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影视动画角色塑造的关系
【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研究文献综述1600字】

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研究文献综述关于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著作有张建民教授著在他在的书中讨论影视作品的内在核心任务一一完成人物的刻画,并强调塑造人物是影视作品创作的核心,外延扩充是人物关系的矛盾与冲突,结局是辨明义理、抒发感情。
人物塑造当谋篇布局、展开剧情,人物关系的纠葛能够显示出必要的戏剧冲突和张力。
通过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命运,或者命运改变,继而推向戏剧高潮,给人以情感的共鸣。
于平老师对李承祥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了分析:影视作品核心是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影视作品编导要以人物性格特征的情感流动为依据,设计出符合人物行动的语汇,应通过音乐和形象的表现手段,在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多方面的特征。
编导的论文著作相关的是娜仁花的《影视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创作主导》,根据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内在因素入手,结合创作实践分析,用以下两点展开论述:一、舞剧创作中人物性格的参照作用。
杨甜甜认为在影视作品情节设定、结构安排以及语言提炼的过程中需要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二、挖掘人物内心活动。
内心活动的外化表现是影视作品人物深度剖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物情感表达是影视作品人物关系的重要桥梁。
把实际创作案例中发现的有价值创作手段,以理论的形式呈现在论文中。
除了编导在形象塑造上有研究外,影视作品演员也极其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张妹的《论影视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以演员的角度对舞剧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分析并研究。
强调演员在艺术实践中应该不断地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整理。
颜飞飞认为演员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需要不间断的学习去丰富表现方式。
演员每扮演一个新的角色都要努力地尝试突破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握创作灵感的状态,把“角色”演好,把“人物”演活。
根据艺术实践和学习体会,结合曾经塑造过的人物形象,总结归纳出演员在舞剧人物形象创作过程中的表演经验。
马燕翔认为人物的造型是影视作品中创作的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在影视人物造型的设计中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写实的造型设计,二是写意的造型设计。
角色设计于动画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角色设计于动画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内容摘要:动画“角色”,顾名思义就是指一部动画中的人物,也就是表演者或者说是剧中的“演员“”。
而“角色设计”就是指动画创作者设想的角色以及对角色的造型、服装、道具、五官表情等进行创作和设定。
这些“演员”就是整部动画的灵魂,演绎着整个动画的故事,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从而揭示人物性格以及影片主题。
因此角色设计成为影片完整的重要元素,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动画作品的观赏效果以及后续的商业发展前景。
本论文集中阐述了在动画创作中角色的重要性以及角色设计的重点并结合国内外动画角色设计发展状况最后对其做出展望。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设计表现;发展前景众所周知,文化强国已成热门口号,动画作为文化产业中比较有竞争力和较有商业价值的板块,在当今这个互通有无的世界地球村,动画产业已经不是发达国家的独食,中国以及日本等发展中国家也关注备至,因此近些年动画产业在国内也得以飞跃式进步。
一个个经典的动画角色也因此深入人心,国外的米老鼠、唐老鸭、多啦A梦、蜡笔小新等形象受各层年龄段的观众喜爱;国产动画中葫芦娃、蛇精、齐天大圣的形象更是陪伴着无数70、80人的童年,这些都是动画角色的魅力所在。
不难看出,一部成功的动画与优秀的动画角色密不可分。
接下来的内容将分为四大板块围绕动画角色设计展开论述。
一、角色设计在国内外发展现况“角色设计”即“形象设计”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美国,真正意义上出现在我国的时间就要晚很多。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社会风气已有巨大进步,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不断地深入交流,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给我国动画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支撑条件。
