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的椅子及长大史
谈椅子在中国的发展及影响

谈椅子在中国的发展及影响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摘要:椅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从椅子出现以来,它就对我们的这个社会发展起了至观重要的作用。
在生活中,椅子随处可见,它给我们带来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椅子对社会以及社会文化的变化起了较大的作用。
本文通过阐述椅子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椅子的由来,分析椅子跟社会的联系以及椅子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椅子在中国的出现是在唐代中期左右,流行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而普及则是在宋代。
至于椅子是如何在中国出现的,说法就比较多了,大致分为下面几种:从胡床发展而来;从欧洲传入的;从佛教传入的。
椅子对中华文明的变化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的影响是对传统坐礼的影响;对屋子的内部结构的影响;对家具的变化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东西的研究,我们就能更好的明白椅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从而能更好的研究椅子,发展设计出更舒适的椅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关键词:发展;由来;影响abstract: chair in our liv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since the emergence of a chair, it's our community played an important concept to the role. in life, chairs can be seen everywhere, it gives us a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chair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society played a larger role. this paper described a chair in the course of china's development, as well as chair of chinese origin, analysis chairs links with the community and the chair of the impac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hairs in the emergence of china in about the middle of the tang dynasty, is popular in 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 period, which is popular in the song dynasty. as chair is in china, saying on a mor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efollowing categories : development come from hu chuang; imported fromeurope;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chair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of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mainly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sit ceremony; to the house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furniture changes to development; and the chinese diet culture. based on these things, we will be abl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ir inour living by the role so that it can better research chairs and development to design a more comfortable chair, let our lives better.keywords: develop; reason; affect温暖舒适的坐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密切相关的作用。
椅子的来历和发展,从“席地而坐”说起

