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物理高考试题(供参考)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甲卷)(解析版)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甲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同学将铅球水平推出,不计空气阻力和转动的影响,铅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 )A.机械能一直增加B.加速度保持不变C.速度大小保持不变D.被推出后瞬间动能最大【答案】B【解答】解:A、铅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仅受重力,机械能守桓,故A错误;B、铅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CD、运动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铅球的动能越来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大,故CD错误。
故选:B。
2.在下列两个核反应方程中X+N→Y+OY+Li→2XX和Y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核,以Z和A分别表示X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则( )A.Z=1,A=1B.Z=1,A=2C.Z=2,A=3D.Z=2,A=4【答案】D【解答】解:由题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X+N→Y+OY+Li→2X两方程可简化为:Li+N→X+O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14+7=A+177+3=Z+8解得:Z=2,A=4,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一小车沿直线运动,从t=0开始由静止匀加速至t=t1时刻,此后做匀减速运动,到t=t2时刻速度降为零。
在下列小车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A.B.C.D.【答案】D【解答】解:AC、小车沿直线运动,先匀加速后匀减速,从0~t2位移一直增加,速度一直沿正方向,在x﹣t图像上斜率不等于负值,故AC错误;BD、小车在t2时刻速度为零,x﹣t图像上斜率为零,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4.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其所受合力的大小与轨道半径的n次方成正比,运动周期与轨道半径成反比,则n等于( )A.1B.2C.3D.4【答案】C【解答】解:根据题意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力的大小与轨道半径的n次方成正比:F n∝r n运动周期与轨道半径成反比可知:为常数)解得:,其中均为常数,r 的指数为3,故n=3,故C正确,ABD错误。
2024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一、单选题1.在静电场中有a 、b 两点,试探电荷在两点的静电力F 与电荷量q 满足如图所示的关系,请问a 、b 两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 )A . a b E E =B . 2a b E E =C . 3a b E E =D . 4a bE E =2.用立体影院的特殊眼镜去观看手机液晶屏幕,左镜片明亮,右镜片暗,现在将手机屏幕旋转90度,会观察到( ) A .两镜片都变亮 B .两镜片都变暗C .两镜片没有任何变化D .左镜片变暗,右镜片变亮3.用粒子轰击氮核从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式是14117718X N H O +→+,粒子X 为( )A .正电子01e B .中子10n C .氘核12H D .氦核42He4.喷泉a 、b 形成如图所示的形状,不计空气阻力,则喷泉a 、b 的( )A .加速度相同B .初速度相同C .最高点的速度相同D .在空中的时间相同5.在原子跃迁中,辐射如图所示的4种光子,其中只有一种光子可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是哪一种( )A .λ1B .λ2C .λ3D .λ46.现有一光线以相同的入射角θ,打在不同浓度NaCl 的两杯溶液中,折射光线如图所示(β1<β2),已知折射率随浓度增大而变大。
则( )A .甲折射率大B .甲浓度小C .甲速度大D .甲临界角大7.如图所示,水面上有O 、A 、B 三点共线,OA =2AB ,0=t 时刻在O 点的水面给一个扰动,t 1时刻A 开始振动,则B 振动的时刻为( )A .t 1B .132t C .2t 1 D .152t 8.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
如图所示是生产陶磁的简化工作台,当陶磁匀速转动时,台面面上掉有陶屑,陶屑与桌面间的动摩因数处处相同(台面够大),则( )A .离轴OO´越远的陶屑质量越大B . 离轴OO´越近的陶屑质量越小C . 只有平台边缘有陶屑D .离轴最远的陶屑距离不会超过某一值9.在水平面上有一个U 形滑板A ,A 的上表面有一个静止的物体B ,左侧用轻弹簧连接在物体B 的左侧,右侧用一根细绳连接在物体B 的右侧,开始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各表面均光滑,剪断细绳后,则( )A .弹簧原长时B 动量最大 B .压缩最短时A 动能最大C .系统动量变大D .系统机械能变大10.如图所示,在绝缘的水平面上,有闭合的两个线圈a 、b ,线圈a 处在匀强磁场中,现将线圈a 从磁场中匀速拉出,线圈a 、b 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分别是( )A .顺时针,顺时针B .顺时针,逆时针C .逆时针,顺时针D .逆时针,逆时针 二、多选题11.如图所示,细绳穿过竖直的管子拴住一个小球,让小球在A 高度处作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现用力将细绳缓慢下拉,使小球在B 高度处作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则( )A .周期AB T T < B .角速度A B ωω<C .线速度A B v v >D .向心加速度A B a a 三、实验题12.有一块个长方体霍尔元件,长、宽、高分别 为a 、b 、c ,如图甲所示。
安徽省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安徽省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大连相干光源是我国第一台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其激光辐射所应用的玻尔原子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特征。
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已知紫外光的光子能量大于 3.11eV,当大量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不同频率的紫外光有()A.1 种B.2 种C.3 种D.4 种2.某同学参加户外拓展活动,遵照安全规范,坐在滑板上,从高为h 的粗糙斜坡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时速度为v.已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此过程中人与滑板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A.mgℎB.12mv2C.mgℎ+12mv2D.mgℎ−12mv23.某仪器发射甲、乙两列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相向传播,波速v 大小相等。
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这两列横波()A.在x = 9.0m处开始相遇B.在x=10.0m 处开始相遇C.波峰在x =10.5m 处相遇D.波峰在x =11.5m 处相遇4.倾角为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0顺时针转动。
t =0时在传送带底端无初速轻放一小物块,如图所示。
t0时刻物块运动到传送带中间某位置,速度达到v0。
不计空气阻力,则物块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过程中,加速度a、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A.B.C.D.5.2024年3月20日,我国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升空。
当抵达距离月球表面某高度时,鹊桥二号开始进行近月制动,并顺利进入捕获轨道运行,如图所示,轨道的半长轴约为51900km。
后经多次轨道调整,进入冻结轨道运行,轨道的半长轴约为9900km,周期约为24h。
