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工艺综述

合集下载

聚丙烯工艺技术综述

聚丙烯工艺技术综述
(2)第二代催化剂 七十年代初由Solvay公司开发成功的三氯化钛催化剂。
虽然Solvay催化剂的活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此类 催化剂中大部分的钛盐仍然是非活性的,它们会以残渣的 形式残留在聚合物中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仍需要将 其除去,故采用此类催化剂的聚合工艺仍需要有后处理系 统。在我国,与Solvay催化剂类型相同的催化剂称之为络 合催化剂。
25
聚丙烯发展历史
➢ 90年代
➢ 应用第四代Z/N催化剂(活性60000 kg/kg催化剂),改进 产品形态,生产高结晶性聚合物
➢ 开始研制茂金属催化剂,开发等规和间规聚丙烯 ➢ 进一步简化本体和气相工艺流程,装置大型化,降低了
投资和操作费用 ➢ 开始建设大型工业装置,单线生产能力达到年产30万吨
聚丙烯链上含有结合的氢原子和叔碳原子, 和氧反应引起链的断裂,聚合物变脆。这种行为 在高温、光或机械应力下会加剧,常通过加入稳 定剂的方式解决。
7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丙烯聚合的反应速度常用下式表示: Rp=kp[C*][M] 丙烯的聚合速度与反应速度常数、活性中心浓度以及丙 烯单体浓度成正比。聚合反应速度随时间先增加后衰减,最 终达到稳态。 聚丙烯的反应动力学受催化剂和聚合条件的影响,如催 化剂的化学物理结构和活化剂的性能、催化剂和活化剂的比 例及浓度、氢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等。催化剂体系的复杂 性以及非均相特性使得准确分析动力学参数非常困难,对于 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它们的反应速度常数有很大差别。
19
聚丙烯发展历史
(4)第四代催化剂 在给电子体方面研究工作的进展,促使八十年代初超高活
性第三代催化剂的开发成功。特别是发现了采用邻苯二酸酯作 为内给电子体,用烷氧基硅烷(或硅烷)为外给电子体的催化 体系后,可以得到很高活性和立构规整度的聚丙烯。催化剂可 表示为:

PP生产工艺

PP生产工艺

PP生产工艺PP生产工艺目前,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淤浆法、本体法和气相法和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5大类。

具体工艺主要有BP 公司的气相Innovene工艺、Chisso公司的气相法工艺、Dow公司的Unipol工艺、Novolene气相工艺、Sumitomo 气相工艺、Basell公司的本体法工艺、三井公司开发的Hypol 工艺以及Borealis公司的Borstar工艺等。

1 淤浆法工艺淤浆法工艺(Slurry Process)又称浆液法或溶剂法工艺,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聚丙烯的工艺技术。

从1957年第一套工业化装置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淤浆法工艺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最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

典型工艺主要包括意大利的Montedison 工艺、美国Hercules工艺、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工艺、美国Amoco工艺、日本三井油化工艺以及索维尔工艺等。

这些工艺的开发都基于当时的第一代催化剂,采用立式搅拌釜反应器,需要脱灰和脱无规物,因采用的溶剂不同,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有所不同。

近年来,传统的淤浆法工艺在生产中的比例明显减少,保留的淤浆产品主要用于一些高价值领域,如特种BOPP薄膜、高相对分子质量吹塑膜以及高强度管材等。

近年来,人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淤浆法生产工艺使用高活性的第二代催化剂,可删除催化剂脱灰步骤,能减少无规聚合物的产生,可用于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物产品等。

目前世界淤浆法PP的生产能力约占全球PP总生产能力的13%。

2 气相法工艺气相法聚丙烯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7年BASF 公司在Ludwigshafen建成一套采用立式搅拌床反应器的气相聚丙烯工艺中试装置。

1969年BASF和Shell的合资ROW公司在德国Wesseling采用立式搅拌床反应器建成世界上第一套2.5万吨/年气相聚丙烯工业装置,命名为Novolen工艺。

