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发电控制基本原理及控制方法课件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基本理论

⾃动发电控制(AGC)的基本理论⾃动发电控制(AGC)的基本理论⾃动发电控(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简称AGC ,作为现代电⽹控制的⼀项基本功能,它是通过控制发电机有功出⼒来跟踪电⼒系统的负荷变化,从⽽维持频率等于额定值,同时满⾜互联电⼒系统间按计划要求交换功率的⼀种控制技术。
它的投⼊将提⾼电⽹频率质量,提⾼经济效益和管理⽔平。
⾃动发电控制有四个基本⽬标:(1)使全系统的发电出⼒和负荷功率相匹配;(2)将电⼒系统的频率偏差调节到零,保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3)控制区域问联络线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等,实现各区域内有功功率的平衡;(4)在区域内各发电⼚间进⾏负荷的经济分配。
上述第⼀个⽬标与所有发电机的调速器有关,即与频率的⼀次调整有关。
第⼆和第三个⽬标与频率的⼆次调整有关,也称为负荷频率控制LFC(LoadFrequency Control)。
通常所说的AGC 是指前三项⽬标,包括第四项⽬标时,往往称为AGC 但DC(经济调度控制,即Economic Dispatching Control),但也有把EDC 功能包括在AGC 功能之中的。
负荷频率控制通过对区域控制偏差(ACE)调整到正常区域或零来实现系统频率和⽹间的联络线交换功率的调整。
ACE 表达式如下:()()()[]S A T S A S A T T K f f B P P ACE -+---=10 (1.1) 试中:A P ,S P 分别表⽰实际、预定联络线线功率;A T 、S T 分别表⽰实际电钟时间和标准时间;A f 、S f 分别表⽰实际、预定系统频率;B 表⽰系统频率偏差系数;T K 表⽰电钟偏差系数。
联络线频率偏差控制⽅式,TBC(Tie Line Bias Control),ACE 按上式形成;定频控制⽅式,。
CFC(Constant FrequencyControl),ACE 不含(S A P P -);定净交换功率控制⽅式CNIC(Constant Net Interchange Control),ACE 不含(S A f f -)。
自动发电控制

利用调度监控计算机、通道、远方终端、执行(分配)装置、发电机组自动化装置等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监测、调整电力系统的频率,以控制发电机出力。
它是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自动发电控制着重解决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的频率调节和负荷分配问题,以及与相邻电力系统间按计划进行功率交换。
电力系统的供电频率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参数之一。
系统电源的总输出功率与包括电力负荷在内的功率消耗相平衡时,供电频率保持恒定;若总输出功率与总功率消耗之间失去平衡时,频率就发生波动,严重时会出现频率崩溃。
电力系统的负荷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有时会引起系统功率不平衡,导致频率波动。
要保证电能的质量,就必须对电力系统频率进行监视和调整。
当频率偏离额定值后,调节发电机的出力以使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达到新的平衡,从而使频率能维持在允许范围之内。
所以,自动发电控制是通过对供电频率的监测、调整实现的。
一个大电力系统是由几个区域电力系统通过联络线互联构成。
各区域电力系统按预定计划进行功率交换。
每一个区域电力系统的负荷、线路损耗与联络线净交换功率之和必须与该地区的发电出力相等。
控制指标自动发电控制的功能指标为①电力系统频率偏差(Δf)小于±0.1Hz。
②与邻区电力系统联络线净交换功率保持在计划值。
净交换功率误差的随机电量可以按峰、谷负荷时段计量和偿还。
③保证电力系统时差不超过±5秒,超出时可自动或手动进行修正。
控制方式一般采用联络线净交换功率偏差和频率偏差控制方式(TBC)。
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是:各控制地区根据其区域控制误差(ACE)控制地区内的调整电厂,自行平衡其负荷波动。
按静态来说,基本上不波及其他区域;按动态来说,又能支援邻区电力系统。
控制误差一般表达式为ACE i=ΔP ii+kiΔf式中ki为i区域频率特性常数,单位为MW/0.1Hz;Δf为频率偏差;ΔP ii为i区t时刻的功率偏差。
按ACE信号进行控制中,为了校正由ΔP ii产生的随机电量误差ΔE和由Δf产生的时差Δt,ACE可用下式表达当随机电量ΔE积累到一定值时,可按峰、谷时段所积累的电量在规定的h 小时内进行补偿。
自动发电控制基本原理及控制方法

自动发电控制基本原理及控制方法
自动发电控制是一种在机械、电气及其他设备系统中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使设备系统能够自主地实现对操作参数的调节和对变化环境的适应性。
发电机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控制物的控制量,根据设定的控制方式和算法计算出控制动作,然后通过控制器及执行器,最终实现对发电机运行参数的调节,以实现安全、经济、可靠运行。
发电机自动控制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定模式控制、PID控制、惯性控制、期望控制等。
定模式控制是指根据设定好的固定模式来进行控制,将控制量与模式参数进行比较,求出控制量需要进行的调整措施,从而调整控制数据,使其保持设定的固定模式。
