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夯基提能作业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基础过关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练习

中考化学基础过关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练习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夯基提能作业一、选择题1.(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2.(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3.(2018新疆中考)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4.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B.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D.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5.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混合物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6.(2018四川巴中中考)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7.如图是简易净水器,其中同时具有过滤与吸附作用的是 ( )A.纱布B.石英砂C.小卵石D.活性炭8.(2018吉林中考)生活中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的常用方法是( )A.沉降B.消毒C.煮沸D.过滤9.(2017山东淄博中考)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水的天然循环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④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2018山东临沂中考)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酒B.空气C.氧化钙D.生铁11.(2018广东中考)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2H2O2H2↑+O2↑B.CO2+2NaOH Na2CO3+H2OC.C+H2O(蒸汽)CO+H2D.NH3+CO2+H2O NH4HCO312.(2018北京中考)电解水实验如下图。

2018课标版理数一轮(6)第六章-数列(含答案)2第二节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夯基提能作业本

2018课标版理数一轮(6)第六章-数列(含答案)2第二节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夯基提能作业本

2018课标版理数一轮(6)第六章-数列(含答案)2第二节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夯基提能作业本第二节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A组基础题组1.(2016青岛模拟)在等差数列{a n}中,a2+a12=32,则2a3+a15的值是()A.24B.48C.96D.无法确定2.在等差数列{a n}中,若a4+a6+a8+a10+a12=120,则a9-13a11的值为()A.14B.15C.16D.173.(2016淄博模拟)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 m<a1<-a m+1(m∈n*,m≥2),则必有()<="" p="">A.S m>0且S m+1<0B.S m<0且S m+1>0C.S m>0且S m+1>0D.S m<0且S m+1<04.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2n2+3n(n∈N*),若p-q=5,则a p-a q=()A.10B.15C.-5D.205.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 nS2n为常数,则称数列{a n}为“吉祥数列”.已知等差数列{b n}的首项为1,公差不为0,若数列{b n}为“吉祥数列”,则数列{b n}的通项公式为()A.b n=n-1B.b n=2n-1C.b n=n+1D.b n=2n+16.在等差数列{a n}中,公差d=12,前100项的和S100=45,则a1+a3+a5+…+a99=.7.等差数列{a n}中,已知a5>0,a4+a7<0,则{a n}的前n项和S n中最大的为.8.(2016福建莆田期中)如果数列{a n}满足a1=2,a2=1,且an-1-a nan-1=a n-a n+1a n+1(n≥2),则这个数列的第10项等于.9.(2016威海模拟)已知S n为正项数列{a n}的前n项和,且满足S n=12a n2+12a n(n∈N*).(1)求a1,a2,a3,a4的值;(2)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10.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1=1,a n≠0,a n a n+1=λS n-1,其中λ为常数,(1)证明:a n+2-a n=λ;(2)是否存在λ,使得{a n}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B组提升题组11.(2016德州模拟)已知正项数列{a n}的前n项的乘积T n=14n2-6n(n∈N*),b n=log2a n,则数列{b n}的前n项和S n中最大的是()A.S6B.S5C.S4D.S312.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公差d>0,若a1+a2+…+a2017=2017a m(m∈N*),则m=.13.(2016四川成都一诊)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2+a4+a9=24,则S88·S1010的最大值为.14.(2016安徽安庆二模)已知数列{a n}是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S n为其前n项和,且a n=S2n-1(n∈N*).若不等式λa n ≤n+8n对任意n∈N*恒成立,则实数λ的最大值为.15.已知数列{a n}是等差数列,b n=a n2-a n+12.(1)证明:数列{b n}是等差数列;(2)若a1+a3+a5+…+a25=130,a2+a4+a6+…+a26=143-13k(k为常数),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3)在(2)的条件下,若数列{b n}的前n项和为S n,是否存在实数k,使S n当且仅当n=12时取得最大值?若存在,求出k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6.已知函数f(x)=x2-2(n+1)x+n2+5n-7.(1)设函数y=f(x)的图象的顶点的纵坐标构成数列{a n},求证:{a n}为等差数列;(2)设函数y=f(x)的图象的顶点到x轴的距离构成数列{b n},求{b n}的前n项和S n.