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巍山彝族火把节中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火把节与中国传统民俗活动研究

火把节与中国传统民俗活动研究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其中,火把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火把节与中国传统民俗活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起源、特点以及对今天社会的意义。
一、火把节的起源火把节,又称“火炬节”,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彝族传统节日。
据研究,火把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彝族部落。
彝族人民通过在节日中点燃火把,跳舞,祈福等活动来庆祝丰收、祈福和祭祀祖先。
二、火把节的特点1. 独特的场景火把节通常在晚上举行,人们手持火把点燃,随着节奏跳舞。
在夜晚中,火把的火光照亮了画面,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热烈的氛围。
2. 热情洋溢的活动火把节以其独特的火把舞蹈而著名,火把在人们手中摇曳舞动,形成美丽的图案,跳舞者则以饱满的激情和灵活的身姿展现出彝族民俗文化的魅力。
3. 强烈的宗教信仰火把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彝族人民相信通过火把的燃烧能够祛除不祥和灾难,祈福风调雨顺和丰收祥和。
三、火把节对今天社会的意义1. 传统文化的传承火把节作为中国传统的民俗活动,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通过举办传统节日,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旅游经济的带动火把节不仅在西南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举办火把节活动既能够唤起游客的兴趣,增加旅游收入,也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 增强社会凝聚力火把节作为传统民俗活动,能够促使人们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增强社会凝聚力和身份认同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四、火把节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火把节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逐渐扩大了影响范围,还融入了现代元素。
如在节日庆典中加入了舞台表演、音乐演奏等形式,增加了观赏性。
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火把节也在网络上得以传播和推广,使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其中。
作为一项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传统民俗活动,火把节不仅在中国内地广泛开展,还吸引了国际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体育旅游课件第七章民族民俗体育旅游

体育旅游课件第七章民族民俗体育旅游在旅游领域中,体育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热门选择。
不仅仅是为了观光游览,人们也希望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来体验当地文化和民俗。
本文将介绍体育旅游课件中的第七章内容,探讨民族民俗体育旅游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一、民族民俗体育旅游的概念民族民俗体育旅游指的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参与当地民族文化和体育活动,了解、体验和传承民族民俗的一种旅游形式。
相比传统的观光旅游,民族民俗体育旅游更加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感,能够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
二、民族民俗体育旅游的特点1.多样性与独特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因此民族民俗体育旅游的特点就是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
游客可以通过参与节庆活动、学习当地舞蹈、体验传统体育项目等方式,感受不同民族间的差异和魅力。
2.参与性与互动性:民族民俗体育旅游强调游客的参与和互动。
游客不仅仅是旁观者,更可以做到身临其境地参与各种活动,与当地民众共享快乐。
这种互动性促进了游客和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增强了旅游的亲密性和记忆点。
3.文化传承与保护:通过民族民俗体育旅游,传统文化得到了延续和保护。
由于游客们的兴趣和参与,当地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活动得到了展示和传承,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三、民族民俗体育旅游的意义1.促进民族团结与认同:民族民俗体育旅游能够增进不同民族间的了解与认同,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
通过互动交流和参与体验,游客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促进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2.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民族民俗体育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各种节庆活动和传统体育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旅游业的繁荣。
同时,旅游需求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手工艺品等,为当地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
