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PPT

合集下载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PPT)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PPT)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臭氧层的破坏,威胁 着全人类。
主 要 环 境 问 题 的 分 布 特 点
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城乡差异 地 域 性
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 国家差异
发达国家-----过度消耗资源带来 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 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发展双重压 力,发达国家工业转移,问题较严 重-----主要是生态破坏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人地关系全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 面不协调, 增强,试图成为自 矛盾迅速激 然的主宰 化
寻求人地协调的道 问题得到普 路
环境和发展 遍关注
后工业化时期
下列说法反映了怎样的人地关系 ? 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
4、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 返道,劳而无获。
小 结
人 地 关 系 思 想
原始社 会时期 农业社 会时期 工业社 会时期 被动适应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萌芽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深化
崇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二战以后
人地关系思想完善
谋求人地协调
(Ⅱ)直面环境问题
人 类 与 环 境 的 关 系
人 类 影 响 环 生产活动 境
消费活动
物质和能量 人类社会 废弃物 环 境 反 作 用 环 于 境 人 类
持 续 性 原 则
地 球 承 载 能 力 有 限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保持适度人口规模 处理经济发展和 环境保护关系
共同性原则
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
全球合作、公众参与
附录:20世纪重大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 危 害 原 因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几千人中毒,60 (1930,12;Belgium) 人死亡 烟尘堆积河谷,遭遇长时 间逆温天气且有大雾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但有了科学 性 明 显 性减少,生态系
的萌芽
增强 统变得日益简单
和脆弱等
精选ppt
5
时 生产 期 力水

工 极大 业 地发 文展 明 时 期
对人地 关系的 认识
人类试 图成为 自然的 主宰, 征服自 然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人 类 改 造 自 人地关系全
然 的 能 力 不 面呈现不协
断 壮 大 , 从 调,人地矛
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 电站泄漏
渤海湾大赤潮、日本
水俣湾事件、海上石
油泄漏
21
二、直面环境问题 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
精选ppt
22
(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城市地 区
乡村地 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由于交通、工
如大气污染、水污染、 业活动和人类
噪声污染等
居住地的过分
精选ppt
4
时 生产 对人地关系 人类活 环境问题
期 力水 的认识


农 很大 不能正确认 人 类 大 环境遭到破坏,
业 提高 识人地关系 规 模 地 如大规模地开垦

的不协调, 开 发 利 耕地使大面积森

天命观和有 用 资 源 ,林和草原遭到砍

神论主宰着 与 环 境 伐和焚毁;农田

人们的思想,的 对 抗 扩展使生物多样
精选ppt
12
箭头③代表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但 是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理解为对环境的良性 影响,而另一个则代表人类建立在对自然规 律无知和漠视之上的恶性影响。
精选ppt
13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两方面:一 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 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不合理地利用资源,使 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ppt课件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ppt课件
12
水银污染下的残疾 1971年 日本水俣
ppt课件
尤金 · 史密斯[美]
13
1973年以后在莫斯科工业区附p近pt课,件已经出生了90名四肢不全的畸形14儿
ppt课件
15
公害事件名称 时间
污染物
马斯河谷烟雾(比) 1930、12 烟尘、二氧化硫
死亡人数
60 多人
多若拉烟雾(美) 1948、10 烟尘、二氧化硫
他们的历法也是奇特而又精确的。他们把一年分成
l8个月,每月20天,年终再加5天为禁忌日,合为365日
之数。他们测其地球年是365.2420天,现在的准确计算
是365.2422天,一年的误差不过0.0002天,也就是说,
5000年的误差也不过一天。
他们测算的金星年是584天,和现代的测量相比,50
年内的误差只有7秒。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玛 雅 文 明 的 衰 落
建筑材料
燃料
森林植被
砍伐
焚烧
80-100年
再次使用
约20年
放弃耕种
农田 几年后杂草 入侵肥力下降
砍伐和焚烧其他 地域的森林植被
森林植被消失 不可避免
文明衰落
农业生产 力下降
ppt课件
水 土 流 失
9
3.征服自然
工业革命后,人类试图主宰自然,人地关 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ppt课件
21
反馈测试: 一、完成下列连线:
环境问题表现
草场退化
城市“三废”排放 染
酸雨
大量使用剧毒农药
核泄漏
土地盐碱化
水土流失
ppt课件
环境问题分类 环境污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43页PPT文档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43页PPT文档

