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礼仪篇
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一、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
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称呼。
二、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使用不同的问候语。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4、过节时:祝爸爸(妈妈)节日愉快。
5、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
6、归来时:爸爸(妈妈)回来啦。
三、就餐礼仪1、吃饭前,要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
要等父母长辈先开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饭。
3、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
不要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
4、若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要说谢谢。
若比父母、长辈先吃完饭,要请父母、长辈“慢吃”。
四、夫妻间的礼仪1、互敬即相互尊重,相敬如宾例如,在一次青年联欢会上,女教师小吕准备上台参加歌赛,她的丈夫大张悄悄叮嘱说,别紧张,你一定能行。
小吕说,谢谢你的鼓励。
这段话听起来再平常不过。
事后,大张的朋友小于提起这件事儿,竟说了一句:跟你媳妇还虚虚假假的,太酸了。
其实,夫妻虽是一家,但相互间多说几句“谢谢”、“请帮帮忙”或鼓励之类的话,并不是多余的。
这样做既体现尊重对方,又能加深彼此的感情。
2、互爱即互相体贴,温情脉脉俗话说:“知夫莫若妻”、“知妻莫若夫”。
夫妻在一起生活,相互了解彼此的性格、爱好和生活习惯等。
丈夫不要在婚后变得粗暴,妻子也不要在婚后变得俗气。
夫妻虽然不常有恋爱时花前月下的浪漫,但体贴对方的话要常讲,关心对方的话要常说,不要忘了感情交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亲切呼唤,无不包含深情厚谊。
3、互助即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夫妻应共同承担家务事,各尽所能,丈夫不妨多干点力气活。
夫妻在事业上更要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走向人生的辉煌。
印度诗圣泰戈尔(1861—1941年)年轻时听从父命,与一位社会地位低下、长相平平、文化水平较低的姑娘结婚。
家庭日常生活中礼仪

家庭日常生活中礼仪
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长辈:家庭成员应该尊重和敬重长辈,包括父母、祖父母和其他长辈。
遵从长辈的意见和决定,尊重他们的观点和体验,不要违背或争执。
2. 互相尊重: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并且要避免争吵或争执。
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尊重彼此的意见和感受,避免言语或身体上的冲突。
3. 言行举止得体:家庭成员应该遵守公共场合的礼仪,不要说粗俗的话,不要大声争吵或恶意攻击他人。
要遵守家庭的规矩和约定,尊重家庭的秩序和和谐。
4. 互相关心和帮助: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互相关心和照顾,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
要看重家庭的团结和和谐,积极参与家庭的事务,共同分担家庭责任。
5. 责任感和诚信:家庭成员应该有责任感和诚信,遵守自己的承诺和义务。
要讲究自己的行为和言论,避免撒谎和欺骗,保持诚实和正直的品质。
总之,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是一种修养和素质,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和互助关系。
通过遵守礼仪,我们可以塑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
十种家庭礼仪

十种家庭礼仪家庭礼仪是指在家庭生活中所遵循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它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下面将介绍十种重要的家庭礼仪。
1. 尊重长辈在家庭中,尊重长辈是一种基本的家庭礼仪。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决定,不得以不恭敬的态度对待长辈。
2. 和睦相处家庭是一个共同生活的小社会,家庭成员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关心和支持。
不要在家庭中产生争吵和冲突,要学会包容和理解。
3. 分担家务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共同分担家务,不应该让一人承担过多的责任。
家庭成员可以轮流做家务,或者根据各自的能力和兴趣进行分工。
4. 尊重隐私在家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权。
家庭成员应该尊重彼此的隐私,不要擅自查看别人的私人物品或信息。
5. 尊重个人空间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个人空间,家庭成员应该尊重彼此的个人空间。
不要随意进入别人的房间或干扰别人的私人时间。
6. 礼貌用语在家庭中,使用礼貌的语言是一种基本的家庭礼仪。
我们应该用尊敬的口吻称呼长辈,对家人说话要避免使用粗鲁或冒犯性的语言。
7. 尊重意见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和主张,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意见,不要轻视或嘲笑别人的看法。