PID控制又称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是目前发电系统最常用的控制方式。
它将发电机的控制量分为三个部分,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通过这三个部分的综合控制,可以控制发电机的运行参数,使其满足系统的要求。
惯性控制是指发电系统的控制是基于平衡模式,只要发电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即使出现负荷变化,也不会影响运行参数。
期望控制是指在发电机控制中设定期望值,准确控制发电机运行参数,使其处于期望状态,从而实现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
总之,自动发电控制是发电机实现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动态检测发电机的控制量和设定参数,根据设定的控制方式及算法计算出控制动作,从而调节发电机的运行参数,实现自动控制,常用的控制方法有定模式控制、PID控制、惯性控制和期望控制等。
自动控制原理最全PPT

2021年6月10日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学习重点
❖ 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及 其工作原理;
❖ 了解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环节;
❖ 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及反馈控 制系统的作用;
❖ 学会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及本质特 征。
2021年6月10日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主要解决问题: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的控制问题。
主要方法:
以传函为数学模型,以拉氏变换数学工具, 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率法。
主要研究对象:SISO,线性定常(LTI),非线性系统,离散
系统。
Linear Time
主要代表人物:伯德,奈奎斯特,伊文思。 Invariable
2021年6月10日
电机与拖动
线性代数
大学物理
自动控制原理
微积分
2021年6月10日
各类 专业课
线性系统
现代控 制理论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原理
基于数学模型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控制理论是研究有关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一阶段:古典控制理论(20世纪40~60年代)
Classical Control Theory 第二阶段:现代控制理论(20世纪60~70年代)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4) 第2章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应用(4) 第3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0) 第4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14) 第5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14) 第6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10)
2021年6月10日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发电机自动控制油门原理

发电机自动控制油门原理
发电机自动控制油门原理指的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发电机转
速(油门)的一种方法。
下面对这个原理进行详细解释:
发电机的转速(油门)由发动机控制。
一般情况下,发电机的启动、停止和调速都需要手动进行。
但是,在一些需要自动控制发电机
转速的场合,就需要使用自动控制油门的方法。
具体地说,自动控制油门的方法是通过测量发电机输出电压来调
节发动机的转速。
系统中通常会设定一个期望的输出电压值,如果实
际输出电压值低于期望值,系统就会自动增加发动机的转速。
通过这
种方式,在发电机输出负载变化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地调整发动机的
转速,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具体的控制流程如下:
1. 系统测量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并和设定的期望电压值进行比较。
2. 如果输出电压低于期望值,则增加发动机转速;如果输出电压
高于期望值,则降低发动机转速。
3. 控制系统根据当前的输出电压和设定的期望电压值,动态地调
整发动机的转速,保证输出电压稳定。
总之,自动控制油门的方法是通过控制发动机转速来控制输出电
压的一种实现方式,它可以提高发电机的自动化程度,并保证输出电
压的稳定性。
自动发电控制(AGC)地原理及应用