则鹊桥二号在捕获轨道运行时()A.周期约为144hB.近月点的速度大于远月点的速度C.近月点的速度小于在冻结轨道运行时近月点的速度D.近月点的加速度大于在冻结轨道运行时近月点的加速度6.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两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它们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水平线上的M、N 两点,另一端均连接在质量为m 的小球上。
历年高考物理真题全集(含答案)

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12套(二)目录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 (2)2005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7)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河北、河南、安徽、山西) (10)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Ⅰ(河北、河南、安徽、山西)参考答案 (14)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物理部分(黑龙江、吉林、广西等用) (16)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物理部分(黑龙江、吉林、广西等用)参考答案 (18)2005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Ⅲ(四川、陕西、贵州、云南、新疆、宁夏、甘肃、内蒙) (19)2005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Ⅲ(四川、陕西、云南等)参考答案 (2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2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参考答案 (28)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29)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天津卷)参考答案 (3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 理 (江苏卷)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中,符号“X ”表示中子的是(A) X C He Be 1264294+→+ (B)X O He N +→+17842147(C)X H Pt n Hg ++→+112027810204802 (D)X Np U +→23993239922.为了强调物理学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并纪念爱因斯坦,2004年联合国第58次大会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发表了5篇重要论文,内容涉及狭义相对论、量子论和统计物理学,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某人学了有关的知识后,有如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所谓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C)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强度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之增大 (D)质能方程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有简单的正比关系3.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 运动到b 、再运动到c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4.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摩尔体积为V ,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 和Vo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A)0V V N A =(B)m V N A ρ= (C) mMN A = (D)0V M N A ρ=5.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由于阻力作用,人造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r 1慢慢变到r 2,用E Kl 、E K2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则(A)r 1<r 2,E K1<E K2 (B)r 1>r 2,E K1<E K2 (C)r 1<r 2,EKt>Era (D)r 1>r 2,E K1>E K26.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m=1.67x10—27kg ,普朗克常量h=6.63x10—34J ·s ,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λ=1.82x10-10m的热中子动能的数量级为(A)10—17J (B)10—19J (C)10—21J (D)10—24 J7.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与质点B相距lm,A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t=0.02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由此可知(A)此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B)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C)从t=0时起,经过0.04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m(D)在t=0.04s时,质点B处在平衡位置,速度沿y轴负方向9.分别以p、V、T表示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初始状态表示为(p0、V0、T0).若分别经历如下两种变化过程:①从(p0、V0、T0)变为(p1、V1、T1)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T1=T0);②从(p0、V0、T0)变为(p2、V2、T2)的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在上述两种变化过程中,如果V1=V2>V0,则(A) p1 >p2,T1> T2(B) p1 >p2,T1< T2(C) p1 <p2,T1< T2(D) p1 <p2,T1> T210.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W2,滑块经B、C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B、E Kc,图中AB=BC,则一定有(A)W l>W2(B)W1<W2(C)E KB>E KC(D)E KB<E KC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本题共2小题,共2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1.(10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g=9.8m /s 2)(1)根据所测数据,在答题卡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底与砝码质量 的关系曲线.(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 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 /m .12.(12分)将满偏电流I g =300μA 、内阻未知的电流表○G 改装成电压表并进行核对.(1)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流表○G 的内阻(图中电源的电动势E=4V ):先闭合S 1,调节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再闭合S 2,保持R 不变,调节R ′,,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32,读出此时R ′的阻值为200Ω,则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 Ω.(2)将该表改装成量程为3V 的电压表,需 (填“串联”或“并联”)阻值为R 0= Ω的电阻.(3)把改装好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进行核对,试在答题卡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砝码质量 m/102g 01.002.003.004.005.006.007.00标尺刻度 x/102m15.00 18.94 22.82 26.78 30.66 34.60 42.00 54.50三、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4分)A、B两小球同时从距地面高为h=15m处的同一点抛出,初速度大小均为v0=10m/s.A球竖直向下抛出,B球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l0m/s2.