ # ’ $ ! # ’ ’ ( " ’ % J ’ % ’ ( J ’ Q
平均回收率达 $ % ’ # D ( W 之间 + K D L WD高氯酸标准加入法次之 +平均回收率 为 $ ( D L W+标 准 曲 线 测 定 方 法 平 均 回 收 率 最 低 +只 有 L L D X WD实 测 结 果 表 明 +(种 方 法 所 得 数 据 之 间 无 显 著 差 异 +T U I ?V标 准 加 入 法 和 高 氯 酸 标 准 加 入 法 的 测 量 结 果 较 为 接 近 +但 相 比 较 而 言 +后 者 试 剂 更 为 简 单 +价 廉 +更 具 实 用性 D 关 键 词 &全氟测定 R土壤 R氟离子选择电极 R标准曲线测定法 RT U I ?V标准加入法 R高氯酸标准加 入法 中图分类号 &I % Q % D $ 文献标识码 &?
分别 吸取 2 曲 线 的绘制 U ’ 2 2 ! 2 ’ E 2 ! % ’ 2 2 ! 6 ’ 2 2 ! 氟 标 准 使 用 液 于 个 E ’ 2 2 ! % 2 ’ 2 235 * % 2 235
容量瓶中 ! 用水稀 释至标 线 ! 混匀 ’即 得 2 ’ 2 2 ! 标 准 2 ’ E 2 !% ’ 2 2 !6 ’ 2 2 !E ’ 2 2 !% 2 ’ 2 2J 4 B 35 系列 ’ 依次由稀到浓分别准确吸取上述系列各 加% % 235 ! 2 ’ 235N O < +?后放入磁性搅拌子 一根 ! 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 ! 以氟电极为指示
防 治 研 究 中! 具有重要的意 性 氟 中 毒 的 监 测( 义" 建立一个准确 ( 灵敏 ( 快速 ( 简便的测定方法 是 十分必要的 ’自 从 % ) * *年 氟 离 子 选 择 电 极 的设计成功以来 ! 因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 ( 灵敏 度高的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目前被推 荐 并 广 泛 应 用 的 方 法 是 标 准 曲 线 法! 但往往因 样品试液和标准系列试液组成不同而引起较大 误差 ’ ’ %31 4 +, . / 0 1提 出 用 2 , 5高氯酸溶液 浸提 !氟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测定植物样 品的氟化物 国内学者用此法测定桑叶中氟 ! 化 物 含 量 以 及 碱 性 滤 纸 中 的 氟 化 物 含 量! 均取
$ 6 & $ 7 !8 用 * 2 235 蒸 馏 水 中 ! 冷却后稀释 ’ 6 ! 4 ;为 E 31 , 5氢 氧 化 钠 调 节 : 至 %5 ’ 9 ’ K 样品预处理 准 确称取 土样 C 过% 置于 2 2目 D2 ’ 6 E 2 2B ! 的 镍 坩 埚 中 然 后 用 少 量 蒸 馏 水 润 湿样 E 235 ! 再加入 735% 轻 品! * ’Q E31 4 , 5RS L; 溶液 ! 敲 坩 埚以 使 样 品 分 散 均 匀 ! 然后放入 % E 2G 烘 箱 中 保 持 %T后 取 出 ! 将坩埚放入 7 2 2G 的 马 弗炉中 ! 再将温度升到 * 在此温度下使样 2 2G! 冷却 ! 加 E35蒸馏 品熔融 7 23H I后取出坩埚 ! 水! 微 热以 促使 氢氧化 钠 熔 块 溶 解 ’然 后 缓 缓 加 入 浓 盐 酸 约 835 边 加 边 搅 拌! 使: ! ; 调整 到P 用: 待冷却后转 入 F)之间 C ! ; 试纸检查 D E & 稀释至标线 ! 摇匀备用 $ E 235容量瓶中 ! ’ 9 ’ M 测定方法 $ P & 标准曲线法D 9 ’ M ’ 9 方 法 +C 浓度标准