答案全解全析 A 组基础题组1.B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知,a 2+a 12=2a 1+12d=2(a 1+6d)=32,所以 a 1+6d=16,所以2a 3+a 15=3a 1+18d=3(a 1+6d)=48.2.C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a 4+a 6+a 8+a 10+a 12=120,∴5a 8=120,a 8=24,∴a 9-13a 11=(a 8+d)-13(a 8+3d)=23a 8=16.3.A 由题意知,a 1+a m >0,a 1+a m+1<0,得S m =m (a 1+a m )2>0,S m+1=(m +1)(a 1+a m +1)2<0.4.D 解法一:当n ≥2时,a n =S n -S n-1=2n 2+3n-[2(n-1)2+3(n-1)]=4n+1, 当n=1时,a 1=S 1=5,符合上式, ∴a n =4n+1,∴a p -a q =4(p-q)=20.解法二:由题意可知{a n }为等差数列,且公差d=2×2=4,∴a p -a q =d(p-q)=20.5.B 设等差数列{b n }的公差为d(d ≠0),S n S 2n=k,因为b 1=1,则n+12n(n-1)d=k 2n +12×2n(2n-1)d ,即2+(n-1)d=4k+2k(2n-1)d,整理得(4k-1)dn+(2k-1)(2-d)=0.因为对任意的正整数n 上式均成立,所以(4k-1)d=0,(2k-1)(2-d)=0,解得d=2,k=14.所以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为b n =2n-1.6.答案 10 解析 S 100=1002(a 1+a 100)=45,a 1+a 100=0.9,a 1+a 99=a 1+a 100-d=0.4,则a 1+a 3+a 5+…+a 99=502(a 1+a 99)=502×0.4=10.7.答案 S 5解析∵ a 4+a7=a 5+a 6<0,a 5>0,∴ a 5>0,a 6<0,∴S n 中最大的为S 5. 8.答案15解析∵a n -1-a n a n -1=a n -a n +1a n +1(n ≥2),∴a n =2a n -1a n +1an +1+a n -1(n ≥2),∴2a n=1an +1+1a n -1(n ≥2),∴ 1a n为等差数列.∴公差d=1a 2-1a 1=1-12=12,∴1a 10=12+9×12=5,∴a 10=15.9.解析(1)已知{a n}是正项数列,由S n=1 2a n2+12a n(n∈N*),可得a1=12a12+12a1,解得a1=1;S2=a1+a2=12a22+12a2,解得a2=2;同理,a3=3,a4=4.(2)S n=12a n2+12a n,①当n≥2时,S n-1=12an-12+12a n-1,②①-②化简得(a n-a n-1-1)(a n+a n-1)=0(n≥2),又{a n}为正项数列,∴a n-a n-1=1(n≥2).由(1)知a1=1,故数列{a n}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故a n=n.10.解析(1)证明:由题设a n a n+1=λS n-1,知a n+1a n+2=λS n+1-1.两式相减可得a n+1(a n+2-a n)=λa n+1. 由于a n+1≠0,所以a n+2-a n=λ.(2)存在.由a1=1,a1a2=λa1-1,可得a2=λ-1,由(1)知,a3=λ+1.令2a2=a1+a3,解得λ=4.此时a n+2-a n=4,由此可得,{a2n-1}(n∈N*)是首项为1,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a2n-1=1+(n-1)·4=4n-3; {a2n}(n∈N*)是首项为3,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a2n=3+(n-1)·4=4n-1.所以a n=2n-1,a n+1-a n=2.因此存在λ=4,使得{a n}为等差数列.B组提升题组11.D当n=1时,a1=T1=14-5=45,当n≥2时,a n=T nTn-1=142n-7,显然a1=45也适合上式,所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142n-7,所以b n=log2a n=14-4n,数列{b n}是以10为首项,-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S n=10n+n(n-1)(-4)2=-2n2+12n=-2[(n-3)2-9],易得S n中最大的是S3.12.答案1009解析因为数列{a n}是等差数列,所以a1+a2+…+a2017=2017a1+2017×20162d=2017(a1+1008d),又 a m=a1+(m-1)d,所以根据题意得,2017(a1+1008d)=2017[a1+(m-1)d],解得m=1009.13.答案 64解析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则a 2+a 4+a 9=3a 1+12d=24,即a 1+4d=8,所以S n n=na 1+n (n -1)2d n=a 1+n -12d=8-4d+n -12d,则S 88=8-4d+72d=8-d 2,S 1010=8-4d+92d=8+d 2,S 88·S 1010= 8-d 2 8+d2 =64-d 24≤64,当且仅当d=0时取等号,所以S88·S 1010的最大值为64.14.答案 9解析 a n = S 2n -1?a n = (2n -1)(a 1+a 2n -1)2= (2n -1)a n ?a n 2=(2n-1)a n ?a n =2n-1,n ∈N *.因为λa n ≤n +8n,所以λ≤(+8)(2n -1)n,即λ≤2n-8n+15.易知y=2x-8x(x>0)为增函数,∴2n -8n+15≥2×1-81+15=9,所以λ≤9,故实数λ的最大值为9. 15.解析 (1)证明:设{a n }的公差为d,则b n+1-b n =(a n +12-a n +22)-(a n 2-a n +12)=2a n +12-(a n+1-d)2-(a n+1+d)2=-2d 2,∴数列{b n }是以-2d 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2)∵a 1+a 3+a 5+…+a 25=130,a 2+a 4+a 6+…+a 26=143-13k,∴13d=13-13k,∴d=1-k,又13a 1+13×(13-1)2×2d=130,∴a 1=-2+12k,∴a n =a 1+(n-1)d=(-2+12k)+(n-1)(1-k)=(1-k)n+13k-3,∴b n =a n 2-a n +12=(a n +a n+1)·(a n -a n+1)=-2(1-k)2n+25k 2-30k+5.(3)存在.要满足当且仅当n=12时S n 最大,则b 12>0,b 13<0.即-2(1-k )2·12+25k 2-30k +5>0,-2(1-k )2·13+25k 2-30k +5<0? k 2+18k-19>0,k 2-22k +21>0? k >1或k <-19,k >21或k <1?k>21或k<-19,故存在满足题意的实数k,此时k ∈(-∞,-19)∪(21,+∞). 16.解析 (1)证明:∵f(x)=x 2-2(n+1)x+n 2+5n-7=[x-(n+1)]2+3n-8,∴a n =3n-8.∵a n+1-a n =3(n+1)-8-(3n-8)=3,∴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2)由题意知,b n =|a n |=|3n-8|,∴当1≤n ≤2,n ∈N *时,b n =8-3n,S n =n (b 1+b n )2=n [5+(8-3n )]2=13n -3n 22;当n ≥3,n ∈N *时,b n =3n-8,S n =b 1+b 2+b 3+…+b n =5+2+1+…+(3n-8)=7+(n -2)[1+(3n -8)]2=3n 2-13n+282.∴S n = 13n-3n 22,1≤n ≤2,n ∈N *,3n 2-13n+282,n ≥3,n ∈N *.</a1<-a>。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0讲 微生物的利用夯基提能作业本(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0讲 微生物的利用夯基提能作业本(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微生物的利用A组基础过关1.根据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脲酶降解尿素的反应式:。

