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__历史大事件年表
七年级历史时间表及重大事件

七年级历史时间表及重大事件以下是七年级历史时间表及重大事件:1. 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2.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3.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4.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5.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6.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7.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8.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9.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10.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11. 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2. 25年:东汉建立。
13.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4. 184年:曹操统一北方。
15. 200年:官渡之战。
16. 208年:赤壁之战。
17. 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
18. 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国。
19. 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0. 3世纪后期:三国鼎立局面结束,西晋统一中国。
21. 4世纪后期:东晋建立,南北朝时期开始。
22. 5世纪前期:北魏统一中国北方。
23. 5世纪后期:孝文帝改革。
24. 6世纪前期:隋朝建立,统一中国。
25. 6世纪后期:唐朝建立,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
26. 7世纪前期:武则天统治时期。
27. 7世纪后期: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28. 8世纪前期:唐蕃和亲政策实施,文成公主入藏。
29. 9世纪前期:唐朝与南诏和回纥的关系密切,唐蕃关系再度紧张。
30. 9世纪中期以后至五代前期:少数民族政权并起,与唐王朝争夺土地和人口,唐王朝实力大为削弱。
初一上学期历史大事年表,表格

东汉
25年
220年
洛阳
三国(魏)
(蜀)
(吴)
220年
221年
222年
266年
280年
洛阳
成都
建业
曹丕
刘备
孙权
西晋
266年
316年
洛阳
司马炎
东晋
317年
420年
建康
司马睿
南北朝
420年
589年
洛阳
刘裕
战役归纳:
朝代
战役名称
时间
战斗双方
赢家
备注
春秋
城濮之战
公元前七世纪后期
晋VS楚
晋
退避三舍使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战国
桂陵之战
公元前四世纪中期
魏VS赵
赵
围魏救赵
战国
马陵之战
公元前四世纪中期
齐VS魏
齐
战国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
秦VS赵
秦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秦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VS秦军
秦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秦
刘邦、项羽农民起义
历史复习资料
朝代归纳: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
夏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阳城
夏禹
夏桀
商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殷
商汤
商纣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大事件年表(通用版)

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公元前 209 年
陈胜吴广起义
前 209---前 207
陈胜吴广 VS 秦
陈吴失败
揭开
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揭竿而起
公元前 207 年
巨鹿之秦
秦败
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以
少胜多
结束:公元前 206 年
公元前 202 年
公元前 206 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存在仅 15 年秦王朝 被秦末农民战争推翻。 楚汉之争 前 206--前 202 项羽 VS 刘邦 项羽败 刘邦建立
秦
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分 36 个郡;
③经济文化上──统—文字(小篆 隶书) 统一度量衡
货币──圆形方孔钱;
④思想上──焚书坑儒 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
固统治;影响:给我国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
⑤军事上──修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抵抗匈奴,开发南疆修筑灵渠。 ⑥秦的疆域是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
结束:公元前 1600 年
末代国君:夏
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标志着国家的
王桀
产生. 奴隶社会开始★
商
建立:公元前 1600 年
汤建立商朝
公元前 1600 年汤建立商朝,定都:亳
结束:公元前 1046 年
末代国君:商
纣王
公元前 1600 年
盘庚迁殷
公元前 1600 年盘庚迁都到殷,后代又把商
建 立 : 约 公 元 前 周武王 周 1046 年
生活区域:黄河中游流域,
半坡人遗址
七年级-----中国古代史
1
中国历史 生产--农业:种植粟和蔬菜(我国是最早
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工具:普遍使用磨制
初一历史上册所有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

初一历史上册所有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一、史前:1.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地点云南元谋时间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 北京人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地点:北京周口店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3.山顶洞人时间:距今约三万年前,地点: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
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4.河姆渡原始居民地点:生长江流域时间:距今约七千年半坡原始居民地点: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他们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
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5.炎帝和黄帝(人物)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事件)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6. 黄帝(人物)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7. 尧舜禹(人物)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该部分其他内容: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二、奴隶社会1.约公元前2070年(时间),禹(人物)建立夏朝(事件);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 约公元前1600(时间)年黄河下游(地点)的商部落国君——汤(人物)战胜桀,建立商朝。
3. 商王盘庚(人物)迁都到殷(地点),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4. 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人物),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
公元前1046(时间)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事件),定都镐京(地点)。
1七年级上册 大事年表