国内外PP聚丙烯生产工艺介绍_气相法详解

国内外PP聚丙烯生产工艺介绍_气相法详解

国内外聚丙烯生产工艺介绍一、PP生产工艺简介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分类主要有3种,即本体法工艺、气相法工艺和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

早期还有溶液法工艺和溶剂浆液法工艺(简称浆液法、也称淤浆法)。

丙烯聚合催化剂性能的提高促进了PP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PP生产工艺已经从初期的低活性、中等规度的第一代工艺(溶液法、浆液法),以及高活性、可省脱灰工序的第二代工艺(浆液法及本体法),发展到超高活性、无需脱灰及无需脱无规物的第三代工艺(气相法、本体-气相组合工艺)。

近年来,传统的浆液法工艺在PP生产中的比例明显下降,新建的PP装置已不再采用传统的浆液法工艺。

当前,世界上先进的PP生产工艺主要是属于第三代PP 生产工艺的本体-气相组合工艺和气相法工艺。

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典型的专利技术有:Basell公司的Spheripol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技术、Prime Polymer公司的Hypol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技术、Borealis公司的Borstar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技术和中国石化的ST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技术。

气相法工艺典型的专利技术有:Dow化学公司Unipol气相流化床工艺技术、Lummus公司的Novolen气相法工艺技术、Ineos公司的Innovene气相法工艺技术、Basell公司的Spherizone气相法工艺技术、日本聚丙烯公司(JPP)的气相法工艺技术以及住友公司(Sumitomo)的气相法工艺技术。

世界上采用气相法工艺和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的聚丙烯生产装置的比例逐年增加,目前各国在建和新建的聚丙烯装置基本上多采用气相法工艺和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

由于催化剂体系的发展和其活性的大幅度提高,上世纪90年代以后新建大型聚丙烯装置已基本上不使用浆液法。

在过去的20年中各种气相法工艺都发展很快,2006年底,气相法工艺的生产能力占到了全球聚丙烯生产能力的34%。

2010年底,包括在建装置的产能在内,气相法工艺约占50%。

聚丙烯工艺介绍

聚丙烯工艺介绍

三、聚丙烯工艺技术介绍(续)
本体聚合工艺(续) 2、连续管式聚合工艺 :Phillips公司环管工 艺 、Basell的Spheripol工艺 、Borealis的 Borstar工艺技术 (1)Phillips公司环管工艺:该工艺是连续管 式聚合工艺的典型代表,也是最早的本体聚 合工艺之一。Phillips工艺采用环管型反应器, 常规催化剂生产。
气相聚合工艺(续) 气相搅拌工艺: 1、Novolen工艺 由BASF公司开发成功,是气相搅拌床工艺的典型代 表。1997年开始归BASF和Hoechst合并成立的 Targor所有,2000年底由于Basell的成立,该工艺 转给由ABB lummus公司和Equistar公司成立的合资 公司Novolen Technology Holdings(简称NTH)所 有。 特点:采用立式搅拌反应器,内装双螺带式搅拌器。
一、认识聚丙烯(续)
无规共聚物 牌号表示法:EP1(或2)+字母+两数字+字母。 如EP1X37F,EP1或EP2代表无规共聚产品, 接着的字母X代表该产品的熔融指数范围,两 数字37表示聚合物中添加剂的配方 ,最后一 个字母F表示聚合物的最终用途或特性。 用途:主要是膜料 、管材料
一、认识聚丙烯(续)
抗冲(嵌段)共聚物 牌号表示法:EP+字母+两数字+字母。如 EPC30R,EP代表抗冲(嵌段)共聚产品,接 着的字母C代表该产品的熔融指数范围,两数 字30表示聚合物中添加剂的配方 ,最后一个 字母R表示聚合物的乙烯含量。 用途:主要是注塑产品
一、聚丙烯(续)
基本概念:熔融指数、等规度 分子量:平均20~30万。 分子量与熔融指数的关系。 牌号命名的依据。 比重:0.9~0.91,是常见树脂中最轻的。

