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标与国标的区别
国标、行标、地标、团标、企标的区别——斯坦德检测

斯坦德检测——国标、行标、地标、团标、企标的区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定义:标准,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1、GB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是指对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我国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和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
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国家标准一经发布,与其重复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应废止,国家标准是标准体系中的主体。
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推荐性国家标准是对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为适应某些领域标准快速发展和快速变化的需要,于1998年规定在四级标准之外,增加一种“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作为对国家标准的补充。
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GB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GB/T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代号:GB/Z其中,GB 即"国标"的汉语拼音缩写, "T"是推荐的意思, "Z"是指导的意思。
2、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指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是在全国范围的某一行业内统一的标准。
行业标准在相应国家标准实施后,应自行废止。
目前,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已批准发布了67个行业的标准代号。
过去行业标准也有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之分,在2018年1月1日生效的最新版标准化法中已经去除了强制性行业标准。
将国家标准(gb)和国家军用标准(gjb)融入院校工科教学的思考

课程教学Curriculum Teaching将国家标准(GB)和国家军用标准(GJB)融入院校工科教学的思考高清振切秦广虎⑵王建平m肖平川([1]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0;⑵安徽工程大学人事处安徽•芜湖241000)摘要将国家标准(GB)和国家军用标准(GJB)融入工科教学内容不仅是“中国制造2025”和“军民融合发展”时代背景的需求,更对工科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以及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以此为依据,论文提出了将国家标准(GB)和国家军用标准(GJB)融入工科教学内容的具体建议,该研究内容对培养符合制造业发展趋势的工科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对“新工科”建设的有益探索.关键词国家标准(GB)国家军用标准(GJB)工科教学建议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9.10.058 The Thinking of Integrating National Standard(GB)andNational Military Standard(GJB)into Engineering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AO Qingzhen1",QIN Guanghu l2I,WANG Jianping111,XIAO Ping111([l]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Anhui241000;⑵Personnel Division of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Anhui241000)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n ational standard(GB)and national military standard(GJB)into engineering teaching is not only the needs of t imes for"made in China2025"and"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but also very helpful for engineering graduates to adapt to job requirements better and obtain mo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Based on the above fact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 about integrating national standard(GB)and national military standard(GJB)into engineering teaching.The study in this paper is very significant to train engineering talents in line with manufacturing trend,and also heuristic for"new engineering course"construction.Keywords national standard(GB);national military standard(GJB);engineering teaching;suggestions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高等院校实施“双一流”战略和加快新工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国标、行标、地标、团标、企标的区别

国标、行标、地标、团标、企标的区别国标、行标、地标、团标、企标,这些名词你听过吗?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很多人对它们的具体区别不太了解。
