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超声检查

合集下载

眼部超声书写报告审核制度

眼部超声书写报告审核制度

眼部超声书写报告审核制度概述眼部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快速的、准确的眼科检查手段。

眼科医生通过超声波来观察眼部结构,可用于诊断眼部疾病。

因此,正确书写和审核眼部超声报告对指导眼科诊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眼部超声书写报告审核制度,以规范书写和审核流程,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书写报告的基本原则1.报告必须真实、准确、全面。

医生应仔细观察超声图像,描述所见还原与细致,避免主观臆断。

2.报告应具备标准化格式。

标本名称、患者信息、检查日期和检查部位等信息必须清晰明了,结论准确且应在报告结尾处总结。

3.报告需要简明易懂。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检查结果,减少无意义的技术术语。

对于专业词汇的使用,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词汇或者在报告末尾,附带术语表。

报告审核的依据1.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眼科检查结果,结合超声图像,做出最后的判断,并对结果负责,将诊断结论写入报告。

医生需要了解各个眼部结构的正常和异常特征,判断出相对应的病理变化。

2.严格审核书写报告的结果和结论,只有证实了结果和结论的可信度和确切性,才可以将其提交给科室和院内审查机构。

3.书写报告必须根据医疗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报告审查的流程1.检查报告的准确性和格式是否符合规范。

2.检查报告的内容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实际检查和病情。

3.检查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是否高。

4.检查是否有疏漏或错误。

5.检查报告的结论是否充分并得出最终诊断。

6.对审核通过的报告进行电子归档。

电子审批平台的应用为了提高确认和审查报告的效果和准确性,我们可以推广使用电子审批平台,对书写报告和审查报告进行可视化管理。

通过多个人员审核,可以提高准确性并基于时间控制流程。

电子审批平台可以通过设置权限保证报告的安全性。

总结眼部超声检查是一种重要的眼科检查手段。

医生应该始终把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放在重要位置。

建立报告审核制度将大大提高报告及时性和准确性,可以帮助医生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情况。

眼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流程

眼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流程

眼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流程1.核对患者姓名、眼别。

指导患者平卧在检查床上,头朝检查者。

协助患者摆放好头位,必要时垫一小枕。

2.对受检眼施行表面麻醉,以降低角膜、结膜的敏感性,使眼杯能够顺利装入。

(年幼的儿童或过于敏感而不能很好配合检查的患者,可于检查前给予适量镇静剂,必要时可给予全身麻醉。

)3.取出消毒后的眼杯用无菌棉签擦干。

4.准备一些纸以备检查过程中眼杯内的液体因眼球的转动或眼杯过小而流出及时擦拭干净,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5.在UBM检查程序里输入患者信息,送检医生名字及其他必要信息。

6.放置眼杯(根据患者睑裂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眼杯,检查者用双手将患者的眼睑分开,嘱患者眼球向下转,轻提上睑将眼杯的一侧置于上睑下,然后让患者向上转动眼球,检查者将患者的下睑向下拉,暴露出患者的下穹隆,将眼杯完全置于患者的结膜囊内。

一般不用开睑器协助放置眼杯,以免损伤眼部结构。

)7.填充耦合剂,即将隐形眼镜的护理液倒入眼杯中,液面到标志线。

8.检查者坐在患者的上方,一只手固定眼杯,另一只手控制探头。

在探头的一侧有一个椭圆形的凹陷,将大拇指放在凹陷内,其余四指握住探头,这样可以将探头稳稳的握住,以免由于操作者的原因使探头失控造成对眼球的损伤。

9.将探头置于液面下,不能接触到角膜,使其与被检测部位垂直。

常规下顺时针检查12点位、3点位、6点位、9点位这四个方位,特殊情况下根据病变的位置移动探头或嘱患者眼球转动从而将病变清晰暴露获得清晰图像。

10.脚闸的左键为启动/冻结键,右键为存储键。

检查时获得了需要的图像立刻冻结,通过鼠标左键在动态画面中选择最佳图像然后存储。

11.获得所有需要的图像后,将受水器贴在患者皮肤上置于被检眼外侧,让患者往其方向倾斜,以免取下眼杯后液体溢出,取下眼杯滴氯霉素滴眼液一滴告知患者检查结束,十分钟内不能揉眼睛。

