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区位商

合集下载

基于区位商的湖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度评价

基于区位商的湖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度评价

基于区位商的湖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度评价阎友兵;文小连【摘要】文章选取湖南省14个市州作为实证研究样本,将区位商方法和竞争态模型相结合,以此测度和评价湖南省旅游产业集聚情况:14市州的旅游产业在空间上可以划分为优势区域、实力区域和劣势区域;省内旅游产业集聚水平不均衡;张家界、湘西、长沙、湘潭、益阳、郴州的旅游产业集聚度高,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区.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湖南省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期刊名称】《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13)003【总页数】6页(P83-88)【关键词】旅游产业;集聚度;区位商;竞争态【作者】阎友兵;文小连【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湘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7一、背景近年来,湖南省旅游业迅速发展,由2005年旅游总收入453.62亿元发展到2012年旅游总收入高达2234.1亿元,以2005年为基期,2012年旅游业收入增长率高达392.50%。

湖南旅游业收入的增长从侧面反映出随着湖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态势强劲。

在此背景下,用定量分析方法测度湖南旅游产业集聚度,评价湖南省各地的旅游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情况,对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发展模式、战略选择等方面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二、区位商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说明(一)区位商理论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英文缩写为LQ),又叫专门化率,它由哈盖特(P.Haggett,1996)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

它常用来衡量某部门或行业在某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或某产业的某一方面在一个特定区域的相对集聚程度。

它是产业结构、产业效率与效益分析、产业集聚的定量工具,可以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聚识别方法。

如刘晓红、李国平(2006)[1]测度区域产业结构,并实证研究陕西省产业结构;郭翔宇、胡文祥[2]研究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结构;陈闻君、胡序勇[3]分析新疆产业结构特征及影响;梁华峰[4]研究澳门服务产业集聚情况;张晓延[5]对中原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

甘肃省旅游业产业经济论文

甘肃省旅游业产业经济论文

甘肃省旅游业的产业经济分析【摘要】本文以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旅游产业的规模、结构、集聚程度及发展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甘肃省旅游产业的产业经济,并最终得出了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途径。

【关键词】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区位商虽然甘肃省主要的资源是矿产及能源,但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积淀,存在着发展旅游产业的相对优势。

旅游产业,因其对环境和资源的破环性较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发展模式的要求。

因此对于甘肃省来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其最优选择。

而产业要发展,首先应该对产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

产业结构是产业经济分析的基础,然而,没有规模就没有结构。

因此,对于甘肃省旅游业的产业经济分析,本文选择从分析甘肃省旅游业的规模入手,进而分析甘肃省旅游业的结构,在对产业的规模和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甘肃省旅游业的产业集聚情况,最后,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展望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

一、甘肃省旅游产业规模分析在全国各地区加快发展大旅游的进程中,甘肃省的旅游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2005年到2011年的七年时间里,甘肃省旅游产业实现全年旅游收入由62.51亿元到333.69亿元的巨额增长。

对甘肃省旅游产业的规模进行分析,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展开:(1)全省旅游收入呈现逐年上涨趋势。

甘肃地处中西交通要道,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成为甘肃省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

自2005年至2011年,甘肃省旅游业的总体收入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

统计年鉴中关于旅游收入的统计数据被分为国内旅游收入与国际旅游收入两个部分,而旅游业总体收入逐年上涨的趋势在这两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体现。

就国内旅游收入而言,确实呈现出了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

虽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个别年份出现了增长率的下降,但是就绝对数而言,旅游收入的逐年攀升趋势是十分明显的。

陕西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及其优化分析

陕西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及其优化分析
21 年 3 01 月 第 2 卷第 1 7 期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J u n l f h a x s t t o d c t n o r a a n i n t ue fE u ai oS I i o
M a. 2 1 r 01
场 z2 No 1 7
陕西 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及其优化分析

比例关系 。L p r 和 Hae 从旅游者消费的角度 , ai r J e e. ys 将旅游业概括为交通业、 住宿业 、 食品和饮料业 、 其他 旅游商品业[ 。C r op rJh l ce、 ai G le ad和 SehnWahl等研究者根据英 国境 内 1 hi C o e、o nFe h rD v i r n ] s t d bt tp e n i l
中图分类号 : 5 2 7 F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5 8 2 1 )1 0 8 5 10 - 9 X(0 10 —0 5 一O
众所周知 , 在服务体验经济时代 ,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经济的龙头产业 , 其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 地位 日益重要 , 旅游业 已被 国家和各地方区域视为国民经济新 的增长点。陕西拥有丰富的 自然和文化旅游 资源, 然而旅游产业效益却很低 , 长期处于“ 资源大省 , 产业小省” 的尴尬境地 。在陕西旅游总收入构成中 , 2 0 年国内旅游收入 5 1 08 6 亿元 , 占全部旅游总产值的比重为 9 , 2 国际旅游收入 60 1 61 万美元 ( 6 4 亿元) , 仅 占旅游总收入的 8 , 可见 , 陕西 国内、 国际旅游收入悬殊 , 发展极不平衡 。扭转陕西 国际旅游产业效益不 高的局面 , 努力提升陕西国际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 的贡献, 意义重大。陕西发展国际旅游产业 的关键是调整 产业结构 , 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促进陕西 国际旅游产业 的发展 , 拉动陕西 G P的快速增长 。 D

