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课题(表格)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编排了老的《猫》《母鸡》和丰子恺的《白鹅》三篇作品。
《猫》一课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
《母鸡》则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在《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从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写出了白鹅的特点一一高做。
在作家的笔下,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高做的白鹅,无不性格鮮明,可亲可爱。
此外,《猫》和《白鹅》课后的“阅读链接”,还安排了其他中外名家写动物的文章或片段,意在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作家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这一要素在第一单元“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又提高了要求,强调不仅要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还要关注作家是如何表达的。
教材中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都巧妙地渗透了对表达方法的指导。
《猫》一课要求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母鸡》一课引导比较同一作家写不同动物时,表达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白鹅一课要求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做”写清楚的。
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也用课文和生活中的例子,透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
另外,《猫》一课链接了夏丐尊和周而复写猫的片段,要求学生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白鹅》一课链接了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的《白公》,要求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这样的安排也进一步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和以往描写动物的习作不同的是,本单元习作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并鼓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根据需要进行表达。
不同的情境下,学生习作内容的选取、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动物特点的表现也指向了外形、生活习性等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
这一独特的编排方式,旨在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交际和表达需要,明确习作的目的和对象,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表达,从而使学生的表达有强烈的对象意识。
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虑”等15个字,会写“无忧无虑、呼唤”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学习文中的“说……吧……可是……”的句子,思考这种写法是如何具体展现猫的性格特征的,并照样子写一写。
4.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的印象是什么?2.哪位同学养过猫?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3.猫是那么活泼可爱,充满灵性,它不仅是画家爱画的小动物,也是作家爱写的小动物。
大作家老舍先生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无忧无虑任凭尽职蹭稿纸丰富多腔遭殃枝折花落责打生气勃勃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重点指导:“蹭、腔、殃”的读音,注意“屏、折”的多种读音。
2.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注意“忧”与“扰”、“虑”与“虚”、“稿”与“搞”的区别。
3.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掌握。
4.理解词语的意思。
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中的语句理解。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儿忧愁和顾虑。
任凭:无论,不管。
尽职: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屏息凝视:抑制住呼吸,集中注意力地看。
①猫怎样屏息凝视?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猫“屏息凝视”的情形?②引导学生说:“猫一听到老鼠的响动,就弓起背,悄悄地来到洞口,只见它瞪大眼睛,连呼吸也不敢。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屏息凝视的情形吗?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屏息凝视”进行说话练习。
丰富多腔:本课指猫的叫声种类多。
遭殃:遭受灾殃。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读课文,划分段落。
想一想: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写猫的什么特点?课文第二部分,写小猫的什么特点?第一部分(1~3):猫的性格实在古怪。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了解表格这种排版方式的特点及应用;
2.熟练使用Word中表格的制作方法;
3.能够根据要求制作并排版出自己的表格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表格的制作;
2.表格的设计及排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美观的表格,并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过表格这种排版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表格这种排版方式的特点及使用场景。
二、讲解
1.讲解表格的制作方法
•打开Word,在工具栏上选择“插入”-“表格”,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插入表格的行列数;
•在表格中填写内容:光标移动至表格某一个单元格中,输入相应的内容即可;
•修改表格样式和边框:选中表格后,在工具栏中选择“表格设计”可以修改表格样式和边框;
•插入/delete单元格、行、列:鼠标右键单击表格的一个单元格,选择相关的“插入/删除单元格、行、列”的操作即可完成。
2.讲解常见的表格设计及排版方法
•颜色设计:对表格中不同单元格填充不同的颜色,可以增强表格的可读性及美观度;
•标题设计:通过表格中增加颜色字体明显、加粗的标题,可以突出表格的主题;
•辅助线条:增加、减少表格内部的辅助线条,使表格更加整洁简明;
•对齐方式:对表格的内容进行左、中、右等对齐方式调整,可以让表格更加规整。
三、练习
1.学生自主制作表格——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素材,让学生上机自主制作一个表格,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表格的制作和基本排版方法。
2.学生制作表格演示——学生用自己所制作的表格演示给全班同学看,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及遇到的困难。
四、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的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以及语文园地等。
这些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在语言表达和思维方面仍有待提高。
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了解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激励,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故事大意;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故事大意。
2.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PPT,辅助教学。
2.课文文本:准备课文原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3.教学素材: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表达风格。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故事大意。
新人教版部编本2024年春期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表

新人教版部编本2024年春期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表一、教学目标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秉承“生活化、情感化、体验化、游戏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传统文化–课文:《小宝寻父》–写话:感恩之情–心理:懂得感恩2.第二单元:生活与读书–课文:《我喜欢读书》–写话:读书心得–心理:培养阅读兴趣3.第三单元:学雷锋–课文:《小手拉大手》–写话:向雷锋学习–心理:乐于助人4.第四单元:自然风景–课文:《在乡村的河边》–写话:描写自然风景–心理:热爱大自然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做到朗读流畅。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和体会。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难点:–能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能够用多种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增加趣味性。
