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据库应用》实验指导书
2015网络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网络数据库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系2015年3月目录实验一数据库和数据库表操作 (1)实验二数据库单表查询 (5)实验三数据库多表连接查询 (9)实验四数据库嵌套查询和组合查询 (11)实验五数据的更新 (17)实验六 T-SQL语言 (19)实验七视图与索引 (24)实验八存储过程的实现 (27)实验九触发器的实现 (32)实验十数据库的安全性 (36)实验十一备份、还原与导入、导出 (37)实验十二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38)参考资料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方风波. 网络数据库项目教程.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吴德胜. SQL Server入门经典.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公共邮箱:fosucomputer@邮箱密码:computer学生-课程数据库xscj中用到的四个表文件如下:1.学生表(Student表)Student表(学生表)结构Student表(学生表)记录2.课程表(Course表)Course表(课程表)结构Course表(课程表)记录3.成绩表(SC表)SC表(成绩表)结构SC表(成绩表)记录4.系表(Department表)Department表(系表)结构Department表(系表)结构实验一数据库和数据库表操作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利用查询窗口和对象资源管理器进行数据库及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2.掌握索引的建立与删除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建立数据库【SY1-01】通过企业管理器或查询分析器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xskc。
CREATE DATABASE xscjON PRIMARY(NAME='xscj_data',FILENAME='E:\sjk2015\xscj.mdf')LOG ON(NAME='xscj_log',FILENAME='E:\sjk2015\xscj.ldf')【注】先在E:盘上建立一个文件夹(例如:E:\sjk2015),数据库文件保存到自建的文件夹中。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第二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高荣芳编计算机工程实验室2011年9月目录1实验前的准备 (1)2 实验1数据库和数据表基本操作 (17)3 实验2 数据查询 (20)4 实验3 索引及视图操作 (22)5 实验4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23)6 实验5 T-SQL程序设计 (24)7 实验6 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 (26)8 实验7 安全管理 (28)9 实验8 图书借阅信息系统数据库模式设计及应用 (29)1实验前的准备1.1 课程实验标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相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程。
课程概括性的介绍了数据库技术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阐述了数据库设计、实现的基本过程,同时也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最新进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实现方法,能够根据应用需要分析设计实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实践,配合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步骤,熟悉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并对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某一典型系统(如SQL Server 2000)有较深入的了解,使学生对数据库系统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
1.课程实验的目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上机实验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
(2)通过使用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了解一种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掌握其操作技术。
(3)通过实验题目的上机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主要软件实验环境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2000或更高级的版本。
数据库管理系统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标准版或更高级的版本。
3.课程实验的基本要求(1)每次实验前,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清楚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学生应当先弄清楚相关的理论知识,预习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认真准备好实验程序和数据,避免出现盲目上机的行为。
网络数据库编程实训指导书

《网络数据库编程》实训指导书交通信息学院信息技术系2013-9目录题目1 学生成绩(XSCJ)数据库操作 (3)题目2 图书管理数据库操作 (11)题目3 企业员工信息数据库操作 (13)题目4 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16)说明:题目1、题目2是必做题,完成后可选做题目3和题目4题目1 学生成绩(XSCJ)数据库操作1、创建学生成绩(XSCJ)数据库及其表结构表A.1 学生情况表(表名XS)结构列名数据类型长度是否允许为空值默认值说明学号char 6 否无主键姓名varchar 8 否无专业名varchar 10 是 1 男1女0 性别bit 1 否无出生时间datetime 8 否无总学分int 4 是无备注text 16 是无表A.2 课程表(表名KC)结构列名数据类型长度是否允许为空值默认值说明课程号char 3 否无主键课程名char 16 否无开课学期tinyint 1 否 1 只能为1~8 学时tinyint 1 否无学分tinyint 1 是无表A.3 学生与课程表(表名XS_KC)结构列名数据类型长度是否允许为空值默认值说明学号char 6 否无外键课程号char 3 否无外键成绩tinyint 1 否无学分tinyint 1 是无2、向学生成绩XSCJ数据的表中插入样本数据(1)学生情况表(表名XS)数据样本(2)课程表(表名KC)数据样本(3)学生与课程表(表名XS_KC)数据样本利用sql语句完成下列数据操作:1、查询XSCJ数据库的XS表中各个同学的姓名、专业名和总学分2、查询XS表中计算机专业同学的学号、姓名和总学分3、查询XS表中计算机系同学的学号、姓名和总学分,结果中各列的标题分为指定为number,name和mark4、查询XS表中计算机系各同学的学号、姓名和总学分,对其总学分按以下规则进行替换;若总学分为空值,则显示“尚未选课”;若总学分小于50分则显示为“不及格”;若总学分在50分与52分之间,显示为“合格”;若总学分大于52分,显示为“优秀”。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实验指导书11