旅游产业集群的判定和识别——以平遥古城为例

旅游产业集群的判定和识别——以平遥古城为例

V o .9 NO. 1 3
Se . 2 O pt O1
旅 游产 业 集 群 的 判定 和 识 别
— —
以平 遥 古 城 为 例
冯 卫 红
( 原 师 范 学 院 城 市 与旅 游 学 院 , 太 山西 太 原 0 0 1 ) 3 0 2
[ 要 ] 旅 游 产 业 集 群 的 判 定 应 以 是 否 具 备 了旅 游 产 业 集 群 的 特 征 为 标 准 , 过 区 位 商 和 旅 摘 通
1 区位 商 和 旅 游 业 产 值 专 业 化 指 数
用 区位 商 可 以判断从 就 业方 面显 示 的某一 产 业在 国家或 区域 的规 模及 某一 产业 在特 定地 域 是否存 在 集 聚现 象. 由于旅 游 产业是 劳 动密集 型产 业 , 结合旅 游 业 产 值专 业 化 指数 来判 断集 聚 区旅 游 产 业 的规模 . 应 在
( 章 编 号 ] 1 72 0 7( 0i ) - 2 — 5 [ 图 分 类 号 ] F5 0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6 2 2 2 0 03 01 7 0 中 9
旅游 产业 集群 是客 观存 在 的. 近 , 最 越来 越 多 的国 内外学 者从 理 论和 实证 两个 方 面对旅 游产 业集 群展 开 了研 究 , 不 同角 度论证 旅 游产 业集 群 的客 观现 实性 和用 集群 理论 对 旅游 产业 发展 进行 研 究 的重要 性『 . 从 1 旅 ] 游产 业集 群 的判定 和识 别可 以通过判 断 旅游 产业 集 聚 区是 否具 备 了旅 游产 业集 群 的 内部 和 外部 特 征 , 部 外 特征 可 以通过 区位 商 和旅游 业产 值专 业 化指 数 和创新 能力 评价 测 量 , 内部特 征 可 以通 过 产 业链 和企 业 关 系 调查 判定 . 由于旅 游产业 的产业 特性 和相 关统 计 数据 较难 获得 , 游产 业集 群 的判定 需 要定 性判 断 和定量 测 旅 度两 种方 法结 合起 来逐 步进 行 . 过两 种方 法 的结合 可 以判定 平 遥 古城 旅 游 产 业 集 聚现 象 是 否具 备 了产 通 业集 群 的特征 , 否形成 了旅游 产业 集群 . 是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在 国 内 ,产业集 群 理论应 用 于旅 游 领 域 的相 关研 究始 于 2 1世纪初 。徐红 等 ( 2 0 0 7 ) 分 析 了 旅游 产业集 群各 要 素之 间 的关 系 ,并运 用 “ 钻 石 模型 ” 对珠 海 旅游集 群 的发展 现状 进 行评 估 ;王 兆峰 ( 2 O L O ) [ 9 3 以湘鄂 渝 黔 边 区为 例 ,对 旅 游 产 业 集 聚竞争 力 的影 响因 素进 行 了分 析 ,并 提 出提 升 区域 旅游 产业 集群 竞 争力 的对 策 ;胡 宇 橙 、王
决定了旅游企业必须是 同时同地为旅游者提供旅 游产 品 ,即旅 游 企业 必须 集 中分 布 ,使 得旅 游 产 业 客观 上具有 空 间集 聚特性 j 。伴 随旅 游 产业 发
展进 程 的加快 ,旅 游产 业 的空 间集 聚现 象 越来 越
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提出天津滨海
基金项 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青年项 目 ( 1 2 C G L 0 5 9 ) ;教育 部人文 社会科 学研究 青 年基金项 目 ( 1 1 Y J C 6 3 0 1 3 0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 目 ( 2 0 1 1 3 0 2 1 )联合资 助。 作者简介 :刘 佳 ( 1 9 8 1一) ,女 ,山东临朐人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 院副教授 ,博 士 ,硕士 生导 师 ,研究方 向为
庆生 ( 2 O L O) ¨ 叫运 用 G E M 模 型 分 析 法 ,通 过 构
的现象 J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区域组织形式 ,对
区域经 济 的发展 和竞争 力 的 提高 起着 重 要 的推进 作用 ,并 成为 推动 区域及 国家 经济 发 展 的重 要经 济发展模式 J 。事实上,旅游产 品生产过程的垂 直分 离 ,旅 游核 心产 品 的不 可移 动 性 、旅 游产 品 消 费时 间 的有 限 性 、旅 游 产 品 的 不 可存 储 性 t e r )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

