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一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全册完整版第一章元素及其化合物I. 学习目标了解元素及其分类、元素的性质及其规律,化合物的种类及特点,掌握元素间的化学反应。
II. 学习内容1. 元素的概念与分类2. 元素的性质与规律3. 化合物的种类及特点4. 元素间的化学反应III. 学习重难点1. 化学元素的概念及其分类2. 化学元素的周期性规律3. 化合物的种类与性质4. 元素间的化学反应及其规律IV. 学习方法1. 精读课本,理解概念及规律2.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3. 做好课后题目,每周复习V. 学习评价1. 学习情况统计2. 课堂表现评价3. 课后作业评价VI. 教学过程1. 元素及其分类1)化学元素的概念化学元素是指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它是一种不能用简单化学反应使之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2)元素的分类根据元素的性质,化学元素可以分为两大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的性质包括金属光泽、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
例如铜、铁、铝等。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包括不易导电、不易发光、易于被氧化、不易被化学量化等。
例如氢、氧、氮等。
3)元素的周期表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首次提出元素周期律的概念,随后他把已知的元素按照它们的原子质量,分别放在由短至长的列中,列为一张表,即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每个周期从第一种元素(氢)开始,到周期表中同一类元素的最后一个元素结束。
周期表中元素还可以按照其相似性质划分为多个族,如碱金属族、稀有气体族、卤素族等。
2. 元素的性质及其规律1)氢的性质氢是最简单的元素,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易燃易爆的气体。
它比空气的密度小,具有很高的热传导率。
在常温下,通常由H2分子化合而成。
氢的等电状态是单质状态。
2)周期表的性质及其规律(1)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周期表的结构由短周期和长周期构成。
短周期包括第1~2周期,长周期包括第3~7周期。
周期表中,同一行元素的电子排布类似,同一列元素的电子容易相似。
化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基本概念1.1 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自然科学。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包括物质的成分、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古代,人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相当肤浅,只是简单地将化学这门学科视为炼金术或药物的制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19世纪以来,化学这门学科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以来,人们将化学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和生活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2 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元素。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可以把物质分为两大类,即化合物和混合物。
1.2.1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纯净物质。
它的化学性质是不可分的,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分解。
例如,水(H2O)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具有独特的性质。
1.2.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通过物理方法混合而成的物质。
它的性质是可分的,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例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混合而成的物质。
1.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所具有的特征和特点。
根据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可以将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3.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气味、形状、密度、熔点、沸点等。
物理性质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测定和描述。
1.3.2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内部结构和成分的表现,是物质的本质特征。
1.4 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结构是指物质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和组合方式。
根据物质的结构,可以将物质分为三大类,即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1.4.1 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性质。
例如,氧气、氢气、金属铁都是元素。
1.4.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物质。
高中化学选修一全本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一全本教案
模块一:化学的调查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安全规范和注意事项;
2. 掌握常用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4. 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化学实验的基本规范和注意事项;
2. 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3.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实验的基本规范和注意事项;
难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
1. 导入新课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2. 实验演示和实验操作结合;
3. 学生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 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规范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安全性和重要性;
3. 演示常用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熟悉实验仪器;
4. 组织学生进行一项简单的实验,并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数据;
5.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6. 总结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规范性。
六、作业布置:
1. 复习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并按照实验数据记录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2. 阅读相关化学实验的文献资料,准备下节课的实验内容。
模块二:原子结构和化学键
(略,以此类推,按照教学模块的安排逐一列出教案)
**注意:**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教案范本,具体内容和教学安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课件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课件全套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物质与化学反应》,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类型及本质。
二、详细内容: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元素、化合物等;2.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3. 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间的电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化学键。
教学目标:一、理解物质的分类及特点;二、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点;三、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能运用基本反应类型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一、物质的分类及特点;二、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点;三、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具与学具准备:一、多媒体课件;二、教材;三、黑板;四、粉笔;五、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物的腐烂、铁的生锈等,引入物质与化学反应的概念。
二、新课内容:讲解物质的分类,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各类物质的特点;讲解化学反应的类型,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各反应类型的特点;讲解化学反应的本质,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电子重新排列形成新化学键的过程。
三、课堂练习: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一、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元素、化合物;二、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三、化学反应的本质:电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化学键。
作业设计:一、判断题:1. 氧气属于纯净物。
()2. 水的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3. 酸碱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二、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 氧气B. 氢气C. 水D. 铁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物质的分类及特点。
2. 请简要说明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点。
3. 请简要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物质与化学反应的概念,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二、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类型及本质;三、在课堂练习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四、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五、拓展延伸部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物质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全套课件汇总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等多种结构类型。
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分析