请患者起来,在检查室外面等候结果。

12.在检查界面上点击报表,标注方位、选择需要打印的结果,根据常规或医嘱给予需要的测量结果,回报所见及印象诊断,打印出后交给患者。

眼科教材:眼部检查

眼科教材:眼部检查

第三节眼部检查眼部的检查,一般不以被检者主动合作提供的信息为依据,所以又称为客观检查法。

眼的检查应在良好照明下,系统地按顺序进行,由外向内,先右眼后左眼。

如患者有严重的眼痛及刺激症状,可先点1%地卡因1~2次后再作检查。

患儿哭闹不合作,可嘱家长将手足及头部固定。

如眼睑紧闭不睁开,宁可用开睑钩拉开眼睑,也不可用手强行掰开而使眼球受到挤压,以免已受外伤或本来已因角膜溃疡或软化而濒于穿孔的眼球发生破裂,以至眼内容脱出,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

遇有化学性烧伤时,应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洁的自来水冲洗,并除去结膜囊内存留的物质,然后再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系统检查。

一、眼的一般常规检查眼的一般检查常用的简单方法是斜照法,即一手持带有聚光灯泡的手电筒,从眼的侧方距眼约2cm处,聚焦照明检查部位,也可用另一手持13D的放大镜置于眼前检查。

(一)眼睑观察有无红、肿、瘀血、气肿、疤痕或肿物;有无内翻或外翻;两侧睑裂是否对称,上睑提起及睑裂闭合功能是否正常。

睫毛是否整齐、方向是否正常、有无变色、脱落,根部有无充血、鳞屑、脓痂或溃疡。

(二)泪器注意泪点有无外翻或闭塞。

泪囊区有无红肿压痛或瘘管,在无红肿时压挤泪囊看有无分泌物自泪点溢出。

在泪溢症时,可用小注射器套上6号钝针头,向下泪小点注入生理盐水,如患者诉有水流入口、鼻或咽部,则表示泪道通畅。

泪液分泌减少或其组成成分异常可引起眼干燥症,诊断眼干燥症可采用Schirmer试验。

Schirmer试验的方法是用一条5mm×35mm的滤纸,将一端折弯5mm,置于下睑内侧1/3结膜囊内,其余部分悬垂于皮肤表面,轻闭双眼,5分钟后测量滤纸被泪水渗湿的长度,如短于5mm则表明泪液的分泌减少。

(三)结膜将眼睑向上下翻转检查睑结膜及穹窿部结膜,注意其颜色,以及是否透明光滑,有无充血、水肿、乳头肥大、滤泡增生、疤痕、溃疡、睑球粘连,有无异物或分泌物潴集。

检查球结膜时,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向上下左右各方向转动眼球,观察有无充血,特别注意区分睫状充血(其部位在角膜周围)与结膜充血(其部位在球结膜周边部),有无疱疹、出血、异物、色素沉着或新生物。

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10
眼超声检查适用范围
(1) 眼内膜性病变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视网膜脱离、脉络膜 脱离、机化膜)
(2) 眼球内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黑色 素瘤等) (3)玻璃体内病变(玻璃体积血、机化膜、先天性第一玻璃体永 存、晶体后纤维增生等) (4) 眶内肿瘤(海绵状血管瘤、炎性假瘤、泪腺肿瘤) (5) 眼外伤(异物、晶体脱位、巩膜裂伤) (6) 突眼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Graves病、眶内
②玻璃体后脱离
病因:高度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 创伤、炎症等使玻璃体内凝胶液化,后 界膜破裂,液体流入视网膜玻璃体间隙, 导致视网膜玻璃体之间分离。
37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玻璃体后脱离超声诊断要点
部分性后脱离: 可见与视网膜相连的强回声光带,光带连 续,活动度大,后运动明显;
完全性后脱离: 可见两端连在锯齿缘的强回声光带, 后运动极活跃。
33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R
双眼玻璃体内可见纤细光带漂浮
34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L
玻璃体内可见纤细光带漂浮 超声结论:1.双眼晶体混浊 2、双眼玻璃体机化物 3、左眼视网膜剥离35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玻 璃 体 内 可 见 中 高 回 声 絮 状 物 悬 浮
36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二)、玻璃体疾病
15
眼球正常声像图
眼房:三角形无回声 晶状体:椭圆形无回声 虹膜:中等一较强条状 玻璃体腔:无回声 球壁:弧形强回声 球后脂肪:三角形高回声区 眼外肌:条状中等回声 视神经:略弯曲的轴向走行低回声条状暗带
16
17
• 眼球壁超声特点
眼球壁三层膜贴附紧密, 一般超声不能分别显示。