求:(1)A球经多长时间落地?(2)A球落地时,A、B两球间的距离是多少?14.(12分)如图所示,R为电阻箱,○V为理想电压表.当电阻箱读数为R1=2Ω时,电压表读数为U1=4V;当电阻箱读数为R2=5Ω时,电压表读数为U2=5V.求:(1)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广西物理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广西物理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在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日食发生时,月亮挡住了太阳光,导致地球上部分区域出现阴影B、彩虹是太阳光通过雨滴时发生折射和反射,形成的色散现象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遇到不同介质时会发生弯曲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方向与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不一定改变物体的形状D、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它们一定是平衡力3、已知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5 m/s,运动时间为10秒。
求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A. 50 mB. 100 mC. 250 mD. 500 m4、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力的作用,经过5秒钟后速度达到10 m/s。
求该物体在这5秒内所受的平均力。
A. 1 NB. 2 NC. 4 ND. 10 N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的折射现象会导致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更靠近观察者。
B、光的衍射现象在光波通过一个很小的孔或缝隙时尤为明显。
C、光的干涉现象是由于光波的相位差引起的,相位差越大,干涉条纹越明显。
D、光的反射现象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入射光的能量等于反射光的能量。
6、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恒定为3×10^8 m/s。
B、电磁波的波长越长,其频率越低,能量越低。
C、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
D、电磁波的衍射现象仅发生在波长与障碍物尺寸相近的情况下。
7、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秒后,物体的速度达到10m/s。
求物体的加速度。
A、5m/s²B、10m/s²C、2.5m/s²D、无法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以下关于光的传播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等于(3×108)m/sB、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慢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等于折射角2、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C、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D、所有物体在地球表面都受到相同的重力加速度3、以下哪些选项描述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A. 能量守恒定律B. 系统能量增加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加上对外做的功C. 系统能量减少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做的功D. 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三、非选择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一题14分,总分54分)第一题(1)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重力为10N,支持力为15N。
近六年2024-2025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

2024-2025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1.(2024课标Ⅱ卷·19题·6分· 中)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 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 经M 、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 )A .从P 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T 04B .从Q 到N 阶段,机械能渐渐变大C .从P 到Q 阶段,速率渐渐变小D .从M 到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1.(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III)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 .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根据这些规律运动的缘由D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觉了万有引力定律2.(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II)由于卫星的放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放射后须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
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m/s ,某次放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 1.55×103m/s ,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 .西偏北方向,1.9×103m/s B .东偏南方向,1.9×103m/s C .西偏北方向,2.7×103m/s D .东偏南方向,2.7×103m/s 3.(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匀称的球体。
一矿井深度为d 。
已知质量分布匀称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1- B .1+ C .D .4.(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II)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匀称分布的球体。
贵州省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贵州省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研究人员将一铁质小圆盘放入聚苯乙烯颗粒介质中,在下落的某段时间内,小圆盘仅受重力G和颗粒介质对其向上的作用力f。
用高速相机记录小圆盘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相邻位置的时间间隔相等,如图所示,则该段时间内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f一直大于G B.f一直小于GC.f先小于G,后大于G D.f先大于G,后小于G2.土星的部分卫星绕土星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中的两颗卫星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且r1≠r2,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则()A.a1r1=a2r2B.a1r12=a2r22C.a1r1=a2r2D.a1r12=a2r223.一种测量液体折射率的V形容器,由两块材质相同的直角棱镜粘合,并封闭其前后两端制作而成。
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一激光束从左边棱镜水平射入,通过液体后从右边棱镜射出,其光路如图所示。
设棱镜和液体的折射率分别为n0、n,光在棱镜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0、v,则()A.n<n0,v>v0B.n<n0,v<v0C.n>n0,v>v0D.n>n0,v<v0 4.如图(a),一质量为m的匀质球置于固定钢质支架的水平横杆和竖直墙之间,并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一个视图如图(b)所示。