8. 公平公正家庭中的资源应该公平分配,不应该偏袒某个人或某个小团体。
要保持公正的原则,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个家庭成员。
9. 学会道歉家庭成员之间难免会有误解和矛盾,当我们犯错或伤害到别人时,要学会及时道歉,表达自己的歉意和悔意。
10. 重视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是家庭和谐的基础。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家庭会议,倾听家人的意见和需求,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总结起来,家庭礼仪是家庭生活的基石,它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和团结。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尊重长辈,和睦相处,分担家务,尊重隐私和个人空间,使用礼貌的语言,尊重彼此的意见,保持公平公正,学会道歉,重视沟通。
通过遵循这些家庭礼仪,我们能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家庭成员能够快乐地共同生活。
关于家庭中的礼仪教育

关于家庭中的礼仪教育家庭教育,是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一般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自己组成家庭之前所受到的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有意识的知识传授、道德教育和有意识的家庭生活氛围的陶冶。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家庭中的礼仪教育,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关于家庭中的礼仪教育1、尊敬长辈(称呼长辈必须用尊称、听从教导、体贴长辈、回家和离家的时候打招呼、有长辈陪伴身边时应请长辈先行、帮助爸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如何对待成人的错误……)2、行为习惯(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物归原位、爱惜物品、不浪费、和他人和谐相处、要和家长在一起、如何排解不良情绪……)3、客人来访(引进门、邀入座、敬茶、对客人彬彬有礼、收到礼物要致谢、接待小客人……)4、拜访作客(先约定、准时到、不乱摸乱动、上门拜访或慰问病人要带礼物……)家庭配合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具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树榜样。
"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
"孩子既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优点,又可学到缺点。
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切实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认真负责地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的角色,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自然地接受影响、教育,自觉地付诸实践。
2、抓规范。
俗话说:"坐有坐相,站在站相"。
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在各种场合下,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
比如学会正确使用文明用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感恩的心,懂得回报等等。
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遵循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以日常生活规范的教学与落实为基础,从最基本的抓起,逐步提高完善。
3、造氛围。
"生活环境,是孩子品德最好的教师。
""对儿童最深刻的教育,言语不如行动;对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遗传不如环境。
文明礼仪家庭

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识(家庭篇)一、家庭礼仪:1、尊重长辈,孝敬父母。
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经常和他们交流思想、学习情况,主动求得长辈、父母的教育、帮助,听取他们的教导和指点。
2、关心体贴父母。
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帮助父母整理家务,打扫卫生等,主动为父母服务,表达对父母的孝心,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的负担。
3、对父母态度端正。
不顶撞父母,不闹脾气,对父母的不正确言行要宽容并适时适度地解释、说明。
4、离家或回家与父母打招呼,未经父母许可不得晚归、远出及无故在外过夜。
长辈离家或回家时要主动招呼、递接物品。
5、进父母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后进入。
不得随意翻动父母的私人用品。
6、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用品收放整齐,不乱摆放。
7、生活节俭,不浪费,不摆阔气,不虚荣攀比,不向父母提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过分要求。
8、礼貌待客,谦虚有礼,有客人来访,应以礼相待,起立相迎,热情招呼,主动问候,微笑致意,端茶送水,客人离去,应送到门外,并说“再见!”或“欢迎再来”。
