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武则天是在女人中的成就最高 其实还有一个比她更高的女人
中国十大女政治家

中国历史上有10大女政治家:(1)、妇好,名好,“妇”为亲属称谓,是商朝国王武丁的王妃,是位杰出的女政治家与军事家。
由于妇好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商王武丁经常令她主持当时非常重要的祭祀与朗读祭文。
她也被任命为卜官,是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
妇好也是位军事家,被封于外地,担负着守土、从征的重任,为“殷国大治”立下赫赫战功。
妇好死后,武丁十分悲痛。
妇好有独葬的巨大墓穴,而且有拜祭的隆礼。
这在商朝时期是非常少见的。
(2)冯缭(汉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女外交家。
公元前101年,随汉解忧公主远嫁和亲到了乌孙国。
由于她多才多智,成为解忧公主的得力助手。
后嫁给乌孙右大将。
她在协助公主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很大贡献,深得西域各国的敬服。
尊称她为“冯夫人”。
周恩来总理曾评价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
(3),文明太后冯氏(北魏)★在北魏历史上,文明太后冯氏是一位承前启后的杰出女政治家。
冯氏(442—490),属北燕皇族。
北燕灭亡后,其伯父与父亲归附北魏,其父官至魏秦雍二州刺史,后因罪被杀,冯氏因而被没入后宫为奴婢,得到她姑母——拓跋焘左昭仪的提携,14岁时被选为文成帝的妃子,后被册封为皇后,使她有机会收罗一股政治势力,在拓跋浚死后操纵政权。
文成帝长子拓跋弘即位,是为献文帝。
献文帝尊冯氏为皇太后。
献文帝时,她杀死专权大臣乙浑,开始临朝听政。
孝文帝时,她以祖母身分继续执政,督促孝文帝拓跋宏实行政治改革,制定汉化政策,俸禄制、均田制等都是她临朝时颁行的。
死后谥文明太后。
(4),冼夫人(南北朝)☆冼夫人(公元513年---602年),南北朝时高凉郡人,梁高凉太守冯宝妻。
宝卒,抚其部众。
陈广州剌史欧阳纥谋反,冼夫人起兵,平定叛乱,被封为石龙太夫人。
归隋后又被封为宋康郡夫人和谯国夫人。
隋仁寿初卒,谥诚敬夫人。
她是六世纪我国南方百越民族中杰出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关于冼夫人的历史功勋,《隋书》、《北史》、《资治通鉴》等史书均有记载,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赤心报国,义无反顾,历经三朝而维护国家统一的宗旨不变;二是促进民族团结,特别是她与冯宝结婚,促进了两民族的友好相处;三是惩治贪官,安抚百姓,深得皇帝和群众的支持和爱戴。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女性统治者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1楼吕雉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她的聪明才智在历史上绝对是数一数二,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楼武则天;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
在她掌理朝政近半个世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开元盛世”打下基础。
但是,武则天逼害王后萧妃,杀害亲子,大封武氏诸王,重用酷吏,严刑峻法,冤狱丛生,作为女皇的武则天,是一个铁腕人物,给人留下女中须眉的印象~`4楼从1861年到1908年,慈禧一直是清王朝的实际掌权者。
"生当末世运偏消",这半个世纪清王朝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风雨飘摇,而慈禧就背负起了沉重的历史罪责,真所谓身后骂名滚滚来。
慈禧是个不思进取的人物。
她掌握最高权力近半个世纪,既没有主动提出重大的施政措施,也没有认真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对于慈禧,猫对她并无好感,所以不于评论~~谁是最美的女人?姿色似乎是中国古代进入后宫的女人们争崇的第一要素,那么生活在汉代的吕后、唐代的武则天和清代的慈禧,谁凭借着姿色的魅力,最早爬上了皇后的宝座?是从小就美丽聪慧,以果断和狠毒著称的吕雉?是美丽聪明有才华,召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娘”的武则天?还是从小生得婷婷玉立,美丽出众叶赫那拉氏兰儿(慈禧)?谁才是你认为的最美丽的女人?吕雉:气度非凡不好说美丽与否的女人,但气度的确超然武则天:狐媚惑主80岁高龄时仍然保持着青春般的容貌,不显衰老。