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几个标志,看看它们到底有何不同。
首先,国标,顾名思义,就是国家标准。
这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涉及的范围很广,从食品安全到环境保护,无所不包。
国标就像是一把尺子,给所有人提供了统一的标准,确保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比如说,你在超市里看到的食品包装上的“GB”标志,就是这个标准的体现。
它保证了你买到的东西是安全的,质量是可靠的。
然后是行标。
这个就有点像是地区性的标准,通常由地方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制定。
行标主要是为了适应特定地区或行业的需求。
比如,一个地方的建筑标准可能会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有所不同。
你想,南方和北方的建筑差异可大了。
行标的出现,就是为了让标准更加贴合实际。
接着说地标。
地标更多是用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规范。
比如,在某些特定区域内,可能会有特别的环境保护要求。
地标的制定,往往是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
想想那些美丽的自然保护区,它们的存在就是地标的重要体现。
团标和企标稍微复杂一点。
团标一般是行业内的标准,通常是某个行业协会或联盟制定的。
它们旨在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
例如,汽车行业可能会有专门的团标,确保各个制造商在安全性和环保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
至于企标,就是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了。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企标可以帮助它们在生产过程中保证质量。
这几种标准的不同,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社会中各种需求的多样性。
每个标准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国标让我们有了基础保障,行标和地标则帮助我们在特定环境中更好地运作,团标和企标则促进了行业和企业的自我提升。
所以,综上所述,各种标准之间的区别其实很明显,但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的。
国标、行标、地标、团标、企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提升我们生活的质量,保障我们的安全。
军标体系 质量管理评审报告

军标体系质量管理评审报告为了使公司产品更多地应用到军工领域,作为民企进入军方通行证一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必要。
以下就国军标( GJB9001A- 2001,以下称国军标)与国标( GB/T19001: 2000,以下称国标)的不同作简单介绍。
学习过以上二个标准的,一定知道国军标是以国标为基础(A)加上军品特殊要求(B)而形成的A+B结构。
就是以等同采用GB/T19001 -2000为基础,增加军用产品的特殊要求编制的,从而包含了GB/T19001-2000的全部内容和特点,包括贯彻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增强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采用“过程方法"结构等。
除具有2000版国标的特点外,根据军工产品的需要,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国军标又突出了四个重点:( 1 )兼顾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突出了设计开发;(2)兼顾产品的四种类型,突出了硬件和软件;(3)兼顾产品形成的各个过程,突出了关键过程;(4)兼顾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突出了顾客,特别是使用要求。
在兼顾设计开发中,对技术开发这个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军标中提到的术语更加专业,而且许多要素还隐含了多项军方的技术标准,如GJB1406A- -2005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军标。
在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中要求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形成各阶段风险分析文件”;在设计和开发中要求“编制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需要时,应编制预先规划的产品改进计划”,“识别制约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并确定相应的措施”等,这些要点的提出是国标中所没有的,而且其专业性要求也高,当然这些是同产品的特性联系在-起的。
综上可见国军标认证的难度。
在兼顾产品类型方面,为了适用于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所提出的要求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通用性。
军用产品也包括四种类别,即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但主要是硬件和软件。
因此,在GJB9001A- 2001标准中突出了硬件和软件的需要。
国军标与民品标准区别

