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环线工程设计案例
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

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关键词:中环线浦东段、功能、规模1 前言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是上海市城市快速路系统网络建设的重要项目,是连接浦东、浦西的快速交通,可以为浦东国际机场提供快速通行的客运连接通道,也是浦东新区路网中重要的交通走廊,可以分担A20、A1交通流量,还是联系三林、张江、川沙等功能区的交通纽带,是新的城市发展带。
工程项目于2006年9月立项,预计2009年底通车。
图1 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地理位置图2 工程建设方案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起点与上中路越江隧道终点相接。
工程终点至申江路,包括申江路立交。
在申江路立交范围内,中环线浦东段由南段的东西走向折向东段的东西走向,北端接中环线东段,东端接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
在城市总体规划快速路网中,中环线是城市快速路网“三环十射”中的一环,位于城市外环线和内环线之间,是一条集散市区交通的全封闭环行快速路,具有分流内环线、引流部分外环线交通流量,减轻中心城区路网的交通压力,均衡路网流量的重要功能。
用以解决城市副中心之间的快速交通,起到中心城交通的保护壳作用。
中环线主线的服务对象主要以客运交通为主,兼有轻型货运交通;地面道路客、货运交通均可通行。
全线采用双向8车道规模。
标准横断面不知为“整幅式高架断面+地面道路”。
工程范围内全线共设置全互通立交4个,均为枢纽型全互通立交(济阳路、杨高路、罗山路和申江路立交)。
此外,全线还设置菱形立交4组,分别为上南路、锦绣路、沪南公路和金科路。
道路等级:主线为全封闭城市快速路;辅道、地面道路为城市主干路Ⅰ级。
计算行车速度:中环线主线为80km/h;辅道、地面道路为50km/h;平行式主线匝道为V=40km/h;立交匝道为V=35~50km/h。
道路净空:中环线主线≥4.5m;立交匝道≥4.5m;地面道路≥5.7m;非机动车、人行道≥2.5m。
桥梁优化设计

• 4、水平刚度受垂直压缩荷载的影响 较小。
• 5、设计及施工方便。
优化设计——铅芯橡胶支座
• 效益 • 1、抗震效果:引入桥梁设计
后midas计算地震作用对上部 结构影响峰值降低约20% • 2、经济效益:可节省上部结 构构造措施及土建费用约5%
100年
基础构件(桩基、承台等) 按Ⅰ类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B设计。 其它构件(梁、板、柱、墙等) 按Ⅰ类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C设计。
SA级
地面桥梁最大出土高度一般不大于2.5m,条件困难时,加强桥后 路基处理,以保证与桥台相邻处工后沉降≤0.10m的要求。
结构设计说明
• 上部结构—小箱梁
上部结构预制简支小箱梁,标准跨径采用25m、30m两种。小箱梁采 用4跨一联,结构简支,桥面连续。桥梁宽度为46.6m,由14片小箱梁 构成,分二幅设计,梁中距为3.4m。
复杂工况下桥梁优化设计 ——中环线浦东段地面桥梁—
锦绣东路马家浜桥
汇报人: 部门:第八设计院
工程背景 节点概况 解决方案 设计标准 抗震设计 优化设计全长约70km。浦西段约 38.2km, 2006年建成。浦东段南段,2009年底建成。 申江路高架,2010年8月底建 成。上中路越江隧道 2009年底建成。军工路越江隧道 2011年初建成。
解决方案
• 地面桥梁上部结构采用等高预制小箱梁,结构简 支桥面连续的构造形式;下部结构为门式框架, 采用预应力盖梁。纵向共1联,跨径布置形式: 26+31+26+26=109m。
二、主要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 马家浜航道、河道标准 结构设计安全等级 设计荷载标准 抗震设防标准
上海市虹口区中环线桥荫绿地改造工程设计实例

上海市虹口区中环线桥荫绿地改造工程设计实例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以中环线桥荫绿地改建工程设计过程中,有关桥荫绿地改建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为基础,具体分析高架下的植物多年生长后所会发生的问题及相对应所作出的改善绿地面貌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高架桥;桥荫绿化;绿地改建;改造设计上海市中环线虹口段位于汶水东路,东起逸仙路,西至粤秀路,全长2.8km(见图1)。
桥荫下有相当一部分作为绿化用地,绿地面积达34700m2,建成至今已有10余年,本次整改在遵循原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基础上,充分考虑现场条件,通过植物的配置,利用植物的生长特性,改善现有高架桥景观,进一步改进与美化生态环境。
本次改造工程前期,在设计阶段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大柏树”绿地区域和桥荫下直线段规则式隔离带的特性,对种植土的改良和置换做出要求,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以及之后对施工过程、养护管理所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意见。
力求改造后的绿地能进一步满足城市发展对绿地的要求,更好地发挥绿地的美化、净化环境作用。