七年级上册大事年表1、距今170万年,元谋人2、距今70万—20万年,北京人3、距今七千年,河姆渡人4、距今五六千年,半坡人5、距今四五千年,黄河流域的黄帝、炎帝、蚩尤6、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7、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8、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周武王灭商;西周建立9、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10、公元前770—公元前476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为战国时期11、公元前356年,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12、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1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14、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15、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都城长安;9年,西汉灭亡16、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17、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18、西汉时期出现造纸术19、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20、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21、东汉时期华佗的麻沸散;东汉时期的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22、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23、东汉时期道教兴起24、西汉司马迁《史记》记录黄帝到汉武帝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5、200年,官渡之战26、208年,赤壁之战27、220年,曹丕建立魏、都城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汉)、都城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都城建业28、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都城洛阳;316年,匈奴灭西晋29、280年,结束三国分裂的局面30、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建康31、383年,淝水之战32、420—589年,南朝(历经宋、齐、梁、陈)、都建康。
七年级历史重大事件及详细内容

七年级历史重大事件及详细内容一、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1. 建立者。
- 禹建立夏朝。
禹治水有功,被舜禅让为部落联盟首领。
他死后,儿子启继承了他的位置,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 夏朝的统治。
- 夏朝已经有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地方上,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 夏朝的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
二、商朝(约公元前1600 - 前1046年)1. 建立。
- 商汤灭夏后建立商朝。
商朝前期多次迁都,直到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都城才稳定下来,因此商朝也被称为殷朝。
2. 政治制度。
-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
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
- 商朝的政治制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占卜等手段决定国家大事,神职人员在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3. 青铜文化。
-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后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四羊方尊造型奇特,工艺精美,也是商朝青铜器的杰出代表。
三、西周(公元前1046 - 前771年)1. 建立。
- 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纣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
2. 政治制度。
- 分封制。
-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 内容: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口分赐给士。
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后期诸侯势力逐渐强大,导致诸侯割据混战,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一、夏朝的建立与覆灭1. 夏朝的建立2. 夏朝的覆灭二、商朝的兴衰1. 商朝的兴起2. 商朝的繁荣3. 商朝的衰落三、周朝的兴起与分裂1. 周朝的建立2. 周朝的分封制度3.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四、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统一1. 春秋时期的五霸2. 战国七雄的兴起3. 秦始皇的统一我国五、秦汉之间的变迁1. 秦朝的兴起2. 西汉与东汉的交替3. 汉朝的疆域扩展六、三国时期的动荡1. 三国鼎立2. 一统三国3. 三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七、南北朝时期的分裂1. 南北朝的分裂2. 南北朝的文化交流3. 北朝的灭亡八、隋唐时期的繁荣1. 隋朝的统一2. 唐朝的盛世3. 唐朝的文化繁荣九、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1. 五代的分立2. 十国的形成3. 五代十国的战乱十、宋元明清的统一与变迁1. 宋朝的统一2. 元朝的统治3. 明朝的兴起4. 清朝的统治总结:我国古代史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与覆灭,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之间的变迁,都是我国古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此后的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我国历经了分裂、统一、繁荣和衰落的历程。
宋元明清的统一与变迁为我国古代史画上了句号。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事年表是璀璨的辉煌历史,丰富多彩的史实不断展现出古代我国的沧桑巨变。
上文我们已经回顾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兴衰,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之间的变迁,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从三国时期到清朝的统一与变迁的历史变迁。
六、三国时期的动荡三国时期始于汉献帝时期,终于晋朝建立,历时约70年。
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战争频仍,但也正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形成了蜀汉、魏国、东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这段时间内,诸葛亮、曹操、孙权等历史人物的传说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七、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南北朝时期指的是420年至589年的历史阶段。
南朝时期指的是刘宋、南齐、梁、陈四个朝代统治的南方,北朝时期指的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统治的北方。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虽然分裂,但文化艺术上却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文化的灿烂时期。
历史七年级大事时间表(人教版)

