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计量培训介绍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最新)

需知: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量,随机误差用标准偏差表示,系统误差用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表示。
——偏差:某值与参考值之差值。 偏差=修正值=-误差 —修正值: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 —修正因子:为补偿系统误差而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乘的数字因子。 ——粗大误差:明显超出统计规律预期值的误差。(即异常因素引起的误差) 原因:错误读数、测量器具使用不当、环境突然干扰等(不包含仪器重复性本身影响)。
三、计量学专业划分发展情况
计量专业划为十大类。分别为: ——几何量计量 ——热学计量 ——力学计量 ——电磁学计量 ——无线电电子学计量 ——化学计量 ——时间频率计量 ——电离辐射计量 ——光学计量 ——声学计量
——现场测量:在研制、生产或使用的实际场地中对被测对象直接进行的测量。 ——在线测量:对在生产线上或位于主机原位中的被测对象进行的测量。 注:又称联机测量或原位测量。
二、有关误差的术语
——(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1、(测量)误差=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2、绝对误差=测量结果 -真值 (按约定真值) 3、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值 如:三只0.1级电阻串联,合成电阻最大相对误差±0.1%。 4、误差分析中,考虑误差来源要求不遗漏、不重复、不混入不应有的成分。 5、给出某点的误差不应带正负号,不是一个区间。MPE为最大允许误差带“±”号。
2024版计量培训ppt课件

从案例中提炼经验教训
经验一
重视计量工作的重要性。企业要 充分认识到计量工作在生产、经 营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计
量工作的投入和管理。
经验二
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企业 要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确 保计量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
科学化。
经验三
加强计量技术培训和交流。企业 要重视计量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发 展,加强计量技术的交流和合作, 提高计量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
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是表征测量结果分散性的一个参数,表示被测量之值可能出现的范围。不 确定度越小,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越高。在计量工作中,需要对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和 表示,以便更好地了解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计量法律法规简介
计量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些法律法规为计量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思考三
建立计量服务支持体系。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计量服务支持 体系,提供计量技术咨询、培训、认证等服务,帮助企业 提高计量水平和管理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计量法制管理
计量法制管理是指通过法律手段对计量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包括计量器具的制造、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督管 理,以及计量检定、校准等活动的规范和管理。通过法制管理,可以确保计量工作的公正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计量器具与设备介绍
常见计量器具分类
长度计量器具
热学计量器具
力学计量器具
电学计量器具
如卡尺、千分尺、量块 等,用于测量物体的长 度、宽度、高度等尺寸。
如温度计、热电偶、热 电阻等,用于测量温度、
力学计量讲义(含质量、容量、压力等等)

2、秤的准确度等级
1)秤的准确度等级划分的依据是检定分度值 (e)和检定分度数(n)。按检定分度值 (e)划分准确度等级。表示绝对准确度;按 检定分度数(n)划分准确度等级,表示相对 准确度。 2)非自动秤的准确度等级分为两级,即中准 确度级(3级)和普通准确度级(4级)。 3)非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的准确度等级共分为 4个;0.2级、0.5级、1.0级、2.0级。
三、常用衡器的检定
• 1、术语解释 • 秤:利用作用于物体上的重力来测定物体质 量的计量仪器。 • 非自动秤:在秤重过程中需要人员操作的称 (如加载或卸去载荷) • 最大称量:不计算添加皮重在内的最大秤重 能力。EMax • 最小称量:载荷少于该值时称量结果可能产 生过大的相对误差。EMin
实际分度值:以质量单位表示的(模拟示值)相 邻两刻线对应的 值的差,和(数字示值)相邻 两示值得差。用d表示。 检定分度值:用于对秤分级和检定时使用的,以 质量单位表示的值。用e表示。通常检定分度值 等与实际分度值,e = d 秤的灵敏度:对于给定的被测质量值的灵敏度k 可表示为被观测变量L与被测质量M相应变化量 △M之商,即k= △L/ △M.(实际上就是放大倍数) 鉴别力:秤对载荷微小变化的反应能力。
(5)、灵敏度测试
• 灵敏度测试也在秤量测试过程中进行 • a:确定灵敏度测试的秤量,增铊标尺秤和游铊标尺秤在标尺 最大量值和最大称量处进行。 • b:在秤量测试过程中,当测至增铊标尺,游铊标尺最大量值 的准确度时调整游铊使计量杠杆停留在距示准器下沿1毫米 处不动。 • c:加载小砝码(量值为秤的最大允许误差)使杠杆摆动。 • d:用手组织杠杆摆动, • e:记录杠杆力点端加小砝码前后的移动距离。 • f:在最大秤量测试灵敏度时重复b、c、d、e的程序。 • g:对小于100公斤的秤位移至少应为3毫米。对大于100公斤 的秤位移至少应为5毫米。 • h:确定该秤是否通过测试。
计量人员培训内容