(2)该实验分离细菌时用浓度为10-4和10-5土壤稀释液接种,更容易形成单菌落的是。

(3)A同学筛选出的菌落为150个,其他同学只筛选出50个,并且他在设计实验时并没有设置对照。

你认为A同学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如何设计对照实验排除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4)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怎样保证无菌?。

(5)有脲酶的细菌在生态稳态上起什么作用?。

答案(1)CO(NH2)2+H2O 2NH3+CO2(2)10-5土壤稀释液(3)可能是土样不同,也可能是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方案有二:一是由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致,则证明无误,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A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配制有问题;另一种方案是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4)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

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移液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质、移液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5)如果土壤中有许多尿素,在自然界较高温度下会被水解,水解后的氨使土壤碱化,氨还与其他阴离子物质如S、C、N等形成化合物,则会使土壤板结。

有脲酶的细菌使植物废弃物和动物尸体降解,并利用了所形成的氨,有利于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解析脲即尿素,是蛋白质降解的产物。

有一些细菌含有脲酶可以分解尿素,利用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

本实验使用涂布分离法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用浓度为10-4和10-5土壤稀释液接种,更容易形成单菌落的是10-5土壤稀释液。

A同学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土样不同,也可能是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排除方案有二:一是由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结果与A同学一致,则证明无误,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A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配制有问题;另一种方案是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新教材2023年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整本书阅读(一)夯基提能作业 部编版必修上册

新教材2023年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整本书阅读(一)夯基提能作业 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素质升级检测☉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阴历七月十五为传统的中元节。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重阳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我们在这一天祭奠先祖,缅怀先人。

古代中元节是“孝老节”,源自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

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

不管是中元节祭祖,还是盂兰盆节的救母脱离苦海的__________,都是劝人向善,劝子行孝。

七月半祭祖习俗__________,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农历七月也称之为报恩月。