《新唐书》上说她“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
年轻貌美的女人慈禧慈禧究竟美到什么程度?用她自己沾沾自喜的形容是“宫人以我为美”,容貌美到遭人嫉妒的程度。
••…………………………谁是最有才华的女性?吕雉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
武则天武则天怎么能够容忍皇帝冷落她呢,于是就上演了狮子骢事件。
武则天一个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说的奇女子

武则天:一个功过是非留与后人说的奇女子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自人类有了统治与阶级意识后,人便被划分为了三六九等,有高低贵贱之分。
犹记得最早的时候是从夏朝开始,尧舜禹的禅让制开始了中国漫长的阶级统治道路,直到清朝灭亡,这样的局面才算结束。
但是,从夏朝到清朝,统治者即皇帝无不都是男性,但是在唐朝时却有了一个例外,因为唐朝的皇帝中有一位是女性,她便是武则天,一位功过是非留予后人说的奇女子。
自古以来,女人的地位都是非常低的,她们只许负责家务事,从来都不能干涉朝政之事,而她们也从小就被教育要相夫教子,一切都要听丈夫的,在古代,女子一般都是平平凡凡地过完了她们的一生。
而对于武则天来说,她的一生从她进去宫里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不平凡了。
宫廷篇她14岁便进了宫,被唐太宗封为才人,因其长得倾国倾城,便赐予她“武媚”的称号,所以后人也称她为武媚娘。
一个入了后宫的女人,本该安安静静地做唐太宗的妃子,奈何其天性聪颖,聪明伶俐,能言善辩,连唐太宗都夸其伶俐剔透,称其有志气。
然而,她却并未得到过唐太宗的宠爱,所以她的地位也一直不曾提高,始终都只是个才人。
太宗病逝后,她没有孩子,理应如寺为尼。
你也许会说,她的一生不就这样结束了吗?然而并不是这样的,在她在宫廷期间,她与太子李治产生了感情,并在她入寺后依然与李治有联系。
后来李治将她纳入后宫,李治非常宠爱武媚娘,此时的她一时风光无限。
而武则天也非常善于工于心计,她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排除万难坐上了皇后的位置。
临朝篇在李治患病后,因为武则天通读史书,博采众长,他便让武则天替他处理朝堂之事,后来,她便与李治一起上朝,开始了临朝听政之路。
在此期间,她上书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建议,都被李治采纳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武则天的聪明以及野心。
李治驾崩后,立太子李显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
而武则天又废除了太子,令其四子继承皇位。
由此可见,在宫廷中,亲情与权力相比,显得丝毫微不足道,竟能让她废了自己的亲儿子,而武则天的这份狠辣也最终让她成为了一代女皇。
隋唐十大美人排行榜,武则天第五杨贵妃第二,第一美的不敢看

隋唐十大美人排行榜,武则天第五杨贵妃第二,第一美的不敢看第十名,琵琶女。
大诗人白居易被贬到浔阳城,遇到一位琵琶女。
欣赏了该女一曲琵琶之后二人互诉衷肠,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
琵琶女不仅琵琶弹得好,人也长得美,有诗为证: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琵琶女当红的时候,一曲未罢,台下富二代打赏的绸缎能堆一座山。
据说现在有好多当红女主播被阔粉一打赏就是上百万,可能就是这个境界吧。
我不看视频,我不知道。
第九名,杜秋娘。
大诗人杜牧在金陵城(今南京)遇到一位老人,虽然又穷又老,但是气质殊绝。
眉宇之间仍然残存着年轻时的风韵,一打探大吃一惊,原来此女不寻常。
乃是唐宪宗的爱妃,唐宪宗死后被唐穆宗赐金放还。
杜牧也给写了一首诗,诗人么,除了写诗还能干什么。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后庭千双眉。
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
濞既白首叛,秋亦红泪滋。
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
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
椒壁悬锦幕,镜奁蟠蛟螭。
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
秋娘是标准的江南美女,肤白如脂,鼻子高挺。
天子见了唱道,爱不释手你的美,让我抱得美人归。
第八名,佳人。
安史之乱后,大诗人杜甫辗转避难,遇到一位隐居在空谷的佳人。