从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铺天盖地的日本动漫风靡全国,直至国内动画市充斥着“洋动画”,再到如今国产动画的一步步又爬到走再从走到跑,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机遇或者说是一种挑战。
在当今多元化发展大背景之下,国产动画角色设计必然要站在市场和民族文化及民族利益的立场上,对艺术进行更深入探索对科技更全面加以利用,加大国产动画的商业价值,将中国动画角色传播至国际走入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动画,使之经得起国际大众的考核与验收。
影视动漫作品对服饰文化的影响

力 的 最 佳 形 成 时期 都 在 童 年 或 少 年 时 期 . 动 漫 文 化 的培 养 要 从 小 抓 起 能 错 过 对 不 动 漫 产 品接 受 度 最 好 的 未成 年阶 段 。 年 童
服饰艺术 ——1 5 0
影 视 动 漫 作 品对 服 饰 文 化 的影 响
文 /王 玲
动漫作品中的造型特征 也表现于服饰这一显性层面 。 动漫服饰文化与现 实 符合青少年的审美需求 。 服装在动漫作 品
中服饰品牌 文化是 一种 互融互动的促 进关系 ,为服饰品牌的创立增添 了相应 中对 塑 造 人 物 形 象 起 着 非 常 重要 的作 用 . 剧 中 角色 在 各有 特 色 的服 饰 的装扮 下马 上 鲜 活 起 来 。特 别 是 在 青 少 年 中 问 . 些 极 这 富个 性 、造 型 奇 特 、 现 实 生 活 中 无 法 想 在 象 的 华 丽 服饰 . 是 深 深 吸 引 了 他 们 的 目 更 ຫໍສະໝຸດ 二 、动漫服饰对成人装的影响
动 漫服饰 的影 响并不单 对于儿 童服
加 值 是 不 可 估 量 的…。
动漫 文化 具 备 以 下 几个 要 素 :它 以 时 期形 成 的兴 趣往 往 在 整 个人 生 中难 以抹 饰 , 在成人的世界 中也有相 当的影响 . 同 动漫 形 象 为基 础 , 漫 形 象始 终 是 动 漫 文 去 , 好 是 根 深 蒂 固 的 , 其 成 年 以后 的 样 具有普遍的符号意义 。” 动 爱 对 我们服装的本 化 存 在 的基 础 , 是 吸 引动 漫 爱 好 者 最 根 文化 心 理 、 费 心 理 产 生 重要 影 响 _ ” 也 消 2 动 质 是很 复 杂 的 。 们 经 常 用 这 些 社 会 的 外 _ 。 我 本 的要 素 。 些 动 漫 形 象 构 成 一 种 世 界 通 漫 的普及 在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 当中 , 这 兴 在形式或信号系统来预报和表达我们的意
影视动画专业就业岗位

影视动画专业就业岗位
影视动画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许多不同的领域找到就业岗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就业岗位:
1. 动画师,动画师可以在电影、电视、广告和游戏行业工作,负责创作动画角色和场景。
他们可能需要精通2D或3D动画技术,并且需要具备良好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2. 角色设计师,角色设计师专注于创作动画中的角色,包括外观、服装和特征设计。
他们需要有扎实的绘画技能和对角色塑造的理解。
3. 故事板艺术家,故事板艺术家负责将剧本转化为视觉形式,帮助导演和制作人员理解故事情节和镜头安排。
他们需要有出色的叙事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4. 渲染师,渲染师负责将3D模型转化为最终的图像或动画,他们需要精通光影和材质的处理技术。
5. 特效师,特效师在电影和电视制作中负责创造各种特效,包
括爆炸、火灾、飞行等。
他们需要精通特效软件和技术。
6. 动画制作经理,动画制作经理负责协调和管理整个动画项目,包括预算管理、团队管理和进度控制。
此外,毕业生还可以在教育机构、动画培训机构、设计公司、
广告公司等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增强
现实等新兴领域也为影视动画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之,影视动画专业毕业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技能在不同领
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动画艺术设计中的造型语言特征

动画艺术设计中的造型语言特征发表时间:2012-11-01T10:17:04.687Z 来源:《赤子》2012年第15期供稿作者:耿立明[导读] 分析和总结动画艺术设计中的造型语言特征将对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起重要的意义。
耿立明(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造型是各种艺术形式最为重要的表达方式。
动画艺术设计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受到影片欣赏者的欢迎,动画设计师常常使用多种艺术手法设计和制作动画艺术作品。
分析和总结动画艺术设计中的造型语言特征将对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起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动画艺术;设计;造型语言动画艺术设计是当前广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娱乐性和传播性发挥着视觉传达的功能和艺术审美的体验价值。
面对新时代众多艺术形式趋于图形化、动态化、互动性的艺术形态发展要求,动画艺术设计越来越体现出艺术走向大众化,走向生活的先锋价值。
动画艺术就其本身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载体,动画艺术作品中拥有丰富的视觉语言元素。
独特的场景设计、道具设计、服装设计、人物角色设计都在动画艺术作品中得到发挥和升华。
动画艺术设计师依靠丰富的造型表达能力充分把握艺术作品的形象。
在作品中众多的设计元素共同的作用之下,不同风格的艺术造型便构成了各种造型语言特征。
1 什么是动画艺术造型凡视觉艺术都依靠造型来表达形象。
动画艺术造型是以镜头造型来表现主体造型和空间造型的。
镜头造型包含多种设计元素来表达艺术形象,分为场景造型设计、道具造型设计、服装造型设计、人物造型设计、声音造型设计等。