在传说中,这一天地府之门会打开,已故的先祖可以回家接受后人的祭奠。

由于地府会在这天晚上开放,________传统习俗中,人们应该早早回家,一方面回家祭奠祖先;另一方面肃清街道,为魂灵让路,避免冲撞。

传统民俗中,还会晚上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__________。

放河灯给亡灵照亮道路,也为了普渡水中的亡灵。

同样,祭祖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当下,谨记教训,缅怀祖德,良好的家风是最好的祭奠,常常感恩先祖的德荫,这才是新时代中元节的意义。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A.初衷古已有之所以漂泛B.初心古已有之所以漂泊C.初衷由来已久于是漂泛D.初心由来已久于是漂泊【解析】第一空,初衷:最初的愿望和心意。

初心:最初的心意;佛教语,指初发心愿学习佛法者。

根据后文“都是劝人向善,劝子行孝”,这是一种“愿望”,故应用“初衷”更好。

第二空,古已有之:古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由来已久:事情从发生到现在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

根据前文的“源自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应该选用“古已有之”。

第三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于是:表示承接关系,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根据前文“由于地府会在这天晚上开放”,表示的是原因,故应选用表示因果关系的“所以”。

第四空,漂泛:泛舟前行。

漂泊:比喻生活不固定,居无定所,犹如在水上漂流。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夯基提能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3节A 级·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蔗糖和麦芽糖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C.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具有还原性,但元素组成不同D.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解析:蔗糖的水解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A错误;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B正确;葡萄糖、果糖具有还原性,半乳糖不具有还原性,但元素组成相同,C错误;蔗糖、乳糖不属于还原糖,因此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1·金华一中高一段考)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麦芽糖和蔗糖的水解产物均有还原性B.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C.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和果胶D.人体细胞内储存能量的多糖主要是糖原和淀粉解析:麦芽糖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蔗糖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均有还原性,A项正确;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B项错误;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C项错误;人体细胞内储存能量的多糖是糖原,D项错误。

3.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碳水化合物”,它们的组成元素是( A )A.C、H、O B.C、H、O、NC.C、H、O、N、P D.C、H、O、N、P、S解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它们的组成元素是C、H、O,A正确,B、C、D 错误。

故答案为A。

4.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脂质中的磷脂参与构成所有细胞膜B.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防震作用C.脂肪中氢原子较糖类多,因而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D.胆固醇是所有细胞膜的重要组分,但过多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解析: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即参与构成所有细胞膜,A正确;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即具有防震作用,B正确;脂肪中氢原子较糖类多、氧原子较糖类少,因而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C正确;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但过多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D错误。

夯基提能作业 (11)

夯基提能作业 (11)

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基础题组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18山东潍坊月考)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 )①乙之前②乙到丙③丙到丁④丁之后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 D 出湖径流大于入湖径流时,湖泊水补给河流水,即②④时段时洞庭湖补给长江。

2.(2018山东潍坊月考)洞庭湖水位上涨变慢的时段是( )A.甲之前B.甲→乙C.乙→丙D.丙→丁答案 B 注意理解题意:洞庭湖水位在上涨,但速度变慢。

图示甲至乙时段、丙至丁时段入湖径流大于出湖径流,符合水位上涨条件;甲至乙时段,入湖径流减去出湖径流后的水量差额逐渐减少,则水位上涨速度变慢;而丙至丁时段,入湖径流减去出湖径流的水量差额,先逐渐增多后逐渐减少,说明水位上涨先快后慢。

故B正确。

3.(2018山东潍坊月考)随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径流( )A.高峰值提前B.高峰值增大C.总量变大D.高峰值减小答案 D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功能,在上游建设防护林,会增加下渗水量,延长雨水转化为河流水的时间,从而使洪峰峰值减小、峰值出现时间滞后,故D正确。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有关专业人员探索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取得良好效果。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指的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下图示意一般城市和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2018河北3月质检)下列城市建设,属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一部分的是( )A.拓宽下水道、增加主干道坡度B.路面铺设透水材料、绿色屋顶蓄水C.裁弯取直河道,改变河流流向D.道路旁修建水渠、校园操场塑胶化答案 B 由材料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含义,可判断增加路面透水性和植被的措施,属于该系统组成部分。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第28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第28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

