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doc

合集下载

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只停留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还要求家长积极地配合,与教师一起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找出原因,与教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取得教育孩子协调一致性,配合学校共同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一:一、与老师多沟通。

家长一定不要把孩子送到学校以后,就不闻不问了,一定要多跟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二、多理解老师。

有的家长对老师的职业不理解,认为老师的工作就是教育好学生,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老师主要任务还是教书,所以,家长应该理解。

三、维护老师的权威。

维护老师的权威,就是要时时刻刻尊重老师,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不好,不要让孩子感觉家长对老师不满意。

四、多帮助学校做事情。

学校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家长帮助,我们一定要多多做一些事情,让老师了解家长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对孩子特殊关照一下。

五、多参加学校的活动。

学校如果组织了一些活动,需要家长参加,我们也一定要积极参加,通过活动了解学校,了解老师,也多了解一下在学校时孩子的表现。

六、接受老师的理念。

每位老师的教学理念可能有所不同,不过没关系,我们应该多理解老师的要求,尽量接受老师的理念,这样才能让孩子不产生矛盾的心理。

七、要做到尊重老师。

尊师重道是传统美德,作为学生家长,一定也要做到尊重老师,同时要求学生尊重老师,只有在彼此的尊重中,才能找到最好的配合方式方法。

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二:一、提高思想认识,从根本上改变自己。

我们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的思想。

从思想上、行动上要负起管教孩子的责任。

平时我们认为一旦孩子进入学校,就将教育的责任绝大部分推到学校、教师身上,认为教育孩子主要还靠学校和老师。

其实家长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俗话说:三岁看老。

孩童时代所受的教育影响着人的一生,孩子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

诚然学校是专门教育孩子的场所,但是我们也要重视自己的教育职责,要配合好学校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有利于培养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孩子,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会上家长代表发言稿参考范文丨作为家长要理解、支持和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家长会上家长代表发言稿参考范文丨作为家长要理解、支持和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家长会上家长代表发言稿参考范文丨作为家长要理解、支持和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xxx的妈妈。

首先非常感谢班主任王老师和各位家长给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我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平时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我感到十分的荣幸,也感激所有老师对我们班的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让我们每一位家长身上多了一份责任,老师对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倾注了爱心和心血,让我很感动。

所以,作为家长,我理解、支持和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对于教育孩子这件事情,在座的各位家长,很多都比我做得好。

说来惭愧,我感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不够,有很多方面还要好好学习。

应老师的建议和大家的要求,下面,我就根据自身的一些经历来谈谈自己对孩子成绩的看法和与孩子相处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这两个方面的见解,与各位家长共勉。

一、关于孩子的成绩的问题。

1、平常心对待分数不是万能,但是没有分数也是万万不能。

孩子读初中后,因为接下来面临着的是中考,东莞中考的形势比较严峻,所以现在我们初中的家长情不自禁地关心起孩子的学习成绩来。

面对着周考、月考、期中考和期末考,孩子的这些成绩,我们的家长们的心情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影响,时高时低。

其实,面对成绩,孩子的内心比我们的家长还急。

他们也都希望自己能考好,希望自己付出的努力都有收获和回报。

所以,面对着孩子的成绩,我们家长要与孩子共情,平常心对待。

明确考试只是测试这段时间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知识的情况的。

只要孩子考出了自己的水平就好。

如果孩子考得不理想,我们就与孩子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2、对孩子要多一些鼓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这是每一个父母的共同心愿。

可是,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我们看到别人家的花怒放了,我们自己的那棵还没有动静,我们的内心就会着急,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们光急没有用的,因为每种花的花期是不同的。

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

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

杨伟交流----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孩子的学习、成长,每时每刻牵动着父母的心。

每一次考试成绩的升降都牵动我们的神经,经常苦恼。

现在的孩子,思想比较成熟,想法比较难捉摸。

打不得、骂不得;有时说教的多了,他还嫌啰嗦。

我这人脾气不好,容易发火,孩子对我不是很愿意交流。

有时孩子同我交流时,可能赶上我正有事,也没有好好交流。

孩子四年级一开学,班主任就问孩子:你家长来没有?当时我正在一边。

杨老师和我谈了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对孩子的印象和期望。

杨老师最后说希望和家长经常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对孩子多鼓励,少打骂批评。

从那以后,我每学期基本上保持两周左右去学校,和老师交流一下孩子近一段在校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