聚丙烯工艺方法

聚丙烯工艺方法

聚丙烯工艺方法现代工业生产中,聚丙烯作为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如包装、医疗器械、建筑材料等。

聚丙烯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受到市场的青睐。

而聚丙烯制备的工艺方法则是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熔融挤出法传统的聚丙烯生产中,常采用熔融挤出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混炼挤出、制品成形等步骤。

首先,将聚丙烯原料和添加剂进行混合,并加热混合物进行塑化处理,以保证原料的均匀性。

然后,将塑化后的混合物送入挤出机中,通过螺杆进行挤出,形成所需的型材或颗粒。

最后,通过模具和冷却装置进行成形固化,得到最终产品。

溶液聚合法除了熔融挤出法,溶液聚合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聚丙烯制备方法。

该方法将聚丙烯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逐步蒸发或共混物溶剂溶解方法,使溶液中的聚丙烯逐渐沉淀析出,在形成均匀的聚丙烯薄膜或颗粒后,进行干燥和固化,得到最终产品。

注塑成型法注塑成型是另一种常见的聚丙烯加工方法,适用于生产成型复杂的产品,如塑料零部件、包装物等。

该方法需要先将聚丙烯颗粒加热熔化,然后将熔融状的聚丙烯注射到模具腔内,在模具中形成所需的产品形状,最后冷却后取出成品。

干法颗粒制备干法颗粒制备是一种在大气压下进行的聚丙烯颗粒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熔融颗粒化、冷却固化等步骤。

首先,通过原料预处理使原料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得以均匀。

然后,将原料颗粒送入熔融机中进行熔融和挤出,形成颗粒状态,并通过冷却设备进行固化得到最终产品。

通过以上几种聚丙烯工艺方法,可以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聚丙烯制备工艺也会更加多样化和高效化,为塑料制品的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进展研究

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进展研究

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进展研究一、引言气相法聚丙烯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纤维、薄膜等领域。

随着对聚丙烯性能要求的提高,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研究。

本文将对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的进展进行综述。

二、气相法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技术气相法聚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催化剂选择、反应器设计、工艺参数控制等方面。

1. 催化剂选择催化剂是气相法聚丙烯生产中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聚合物的性能和质量。

常见的聚丙烯催化剂有Ziegler-Natta 催化剂、铬催化剂和Metallocene 催化剂等。

Metallocene 催化剂由于其活性高、分子量分布窄等特点,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2. 反应器设计反应器的设计对气相法聚丙烯的聚合反应有重要影响。

传统的反应器设计以床层流化床反应器为主,但由于床层结构不稳定、气固分离困难等问题,限制了聚合反应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往复式流化床反应器、导流装置等新型反应器设计。

3. 工艺参数控制工艺参数的控制对气相法聚丙烯的聚合反应效果和产物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工艺参数包括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浓度、流化气体速度等。

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提高聚合反应的效率和聚合物质量。

三、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的进展研究1. 催化剂的优化研究随着催化剂研究的深入,新型Metallocene 催化剂的开发成为研究的热点。

这些催化剂具有活性高、分子量分布窄等特点,可以合成出具有优异性能的聚丙烯。

四、结论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在催化剂选择、反应器设计和工艺参数控制等方面均有了重要的进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改进反应器的设计和工艺参数的控制,以满足对聚丙烯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