1现场踏勘发现的问题1.1环境因素本次改造绿地位于上海市中环线虹口段,高架桥荫下有一部分植物由于不能直接受到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植物叶片上有伤斑,还出现了脱落、失绿的现象。
又因长期处于压抑的高架下,因此,植物有枯死、萎焉的现象。
另外,由于直接接受汽车尾气的侵害、粉尘污染严重,植物受侵害特别严重(见图2)。
1.2植物原因“大柏树”区域绿地内树木随着生长,树体、树冠逐年扩大,部分地块树木表现出密集、拥挤,已影响到其本身及下层生长发育。
部分路口和道路变道处苗木生长过高,影响行人过路视线和驾驶员行车安全(见图3)。
1.3土壤原因通过现场实地调查,桥荫下直线段规则式隔离带内部分土壤因缺乏有机质,在依赖于人工灌水水柱的长期破坏下、土料分散,土壤板结严重。
另外,因绿地建造伊始土方量就相对多,又因多年植物补种带入泥球,导致绿地直线段土方高度普遍高于绿地挡墙,直接暴露,不仅影响绿地观赏度,而且在养护浇水后,泥水直接流向马路,有碍环境整洁(见图4)。
某桥梁预应力施工组织设计LAST

某桥梁预应力施工组织设计LAST中环线浦东段12标段有粘结预应力桥梁预应力专项工程施工方案上海新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依据1.工程合同编号:2.施工设计图纸:图号:3.规范文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城市桥梁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J08-117-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上海新马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大纲》编制:审核:审定:日期:日期:日期:施工组织设计一. 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l.l 工程名称和地址工程名称:中环线浦东段(上中路越江隧道~申江路)新建工程12标立交桥梁工程工程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罗山路华夏路1.2 工程内容简介本项目上海中环线浦东段12标罗山路立交桥梁工程,桥面为双幅,每幅桥面标准宽17m,采用预制板梁与现浇连续梁结构,预制板梁跨径22m,梁高0.9m,现浇连续梁采用弧形底单箱四室箱梁,梁高2.4m。
其中预制板梁计23跨:东半幅0号墩~4号墩(22+22+22+22),东半幅4号墩~8号墩(22+22+22+22),东半幅12号墩~15号墩(22+22+22),东半幅15号墩~18号墩(22+22+22),东半幅18号墩~21号墩(22+22+22),西半幅0号墩~3号墩(22+22+22),西半幅16号墩~19号墩(22+22+22);箱梁共计五联:东半幅8号墩~12号墩(27.645+32+32+30),西半幅3号墩~7号墩(30+30+30+30),西半幅7号墩~11号墩(27.645+32+32+30),西半幅11号墩~13号墩(26.983+26.983),西半幅13号墩~16号墩(27+27+27)。
1.3 有关单位1.建设单位:上海浦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2.设计单位: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监理单位:上海华申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4.施工单位:上海浦东北蔡市政建筑有限公司1.4 施工条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预应力施工要求有如下的施工条件:电源:380V电源,总功率约15KW。
城市高架桥施工技术附图详解

就位快
就位快
4.专题施工技术
架桥机安装工艺:
架桥机主桁架地面拼装
架桥机单榀桁架吊装
4.专题施工技术
预制梁吊装工艺:
T梁隔跨吊装
T梁斜吊上盖梁
4.专题施工技术
4.6 采用挂篮悬臂浇注现浇箱梁技术
1)该技术合用于城市内跨越河流、铁路等旳高架桥施工 2)该技术优点: 支架不落地,对交 通影响小。 3)挂篮系统构成: 主纵桁架、行走系 统、底篮、后锚系 统
5. 工程案例
工程特点与难点
1)施工场地狭小 本工程施工主要集中在大柏树道路交叉口,此处原有高
架、道路已构成该地域主要交通枢纽,而新建旳中环线及有 关匝道与老路交错纵横,基础构造更是鳞次比邻,施工场地 极其狭小,正所谓螺丝壳里做道场,难度极高。
2)交通组织复杂 本工程位于邯郸路、曲阳路、中山北一路、汶水东路、
新建旳大柏树立交范围内旳排水管道施工,新增各类管 线总长约5400多米,管径∮225-∮2400。其中涉及开槽埋管 和顶管工程。
5. 工程案例
5. 工程案例
构造概况 根本和匝道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和桩承台基础上部构造为现浇 混凝土墩柱、现浇混凝土箱梁,跨径在27-56m范围内变化, 桥面为黑色路面构造。匝道斜弯坡桥梁为预应力连续箱梁和钢 箱梁,原则宽度有7m和8.5m两种,跨径在12-28m范围内变 化。
4.专题施工技术
4.5 采用架桥机吊装预制梁技术
1)该技术合用于城市内吊装预制混凝土T型梁、预制混凝 土箱梁、钢箱梁、混凝土节段梁等
顶高支腿换撑A 顶高支腿A
起吊天车1 1
起吊天车2 A 顶高支腿B 2
架桥机主梁
顶高支腿及换撑C
低支腿
中支腿
(公路)北翟路(辅快~中环线)道路改建工程

国环评证甲字第1807号北翟路(辅快~中环线)道路改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上海市公路管理处编制单位: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二ΟΟ六年十二月1建设项目概括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建设项目名称:北翟路(辅快~中环线)道路改建工程。