计量人员培训内容1. 前言计量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计量人员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计量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培训计量人员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计量人员培训内容的具体安排和学习要点。
2. 培训内容安排2.1 理论知识培训在计量人员的培训中,首先要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量基本概念和原理•国家计量制度和法规•计量单位和国际计量体系•计量误差与不确定度•计量仪器的分类和使用在理论知识培训中,学员需要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规要求,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2.2 实验操作培训除了理论知识的培训,计量人员还需要进行实验操作培训。
这部分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实验操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仪器校准和维护通过实验操作培训,学员可以熟练掌握各种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3 质量管理知识培训计量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与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配合,因此还需要接受相关的质量管理知识培训。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和要求•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方法和技术•质量管理在计量工作中的应用通过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学员可以了解到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并能够在工作中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培训学习要点在培训计量人员的过程中,需要学员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学习要点:•了解计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明确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熟悉国家计量制度和法规,确保在工作中符合相关要求;•掌握计量单位和国际计量体系,能够进行计量单位的转换和计量结果的比较;•理解计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概念,能够进行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定;•熟练掌握各种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操作并校准仪器;•掌握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能够正确处理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问题;•学习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评价;•了解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和要求,能够在工作中进行质量管理;•能够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

引言概述:计量基础知识是各行各业都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计量基础知识进行培训,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计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升计量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计量的测量原理、误差分析、不确定度评定、标准管理体系和测试方法验证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1.测量原理1.1测量概念及分类1.2测量系统组成及测量链1.3量纲及其转换1.4测量单位及国际单位制1.5物理量、测量对象和测量结果的关系2.误差分析2.1误差的概念及分类2.2测量误差和系统误差2.3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2.4误差的传递和累积3.不确定度评定3.1不确定度概念及表示方法3.2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3.3不确定度的合成和扩展3.4不确定度评定的实例分析3.5不确定度的表达与报告4.标准管理体系4.1标准的概念和作用4.2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4.3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制定的过程4.4标准体系的组成和层次结构4.5标准化认证及其意义5.测试方法验证5.1测试方法的选择和建立5.2测试方法验证的目的和步骤5.3验证的设计及实施5.4数据分析和结果判定5.5方法验证的管理和维护总结: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是提高计量技能的重要途径,它包括测量原理、误差分析、不确定度评定、标准管理体系和测试方法验证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计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知识。
同时,掌握计量基础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工作准确度和效率,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建议读者利用本文提供的知识进行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计量能力。
计量设备和计量基础知识培训

计量设备和计量基础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计量设备的分类和原理在培训中,员工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计量设备,包括称重设备、温度计、测量仪器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员工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计量设备来进行工作。
二、计量单位和标准培训还需要介绍计量单位和标准,让员工了解不同计量单位的含义和换算关系,以及各种计量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这些知识对于员工正确理解和使用计量设备至关重要。
三、测量与校准在培训中,员工需要了解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计量设备的校准和维护。
员工应该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计量设备进行测量,并且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四、安全和环保最后,培训还需要强调在使用计量设备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员工应该学会如何正确操作计量设备以及正确处理废弃的测量物品,以防止意外发生,并保护环境。
总之,计量设备和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是为了加强员工对计量设备的认识和掌握,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员工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公司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计量设备和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是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计量设备,对产品的质量检验与控制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进一步介绍这方面的相关内容。
一、计量设备的分类和原理1. 称重设备称重设备主要用于测定物体的重量,包括天平、电子秤等。
员工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称重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确保其能够正确操作这些设备,准确测量物体的重量。
2. 温度计温度计用于测量物体的温度,包括普通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
在培训中,员工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便能够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进行测量,并且了解各种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3. 测量仪器测量仪器包括长度测量仪器、电气测量仪器等,员工需要了解这些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确保能够准确进行各种测量工作。
《计量培训》课件