第28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一、选择题1.(2018浙江11月选考,1,2分)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2.《易》又称《周易》,是阐述关于阴阳变化之书,一度被道家奉为经典。

巧合的是,“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且一再强调“《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

由此可见( )A.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正统思想B.孔子坚守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C.儒道两家思想已呈融合之势D.晚年孔子因遭受困厄而热衷卜筮3.(2018北京文综)“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4.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观点。

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 )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5.(2017上海单科)战国时期,孟子将儒家“仁”的观念升华为“仁政”学说,提出( )A.重义轻利B.民贵君轻C.天人感应D.正心诚意6.春秋时期,臣弑君、子弑父和“下克上”之风行于世。

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率弟子周游列国,派弟子子夏访求周史,据此删削,著成《春秋》。

这说明孔子( )A.认为分封制已经崩溃B.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C.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D.融治国思想于《春秋》7.先秦某思想家认为,家庭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血缘亲情不能成为社会秩序的道德源泉,其指斥“盗(盗贼)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据此可知其主张( )A.反对财产私有制度B.维护“各爱其家”的宗法原则C.建立博爱互利社会D.建立以家庭为核心的秩序模式8.(2015四川文综)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第33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

(浙江选考)高考历史第33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夯基提能作业(含解析)

第33讲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选择题1.(2018浙江11月选考,14,2分)20世纪初,北大某教授撰文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作者意在( )A.振作少年精神B.发动文学改良C.推动文学革命D.反对愚昧与专制2.(2018江苏单科)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

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

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

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3.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可以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

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社会的哲学。

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

这段言论在历史上最早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4.1923年,邓中夏在《中国现在的思想界》一文中指出:“新文化运动者后来也分了家……一个叫‘科学方法派’,一个叫‘唯物史观派’。

……唯物史观派,他们亦根据科学,亦应用科学方法……所不同者,只是他们相信物质变动(老实说,经济变动)则人类思想都要跟着变动,这是他们比上一派尤为有识尤为彻底的所在。

”据此可知邓中夏认为唯物史观( )A.应与科学方法进行严格区分B.能够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本质C.否定资产阶级文化的先进性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5.(2016海南单科)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讲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A组基础题组题组一基因突变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不一定由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发B.亲代的突变基因不一定能传递给子代C.突变的基因不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D.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不一定能改变性状答案 C 基因突变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A正确;体细胞中发生的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子代,生殖细胞中发生的突变一般可以遗传给子代,B正确;突变的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C错误;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不一定能改变性状,如AA突变为Aa,性状不改变,或者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D正确。

2.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答案 A 白花植株的出现是X射线诱变的结果,而不是豌豆植株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A错误;X射线诱变引起的突变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染色体变异,B正确;通过杂交实验,根据后代是否出现白花及白花的比例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C正确;白花植株自交,若后代中出现白花则为可遗传变异,若无白花出现则为不可遗传变异,D正确。

3.(2018北京丰台期末)某二倍体植物基因a1中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后形成基因a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变异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B.正常情况下a1和a2可存在于同一配子中C.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a1的长度较a2短D.该个体的子代中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答案 A 若基因中插入一个碱基对,可能导致转录产生的mRNA序列从插入碱基对的位置向后全部错位,即之后的密码子全部改变,若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则翻译过程提前终止,A正确;基因突变形成的是原基因的等位基因,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不同配子中,B错误;基因基因遗传给子代,则子代突变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错误;若通过配子将a2的遗传信息会改变,D错误。

4.缪勒在实验中发现,用X射线处理果蝇后,短时间内即得到了几百个突变体。

同样条件下,受高剂量X射线处理的果蝇的突变率比未处理的高150倍左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必须选择处于繁殖期的果蝇B.果蝇的突变性状一定能够遗传C.高剂量X射线未明显提高突变率D.未经X射线处理的果蝇也发生了突变答案 D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任何生物在任何时期都会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发生在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不能够遗传给后代,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高剂量X射线明显提高了突变率,称为诱发突变,未经X射线处理的果蝇也发生了突变,称为自发突变,C错误,D正确。

5.(2019北京西城十三中月考)下图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上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答案 B 由图分析发现各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点上,所以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A错误;从图中可以发现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个数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细胞癌变,B正确;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不定向的,C错误;题述基因突变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但是不一定传给子代个体,D错误。

6.(2018北京通州期末)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由野生型的雌雄鼠中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