兴森快捷军用产品与民用产品控制区别基于军用产品在产品可靠性高以及保密性严格的考虑,兴森快捷专门筹建了军用产品生产工厂,并且对于军用产品与民用产品在人员配置、材料选择、设备购置、过程控制等方面做区别对待,相关不同之处如下:1. 人:满足国军标的产品需要更高的品质以及保证高品质的稳定性,所以从人员方面,制作国军标的产品需要相关人员的稳定性好,所以,我司从以下两个方面保证人员的稳定性:A.福利待遇:我司针对于军品工厂的工程、品质、制造相关人员均给予一定数量的货币补贴,以此来提升军品相关人员的薪资福利水平,在生活质量方面提升人员的稳定性;B.技能培养:为保证品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我司军品工厂从建厂初期就从其他工厂抽调技师、技工等技术能力强、品质意识好的员工作为军品工厂主要生产人员;为保证品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我司针对军品工厂员工进行工艺知识、工程、品质、体系等方面的培训,从意识层次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2. 机:针对军品产品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要求,我司选用世界上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相关设备如下:2.1.生产设备:2.2.检测设备:3. 物:A.板材:军工产品所用材料全部来自国际知名的覆铜板供应商,覆铜板全部采用Tg≥170°C,IPC III级的高Tg、低CTE材料,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而民用产品则选用Tg≥130°C或Tg≥150°C的普通Tg或中Tg材料;B.电镀药水:采用业界先进的罗门哈斯的光剂和沉铜系列药水,提升孔壁质量和孔的可靠性;C.阻焊:军用产品采用业界先进的静电喷涂设备(日本制造)和业界先进的Taiyo油墨(日本生产)作为涂覆层,提升产品的可靠性,而民用产品则采用手动或半自动丝印机配合国产的南亚(Nanya)和海田油墨作为涂覆层;4. 法:4.1.识别军用产品过程控制,制订特殊/关键过程(层压、钻孔、沉铜和电镀),对上述4个生产过程进行特别监控;4.2.过程首板检查:4.2.1. 每个产品型号在钻孔时需要对首件进行对位精度的检查;4.2.2.每个产品型号在沉铜时需要进行背光检查,且需要控制在9级以上,而民用产品只需要每隔4个小时进行背光检查,控制在8级以上;4.2.3.图形电镀时军用产品针对每个型号需要进行孔铜、孔壁质量进行首件切片确认,而民用产品只需针对同一批次生产的不同型号抽取一种进行孔铜、孔壁质量进行首件切片确认;4.2.4.军用产品在光成像工序对每款型号的蚀刻线宽、间距进行首件检查并进行记录,而民用产品则是只需针对同一批次生产的不同型号抽取一款进行检查;4.2.5.军用产品层压后需用激光探测板厚测量仪100%全部检查板厚,避免层压操作失误导致板厚问题流入下工序,而民用产品则对于同一款产品抽取1-2片抽测;4.2.6.军用产品采用业界先进的字符喷印机制作字符,字符清晰度和准确度提升,而民用产品则用丝印方式实现;4.3.品质检验全部按照GJB362B-2009中相关要求执行;5. 体系及认证:5.1.通过解放军总装备部的武器承制资格认证;5.2.质量管理体系方面通过海军装备部和新时代认证中心GJB9001B-2009体系认证;(民用产品采用ISO9001-2008体系);5.3.保密方面已经通过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3级保密资质审核;5.4.另外,我司已经通过GJB362B-2009贯标工作;6. GJB362B-2009与IPC-6012B标准对比:我司现在针对军品订单采用最新的GJB 362B-2009标准来指导、约束和规范工程的处理、品质的监控和生产的过程控制,其与民品常用的IPC-6012B( II 级)标准差别如下:A.外层导体的最小厚度:注:上述数据来源:GJB 362B-2009来源于“3.5.2.2外层导体的最小厚度-表1电镀后表层导体厚度”;IPC-6012B来源于“3.6.3.13表面导线最小厚度-表3-8电镀后外层导线厚度”;B.层压缺陷:C.导电图形D.阻焊膜:。
电磁继电器国军标和国标及核电厂标准对比

第6期2206年0月Vol.46No.1Feb.4206机电元件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电磁继电器国军标和国标及核电厂标准对比齐江宁,钱渭,刘建林,谢建军,马瑞敏,常宁,张杰(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鸡,721300)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电磁继电器国家军用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及核电厂用标准基本情况,并对三种标准的差异及标准在贯彻实施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继电器;国家军用标准;国家标准;核电厂标准Doi:10,3969/j.issn.1000-6133.202606015中图分类号:TN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133(2021)01-0061-041我国军用电磁继电器标准的发展概要我国军用电磁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的标准最初是直接采用前苏联的标准,因当时军用继电器技术和生产设备是全套从前苏联引进的,且国内没有统一的军用继电器总规范或通用规范,所以当时国内的产品标准统为称产品技术条件(即全部由俄文翻译),这些产品技术条件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的,进入70年代后,根据国防工业发展和需求及国内军用继电器的生产技术水平,由当时的第四工业机械部组织国内主要继电器生产企业(国营第七九二厂、国营第八九一厂等)和第四工业机械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等单位,在依据前苏联标准和参考美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继电器的生产技术水平,制订和发布了国内最早的部级标准SJ896-1974《电磁继电器总技术条件》和SJ254-1974《电磁继电器试验方法》,在这之后的十几年中,国内电子、航天、航空的军用继电器生产企业及地方国营的军用继电器定点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全部执行这两项标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重点转向了经济工作,国防工业的现代化对军用继电器提出较高的要求,由当时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牵头,组织国内继电器方面的专家(主要是国营第七九二厂)制定了“7905”技术协议(1772年),该技术协议经过几年贯彻实施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贯彻实施的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由第六次电子元器件高可靠工作会议审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批准发布实施了QJ844617《军用电子元器件“七专”技术条件〈密封电磁继电器“七专”技术条件〉》(1585年)。
国军标与国标的区别剖析

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特殊要求1范围1.1总则1.2应用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删减,需征得顾客同意2引用标准GJB 1405 装备质量管理术语3术语和定义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组织应接受顾客的质量监督。
组织应对外包过程进行评审,批准后予以实施,并监督外包过程的执行。
顾客要求时,外包过程须经顾客同意。