七上历史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70万年,北京人,早期的原始社会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形成氏族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居民,再现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种植水稻距今约5、6千年,半坡居民,陕西西安距今约4、5千年,大汶口居民距今约4、5千年,炎黄(黄帝“人文始祖”)部落结成联盟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结束原始社会,开始奴隶社会(公有制私有制;平等)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朝,建立商朝,文字形成3456¥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临阵倒戈)周武王灭商朝,建立西周(分封制),定都镐(今陕西西安)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进入东周春秋、战国(齐楚秦燕赵魏韩)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国战胜赵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定都陕西咸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公园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随后刘邦项羽起义。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统一,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大胜匈奴。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世纪中期,王昭君与匈奴呼韩邪单于和亲。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公元9年,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军。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东汉结束。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
定都成都,史称蜀。
公元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江苏南京)。
229年称帝。
公元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位--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
1700 多年
公元 166 年
大 秦 安 敦 王 派使臣从海道来到中国。 朝
200 年
官渡之战 200 年 曹操 VS 袁绍 袁绍败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
基础 以少胜多
208 年 赤壁之战 208 年 曹操 VS 孙刘联军 曹操败 奠 定 了 三 国 鼎 立
桂陵之战 前 4 世纪中期 魏 VS 齐 魏败 围魏救赵
战国 (公元 前 475 年 --- 公 元 前 221 年)
马陵之战 十年后 齐 VS 魏 魏败 长平之战 前 260 年 赵 VS 秦 赵败
赵括纸上谈兵
减灶计 东方六国无力抵抗秦的进攻
商鞅变法:时间人物: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商鞅
三 220 年 国
221 年 222 年
以少胜多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魏
成都 蜀 建业(南京) 吴
265 年 司 马 炎 晋 洛阳 263 年 魏灭蜀 280 年 吴国投降
西 建立:265 年 晋
司马炎 公元 265 年 司马炎 建立西晋 ,定都洛阳
公元 280 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280 年以 后
七年级-----中国古代史
9
公元前 119 年
奴败 匈奴无力与西汉抗衡 张骞通西域 第二次:时间------- 公元前 119 。 作用
-------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交
公元前 60 年
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 西域都护: 时间--公元前 60 年;意义--是今新疆地区归
西汉后期:汉元帝 建立:公元 25 年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通过征战,提高的齐国的地位。
(齐桓公霸主地位的确立)公元前 651 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
会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的确立。
2、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越王勾践是春秋最后一名霸主。
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
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东 周
邑,东周开始
城濮之战 前 7 世纪后期 晋 VS 楚 楚败 晋文公成就霸业 退避
春秋
三舍
春 秋
(公元 前 770 年
吴越争霸
春秋末年
战 国
--- 公 元 前 476
而战
七年级-----中国古代史
吴国 VS 越国
越国败
勾践卧薪尝胆 争霸
3
年)
中国历史 1、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并
八王之乱 280 年以后 西晋皇族之间 耗尽了西晋的国力 西晋的皇族
争夺皇位
结束: 316 年,匈奴兵攻入长安,西晋灭亡。
七年级-----中国古代史
7
东晋十六国 公元 317 年 ( 317----420 年)
中国历史 317 年,西晋的皇族司马睿建立政权,定都 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
383 年 淝水之战 383 年 前秦 VS 东晋 前秦败 前秦瓦解北方
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最为彻底的。
变法的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变法的作用: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
打下坚实基础。
封建社会开始★
公元前 230 年-前 221 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东
方六国,于公元前 221 年,建立了秦,定都咸阳.
缝制衣服.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
距 今 时 间 : 四 五 千 大汶口遗址 年
原始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私有财产和
贫富分化出现。
4000 多 年 以 前 (距今时
传说黄帝、炎 帝、尧、舜、
涿鹿之战
炎黄 VS 蚩尤
蚩尤败
间:5000-4000 年) 禹时期
夏
建立:公元前 2070 年
禹建立夏朝
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 地位:夏是我国