由变为突变型。

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此可以推断,该雌鼠的突变为( )A.显性突变B.隐性突变C.Y染色体显性突变D.X染色体隐性突变答案 A 一条染色体上一个基因突变导致性状改变,可判断突变型为显性性状。

野生型雌鼠与突变型雄鼠杂交,若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后代表现为雄鼠都是野生型,雌鼠都是突变型,若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则在常染色体上,故选A。

题组二基因重组7.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 )A.基因突变频率高B.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C.产生许多新的基因D.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答案 B 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A错误;有性生殖过程需要亲本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多种类型的生殖细胞,这样导致后代具有较大的变异性,B正确;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过程中均会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均能发生基因突变,因此它们均能产生新基因,C错误;环境因素对两种生殖方式变异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别,D错误。

8.下列过程中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A.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个体C.杂合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绿色皱粒雌雄均为红眼D.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答案 C 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属于性状分离,A错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个体是受精作用,B错误;杂合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绿色皱粒属于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雌雄均为红眼,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D错误。

19.(2018广东六校三模)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B.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不属于基因突变D.小麦植株在有性生殖时,一对等位基因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答案D碱基对的改变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就称为基因突变,A错误;若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两(多)对等位基因之间,D正确。

10.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两图中的字母均表示对应位置上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上最多只有三对等位基因B.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自由组合D.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答案 D 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上标出了三对等位基因,但也有可能存在其他的等位基因,A错误;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B、C错误;D、d属于等位基因,其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

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利用月季花的枝条扦插所产生的后代与利用月季花的种子播种所产生的后代相比,关于其变异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不会发生变异,后者有很大的变异性B.前者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后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前者一定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后者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前者一定不会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后者可能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答案 B 扦插为无性繁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A错误;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过程中都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因环境影响产生的不可遗传的变异,C、D错误。

2.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答案 A 据表可知,核糖体S12蛋白结构改变后,突变型枯草杆菌的核糖体不能与链霉素结合,其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为100%,说明突变型枯草杆菌对链霉素具有抗性,A项正确;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B项错误;突变型是S12蛋白第56位的赖氨酸被替换为精氨酸所致,该基因突变属于碱基对的替换,C项错误;链霉素不能诱发基因突变,只是对枯草杆菌起选择作用,D项错误。

3.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如图中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虚线表示所缺失的基因。

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A.基因aB.基因bC.基因cD.基因d答案 B 从图中可以看出:突变体①缺失d基因;突变体②缺失b、c、d基因;突变体③缺失a、b基因。

由题意可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说明决定该酶的基因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都有,而在其他突变体中没有,因此编码该酶的是基因b。

4.下图表示的是控制正常酶1的基因突变后所引起的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①②两种基因突变分别是( )A.碱基对的替换、碱基对的缺失B.碱基对的缺失、碱基对的增添C.碱基对的替换、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D.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碱基对的替换答案 C 从图中可以看出,突变①只引起一个氨基酸的改变,所以应属于碱基对的替换。

突变②引起突变点以后的多个氨基酸的改变,所以应属于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5.乙烯能与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结合,与乙烯结合后的R蛋白使酶T失活。

有活性的酶T可使E蛋白磷酸化,从而使E蛋白无法调控相应基因转录,无乙烯生理反应出现。

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突变的纯合子与野生型杂交,在有乙烯条件下,F个体的表现型及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分别是( )1A.有乙烯生理反应、显性B.有乙烯生理反应、隐性C.无乙烯生理反应、显性D.无乙烯生理反应、隐性答案 C 据题意知野生型个体,乙烯+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酶T失活→不能使E蛋白磷酸化→E蛋白调控相关基因转录→有乙烯生理反应;突变体个体,乙烯不能结合R蛋白上乙烯结合位点→酶T有活性→使E蛋白磷酸化→E蛋白不能调控相关基因转录→无乙烯生理反应;突变纯合个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那么一定会存在酶T有活性的状态,表现出无乙烯生理反应;又因为纯合个体杂交,F1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所以无乙烯生理反应为显性性状,C正确。

6.(2018北京丰台期末)某精原细胞的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图乙或图丙所示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乙为隐性突变,产生3种配子B.乙为显性突变,产生2种配子C.丙为基因重组,产生1种配子D.丙为染色体变异,产生4种配子答案 A 乙中姐妹染色单体中出现的a是由A突变而来的,为隐性突变,产生AB、aB、ab三种配子,故A正确、B错误;丙图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结果产生4种配子:AB、aB、Ab、ab,故C、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