实用文档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原理及应用编写:黄文伟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2005年9月目录1. 概述 (3)1.1. AGC的作用 (3)1.2. AGC的目的 (3)1.3. AGC的意义 (4)1.4. AGC的地位 (4)2. AGC的基本原理 (4)2.1. 负荷频率特性 (6)2.2. 机组功频特性 (6)2.3. 系统频率特性 (8)2.4. 独立系统调频 (9)2.5. 自动调频方法 (11)2.6. 联合系统调频 (12)3. AGC的系统体系 (14)3.1. 系统构成 (14)3.2. 控制回路 (15)3.3. 与能量管理系统的关系 (15)3.4. 与其他应用软件的关系 (15)4. AGC的控制原理 (16)4.1. 控制量测 (16)4.2. 净交换功率计划 (17)4.3. 区域控制偏差 (17)4.4. 区域控制方式 (19)4.5. ACE滤波、补偿及趋势预测 (19)4.6. 负荷频率控制 (20)4.7. 在线经济调度 (20)5. AGC的控制方法 (21)5.1. 机组控制方式 (21)5.2. 控制区段与策略 (22)5.3. 区域需求 (23)5.4. 机组功率分配 (23)5.5. 机组期望功率 (25)5.6. 机组控制校验 (27)5.7. 基点功率计划 (28)5.8. AGC工作流程 (29)6. AGC的控制性能标准 (30)6.1. 区域控制标准(A/B) (30)6.2. 控制性能标准(CPS) (31)7. AGC的控制对象 (33)7.1. 电厂控制器 (33)7.2. 机组控制单元 (34)7.3. RTU控制装置 (34)7.4. 机组运行状态 (35)7.5. 控制器信号接口 (35)8. AGC的操作与监视 (37)8.1. 运行操作方式 (37)8.2. 运行监视状态 (37)8.3. 备用容量监视 (38)8.4. 控制性能监视 (38)8.5. 运行状态监视及告警 (40)8.6. 人机交互界面 (41)1.概述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通常简称为AGC,是建立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量管理系统(或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发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之上并通过高可靠信息传输系统联系起来的远程闭环控制系统。
自动发电控制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

自动发电控制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第一章自动发电控制〔AGC〕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3)第一节自动发电控制〔AGC〕开展概略 (3)第二节自动发电控制〔AGC〕与电力系统优质运转 (5)第三节自动发电控制〔AGC〕与电力系统经济运转 (12)第四节自动发电控制〔AGC〕与电力系统平安动摇运转 (13)第五节自动发电控制〔AGC〕与电力市场运营 (14)第二章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概述 (16)第一节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和频率动摇 (16)第二节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基本概念 (20)第三节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构成概述 (24)第三章自动发电控制的基本原理 (29)第一节频率的一次调理 (29)第二节电力系统频率的二次调理 (42)第三节电力系统频率的三次调理 (61)第二篇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系统 (68)第四章电力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 (68)第一节调度端自动发电控制系统概述 (68)第二节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 (70)第五章自动发电控制的信息传输系统 (74)第一节自动发电控制信息传输规范 (74)第二节自动发电控制方式及其信息传输系统要求 (79)第三节信息传输时间延迟对自动发电控制的影响 (83)第六章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系统 (85)第一节水电厂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概述 (85)第二节水电机组的调理才干 (85)第三节水电厂自动控制系统 (88)第四节水电厂机组的优化运转 (111)第五节水电厂全厂负荷控制战略 (114)第六节水电厂AGC控制对一次设备的影响 (116)第七节现代化水电站综合自动化 (116)第八节抽水蓄能电站负荷控制方式 (119)第九节梯级电站负荷控制方式 (122)第七章火电厂AGC控制系统 (126)第一节火电机组的负荷调理才干 (126)第二节火电厂协调控制系统 (134)第三节燃煤机组AGC功用提高及存在的效果 (145)第四节火电厂全厂负荷优化控制系统 (148)第五节燃汽轮机的AGC控制系统 (150)第三篇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的实施 (151)第八章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的控制战略与规划 (151)第一节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的控制战略 (151)第二节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实施规划概述 (155)第九章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系统的实例 (159)第一节调度端自动发电控制系统 (160)第二节厂站自动发电控制系统 (176)第三节信息传输系统 (179)第十章自动发电控制系统调试 (181)第一节AGC调试任务流程 (181)第二节AGC调试项目 (182)第三节机组现场调试方案实例 (183)第四节AGC各级调试的实验报告实例 (194)第十一章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功用评价和控制战略 (205)第一节AGC功用评价规范与参数确实定 (206)第二节互联电网AGC的控制战略 (209)第三节发电功用评价 (220)第四节AGC功用的统计剖析 (226)第十二章电力市场辅佐效劳和AGC调理 (229)第一节电力市场辅佐效劳概述 (229)第二节调理效劳、负荷跟踪效劳需求确实定 (239)第三节调理效劳、负荷跟踪效劳的获取和调用 (244)第四节效劳提供者技术条件的认证、效劳功用评价 (249)第五节调理效劳和负荷跟踪效劳的本钱、定价、买卖结算 (253)自动发电控制的基本原理及运用第一章自动发电控制〔AGC〕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第一节自动发电控制〔AGC〕开展概略一、国外电力系统对自动发电控制〔AGC〕的研讨与运用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原先称为〝电力系统频率与有功功率的自动控制〞,对这项技术的研讨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但它的开展和运用还是在电力系统扩展以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战后经济的开展,电力系统的容量不时增长,各工业兴旺国度的电力系统经过研讨和实验,相继完成了频率与有功功率的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② 提高系统的精度; ③ 可以完成人工控制系统 无法完成的工作。
6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2 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分析或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方法 和依据。
经典控制理论(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拉氏变换和传递
n↓ →Uf↓ →e↑ →Ud↑ →n↑
26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闭环系统的特点: ① 利用偏差消除偏差; ② 能抑制内部或外部扰动对系统的影响,可用
低成本元件构成高精度系统; ③ 稳定性是个重要问题。
27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⑶复合控制方式
前馈补偿控制
复合控制:
+
反馈控制
对于主要扰动采用适当的装置实现按扰动控制; 组成反馈控制系统实现按偏差控制,以消除其余扰动 产生的偏差; 按偏差控制和按扰动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称为复合 控制方式。
微积分(含微分方程)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程要求
听 记 做
3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4
本章内容提要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1.2 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4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5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1 自动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自动控制: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 况下,通过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 过程自动地按预定的规律运行。
函数为基础,在复频域内研究单输入-单输出(SISO)线性定
常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 现代控制理论(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状态空间法为基 础,在时域内研究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分析和设 计方法; 智能控制理论(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模糊控制和神经 网络为基础,研究多变量复杂大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GC闭环控制回路可分为两层。一层为负荷分配回路,AGC通过远动控制 装置(RTU),通讯通道及SCADA获取所需的实时量测数据,由AGC程序形 成以区域控制偏差(ACE)为反馈信号的系统调节功率,根据机组的实测功率 和系统的调节功率,按经济分配的原则分配给各机组,并计算出各机组或电厂 的控制命令,再通过SCADA、通讯通道及RTU送到电厂的机组控制系统;另 一层是各机组的控制回路,它调节机组出力(二次调节)使之跟踪AGC的控制 命令,最终达到AGC的控制目的。
自动发电控制的一般过程
下图表示某一联合电力系统,由3个区域及3条联络线组成。各区域内部有 较强的联系,各区域间有较弱的联系。正常情况下,各区域应负责调整自己区 域内的功率平衡。例如,区域B中接入一个新的负荷时,起初联合电力系统全 部汽轮机的转动惯性提供能量,整个联合电力系统的频率下降。系统中所有机 组调节器动作,加大出力,提高频率到某一水平,这时整个电力系统发电与负 荷达到新的平衡。一次调节留下了频率偏差f和净交换功率偏差,AGC因此而 动作。提高区域B 的发电功率,恢复频率达到正常值和交换功率到计划值,这 就是所谓的二次调节。此外,AGC将随时调整机组出力执行发电计划(包括机 组停机),或在非预计的负荷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按经济调度原则重新分配 出力,这就是所谓的三次调节。