燕山石化聚丙烯工艺综述

燕山石化聚丙烯工艺综述
燕山石化聚丙烯工艺综述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聚丙烯的分子量常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在溶液中
的特性粘度[η]和粘均分子量Mv通过Mark-Houwink公式 关联:
[η]=KMv 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定义如下:
聚合物的多分散性决定了其分子量不可能是单一的, 而是有一定的分布。因此就有各种不同的统计平均量。 通常采用Mw/Mn的比值来表示分子量分布宽度。
➢ 50年代 ➢ 53年卡尔·齐格勒教授首次合成高结晶度聚乙烯 ➢ 54年朱利奥·纳塔教授首次合成结晶聚丙烯 ➢ 57年在意大利的费拉拉建成第一套6000吨/年浆 液法间歇式聚丙烯工业生产装置
燕山石化聚丙烯工艺综述
聚丙烯发展历史
➢ 80年代 ➢ 第三代Z/N催化剂开发成功(活性15000 kg/kg催化剂),产品等规度进一步提高,大 大降低了无规聚合物的产品,省去了脱无规 聚合物的工艺步骤,简化工艺流程 ➢ 能够生产高乙烯含量的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 聚物 ➢ 采用本体法和气相法、以及组合法工艺技术 开始大规模建设工业装置
燕山石化聚丙烯工艺综述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 丙烯聚合反应的机理相当复杂,一般来说,多为人们接 受的是阴离子配位聚合机理,可以分为四个基本反应步 骤:活化反应形成活性中心、链引发、链增长及链终止。 ➢ 活化:助催化剂TEAL与载体催化剂表面的四氯化钛反 应,将Ti4+还原为Ti3+,被还原的Ti即被活化,并形成 了TEAL-TiCl4化合物,Ti作为聚合反应的活性中心。 ➢ 引发:丙烯分子插入活性中心开始形成大分子链。 ➢ 增长:丙烯分子在活性中心连续插入,聚合物链从催 化剂颗粒表面开始增长,Ti-C键的插入可以有两种方式 发生:
燕山石化聚丙烯工艺综述

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进展研究

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进展研究

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进展研究一、引言聚丙烯是一种重要的塑料原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生产方法,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本文旨在对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的进展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概述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是利用气态催化剂在气相中将丙烯聚合成聚丙烯的一种方法。

其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催化剂制备、聚合反应和聚合物分离等环节。

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高温高压条件,节能环保;二是催化剂的运用效率高,催化作用明显;三是产品质量好,可以得到高密度、高结晶度的聚丙烯产品。

该工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聚丙烯的工业生产当中。

1. 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催化剂是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之一。

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中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固体催化剂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采用固体催化剂可以有效提高聚合反应的效率,减少催化剂的损失,降低生产成本。

2. 反应条件的优化反应条件的优化是提高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效率的关键。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反应压力、温度、气体流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可以有效提高聚合反应的速度和选择性,降低催化剂的消耗,提高产品质量。

3. 新型聚合反应技术的引入除了传统的气相聚合反应技术外,近年来,一些新型的聚合反应技术也开始应用于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中。

等离子体聚合技术、离子液体催化剂技术等。

这些新型的聚合反应技术可以提高聚合反应的速度,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产品的质量。