二、餐桌礼仪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7、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三、待客礼仪1、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
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
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
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听音乐、看电视。
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5、接待老师应象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
家庭文明礼仪标准【范本模板】

家庭文明礼仪评分标准(一)起居礼仪1。
按时作息。
睡前要向父母道声“晚安”,有顺序地脱鞋解衣,并摆放整齐。
如果夜间起来上洗手间,要尽量轻手轻脚,以防打扰家人休息.如果大人需要早休息,不要纠缠他们陪伴自己。
2.早晨起床,穿衣、叠被、理床,迅速而有条理。
如果父母或家人未起床,要轻手轻脚,不吵醒他们。
如果父母或家人已经起床,要主动向他们问“早安”。
(二)就餐礼仪3。
进餐前要先请长辈或客人就坐。
主动把合长辈或客人口味的菜摆在他们面前。
进餐时尽量不发出声音,不口含食物讲话。
夹菜时不要用筷子在盘中挑拣,尽量不起身;如果有公筷或公勺,要尽量使用公筷或公勺。
4.自己用完餐后,尽量不提前离席,如果确实需要提前离开,应该轻声向家人以在座客人礼貌打招呼.全家人用完餐后,应该主动帮家人收拾餐桌,洗刷碗筷.(三)交往礼仪5.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辞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6。
与家人交往常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话语。
出门要主动向家长说再见,回家要主动和家长打招呼。
7。
如外出不能按时回家,应该及时给家人打电话说明原因,以免家人着急。
8.要诚恳接受长辈的教育和指导.和家人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不赌气,不吵闹.9.到家人房间先轻声敲门,经同意后再进入;不乱翻家人的东西。
(四)待客礼仪10.家里来客人时,要先问清来访人身份,如果出于安全考虑或父母交待不能开门,应说明原因并致歉。
11。
客人进门后,不要冷落客人,要以主人的身份主动亲切地向客人打招呼并请客人入座;客人入座后,应准备茶水或饮料,双手递送。
12.如果客人与父母谈事情,应该主动回避;在家读书、看电视、游戏等,尽量小声,以免打扰他们的谈话。
13。
客人在家时,自己确实有事不能陪伴或暂时离开,应该主动向客人打招呼并说明原因。
14.客人告辞时,要等客人起身后再随家人相送,并主动同客人说再见.15。
家庭礼仪规范

家庭礼仪规范家庭礼仪规范家庭礼仪是社会礼仪的基础,关系着家庭和谐与稳定。
遵守家庭礼仪规范,有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和修养,促进家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家庭礼仪的规范,以供大家参考。
一、尊重父母长辈尊敬和孝顺父母长辈,是家庭礼仪的重要内容。
在与父母长辈交流时,要注意礼貌待人,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话语,尽量听取和照顾对方的意见。
另外,要注意能体贴关心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和烦恼。
二、尊重家庭成员在家庭中,要提倡互相尊重和理解。
不论与家人发生什么争吵或矛盾,都要尽量保持冷静和沟通,不要出言伤害对方的感情,尽可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此外,要注意对家人的举止和言行,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声争吵或举止不雅。
三、照顾家庭环境保持家庭环境的整洁和卫生是尊重自己和他人的体现。
要定期打扫家居,保持家庭的整洁和舒适。
在使用家庭物品时要注意维护,不要随意损坏或浪费。
另外,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打开窗户换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遵守餐桌礼仪用餐时,要注意文明餐桌礼仪。
不大声喧哗,不说脏话或恶搞他人;不乱丢食物残渣和嚼食声音不要大;不吧饮食硬塞给他人,尊重对方的饮食习惯;不盛饭菜时要有节制,不浪费食物;不吸烟或特殊嗜好时要尊重他人并予以谦让。
五、尊重个人隐私在家庭中要尊重个人隐私。
不要随意窥探他人的隐私,包括私人通讯、日记等。
当他人需要自己的帮助时,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但不要过于干涉他人的私事。
六、注意短信和电话礼仪在使用手机时,要注意短信和电话礼仪。
不在重要场合或敏感时刻大声讲电话,不在会议或公开场合接听电话,不在他人对话中插嘴;不要对陌生人的短信或电话恶作剧或骚扰;尽量避免在晚上或早晨过早或过晚给他人发短信或打电话,以免打扰他人的休息。
七、尊重儿童和弱势群体在与儿童和弱势群体交往时,要给予关心和照顾。
不要对儿童产生暴力或粗暴的行为,不要嘲笑或欺负弱势群体。
要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温暖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爱。
家庭文明礼仪

要诚恳、自然、亲切,不要频频看表,不
要打哈欠,以免对方误解要逐客;
14、客人要走时,应主动热情和客人道
别。
整理课件
9
15、向外打电话时做到:一不拨错电话 号码(如拨错了要说“对不起,拨错了 号码”,二说,“您好”,三自报姓名, 四说“请帮助叫×××接电话”,五通 话时语调柔和,吐字清楚,忌没完没了, 讲话结束应说“再见”。 16.自己接电话时要做到:一说“您 好”,二说“这是×××家”,三说 “请问你找谁”,四对方要找的人不在, 应“×××不在,我能帮您什么忙吗?
