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合集下载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共53张PPT)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共53张PPT)
缺点: ❖ 易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集聚。
主要案例:北京、巴黎等
2、分散式布局
因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 干道的分割,形成若干分片或分组,就近生产组织 生活的布局形式。
❖ 1) 分散式布局的优点 ❖ ⑴ 布局灵活,城市用地发展和城市容量具有弹性;
❖ ⑵ 环境优美,贴近自然;
❖ ⑶ 各城市物质要素的布局关系井然 有序,疏而有致。
1)、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城市建设始于局部
整体>∑局部
•局部地区建设的集积构成城市整体
•整体对局部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导向作用
•局部的规划建设合理与否影响城市整体发展
2)、北京平安大街修建:
从保护城市文化的全局出发,有“面朝后市”的历史渊 源,地下还有唐代墓葬群、元大都城墙遗址、明代雨水 方沟等文物古迹,原规划70米的红线后改为28~33米, 做到“平安大街文物平安”。
“黑线”规定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市政管网;
城市用地布局艺术;
(1)城市总体艺术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关系
价值上。如雨水排放、绿化、 公园、防灾 。 道路、地下管网、通讯、绿化、垃圾处理设施等
一个城市的规划,不仅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应具有优美的景观。
进行方案比较不能单纯的从狭义的经济观点出发,应当首先考虑城市总体布局的合理性。
4、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
指城市规划布局中要留有发展用地,对外界发展条 件的变化要有足够应变能力和相应措施。
有“弹性”----即是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各组成部分对外
界变化的应变能力。 经济发展速度的调整-----科技创新发展--政策的调整
城市空间布局也要有适应性,使之在不同发展阶段和 不同情况下相对比较合理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与规划成为了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涉及到城市发展方向、功能分区、用地规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效益、空间效益以及环境生态效益。

因此,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至关重要。

一、规划的核心目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协调城市用地空间布局与城市发展需求,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环境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城市的产业优化和升级需求,避免过度集中某一特定产业,引导产业分散布局,提高城市竞争力。

二、空间布局的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城市布局的整体和谐性原则、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原则、用地利用效率与空间适度开发原则、空间利益的均衡与公平原则、空间整体疏导与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1.城市布局的整体和谐性原则城市规划的整体和谐性原则是指在城市空间布局中注重形成具有合理结构、合理比例的城市整体布局,使得城市内的各个区域之间形成良好的社会与经济联系,满足城市功能的全面发展需求。

2.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原则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应当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平衡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的保护,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同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布局生态绿地,提高城市的生态可持续性。

3.用地利用效率与空间适度开发原则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应充分考虑用地的效益和效率问题,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要以节约用地为基本原则,避免过度占用农田和生态敏感区,注重充分利用城市闲置土地和老旧厂房,进行合理的城市更新和再利用。

4.空间利益的均衡与公平原则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应以公正、公平的原则安排土地利用空间,注重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平衡,避免土地利用造成的社会不公现象。

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合理调控土地市场,保障市场供求平衡和价格公正。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与用地布局ppt(共84页)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与用地布局ppt(共84页)
1. 交通运输本身就是国民经济四大生产部门之一 2. 交通是城市化过程的先决条件 3. 城市大多数位于水陆交通的枢纽地
07.08.2019
6
07.08.2019
7
(二)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1. 对工业的性质与规模有很大的影响; 2. 确定了城市的贸易,旅游等方面的发展; 3. 交通枢纽城市,直接影响城市的人口规模。
城市道路的功能:
(1)影响城市总体布局的形态 (2)为城市基础设施管道提供地下空间 (3)沿街建筑采光、通风,逃生通道 (4)城市开发的最低限度的必要条件 (5)构成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因素 (6)户外活动场所
07.08.2019
10
二、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一)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布局的基础上,组 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07.08.2019
22
机动车道的宽度 = 所需车道数 × 一条车道的宽度
–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 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 人行道的宽度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 道路横断面类型 板
• 红线宽度的确定 07.08.2019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
性质、流量、形式
23
07.08.2019
24
(六)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 沿道路中心线纵向所作的垂直截面。
–道路纵断面形式
–波浪式、锯齿式
–道路坡度
• 机动车最大坡度
3%
• 非机动车坡度
2%
07.08.2019
25
四、停车场布置 (一)停车场规模
1. 道路功能清楚、系统分明