•情景教学法: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体会语文知识的运用。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探讨,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安排时间内容准备工作第一周第一单元课文讲解及讨论准备教材、多媒体材料第二周第一单元写话指导及认真批改准备写话题目、批改标准第三周第一单元心理活动,感恩行为模拟准备心理活动材料第四周第二单元课文讲解及朗读准备课文、多媒体材料第五周第二单元写话指导及评优准备写话题目、评优标准第六周第二单元心理活动,读书分享活动准备心理活动材料六、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七、总结与展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们将持续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四单元-《读神话故事品人物形象》教学设计

整合阅读“读神话故事,品人物形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课外神话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煮海治龙王》教学目标:1.读课文,找句子,提炼出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感悟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阅读任务表格选文单教学方法:案例精讲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看图片猜故事,调动学生积极性二、精讲案列《女娲补天》1.出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画出女娲做了哪几件事?2.句子分析;采石炼石补天斩乌龟,杀黑龙烧芦苇堵洪水3.师生填表格(设计目的:回顾学习后,知道在神话故事中,通过关键词句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提炼人物形象特点的阅读策略。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予以归纳板书:读—找—提人物形象三、学习运用,交流反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用刚才的方法学习《三打白骨精》,请孩子们看阅读提示:用“__”划出孙悟空三次打白骨夫人的句子。
概括人物特点,完成表格。
四、合作共赢,汇报交流孩子们你们的学习能力真棒,看来你们已经完全学会了,根据文中的关键词句,找出神话故事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特点。
老师还准备了两篇课文《煮海治龙王》《盘古开天地》现在根据老师的要求再读读课文生交流汇报,展示成果生答师提炼总结:通过群文阅读,能帮我们更好,更快的阅读课外书籍。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探讨的通过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感知人物形象特点,我相信你们一定也能用于其他神话故事中。
尽管文章的写法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但是只要我们找准方法,万变不离其宗,在形形色色的人物中总能找到人的形象特征。
五、拓展阅读拓展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山海经》等,这里面的人物形象更是神奇、有特点,希望你们有时间一定去图书馆借来看。
六、板书设计:读神话故事品人物形象读——找——提。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 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的动物朋友》这篇作文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写作练习。
这篇作文的要求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写一篇关于他们喜欢的动物的作文。
教材中给出了动物朋友的选择范围,包括家禽、家畜、宠物等,同时要求学生要写出动物的外形、性格、习性等特点,并表达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动物的课文,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一些动物的外形、性格、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需要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拓展。
此外,学生在写作方面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写作思路不清晰;2.写作内容不具体;3.写作语言表达不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提供具体的内容素材,帮助学生准确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出动物的外形、性格、习性等特点;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的写作思路更清晰,写作内容更具体,写作语言更准确。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出动物的外形、性格、习性等特点;2.教学难点:学生写作思路的明确,写作内容的具体,写作语言的准确。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动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2.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为学生提供写作榜样;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提供写作素材和建议;4.评价法:教师和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动物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动物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外形、性格、习性等特点,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为写作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篇关于动物的范文,让学生了解写作思路和内容方式。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统编)(教研版)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以文带文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以文带文课型)渠县第三小学邓丽霞【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以读代讲的方式,感受神话的神奇,感悟盘古的人物形象。
3.借助思维导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教学内容】1.“一主”教材:《盘古开天地》。
2.《盘古传说(一)》《盘古传说(二)》《盘古传说(三)》《盘古传说(四)》。
【教学流程】课前诵读《中华千字文—神话篇》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二)“激趣导入,初步感知”环节对应的教学内容1.出示图片,指名说一说你觉得神奇的地方。
2.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以文带文,比文感悟(二)“以文带文,比文感悟”环节对应的教学内容1.出示自学提示:(1)从《你读我诵》中的《盘古传说》(一、二、三、四)中任选一篇与课文《盘古开天地》对照学习。
用“”画出小古文中与《盘古开天地》对应的语句。
(2)神话的神奇之处有三:一是人物,二是画面,三是器具。
批注阅读:盘古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哪一个画面你觉得最神奇?盘古的器具有什么神奇之处?2.古今对照读文。
男: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传说(一)》女: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盘古开天地》3.古今对照读文。
男:盘古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
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
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混沌开矣。
——《盘古传说(二)》女: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盘古开天地》4.美读品文。
(1)重点句对比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单元教材解析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
《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
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
人类不需要战争,让我们共同祈祷未来的世界永远和平,让“和平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屑”等27个生字,会写“削”等28个生字,正确读写“沉寂”等30个词语;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感情,从中受到熏陶感染;理解本单元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突出本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对于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教学时应抓住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来理解课文,尤其是故事发展这部分,重点让学生找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人物的言行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从故事中受到爱祖国、爱和平的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有感情朗读,来感受并表达心中的“爱祖国、爱和平”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小英雄们的机智、勇敢以及与敌人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从人物的言行,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故事中受到爱祖国、爱和平的教育;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缅怀那些为和平英勇战斗的英1雄们,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单元训练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主人公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进而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诗歌的表现手法。