以减轻父母劳累整。理课件
6
整理课件
7
7、遇到父母的生日时,子女可自己制作
贺卡,写上美好的祝愿送给父母。
8、经常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里的学
习等情况,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遇有升学、填报志愿等应主动与父母商
量,充分征求并尊重他们的意见。
9、当自己的要求不能满足,或做父母
的不太了解的情况,批评有误时,
做子女的要体谅父母,不能哭闹、顶撞
父母,更不能纠缠父母,让父母为难、
伤心。
整理课件
8
10、在家接待客人,做到一起立,二请坐,
三倒茶,四交谈,五送客。
11、来客与父母交谈时,要主动回避;
12、来老师家访时,如果老师要自己听情
况,自己应坐在老师身旁,静听老师和家
长的谈话内容;
13、老师,同学初次来访时,应先把他们
介绍给父母、兄妹;与客人交谈时,态度
家庭文明礼仪
整理课件
1
你知道家庭中有哪 些文明礼仪吗?
整理课件
2
(一)起居礼仪
1、按时作息,晚上睡前向父母道晚 安,衣物要整齐摆放。夜间上洗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送客
• 客人告辞要适当挽留,客人起身后,主人 再起身相送;如果事先准备了礼物,此时 拿出赠予客人;送客人到楼下或电梯口, 要目送客人离开自己的视线后再离开,即 使不用送到楼下,也要等客人走到楼下了 再关门,关门时要轻;即使是父母的朋友 告辞,自己也应从自己的房间走出与客人 告别。
二、做客礼仪
• 一、与父母相处的礼仪
(一) 尊重孝敬父母
1、正确称谓,语气平和 2、父母呼唤,及时应答 3、回家出门,及时告知
(二) 关心,体谅父母
1、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事情 2、注意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
二、与兄弟姐妹之相处的礼仪
• 不分贫富亲疏,一视同仁,赤诚相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兄姊要爱护弟妹,关心弟妹,还要平等相 待,不要摆老大的架子,弟妹应尊重兄姊;
• 家庭 是教育子女的第一课 堂,也是实践人伦之 乐的第一课堂。
什么是家庭礼仪
是人们在长 期的家庭生活中, 用以沟通思想, 交流信息,联络 感情而逐渐形成 的约定俗称的行 为准则。
第六课 家庭成员礼仪
想一想:你的家庭成员都包括哪些人?
温馨、和睦、幸福……我们在形容家庭的时候总有数 不清的美好词汇。家能否让我们感到温暖舒适,与家 庭成员之间是否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与长辈、同辈、晚辈相处, 或是与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交往,都必须注意家庭礼 仪。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家庭礼仪,如同润滑剂一样, 使得家庭、亲朋、邻里间的关系亲切却不失自由,密 切却留有空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被人与人之间
• 2、礼尚往来
• 古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
• 3、与人为善
• 邻里交往要谦让有理,发生矛盾时要主动 先让一步,尊重邻居的隐私,不道听途说, 不传播小道消息,不为个人利益而损害公 共利益。
• 邻里和谐请谨记:主动拜访,诚恳相待; 有借有还,损坏赔偿;走下高楼,沟通交 流;夸赞邻居,不计前嫌;不要计较,少 弄是非;发挥特长,共创和谐。
• 兄弟姐妹之间接触频繁,发生分歧和矛盾 的机会也就多一点。因此,互相谦让是消 除矛盾,增强手足之情。
• 总之就是 1、互敬互爱
•
2、礼貌称呼
三、家庭进餐礼仪
家庭进餐礼仪
• 1、餐前准备:进餐前要先洗手,请长辈或 者客人就坐。主动把合长辈或者客人口味 的菜摆在他们面前。