《数据库技术及应⽤》实验指导书11《数据库技术及应⽤》实验指导书Experiment Instruction Book of Databas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课程代号:B50333041适⽤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传播与管理学院实验⼀、SQL Server 2000系统的安装及配置⼀、实验⽬的1.熟练掌握SQL Server 2000系统的安装过程。
2.熟悉SQL Server的系统环境,主要是对“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的熟悉和使⽤。
⼆、学时3学时三、实验步骤1.安装SQL Server 2000系统将安装光盘放⼊CD-ROM,将⾃动弹出“SQL Server⾃动菜单”界⾯,如果没有⾃动弹出则选择光盘根⽬录下的autorun.exe,双击运⾏,如图1所⽰:图1. SQL Server 2000安装界⾯选择运⾏“安装SQL Server 2000组件”进⼊安装组件界⾯,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
进⼊安装界⾯后,按照安装提⽰进⾏安装;⼀般需要⼈⼯进⾏⼲预的有:(1)选择安装类型和安装路径:安装类型有:典型安装、最⼩安装、和⾃定义安装。
安装路径是指SQL Server的系统⽂件和数据⽂件的安装位置。
默认情况下“安装类型”是典型安装,“安装路径”是操作系统设定的“Program Files”⽂件夹。
你可以⾃⾏改变,初次安装最好不要改变他,按默认情况使⽤。
2.启动和停⽌SQL Server服务的⽅法使⽤SQL Server服务器管理器⽅法①启动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出现SQL Server服务器对话框(如图2所⽰)。
图2 SQL Server 2000 服务管理器②在“服务器”的组合框的列表中选择要查看或者修改服务状态的SQL Server服务器名。
如果在下拉式列表中没有显⽰指定的服务器,可以在组合框中直接输⼊服务器名。
③当选定服务器后,服务管理器将⾃动刷新界⾯,显⽰SQL Server服务器的当前状态,可以通过单击“开始/继续”、“暂停”或“停⽌”这3个按钮改变所选择SQL Server服务器当前状态。
实验5索引和视图

1.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CREATE INDEX创建索引的方法。
(2)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查看索引的方法。
(3)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DROP INDEX删除索引的方法。
(4)掌握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CREATE VIEW创建视图的用法。
(5)了解索引和视图更名的系统存储过程sp_rename的用法。
(6)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ALTER VIEW修改视图的方法。
(7)了解删除视图的Transact-SQL语句DROP VIEW的用法。
2.实验内容及步骤(1)分别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为studentsdb数据库的student_info表和curriculum表创建主键索引。
(2)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按curriculum表的课程编号列创建唯一性索引。
(3)分别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Transact-SQL语句为studentsdb数据库的grade 表的“分数”字段创建一个非聚集索引,命名为grade_index。
CREATE INDEX grade_index ON grade(分数)(4)为studentsdb数据库的grade表的“学号”和“课程编号”字段创建一个复合唯一索引,命名为grade_id_c_ind。
CREATE UNIQUE INDEX grade_id_c_ind ON grade(学号,课程编号)(5)分别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和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index查看grade表和student_info表上的索引信息。
sp_helpindex grade(6)使用SQL Server管理平台对grade表创建一个聚集索引和唯一索引。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 答案实验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问题一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软件,用于管理和组织数据库。
它允许用户创建,读取,更新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二在实验室环境中,我们将使用MySQL作为我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以下是MySQL的一些常见特点: - 开源免费 - 跨平台支持 - 可扩展性强 - 有大型的用户社区和丰富的资源支持问题三MySQL的安装步骤如下: 1. 下载MySQL安装文件,可以从MySQL官方网站或者其他可信的下载源获取。
2. 运行安装程序,按照向导的指示进行安装。
3. 选择是否要安装MySQL 服务器和MySQL工具。
4. 设置密码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5. 完成安装程序并启动MySQL服务。
数据库是一个组织和存储数据的容器。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以表的形式存储,每个表包含多个行和列。
每行代表一个记录,每列代表一个字段。
问题五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是一种DBMS,它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操作和处理数据。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问题六开放数据库连接(ODBC)是一种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方法,它允许不同的应用程序通过统一的接口访问不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ODBC驱动程序充当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翻译器。
问题七在Windows系统中,ODBC数据源可以通过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来配置。
在数据源配置对话框中,可以添加,编辑和删除ODBC数据源。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使用ODBC接口库和ODBC驱动程序来连接和操作数据库。
具体步骤如下: 1. 加载ODBC接口库。
2. 初始化ODBC环境。
3. 建立数据库连接。
4. 执行SQL语句。
5. 关闭数据库连接。
6. 释放ODBC环境。
问题九ODBC接口库是一组API函数,用于连接和操作数据库。