并根据老师提供的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指导,教育。

孩子的成绩有了提高,期末成绩最好时也进入前10名。

这让我和妻子很欣慰,但好景不长,孩子骄傲了,成绩明显下滑。

我们又及时和老师交流,成绩渐渐稳定。

我们希望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是孩子重新回到最佳状态。

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呢?我们有一些浅见,虽不成熟,愿意和各位老师和家长交流,抛砖引玉,取长补短。

首先;教育孩子不是一方面的单方责任。

不能认为孩子送学校了,家长就可以当放手掌柜,成长学习都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只要管好孩子的吃穿就可以了。

最早,我不愿去学校见老师。

在印象中,只有坏学生才叫家长,所以怕见老师。

孩子在学校究竟是怎样学习的?我们也不知道,就知道考试好了就奖励,好吃好喝好玩的随便;考糟糕了,皮带板子一顿揍。

孩子为什么没考好?孩子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都不知道,孩子也不愿说,不敢说,有时考卷都不让我看。

自从和杨老师的交流开始以后,我们根据杨老师的指导和提供的情况,针对孩子的学习中的弊病,进行相应的引导、教育。

并根据老师反映孩子上课发言不积极,在班级工作不热心。

与孩子进行交流才知道—孩子不积极发言是因为害怕回答错了,班里同学笑话,出洋相。

我问孩子,别的同学发言或回答问题错了,同学们笑不笑?孩子说:笑,还笑得很厉害。

家校共育的例子

家校共育的例子

家校共育的例子
1. 家长和老师就像咬合的齿轮,共同推动孩子成长!比如说,有一次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老师及时发现并和家长沟通。

家长呢,也迅速响应,配合老师一起教育引导孩子如何应对,让孩子明白要勇敢面对欺负,同时也要学会宽容,这不是很好的家校共育例子吗?
2. 家校共育就如同建造一座坚固的城堡!想想看,老师组织班级活动,家长们积极参与筹备物资、帮忙布置场地,大家齐心协力让活动精彩纷呈,孩子们玩得开心又有收获,这难道不是家校共育的有力体现?
3. 家校共育就似船和帆,相互配合才能驶向远方!我记得那次孩子参加演讲比赛,老师在学校指导孩子的演讲技巧,家长在家里陪着孩子反复练习,给孩子鼓励和信心,最后孩子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棒呀!
4. 家校共育简直就是滋养花朵的阳光和雨露呀!学校里,老师认真授课,关注孩子学习状态;回到家,家长耐心辅导作业,陪孩子阅读,这不就是在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吗?
5. 家校共育如同鸟儿的两翼呀!有一回孩子在学校遇到了学习上的困难,情绪低落。

老师立马察觉并和家长交流,家长则给予孩子温暖的安慰和具体的帮助,让孩子重新振作起来,这不是家校共育的感人一幕吗?
6. 家校共育好比是琴上的两根弦,共同奏响美妙乐章!比如学校组织亲子运动会,老师精心策划,家长踊跃报名参加,和孩子一起在赛场上拼搏,那充满欢笑和汗水的场景,不正是家校共育的生动写照吗?
7. 家校共育就像一双有力的手,托起孩子的未来!记得有个孩子性格很内向,老师在课堂上多给他表现机会,家长也经常带他参加社交活动,慢慢地,孩子变得开朗自信起来,这绝对是家校共育的成功案例啊!
我的观点结论:家校共育真的太重要了,只有家长和老师紧密合作,才能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和成长!。

同老师互助教育孩子心得体会(通用5篇)

同老师互助教育孩子心得体会(通用5篇)

同老师互助教育孩子心得体会同老师互助教育孩子心得体会(通用5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

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同老师互助教育孩子心得体会(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同老师互助教育孩子心得体会1人生的经历告诫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

时光荏苒,眨眼已过十二个寒暑,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从他出生到现在,我们尽量营造家庭的民主氛围和轻松环境来对他进行教育。

目前我们一家人感情融洽、沟通良好,孩子健康活泼,茁壮成长。

一、教育孩子要平等沟通,倾听是良好的沟通的前提。

孩子的许多缺点都是能够在父母身上找得到的。

教育孩子时先约束自己,规范好自己的行为,用良好的环境和榜样去影响、熏陶孩子。

比如,平时我们家长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再忙、再累,也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他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量,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二、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和行为习惯。

通过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向孩子灌输竞争意识,在现在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能力,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除了正常的零花钱之外,我们很少给他钱,他要买什么都会事先征得我们的同意。

有时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说大人在外面工作有多么辛苦,赚钱是多么不容易,这样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自然而然知道珍惜为他所做的一切了。