测得球与横杆接触点到墙面的距离为球半径的1.8倍,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所有摩擦,则球对横杆的压力大小为()A.35mg B.34mg C.43mg D.53mg5.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与一“凸”形导线框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导线框的对称轴与两长直导线间的距离相等。
已知左、右两长直导线中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恒定电流I1、I2,且I1>I2,则当导线框中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时,导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水平向左D.水平向右6.质量为1kg的物块静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设物块静止时的位置为x轴零点。
2024年湖北省高考物理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4年高考湖北卷物理一、单选题1.《梦溪笔谈》中记录了一次罕见的雷击事件:房屋被雷击后,屋内的银饰、宝刀等金属熔化了,但是漆器、刀鞘等非金属却完好(原文为: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
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熔为汁,而室亦俨然)。
导致金属熔化而非金属完好的原因可能为( )A .摩擦B .声波C .涡流D .光照2.硼中子俘获疗法是目前治疗癌症最先进的手段之一、1014503B n X Y a b +→+是该疗法中一种核反应的方程,其中X 、Y 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核,则( )A .a =7,b =1B .a =7,b =2C .a =6,b =1D .a =6,b =23.如图所示,有五片荷叶伸出荷塘水面,一只青蛙要从高处荷叶跳到低处荷叶上。
设低处荷叶a 、b 、c 、d 和青蛙在同一竖直平面内,a 、b 高度相同,c 、d 高度相同,a 、b 分别在c 、d 正上方。
将青蛙的跳跃视为平抛运动,若以最小的初速度完成跳跃,则它应跳到( )A .荷叶aB .荷叶bC .荷叶cD .荷叶d4.太空碎片会对航天器带来危害。
设空间站在地球附近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中实线所示。
为了避开碎片,空间站在P 点向图中箭头所指径向方向极短时间喷射气体,使空间站获得一定的反冲速度,从而实现变轨。
变轨后的轨道如图中虚线所示,其半长轴大于原轨道半径。
则( )A .空间站变轨前、后在P 点的加速度相同B .空间站变轨后的运动周期比变轨前的小C .空间站变轨后在P 点的速度比变轨前的小D .空间站变轨前的速度比变轨后在近地点的大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接入正弦交流电,灯泡1L 的电阻是灯泡2L 的2倍。
假设两个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
闭合开关S,灯泡1L、2L的电功率之比12:P P为( )A.2︰1B.1︰1C.1︰2D.1︰46.如图所示,两拖船P、Q拉着无动力货船S一起在静水中沿图中虚线方向匀速前进,两根水平缆绳与虚线的夹角均保持为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直线运动2012新课标卷 14.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DA .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C .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B .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D .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2013课标卷I 14.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
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
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A .物体具有惯性B .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 .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2013课标卷I 19.如图,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置-时间(x -t )图线。
由图可知BCA .在时刻t 1 ,a 车追上b 车B .在时刻 t 2 ,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a 车的大2014课标卷II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 =0到t=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t 图像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内 A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221v v 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2016Ⅰ卷 2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 =3s 时并排行驶,则BDA .在t =1s 时,甲车在乙车后B .在t =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 =2sD .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2016Ⅲ卷 16.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
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 A .2s t B .232s t C .24s t D .29s t2013课标卷I 24.(13分)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 和B ,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 。
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 、B 和R 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 )、(0,-l )和(0,0)点。
已知A 从静止开始沿y 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加速运动;B 平行于x 轴朝x 轴正向匀速运动。
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 在某时刻通过点(l ,l )。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 运动速度的大小。
1 1 32 42 130 93 298 164 526 25 5 824 36 6 1 192 497 1 600 6482 104y xy AH2l l K (l ,l )O-l FIGx BE Oxtt 1 t 2batv v 1 v 2Ot 1甲 乙2014课标卷I 24.(12分) 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实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
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 ,当汽车在睛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 ,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第二章 力与物体的平衡2012新课标卷 1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
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 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 2。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B A .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增大 B .B .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减小C .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始终减小D .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先减小后增大2013课标卷II 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 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