于是写了一首诗。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这位无名佳人是由于斗不过二奶被赶出来的,没办法带着奴婢隐居在空谷中,悲惨度日。
这么说把她赶出来的那位美如玉的新人应该上榜。
不过新人未必就比旧人漂亮,只是旧人被看惯了而已。
第七名,张红拂。
女宰相的淫荡私生活,乱伦三亲兄弟

女宰相的淫荡私生活,乱伦三亲兄弟本文导读: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独一无二的女皇帝,追随女皇左右、深受信赖的上官婉儿,尽管没有明确的封号,实际属于手握实权的“女宰相”,翻翻中国历史,这种权倾朝野铁腕女人,简直是凤毛麟角。
一方面,她资质绝佳,天赋灵犀,具有卓越的学识和文才;另一方面,她玩弄权术,驾驭政治,石榴裙下掩藏着极为淫荡的私生活。
和其他爬上权力颠峰的人物一样,上官婉儿也曾有过凄苦卑贱的出身。
因为爷爷上官仪政治上排错了队,公元664年,他们全家获罪——杀!包括上官婉儿的父亲在内,很多亲人都掉了脑袋。
这时候,可怜的小婉儿刚刚降生,还没吃几口奶,便随着母亲郑氏做了朝廷的“官奴”。
虽说侥幸保全可性命,可是处境极为低贱。
母亲拼死拼活地干苦力,跌跌撞撞地拉扯自己的小女儿。
当然,败落的官宦人家也很有见识,母亲千方百计让婉儿接受全面而严格的正统教育——这可是将来安身立命的资本。
小姑娘太聪明了,一点就透。
刚四五岁,就作得一口漂亮的诗词。
《旧唐书》在列传中讲了一个半真半假的故事:郑氏怀孕期间,梦见一名巨人送来一杆秤,嘱咐说:“持此,称量天下!”好大口气呀!称量天下,岂不就是皇帝身边说了算的人物!大概,要生儿子吧。
孰料,呱呱坠地的是个肥白的女婴——失望。
做梦的事只能当姑妄一笑了。
武则天终于给了破败的上官家族一个翻身得解放的机会。
她久闻上官婉儿的才学,便将那对可怜的母女召进了皇宫。
现场考试——满意极了,于是除了她们母女的“贱籍”,还把婉儿留在身边工作,担任掌管诏书的贴身秘书。
那年,上官婉儿刚刚14岁。
从此,她涉足政坛,一步一步接近了当朝的权力核心。
新手,总有拿不准的时候。
上官婉儿也需要宦海沉浮,不断历练。
因为不听话,武则天差一点宰了她,碍着根深蒂固的“爱才癖”,武后只在姑娘粉嫩的额头上刺了一个乌黑的犯罪标志,这种近乎毁容的刑罚叫做“黥面”。
虽说,额头不完美了,上官婉儿依旧是光彩照人的大美女。
她利用两种最厉害的东西在宫里混:一,头脑;二,姿色。
武则天与太平公主的区别在哪里

武则天与太平公主的区别在哪里?太平公主武则天是个传奇性的女人,她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
丈夫是皇上,两个儿子是皇上,她的政治才华和出众的能力在史料上都有明确的记载。
她两个当了皇上的儿子,不论是李旦还是李显都无法与武则天相提并论,只能被称为庸才,政治才华与母亲不可同日而语,而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却有着和母亲一样的不安分,她为了走母亲的路线,不惜培养政治党羽,罗列人才,企图效仿母亲,尽管她做了大量的工作,甚至“七位宰相,五出其门”但她为什么没有登上权力的高峰呢?她与母亲武则天到底有哪些同与不同?(一)政治对比武则天当了二十八年的皇后,五年的太后及十五年的皇帝,这么长的时日让她有足够的时间来培植人才,她的政治才华是有目共睹的,她的竞争对手是自己的儿子,在封建社会中,儿子必须要进孝,这样才能为世人所称道,而儿子起来反对母亲,这是大逆不道的。
在反观太平公主,她崭露头角的时候,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尽管她也很在才干和心机,但她的对手太强大了,李隆基是日后政治上的一颗最耀眼的明星,所以,太平公主尽管很强大,但对手更强大。
(二)出身对比武则天的出身就不用在这里多说了,她经历的政治磨难,远不是太平公主所能理解的,先是前皇帝的才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得以出头,又经历了千难万险的皇后历程,再蒙受“废皇后”的致命打击,让她有了太多的政治经验……而太平公主呢?从小养尊处优,虽然也培植了很多人才,但在谋略上尚不成熟。
她更多的经历用在“夺权”上,想把权利暂时交管到“弱”人的手上,听任自己的调遣,而武则天则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治国上,两个方向的截然相反,必然导致结果的不同。
(三)享乐对比武则天晚年,保养宠男,有些甚至是太平公主进献,但我们说,武则天的男宠,基于享乐,虽然后来的“二张”飞扬跋扈起来,但总体还控制在她的手中,而太平公主则不同了,她的情人很大程度上来自政治的考量,这就让她有了很多的负担,两个相同的事件,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效果,这也是太平公主紧绷的神经无法松懈的原因之一。
女皇武则天与宠妃杨玉环两大美女谁更厉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女皇武则天与宠妃杨玉环两大美女谁更厉害?