地理专题-影响旅游业、商业的区位分析

地理专题-影响旅游业、商业的区位分析

地理专题-影响旅游业、商业的区位分析
一、旅游活动包含三要素:
1.旅游者:
主体,相当于市场(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2.旅游资源:客体
(1)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

(旅游资源的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2)市场距离: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大或小)(即旅游资源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
(3)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3.旅游业:媒介
(1)地区接待能力:强或弱
(2)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和数量
二、商业的区位分析
(一)商业街的区位
市场最优:城市几何中心,商业活动范围大──一般以零售为主
交通最优: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一般以批发为主
(二)商业小区的区位
便民最优: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
(三)商业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即服务区)
2.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即: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运输便利③经济腹地广阔而发达④城市经济贸易发达。

长三角旅游产业的集群显著性及绩效水平评价

长三角旅游产业的集群显著性及绩效水平评价
◆ 中 图分 类 号 :F 5 9 0 文 献 标 识 码 :A
要素的多寡有关 ,还 与旅 游产 业的总体 集
内容摘 要 :本 文采 用 贡 献 区位 商 法对 长 三 角地 区两 省一 市旅 游 产业 集群 的显 著 性 进 行 了识 别 和 比较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从 全 国旅 游 产 业 总体 发展 水 平 来 看 ,长 三 角地 区 的旅 游 产业 集 群 已经 形成 ,集 群 显 著 性较 高 ,且保 持 增长 趋 势 。在 此 基 础 上 进 一步 对 上海 、江 苏和 浙 江旅 游 产 业的 集群 绩 效进 行 了评价 。研 究结 果 表 明,长三角两省一市在旅 游集群绩效 水 平上 存在 两极 分化 现 象 :上 海 旅 游产 业 的要 素 竞 争力 最 弱 ,但旅 游要 素 带来 的 集群 绩 效 水平 最 高 ;浙 江省 的 旅 游要 素 综合 竞 争 力 比江 苏 高 ,但 在 量的方法
则关注旅游产业集群程度的测度问题。
从国 内文献来看 ,大量学者对产业集
长 三 角 旅 游 产 业 的 集 群 显 著 性 及 绩 效 水 平 评 价
■ 李伟清 ’ 、 2 副教授 ( 1 、上海理 工大学管理 学院 2 、上 海师范大学旅 游 学院 上海 2 0 0 2 3 4 ) 上海 2 0 0 0 9 3 ▲ 基金 项 目:上 海市教委 科研 创新 项 目 ( 0 9 YS 1 8 0)
游产业集群进行判定 ,进而通过投入产 出 表进 行主成分分析来讨论旅 游业 与其 它产 业 的联 系,最后将产业集聚 和产业联 系进 行综合从而获得旅游产 业集群 的识 别度指
的转型 ,要想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就必须
重新思考 区域旅游业发展 的新思路 、新模

旅游产业集聚研究综述-旅游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旅游产业集聚研究综述-旅游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旅游产业集聚研究综述•旅游管理论文■管理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一截止到目前,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对旅游产业集聚的研究相对较多。

根据文献研究内容,笔者具体将文献分为旅游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关系辩证、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集聚模式与集聚机制研究、集聚效应分析及集聚水平测度五个类别,并进一步细分为7个研究类别,见表2。

从旅游产业集聚研究内容的类别分布情况来看,7个研究类别中,对旅游产业集聚效应的研究最多,其次是集聚水平,而对旅游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关系的辩证关注度最低。

其中,对前6个类别的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多以案例研究和定性研究为主,对集聚水平的研究多采用定量分析。

1旅游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关系的辩证研究通过借鉴国外产业集聚的概念,国内学者提岀旅游产业集聚的概念,但却容易与旅游产业集群混淆。