项目建设单位:上海市公路管理处。
1.2项目建设必要性2005年5月14日铁道部与上海市部市会议纪要同意原七宝铁路客站选址调整为虹桥站选址。
因此,虹桥地区将成为大型的综合交通枢纽。
即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及出租车、高速公路客运及航空港紧密衔接的现代化客运中心。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路网规划是该枢纽重要的专项规划,配合铁路虹桥站的选址建设,结合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发展的现实与可能,对铁路客站及周边地区的发展作出前瞻性、系统性的规划安排,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地区发展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区域内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主要有沪宁(A11)、沪杭(A8)和沪青平(A9)、外环线和莘奉金(A4),除莘奉金高速公路交通状况较好外,其他高速公路拥挤度均超过1.00。
外环西段拥挤状况尤为突出,日交通量达11-18.6万pcu/d。
城市快速路已建成有延安西路高架,该路在上海的快速路系统中是交通最为拥挤、服务水平最低的一条路。
日交通量达13.8-20万辆/d。
一级公路和主干路有沪青平公路和北翟路,拥挤度均超过1.50。
二级公路和次干路主要有11条,大多数拥挤度超过1.00。
因此为了缓解区域交通并配合虹桥枢纽的建设,虹桥枢纽拟新增“一纵三横”的快速路网布局,具体为:一纵:辅助快速路,北至外环西延伸,南至浦东机场高速公路。
三横:北翟路高架,西自辅快,跨过外环线,东至中环,即为本项目;青虹公路高架,西自嘉金高速,东经辅快至枢纽内部;漕宝路高架,西自辅快,东至中环。
1.3项目简介1.3.1项目地理位置工程位于闵行区及长宁区,总体为东西走向,西起辅助快速路北翟路交点,向东沿北翟路扩建至北翟路中环节点,项目全长约7.3km,全线为地面路+高架布置方案。
城市设计--上海浦东川杨河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N 区位功能分析
研究设计说明
一、 工程设计概况 1.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 上海川杨河区域控制性规划综合开发 1.2 建设单位 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1.3 建设地点 上海市浦东区中环线罗山路东北侧区域 2、设计依据 2.1 关于核发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停车场《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沪规政 [0000]000号) 2.2 设计任务书; 2.3 土地规划管理部门核准的用地红线; 2.4 《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2003) 2.5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年修订版) 2.6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定》(GB50220-95) 2.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0.5
13200
16
422400
9
237600 居住
52
1372800
及配 套
6
158400
比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例
用地面积:1320000平方米 33% 建筑占地面积:522720平方米
建筑密度: 39.6% 总建筑面积:2640000平方米
建筑层数:平均7层 容积率:2.0
停车位
机动车位:26400个≥0.8 辆/户 ,
二、建筑总平面设计 1 、规划设计要求 1.1、建设用地面积:1320000m2 1.2、建筑容积率:2.0。 1.3、建、构筑物退让道路规划红线距离及建筑控制线距离,按《上海市城市规划 管理技术规定》(2003)执行。建、构筑物退让川杨河岸线距离按建筑高度1:1控 制距离退让。建筑主体檐口控制高度100m. 1.4、机动车总停泊车位不小于26000辆;≥0.8辆/每套,办公商业1.0辆/ 100平方米, 非机动车总停泊车位不小于20000辆;≥1.0辆/每套 1.5、其他规划要求:考虑使公交枢纽与地铁11号线、13号线建立便捷联系。 1.6、居住人口:70000人,住宅户数:20000户。
上海徐汇中环高压廊道绿地系统规划路径

上海徐汇中环高压廊道绿地系统规划路径□ 王 彬[摘 要]高压廊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高压廊道易将城市分隔成块状,使得城市丧失原有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且高压廊道低效的土地利用与我国城市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相矛盾,现阶段高压廊道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文章以上海徐汇中环高压廊道绿地为例,在分析高压廊道绿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功能、交通、空间和景观四大方面提出高压廊道绿地规划策略,以实现城市活力、景观的复兴。