作为动画艺术设计师或导演,无论是对作品的创作构思的表达,还是对艺术风格的追求都需要借助艺术造型将主体和客体视觉化。
视觉化的过程就是动画艺术造型的过程,因此研究动画艺术造型就必须研究镜头中的众多设计元素是如何将形象视觉化的。
2 动画艺术造型中的设计元素2.1 场景造型设计在动画作品中“场景”往往容易被误解为“背景”,其实这两个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人物形象设计毕业论文题目(100个)

人物形象设计毕业论文题目关于汉服服装设计与汉服人物形象设计的思考“互联网+教育”下人物形象设计实训室线上线下互通应用探索——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闽剧人物形象微信表情包设计人物形象设计与服装设计的比较关系研究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闽剧人物形象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运用研究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效与优化——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现代设计的符号规训与身体反抗——以奥斯卡·施莱默舞台剧几何化人物形象设计为中心汉画像石人物造型应用于动画人物形象设计研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化妆造型设计的教学新模式服装色彩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基于普米族的IP人物形象产品设计研究漫画人物形象设计文创视角下妈祖卡通人物的形象设计茶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探索浅析服装设计与人物形象设计的共荣共生中医药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医汉语教材中人物形象设计研究影视服饰设计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研究——评《影视服装设计》校企合作模式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特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红楼梦》人物形象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新媒体时代国产动画电影角色形象设计分析“八仙”人物形象设计在蓬莱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运用“新时代工匠精神”理念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分析——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传统戏曲中人物造型对当代舞台剧人物形象设计的影响在小专业里做成图书优势产品线数字化技术背景下人物形象设计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法探究小程序平台融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创新的研究浅析《被光抓走的人》的人物设计个案研究:以广西少数民族妆饰元素为主题的人物形象设计研究影视服饰设计与人物形象塑造——评《服装设计基础与创意》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与自媒体人物形象设计在现代动漫中的相关研究游戏原画中人物设计要素分析基于双导师制背景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研究基于人物形象塑造的服装色彩设计校企行合作教学的多元化策略研究——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刍议高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时代性改革思路与举措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机制的意义研究动画人物形象设计的艺术性探究《Q版牛娘剧人物形象设计》数字化背景下晋剧人物的卡通形象设计研究国家级实训基地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实训基地浅谈中国元素在时尚造型中的传承与应用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构建——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基于慕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策略研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服装服饰课程创意能力的培养人物形象设计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蚌埠历史人物形象与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用——以大禹绘画形象为例色彩搭配对人物形象设计的影响研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立足民族化基础探讨人物形象设计的国际化发展文化创意背景下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创新创意人才培养动漫游戏中的人物形象设计研究武婵娟【人物形象设计作品】艺术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内容的创新性研究——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高职技能竞赛等级及效果分析——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竞赛为例针对职业技能竞赛持续性发展的思考——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