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V=X/t

V是平均速度(m/s)X是位移(m)t是时间(s);

Vt=Vo+aOt

Vt是末速度(m/s)Vo是初速度(m/s)a是加速度(m/s2)t是时间(s);

X=Vot+(1/2 )at 2

X是位移(m)Vo是初速度(m/s)t是时间(s)a是加速度(m/s2 );

Vt2 -Vo2 =2aX

Vt是末速度(m/s)Vo是初速度(m/s)a是加速度(m/s2 )X是位移(m); h=(1/2 )gt2 Vt=gt Vt 2 =2gh

h是高度(m)g是重力加速度(9.8m/s2?10m/s2 )

t是时间(s)Vt是末速度(m/s);

G=mg

G是重力(N)m是质量(kg)g是重力加速度(9.8m/s 2?10m/s2 );

f=卩FN

f是摩擦力(N 卩是动摩擦因数FN是支持力(N);

F=kX

F是弹力(N) k是劲度系数(N/m)X是伸长量(m);

.F=ma

F是合力(N) m是质量(kg)a是加速度(m/s2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

a 向=V2 /r= 3 2 r= (2n /T )2 r= (2n f )2 r= w V (3 = ? /t )

a向是向心加速度(m/s2 )V是线速度(m/s)r是半径(m)

3是角速度(rad/s )?是弧度(rad)t是时间(s )

T是周期(s )f是频率(Hz);

F 合=F 向=ma向=m (V2 /r )=m3 2 r=m (2 n /T)2 r=m (2 n f)2 r

F合是圆周运动的合力(N) F向是向心力(N)

m是质量(kg )a向是向心加速度(m/s2 )V是线速度(m/s )

r是半径(m)3是角速度(rad/s )T是周期(s )f是频率(Hz);

F 引=F 向=m(2n /T)2 r=

G (Mm/r2 )

F引是引力(N F向是向心力(N m是质量(kg)T是周期(s )r是半径(rr)G是引力常量(6.67 x 10-11N/ (kg ? n2 )M 是质量(kg );

推导公式:. F引=F向?? g=G( M /r'2 )

二G

)=m (V2 /r) =>V=VGM/r

(Mm/i2

JcM/r5

=m 3 2 r=> 3

k/4 Ji2r3/GM

=m(2n /T) 2 r =>T=

=m(2n f) 2 r =>f=JGM/4 h2P

=ma向=>a向=GM/r2

F引是引力(N F向是向心力(N

G是引力常量(6.67 x 10-11N/ (kg ? n2 )M 是质量(kg)m是质量(kg)r是半径(m) V是线速度(m/s)

?是角速度(rad/s )T是周期(s)f是频率(Hz)

g是重力加速度(9.8m/s 2?10m/s2 )

a向是向心加速度(m/s2 )M'是该天体的质量(kg)

r '是该天体的半径(m ;

5.

4心/GN 二3 兀/G”

—4/3 M R3

P是天体密度(kg/m 3 )R是天体半径(m)

G是引力常量(6.67 x 10-11N/ (kg ? n2 )T 是周期(s); 6.W=FScosB

W是功(J)F是力(N) S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位移(m cos B是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余弦;

7. p=W/t=FV

P是功率(W W是功(J)t是时间(s)F是力(N)

V是速度(m/s);

8. W=A Ep=mg\ h=mg (h1-h2)

W是重力势能做的功(J)A Ep是重力势能(J)

m是物体的质量(kg)g是重力加速度(9.8m/s 2?10m/s2 )A h是高度差(m)h1是起始高度(m

h2是终止(末)高度(m ;

9. A Ep= (1/2)kX2

A Ep是弹性是能(J)k是劲度系数(N/m)X是伸长量(m);

10. Ek = (1/2)mW

Ek是动能(J )m是质量(kg )V是速度(m/s );

11. 动能定理:W总=(1/2)mVt2 - (1/2)mV2 机械能守恒:E=Ep+ Ek +Ep' W是总能量(J )m是质量(kg )Vt是末速度(m/s )

Vo是初速度(m/s )E是机械能(J)Ep是重力势能(J)

Ek是动能(J)Ep'是弹性势能(J)。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公式

1.

Q1Q2

F是电场力(N) k是静电力常量(=9.0 x 109N? n2 /C2 )q1、q2是电荷带电量(C)r是两个电荷的距离(m);

F

2. E=-

q

E是电场强度(N/C或V/m2均可,1N/C=1V/n2 )

F是电场力(N) q是电荷量(C)

E a =k-S-

*点电荷: r 2

EQ 是点电荷电场强度(N/C 或V/m2均可,1N/C=1V/n2 ) k 是静电力常量(=9.0 x 109N? m2 /C2 )

Q 是点电荷带电量(C ) r 是半径(m );

E 八=q

?是电势(V ) E 是电势能(J ) q 是电荷量(C );

4.

