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关于人工智能能否超过人类智能的讨论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把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个学科,对这些学科的认知也进入了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促使大量的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外就进行了非常激烈的辩论。本文做出了人工智能只能作为人类工具而不可能超过人类智能的论断,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类智能的功能模拟。机器思维和人工智能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有其值得重视的一面,但机器思维只是人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和补充,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机器思维同人类思维二者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其思维的物质承担者不同,在智能活动中的地位和思维程序也不同,所以有本质的区别。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智能所特有的创造性和社会性,只不过是人类智能的延伸,至多只是部分地超越人类智能而不能完全地战胜人类智能。本文最后得出结论:人类对人脑的功能会不断地进行认识,从而人工智能会不断的迫近人类智能。但从动态分析上,即人类智能也在不断的进化和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能主体客体化的产物,其作用和功能受到人类智能的制约所以要低于人类智能,人工智能在整体上是不能最终代替和战胜人类智能的。

关键词: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智能模拟

1.研究背景

人工智能这个术语自1956年由数学家麦卡锡正式提出,并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的名称被使用以来,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孕育期、形成期、知识应用期、和综合集成这四个阶段。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是一门综合了计算机科学、生理学、哲学的交叉学科。“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美国计算机协会组织的达特莫斯(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人工智能的概念由于智能概念的不确定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童天湘在《从“人机大战”到人机共生》中这样定义人工智能:“虽然现在的机器不能思维也没有‘直觉的方程式’,但可以把人处理问题的方式编入智能程序,是不能思维的机器也有智能,使机器能做那些需要人的智能才能做的事,也就是人工智能。”【1】

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几个学派,最主要的两个学派是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行为主义是后来形成的一个学派【1】。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外就进行了非常激烈的辩论。既有一部分人认为人工智能只能作为人的工具的延长而不可能取代人的大脑的工具论,本人也支持此种观点,即:人工智能诞生的初衷是作为人类工具的延长,其作用从其诞生的那一天就已经定性,人工智能只能作为人类智能的附庸和补充,而不可能对人类智能构成挑战,更不可能取代人类智能。

也有一部分人持人工智能一定会战胜人类智能的观点,他们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行类比推断,对比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相对发展的速度和加速度,认为人类智能虽然在短时期内还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从人工智能近些年突飞猛进的发展

速度和加速度来对比人类智能对等时间发展来看,人工智能战胜人类智能绝对只是时间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许多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对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关系也有进行讨论分析的必要。

本文通过综合最新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理论和成果对以往的工具论和纯进化论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从一些角度再次去分析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并尝试着给出新的结论:人类对人脑的功能会不断地进行认识,从而人工智能会不断的迫近人类智能。但从动态分析上,即人类智能也在不断的进化和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智能主体客体化的产物,其作用和功能受到人类智能的制约所以要低于人类智能。

2.人工智能只能作为人类工具而不可能超过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诞生起就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得益于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的日新月异而得到迅猛发展。主要表现在军事、医疗、科技等等领域。而对人工智能这种发展速度的担心也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关系的讨论,并由此出现了针锋相对的两种论断:

(1) 人工智能只能作为人类工具而不可能超过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类智能思维的模拟从方法论上讲模拟一般分为两种结构模拟和功能模拟结构模拟方法根据系统之间形态结构的相似性运用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方法用模型去模拟对象通过模型来间接地研究原型的规律性这种传统模拟方法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当系统之间在形态和结构上相差极大,或原型的结构机制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时,结构模拟方法就很难进行对人脑进行结构模拟,就是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试图制造出类人脑,其模拟的前提是人脑这个原型的结构机制已有了可靠的理解。但是由于人脑这一巨大系统的极端复杂性,当代脑科学尚没有弄清其结构机制,所以从结构上模拟人脑现代科学尚处在研究试验之中。

机器思维和人工智能在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有其值得重视的一面,但机器思维只是人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和补充,而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机器思维同人类思维具有本质的区别:

第一,二者的物质承担者不同。智能机器毕竟还是机器,电脑只不过是人脑的模拟物,它只是由一些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和线路,组成的机械的、物理的装置,并用软件方法等按程序模拟人的思维活动,纯系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工智能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对人类思维规律的掌握和模拟。而人的思维的物质承担者是人脑,是高度组织起来的复杂的体系,人类智能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是一个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运动过程。人类思维的生理机制,是在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之下,特别是在第二信号系统的主导作用下经过人脑对刺激物连续的分析和综合,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联系系统,是一种有高级神经中枢组织的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

第二,二者在智能活动中的地位不同。人类的智能活动同实践活动一样,在系统结构上是由主体、中介和客体构成的,只有人才是智能活动的主体,而智能机器只能在人的事先安排的程序下工作,只能按照人赋予的思维功能对外界作出反应,只能充当智能活动的中介或被人认识和改造的客体,因此,如果根据智能机器能够利用机械的、物理的特性模拟人的某些智能活动,就认为机器可以作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