家,独尊儒术”内容: 排斥其它学说,大兴儒家教育,任
公元前 138 年
用儒生做官,在长安兴办太学。 张骞通西域 第一次:时间-------公元前 138 年;目的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作用-------了解西域的情
公元前 119 年
况和西域人想与汉族人交往的愿望。 漠北之战 前 119 年 卫青、霍去病 西汉 VS 匈奴 匈
秦
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分 36 个郡;
③经济文化上──统—文字(小篆 隶书) 统一度量衡
货币──圆形方孔钱;
④思想上──焚书坑儒 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巩
固统治;影响:给我国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
⑤军事上──修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抵抗匈奴,开发南疆修筑灵渠。 ⑥秦的疆域是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
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
内容:1、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2、
颁布均田令 3、迁都洛阳 4、革除鲜卑旧俗,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
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③北朝的分裂: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西
七年级-----中国古代史
魏,又演变成北齐和北周。最后北周灭北
结束:公元前 1600 年
末代国君:夏
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标志着国家的
王桀
产生. 奴隶社会开始★
商
建立:公元前 1600 年
汤建立商朝
公元前 1600 年汤建立商朝,定都:亳
结束:公元前 1046 年
末代国君:商
纣王
公元前 1600 年
盘庚迁殷
公元前 1600 年盘庚迁都到殷,后代又把商
建 立 : 约 公 元 前 周武王 周 1046 年
齐,统一北方。 北方十五个政 权与西南的成汉统称
为十六国
8
宋 齐 成 梁 南陈 先
朝
中国历史
建立者:刘裕 420-479 年 建立者:萧道 479-502 年
①南朝:开始------公元 420 年,东晋大
建立者:萧衍 502-557 年 建立者:陈霸 557-589 年
将刘裕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
属中央的开始。 呼韩邪单于 王昭君 和亲 光武帝:刘秀 公元 25 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
七年级-----中国古代史
6
东
汉 结束:公元 220 年
公元 73 年
公元 97 年 公元 132 年
中国历史
史称东汉。
汉献帝
西域都护:班 超 班超派甘英 张衡
220 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 洛阳 魏 典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弃笔从戎;
②朝代:经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③原因: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实行了休
养生息,安抚北方南迁的流民,生产得到 发展。
④表现:农业------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
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推广。
手工业
------ 扬 州 、 荆 州 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
地方。南朝发明灌钢法,是冶铁技术的一大
继承,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历史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不但巩
固了对原来商朝的统治,而且扩大了统治
范围,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西周的疆域)西到今甘肃东部,东到今
山东北部,东北到今辽宁南部,南面跨过
长江。
建立:公元前 770 周平王 年
公元前 771 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西周结束。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
进步。造纸业业有信的发展,纸成为书写主 要材料。
⑤商业------涌现出建康、江陵等重要商
业城市,番禺成为海外贸易的中心。
隋 581----618 年 唐 618----907 年
隋朝建立 唐朝建立
⑥作用:南方经济迅速赶上北方。
581 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 长安 589 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南北统一 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秦 建立:公元 建立:秦王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
七年级-----中国古代史
4
前 221 年 嬴政
中国历史 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中央集权建立(政治上)──:目的:为了加强统治.秦
王赢政自称 “皇帝”;中央设立三公,分别是丞相、
生活:已会用缝制兽皮衣服,织鱼网一类东
距今时间:6000 多 河姆渡人 年;
河姆渡遗址
西。 生活区域:长江下游;生产--农业:种植水 稻(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工具:普遍
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烧制黑色陶器.
生活--饲养猪 、狗水牛等家畜,居住干
栏式的房屋,过定居的生活。
距今时间:5000 多 半坡人 年
朝称为殷 约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亲率大军讨伐商
七年级-----中国古代史
2
结束:公元前 771 周幽王 年
中国历史 纣。周军与商纣军队在牧野决战,打败纣, 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分封诸侯:(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
西 周
区的统治,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
度。
(嫡长子继承制)西周规定天子、诸侯、卿 大夫等职位,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
生活区域:黄河中游流域,
半坡人遗址
七年级-----中国古代史
1
中国历史 生产--农业:种植粟和蔬菜(我国是最早
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工具:普遍使用磨制
石器,如石斧 室锄 石耜等;手工业:烧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