4. 产品分离技术的改进产品分离技术是气相法聚丙烯生产工艺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传统的产品分离技术存在着产品质量低、设备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产品分离技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工作,开发了一些新型的产品分离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 P CH 2 CH CH3 Ti CH 2 CH(CH3 ) P Ti P CH 2 CH CH3 Ti CH(CH3 ) CH 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4 2007年12月11日 4 4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氢气存在下,上面两种大分子链可以分别形成异丙基或 正丁基端基。
Ti CH(CH3 ) CH 2 CH 2 CH(CH3 ) P H2 TiH CH3 (CH2 )3 CH(CH3 ) P Ti CH 2 CH(CH3 ) CH 2 CH(CH3 ) P H2 TiH CH3 CH(CH3 ) CH 2 CH(CH3 ) P
16 2007年12月11日 16 16
本资料含有ST的专有技术内容,未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聚丙烯发展历史
对钛镁催化剂进行分析检测的结果可以发现,真 正存在于催化剂中的各种组分均已失去了它们原来的 检测特征,这表明这些组分已经形成了有较强结合力 的新络合物。 因此,聚合体系中实际存在的助催化剂是包含烷 基铝、未转化的烷基铝与酯(或硅烷)的络合物和过 度反应的副产物、烷氧化铝以及部分游离的外给电子 体等许多化合物的混合体。 由于钛镁催化剂在化学和结构方面的原因,我们 可以知道,决定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参数是有无内给电 子体与外给电子体,以及它的化学结构和浓度。
3 2007年12月11日 3 3
本资料含有ST的专有技术内容,未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丙烯聚合反应的机理相当复杂,一般来说,多为人们接 受的是阴离子配位聚合机理,可以分为四个基本反应步 骤:活化反应形成活性中心、链引发、链增长及链终止。 活化:助催化剂 TEAL与载体催化剂表面的四氯化钛反 应,将Ti4+还原为Ti3+,被还原的Ti即被活化,并形成 了TEAL-TiCl4化合物,Ti作为聚合反应的活性中心。 引发:丙烯分子插入活性中心开始形成大分子链。 增长:丙烯分子在活性中心连续插入,聚合物链从催 化剂颗粒表面开始增长,Ti-C键的插入可以有两种方式 发生:
9 2007年12月11日 9 9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分子量和结晶性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性能指标 挠曲模量 拉伸屈服强度 断裂伸长 缺口冲击强度 蠕变 硬度 流动性 溶胀 熔融强度 热变形温度 分子量增加 下降 下降 上升 上升 上升 下降 下降 上升 上升 下降 结晶度增加 上升 上升 下降 下降 上升 上升 不变 不变 不变 上升
向氢气转移:
Ti CH 2 CH(CH3 ) P H2 Ti H CH3 CH(CH3 ) P
这三个转移反应中,向氢气转移是最有效的链终止方式。 因此,氢气用作聚合物分子量的控制剂。
本资料含有ST的专有技术内容,未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i
Mn (n i M i ) / n i
i
聚合物的多分散性决定了其分子量不可能是单一的, 而是有一定的分布。因此就有各种不同的统计平均量。 通常采用Mw/Mn的比值来表示分子量分布宽度。
本资料含有ST的专有技术内容,未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本资料含有ST的专有技术内容,未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18 2007年12月11日 18 18
聚丙烯发展历史
(3)第三代催化剂 采用将钛化合物载负在高比表面的载体上以提高催化剂 效率的方法,从六十年代就开始了研究,研究发现,载体氯 化镁的活化是一个关键,必须采用经过活化的活性氯化镁作 为载体才有可能获得高活性的催化剂;加入适当的给电子体 化合物可以提高催化剂的丙烯聚合定向能力。这个催化剂载 体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MgCl2· TiCl4· PhCOOEt-AlEt3· CH3PhCOOEt 七十年代末,Montedision和三井油化分别将此体系的催 化剂用于工业生产,该催化剂就是第三代催化剂,也是第一 种载体催化剂。我国第三代催化剂的研究是从七十年代末开 始的,先后进行了研磨法催化剂和研磨浸渍法催化剂的开发 研究工作。
本资料含有ST的专有技术内容,未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19 2007年12月11日 19 19
聚丙烯发展历史
(4)第四代催化剂 在给电子体方面研究工作的进展,促使八十年代初超高活 性第三代催化剂的开发成功。特别是发现了采用邻苯二酸酯作 为内给电子体,用烷氧基硅烷(或硅烷)为外给电子体的催化 体系后,可以得到很高活性和立构规整度的聚丙烯。催化剂可 表示为: MgCl2· TiCl4· Ph(COOiBu)2-AlEt3· Ph2Si(OMe)2 现在许多的聚丙烯工业生产装置正在使用的就是这种催化 剂。我国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六五计划,将聚丙烯、聚乙烯催 化剂的开发研究列入了国家科技攻关任务,组织多家科研生产 单位联合攻关,开发出了多个聚丙烯第四代催化剂,如化工研 究院的N催化剂、H催化剂和中科院化学所的CS-1催化剂等。
10 2007年12月11日 10 10
本资料含有ST的专有技术内容,未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聚丙烯(PP)是一种通用的热塑性塑料,具有透明 度高、无毒性、比重轻、易加工、抗冲击强度高、耐化 学腐蚀、抗挠曲性、电绝缘性好等优良性能,并易于通 过共聚、共混、填充、增强等工艺措施进行改性,综合 性能优良,价格合理,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广泛用于 化工、化纤、建筑、轻工、家电、汽车、包装等诸多工 业领域。在聚烯烃树脂中,成为仅次于聚乙烯、聚氯乙 烯的第三大塑料,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聚丙烯 的消费量增长也相当迅速,是近年来消费增长最快的通 用树脂,预计未来将保持继续增长的势头,具有广阔的 前景。
12 2007年12月11日 12 12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聚丙烯是重要的合成材料之一,用途广泛
薄膜
本资料含有ST的专有技术内容,未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13 2007年12月11日 13 13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聚丙烯是重要的合成材料之一,用途广泛
本资料含有ST的专有技术内容,未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11 2007年12月11日 11 11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聚丙烯是重要的合成材料之一,用途广泛
纤维
本资料含有ST的专有技术内容,未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本资料含有ST的专有技术内容,未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聚丙烯(polypropylene,缩写为PP)是以丙烯为 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是通用塑料中的一个重 要品种,其结构式如下: [ CH2 CH ]n CH3 PP 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的优异结合使其在很多领 域如注塑、薄膜及纤维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它 的通用性加上经济性使其应用在 60 年代和 70 年代 初期得到了快速发展,很快成为最重要的热塑性 产品之一。
终止:链终止反应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向单体链转移:

Ti CH 2 CH(CH3 ) P CH 2 CH CH3 Ti CH 2 CH 2 CH3 CH2 C(CH3 ) P
向助催化剂转移:
Ti CH 2 CH(CH3 ) P AlR 3 Ti R R 2 Al CH 2 CH(CH3 ) P
聚丙烯工艺技术综述
2009年6月8日
1 1
聚丙烯工艺技术综述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聚丙烯发展历史 市场与需求 生产工艺介绍


液相本体法 环管法 气相本体法 Innovene Novolen Unipol Spherizone
2 2007年12月11日 2 2

国产化聚丙烯工艺技术的发展
6 2007年12月11日 6 6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等规聚丙烯具有较好的耐化学性,能耐 80℃ 以下的酸、碱、盐液及许多有机溶剂,但遇到浓 硫酸和发烟硝酸等强氧化剂会发生腐蚀。 聚丙烯链上含有结合的氢原子和叔碳原子, 和氧反应引起链的断裂,聚合物变脆。这种行为 在高温、光或机械应力下会加剧,常通过加入稳 定剂的方式解决。
保险杠
仪表板、防擦条
本资料含有ST的专有技术内容,未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14 2007年12月11日 14 14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聚丙烯是重要的合成材料之一,用途广泛
家用电器
本资料含有ST的专有技术内容,未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5 2007年12月11日 5 5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由于聚丙烯主链上含有不对称碳原子,造成其叔碳上的 甲基在空间有不同的排列方式。因而存在三种不同立体结构 的聚丙烯,即等规(A),间规(B)和无规(C )三种结构, 见下图。
本资料含有ST的专有技术内容,未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本资料含有ST的专有技术内容,未经ST的书面认可允许, 不得复印、扩散给第三方和无关人员或用于其它任何目的。
7 2007年12月11日 7 7
聚合原理及产品用途
丙烯聚合的反应速度常用下式表示: Rp=kp[C*][M] 丙烯的聚合速度与反应速度常数、活性中心浓度以及丙 烯单体浓度成正比。聚合反应速度随时间先增加后衰减,最 终达到稳态。 聚丙烯的反应动力学受催化剂和聚合条件的影响,如催 化剂的化学物理结构和活化剂的性能、催化剂和活化剂的比 例及浓度、氢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等。催化剂体系的复杂 性以及非均相特性使得准确分析动力学参数非常困难,对于 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它们的反应速度常数有很大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