3.提高文化软实力:民族民俗体育旅游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通过展示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提高了国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巍山大仓彝族传统服饰研究及创新应用

巍山大仓彝族传统服饰研究及创新应用巍山大仓彝族是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一个彝族群体,他们保留了悠久的传统服饰文化。
这些传统服饰不仅展示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彝族人民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象征。
研究巍山大仓彝族传统服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彝族文化。
首先,通过了解巍山大仓彝族传统服饰的设计、图案和制作工艺,可以深入了解彝族人民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其次,研究彝族传统服饰的演变历程,可以揭示彝族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最后,通过对传统服饰的研究,可以为当代服装设计提供灵感和创新思路。
在创新应用方面,巍山大仓彝族传统服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将传统元素融入时尚设计中,可以打造出独特而具有民族特色的时装作品,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彝族文化。
其次,结合现代科技和材料,可以改良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提高服饰的舒适度和耐用性。
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新设计,将彝族服饰应用于舞台表演、影视剧等文化艺术领域,丰富和拓展彝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然而,巍山大仓彝族传统服饰在创新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需要手工制作,时间和人力成本较高。
如何在保持传统工艺特色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传统服饰的设计需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这需要设计师具备对彝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敏锐的时尚意识。
为了推动巍山大仓彝族传统服饰的研究和创新应用,我们应该加强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同时,还需要加强彝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保留和弘扬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彝族文化,让巍山大仓彝族传统服饰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滇中旅游区主要民族民俗旅游线路展示

滇中旅游区主要民族民俗旅游线路展示滇中旅游区包括昆明市、玉溪市和楚雄州,总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重要的国际国内旅游区和旅游交通枢纽。
其中,昆明市主要利用其中心城市的区位条件和区域内良好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强建设“国际旅游集散地中心”,培育都市旅游,开发建设城市休闲、会议会展、娱乐购物、文化体验等都市旅游产品,民族民俗风情主要是以汉族、彝族等为主;玉溪市主要是建设红塔工业旅游区,抚仙湖休闲度假旅游区和哀牢山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区,民族民俗风情主要以戛洒花腰傣、通海蒙古族风情为主;楚雄州主要突出彝族文化风情、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类遗址。
1 昆明市区1.1 民族村多民族民俗风情展示云南民族村拟建25个少数民族村寨,现已建成开放的有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佤族、藏族、基诺族、拉祜族、壮族、布朗族、哈尼族、德昂族、景颇族等13个村寨和一个“摩梭之家”。
是展示云南各民族文化风情的重要窗口。
1.2 民族博物馆该馆与云南民族村相辅相成,让游客由静态到动态,由宏观到微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领略云南25个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习俗,是云南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
1.3 金马碧鸡坊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市金碧路中段,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曾有“金碧交辉”之说。
被誉为昆明的象征。
1.4 世博园世博园同周围的自然环境之山、水、林有机地融为一体,源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
充分体现了这次世博会的主题: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1.5 西山森林公园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滇池西岸,风光之秀丽为昆明诸山之首。
远眺西山群峰,象一个青丝垂海的睡美人,因此西山又称为“睡美人山”。
“三月三耍西山”是昆明人民传统的春游习俗。
每逢三月三这一天,各族人民身着盛装,成群结队,数万甚至十几万人汇聚西山,到处山歌小调,欢声笑语,热闹非常。
西山上著名的景点有:华亭寺、太华寺、聂耳墓、龙门胜景等。
1.6 金殿金殿风景区位于昆明市东郊的鸣凤山麓,距市区8公里。
火把节是几号?2019彝族火把节时间及游玩攻略

火把节是几号?2019彝族火把节时间及游玩攻略8月8日农历6月24日火把节在云南拉开狂欢大幕8月8日,千万人围着火把载歌载舞,弹起大三弦,跳起左脚舞,共度不眠的火把狂欢之夜。
这一天,是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这一天,从山寨到城镇,从高山到平坝,处处是狂欢场,这一夜,人人燃起高高的火把,手拉手足跟足围成圈子载歌载舞。