椅子的来历和发展,从“席地而坐”说起早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就发明了凳子这种方便的坐具。
法老的凳子有些特殊,因为靠背,甚至有人认为法老的凳子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把椅子。
在古代,椅子被视为一种奢侈品,有钱的贵族都带着自己的椅子去参加聚会。
一个人的地位越高,它的椅背就做的越高,直到十九世纪,椅子才出现在普通人的家庭。
在中国,自殷周以来,中国逐渐形成的是跪坐习俗,一直流行了两千余年,还形成了一套礼仪。
那么椅子是何时在中国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呢?受到胡人影响,汉魏出现了胡床。
所谓“床”不是现在睡觉的床,而是一种坐具。
《后汉书五行志一》:“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胡床就像现在的马扎。
“椅子” 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唐代,那时汉人的垂脚凳或者高脚靠背椅都较为普遍,后来受到波斯的影响,靠背椅迅速发展起来。
虽然椅子的名字已经出现,但是它还没有完全从床的概念中分离出来。
在唐代的典籍中,把椅子称为床的仍然很普遍。
唐代以前的“椅”字还有一种解释,作“车旁”讲,即车的围栏。
其作用是人乘车时有所依靠。
后来的椅子,它的形式是在四足支撑的平台上安装围栏,制当是受车旁围栏的启发,并沿用其名而称这种坐具为“椅子”了。
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多起来,出现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
直到今天,椅子的种类就更多了,按材质分有木椅、塑料椅、金属椅等,按用途来分有高脚椅、滑轮椅、折叠椅子、婴儿椅等。
除了椅子外型的变化,椅子在环保无毒,不含甲醛、可拆卸等领域有了新的发展。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天亦爱零甲醛组装铝餐椅。
这种椅子主要材料采用铝合金,不仅不含甲醛、苯等,而且没有辐射,可以回收。
平时不用的时候可以拆散放置,随时需要随时组装很方便。
天亦爱在设计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曲面坚持外观美与体感双重兼顾,椅背也严格按照亚洲人的背部曲线特点而设计,不管是实用性、美观度还是耐用性都称得上现代家具中的佼佼者。
椅子基本起源 (2)

椅子基本起源据文籍记载,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
据考察,椅子这个名词最早起源于唐朝,而椅子外形则由汉魏时期的胡床演变为来。
唐朝以前,“椅”字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做“车旁”讲,即乘车时依靠的围栏。
后来随着社会的演变及工业设计的发展,椅子演变成一种在由四个脚支撑的平台上装上围栏的形式,其设计正是受车的围栏的启发。
敦煌壁画就记载了很多椅子的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椅、凳等坐具在南北朝时期的官宦家族中的使用,但当时还没有形成椅凳的称谓,人们还习惯将其称为“胡床”。
唐朝时期,椅、凳的使用逐渐普遍,椅子这个名词才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开始被广泛使用。
纵观整个人类发展文明史,椅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文化都有密切的联系。
从唐代以前的“椅”字还有一种解释,作“车旁”讲,即车的围栏。
其作用是人乘车时有所依靠。
明式椅盛于浙江,崇尚使用质朴的原木,花梨、紫檀、红木、楠木等,疏朗而活泼。
在中国哲学背景下,原木的椅子与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为平衡。
椅子设计基本上是每个工业设计师不管在工作还是学习上都经历过的案例,同时他们也为后人留下了经典的设计。
椅子设计风格的演变与技术发展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新的材料、工艺、结构和技术环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时出现新设计的基础。
一件造型奇异,一改传统的家具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一种新的科技、材料、构造的出现,从中可以看出,椅子的设计既吸取了当代新的生产技术和材料,闪现出时尚性、舒适性多样性,又不断地反映出民族性、风土性等自然特征。
在现代设计的历史里,椅子的变革与建筑技术的发展是同步的,椅子可以被看做是历史的镜子,以小见大。
正如乔治尼尔森在1953年指出的:“没一个真正原创的理念,每一个设计的创新,每一种材料的应用,每一种家具技术的发明都可以在椅子上得到最鲜明地表达。
”。
椅子发展史-推荐优秀PPT

椅子的起源 中国椅子的发展
上外国的椅子 不同材料的椅子
大家每天都会坐 在各种不同的椅 子上
但是大家有想过椅 子的来历和发展吗?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 绍下椅子的故事
椅子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 手的坐具。 中国古人席地而坐,原没有椅子 ,涤纶长丝 外面包裹PVC