《计量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计量基础知识•长度计量•温度计量目录•力学计量•电磁计量•光学计量01计量基础知识计量概念及定义计量是指为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计量属于测量,源于测量,又区别于一般测量。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社会活动。
计量是技术、法制、管理三者合一的科学。
计量单位及分类国际单位制是世界各国计量制度的基础。
国际单位制包括SI单位和SI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由国际计量大会制定,并由国际计量委员会修改完善。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质量、时间作为基本物理量。
计量器具是用于量度、衡定、比较物理量的工具。
计量器具按其结构特点分为三类: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测量系统。
实物量具是指结构比较简单,能够用来量度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的工具。
测量仪器是指结构比较复杂,能够用来测量各种物理量的仪器。
测量系统是指由多个测量仪器组成的测量装置,能够完成多种物理量的测量。
计量器具与测量误差02长度计量是指结构比较简单,能具体测出物体长度在量值传递过程中起着复现与传递长度量值作用的测量仪器。
量具是利用几何量计量(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轮廓等)原理,根据一定的技术标准,设计制造的专用测量仪器和装置的总称。
量仪量具与量仪测量数据处理与测量不确定度•测量数据处理•有效数字•数据修约•近似数据计算•测量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概念•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不确定度的合成方法常用量具与使用方法•卡尺的使用方法•卡尺的读数原理•卡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卡尺的测量精度及注意事项•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千分尺的读数原理•千分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千分尺的测量精度及注意事项•量规的使用方法•量规的结构特点•量规的正确使用方法•量规的测量精度及注意事项03温度计量1温度与温度计量23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状态的物理量,是分子热运动的程度的量度。
温度定义温度计量对工业生产、科研实验、生活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涉及众多领域的控制和测量。
2024全新计量培训内容