初探——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校企协同育人融入民族元素的《创意化妆》课程建设试分析人物形象设计与服饰关系强化实践教学突出专业特色——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舞台影视人物造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关于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中的《发型基础》实践课程教学探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入民族元素的思考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特色解析及实训模式探讨人物形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网络游戏人物形象设计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论舞蹈人物形象塑造与艺术设计“心理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教学设计淮安历史人物形象的卡通化设计研究论白酒包装设计中三国人物形象的再设计新媒体环境下徐州本土动漫品牌的建设——Q版楚汉动漫人物设计服饰搭配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中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天津高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浅谈基于传统人物形象的动画角色设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育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视角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岗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特色专业介绍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的知识构成动画片《葫芦兄弟》人物形象设计的民族化特征分析动漫人物形象设计探讨谈昆曲《怜香伴》的人物形象设计的创新动漫人物形象设计的研究与创新人物形象设计中服装颜色的作用及运用浅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设计艺术“人物形象设计效果图”项目化教学方法研究人物形象设计在广告产业中的创意性作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关于人物动漫化的形象设计探讨人物形象设计在现代动漫游戏中的探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彩妆迎新年《山楂树之恋》的多维解读《人物时尚化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美学与形象设计研究。
时尚服饰中卡通形象运用及其审美功效

第33卷第1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1 2012年1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an.2012时尚服饰中卡通形象运用及其审美功效潘文婷于国瑞(宁波大学 艺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摘 要: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卡通形象是一种具有言说功能的话语,在传递设计个性的同时,也在传达其审美理念和审美效果。
卡通形象的运用不仅迎合了现代人追求轻松、活泼、可爱的审美需要,还丰富了现代服装的设计语言。
它所具有的审美意象的图像化、审美样式的娱乐性和审美功能的多样性,呈现了服装设计的一种全新美学范式。
关键词:卡通形象;服装设计;审美功效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1-0198-03在现代社会,卡通已成为时尚文化、现代文化的代名词。
卡通形象的构成极其简洁、明快、抽象;艺术手法极为夸张、变形,甚至扭曲;内容十分有趣、幽默、滑稽。
卡通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超凡的想象力,超强的装饰感,鲜明的象征性和非理性、非逻辑的思维特征。
卡通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丰富了绘画、戏剧、影像艺术和设计艺术的表现手法,它对生活的入世观念和批判态度,也得到了平民大众的欢迎。
随着现代美术、影视艺术的不断发展,电脑技术的突飞猛进,动画片的表现正在朝着多样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卡通的形式和内容。
同时,许多科幻剧、武侠剧、喜剧、商业广告片、游戏软件、手机视频等,也都大量使用动画元素,服装设计也不例外,有越来越多的服装设计吸纳了卡通形象元素,创造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和产品。
卡通艺术已经成为人类视觉的盛宴,成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卡通形象的艺术特色分析卡通与图案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所有的卡通形象都具有图案化的形式和特点。
对于中国的80后、90后而言,提起图案他们可能一脸茫然,但若谈起卡通,他们一定会是神采飞扬、口若悬河。
动制作中的角色塑造技巧

动制作中的角色塑造技巧角色塑造在电影、电视剧以及动画片等影视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精心构建的角色,创作者能够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探讨动画制作中的角色塑造技巧,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动画作品。