三、避免太看重分数,用肯定对待孩子。

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分数仅作为参考,关键是将错题充分理解、领悟透彻。

家长与老师携手

家长与老师携手

家长与老师携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各自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他们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是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关键。

家长的角色:1.情感支持与陪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最重要的情感支柱。

他们需要为孩子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关怀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和自信。

2.价值观引导:家长有责任向孩子传授家庭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生活态度。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孩子的品格和道德意识。

3.生活习惯培养: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作息、卫生等方面。

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4.兴趣与才艺培养: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才艺潜能,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活动和课程,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同时,家长也需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才艺。

老师的角色:1.知识传授:老师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负责向学生传授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作业等方式,老师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2.引导成长:除了知识传授外,老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他们需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建议。

同时,老师也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激发潜能: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通过个性化教育、拓展课程等方式,老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4.家校沟通:老师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同时,老师也需要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要求,帮助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价值观、生活习惯和兴趣才艺等方面的培养;而老师则需要注重知识传授、引导成长、激发潜能和家校沟通等方面的工作。

如何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如何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如何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是一项需要家庭、学校和老师共同努力的任务。

家庭和学校教育都是重要的,但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为了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与老师建立一个积极的沟通渠道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与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进展、兴趣爱好以及任何可能影响他们学习的问题是必要的。

这将使你了解孩子的需求并得到老师的反馈。

2.参与学校活动:尽可能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家长会、社区活动、教师讲座等。

这将使你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课程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支持并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

3.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老师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家庭也是培养孩子正确学习态度的重要环境。

要通过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等方式,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

4.督促孩子完成作业:作为家长,要确保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并进行复习。

这样可以保持与老师之间的良好合作,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5.支持老师的纪律要求:老师通常有一系列纪律要求,如上课守时、完成作业、遵守校规等。

作为家长,要支持老师对纪律的要求,并在家里也进行相应的约束。

这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纪律意识。

6.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非常重要,这可以通过查看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参与学校的家长会来实现。

如果发现孩子在一些学科上有困难,要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并寻求帮助。

同时,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让他们感到受到肯定和鼓励。

7.尊重老师的专业性:尽管我们对孩子有最深的了解,但还是要尊重老师的专业性。

老师经过专业培训,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

在与老师沟通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并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8.配合老师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或遇到困难,要积极配合老师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这可能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幼儿园家长如何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

幼儿园家长如何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

幼儿园家长如何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幼儿园是孩子们培养成为独立、自信和有礼貌的人的重要环境。

在幼儿园,家长和老师是共同育儿的重要角色。

家长与老师的配合对于孩子的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家长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帮助他们与幼儿园老师配合,共同教育孩子。

理解幼儿园教育首先,家长需要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幼儿园注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鼓励和培养孩子的兴趣、探索精神和自我表达能力。

家长应该认识到,幼儿园教育并不仅仅是传统的课堂学习,而是通过学习和玩耍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家长能更好地理解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努力和意图。

这种理解将有助于家长更好地与老师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个性和能力。

留意学校通知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幼儿园发布的通知和信息。

学校通知是家长了解学校活动、课程安排和教育要求的重要渠道。

家长可以通过学校的留言本、微信群等方式与老师保持沟通。

及时回应学校通知是家长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的重要措施之一。

家长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日、亲子活动和家长会议。

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还能与老师面对面交流,互相分享对孩子教育的经验和观点。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是家长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的基础。

家长应该与老师保持定期的沟通和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进展。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留言本:家长可以经常在孩子的留言本上写下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让老师了解孩子的一些个人特点和需求。

•家访:家长可以邀请老师来家里做家访,让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和背景,为教育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微信群:家长可以与老师加入同一个微信群,方便双方及时交流和沟通。

但家长在群里的发言应注意言辞和内容,不得涉及对教育工作的批评和质疑,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纷争。

•家长会议:定期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长会议,与老师和其他家长共同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
南阳市第七小学
杨伟
交流----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
孩子的学习、成长,每时每刻牵动着父母的心。

每一次考试成绩的升降都牵动我们的神经,经常苦恼。

现在的孩子,思想比较成熟,想法比较难捉摸。

打不得、骂不得;有时说教的多了,他还嫌啰嗦。

我这人脾气不好,容易发火,孩子对我不是很愿意交流。

有时孩子同我交流时,可能赶上我正有事,也没有好好交流。

孩子四年级一开学,班主任就问孩子:你家长来没有?当时我正在一边。

杨老师和我谈了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对孩子的印象和期望。

杨老师最后说希望和家长经常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对孩子多鼓励,少打骂批评。

从那以后,我每学期基本上保持两周左右去学校,和老师交流一下孩子近一段在校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