导语:武则天与杨玉环是唐朝的两大美女,都被皇帝称之为国家第一夫人,那么这两大智慧与美貌兼得的美女究竟谁更胜一筹呢?唐朝皇帝曾用一句话评价
武则天与杨玉环是唐朝的两大美女,都被皇帝称之为国家第一夫人,那么这两大智慧与美貌兼得的美女究竟谁更胜一筹呢?唐朝皇帝曾用一句话评价过她们,他是怎么说的呢?
古往今来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是能够得到当时九五至尊的皇帝的认可,那其整体美,一定是会让人有窒息的感觉。
而武则天与杨玉环都是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并且成为了当时的国家第一夫人。
武则天与杨玉环相同点不但同样是山西人,同样都是第一夫人,同样都是玩的父子“三角恋”。
不过不同的是,武则天最终的归属权由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获得。
杨玉环的最终归属权则是由寿王李瑁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获得,而武则天是政治家,杨玉环则是音乐家、舞蹈家。
从此可以折射出初唐和中唐时期整个国家取向的不同。
一个国家的忧患意识的最好体现就是女人的表现,有句诗不是叫“商女不知亡国狠,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个女人如果忧患意识都空前强烈,那么一个国家必定昌盛,如果一个女人没有国家忧患意识,国家不亡也衰,而武则天与杨玉环则是最好的说明。
看看武则天与杨玉环的专业就能看出,武则天的专业是政治,而杨玉环的专业是艺术。
如果两个所处时期调换一下,肯定也不会被皇帝所欣赏,女人的美不但靠外表,而是靠气质,而气质的来源则是其内心的文化知识的长期积淀。
武则天与杨玉环虽然同样出身在官僚家庭,但是成份却不相同,武
生活常识分享。
唐太宗一生中的四大极品女人

唐太宗一生中的四大极品女人若论完美~唐太宗李世民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政治上~他协助父亲李渊一手建立了中国所有朝代中最为强盛的唐朝,军事上~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平定了当时与其一起逐鹿天下的各路英豪,爱情上~他更是桃花运不浅~一口气把最贤慧的长孙皇后、天才美女徐惠妃、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前朝公主大杨妃等四大极品女人全部揽入怀中。
同行中的前赵皇帝石虎虽然拥有四万名美女常伴左右~却没有一个被历史铭记的,唐玄宗李隆基虽然晚年得到一代美人杨玉环~但最后眼睁睁看着她被吊死~所以纵观五千年华夏历史~唐太宗无疑是中国最有桃花运的君主。
那么这四位极品女人到底有多好呢,请听我慢慢细说。
一、最完美的皇后——长孙氏极品关键字:称职1称职的皇后不在少数~但是集好儿媳、好妻子、好皇后、好国母于一身的却不多~而且更难得的是她有位万中无一的好丈夫。
说起长孙皇后的出身~许多人并不知道她是胡人的后代~祖先是北魏拓跋氏~随着北魏孝文帝的姓氏改革~几经折腾她们家这一支最后改姓长孙~她的父亲长孙晟在隋朝官至右骁卫将军。
长孙皇后很小时就知书达理~饱读经书~在今天的孩子们刚刚迈进中学大门的13岁时~她已经迈进了洞房~嫁给了正值雨季~时年17岁的李世民(古代就是好~青春期不用进行生理教育~直接上岗)。
古代的人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很早熟~长孙无垢在13岁的年纪就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照顾丈夫起居~无需娘家操心~俨然一个称职的李家二少奶奶。
就孝道而言~长孙皇后不仅做得好~而且做得有始有终~即使后来成了母仪天下的大唐帝国皇后~她还是一如既往地保留着好儿媳应有的美德~对退休赋闲的太上皇李渊侍奉有佳~每天早晚都去请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调节他的生活起居~与寻常百姓家的儿媳们并无两样。