[关键词]高压廊道;绿地系统;规划策略;活力复兴[文章编号]1006-0022(2019)S0-0051-05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B[引文格式]王彬 .上海徐汇中环高压廊道绿地系统规划路径[J].规划师,2019(增刊1):51-55.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of High Pressure Corridor in Central Xuhui, Shanghai/Wang Bin[Abstract]High voltage corrid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city. Generally speaking, High voltage corridor can separate the city intoblocks, which makes the city lose its original integrity and continuity. Moreover, the inefficient land use of high voltage corridor isinconsistent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scarcity in urban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high voltage corridorhas become the necessity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 aking High voltage corridor of Xuhui Shanghai central elevated road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use strategy of the high voltage corridor in the planning from four aspects: function,traffic, space and landscape, so as to realize the revival of the city vitality and landscape.[Key words] High voltage corridor,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strategy, Revival of vitality0引言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高压廊道将城市分隔成块状,其两侧的安全防护绿地成为城市建设的禁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规划思想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 人 ·环境 ·交通 ·发展 ”
以人为本,妥善处理好快速路建设与环境、轨道交通换 乘、居民日常出行的关系;在符合城市路网布局、交通 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期下,重点研究路网衔接、交通适 应性、出入口布置,使中环建设方案有利于城市交通的 集散和疏解,有利于均衡路网流量,有利于发挥路网整 体运行效率,有利于地区规划的开发和协调,注重环境 与交通的协调,改善环境的质量,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方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汶水路
翔殷路 邯郸路
真北路
军工路 军工路越江 金桥路
北虹路
全长约70公里
申江路
虹许路 虹梅路
上中路越江 上中路
华夏路
4、建设规模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考虑因素:
路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总结快速路建设和运营情况,为发展留有余地;
交通流量需求; 路段不同功能; 车道数的连续和平衡。
结论:
道路实施线45~70米,道路规划红线70米,道路控制线100米。
5、道路形式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地道快速路
快速路规模采用主线基本车道数双向8车道,局部路段增加辅助车道;辅道或 高架下地面道路规模采用双向4~8车道。
道路实施线45~70米,道路规划红线70米,道路控制线100米。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对于扩大对外交通联系,增强城市的积聚辐射能力, 推动苏、浙、沪经济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1、项目背景
中环线是一条介于内、 外环线之间的城市环行快 速路,工程的建设始终得 到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已列 入“十五”期间本市基础 设施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
跨区域,浦西段八个区:
1、项目背景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中环线工程建设对于扩展城市基础设施、完善路网系 统,适应内外环区域交通需求,合理路网功能和布局,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优化和引导城市形态及发展,提升内外环区域城 市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对于分流内外环线流量,均衡路网流量,减轻中心城 区道路交通压力,具有重要的交通作用;
地面道路
地道
互通立交
5、道路形式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双向8车道,局部路段增加辅助车道;辅道或 高架下地面道路规模采用双向4~8车道。
道路实施线45~70米,道路规划红线70米,道路控制线100米。
5、道路形式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高架快速路+地面道路
徐汇、闵行、长宁、普陀、
宝山、闸北、虹口、杨浦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2、功能定位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全封闭环行快速路。 分流内外环线、均衡路网流量、
减轻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服务对象:快速路以客运交通为主,
兼有轻型货运交通; 地面道路客、货运均可通行。
3、路线走向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北段 西段 南段 东段
军工路(翔殷路~越江)
8
6
14
8 8车道 4
12
8
6
14
8 8车道+8 辅助车1道6
5、道路形式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浦西段全长约
38.2km:
其中高架段
27.3km (约70%)
地面道路段
5.3km (约15%)
地道段5.6km
(约15%)
立交7座,匝道
47条。
单幅高架 双幅高架
路段
快速路车道数
上中路(越江~虹梅南路)
8
虹梅南路(上中路~沪闵路)
8
虹梅路、虹许路(沪闵路~虹桥路)
8
西郊宾馆地道(虹桥路~虹古路)
8
北虹路(虹古路~天山路)
8
苏州河桥节点
8
辅道或地面道 路基本车道数
6 6 4 0 4 0
总车道数
14 14 12 8 12 8
真北路(苏州河~梅川路)
8
快速路基本车道数双向8车道, 真北路(梅川路~铜川路)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中环线(浦西段)工程 总体设计方案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2019年11月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汇报内容: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 第二部分 总体要求 第三部分 工程方案 第四部分 道路景观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1、 项目背景 2、 功能定位 3、 建设规模 4、 路线走向 5、 道路形式
8
4~6
12~14
6
14
真北路(铜川路~真南路)
8+2
北段“8车道+辅助车道”为主; 真北路(真南路~汶水路)
8
汶水路(真北路~共和新路)
8+2
辅道和地面道路近期4~8车道, 汶水路(共和新路~大柏树)
8+2
邯郸路(大柏树~国定路)
8
4~6
14
6
14
8
18
8
18
4
12
保留远期增加车道的余地。
五角场(国定路~国和路) 翔殷路(国和路~中原路) 翔殷路(中原路~军工路)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 1、 建设目标
2、 设计思想 3、 设计原则 4、 设计对策
1、建设目标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中环线建设按照“枢纽型、功能性、网 络化”的系统要求,进一步加快城市功 能布局的调整,构筑现代化城市交通网 络,体现“超前性、高起点、高标准和 高要求”,力争把中环线建成现代化国 际大都市的精品工程。
1、项目背景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在上海市总体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对本 市中心城区的道路路网结构和城市功能布局进行了 合理调整,提出了“建设中环、改造内环、优化路 网、完善功能”的一系列交通改善措施,从发挥路 网的综合效率出发,逐步实现城市道路路网通行容 量与交通需求的动态平衡,确保道路交通的综合服 务水平。
快速路规模采用主线基本车道数双向8车道,局部路段增加辅助车道;辅道或 高架下地面道路规模采用双向4~8车道。
道路实施线45~70米,道路规划红线70米,道路控制线100米。
5、道路形式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高架快速路+地面道路
41.0
快速路规模采用主线基本车道数双向8车道,局部路段增加辅助车道;辅道或 高架下地面道路规模采用双向4~8车道。
3、设计原则
中环线 道路总体方案
引导上海城市形态发展,结合周围环境,体现 “美丽、含蓄、和谐”的城市景观。
以规划建设适当超前为原则,使中环建设与骨架 路网相协调,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为今后发 展留有余地。
建设标准与功能定位相适应,力求全线标准的一 致性。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合理确定建设规 模,使工程方案充分体现合理性、适用性、可行性 和性价比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