据文籍记载,椅子的名称 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 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 床,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 椅子、凳子的形状,但因其时 没有椅、凳的称谓,人们还习 惯称之为“胡床”。唐代以后 ,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 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才从床 的品类中分离出来。因此,论 及椅、凳的起源,必须从汉魏 时的胡床谈起。
宋朝
椅子推广普 及
三国以前 席地而坐
唐朝末年 椅子出现靠背
明清 形成独自风格
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
——胡床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 绳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 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 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 两边腿可合起来。交椅可以折叠,携带 和存放十分方便,它们不仅在室内使用 外出时还可以携带。
芬兰设计师艾洛·阿尼 奥
球椅 球椅主体采用玻璃纤 维,内壁使用羊毛绒布
塑料椅子
法国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设计 路易20椅
椅子前腿座位及靠背由塑料一 化成型,椅子后腿铸铝形成
1956年 设计师艾罗·沙里宁 郁金香椅
采用了塑料和铝两种材料
金属椅子
麦兰多利纳折椅 铝
Timothy Schreiber设计 椅子——坐在鸟巢上 (x—lounger)
木、铁力木等,工人会充分利用了木材的美丽花纹。在不少 做ppt查找资料时不由的对前辈大师们产生敬仰之心,很多大师的设计是在20世纪甚至更早,然而他们设计的作品放在现在却丝毫不会
椅子发展史

椅子的发展史——工设11 尚争妍导语:人类从远古的猿猴进化到如今,从爬行到直立行走,从席地而坐到到各种各不同“坐”的方式的出现。
椅子的发明与使用,起到了变革性的作用,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了我们朝夕长相伴的用具。
在家里的客厅、学校的教室、行驶的汽车,休闲的广场和电影院,椅子都默默地服务着我们的生活,支撑与包容着我们的身体。
椅子与人们的生活及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纵观工业设计史,几乎每个时期、风格流派的设计师都会关注椅子这一产品,每个时期的风格,每个流派的设计特征,每个设计师的思想,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在椅子上。
椅子设计基本上是每个工业设计师不管在工作还是学习上都经历过的案例,同时他们也为后人留下了经典的设计。
椅子设计风格的演变与技术发展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新的材料、工艺、结构和技术环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时出现新设计的基础。
一件造型奇异,一改传统的家具的诞生总是伴随着一种新的科技、材料、构造的出现,从中可以看出,椅子的设计既吸取了当代新的生产技术和材料,闪现出时尚性、舒适性多样性,又不断地反映出民族性、风土性等自然特征。
在现代设计的历史里,椅子的变革与建筑技术的发展是同步的,椅子可以被看做是历史的镜子,以小见大。
正如乔治 尼尔森在1953年指出的:“没一个真正原创的理念,每一个设计的创新,每一种材料的应用,每一种家具技术的发明都可以在椅子上得到最鲜明地表达。
”工业革命前的椅子:(一)外国、从图片可以看出,埃及的椅子都有兽形腿,并且方向一致,已经有了斜撑的形状,表明埃及的设计师已经开始注意上了家具的舒适性。
埃及的椅子给后世椅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克里斯姆斯得靠以线条极其优美。
从力学和舒适角度上来说都是科学的,与早期希腊家具和埃及家具的僵硬的线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等级社会中,希腊座椅之所以能表现出如此优美单纯的形式,大概与他们在精神上追求解放有关。
欧洲中世纪的家具一方面粗制滥造,而另一方面由于不必在装饰细节上下功夫,制造者们一般都长于结构的逻辑性、经济性和创造性。
现代家具史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现代家具
(一)曲木家具
托耐特(仃96〜1871)生于莱茵河畔伯帕特的工匠之家,1842年6 月,托耐特的用化学、机械法弯曲木技术”在维也纳获取了专利。
1852 年,托耐特经过研究以后发明了加金属带使中性层外移的曲木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些原理现在仍用在很多曲木机上,并将其称为托耐特法”从1895年开始生产的14号椅子(也称维也纳椅),是托
耐特家具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到1903年已累计生产5000万件,目前仍在继续生产。
1860年开始生产的7027号曲木摇椅,生产期年产量达10万件以上。
这种椅子打破了千百年来椅子设计原则,将动”的观念融合到作品中。
(二)手工艺运动
手工艺运动主要是英国的艺术运动,1888年由莫里斯(1834〜1896)倡导。
