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共68页
中考化学试题分析汇总

中考试题分析汇总填空题第15题评卷小结:【题目】15.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①氧气②石蕊溶液③干冰④石墨(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3)能用于供给呼吸的是,(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平均分(给分):标准差:零分人数:3756满分人数:89160最高分:8分人数:89160最低分:0分人数:3756平均分(成绩):【学生答题情况】①书写序号出现重复:②④①④②不按要求填写序号,填写名称,每空扣1分。
而且抄写名称的时候还出现错别字:“石墨”写成了“石黑”等等。
③既写序号又写名称(学生认为这样是上了双重保险),但是评卷过程中还是被扣了1分。
如:②石墨④每个空填写2个以上的序号,认为只要有一个正确就得2分,但是评卷中出现2个以上的序号是给0分的。
⑤书写不规范,序号不划上小圆圈或划上的是小括号,都是每个空扣1分。
15题考查了身边常见的物质的用途。
氧气存在在空气中,主要用途之一是:供给动植物呼吸,该用途对于学生来而言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我们通过抽查学生,答对该题的百分率为96%,说明我们考查的目的达到了,学生能熟知常见的身边的物质的性质、用途。
答对“石蕊溶液”的学生为%。
在生活中“石蕊溶液”学生并不熟悉,故此该小题具有选拔性的层次感。
【教学建议】1、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身边常见的物质的教学要注重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结构,性质,用途的联系教学。
2、关注学生答题的情况,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填空题第16题评卷小结:【题目】16.今年6月初,“东方之星”号客船在长江翻沉,救援方法之一是切割船底钢板。
切割原理是:利用乙炔(C2H2)与氧气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金属。
请回答:(1)乙炔属于(填序号):①无机化合物②有机化合物(2)乙炔(C2H2)分子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为;(3)已知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平均分(给分):标准差:满分人数:19615最高分:6分人数:19615最低分:2分人数:1866平均分(成绩):【学生答题情况】该题得4分的学生96%是答对了第(1)小题。
2013年(北京)中考化学试卷分析及真题解析

2013年(北京)中考化学试卷分析及真题解析一、逐题分析二、整体分析各模块分布情况点与一模相似,将考查的问题放在新的实验装置-三颈瓶中考查,侧重对于实验操作和原理的分析。
33题相对较难,以新颖的背景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步骤较为复杂,但原理不变化学计算25、28(3)②、34、35 1+1+3+3 8 计算比重加大,但是35题难度降低,解题方法类似2010年中考题三、真题举例1.典型题例举24.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取等质量t2℃的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特点分析:A 很容易就能看出是正确的,开始时饱和溶液,蒸发等量溶剂之后仍然是饱和溶液,析出固体多少取决于溶液的溶解度,溶解度越大析出固体越多,所以BC 都正确。
D 中降温至t2,一般情况下,温度越低溶解度应该越小,溶液应该依然饱和,但是C 物质的溶解度明显是温度越小溶解度越高,所以肯定不饱和,所以D是错误的。
此处是容易丢分的地方。
28.(4)水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
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上升。
打开K,滴加稀盐酸,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关闭K。
请解释导管内液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特点分析:本题考查气体压强改变的原因之一,消耗气体或生成气体,这种影响是不可恢复的,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生锈,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面上升。
滴加稀盐酸后,稀盐酸与没有生锈的铁反应生成氢气,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35、(3分)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现将Cu2O 和Cu的固体混合物6.8kg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g,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4.8g固体。
历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析