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产业集群是两个非常相似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旅游产业集聚是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前提,但旅游产业集聚不一定形成产业集群, 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产业集聚的结果,但不等于旅游产业集聚,旅游产业集聚的具体形态是以产品的生产链为核心的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聚关注的侧重点是地理空间的集中现象,旅游产业集群则更多关注相互关联的旅游企业地理集中问题[2]。

蒋周莉在比较分析旅游地企业集聚与一般意义上产业集群相似之处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二者在文化根治性、增长机理、组织结构与参与性质、创新动力与能力、对负向效应规避能力和对区域内外合作网络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也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实证分析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判定旅游业发展是处于产业集聚阶段,还是旅游产业集群阶段,这说明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并不是同阶段的产物⑶。

2旅游产业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由于所研究对象的不同,学者们在对旅游产业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制约因素进行研究时,所得出的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也有所差异(表3)o3旅游产业集聚模式与集聚机制研究关于旅游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云南16 个州市旅游业发展空间差异
在分析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实力之后,采用区位熵的方法对各州市旅游业
发展实力进行分析。

区位熵可以反映某一地区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它是某地区的某
个产业指标与该地区经济总量的比值与高级区域同样产业的指标占高级区
域经济总量的比值的比,是个比较有意义的指标。

区位熵的值大于1,说明
一个地区的某个产业专业化程度较好,有竞争优势;反之则说明不具备竞争
优势。

区位熵计算公式为:
运用区位熵的计算公式,结合2010 云南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到
16 个州市旅游区位熵及排名:
根据区位熵分析法的计算分析,云南16 个州市中旅游业比较有竞争优势
的地区分别是:迪庆州、丽江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大理市、怒江州和昆
明市。

旅游增长极:(一)一级旅游增长极
选取昆明市和大理市作为云南省的一级旅游从主成分的分析结果看,昆明、曲靖、玉溪、红河经济发展实力得分为正,
说明这四个地区在云南省经济实力最强。

但是曲靖和玉溪市并不适合做为旅游增长极,根据旅游区位熵的计算发现,
这两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全省不具备竞争优势。

而且两市在空间区位上距离
昆明很近,在昆明辐射范围之内,所以不作为旅游增长极。

增长极。

红河州的经济实力不错,但是旅游区位熵的值在全省并不突出。

从区位上
看,红河地处云南东南部,辐射范围有限,所以不能将其划分成为一级增长极。

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其经济实力的得分
在全省遥遥领先。

同时昆明的区位熵值也大于1,说明其旅游业也具有竞争力。

从区位角度看,昆明地处滇中地区,接近全省的中心位置,辐射范围不仅包括
滇中,还包括滇东部分区域。

昆明旅游资源丰富、四季如春,有“春城”的美誉。

辖区内环境优美,拥
有石林、滇池、九乡溶洞、西山龙门等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

此外,昆明
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其中大观楼长联、圆通寺、金殿等文物古迹享誉海内
外。

昆明还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各民族文化交汇的中心,旅游资源的丰富多
彩是昆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基础条件。

另外,昆明在全国的区位优势也很明显,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是我国面向
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即将完工的昆明新机场是我国四大门户机场之一。

作为铁路枢纽,以昆明为中心,已有成昆、贵昆、南昆、昆河、昆玉、昆大等
铁路向外辐射。

昆明作为全省的省会和唯一的特大城市,其作为全省乃至西南
地区旅游集散中心的地位是其他城市无法相比的。

从上面的分析结果看,昆明理应作为云南旅游业的一级增长极,而且具备
建成国际旅游城市的条件。

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都位于云南南部、西南部边境地区,和边境其他市州
如临沧市、保山市、普洱市相比无论经济实力的得分或者旅游业区位熵值都高
出很多,优势明显。

在旅游资源方面,版纳和德宏的热带旅游资源比较有特色。

其中,西双版纳与缅甸东部第四特区勐拉开展的中缅边境旅游已产生了巨大的
社会、经济效益,是我国与缅方合作实施以旅游业发展替代毒品种植和加工的一
例成功典范,这一成功的合作引起了缅甸政府的重视,不断放宽中国游客入境缅
甸地区的政策,调整政策简化手续,以适应合作发展的需要。

版纳州府景洪市和德宏州的边境城市瑞丽市,都是云南乃至全国对外贸易
的重要口岸,经济地位重要。

所以把景洪市和瑞丽市建设为滇南和滇西地区的
二级旅游增长极,成为连接云南和东南亚旅游市场的国际口岸旅游城市。

充分
发挥其边境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增强云南同南亚国家的对外经贸往来,带动
云南省边境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产业链延伸很长的产业,涉及到的行业非常多,限于数据和
资料的取得,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难免存在片面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