有机反应类型包括加成反应、取代反 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等。
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 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 所取代的反应,如卤代烃的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生 成一个分子的反应,如烯烃的加成反 应。
消去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脱去 某些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如醇的消 去反应。
气相反应法 通过气体与气体或气体与固体之间的反应来制备合成新物 质的方法。适用于制备合成一些气体化合物或需要高温高 压条件的合成反应。
THANKS
感谢观看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全套课件汇总
• 绪论 • 原子结构与性质 • 分子结构与性质 • 晶体结构与性质 • 化学反应原理 • 有机化学基础 • 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探究
目录
CONTENTS01绪论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课程简介与目标
课程简介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是高中化学学科的重要选修课程之一,涵盖了化学反应原理、 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等方面的内容。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学科
的本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验技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化学选修一1~3章知识点~

化学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1. 糖类:○1具有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结构,以及能够水解生成它们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叫做糖类○2糖类也叫做碳水化合物,通式C n(H2O)m○3糖类的分类A.单糖葡萄糖果糖C6H12O6双糖(二糖)蔗糖麦芽糖C12H22O11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B.非还原性糖蔗糖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注意:a)一分子的蔗糖水解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一分子的麦芽糖水解成两分子的葡萄糖。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2. 葡萄糖:○1葡萄糖是单糖,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是一种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也可写成:CH2OH(CHOH)4CHO○2有关葡萄糖还原性的实验A.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土伦试剂)实验步骤: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AgNO3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稀氨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即氢氧化二氨合银-Ag(NH3)2OH),再加入1ml10%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热3~5min,观察现象实验现象:试管内壁有银镜生成反应方程式:2Ag(NH3)2OH+ CH2OH(CHOH)4CHO → 2 Ag↓+ CH2OH(CHOH)4COONH4+3NH3 +H2O实验原理: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它是一种多羟基醛,其中的是醛基B.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菲林试剂)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0.5mlCuSO4溶液,逐滴加入过量的10%的NaOH溶液(确保溶液呈碱性),加入1ml葡萄糖溶液,加热(酒精灯直接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产生砖红色沉淀反应方程式:CuSO4+2NaOH = Cu(OH)2↓+ Na2SO4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制备2Cu(OH)2+ CH2OH(CHOH)4CHO →Cu2O+ CH2OH(CHOH)4COOH+H2O 实验原理:由于葡萄糖的还原性氢氧化铜被还原成了氧化亚铜○3葡萄糖在体内氧化的方程式:C6H12O6(s)+ 6O2(g) →6CO2(g) + 6H2O(l)○4葡萄糖在正常人体血液中的质量分数约为0.1%,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3. 淀粉○1淀粉是一种重要多糖,其分子式为(C6H10O5)n ,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糊化:是指淀粉食品加热烹制时的基本变化,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食物由生变熟○3淀粉水解的方程式:(C6H10O5)n + nH2O →n C6H12O6○4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设计#4. 纤维素○1纤维素是白色,没有气味和味道的纤维状的物质,是一种多糖,也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木材、稻草、麦秸等;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和分泌消化液,有预防便秘、痔疮和直肠癌的作用○3纤维素的水解方程式:(C6H10O5)n + nH2O →n C6H12O6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1. 油脂○1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C6~C26的一元羧酸)与甘油(丙三醇)所生成的酯,叫做甘油三酯(分为油-液态和脂肪-固态),结构如下:○2结构里的R1 R2 R3分别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其中规律总结:a)R越大熔沸点越高b)R中全为C—C单键,则为固体(脂肪);R中含有C=C双键,则为液体(油)c)若R1 R2 R3相同,则该油脂称为单甘油酯(硬脂酸);若R1 R2 R3不同,则该种油脂称为混甘油酯(软脂酸)。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1(全书)ppt课件pptx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1(全书)ppt课件pptxcontents •绪论•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生活•化学实验基础目录绪论01加深对化学学科的理解通过学习选修1,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从而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拓展化学知识视野选修1涵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领域,有助于学生拓展化学知识视野,提高化学素养。
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选修1中的许多知识点是后续化学学习的基础,如有机化学中的官能团、反应机理等,对于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内容概述选修1主要包括有机化学基础、无机化学基础和分析化学基础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了相应的知识点和实验内容。
结构特点选修1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每个模块内部又分为若干个小节,小节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复习。
学习化学选修1的方法和要求学习方法学生应该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如阅读教材、听讲、记笔记、做实验等,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学习要求学生需要掌握选修1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物质结构与性质0203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结构对元素性质的影响,如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还原性等。
01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电离能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02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的划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等。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与化学键分子结构分子的组成、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极性和非极性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不同类型的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的关系化学键对分子结构的影响,如分子的形状、键长、键角等。
1 2 3晶体的组成、晶胞、晶格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晶体结构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等不同类型的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晶体的类型与性质晶体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如熔点、硬度、导电性等。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全册课件

三、治理大气污染 1.酸雨 (1)雨水的 pH 因为大气中 CO2 溶于雨水 CO2+H2O pH≈5.6。酸雨是指 pH<_5_.6__的雨水。
H2CO3,正常雨水的
(2)硫酸型酸雨:SO2+H2O H2SO3, _2_H_2S_O_3+_O_2_=_==_2_H_2S_O_4 _________ ( 或 O2 + 2SO2 催化剂 2SO3 , SO3 + H2O===H2SO4)。
自主预习 探新知
一、空气质量报告 1.空气污染指数(API)是根据空气中_SO_2__、NO2 和_可__吸_入_颗__粒_物______ 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 2.API 作为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指标,其数值越小,空气质量 越_好__。
3.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 (1)每日定时测定该地区空气中_各_种__污_染_物______的浓度。 (2)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换算为_污__染_指_数_____。 (3)选取污染指数_最_大___的污染物为首要污染物,_首_要__污_染_物______的 污染指数即为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4.API 与空气质量等级 根据 API 的数值可将空气质量等级分为优、_良_、轻微污染、 ___轻_度_污_染____、中度污染、_中__度_重_污__染_____、重污染。 微点拨:PM10 指直径小于或等于 10 μm 的悬浮颗粒物。
(3)硝酸型酸雨:_N_2_+__O_2_电=__=火_=_=花_=_2_N__O__,2NO+O2===2NO2, _3_N_O_2+_H_2_O_=_==_2_H_N_O3_+_N_O___________。
2.大气污染的治理 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 (1)石灰石脱硫 在煤中添加石灰石作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 SO2:CaCO3=高==温==CaO+CO2↑,__C_aO_+_S_O_2=_=_=_C_aS_O_3 ________, _2_C_aS_O_3+__O_2=_=_=2_C_aS_O_4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