一、角色形象的外在塑造在动画制作中,角色形象的外在塑造是影响观众最直观的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外在塑造技巧。
1. 造型设计:角色形象的造型设计应与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相契合。
形象设计师需要考虑角色的外貌、发型、服装等元素,以展现角色的独特之处。
2. 颜色运用:颜色在角色形象的塑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色彩的运用能够传达出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绪状态。
比如,红色通常被用来表达活力和激情,而蓝色则常用于表现冷静和理性。
3. 动作设计:角色的动作设计需要注重细节和流畅性。
通过精确的姿势和身体语言,可以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二、角色内在塑造除了外在形象,角色的内在塑造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塑造角色内在特点的技巧。
1. 人物性格:角色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如何与故事情节和其他角色互动。
角色的性格应该多样化和立体化,避免过于平面化和单一化。
2. 情感表达:通过角色的情感表达,可以更好地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射。
创作者可以运用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方式展现角色的情感变化。
3. 冲突与成长:生活中的冲突和成长是人物塑造过程中的关键元素之一。
通过设置角色的内外冲突,可以让角色在故事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三、角色的背景故事角色的背景故事也是塑造角色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塑造角色背景的技巧。
1. 家庭和教育背景:角色的家庭和教育背景会对他们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为角色设计一个丰富的背景故事,有助于加深观众对角色的理解。
2. 经历和成就:通过给角色塑造一段特殊的经历和成就,可以使角色更加丰满和引人注目。
这些经历和成就可以是角色的重要转折点,也可以用来展现角色的特殊才能和价值观。
3. 性格与经历的冲突:为角色设置性格与经历的冲突可以使角色更具可信度和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服装设计与影视动画角色塑造的关系摘要:影视动画角色塑造是影视动画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生动的角色是影视动画的灵魂。
在角色形象设计过程中服饰造型的设计又是角色是否塑造成功的关键。
角色的服饰可以很好的表现角色的性格、所处时代等信息。
深入的研究服装设计造型、质地、装饰图案,发掘其中时尚和个性化元素为塑造完整、个性、生动的影视动画形象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而成功的影视动画角色的服饰又会影响服装的设计。
关键词:服装设计;影视动画角色塑造
影视动画角色塑造是影视动画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生动的角色是影视动画的灵魂。
在角色形象设计过程中服饰造型的设计又是角色是否塑造成功的关键。
角色的服饰可以很好的表现角色的性格、所处时代等信息。
深入的研究服装设计造型、质地、装饰图案,发掘其中时尚和个性化元素为塑造完整、个性、生动的影视动画形象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而成功的影视动画角色的服饰又会影响服装的设计。
在影视动画的角色形象塑造过程中,除了对角色身体四肢、五官表情等外貌进行设计外,对角色的塑造有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有服饰的搭配。
服饰搭配的成功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揭示角色的背景和性格特征,从而省去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语言和动作等操作难度较大的环节上去反映角色特征,使受众能在短时间内直观了解到最丰富的
角色信息。
而在很多国产动画中为降低制作成本,角色的服饰道具等设计较为简单,造成细节上缺失独特的个性,表现力下降。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作品的观赏性,也为角色的完整表现设置了障碍。
1影视动画角色的服饰造型设计来源于生活
有很多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
字面的意思容易理解,可真应用到设计中就难了。
一位国画家指着一张照片对他的学生说“这个女孩身上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看这里的花纹,记住它,以后画人物的时候可以添上去”。
这是对“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直白的解释,也就是要求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积累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细节的观察和积累能让角色的设计师对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和流派的区别更加敏感,这样在准确的了解剧本内容和导演意图后,可以熟练的采用最为贴切的的艺术形式去塑造形象。
我们在一些卡通漫画绘制技法的书籍中经常可以看到通过对衣着的刻画不同去表现人物性格上的差异。
例如:生活较为严谨的上班族,穿着比较注意正统的服装、样式呆板严肃;性格比较邋遢的人,穿着搭配比较混乱;性格开朗的人穿着服饰搭配在色彩和样式上距比较丰富。