5、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是( D )
A 会刺激皮肤
B 会腐蚀下水道
C 会引起白色污染
D 会造成水体
富营养化
6、“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这句话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B )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图为某城市某日清晨低层大 气剖面图,读图回答: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 1、早期采集渔猎时代
• 2、农业文明时期
• 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 人类的行为:开垦耕地,冶炼、制陶, 机械迁徙、逃避自然的惩罚
• 人地关系: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增强, 环境遭到破坏。(局部出现环境问题)
• 思想:天命观、有神论

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
举例:鲧禹治水的故事
• 城市
环境污染
• 农村
生态破坏
• 发达国家
过分消耗资源、环境污染
•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
⑷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 ——地域差异 ①城乡差异:
城市地区:环境污染
原因——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 过 分密集 乡村地区:生态破坏 原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⑷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 ——地域差异 ②国家差异:
案例一、玛雅文明的消失

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 由于人时期类不合生理产开力发水平利用自人然地资关源系 ,导人致地生关态系破,认人坏识地 关农系业出文现明矛盾很,甚大至提高危及人环类境生遭存破.坏 改造自然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 1、早期采集渔猎时代 • 2、农业文明时期 • 3、工业文明时期 • 生产力水平极大的发展 • 人地关系: • 人类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 • 大自然开始向人类实施报复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ppt-新人教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ppt-新人教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改造自然 人定胜天”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定胜天”—— “天人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定胜天 天人 相 关”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
举例: 举例:鲧禹治水的故事
• 鲧治水:鲧用的是共工氏修筑堤防,“堙”、 鲧治水:鲧用的是共工氏修筑堤防, 等堵塞围截的方法, “障”等堵塞围截的方法,并逐年加高加厚的 办法,而不疏导河道,导致水无归宿。 办法,而不疏导河道,导致水无归宿。所以鲧 虽经九年的努力, 功用不成, 虽经九年的努力,但终因“功用不成,水害不 息”,治水最后以失败告终 治水最后以失败告终! • 禹治水:禹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 禹治水:禹经过实地考察, 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 方案:一方面要加固和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 改鲧过去“堵塞”的办法为“疏导” 面,改鲧过去“堵塞”的办法为“疏导”来根 治水患。 治水患。
2、引起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引起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口压力;资源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人口压力;资源不合理利用;
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1)部分资源衰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部分资源衰竭, 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生态破坏, 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环境污染,
二、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 可能论方面的 可能论: 选择能力 适应论: 适应论:人类对环境的变化有适应能力 生态论: 生态论:用生态的观点分析人地关系
三、人地和谐论与可持续发展 1、产生的历史背景 、
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使 人类开始反思以往行为对地理环境所造 成的严重后果. 成的严重后果.重新认识人类与地理环 境的关系。 境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自身
2
、 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 环 态破坏等问题

问 题 及
生态 破坏

产 生 的
2、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 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

要 原
环境污染

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 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朝拜太阳神
玛雅古观象台遗址 玛雅文明为什么会消失了呢?
读“案例1”
结论
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 源,导致生态破坏、人地关系出现 矛盾,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92页活动题
1.点拨:图中隐藏的环境问题可能有矿山开采地区的土地 资源、植被破坏,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对土地和地表水、地 下水会造成污染。还可以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
气候恶化,农田干涸
石油泄漏导致海鸟大量死亡
污染后果图 1973年以后在莫斯科工 业区附近,已经出生了90名四肢不
全的畸形儿
酸雨腐蚀后的森林
工业污染导致水养鱼类的大量死亡
3、

要地 环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境性



分 布
全 球
特性

城乡差异
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工业 文明 时期
低下且 人类听天由 采集和狩猎; 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
发展缓 命,依赖和 人类改造小自 种原始的平衡关系。