2024全新计量培训内容标题:2024全新计量培训内容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计量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社会对计量人才的需求,我国不断优化计量培训体系,提高计量培训质量。
2024年,我国推出全新计量培训内容,旨在进一步提升计量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培训目标1. 提高计量法律法规意识:使学员充分了解计量法律法规体系,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从事计量活动的自觉性。
2. 掌握计量技术基础知识:使学员系统掌握计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3. 提升计量操作技能:使学员熟练掌握各类计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实际工作中的计量准确性和效率。
4. 培养计量管理能力:使学员了解计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具备一定的计量管理能力,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计量技术支持。
5. 拓展计量应用领域:使学员了解计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计量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
三、培训内容1. 计量法律法规:包括计量法、计量单位制、计量检定、计量器具管理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国际计量组织的规定。
2. 计量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量单位制、误差理论、数据处理、计量检定、量值传递与溯源等基本知识。
3. 计量器具与设备:介绍各类计量器具的原理、结构、性能、使用方法及维护保养,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压力等计量器具。
4. 计量检测技术: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声学、无线电、时间频率等计量检测技术。
5. 计量管理体系:介绍计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与运行,以及计量认证、计量审查等内容。
6. 计量技术应用:分析计量技术在工业、农业、交通、环保、能源、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7. 计量信息化技术:介绍计量管理与检测软件、计量数据传输与处理、计量自动化等信息化技术。
8. 计量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外计量技术发展动态,探讨计量技术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荷传感器
工作测力仪
材料试验机
悬臂梁式冲击试验机
三、 扭 矩
扭矩是力与力臂的乘积,计量单位N·m。 如果准确地测出力的大小及该力到力的 作用点的力臂长度,便可准确地测得力 矩值。 扭矩测试仪 (0-1000 N · m) 扭矩扳子 (我司能力范围:0-1000 N · m)
扭
一、质量
质量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单位是kg。 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它表征 物体的惯性和它在引力场中相互作用的 能力,质量是标量。 质量计量的准确性不仅取决于砝码,还 取决于天平。
砝码
砝码:天平上作为质量标准的物体,通 常为金属块或金属片,可以用作称量较 精准的质量 。 标准砝码通常分为千克组(1~20kg)、克 组 (1~50g)和毫克组(1~500mg)。砝码 的组合形式通常是 5、2、2、1。 砝码的等级有:E1,E2,F1,F2,M1,M2,M3
力学计量基础知识
内容概况: 力学计量简 介 1.质量 5.压力 2.力值 6.振动冲击 3.扭矩 7.转速 4.硬度 8.非标仪器
力学计量概述
力学计量是计量学中最基本的项目之 一,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力学量的计量和 测试。 力学计量可分为质量、力值、扭矩、硬 度、压力、真空、振动、冲击、转速、 容量、密度、流量、流速、恒加速度等 力学计量的理论基础是牛顿力学
压力表种类
普通压力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密压力表
数字压力计
微压差计
压力变送器
六、振动冲击
在日常生活中,振动现象很常见。所谓振动,就是物 体在某一个位置作往复运动的物理现象。 振动可以用位移、速度、加速度和频率等物理量来描 述。振动计量往往是把振动的机械量转换为电量来测 量。振动计量测试设备可分为各级振动台和测振仪两 大类。 冲击是激起系统瞬间扰动的力、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的突然变化,该变化的时间要小于系统的基本周期。 冲击加速度的单位是m/s^2。冲击的校准方法一般分为 三种,绝对法、间接法和比较法。
硬度计
韦硬度计
洛氏硬度计
布洛维硬度计
邵氏硬度计
里氏硬度计
五、压力
压力又称压强,它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垂直 均匀分布的力,单位是Pa。压力计量可分为静 态和动态压力计量。按压力计量范围大体有微 压、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等。测量的具 体压力又分为绝对压力、大气压力和表压力等。 真空是在给定的空间内,低于标准大气压的气 体状态,使用真空度来描述,单位是Pa。真空 计量标准可以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绝对 标准是真空计量的基础,实际应用是真空标准 多为性能稳定的相对标准。
标准转速装置
转速表、闪频仪
八、非标仪器
弹簧冲击锤 摩擦脱色试验机
滚桶跌落试验机
引线弯折试验机
球压试验装置
衡器(架盘天平)
衡器(电子秤,台秤)
衡器(液体比重天平)
二、力值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计量单 位是N。测力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种 方法是通过对质量和加速度的测量来求 得力值;另一种方法是物体在受力后产 生的变形量或与内部应力相应的参数的 测量而求得力值。
力值
负荷传感器、称重传感器 (0.1~2000)kN 工作测力仪 (0.1~2000)kN 拉力、压力和万能材料试验机 (0.1~ 2000)kN 悬臂梁式冲击试验机
普通压力表(-0.1~60)MPa 精密压力表(-0.1~60)MPa 数字压力计(-0.1~60)MPa 微压差计(0~15)kPa 压力变送器(-0.1~60)MPa
精密压力表:0.16级、0.25级、0.4级、 0.6级 普通压力表:1级、1.6级、2.5级、4级 按测压介质分为: 氧气表、氢气表、乙炔表、氨气表、氯 气表以及其他各类气体表
振动台(电磁振动台)
振动台(模拟运输振动台)
振动台(机械振动台)
冲击试验机
振动测试仪
振动分析仪 工作测振仪
七、转速
转速是衡量物体旋转快慢的物理量。转 速的计量单位是r/min。 转速(或角速度)是单位时间的角位移。 标准转速装置是校准和检定转速表的主 要装置,由复现转速的装置和转速测量 装置组成。
砝码
衡器
电子天平 ( Ⅰ、 Ⅱ、 Ⅲ 、Ⅳ ) 扭力天平 ( 5~2500 ) mg 机械天平(1mg~20kg) 架盘天平(1mg~20kg) 电子秤、台秤(最大可计量能力:3 t) 液体比重天平(0.0001~2.0000)
衡 器(天 平)
衡器(扭力天平)
衡器(机械天平)
扭矩测试仪
矩
扭矩扳子/扭矩表
四、 硬 度
硬度是指物体软硬的程度。硬度本身不是一个 确定的物理量,而是一个于物体的弹性形变、 塑性形变和破坏有关的量。硬度计量的方法很 多,一般分为静载压入法和动载压入法。静载 压入法有布氏法、洛氏法、表面洛氏法、维氏 法和显微硬度法等。动载压入法有肖氏法等。
硬度
金属洛氏硬度计 HRA ,HRB ,HRC 表面洛氏硬度计HRT、HRN 塑料洛氏硬度计 HRR、HRL、HRM、HRE 布氏硬度计 HBW 维氏硬度计 HV1 , HV5 , HV10 , HV30 韦氏硬度计HW 里氏硬度计 HLD 邵氏硬度计 (20~100)HA、HD、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