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 1和F 2(F 2>0)。
由此可求出C A .物块的质量 B .斜面的倾角 C .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 .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2016Ⅰ卷 1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 '悬挂于O 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 ,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 。
外力F 向右上方拉b ,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若F 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 仍始终保持静止,则BD A .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 .物块b 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 .连接a 和b 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 .物块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2016Ⅱ卷 14.质量为m 的物体用轻绳AB 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 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 ,如图所示。
用T 表示绳OA 段拉力的大小,在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 A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 B .B .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小 C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大 D .F 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2016Ⅲ卷 17.如图,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
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
不计所有摩擦。
小物块的质量为CA .2mB .32mC .mD .2m 2012新课标卷 24.(14分)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
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 ,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F拖杆(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
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
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 θ0。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2013课标卷I 21.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
图(a )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
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 =0.4s 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 )所示。
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1000m 。
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 。
则 ACA .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B .在0.4s~2.5s 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C .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gD .在0.4s~2.5s 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几乎不变 2013课标卷II 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
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以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 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
能正确描述F 与a 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CA B C D2014课标卷I 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时位置相比,小球的高度A A .一定升高B .一定降低C .保持不变D .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2015课标卷I 20.如图(a),一物块在t =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 ‒t 图线如图(b )所示。
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 0、v 1、t 1均为己知量,则可求出ACDA .斜面的倾角 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B .物块的质量 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2015课标卷II 20.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
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为F ;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23a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 。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BCA .8B .10C .15D .182016Ⅱ卷 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
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BD A .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 B .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 C .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飞机 阻拦索 定滑轮 图(a ) 70 605040302010 0 0.5 1.0 1.5 2.0 2.5 3.0 3.5 t /sv /(m s -1) 图(b )aFOaFO aFO aFOD .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2013课标卷II 25.(18分)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 =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
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10m/s 2,求:⑴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⑵从t =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
2014课标卷II 24.(13分) 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km 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km 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210/g m s =.(1)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到1.5km 高度处所需要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阻力,高速运动受阻力大小可近似表示为2f kv =,其中v 为速率,k 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