1T _ W

B =比_山

UAB 是A B 两点的电势差(V ) q 是电荷量(C )

WAB 是从A 点到B 点做的功(J )

EpA 是A 点的电势能(J ) EpB 是B 点的电势能(J ) ? A 是A 点电势(V ) ? B 是B 点电势(V );

5. UAB=Ed

UAB 是 A B 两点的电势差(V ) d 是距离(m )

E 是电场强度(N/C 或V/m2均可,1N/C=1V/n2 )

Q

6.汽

C 是电容(F ) Q 是电荷量(C ) U 是电势差(V );

7. 推导公式: Q

4工kd

E =U= ~d

=4n kQ d £ s

E 是电场强度(N/C 或V/m2均可,1N/C=1V/n2 )

U 是电势差(V ) d 是距离(m ) Q 是带电量(C ) k 是静电力常量(=9.0 x

109N ? m2 /C2 )

£是相对介电常数;

8. q=lt

q 是电荷量(C ) I 是电流(A ) t 是时间(s );

I 是电流(A ) U 是电势差(电压)(V ) R 是电阻(Q )

E 是电动势(V ) r 是内电阻(Q

推导公式:E=U 外+U 内=IR+Ir

U 外是外电路电势差(电压)(V ) U 内是内电路电势差(电压)(V ) 串联电路总电阻:R =R 1+R 2+ 9.l= R (欧姆定律)

E l = R+r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111丄1

并联电路总电阻:R =Ri+ R 2

——+ =>R=R L

R2

*串联分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串正并反”!

1O.P=UI W=Ult=Pt

P是电功率(W U是电势差(电压)(V)I是电流(A

W是电功(J)t是时间(s)

推导公式:???匸昔,P=UI ??? R= A R* , P=I2 R

R

U额是额定电压(V)U实是实际电压(V)

P额是额定功率(W P实是实际功率(W

R是纯电阻电路的电阻(Q)

L

Q=I2 Rt, R=p S Q是电流产生的热量(焦耳热)(J)L是导体长度(m P是电阻率,由材料本身决定(Q ? m

S是导体横截面积(n2 );

*欧姆定律中的所有公式要求是在纯电阻电路中使用。注意电动势(电源)的内阻r 不可忽略!

11. F=BIL

F是安培力(N) B是磁感应强度(T)S是面积(m2 );

12. ①=BS

①是磁通量(Wb B是磁感应强度(T)S是面积(m2 )

13. f=qVB

f是洛伦兹力(N) q是电荷量(C)V是速度(m/s)

B是磁感应强度(T);

_vi

推导公式:T f=F 向???qVB=m ??? R=mV r=2-V^ =2n B m

qB V qB

f是洛伦兹力(N) F向是向心力(N) q是电荷量(C)

V是速度(m/s)B是磁感应强度(T)m是质量(kg)r是半径(m T是周期(s)o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 )公式

1. ①=BSsin 0

①是磁通量(Wb B是磁感应强度(T)S是面积(m2 )sin 0是磁场方向与导体面的夹角正弦值;

E 是感应电动势(V ) n 是匝数(匝)

①是磁通量的变化量(Wb △ t 是磁通量的变化时间(s ); 推导公式: △① △ B △S

E =n ir =*△ t =nB ^ t =BLVsin 0

B 是磁感应强度(T ) S 是面积(m2 )

△ S 是变化面积(m2) △ B 是变化磁感应强度(T )

L 是有效长度(n ) V 是速度(m/s sin B 是磁场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夹角正弦值; 冃八亠 、 R + T △①、 B2 L2 V2

推导公式:F 安= q=n —— P 安=P 电= -------- ------

r' R+r F 安是安培力(N ) Vm 是最大速度(m/s ) R 是外总电阻(Q ) r 是内总电阻(

Q r '是导体本身电阻(Q ) P 安是安培力的功率(W

P 电是电功率(W V 是速度(m/s );

E 自是自感电动势(V ) L 是自感系数(H )

△ I 是变化自感电流(A ) △ t 是变化时间(s );

4. e=Emsin 3 t

e 是电动势(电压)(V ) Em 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 )

3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rad/s ) t 是时间(s );

5. Em=nB 3

Em 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 ) n 是匝数(匝)

B 是磁感应强度(T ) S 是面积(m2 )

3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rad/s );

1

6. T=f T 是周期(s ) f 是频率(Hz );

1. u. 7.I=你=0.707Im Um= =0.707Um I 是电流的有效值(A ) Im 是电流的峰值(A )

U 是电压的有效值(V ) Um 是电压的峰值(V );

Ui_ m

圧一辰

2.E=n △①

U1是原线圈两端电压(V U2是副线圈两端电压(V)n1是原线圈的匝数(匝)n2是副线圈的匝数(匝);推导公式:n 11仁n 212

11是原线圈中的电流(A)I2是副线圈中的电流(A)n1是原线圈的匝数(匝)n2是副线圈的匝数(匝)。

力学

1、胡克定律: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G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求F、的合力的公式:

F= pF i F22F I F2COS

合力的方向与F1成角:

tg =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⑵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 —F2 < F < F1 +F2

(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⑴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x=0 F y=0

推论:① 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②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③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⑴滑动摩擦力:f= N

说明:a、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b、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

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⑵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

围:0 < f静W f m (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

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 擦力的作用。

6、浮力:F= Vg (注意单位) mm 2

7、 万有引力: 2

F=G r

⑴适用条件

⑵G 为万有引力恒量 ⑶ 在天体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g 一天体表面 重力加速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错误T 应为mv2/(R+h ) 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m M 2 2 R g = G R

c 、第一宇宙速度

mg = m R V = 、gR GM /R

2

8、库仑力:F=K r (适用条件)

9、 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 磁场力:

⑴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BqV (B V ) 方向一左手定

⑵ 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 Bl ) 方向一左手定则 11、牛顿第二定律:F 合=ma 或者 F x = m a x 、、 F y = m a

理解:(1)矢量性 (2) 瞬时性 (3) 独立性

(4)同体性

(5) 同系性 (6) 同单位制

12、匀变速直线运动: 1 1a t 2

基本规律: V t = V 。 + a t S = v o t + Mm V 2

2 m 2 (R h)2 (R h)2 m 2(R h) m —2 T 2

(R h) mg = 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