一把把火把,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像一颗颗天上的繁星落到人间,到处是火的世界,到处是歌舞的海洋。
8月8日,火把节狂欢的序幕将在云南这片红土高原上欢腾拉开,为此,本期特地为您献上云南火把节地图供您按图索骥!而日前世界气象组织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温度创有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值的消息,着实让人吓了一跳!避暑,也成了这个时节的热点!过完火把节狂欢,就地来个避暑清凉游吧!【玩火狂欢1】激情火把节,阿老表你要来呢嘎!地点:楚雄时间:8月7日至8月9日火热指数:☆☆☆☆☆在云南,提到火把节,不得不提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是我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全国近900万彝族同胞中,六大方言区、所有的支系在楚雄都能看到,这里也是中国火把节最流行、最隆重的地区,楚雄火把节的盛况可与过年媲美。
2019年5月,楚雄彝族火把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今年的楚雄彝族火把节看点玩点多——在城区各大广场由毕摩在六个祭火点同时举行统一规范的火把节原生态祭火仪式,配之以彝族祭祀舞蹈表演;楚雄本地民间歌舞表演队,在城区主要广场进行彝族大三弦、羊皮鼓舞和毕摩巡演活动,集中展示彝族原生态舞蹈精品;连续3个晚上在城区5个广场和紫溪彝村组织开展万人左脚舞狂欢活动,围着熊熊燃烧的火把堆,上万人的左脚舞,快乐和着火把一起燃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扔在人群里一起狂欢?跳累了玩累了,就到夜市摊上烧烤一把,或是唤店家来一锅楚雄赫赫有名的“羊汤锅”!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已有的停车泊位基础上,活动点周边新增了近30万个停车泊位,并充实了警力加强交通疏导。
彝族火把节的寓意是什么三天活动详解

彝族火把节的寓意是什么_三天活动详解彝族火把节的寓意是什么火把节的寓意是丰收,因为火把节在彝族是集祈祷丰收、祭祖、娱乐为一体的传统节日,其中核心内容是祈祷丰收。
而火把节也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多个民族的节日,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火把节三天活动详解1、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2、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跳起达体舞。
3、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
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的意义价值一、全民参与的最盛大的庆典布拖和普格地区的彝族火把节,是历史悠久,形态古朴,民族特色最为浓郁鲜明的、以火为核心、以火把为主题举办的民俗节日盛典。
统观世界各国和我国各民族地区,无论从历史沿革、文化积淀、民族特色、风俗传统、族群记忆、心理认同以及办节的时空规模、影响面、影响度、参与面、参与度来看,完整意义上的火把节当首推凉山彝族的“阿都”地区。
二、宏大的民族文化荟萃与展示火把节从时空领域的立体层面上,集中体现和展示出博大深厚的彝族文化。
表层:节日时空所表现的各种物化形态,如:杀牲祭祀、火把祈年,歌舞娱乐、体育竞技、服饰展美……中层:劳动生产过程及成果,社会生活状态及希求;深层:民族的宇宙观、信仰,社会伦理,行为道德,审美情操,心理情感等。
云南火把节活动可行性分析

云南火把节活动可行性分析1. 引言云南火把节是云南省传统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在昆明举行。
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重要节日,火把节活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和参与者。
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对这一活动进行可行性分析,以确定如何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
2. 活动内容火把节活动主要包括火把游行、篝火晚会和民族特色表演。
参与者手持火把,沿着规定的路线进行游行,期间还有各种舞龙舞狮、武术表演等。
晚上,大家围坐篝火,观看音乐演奏、民族舞蹈和戏曲等表演。
3. 优势分析3.1 文化底蕴云南火把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代表了云南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
这一活动不仅展示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是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和传承。
3.2 旅游吸引力云南火把节作为云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节庆活动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参与者。
对于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火把节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也提升了地方的知名度和形象。
3.3 市场潜力云南火把节活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市场潜力仍然巨大。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体验的需求增加,火把节活动有望继续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参与者。
4. 可行性分析4.1 资金支持火把节活动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包括场地租赁、表演团队、安全设施等。
可以通过政府拨款、赞助商支持以及门票销售等方式筹集资金。
4.2 活动宣传活动的宣传是增加其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关键。
可以借助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电视广告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