历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析历年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分析一、整体评价今年全省统一中考化学试卷综合考虑考试时间和题量,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性”和适度“综合性”。
试题重视实验考查,有助于认识化学原理的客观性、体验“真实的化学”,有助于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试题设置相关问题,检测微观思维水平,体现化学思维“独特性”,考查学生“宏微结合”与“模型认识”等素养水平。
二、试题的具体特点1.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本卷所涉及的考点均为《课标》和《大纲》的核心知识,体现了立足基础,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加强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考试说明》中的C级目标水平的知识内容全部覆盖,B级目标水平的内容覆盖90%,A级目标水平的内容覆盖70%以上。
试卷坚持基础启蒙题和能力提升题相结合,试题综合考虑考试时间和题量,在强调知识覆盖的同时,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性”和适度“综合性”。
如第10题,综合考查热效应、溶液pH、溶解度、置换反应等;第14题,将金属活动性、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主干知识融入其中。
2.联系实际,体现学科价值命题的素材基本来源于生活实际和自然现象,创设学生熟悉的、真实鲜活的试题情景,引起学生兴趣。
化学在生产与生活、能源与环境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试题密切联系实际,揭示学科应用与育人价值。
如第11、12题,通过“用棉花代替肉松制‘肉松饼’”消息的辟谣、“神奇溶剂”溶解农业废弃物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问题解答中感悟“身边的化学”“有用的化学”,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3.重视实验,考查探究能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试题重视实验考查,检测操作掌握情况与实验探究能力。
如第6、15题,考查溶液配制、气体制取等实验操作及碘化钾变质原理探究的实验设计与评价、获取与处理信息的探究能力。
此外,碘化钾变质原理的探究,有助于认识化学原理的客观性、体验“真实的化学”,有助于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33088 33088 33088 33088
选对人数
11350 12513 13983 16331
❖ 一、选择题(45分)
❖ 1-15(30分)属容易题;
常考知识点集中在:物质变化、空气成分、有 机合成材料、化肥种类的判断、化学物质与健康、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溶液组成、化合价判断、周期 表信息、原子结构、分子的基本性质、pH值检验 溶液酸碱性、实验操作与现象、燃烧条件等。
A.锗属于金属元素
B.锗的元素符号是 Ge C.锗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32 D.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72.63 g
32 Ge
锗
72.63
4.把 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面粉
D.味精
10.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 蔗糖溶液 B. 生理盐水 C. 碘的酒精溶液 D. 稀盐酸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
B.)可以用作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Cr2O3 中 Cr 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3
C.+5
D.+6
15. 氨气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原料。氨气(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氮元素的化合 价为 A. —3 B. +3 C. +4 D. +5
❖
+
氢原子
+
碳原子
甲
乙
丙
丁
氧原子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 C.图中的甲和丁属于氧化物 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B.参加反应的甲 D.生成的丙和丁
19.下 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近五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小觉中学近五年的中考化学试题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河北省中考文化课考试说明——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命题,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新”,自2010年开始题量由22个小题变为21个小题(含综合),语言文字更加简洁,减少了阅读难点;试题既注重基础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考查,同时又注重科学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试题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既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试卷的结构近几年化学试题均采用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四种题型。
化学(含综合)试题结构(2010年、2011年)与前几年试题相比,2010年和2011年试题较大的变化是实验探究题由2个减少为1个,分值由10分变为7分(另3分分配到填空简答题中)。
使得整份试卷的阅读量减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充分,更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试题分析1、选择题常考知识点十二单元《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合成材料、营养素、环境保护及人体健康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氧化物化学反应方程式: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及基本类型实验操作:涉及到过滤、浓硫酸的稀释、点燃酒精灯、量筒的读数、倾倒液体、蒸发、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等实验操作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主要涉及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质量守恒定律:常以图像形式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能力的进行考查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性质、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的数值关系分子的特征及性质溶液: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溶液的饱和度、根据溶解度区分不同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溶液酸碱度的变化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新能源、塑料制品及温室效应、低碳生活等纯金属与合金的比较2、填空及简答题生活与生产:化石燃料的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的开发(2009)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水的净化化肥的使用金属的防腐措施化学式的书写物质的化学的变化:常以框图题形式考查涉及到的反应及物质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检验、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铁与铜的置换反应、甲烷和乙醇的燃烧科学探究:涉及到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配置及保存水的电解实验3、实验探究题以“制取二氧化碳为题材,探究影响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比较几种金属的活动性:常考铁和铜对实验室废液成分的探究4、计算应用题常以生成物中气体或沉淀的反应为题材,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其质量,在根据化学反方式进行计算,主要涉及反应后溶液中某溶质的质量分数或反应前固体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
九年级化学中考试卷分析