单元课时安排13、《夜莺的歌声》2课时14、《小英雄雨来》2课时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2课时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1课时《语文园地四》4课时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课题13.夜莺的歌声主备人 A 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屑”等8个生字,会写“削”等14个生字,懂得“轻蔑、以防万一”等12个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教师抄出课文生词及重点句(或制成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总第(37)课时课时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屑”等8个生字,会写“削”等14个生字,懂得“轻蔑、以防万一”等词语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受夜莺的聪明与机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同学们,你们认识夜莺吗?有没有听过它的叫声?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认读和理解生字新词检查自学,了解大意,理清脉络1.出示本课生词,学生认读,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
2.小组内轮流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正音,并交流共同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课文围绕“夜莺的歌声”,主要写了什么事?4.默读课文,看看四个部分分别讲什么?能不能分别用个词概括下作为小标题?5.交流归纳:1读准确、流畅,标出自然段,想想故事主要写什么。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合作读文,交流感悟这个故事很精彩,请大家和同桌一起合作分角色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划下来。
小组交流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
布置作业抄写本课词语。
第二课时总第(38)课时课时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夜莺的聪明机智。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复习导入,提问1.板书课题:夜莺的歌声师:“夜莺的歌声”在本课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2.质疑过渡:小“夜莺”是怎样与敌人巧妙周旋、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读读课文。
1.小组讨论,然后个别回答。
深入读文,感悟体会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夜莺的歌声?找出文中相关句子,多读几遍,看看你明白了什么?2.分别出示三处写夜莺歌声的段落,随机指导感悟:出示:第⑴处—第2自然段:“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出示:第⑵处—第二部分1.学生边读书,边画出:课文中有几处环境描写?课文中以歌声传递信息的地方有几处?2.小组合作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第5、6自然段:“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出示第⑶处—第四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3.从小孩的言行,你能想到什么词来赞扬他吗?(机智、勇敢。
)3.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问题。
总结全文,课外拓展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学到了什么?2.你想对文中的“小夜莺”说点什么吗?动笔写一写。
学生思考问题,并自由回答布置作业1、抄写含义深刻的句子,写体会。
2、课后小练笔。
板书设计13夜莺的歌声吸引敌人夜莺的歌声传递情报麻痹敌人↓小男孩→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教学反思课题14.小英雄雨来主备人 A 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品读文本,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
教学难点快速阅读文本,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朗读课文三至五遍,查词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总第(39)课时课时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晋、冀等”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谈话导入1.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叫雨来的小英雄。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初读解疑,畅谈感受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检查预习情况。
(1)多音字要注意读准之音。
(2)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
3.理解词语意思。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2.同桌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学生分组讨论概括、汇报。
布置作业抄写课文中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总第(40)课时课时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课文,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品读文本,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研讨品读1.激趣:上节课同学们读得十分认真,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明白了。
只是,老师还有些问题不明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出示问题: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为什么?)2.过渡: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已经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感动,你们喜欢读它吗?那就再快速地读一次,边读边想边想,圈圈画画,看看文章还有那些地方吸引了你。
结合学生的交流汇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讨论,结合朗读课文的重点词句,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体会雨来热爱祖国的品质。
朗读全文,理解难点3.指导朗读,体会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
4.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好吗?小组间互相读读、议议,互相交流感受、提出和解决问题。
布置作业1、自主积累喜欢的词句:有感情读一读,再抄一抄。
2、将学完课文后的所感所想写下来。
板书设计 14、小英雄雨来雨来上夜校掩护交通员跟鬼子作斗争河沿上的枪声雨来没有死课后反思课题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主备人 A 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3、学习课文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准备搜集资料,了解近年来世界发生的战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总第(4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卓、盔、凯”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维护、壮烈”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4.通过学习课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外两位小英雄的故事,能谈谈你的感受吗?2、过渡:是啊,战争是残酷的,它充满了血腥,是震撼人心的。
因为在争取人类的和平中,许多战士牺牲了他们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感受。
的宝贵生命。
今天我们在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怎样的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呼声……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自学字词,读通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词句,读通课文。
遇到不懂的词语,尽量自己动手扫清障碍,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
2.查自学效果:指名轮读课文,并随机检查理解生字新词的情况。
注意指导:鲜血(xuè)凝固的血(xiě)的读音3、复习书信的格式,了解课文的文体。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解决上面同学提出的部分问题。
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解决不了,再找伙伴交流与互助。
作业布置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总第(42)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2.通过学习课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