这样的孝道恐怕在历代皇后中难有匹敌者~即使有~出自真心的又能有多少。
对于李世民~长孙皇后在丈夫身份变迁的不同阶段~她成功饰演了不同类型的妻子。
李世民21岁随父在晋阳(今太原)起兵~一路东征西讨~打入关中~建立大唐~随后又与王世充、窦建德等豪强作战~短短数年~就平定了偌大的一个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说武则天是在女人中的成就最高其实还有一个比
她更高的女人
本文导读:
刘娥
刘娥是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女人。
她的父亲是虎捷都指挥使,后来不幸家道中落,母亲庞氏无力抚养,带着襁褓中的幼女寄居娘家。
刘娥自幼聪明伶俐,在读书识字的同时,学会一手击鼗的技艺,善说鼓儿词。
长到十三四岁时嫁给一名年青银匠,跟着丈夫一起来到京城开封谋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襄王,而这个襄王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
不久,这位远道而来的街头卖艺女就和大宋王朝的皇子坠入了情网。
刘娥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与赵恒年貌相当,很快如胶似漆。
可是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看不起刘娥,认为刘娥勾引赵恒走上邪路,劝赵恒赶走刘娥,赵恒不听,只好报与宋太宗,太宗大怒下旨:命令将刘娥逐出京城,并为十七岁的赵
恒赐婚。
此时赵恒被封为韩王,新娘是忠武军节度潘美十六岁的八女儿,潘氏受封为莒国夫人。
赵恒迫于皇命把刘娥送出王府,却不愿离开刘娥,把刘娥偷偷藏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里,不时私会。
这样偷偷摸摸的和刘娥过了十五年。
宋太宗至道三年三月癸巳日,五十九岁的宋太宗赵光义病逝,遗诏传位于已立为太子两年的赵恒。
赵恒继承大统登上皇位,即宋真宗。
宋真宗虽有后宫三千佳丽,但却并未忘情于刘娥,很快就把刘娥接入宫里。
景德元年正月(公元1004年),封刘娥为四品美人,刘娥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和真宗在一起了。
刘娥已经三十六岁的了,可她聪慧温柔,一直获得真宗的专宠,于是被封为二品修仪,不久又晋封为一品德妃。
她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里的15年,长年幽居,博览群书,研习琴棋书画,早已才华出众。
宋真宗也是天资聪悟,刚继位时也算有一番作为,后期却变得日益荒唐和昏聩,所幸的是宋真宗为大宋培养了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刘娥
出身贫寒的刘娥凭借自己聪慧的天份,通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住本末。
宋真宗退朝,还要应付繁多的密奏,常
常批阅到半夜,刘娥都参与其中。
宋真宗不加以阻止,宫闱事有疑问的,刘后就以效法旧事应答。
繁多的奏章密报让人费神,有红袖添香的美人于旁协助,宋真宗早就把牝鸡司晨的危言扔到九霄云外了,并乐在其中。
刘皇后在无数个深夜枯坐中,明白了大宋的国家机器是如何运转的,只消将纤细的御笔轻轻一挥。
刘娥剧照
开禧四年,宋真宗龙体欠安,大事多由刘后决断。
她永远忘不了那个露冷风高的七月秋晚,受先帝亲近,权势日炽的宦官周怀政纠集党羽密谋,欲在本月二十五日废掉刘皇后,诛杀宰相丁谓,尊病中的皇帝为太上皇,重新起用寇准为相,辅佐太子继位为皇帝。
有人暗中报信给丁谓,呈告病中的先帝,果断地将周怀政斩首,阻止了这场政变,不然后果不堪
设想。
剿灭周怀政党羽,内廷中再也没有和刘皇后抗衡的势力了。
宋真宗便宣布皇太子设立资善堂,和大臣决断政事。
两年后真宗驾崩,留下年仅十一岁的遗孤赵桢。
刘娥剧照