这一运动的基本思想在于改革过去的装饰艺术,并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的廉价产品来满足人民的需要,因而它标志着家具从古典装饰走向工业设计的第一步。
(三)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1895年由法国兴起,1905年结束。
新艺术运动是以装饰为重点的个人浪漫主义艺术,它以表现自然形态的美作为自己的装饰风。
中国宋代到明代椅子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宋代到明代椅子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从10世纪中晚期开始,宋王朝展开了它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画卷。
宋时高座家具已相当普遍,高案、高桌、高几也相应出现,垂足而坐已成为固定的姿势,中国历史上的起居生活变革由坐姿而定。
城镇世俗生活的繁荣使高档宅院、园林大量兴建,打造家具以布置房间成为必然,这给家具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宋代以及稍后的辽、金历时300余年,家具发展经历了一个高潮时期,高档家具系统已建立并完善起来,家具品种愈加丰富,式样愈加美观。
比如桌类就可分为方桌、条桌、琴桌、饭桌、酒桌以及折叠桌,按用途愈分愈细。
宋代的椅子已经相当完善,后腿直接升上,搭脑出头收拢,整块的靠背板支撑人体向后依靠的力量。
圈椅形制完善,有圆靠背,以适应人体曲线。
胡床改进后形成交椅。
几类发展出高几、矮几、固定几、直腿几、卷曲腿几等各种形式。
宋代家具在总体风格上呈现出挺拔、秀丽的特点,装饰上承袭五代风格,趋于朴素、雅致,不作大面积的雕镂装饰,只取局部点缀以求其画龙点睛的效果。
北宋中期桌椅更加广泛使用,城市商业建筑中的饭馆、酒店大量采用长凳加桌椅或一桌一椅,家具渐渐固定,专为私塾制作的单椅、单桌已经普及。
圈椅又称圆椅,以搭脑顺势而下的连接扶手,构成想象椅特的造型。
处处都能得到充分休息,十分舒适。
由于受历史、社会、宗教、气候和地理等因素影响,各个时代不同的圈椅特点各民,表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
我国唐朝为了与统治阶段积极创业、励精图治的要求相适应,一种奋发向上刚健有力的审美念波及文化艺术各个领域,华丽的扶手椅、圈椅等都反映出崇高华丽的盛唐风格。
宋代的交椅(圈椅)扶手圆滑、简洁;元代圈椅扶手饱满、曲线优美。
相对而言,元代立国时间也比较短,统治者采用的政策是汉制,所以,不仅在政治、经济体制上沿袭宋、辽、金各代,家具方面亦禀承宋制,工艺技术和造型设计上都没有大的改变。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抽屉桌,抽屉作为储物之匣方便开取,是一大发明,它更大程度地加大了家具的使用效果。
中国坐具的演变史二班刘义台

▪
清朝的椅子
▪ 藤木圈椅,顾全到人 体形态的环境,把握 曲度,将功能需求与 艺术美更有机统一起 来。表现出外型轮廓 的舒畅与优美框架式 的结构方法符合力学 原理
近现代的椅子
▪ 新用。 ▪ 材料,新工艺的应
功能椅子
面向未来的椅子
结语,椅子的设计仍在继续
▪ 当你设计一把椅子时,你有着四个主要的目标。你或许没 有下意识地去了解过他们,但是他们却是我们做设计过程 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谢谢
中国坐具的演变史二班刘义台
导读
▪ 人是一种很会享乐的高级动物,他们的追求 永无止尽。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从坐具的 发展中就可以看出来,下面请允许我带领你 们一起感受一下中国坐具的发展史!
坐具发展的三个阶段
发展线索:以时间为线 索!
▪ 第一阶段:史前 ▪ 第二阶段:古代 ▪ 第三阶段:现代
椅子的起源一
唐朝
唐代中期
▪ 唐朝统治阶段积极创 业、励精图治,一种 奋发向上刚健有力的 审美念:华丽的扶手 椅、圈椅等都反映出 崇高华丽的盛唐风格。
宋代
元代
▪ 元代圈椅扶手饱满、 曲线优美
明代
明代
▪ 明代圈椅,扶手曲线 流畅、线条利落,它 们都表现出形体稳重、 比例适度
▪ 明式家具的经典— —官帽椅,其特点 是简洁、舒畅,线 条流畅、秀美,给 人一种清秀之感
隋朝
五代
▪ 五代王齐翰《勘书图》 中的三折三屏风附有 木座,置宇室内后部 中央,成为人们起居 活动和家具布置的背 景
受马车的启发。在以前的基础上加上护栏 (唐)。
隋朝的椅子
▪ 隋朝称“交床”,是 因为隋高祖意在忌 “胡”字
▪ 唐代卢楞枷《六尊者 像》中描绘的椅子整 体造型庄重华贵 (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椅子及发展史
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至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
敦煌285
窟壁画就有两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图像,257窟壁画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长凳的妇女;龙门莲花洞石雕中有坐圆凳妇女,这此图像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朝时期椅、凳在仕宦贵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