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任何原因所致视网膜、色素膜血管或新生 血管破裂,血液流出并积聚于玻璃体腔内 均可形成玻璃体积血。
可编辑课件PPT
8
玻璃体积血
临床表现
出血量少可能无法 察觉,或仅表现为 “飞蚊症”
出血量多时,眼前 暗影飘动,或似有 红玻璃体片遮挡感
可编辑课件PPT
9
玻璃体积血
声像图特征
少量积血-玻璃体内点状弱回声,广 布玻璃体内
脉络膜脱离
始于睫状体扁平部后方,止于视乳头周 围
在视盘附近与巩膜贴附紧密,余仅有少 量结缔组织相连,形成一潜在的组织间 隙脉络膜上腔。
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血管外压力突然 下降导致血浆自血管腔向外大量渗出, 积聚于脉络膜丄腔发生脉络膜脱离。
可编辑课件PPT
18
脉络膜脱离声像图
1.轴位切面上可见2条以上条带状回声,且凸 面相对。
临床表现
由于肿瘤生长部 位、生长速度和 分化程度不同, 临床表现各不相 同
“猫眼”为视网ຫໍສະໝຸດ 膜母细胞瘤的早期症状。
可编辑课件PPT
24
视网膜母细胞瘤声像图
1.以后极部多见,可为眼球壁广泛增厚,可为 单一或多发结节,边界清。
2.内部回声不均匀,可常可见不规则斑块状钙 斑,后可有声音,极容易致视网膜脱离。
蕈状病变,其表面
可见斑块状桔皮样
色素沉着。
可编辑课件PPT
28
脉络膜黑色素瘤
声像图特征
形状:半球形或蘑菇形,边界清晰
内回声:前缘回声多而强后缘回声减弱 “挖空”征
脉络膜凹:肿瘤所在部位脉络膜受瘤细胞 浸润,形成脉络膜限局无回声
声影:肿瘤后球壁及球后脂肪回声降低或 减少
CDFI:病变内树枝状广泛分布的丰富血流信号。频

眼科ab超声检查的基本流程与注意事项

眼科ab超声检查的基本流程与注意事项

眼科ab超声检查的基本流程与注意事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眼科AB超声检查的基本流程与注意事项眼科AB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来评估眼部结构和病变情况,是眼科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

眼科的超声波检查

眼科的超声波检查

眼外肌图象
• 超声纵断层和横断层均可显示4条直肌,探测时 将探头置于被扫查肌肉对侧,使声束尽量与其垂 直。在球后脂肪垫的上缘或下缘出现一内回声较 少的乏声带,便是眼外肌纵断面声像图;若将足 板垂直于径线,则出现眼直肌横断面图像。
视神经图象
• 从不同部位探测,所显示的视神经图像不尽相同。如 上所述,轴位扫描视神经影像为三角形。如将探头稍 向颞侧倾斜作视神经纵断层扫描,则图像为一方头条 状暗区。
声波由晶体转换器产生,它能产生而且回
收超声波。声束每当碰到两个不同声阻抗
的声学界面时就改变方向,发生反射或散 射。反射返回的超生能量称回波(echo)。
返回波的大小取决于声界面大小和形状,
返回的能量,入射角(声束垂至于组织表
面,则回波最强;倾斜地投射于组织表面,
则回波弱),反射面的形状,输出和接收 信号的衰减,电子信号处理运作。
• 大小 一般用电子标尺直接测量。 • 形态 圆、椭圆、扁平、不规则形等。 • 边缘 光滑、锐利、清晰,或是模糊不清、凹
增益72dB
增益105dB
超声检查的一些说明
• 沿角膜缘各钟点位置,分别对眼球进行横切、纵切扫 描,最后进行轴切扫描。横切扫描6点时,探头标识指 向鼻侧,最终图像的上方始终表示眼球的鼻侧部位。 纵切扫描时。探头标识指向上方,最终图像的下方始 终表示眼球视乳头或后极部部位。
• 发现病变后,在不同位置,以不同的角度进行探查。 • 对于占位性病变,应观察其位置、范围、形状、边界、
• A扫描超声波频率8MHz,波长0.19mm时,在生物组织中超声波 能扩散的速度为1520m/s。
• 结构不同传输超声波能量的速度也不同。
房水及玻璃体的声速为:1532m/s;
血:

眼部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眼部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眼部超声检查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眼部A型和B型超声扫描【适应证】1.屈光间质浑浊欲了解内眼情况者。

2.眼球内及眼眶内肿瘤。

3.眼外伤及眼内异物的探查及定位。

4.各种原因所致眼球突出或可疑眼眶病变者。

5.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探测病变内,进行眼和眶部血流动力学研究。

6.眼球活体结构生物测量。

【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标准化A型超声扫描(1)设定仪器的组织敏感度(T),(2)受检者半侧位,头部靠近屏幕。

(3)眼球表面麻醉。

(4)将已消毒的探头置于眼球上(不需用耦合剂)。

(5)从下方6点位开始探查,探头从角膜缘滑向穹隆部,探测眼底和眼眶。

依次扫描8个子午线方向。

为保证声束垂直于眼球壁,患眼偏向所扫描的径线方向注视。

(6)根据不同需求,可以采用高、低分贝增益,高增益(T+6db或T+9db)容易发现细小的玻璃体病变,低增益(T- 24dB)可检测视网膜脉络膜厚度。

(7)对内眼手术后不久、眼外伤及感染者,闭合眼睑后进行检查更安全。

应当增加增益(T+3dB)弥补皮肤吸收的声能。

(8)检查完毕时患眼滴抗菌药物滴眼液。

2. B型超声扫描(1)患者体位及头位同A型超声扫描。

(2)嘱患者轻闭眼,眼睑皮肤涂E27合剂。

(3)将探头置于眼睑上,或已滴用表面麻醉药的球结膜上。

(4)沿角膜缘各钟点位置,分别对眼球、眼眶进行横切、纵切扫描,最后进行轴切扫描。

(5)发现病变后要采用特殊方法进行检查,如实性占位病变要显示其位置,形状边界,范围、内回声,声衰减等,对眼眶病变要观察视神经、眼外肌、眼上静脉等,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观察病变,以便获得一个三维印象。

(6)对于眼球突出而未发现占位性病变者,应观察眼外肌、视神经、球后脂肪垫和眼上静脉。

(7)检查眼球赤道部前的眼内病变时,需嘱受检者眼球转向与探头相反方向,以便观察眼球周边部。

(8)检查眼球赤道部前的眶内或眼睑病变时,可用探头直接接触病变表面的皮肤。

【注意事项】1.检查者、受检者及仪器均应位于最佳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物很小(4mm)就可出现。
肿块型
不规则型
弥漫型
视网膜母细胞瘤伴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
玻璃体内见强回声团块,其内见血流信号
脉络膜黑色素瘤
星状玻璃体变性
玻璃体内见均匀一致
的强回声斑点,可以
局限在一个部位,也 可以布满玻璃体全部, 无下沉现象,后运动 弱阳性。
双眼球不对称. 左眼轴约28.1mm,右眼轴约23.2mm。 左眼晶状体前后径3.8mm, 右眼晶状体前后径3.8mm。 双眼晶体回声未见 明显异常。 左眼玻璃体内见较密集 点状较低回声,可随眼 球浮动,可见“后运动” 现象。 右眼玻璃体暗区透声好, 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双眼球壁光滑,连续性好 。双眼球后组织回声均匀, 视神经显示清晰。
呈半环状,凸面向球心,脉络膜 全脱离则呈X形,光带中部相吻
合,但不与视乳头相连,冠状切
面玻璃体内多个连续的弧形条带, 称之为玫瑰花征。回声带较典型 视网膜脱离为厚,后运动缺乏。 彩色多普勒表现:脱离的光带上 可见血流信号。频谱为动脉型血 流频谱,与睫状后动脉相似。
脉络膜脱离