城规原理07主要用地的规划布局-仓储用地

城规原理07主要用地的规划布局-仓储用地
*
*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城市规划原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第七章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仓储用地
仓库的分类
22%
仓库用地规模
40%
仓储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
38%
主要内容提要
仓储用地:指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主要包括仓储企业的库房、对地、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不包括工业企业内部、对外交通设施内部或商业企业内部的专用仓库。 仓储用地是城市用地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其他功能部分如工业、对外交通、城市道路、生活居住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对城市交通与环境有很大影响。
5
仓库用地规模
仓库的分类
1.一般原则
二、仓储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
*
节约用地,留有余地;
4
处理好和居住用地的关系,居住用地优先;
5
技术要求:有坡度、地下水位不能高、土壤承载力高
1
交通运输条件;
2
利于建设和经营使用:同类集中、不同类分开
3
满足卫生、安全方面的要求
6
*
2.仓储在城市中的布局
二、仓储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
*
仓库的分类
1
2
从城市的卫生安全角度,仓库可按储存货物的性质及设备特征分为: 一般性综合仓库:对城市环境无污染 特种仓库:对交通、设备、用地有特殊要求,或对城市卫生、安全有影响
从城市使用的角度,可按仓库的职能分为: 储备仓库:规模较大,对外交通要便利 转运仓库:与对外交通设施密切结合 供应仓库 收购仓库
二、仓储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
影响规模的因素 城市规模与发展战略 城市储藏货物的特点、性质 国家经济力量与人民生活水平 仓库建筑在城市的布置与楼层比例

如何进行建筑用地规划与布局?

如何进行建筑用地规划与布局?

如何进行建筑用地规划与布局?
建筑用地规划与布局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设计的基础。

一个合理的建筑用地规划与布局,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还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那么,如何进行建筑用地规划与布局呢?
首先,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

了解建筑用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气候、交通、周边环境等条件,以及城市规划的要求和居民的需求。

通过调研和分析,确定建筑用地的功能定位、规模、发展方向等。

其次,要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根据建筑用地的特点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合理安排各类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间距、道路、绿化等空间要素。

要注意建筑物的采光、通风、安全、舒适等因素,以及城市的美观和交通的流畅。

再次,要进行科学的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是建筑用地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道路交通、停车设施、公共交通等方面。

要根据建筑用地的特点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以满足居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

最后,要进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

建筑用地规划与布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的建设。

总之,建筑用地规划与布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实现建筑用地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例析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的情景分析法

例析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的情景分析法

112YAN JIUJIAN SHE例析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的情景分析法Li xi cheng shi yong di bu ju gui hua fang an de qing jing fen xi fa秦江一、背景和目的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用地布局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复杂性极强一个问题。

过去,在城市规划编制中,通常是根据规划师的经验认识、有限的公众参与以及简单的图层叠加,制定出布局方案,在制定这种方案的过程只把有限的区位因子考虑到了,很容易出现因小失大的问题,从而不得不反复新修改规划方案。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显著发展,对城市用地布局造成影响的区位因子不断增多,进而逐渐增强了方案生成过程的复杂性;同时,新的城乡规划法对规划过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极为重视,明确指出,用地布局规划方案既要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导向体现出来,同时可以使粮食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灾害避让等约束目标得到满足。

在此形势下,传统城市规划手段已经已远远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急需有一种和多种情景分析相适应的城市用地布局模拟和方案的方法。

基于此,本文欲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福州温泉生态城项目发展定位目标,探索一种实用的基于GIS 的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及规划布局的情景分析方法,为规划项目的修编提供借鉴。

二、项目概况中国温泉旅游产业经过10余年的高速发展,已开始进入“群雄并起”的区域市场板块竞争时代,福州要成功实现打造“温泉之都”的战略目标,必须以全国乃至全球的视野来审视自己,才能在新一轮的全国温泉旅游发展浪潮中找准位置、彰显特色,才能在区域市场板块竞争中占据主动、后发先至。

项目位于福州北部的晋安区宦溪镇,距市区仅一山之隔。

建设中的绕城高速开通后,距市区的路程缩短至5km,将成为福州城市向北翼发展的黄金地带,区位优势突出。

占地6.23km 2(9355亩),建设用地面积约2862亩。

城市用地规划中的产业空间布局

城市用地规划中的产业空间布局

城市用地规划中的产业空间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用地规划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其中,产业空间布局作为城市用地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城市用地规划中的产业空间布局,旨在为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一、产业空间布局的背景和意义产业空间布局是指在城市用地规划中,根据不同产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合理划分和安排不同的用地区域。

它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功能完善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个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可以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有助于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和资源利用效率。