适用时,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工作过程。
注4:外协是外包的一种形式。
注5:适用时组织可参照GJB5000的要求,建立、实施并改进其软件过程。
4.2.3文件控制h)确保图样和技术文件按规定进行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检查。
i)确保图样、技术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
j)确保识别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需要保存的文件,并及时归档。
4.2.4记录控制程序应包含对供方产生和保持的纪录的控制要求。
记录应能提供产品实现过程的完整质量证据,并能清楚地证明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
记录的保存时间应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与产品寿命周期相适应。
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注:本标准中的最高管理者是指组织的最高行政领导。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建立并保持定期征求顾客对产品质量及其改进方面意见的机制5.4.1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体现对产品质量水平的追求,与顾客的期望相适应。
组织应保持质量目标实施和评价的纪录。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c)对顾客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特殊要求作出安排。
5.5.1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管理部门独立行使职权。
最高管理者应对最终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负责。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顾客能够及时获得产品质量问题的信息。
5.5.2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应是能参加质量管理体系决策的最高管理层的成员,并具备履行以上职责所需的技术和行政管理能力。
5.6.2评审输入h)质量经济性分析(见8.4)。
6.2.2能力、意识和培训。
f)对各级管理者以及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人员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有关质量管理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考核,并按规定要求持证上岗。
关于国军标的几件你不知道的事情

关于国军标的几件你不知道的事情什么是军标?军标即为军用标准,军标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代号GJB。
是指装备符合军用规格或军事用途的标准和规范,性质如同国标,是测试某样产品是否合格或达到固定的规格要求的一个依据。
我国军用标准主要分三类:军用规范、军用标准、军用指导性技术文件。
企业为什么要取得国军标质量体系?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JB9001C-2017)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也叫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依据《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武器装备以及用于武器装备的计算机软件、专用元器件、配套产品、原材料都应进行质量管理,武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试验和维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其承担的武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试验和维修任务实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确保武器装备质量符合要求。
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JB9001C-2017)是民企进军工的一把钥匙,也就是说你的产品可以用于军品的生产,用于航空航天航海,兵器等。
没有国军标质量体系认证(GJB9001C-2017)的企业是不可能从正真意义上进入军工体系的。
进行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好处有哪些?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JB9001C-2017)的好处有以下几个方面: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促成增强顾客满意的机会;应对与组织环境和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证实符合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能力;证实具备装备建设相关任务的能力。
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查认证机构有哪些?目前具备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JB9001C-2017)认证资格的机构和中心主要有: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广州赛宝认证中心、军友诚信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北京天一正认证中心等。
新时代认证中心是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下属的单位,只受理强制认证目录之内的产品。
如果你的产品不在此目录内,即使花钱新时代也是不会受理的。
因为新时代的认证是免费的,由国家拨款,且新时代是海陆空都认可的权威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特殊要求1范围1.1总则1.2应用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删减,需征得顾客同意2引用标准GJB 1405 装备质量管理术语3术语和定义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组织应接受顾客的质量监督。
组织应对外包过程进行评审,批准后予以实施,并监督外包过程的执行。
顾客要求时,外包过程须经顾客同意。