得了满意的效果
’该 方 法 因 试 剂 简 单 而 引 起人们的注意 ! 但目前多用于植株中氟的测定 "
将该方法应用于土壤中氟的测定尚未见公开报 道 ’为此笔者在近年来大量测定土壤和矿物样 % 2 & 品 中氟含量的基础 上 $ 将 该方法 在 多次 实 践 ! 准确度以及回收率等 中 与 其 它 方 法 在 精 密 度( 方面作了比较 ! 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检验 ! 综 合 分 析 了 各 方 法 的 优 缺 点! 以期为环境科学 工作者测定土壤中的氟提供实用方法 ’
土壤全氟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 吴卫红 % +谢正苗 %+徐建明 %+刘 超 (
! % D浙江大学 土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浙江 杭州 ( % ’ ’ # $ R# D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 +浙江 杭州 ( % ’ ’ % # R ( D浙江大学 环境工程系 +浙江 杭州 ( % ’ ’ # $ "
收稿日期 &# ’ ’ % J ’ K J # L 基金项目 &国家 M 资助项目 ! 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 ( N $ $ $ ’ % % L ’ $ " O% 作者简介 &吴卫红 ! 博士 +从事土壤化学与环境方面的研究 D % $ * % P" +女 +浙江武义人 +
% 2 8
摘
要 &摘 要 & 应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土壤的全氟的含量+ 对标准曲线测定法S T U I ?V标 准 加 入 法 和 高 氯 酸 标 准 加 入 法 进 行 了 比 较 D结 果 表 明 + 标 准 加 入 法 的 回 收 率 最 高 加 标 回 收率在 L + K D $ W) T U I ?V
% 实验方法
9 ’ 9 主要仪器 离 子 计 #> = % 2 = = %氟 : ;< >数 字 酸 度 4 < ? @ 离 子 选 择 电 极 #6 7 6型 甘 汞 电 极 #磁 力 加 热 搅 拌器 #马福炉 " 9 ’ A 试 剂 称取 6 优级 9 ’ A ’ 9 氟标准贮备液 ’ 6 % 2 2B C 纯D 氟化钠C 在 E 2 2 F* 2 2G 烘 干 8 2 F8 E3H I 后! 在干燥器中冷却 D 溶于水中 ! 转入 %5容量 ! 瓶! 稀释至标线 ! 混匀 ! 贮存于聚乙烯瓶中 ’ 氟 标 准 溶 液 吸取 % 9 ’ A ’ A 2 ’ 2 235 标 准 贮备液于 % 用水 稀 释 至标 线 ! 2 235容量瓶中 ! 摇 匀 ’此 溶 液 为 每 35含 % 2 2J B氟 离 子 ’贮
浙 江 大 学 学 报C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D 存于聚乙烯瓶中 ’
第 6)卷
氟 元 素 是 动 物 和 人 体 的 必 需 微 量 元 素! 人 们已注意到氟在人体内失调将会导致各种疾 土壤环境中氟含量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 病" 过 低 则 会 导 致 饮 用 水 和 食 物 中 氟 的 缺 乏! 从而 造成龋齿或使骨质变脆 # 过高 ! 则会造成水源氟 污 染! 或通过食物链传递到动物或人体后导致
% & 氟 中 毒$ 土壤中氟含量的测定在地方 ’因 此 !