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椅子、凳子的形状,但因其时没有椅、凳的称谓,人们还习惯称之为“胡床”,在寺庙内,常用于坐禅,故又称禅床。
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才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
因此,论及椅、凳的起源,必须从汉魏时的胡床谈起。
高承《事物纪原》引《风俗通》称:“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后汉书_五行志一》:“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
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这两段记载可证,我国古代椅子的出现当在汉灵帝时期(168-189年)。
胡床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使用较广,有钱、有势人家不仅居室必备,就是出行时还要由侍从扛着胡床跟随左右以备临时休息之用。
胡床在当时家具品类中是等级较高的品种,通常只有家中男主人或贵客才有资格享用。
在方人雅士中还多有褒词及生动描述。
如南朝梁庾肩吾《咏胡床诗》曰:
传名乃外域,入用信中京。
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
临堂对远客,命旅誓出征。
何如淄馆下,淹流奉盛明。
胡床因其形态特点又有“交床”和“绳床”之称。
隋朝称“交床”,是因为隋高祖意在忌“胡”字,器物涉“胡”字者,咸令改之。
宋。
陶《清异录》云:“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绷带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
相传明皇行幸频多,从臣扈驾,欲息无以寄身,遂创意如此,当时称‘逍遥坐’”。
胡床开始并无靠背,形如今天所见的马扎儿。
唐代始有靠背。
这种逍遥坐很可能就是带靠背的胡床。
胡床最早出现于汉代,比唐明皇早几百年,要说为唐明皇创意显然不妥。
所以这里所说的创意,应指增加了靠背。
胡床在唐宋时期盛行,宋代尤甚,不过宋时称胡床者渐少,而称其为交椅的逐渐增多了。
带靠背的胡床始自唐明皇,还可以从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
碑阴》的记载中得到印证,文中记有:“绳床十,内四椅子”。
从这段记载可知在唐代贞元元年已有了椅子的名称。
这里所说的“绳床十,内四椅子”是指在十件绳床中有四件是可以倚靠的椅子,显然是为了与另外六件无靠背绳床相区别。
可见,椅子的名称虽已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可是常见家具,但它还未完全从床概念中分离出来。
在唐代的典籍中,把椅子称为床的仍很普遍。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少年行。
七绝》中写道:
马上谁家白面郎,临街下马坐人床。
不通姓名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这里所说的床,虽反映不出是否为带靠背的椅子,但可以肯定决不会是睡眠用的卧具。
“椅”,也作“倚”。
起源较早,但不是指供人坐的椅子。
其原为一种树木的名称,又名“山桐子”、“水冬瓜”,木材可做家具。
唐代以前的“椅”字还有一种解释,作“车旁”讲,即车的围栏。
其作用是人乘车时有所依靠。
后来的椅子,其形式是在四足支撑的平台上安装围栏,其制当是受车旁围栏的启发,并沿用其名而称这种坐具为“椅子”了。
从现存资料看,唐代已有相当讲究的椅子了。
如郎余令《历代帝王像》中唐太宗所坐的椅子为四直腿,束腰,上侧安托角牙,棱角处起线,这种装饰在明清时期称为“混面双边线”。
坐面上在后部立四柱,中间两柱稍高,上装弧形横梁,两端长出部分雕成龙头,扶手由后中柱通过边柱向前兜转搭在前立柱上。
扶手与坐面中间空当嵌圈口花牙。
扶手尽端亦雕成龙头,与后背搭脑融为一体。
坐面附软垫、衬背。
这在当时应是十分精制的椅子了。
唐代卢楞枷《六尊者像》中描绘的椅子更具代表性,它用四支铃杵代替四足,两侧有横枨连接,扶手前柱和椅边柱圆雕莲花,扶手和搭脑上拱,两端上翘并装饰莲花,莲花下垂串珠流苏,整体造型庄重华贵。
镶金坠玉的家具在当时寺院中体现了高僧的尊贵与神圣。
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多起来,出现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
同时根据尊卑等级的不同,椅子的形制、质料和功能也有所区别。
五代至两宋时期的家具大体保留着唐代遗风,只是高型家具较前更加普及了。
高型家具的使用在民间形成时尚,居家必备高型桌椅,这从当时的绘画中可见一斑。
如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市肆小店,无不陈放各式高型家具。
宋代《会昌九老图》中描绘的圈椅也是前代没有品种。
在近年发掘的宋代墓葬中还有以石、陶制作的家具模型或在墓室墙壁用砖砌成或雕成各式家具,其中表现墓主夫妇对坐在椅子上的场面最为普遍。
如河南方城出土的石椅残件、河北井径县柿庄七号宋墓墓室砖雕桌椅、柿庄二号墓墓室壁画《对坐图》中的桌椅、洛阳涧西宋墓墓室的砖雕家具等。
这说明椅子等高型坐具不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还被人微言轻殉葬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