适用时,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工作过程。
注4:外协是外包的一种形式。
注5:适用时组织可参照GJB5000的要求,建立、实施并改进其软件过程。
4.2.3文件控制h)确保图样和技术文件按规定进行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检查。
i)确保图样、技术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
j)确保识别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需要保存的文件,并及时归档。
4.2.4记录控制程序应包含对供方产生和保持的纪录的控制要求。
记录应能提供产品实现过程的完整质量证据,并能清楚地证明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
记录的保存时间应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与产品寿命周期相适应。
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注:本标准中的最高管理者是指组织的最高行政领导。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建立并保持定期征求顾客对产品质量及其改进方面意见的机制5.4.1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体现对产品质量水平的追求,与顾客的期望相适应。
组织应保持质量目标实施和评价的纪录。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c)对顾客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特殊要求作出安排。
5.5.1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管理部门独立行使职权。
最高管理者应对最终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负责。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顾客能够及时获得产品质量问题的信息。
5.5.2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应是能参加质量管理体系决策的最高管理层的成员,并具备履行以上职责所需的技术和行政管理能力。
5.6.2评审输入h)质量经济性分析(见8.4)。
6.2.2能力、意识和培训。
f)对各级管理者以及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人员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有关质量管理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考核,并按规定要求持证上岗。
6.4工作环境对需要控制的工作环境,应保持监视、测量、控制和改进措施的纪录(见4.2.4)。
6.5质量信息组织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确定质量信息的需求,按规定收集、贮存、传递、处理和利用。
产品质量信息应满足顾客的需求。
7.1产品实现的策划e)产品标准化要求;f)计算机软件工程化管理要求;g)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要求;h)产品质量评价和改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要求;i)技术状态管理要求;j)风险管理要求。
注3:确定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可以考虑一下方面: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参见GJB450、GJB368、GJB3872、GJB2547、GJB900、GJB4239、GJB1909等;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计划可包含在质量计划中或单独编制。
注4:对资源的需求包括产品适用和维护所需的资源。
注5:风险管理包括组织应制定更显管理计划,在产品实现各阶段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形成各阶段风险分析文件,必要时提供给顾客。
注6:技术状态管理参见GJB3206。
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d)风险得到识别和有能力解决。
当产品要求发生变更影响到顾客的要求时,其变更应征得顾客同意。
7.2.3顾客沟通d)对顾客要求的理解与实现。
e)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
7.3.1设计和开发策划在策划设计和开发活动时,还应确保:d)编制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需要时,应对产品改进作出安排;e)设计、制造和服务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设计和开发活动;f)识别制约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并确定相应的措施;g)实施产品标准化要求,确定设计和开发中使用的标准和规范;h)运用优化设计和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专业工程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i)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j)涉及开发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器材、新工艺应经过论证、试验和鉴定;k)按规定的要求确定并提出产品交付时需要配置的保障资源;l)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攻防的质量控制;m)提出监视和测量的要求;n)对元器件等外购器材的选用、采购、监制、验收、筛选、复验以及实效分析等活动进行策划;o)对计算机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验收、交付和适用的全过程进行策划,落实需求管理、策划与跟踪、文档编制、测试、质量保证、配置管理等工作。
7.3.2设计和开发输入e)工艺要求。
7.3.3设计和开发输出e)编制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项目明细表,并在产品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上作相应标识;f)规定产品使用所必需的保障方案和保障资源要求;g)适用时,给出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设计报告。