崇拜自然 然的能力弱,
很大提 不能正确认 人类大规模的 环境遭到破坏,如大

识人地关系,开发利用资源,规模的开垦耕地,使
但有了科学 与环境的对抗 森林和草场遭到破坏,
萌芽改造自 性明显增加 农田扩展使生物多样
具体方面
原因(来源)
大气污染
工业“三废”、农药排入大气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工业“三废”、农药排入江河湖 海工业“三废”、农药排入土壤
固体废物污 来自生产、生活
噪染声污染
来自交通、工厂
放射性污染 来自放射性物质
海洋污染 工业“三废”、农药排入海洋
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
• 南极区域,帝企鹅在浮冰上漂流
地球赤道上的最后一座奇迹雪山,将从此绝迹。

性减少等
极大的 人类试图成 提高 为自然的主
宰征服自然
人类改造自然的 能力不断壮大, 从环境中获得越 来多同时排放大 量的废物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资源 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步从局 部扩展到全球
古代图腾崇拜的产生
• 图腾崇拜是人类原始社会最早的一种宗教 信仰现象。
• 古代中国的图腾崇拜出现的比较早,在仰 韶文化中期就出现了明显的图腾崇拜。如 半坡人因为住在水边,以捕鱼为生,于是 他们把鱼神化为自己的图腾。在他们的生 活器具上到处都有鱼形纹、人面鱼纹;蒙 古族的狼图腾崇拜等。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
问题,以及城市与乡村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 达国家之间环境问题的差异。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时期 生产力 对人地关系 水平 的认识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采集 渔猎 时代 农业 文明 时期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
致环境恶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 和生活。
主要表现
具体方面
后果
滥伐森林
对环境调节的功能下降,旱涝灾害 频繁
自然植被的破坏 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
生态破坏 不合理的灌溉
土壤盐碱化
CO2 氟氯烃排放 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
捕猎、环境破坏 物种灭绝速度呈现加速的趋势
主要表现 环境污染
发达国家 与发展中 国家差异
发达国家-----过度消耗资源带来 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
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发展双重压 力,发达国家工业转移,问题较严 重-----主要是生态破坏
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 化、酸雨等
没有受到污染的青水绿水 ,发展工 业的同时,怎样为我们的子孙后代
考虑?
修水坝对整个河流来说,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对生活在 河水中的洄游生物来说,阻断了它们的生存空间,影响生物多 样性的发展;对水坝上游,地下水水位抬高,库区水位提高容 易引起滑坡等,对水坝下游,减少河流流量,泥沙淤积减少, 河流入海口地区容易发生海水倒灌、侵蚀海岸,地下水水质变 差等,大坝水体产生的巨大压力可使地层断裂,诱发地震。
二、直面环境问题
1

反 馈








物质能量
人类社会 废弃物

人类

活动


对环

环 境
境的 影响
的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得物 关 质和能量
系 2、人类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3、环境对人类有反馈作用
读图6.7思考(P93) 1.人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扩大耕地面积? 点拨:由于土壤肥力下降,导致粮食不足,单产不高。 2.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耕地面积的?你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说明吗? 点拨:围垦湖海、填塘塞河;开垦草原;毁林开荒、破坏植被。 3.这些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影 响在短时期内能消除吗? 点拨:破坏水利、水产减少;草场过载,植被破坏;风沙侵蚀、 水土流失等。 这些影响在短时期内很难消除。 4.耕地面积虽然扩大了,但是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解决了 吃饭问题,反而越来越贫穷。请你讲讲其中的道理。 点拨:形成了恶性循环。
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最剧烈的地方,现代都市的问题首 先是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 物污染等),其次是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2. (1) 点拨:图6.5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图6.6反 映的是工业生产。 (2) 点拨:图6.5的农业生产将土地开垦为耕地,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等生态破坏问题, 但它作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有可能恢复。 图6.6发展大规模、集约化的工业化生产,不仅造 成生态破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破坏面积大, 程度深,被破坏的环境短期内是很难恢复的。 (3) 点拨:农村: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毁 林开荒、滥垦滥牧等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 问题。城市:工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 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 其引发 的生态破坏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