4.3 安全措施火把节涉及火类元素,需要加强安全措施。
在游行路线上设置消防设施和安全警戒线,对参与者进行安全指导和培训,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
4.4 活动体验提升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可以在火把节活动中增加互动体验的环节。
例如设置民族手工艺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云南的文化特色。
5. 结论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云南火把节活动是可行的,并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
彝族祭祀与彝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研究

彝族祭祀与彝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研究彝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区。
彝族以其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而闻名,其中祭祀活动和传统体育项目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祭祀活动和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结合彝族祭祀和传统体育,从历史渊源、意义与特点、现状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彝族祭祀与传统体育传承发展进行探讨。
一、彝族祭祀的历史渊源彝族祭祀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据考证,彝族祭祀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彝族祭祀活动主要包括自然祭、人祭、家祭、社会祭等多种形式。
彝族祭祀的对象包括天地神灵、祖先、精灵、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等,祭祀的内容多为感谢、祈福、祈雨、祈丰、求平安等。
彝族祭祀活动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彝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彝族祭祀的意义与特点彝族祭祀活动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彝族祭祀是一种信仰与感恩的表达。
彝族人民对神灵、祖先、大自然的尊敬与感恩之情,通过祭祀活动得以充分表达。
彝族祭祀是一种促进社会团结与凝聚力的方式。
在祭祀活动中,彝族群众围绕着共同的信仰和追求,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
彝族祭祀是一种传统文化与历史记忆的传承。
在祭祀活动中,传统文化与历史记忆通过祭祀仪式、祭祀乐曲等得以传承和弘扬。
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样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
彝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包括箭投、斧投、跳绳、抛圈等,其中箭投是最为著名的传统体育项目。
箭投是彝族男子在青年成人礼时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一种传承自古的传统体育项目。
彝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节日气氛备受彝族人民喜爱。
三、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与发展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一方面,受城市化、现代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
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形式和规模也逐渐受到了现代观念和市场需求的影响。
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口传心授、传统器械制作等已逐渐减少,传统体育项目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面临着持续发展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理巍山彝族火把节中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23T15:31:02.777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10月作者:康小惠
[导读] 将巍山彝族火把节与民俗体育旅游相结合既能大力发展民俗体育旅游业,又能更好的传承发展民俗节日。
大理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大理巍山彝族火把节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对其民俗体育活动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火把节中的民俗体育旅游发展对策,既传承火把节这个民族活化石,又能利用民族节日带动巍山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大理巍山;彝族;火把节;民俗体育旅游;
前言:
大理巍山是南诏国发祥地,古茶马古道及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据点,至今巍山的巍宝山南诏本土庙吸引了全国彝族同胞来祭祖寻根,其延绵至今形成的彝族民俗风情也独具特色。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火把节,民俗体育项目是其主要特色成分,将巍山彝族火把节与民俗体育旅游相结合既能大力发展民俗体育旅游业,又能更好的传承发展民俗节日。
1.大理巍山彝族“火把节”的举办情况
火把节是巍山民间最盛大、隆重的民族节日。
在火把节的前一天彝族农家进行:祭祖、祭火神、祭农神、祈福消灾等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农历六月二十四,村村寨寨玩火把,家家门前竖火把,巍山县各村各寨的数万名群众齐聚古城,和古城居民、中外游客一起点燃15米高的大火把和13把小火把,开始围着火把载歌载舞,激情欢度火把节之夜。
这是一场火的狂欢节,也是民族融合的大狂欢。