产业空间布局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在一个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下,不同产业可以有序地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产业空间布局也能够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提高城市的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二、产业空间布局的原则和方法在进行产业空间布局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以确保布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首先,要根据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产业特点,确定不同产业的空间需求和布局要求。

其次,要考虑城市的空间结构和交通网络,合理划分不同产业的用地区域,避免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

此外,还要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

在具体的产业空间布局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分区域、分功能、分层次”的原则。

即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和需求,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等,并在每个功能区域内进一步划分不同层次的用地,以满足不同产业的需求。

另一种方法是“产业集群化发展”。

通过将相同或相关的产业集中在某一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产业的协同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产业空间布局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产业空间布局的原则和方法,我们可以从一些成功的案例中汲取经验。

用地布局规划

用地布局规划

第五章用地布局规划第一节居住用地第一条居住用地规划原则1.建设以人为本,舒适、文明、安全、优美的都市化、生态化高品质居住区。

2.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居住用地相对分片集中,居住区与公共设施及绿化均衡协调。

3.各居住区内部结构完善,有良好的交通、绿化设施,以及多层次、内容丰富的居住区公共服务体系。

居住社区设置社区中心,基本社区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为主。

4.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选择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作为居住用地,将水面、绿化等自然环境引入居住区设计,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5.合理利用土地,提供多样化的居住用地形态——本着合理用地、丰富景观的原则,提供多样化的居住用地类型。

6.撤村并点与新区开发并举,兼顾回迁房建设和商品房开发。

第二条居住用地建设控制标准居住区内各类设施的用地指标应严格按照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的要求执行。

第三条居住用地规模规划居住用地455.23公顷,其中二类居住用地422.91公顷,中小学用地32.41公顷,占城乡建设总用地面积35.29%,规划人口13万人,人均居住用地35.02平方米。

第四条还迁区居住用地1.小营片区,规划面积18.97公顷,安置小营、北寺和南寺三个村庄。

2.黄庄片区,规划面积26.98公顷,安置南黄庄乡、三里屯和东洲三个村庄。

3.老米店片区,远期规划面积33.27公顷,安置城上、老米店、马家口和六合庄四个村庄。

第五条出让区居住用地出让区居住用地:用于商业开发的居住用地,规划面积为409.28公顷。

第六条居住社区1.居住社区一:居住用地106.84公顷,居住人口3.7万人,以新建为主,包括黄庄片区拆迁安置地,住宅建设应注重与铁路的隔离,景观环境的塑造。

2.居住社区二:居住用地95.54公顷,居住人口2.2万人,以新建为主,住宅建设应注重与北运河景观带相协调,景观环境的塑造。

3.居住社区三:居住用地134.63公顷,居住人口2.2万人,以新建为主,住宅建设应注重与水系、生态湿地的关系,景观环境的塑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达性较好; ❖ 有着很强的向心紧凑发展的趋势,有高密度的、
具有展示性的富有生命力的市中心。 ❖ 易于组织城市的轴线系统和景观。
星状(枝状)
环状
精选pp带t 状(线状)
12
1、集中式布局
1 ) 集中式布局的优点
① 布局紧凑,节约用地;
② 容易低成本配套建设基础设施;
③ 居民工作、生活出行距离较短,城市氛围浓郁,
交往需求易于满足。
精选ppt
13
2)集中式布局的缺点
❖ ① 城市用地功能分区不十分明显,工业区与生活居 住区紧邻,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
内部结构: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
人口流动
城市产业结构的完善
投资环境
社会结构的演化
精选ppt
3
社会结构的演化
• 城市居民老龄化
• 小户家庭和独生子女明显增多
• 社会治安与犯罪率升降
• 就业岗位分布与居民迁移意向
• 外来人口的集聚与管理
• 城市不同地段社会环境的差异
• 城市更新与社区网络的保存等
精选ppt
❖ 城市总体布局是对某个特定城市未来形态结构 的研究、预测直至最终确定。大致上可分为集中和 分散两种类型。
集中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分散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精选ppt
11
城市平面形态类型---城市总体布局形式
1.集中式城市总体布局
网格状 环形放射状
组团式
2.分散式城市总体布局 星座式(母城和卫星城模式) 城镇组群式(散点式)
从保护城市文化的全局出发,有“面朝后市”的历
史渊源,地下还有唐代墓葬群、元大都城墙遗址、明
代雨水方沟等文物古迹,原规划70米的红线后改为
28~33米,做到“平安大精街选p文pt 物平安”。
9
4、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控制相结合
指城市规划布局中要留有发展用地,对外界发展 条件的变化要有足够应变能力和相应措施。
点和要求,对城市各组成用地和空间进行统一安排,以保障
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城市安全和整体运行效率,塑造优美
的城市环境和形象。
精选ppt
1
❖ 一、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 1、城乡结合、统筹安排 ❖ 2、功能协调、结构清晰
❖ 城市布局要保障城市功能的整体协调、安全和运转高效。 工业——生产协作、设施共享;交通条件;污染与隔离 居住用地、文教用地应布置在环境较好的地段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与科研、高校设施毗邻 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储避开居民区,保证隔离地带 城市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
(1)有效筹措建设资金,加大投资力度; (2)上下部结构建设速度精选协ppt调,开发总量要平衡。 8
3、城市局部地区与整体布局相结合
1)、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城市建设始于局部
整体>∑局部
•局部地区建设的集积构成城市整体
•整体对局部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导向作用
•局部的规划建设合理与否影响城市整体发展
2)、北京平安大街修建:
第六章 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第一节 城市总体布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体布局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以及工程技术
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反映。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它是
一项为城市长远合理发展奠定基础的全局性工作,并用来指
导城市建设,作为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