注2:适用时,产品的设计输出包括产品规范、工艺总方案、工艺规程、用户资料、诊断指南以及产品安全适用的培训教程。
7.3.4设计和开发评审顾客要求时,应邀请顾客参加评审。
必要时,进行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以及计算机软件、元器件、原材料等的专题评审。
组织应对采取的措施进行跟踪,并把评审结论和跟踪的结果向顾客通报。
7.3.5设计和开发验证对于顾客要求控制的(验证)项目,应通知顾客参加设计和开发验证。
7.3.6设计和开发确认应邀请顾客参加设计和开发的确认。
对需要定型(鉴定)的产品,组织应按有关规定完成定型(鉴定)准备工作。
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对重要的审计更改应进行系统分析和验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已定型产品的更改应按定型工作有关规定办理。
设计和开发的梗概应符合技术状态管理的要求。
7.3.8新产品试制组织应编制形成文件的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程序,以保证:a)在设计和开发的适当阶段进行工艺评审;b)在新产品试制前进行准备状态检查;c)适用时,在试制过程中进行首件鉴定;d)在产品试制完成后进行产品质量评审。
需生产定型的产品,组织应按有关规定完成生产定型(鉴定)准备。
保存试制过程和采取任何措施的记录。
顾客要求时,组织应邀请顾客参加新产品试制准备状态检查、首件鉴定。
7.3.9试验控制组织应对试验过程实施控制,对重要的试验项目,组织应:a)编制试验大纲,明确要求,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并实施准备状态检查;b)按照试验大纲组织试验;c)按规定的程序收集、整理试验数据和原始记录,分析、评价试验结果,保证试验数据的完成性和准确性。
d)对试验发现的故障和缺陷,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并进行试验验证(见8.5.2);e)试验过程、结果及任何必要的措施的纪录应予报纸(见4.2.4)。
试验大纲须经顾客同意,必要时,应邀请顾客参加试验。
试验结果应向顾客通报,实验过程变更时应征得顾客同意。
7.4.1采购过程组织应根据评价的结果编制合格供方名录,作为选择供方和采购的依据。
对顾客要求控制的采购产品,组织应邀请顾客参加对供方的评价和选择。
7.4.3采购产品的验证组织应编制采购产品的验证准则,顾客参加验证活动不能免除组织提供可接受产品的责任。
组织应保持采购产品的验证记录(见4.2.4)。
当组织委托供方进行验证时,应规定委托的要求并保持委托和验证的纪录(见4.2.4)。
7.4.4采购新设计和开发的产品组织应对采购新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实施控制:a)采购项目和供方的确定应充分论证,并按规定审批;b)在技术协议书或合同中,明确对供方的技术要求和质量保证要求;c)产品经验证,确认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g)生产和服务提供使用的计算机软件,应经确认和审批;h)使用代用器材,需经审批,影响关键或重要特性的器材代用应征得顾客同意;i)获得适宜的原辅材料等;j)按规定控制温度、湿度、清洁度、多余物和静电防护等环境条件;k)对首件产品进行自检和专检,并对首件作出标记;l)以清楚实用的方式(如文字标准、样件货图示)规定技艺评定准则。
生产和服务过程更改时,需经授权人审批。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组织应按规定实施产品的批次管理,以确保:a)按批次建立随工流程卡,详细记录投料、加工、装配、调试、检验、交付的数量、质量、操作者和检验者,并按规定保存;b)使产品的批次标记与原始纪录保持一致;c)能追溯产品交付前的情况和交付后的分布、场所。
7.5.6关键过程组织应识别关键过程,编制关键过程明细表,并实施关键过程控制。
关键过程控制内容除符合7.5.1的要求外还应包括:a)对关键过程进行标识;b)设置控制点,对过程参数和产品关键或重要特性进行有效监视和控制;c)对首件产品进行自检和专检,并作实测记录;d)可行时,对关键或重要特性实施百分之百检验;e)适用时,运用统计技术,以确保过程能力符合要求;f)填写质量记录,保持可追溯性。
7.5.7交付组织应对交付的产品进行检验、试验,确认其符合验收准则后,方可提交顾客验收。
交付时应提供规定签署的产品合格证明和有关检验和试验结果等文件;必要时,还应提供有关最终产品技术状态更改的执行情况。
交付的产品需经顾客验收合格,按规定要求提供有效技术文件、配套备附件、测量设备和其他保障资源。
组织应按规定完成产品使用和维护技术培训。
7.5.8交付后的活动组织应对交付后活动的实施、验证和报告做出规定并予以控制,主要包括:a)确保交付的技术文件得到控制和更新;b)对交付后活动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和资源,按规定委派技术服务人员到使用现场服务;c)收集和分析产品使用和服务中的信息;d)交付后发现问题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包括调查、处理和报告,见8.5.2)。
注:交付后的活动通常可包括技术咨询、安装、维修、备品及配件供应、产品延寿、退役等。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监视和测量设备应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适应。
f)对生产和检验共用的设备用作检验前,应加以校准并作好记录,以证明其能用于产品的接收。
注:确认计算机软件满足与其用途能力的典型方法包括验证和保持其适用性的配置管理。
7.7技术状态管理组织应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内容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纪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顾客要求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技术状态基线确定及其缸盖应征得顾客同意。
8.2.1顾客满意组织应对顾客反馈作出适当安排,必要时实施改进,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报顾客。
8.2.2内部审核组织应确保内部审核员具有相应能力。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为确保过程达到所策划的结果,组织应:a)识别需要监视和测量的过程,规定各部门在过程监视和测量中的职责;b)确定监视和测量的项目、方法、频次和判定标准;c)保持过程计算那时和测量的纪录以及采取措施的纪录。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对产品检验、试验和需顾客检验验收的项目以及所需建立的记录应在文件中作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