2.大理巍山彝族“火把节”中民俗体育项目分析
2.1耍火把
耍火把是彝族火把节中一种特殊的娱乐宗教祭祀活动,彝族农家中生娃、请客的家庭共同负责竖火把,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娘家过火把节。
在“火把节”当天,参与者带着自己的火把去参加政府大火把的场所的火把舞,直至火把燃烧殆尽后到达高潮。
在尾声阶段进行跳火把,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
2.2霸王鞭
在跳“霸王鞭舞”时人数不定,舞蹈中霸王鞭通过触地,脚踢的敲打,以及擦击身体的肩,胸、大腿和手等发出带有铜钱的响声。
人们按照“四方转”的节奏,时而在行进中、时而在站立中、时而蹲下表演。
它们都是模仿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各种规律在进行敲击,节奏鲜明而欢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不同的音乐节奏来敲击不同的霸王鞭舞,跳出了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
2.3打歌
2008年巍山被评为国家级“彝族打歌之乡”。
打歌以篝火为圆心,人们围成圈踏地为节。
打歌多在晚上进行,开始时先在舞场中间烧火,围内一人或是数人吹笙,成为“歌头”,由数十对舞者逆时针舞动,边歌边舞,逐渐形成圆圈,尽情展现优美的舞姿和响亮的歌喉,打歌承载着彝族人民许多古老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传统记忆,是集信仰、民俗、礼节、技巧和才华为一体的社会文化活动,是祖先留给子孙的重要文化遗产,是十分珍贵的文化瑰宝。
3.巍山彝族与楚雄彝族、大理白族“火把节”中民俗体育的比较研究
3.1巍山彝族与楚雄彝族“火把节”中民俗体育的比较研究
楚雄市彝族的火把节于2006年5月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节期三至五天。
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和完善的体系,有宣传、策划和组织实施的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组委会。
重点突出“还节于民,还俗于节”的特点,共分为特色主题、群众狂欢、商贸经济3大板块,共有17项主要活动,群众参与性强,内容精彩纷呈。
相比于楚雄彝族火把节,巍山彝族的火把节举办的时间和特色少了很多,民族文化氛围和火文化氛围都远远比不上他们,而巍山彝族火把节现状的发展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3.2大理巍山彝族与大理白族“火把节”中民俗体育的比较研究
大理白族火把节与旅游公司共同合作,达到双赢。
同时举办本地商家团购、特卖、折扣等优惠,打造购物狂欢节。
利用新媒体进行网络营销,打造自媒体平台,同时联系报纸、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提高活动影响力推广白族民间手工艺品,白族美食,白族银器、木雕,塑造区域的旅游特色和独特个性。
同为地处大理的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巍山彝族火把节少了很多自己的传承与文化发展。
4.大理巍山彝族“火把节”中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
4.1扩大投资与融资力度,重在开发旅游业
大理巍山县政府加大力度重在开发旅游业,县财政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资金500万元,专项用于文化旅游发展及创建工作,投资巨资对巍宝山景区9个文物古建进行维修工程建设,2013年将完成巍山古城、巍宝山国家4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
同时与各大企业共同打造南诏文化展示体系。
对158院古院落进行登记管理,挂牌保护,为巍山古城的旅游业发展建立了基础保障。
4.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传承大理巍山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在2005年被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学会”命名为“中国十大民俗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在全国范围大力开展和传承。
在西南边陲小镇的巍山火把节也是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开展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霸王鞭、打跳、打歌,巍山彝族火把节借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才能又好又快的发展。
4.3利用学校教育,发展彝族民族体育项目
民俗体育项目规则简单,技术容易掌握、普及性强。
在学校开展民俗体育的学习,增加了娱乐性和趣味性,也为生命教育提供宝贵的资源。
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理大学已经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基地,开设了霸王鞭舞蹈的课堂进行系统的学习,为传承和发展民俗体育提供发展平台。
4.4利用“巍山小吃节”宣传,铸就巍山商业化和娱乐化的代名词
2015年成功的举办了第五节中华彝族祭祖节暨“美食大理·品味巍山”。
巍山获得“威力巍山,小吃天堂”的美誉,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名小吃之乡”。
依托南诏文化节、彝族祭祖节、小吃节、火把节、开斋节、等独具特色节庆文化,节庆活动对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
显现。
4.5借楚雄彝族“火把节”的成功典范发展大理巍山彝族火把节
“节庆搭台,经济唱戏”是楚雄彝族火把节的一大亮点。
兄弟地州楚雄彝族火把节成功的策划和实施是大理巍山彝族火把节发展一个成功案例,找出我们相同之处,加以学习和实施,同时也找到不同的地方,加以调整和修改,以便为自己更好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刘营.山东省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9:8
2 黄亚妹.妈祖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27).4
3.格坡铁支. 非物质文化遗产“火把节”与凉山旅游开发互动作用研究. [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