高 氯 酸D 吸取 9 ’ A ’ K 2 ’ %31 4 , 5 ;> , L8C 分析纯D 溶 于 去 离 子 水 中! 定容 % 235 ;> , L8C 至% 2 2 235 !混均 ’ 9 ’ A ’ M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C D N O < +? E P35 冰 醋 酸 和 % 6B含 6个 结 晶 水 的 柠 檬 酸
% + # % % ( J J % De Di J U _‘ [ H ] @ aB b \+^ Zc B b ] aB ] @+F U Zd [ b \! f g h jk i l m n f opn h q rs q g i t r u q g YZ YH B [ \ ] @ +^
+y D +~n % ’ ’ # $ +" R# Ds n f ov f w l r i f xq f h n m g u l q f u q z q { l n f |}f l w f | ! z i t( z l f n n o l n h l i f#i f l h i r l f |$ q u z J +y +~n % ’ ’ % # +" R( D&q Di + " q f h q r z q { l n f |% r i w l f u q f | ! z i t( z l f n ’ h jv f w l r i f xq f h n m v f | l f q q r l f | f l u n m D +~n % ’ ’ # $ +" y z q { l n f |}f l w f | ! z i t( z l f n" Dc ( )* 1 / 8 < 03+ 8 3 3 6 / 6 0 = )6 = 5 + < 3 + 6 = 6 / )8 0 1 = 8 03 = = 1 2 3 2 . / 8 + 6, 0 = 6 0 = 8 0< 8 2 \ A ] b . \ G ‘ [ H / B b ] @ DE F D " +# ’ ’ ( + # $ ! % " & % ’ ( J % ’ * Z] B 0 H A 1 B 2 3! ?@ A B C B G HI C B &T +T +b 4 5 < = / 1 , = [ H1 2 b ] 6 b A 6C A 0 HaH 2 [ \ 6 2 b ] 6 b A 6b 6 6 B 2 B \ ] 1aH 2 [ \ 6 67 H A C [ . \ A B Cb C B 61 2 b ] 6 b A 6 U I ?V1 ] J b 6 6 B 2 B \ ] 1aH 2 [ \ 68H A H6 H 1 C A B 9 H 6G \ A2 [ H6 H 2 H A aB ] b 2 B \ ]\ G 2 \ 2 b . G . \ A B 6 HB ]1 \ B . 1 B ] @G . \ A B 6 HB \ ] 1 H . H C J DT K D L W ! 2 B 0 HH . H C 2 A \ 6 H U I ?V 1 2 b ] 6 b A 6b 6 6 B 2 B \ ] 1aH 2 [ \ 6@ b 0 H[ B @ [ H 1 2b 0 H A b @ HA H C \ 0 H A 3\ G$ A b ] @ B ] @ L K D $ WJ % ’ # D ( W"b DT a\ ] @2 [ A H HaH 2 [ \ 6 1 [ H7 H A C [ . \ A B Cb C B 61 2 b ] 6 b A 6b 6 6 B 2 B \ ] 1aH 2 [ \ 6b ] 62 [ H1 2 b ] J L D X W+A DU ( D L W b H 6 b A 6C A 0 HaH 2 [ \ 6[ b 62 [ Hb 0 H A b @ HA H C \ 0 H A 3\ G$ ] 6L 1 7 H C 2 B 0 H . 3 28b 1G \ ] 62 [ b 2 Dd +2 2 [ H A H8b 1] \1 B @ ] B G B C b ] 2 6 B G G H A H ] C H9 H 2 8H H ]2 [ HA H 1 . 2 1\ 9 2 b B ] H 69 32 [ A H HaH 2 [ \ 6 1 \ a7 b A b 2 B 0 H . 3 [ H +1 +b 7 H A C [ . \ A B Cb C B 61 2 b ] 6 b A 6b 6 6 B 2 B \ ]aH 2 [ \ 68b 16 B 1 2 B ] @ B 1 [ H 69 3B 2 1C \ ] 0 H ] B H ] C H B a7 . B C B 2 3 ] 6A b 7 B 6 B 2 3 D B ]2 \ 2 b . G . \ A B 6 HaH b 1 A H aH ] 2 &2 R1 RG J R1 R :6 >; / + < \ 2 b . G . \ A B 6 H6 H 2 H A aB ] b 2 B \ ] \ B . . \ A B 6 HB \ ] 1 H . H C 2 B 0 HH . H C 2 A \ 6 H 2 b ] 6 b A 6C A 0 HaH 2 [ \ 6 R7 T U I ?V 1 2 b ] 6 b A 6b 6 6 B 2 B \ ] 1aH 2 [ \ 6 H A C [ . \ A B Cb C B 61 2 b ] 6 b A 6b 6 6 B 2 B \ ] 1aH 2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