形态: 位置:玻璃体内 形状:多个弧形光带,与球壁光带相连,不 与视盘相连,且弧形光带的弧心均指 向玻璃体中轴 “玫瑰花征” 范围: 定量:回声强弱:中强 内部回声:均匀 声衰减:无 动态:运动:+轻度 后运动:血管征:+
眼B超基本扫查断面
横切扫描 纵切扫描 轴位扫描
横切扫描: 探头的标记方向与 角巩膜缘相平行 声波向探头所在方 向的对侧前后移动
横切扫描:
9点,标记向上:2-3点实性占位
横扫显示的是左右方向
横切扫描:
水平横切:标记指向鼻侧,探头置于6点、12点角巩膜缘 垂直横切: 斜形横切: 上方, 上方, 3点、9点
轴位扫描: 病人在原位固视下探头置于角 膜中央,声束经晶状体中央和 视神经 晶状体和视神经较易辨认
轴位扫描:
轴位扫描:
分水平和垂直两种:
水平轴位扫描时探头 标志朝向病人鼻侧, 黄斑部位于视神经图 像下方
垂直、斜行轴位扫描 其标志向上
眼球
水平位
轴位切面
示意图
纵扫显示的是前后方向
横扫显示的是左右方向
时,可见此带轻度震颤。
彩色多普勒表现:脱离的 光带上可见血流信号。
视网膜脱离



形态: 位置:后极部玻璃体内 形状:类似v形与视盘相连的条带状回声 范围: 360°全周 定量: 回声强弱:中强 内部回声:均匀 声衰减:无 动态: 运动:+轻度 后运动:血管征:+
病例4
脱离膜多位于眼球赤道部,形态
超声提示: 左眼玻璃体混浊声像。 左眼轴增大, 符合高度近视。
近视眼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 球后脂肪垫内圆形或类圆 形回声病变; ◆ 边界清楚,光滑; ◆ 内为中等或偏低回声,分 布大体均匀; ◆ 压迫眼球时可明显变形; ◆ 肿瘤内多无血流信号。
炎性假瘤
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边界清楚,内为低回 声或无回声,病变不
高水平/高/强 中等水平/中等/等 钙斑、异物、肿瘤内静脉石 眼球壁、晶状体囊、脉络膜血管瘤
低水平/低/弱

玻璃体内积血、眼外肌、视神经
正常玻璃体、前房、眼部囊性病变
回声形态: 点状 斑片状 团块状 条带状
回声分布: 均匀 密布、稀疏、散在
七、报告书写

Ⅰ级:解剖学定位
右/左/双眼+玻璃体内、视网膜、眼外肌+异常回声
间接探测二维超声水平轴位切面

正常眼的超声图报告
双眼球对称,大小正常, 左侧眼轴径约21.7mm, 右侧眼轴径约21.5mm。 双眼晶体显示清晰,大小、 位置正常,透声好。 玻璃体暗区透声好,内未 见异常回声。 球壁光滑,连续性好。 球后组织回声均匀,视神 经显示清晰。 CDFI:未见异常
超声提示: 双眼未见明显异常声像
病例„
白内障超声声像图
双晶体前后皮质 呈环晕状强回声, 自中心向皮质逐 渐减弱,以左侧 明显。 超声提示: 双眼晶体改变符 合老年性白内障, 以左侧明显。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置异常,晶状体增大,晶状体颞侧呈游离状, 并向后方移位,晶状体透声差,见有光点及光条反射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Ⅱ级:病变物理性质 囊性、实性、混合性 Ⅲ级:病理学 结合临床,考虑
膜性病变

,不除外

眼内疾病鉴别:

形态:位置、形状、范围 定量:回声强弱、内部回声、声衰减 动态:相对运动、后运动、血管征


运动实验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 方法 目的是判定玻璃体病变与眼球壁之间的固 着关系 寻找病变后,观察玻璃体病变的运动情况 判定标准 阳性:玻璃体病变随眼球运动而运动 阴性:玻璃体病变不随眼球运动而运动
可压缩,可侵犯全眶,
眼外肌肥大或界限不 清,急性期可见“T”
形征。内见较丰富血
流信号。
后巩膜葡萄肿
眼球后极部失去正常的圆弧形结构,代之以 不规则的向外的凸起
球内异物
玻璃体内金属异物显示为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
眶内异物
眼部B超检查概述
一、眼超声检查种类
•A超 •B超 •彩色多普勒超声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olor Doppler energy,CDE •超声照影
•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
•计算机辅助三维成像
二、解剖
眼球 眼附属器 视路