并根据老师提供的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指导,教育。

孩子的成绩有了提高,期末成绩最好时也进入前10名。

这让我和妻子很欣慰,但好景不长,孩子骄傲了,成绩明显下滑。

我们又及时和老师交流,成绩渐渐稳定。

我们希望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是孩子重新回到最佳状态。

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呢?我们有一些浅见,虽不成熟,愿意和各位老师和家长交流,抛砖引玉,取长补短。

首先;教育孩子不是一方面的单方责任。

不能认为孩子送学校了,家长就可以当放手掌柜,成长学习都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只要管好孩子的吃穿就可以了。

最早,我不愿去学校见老师。

在印象中,只有坏
学生才叫家长,所以怕见老师。

孩子在学校究竟是怎样学习的?我们也不知道,就知道考试好了就奖励,好吃好喝好玩的随便;考糟糕了,皮带板子一顿揍。

孩子为什么没考好?孩子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都不知道,孩子也不愿说,不敢说,有时考卷都不让我看。

自从和杨老师的交流开始以后,我们根据杨老师的指导和提供的情况,针对孩子的学习中的弊病,进行相应的引导、教育。

并根据老师反映孩子上课发言不积极,在班级工作不热心。

与孩子进行交流才知道—孩子不积极发言是因为害怕回答错了,班里同学笑话,出洋相。

我问孩子,别的同学发言或回答问题错了,同学们笑不笑?孩子说:笑,还笑得很厉害。

我问她你笑过别人没有?她回说:也笑过。

我就说:对呀,这都是很正常的。

孩子还说:其实好多时候她发现自己的答案是对的,就是不敢发言。

我就结合我以前上学时怎样发言和她交流。

让她知道,上课发言不仅仅是对和错的问题,而且可以使老师及时发现她对学习的掌握情况。

就是错了,老师也能够及时的帮她,使她学的更扎实等等。

从那以后,孩子敢发言,也爱发言了。

回家经常说我发言老师表扬我了,一脸的高兴。

学习也主动多了。

说到班级工作不热心,她说:你经常说我耽误学习,所以我就尽量不去管。

我才知道毛病的根源是在我身上。

后来,我就和她讲怎样既能管好班里的工作又不耽误学习的方法,结合她在班里的工作,提出建议,她采用后收到好的效果,老师表扬她,她也很高兴。

工作也积极了,学习也有动力。

其次,通过和老师的及时沟通,我们及时掌握了孩子在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辅导。

我经常和孩子一起阅读分析
作文,帮助孩子找出经常犯错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经常是上班带着习题,捡一些易出错或者孩子经常出错的类型,让她进行练习。

对她每取得的一点成绩都给予肯定;每一次缺失都予以指出。

孩子也就有了相应提高。

其三,试着和孩子做朋友。

说着容易做着难,虽然想和孩子做朋友,但是,每当孩子有缺点时,总是难免会发火。

我们家里虽然不是一个家长嚷一个家长护。

但是,每次发火后,我们总是要总结一下,哪里做的太过了,尽量下次避免。

并时常提醒按杨老师建议的鼓励式教育。

俗话说:打在儿身,痛在母心。

但是,孩子对棍棒教育是抵触的。

多和孩子交流,争取不让孩子有逆反心理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不容易。

也希望各位给予指点。

但总的来说,还是尽量做孩子的朋友,理解她,相信她。

也让她理解我们,相信我们。

最后,给孩子留够玩的时间。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小时候也爱玩,也为爱玩挨过长辈的训。

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让她玩,只要是她按要求完成了学习任务,可以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休息。

列宁说过:一个不会休息的人,也不会工作。

玩,是孩子休息的一种方式。

合理的引导孩子玩,既休息好又使身心得到放松。

孩子在玩的时候,要引导不要做损害别人的事,要在玩的时候学会和小朋友相处,不能因玩废学。

在和老师的交流中,杨老师也是说:孩子爱玩是天性,要家长和老师配合多引导,不反对孩子玩,但要有意义,有节制。

在这一点上我们和杨老师的观点一致。

孩子也没有因为一天到晚的读死书,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反倒是有时候宁可在家里看书,也不出去跑。

有时
为了让她休息眼睛,还要赶着往外玩。

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和家庭所面临的难解的习题,每个家庭解题的思路都不一样。

但是,每个家庭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教育好孩子。

在这个习题上,我们的答案还很不合题。

但是,我们认为多和老师进行交流,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成长情况,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水平有限,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我们也很片面,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