❖ 城市总体布局的任务是在城市性质和规模基本确定后, 在对城市用地评价和用地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城市自身的特
对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按价值规律分类:
• 生产经营型——直接为生产与流通领域服务的,
如上水、煤气、热力、桥梁、停车场。
• 经营服务型——以社会服务为主,一定收入补偿
营运成本,如公共交通等
• 社会服务型——面向整个社会,其价值体现在社
会价值上。如雨水排放、绿化、 公园、防灾 。
4)、促进上下部结构协调发展的关键
❖ ② 城市用地大面积集中连片布置,不利于城市道路 交通的组织;
❖ ③ 城市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摊大饼”的现象。
精选ppt
14
3) 集中式布局的适用对象
对一些规模不大、建设项目不多的大中小城市, 特别是没有大规模、高污染或对用地条件没有特殊要 求的工业城市,在地形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采取集 中式布局。
4
经常选择的十项社会指标---反映居民生活质量
❖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
❖ 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即“恩格尔系数”
❖ 平均预期寿命
❖ 每千人医生数
❖ 婴儿死亡率
❖ 中学入学率
❖ 每户居民拥有住房
❖ 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量
❖ 人均生活用电
❖ 人口自然增长率 精选ppt
5
2、城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协调发展
1)、城市下部结构 • 城市基础设施:
道路、地下管网、通讯、绿化、垃圾处理设施等
•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放利用:
人防、地下交通、地下水资源保护利用
2)、下部建设滞后难于适应上部发展需要
表现:投资力度小,设施老化
基础设施投资经营模式不合理
——政府投资精选大ppt,资金回收少
6
城市规划中的线是指?
“红线”主要针对道路控制;
“绿线”是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单位绿地和 环城绿地等;
“蓝线”规定城市水面,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及护堤;
“黑线”规定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市政管 网;
“紫线”规定历史文化街区;
“橙线”轨道交通管理;
“黄线”地下文物管理;
灰线:-----外围控制界限,即建筑密度和建筑
高度控制线。
精选ppt
7
3)、城市基础设施的有偿使用
❖ 3、依托旧城、紧凑发展 ❖ 4、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 有长远观点和科学预见性,科学布局,方向明确
精选ppt
2
二、 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
即整个城市空间的合理部署和有机组合,必 须动态地、综合地解决城市问题和发展方向。
1、城市内外部综合协调发展
城市化进程
外部结构:影响城市发展的外部因素 国家建设项目
精选ppt
15
(1)网格状
❖ 形态规整,由相互垂直道路网构成。
❖ 易于各类建筑物的布置,但易导致布局上的单 调性。
❖ 适合于城市向各个方向上扩展,但不易于形成 显著的、集中的中心区。
❖ 适于汽车交通的发展,不适于地形复杂地区。
精选ppt
16
(2)环形放射状
优点: ❖ 城市由放射形和环形的道路网组成,城市交通的
有“弹性”----即是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各组成部分 对外界变化的应变能力。 经济发展速度的调整-----科技创新发展--政策的调整
城市空间布局也要有适应性,使之在不同发展阶段 和不同情况下相对比较合理
精选ppt
10
三、城市总体布局主要模式
❖ 城市总体布局是对不同城市形态的概括表述, 是城市功能和结构的高度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