仁宗幼小,丁谓想独揽大权,欺上瞒下,欺刘娥是女子无见识,刘娥当初为巩固后位培植他,多年来养成丁谓诸多的不法举动,此时早已查知,决心除掉他。
当年的六月,与丁谓勾结的宦官雷允恭被诛,丁谓罢相贬谪。
丁谓被贬后,刘娥开始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断朝廷事宜,正式垂帘摄政。
刘娥治国有方,号令严明,赏罚有度,虽然难免有些偏袒家人,但并不纵容他们插手朝政。
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都得到了她的重用,在刘娥的的管理下,刘氏姻族也没有做出为害国家的祸事。
刘娥在后宫的生活非常简朴,当初身为皇后时的简朴作风,当了太后依然未改。
宫中侍女见皇帝侍女服饰华丽,觉
得自己身为太后侍女,怎么能被比下去呢?报与刘娥,刘娥不为所动,“那是皇帝嫔御才能享用的,你们哪有这样的资格。
”尽管刘娥掌权日久,不愿把权柄交给仁宗,但她却依然是个慈母,仁宗少时体弱多病,刘娥忙于政务,让杨淑妃照顾着小皇帝。
仁宗称刘娥为“大娘娘”,杨妃为“小娘娘。
”
真宗
虽然刘娥不愿还政于仁宗,却并未想过自立。
朝中大臣程琳曾献图《武后临朝图》,刘娥亲掷于地,大声喝斥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刘娥的明确表态,群臣如释重负,仁宗也心怀感激,恭孝唯谨,更于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九月颁布诏书,将太后生辰长宁节的仪礼升级到与皇帝生辰乾元节相同的程度。
明道二年二月,要举行祭太庙大典,刘娥自觉天命已不久,想在生前穿一次天子衮冕,便提出自己要着衮
冕祭祀太庙。
群臣大哗,却只得将皇帝衮衣上的饰物稍减了几样,呈了上去。
二月乙巳这天,皇太后刘娥穿着天子衮衣、头戴仪天冠,在近侍引导下步入太庙行祭典初献之礼。
为了将这场典礼搞得功德圆满,亚献者为皇太妃杨氏、终献者为仁宗皇后郭氏。
仪式结束后,刘娥在太庙文德殿接受了群臣给自己上的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
此后,彻底还政于儿子仁宗。
仁宗
三月,刘娥病重,仁宗大赦天下,四处征召名医,然而却无法挽留刘娥的命,几天后,刘娥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第二日,仁宗在皇仪殿召群臣,哭道:“太后临终前数度拉扯身上衣服,可有什么心愿未了?”参知政事薛奎曰:“太后不愿先帝见她身穿天子服入葬。
”仁宗恍然大悟,下令给刘娥换上皇后冠服。
仁宗正自伤感,群臣却纷纷上议,说刘娥并非他生母,生母是李宸妃,而燕王更说李宸妃是太后毒死的。
仁
宗震惊,派人召来李用和,让他亲自去查看李宸妃的棺木。
见李宸妃葬品如一品夫人,甚至身穿皇后服,仁宗大悔,叹道:“人言岂可尽信。
”来到刘娥牌位前拜谢自责:“从此后大娘娘的生平可清白分明了。
”而上谥号之时,刘娥谥为四字:庄献明肃皇后,后改章献明肃皇后,而一般皇后只谥二字;生母李宸妃谥为庄懿皇后,后改章懿皇后。
仁宗
半年后,仁宗下诏,刘娥和李妃同时迁葬永定陵。
灵柩起驾这天,仁宗先为刘娥发引,不但执孝子礼,还不顾宰相们的劝阻亲自执绋之礼,一直步行送出皇仪殿。
随后他才再去往李宸妃下葬的洪福院为生母起灵,伏在棺木上痛哭道:
“劬劳之恩,终身何所报乎!”刘太后晚年的时候问大臣李迪:“卿向来不想我干预国事,有些过了。
我十几年保养天子之至,卿以为何如?”李迪性格风烈,大半生都是刘太后的政敌,终于说了句公道话:“臣蒙受先帝厚恩,今天看到天子的圣明,臣以前不知皇后的盛德,乃至于此。
”二人从此冰释前嫌。
《宋史》给予刘娥高度的评价:“当天圣、明道年间,天子年轻,母后临朝称制,而内外肃然,纲纪得以树立,朝政没有大的缺失,奸邪的人不能肆意妄为,是谏官用人得到的结果。
”也算是对刘太后临朝摄政期间的盖棺论定。
这个评价应该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所难能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