这都是角色设计师对生活细致观察才能注意到的问题。
2角色服装设计的样式造型
如开篇所述,角色的服装设计对影视动画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不仅体现在角色的外部形象,重要的是能体现角色的身份、职业、年龄和性格等特征。
例如:在日本动画《奥特曼》中,角色的服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很多制衣厂商模仿角色的服饰做成衣服很受孩子的欢迎。
可见角色服装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样式上的把握会因为各样的情况发生改变,例如:
(1)对比。
对比属于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
在角色塑造的服装设计中,对角色中服装的复杂和简单、精致与粗犷、华丽与朴实等的对比手段能够强化影片中人物角色的戏剧化关系,也能够容易体现出角色间的个性和情趣和职业特点。
例如在电视剧《武林外传》中,老板娘华丽的锦缎服饰和伙计朴素的麻布服饰的对比体现了角色间的职业和性格差异。
(2)尊重历史、突出时代特征。
服装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样式,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后,服装已经成为各个时代的形象符号。
代表了各个时代背景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影视动画的角色塑造中,服饰的形式应借鉴和遵从时代和地域。
在原始素材的基础上,把最有特点的、最有时代代表性的和符合故事情节的特征保留、或夸张表现。
例如拍摄商周时代的影视作品,就要考证这个时代的服饰特点,从“上衣、下裳”、“冠服制度”等描述中,去表现特定时代的角色形象。
(3)想象力的重要性。
除了尊重历史、突出时代特征外,更重要的是角色设计师充分的想象力。
例如近年来流行的科幻题材影视
作品中的角色形象,属于虚幻角色,这时就需要设计师充满想象力的将角色与服饰结合起来,创作出富于感染力又独特的服饰样式。
如:《变形金刚》、《纳尼亚传奇》等,都是参考了古典铠甲进行夸张应用。
可见,即使是虚幻类的角色造型,也不是天马行空的胡乱联想服饰造型,而是对历史和既有形象深入的应用和夸张。
实际上就是给想象力加上个相对现实的约束。
(4)发掘服饰造型的时尚元素。
在角色服饰的造型上注重时尚性是非常重要的。
大多数的观众喜欢在时尚的氛围中,在追求时尚的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
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能看到几乎所有人都穿着蓝色中山装或者老式军装,当剧情发展到改革开放时,剧中角色都被西方影片中的装束吸引,都开始效仿带“蛤蟆镜”、穿喇叭筒裤。
近年来服装更是突破了原有的固定框架,不仅满足于功能性和实用性,更多的开始注重美观和时尚。
因此在影视动画角色塑造的服饰上,设计师更应该注重时尚性。
(5)服饰材料的丰富选择。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中各种新兴材料不断涌现,服装材料也不再光是自然中的棉麻毛皮,更多的人造材料更丰富的质感不断应用到服装中。
这也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影视动画中角色服饰的创作。
另外数字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更加丰富了服饰材料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东西可以应用数字艺术虚拟实现。
利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质感去塑造不同职业和性格的角色。
例如游戏《魔兽世界》中三种族群(人族、兽族、精灵
族)就分别采用不同的服饰材料去表现(人族用粗布、木头、皮革和金属;兽族用皮毛骨头和石头;精灵族采用羽毛、丝绸。
)服饰材料、质感的巧妙运用使游戏的角色设计成为经典。
3影视动画角色服饰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从本文以上部分可以看出服装设计在影视动画中角色形象的塑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原本没有特色的形象在特色的服饰装扮下都变得鲜活起来。
这种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形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于是人们纷纷崇拜和效仿,让影视动画作品中的服饰在现实中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影视动画服饰不仅影响到文化,同时又反馈回服装设计中,为服装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力。
例如影片《蜘蛛侠》,人们在爱上无所不能的“蜘蛛侠”的同时,角色的服饰同样让人们喜爱,于是人们纷纷效仿。
动画片《超人》也是如此,蓝色的衣服红色的斗篷让人们对超人角色印象深刻,有很多仿制的超人服装大卖。
还有很多科幻题材中的服饰更多的注重功能,例如防水、防热、防寒、防辐射等,这些想象出来的服饰功能更能体现出人们对未来服饰发展的渴望与憧憬,而这种渴望与憧憬让科学家和服装设计师找到了研究方向,更多的渴望与憧憬正在变成现实。
由此可见影视动画角色的服饰又对服装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服装设计只是影视动画的角色塑造过程中的一部分,虽然不能代表角色塑造的全过程,但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时代符号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成功的影视动画离不开成功的角色,一个成功的角色更
离不开服饰的设计。
在今后的影视动画角色塑造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和合理的应用和借鉴服装设计,注意细节,不断发展和完善国产动画的角色细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