• 2、文雅用餐:进餐时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不口含食物讲话,坐姿端正。夹菜时不要 用筷子在盘中挑拣,尽量不要起身。如有 公筷或者公勺,要尽量使用公筷和公勺。
一、待客礼仪
1、准备:正式宴请客人,应提前邀请。 提前打理好房间,准备好蔬菜瓜果等; 仪容要整洁,按约定时间提前迎接等 候。
2、介绍:将朋友按长幼顺序介绍给自 己的长辈,再介绍自己的家人。父母 的朋友来家做客要主动打招呼,介绍 自己。
3、待客
• 招待客人态度要自然,气氛要亲切和谐。 帮客人挂好衣帽等;请客人先坐,客人应 坐在最佳座位上,即长沙发优于单人沙发, 单人沙发优于椅子,高座椅优于低座椅; 请客人喝茶,并食用备好的水果、甜点等; 和客人谈话时要专一,不能心不在焉;父 母和朋友交流时,不要插话打断,与客人 共同进餐时尽量不要先离席等等。
• 3、餐毕离席:自己用完餐后,尽量不 提前离席,如果确实需要提前离开,应 该轻声向家人以及在座的客人有礼貌地 打招呼。不要当甩手掌柜。
第七课邻里相处礼仪
• 一、居住的礼仪 • 居住礼仪的原则是遵守公德,爱护公
务,生活律己,避免扰邻。
• 1、不占用公共空间 • 2、注意公共卫生 • 3、爱护公共设施 • 4、避免宠物扰邻 • 5、避免噪声扰邻
• 4.主人有事,应速退去。
• 5.未见主人,可留便条。
• 6.旧客去时,新客应起立相送。
• 7.访问时间要选择在主人方便的时候。
• 8.室中珍贵之物,未经主人允许,勿要拿起 耍弄。
家庭礼仪篇
“家和万事兴”,中国人的家庭观念 非常浓重,家庭和睦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 的地位。一个家庭和睦、美满与否,不仅关 系着自身家庭的幸福,而且和国家强盛有着 密切的关系。家庭和睦使得社会稳定,社会 稳定促使国家富强。我国历史上先贤提倡: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说明 要管理好自已的家庭,之后才能够成就大事 业。
• 1、提前预约,准时到达 • 2、仪容整洁,言行得体 • 3、掌握时间,礼貌拜访 • 4、留心选择告辞时机
• 细分
• 1.去别人家里做客时,首先要打个电话预约, 以免打扰对方休息或工作。
• 2.到客人家里去,因为不同的对象可以准备 不同的礼物(同学之间就不必要)。
• 3.进入室内之前应敲门。未请入,不可闯入 未请坐,不可坐下;雨伞等物,应留于室 外或主人指定处。
• 我想有个家 高清.avi
家庭礼仪
学习目标
• 1、了解家庭成员的责任,形成和 睦的家庭关系。
• 2、了解邻里相处的原则,建立融 洽的邻里关系。
• 3、掌握拜访待客之道,做一个受 欢迎的人。
• 4、学会如何做别人的好邻居。
家庭礼仪概念
• 家,是温馨的地方是可 以供人遮风挡雨的地方。 因为那里有自己最爱的 人——亲人。
家庭聚会礼仪
• 1、聚餐 • 2、游览 • 3、舞会 卡拉OK
第八课 待客、做客的礼仪
待客是一种日常礼节,
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 重也体现自己的修养。
• 人际交往中如何待客,让客人有种 宾至如归的感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传统礼节。同样,做客也是联络感情、 增进友谊的好方法,是日常生活最常 见的交际方式。不管是招待来宾还是 应邀做客,都有我们需要注意的礼仪, 做好客的主人和受欢迎的客人,这里 的学问很多。
邻里之间相处的礼仪
• 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会不会给
别人带来打扰
• 学会礼让与宽容
礼仪精髓:
远亲不如近邻,和邻居处好关系要相互 尊重,以坦诚的心态去经营邻里关系,千万 不能斤斤计较而伤和气。最关键的是,与邻 居相处一定要大度。
二、邻里相处的原则
• 1、尊重互助:
• 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之间应该 主动帮忙,彼此照应。如果邻居有事相求, 应尽量帮忙,如爱莫能助也要坦言自己的 难处。自家遇到问题,求邻居帮忙时语气 要诚恳,要表达谢意,若对方拒绝也应保 持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