2012年凉州区初中毕业水平检测化学试卷抽样分析报告通过对全区270份试卷的抽样分析,总的结论是2012年凉州区中考化学试题紧扣《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考察了初中化学知识的全面性、灵活性,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生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一、试题分析试题总体比较平稳,紧扣教材,侧重基础,无偏题、怪题、难题,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总体难度适中。
试题能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偏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运用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考查要求。
(一)题型结构与分数分布(二)试题的特点1.强调基础,联系实际。
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全区初中毕业生统一考试的情况,试题所涉及知识全面,难度适中。
试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考查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第1、2、6、12、18、26、29小题等。
为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生活、生产、科学发展中的化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试题从物质的用途、食品安全、金属的防锈、能源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饮用水的净化、环境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多角度进行了考查。
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化学的理念。
如第5、7、13、14、15、17、21、27、30、36、37、38小题等。
2.突出学科特点,重点考察科学探究。
为突出学科特点,有关实验及实验探究题目在本次中考试题中约占28分,比值较大。
如第11题考察了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32题考查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的基础知识。
第35题考查了初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收集。
在实验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从所给信息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评价结果的素养。
如第36题“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要求考生通过对反应结果分析后得出正确的猜想,并通过所学知识对猜想进行合理的验证,最终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67页PPT

[2019年] 16.2019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曝光:双
汇火腿肠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瘦肉精.下列对瘦肉精(C12H19Cl3N2O)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2019年]1 .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恒糖类 D .油脂
[2019年] 13.某校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所带的食品有: 牛奶、临武鸭、东江湖鱼、矿泉水、蔬菜,食品中还缺
少的营养素是( D )
A蛋白质 B.油脂 C.维生素 D.糖类
[2019年]
A.胃酸过多的病人服用氢氧化钠
B.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
C.用甲醛浸泡海产品
D.用硫磺熏制腊肉
[2019年]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获取元素名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 B.物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应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C.对于化学变化,根据不同斩需求,人们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反
应的发生 D .通过科学家的努力一定能把稻草变成黄金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16.肥料
[2019年]16、小静同学家栽种了一盆君子兰,叶色发黄且易
倒伏,急需施化肥,你给他选的一种最合适的化肥是( C )
A.Ca(H2PO4)2 B.KCl C.KNO3 D .CO(NH2)2
[2019年] 24、(3分)现有过磷酸钙、硝酸铵、氯化钾三种化 肥.其中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倒伏的化肥是 _氯__化__钾__ ; 从 外 观 上 来 看 , 根 据 颜 色 能 识 别 出 的 化 肥 是 __过__磷__酸__钙_;与熟石灰混合并研磨.能闻到有刺激性气味 的化肥是__硝__酸_ 铵__。
近5年河南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近5年河南中考化学试题分析近五年河南省中招化学试题结构及考点分析一、试题结构近五年河南中招化学试题结构比较稳定,一共是是四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单题和综合应用题,题量为21道题(2010-2013)或23道题(2014)。
选择题为10道(2010-2013)或12道(2014),每题1分;填空题均为6道,共16分;简单题为4道,共12分(2010、2011和2014)或14分(2012和2013);综合应用题为1道,10分(2010和2011)或12分(2012-2014)。
二、各题型考点分析选择题高频考点及题位1.能量变化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一般位于第1题。
2.环境污染与保护,化学常见标识,一般位于第2题。
3.微粒构成物质,一般位于第3或5题。
4.化学与生活,一般位于第4或6题。
5.物质分类,一般位于第4或5题。
6.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般位于第6或7题。
7.化学反应类型,一般位于第7或8题。
8.溶解度曲线为题,一般位于第8或9题。
9.质量守恒定律计算,一般位于第9或10题。
10.图像分析题,一般位于第9或10题。
补充说明:2014年选择题中考查了溶液质量分数有关计算和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填空题高频考点及题位1.物质的主要成分、组成、性质或用途,一般位于第11题。
2.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与转化,一般位于第12或13题。
3.化学与生活,一般位于第12或14题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或物质推断,一般位于13或15题。
5.框图推断或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一般位于16题。
简单题高频考点及题位1.氧气、硫酸等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一般位于第17题。
2.利用化学方程式和化学知识解释,一般位于第18题。
3.气体的制取原理、实验装置、收集与检验方法等,一般位于第19题。
4.探究性实验及文字叙述式推断,一般位于第20题。
综合应用题分析20102011201220132014有关过氧化钠的信息给予题,包括实验探究、物质推断、实验设计,化学方程式及溶液质量分数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