眼球:
五、检查
准备: 1.病人的准备:体位: A 仰卧位 利于检查者操作、同时观 察屏幕、受检者的眼位、 探头的位置和检查的图象 B 半坐位

2.探头的准备 3.耦合剂的准备

检查三部曲:
眼球固定,探头移动 眼球移动,探头固定 眼球固定,探头固定

探头放在眼球成像部位的相反方向
六、眼组织的回声表现
回声强弱:
后运动实验

运动实验阳性者,嘱患者眼球停止运动,观察 玻璃体病变运动情况 判定标准 阳性:眼球停止运动后,玻璃体病变继续运动 阴性:眼球停止运动后,玻璃体病变停止运动

眼球参数的测量及正常值
正常值
眼轴长度:23 – 24 mm 角膜厚度:0.5 – 1.0 mm 前房深度:2 – 3 mm 晶体厚度:3.5 – 5.0 mm 玻璃体长度:16 – 17 mm 球壁厚度:2.0 – 2.2 mm 最大流速: 眼动脉:30 – 43 cm/s 视网膜中央A:10 – 14 cm/s 睫状后短A:11 – 15 cm/s
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诊断要点
特点:肿物内钙化斑是诊断此病的重要标志 内生型:
玻璃体内见球形或半球形高回声团块内回声不均;
外生型:视网膜局部实性隆起,可继发网脱; 弥漫浸润型:肿瘤眼球壁生长 CDFI:瘤内见粗大血流信号,频谱为高速高阻型。 钙斑反射: 瘤内见强光斑伴声影。
眼球壁 纤维膜 葡萄膜 视网膜 眼内容物
三、眼B超检查适应症
•眼内膜性病变 •眼球内肿瘤 •玻璃体内病变 •眶内肿瘤
•眼外伤
•突眼
四、眼B超声像图方位识别及扫查断面
眼B超声像图方位识别
B超探头标记: 一个点或一条线 B超图像为上下显示,则探头标记的一侧为图像上方 B超图像为左右显示,则探头标记的一侧为图像左侧
病 种 形 状 回声强度 固着点 运动 后运动 血流 ------------------------------------------------------------------------------------------------------------视网膜脱离 带状,规则,光 100% 与视盘 轻 (-) 与CRA 滑凹面向前“V” 相连 延续 脉络膜脱离 带状,规则,光 100% 眼赤道 轻 (-) 有血流 滑,多个,凸面 部之前 向玻璃体 玻璃体后脱离 带状,光滑,弧 <100% 不定 显著 (+) 无血流 形 玻璃体机化膜 不规则,分叉状 <100% 无, 显著 (+++) 无血流 不定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有血流信号 无血流信号
玻璃体混浊 血流信号与 视网膜中央 动脉和静脉 相延续,频 谱为A-V伴行 关系 视网膜脱离 血流信号不 与视网膜中 央动脉和静 脉相延续, 频谱为低速A 型血流 脉络膜脱离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后脱离
眼内膜状光带鉴别诊断表
-----------------------------------------------------------------------------------------------------------------------------
1:30,4:30,7:30,10:30
纵切扫描: 探头方向与横扫描位置 垂直90° 探头标记的方向始终垂 直于角巩膜缘
探头方向朝上: 使视盘或眼底后面始终 在图像下方,而周边眼 底在图像上部
纵切扫描: 6点:12点
探头做与角巩膜缘相垂 直的前后运动检查 巩膜缘:周边、后极 穹窿部:眼前段
纵扫显示的是前后方向
八、病例1
玻璃体积血



形态: 位置: 形状:细弱点状 范围:局部或充满 定量: 回声强弱:弱 内部回声:均匀 声衰减:无 动态: 运动:+ 后运动:+ 血管征:-盘前或黄斑区前 形状:与视网膜相连的连续条带状回声,光滑 范围: 定量: 回声强弱:等 内部回声: 声衰减: 动态: 运动:+ 后运动:+ 血管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