其功能为按电网调度中心的控制目标将指令发送到 有关发电厂或机组,通过发电厂或机组的控制系统实现 对发电机功率的自动控制。
AGC的作用
电能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其最大特点在于电பைடு நூலகம்不能大量储存,电能的 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可以说是在同一时刻完成的。在任何时刻,电力 系统中电源发出的功率都等于该时刻电力系统负荷和电能输送、 分配过程 中所消耗的功率之和。
AGC运行状态
AGC区域运行状态包括: 在线:AGC所有功能都投入正常运行,进行闭环控制。调度员 可以手动切换到离线状态。 离线:AGC不对机组下发控制命令,但数据处理、ACE计算、 性能监视等功能均正常运行。调度人员可以手动切换到在线状态。 暂停:当某些量测数据异常导致ACE错误时,自动设置为暂停状 态。在给定的时间内,一旦测量数据恢复正常,自动返回在线状态, 否则自动转至离线状态。
三次调频是根据负荷预计曲线, 各厂或各机组按计划出力曲线(包括开停机组) 调整, 三次调频控制半小时以上的负荷变化。
1
自动发电控制原理
2
自动发电控制应用
3 新能源有功控制系统介绍
AGC 控制系统主要有电网调度中心的实时控制系统、信息传输 通道、远动控制装置( RTU)、单元机组控制系统组成。
电网调度中心利用控制软件对整个电网的用电负荷情况及机组的
自动发电控制(新能源有功控制系统) 基本原理及控制方法
韩杰
甘肃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二〇一七年九月
1
自动发电控制原理
2
自动发电控制应用
3 新能源有功控制系统介绍
基本概念
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简称为AGC,是建立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量管理系统 (或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发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之上, 并通过高可靠信息传输系统联系起来的远程闭环控制系 统。
AGC的目的
在互联电力系统中, 各区域承担各自的负荷,与外区域按 合同买卖电力。各区域的调度中心要维持电力系统频率,维持区 域间净交换功率为计划值,并希望区域运行最经济。 自动发电 控制是满足以上要求的闭环控制系统。 具体地说自动发电控制 有以下四个基本控制目标:
(1) 使全系统的发电出力和负荷功率相匹配 ; (2) 将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调节到零,保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 (3) 控制区域间联络线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等,实现各控制区 域有功功率平衡; (4) 在区域内各发电厂间进行负荷的经济分配。
为了使系统频率维持不变,需要运行人员手动操作或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自动 操作,以改变汽轮机调速器(调门)的位置,增减发电机的出力,进而使频率恢复至 目标值,这种调整叫二次调频。二次调频控制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负荷变化,二次 调频控制频率的目标值为额定频率,即二次调频是无差调频(稳定频率)。只有 经过二次调频后,电网频率才能精确地保持恒定值。 二次调频主要由 AGC 机组自动完成,所以 AGC 属于二次调频。
电力系统的负荷瞬息万变,因此,独立电力系统必须满足电能的供需 平衡,维护正常频率,保证控制内部的电能质量;联合电力系统还必须保 证联络线交换功率按交易计划运行,加强联络线控制能力,使整个系统协 调稳定运行。然而,依靠人工调节方式无论从反应速度还是调节精度都难 以满足电力系统安全、优质、协调、经济运行的要求。显然,要实现现代 化的电网管理,进一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和联络线交换功率的 控制水平,需要采取相应的自动化技术手段来提供实质性的保障。解决这 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AGC。
使用AGC的意义
运用AGC技术,可以获得以高质量电能为前提的电 力供需实时平衡,提高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水平, 更加严格有效地执行互联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换计划,进 一步减轻运行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对于提高调度中心 和发电厂自身的科学技术素质,完善运行管理机制,适 应电力系统发展运营的需要,增强在电力市场的竞争实 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联合电力系统
7
一次、 二次和三次调频
AGC 的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是调频作用,电网的频率调整分为:一次调频、 二次调频和三次调频:
其中利用发电机调速系统频率静态特性而改变发电机出力所引起的调频作用叫 一次调频, 一次调频控制一分钟以下的负荷变化, 在电力系统负荷发生变化时, 仅靠一次调频是不能恢复的, 即一次调频是有差调整(迅速拉回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