网络数据库实训指导书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数据库课程实训指导书(SQL Server 2005)指导教师:袁学松汪峰坤张婷婷适用班级:软件3101、2班时间:2011年12月地点:2316 2317实验室一、课程设计的目的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软件技术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系列之一,是学习完相关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其目的在于加深对关系数据库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初步掌握使用各种关系数据库为后台数据库设计一个信息管理系统,综合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和职业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掌握数据库的设计的每个步骤,以及提交各步骤所需图表和文档。
通过使用目前流行的DBMS,建立所设计的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据库查询、连接等操作和触发器、存储器等对象设计。
1、需求分析:根据自己的选题,绘制的DFD、DD 图表以及书写相关的文字说明。
2、概念结构设计:绘制所选题目详细的E-R图。
3、逻辑结构设计:将E-R 图转换成等价的关系模式;按需求对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对规范化后的模式进行评价,调整模式,使其满足性能、存储等方面要求;根据局部应用需要设计外模式。
4、物理结构设计:选定实施环境,存取方法等。
5、数据实施和维护:用DBMS 建立数据库结构,加载数据,实现各种查询、链接应用程序,设计库中触发器、存储器等对象,并能对数据库做简单的维护操作。
6、设计小结:总结课程设计的过程、体会及建议。
7、其他:参考文献、致谢等。
三、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课程设计大体分三个阶段:1. 系统分析与数据库设计阶段1) 通过社会调查,选择一个实际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软件项目。
2)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写出系统分析和设计报告。
3)设计数据模型并进行优化,确定数据库结构、功能结构和系统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 应用程序设计阶段1)完成数据库定义工作,实现系统数据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录入。
《网络数据库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网络工程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网络数据库实验学期 2008 至 2009 学年第 2 学期学生所在系部年级网络工程学生姓名 xx任课教师 xx 实验成绩实验组成员及分工Xx:数据库设计及连接Xxxx:网页设计及功能调试Xxxxx:撰写设计说明书及文档整理《网络数据库》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公司后台管理系统一、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把数据库的理论知识(数据库和数据表的设计理论、数据完整性的实现、存储过程、触发器等)应用到具体的综合实例中,达到数据库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目的。
二、设备与环境硬件:多媒体计算机软件:WindowsXP以上的操作系统、V isual Basic或其它可视化语言及SQL Server 2000以上版本三、实验内容系统功能设计此系统用来进行后台会员管理及产品信息管理本系统包括产品管理模块,会员管理模块,管理员模块1.根据系统功能作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编写代码:if exists (select * from dbo.sysobjects where id = object_id(N'[dbo].[Admin]') and OBJECTPROPERTY(id, N'IsUserTable') = 1)drop table [dbo].[Admin]GOif exists (select * from dbo.sysobjects where id = object_id(N'[dbo].[Member]') and OBJECTPROPERTY(id, N'IsUserTable') = 1)drop table [dbo].[Member]GOif exists (select * from dbo.sysobjects where id = object_id(N'[dbo].[Product]') and OBJECTPROPERTY(id, N'IsUserTable') = 1)drop table [dbo].[Product]GOCREA TE TABLE [dbo].[Admin] ([管理员编号] [char] (8) COLLA 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 ,[管理员姓名] [char] (20) COLLA 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管理员密码] [char] (10) COLLA 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ON [PRIMARY]GOCREA TE TABLE [dbo].[Member] ([会员编号] [char] (8) COLLA 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 , [会员性别] [char] (2) COLLA 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会员年龄] [smallint] NULL ,[会员姓名] [char] (20) COLLA 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会员密码] [char] (10) COLLA 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会员权限] [smallint] NULL ,[会员电话] [char] (11) COLLA 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ON [PRIMARY]GOCREA TE TABLE [dbo].[Product] ([产品编号] [char] (8) COLLA 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 , [产品名称] [char] (20) COLLA 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剩余数量] [int] NULL ,[产品单价] [smallint] NULL) ON [PRIMARY]GO2.系统的界面设计和代码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实验一SQL Server常用管理工具的使用 (2)实验二创建数据库 (3)实验三数据库的管理 (4)实验四表的操作 (6)实验五表的完整性 (7)实验六简单查询 (9)实验七高级查询 (9)实验八视图的使用 (10)实验九索引 (11)实验十存储过程 (11)实验十一触发器 (12)实验十二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13)实验一SQL Server常用管理工具的使用实验目的1. 理解服务的概念,掌握SQL Server服务的启动、暂停和停止。
2. 熟悉SQL Server数据库结构,掌握企业管理器的基本操作。
3. 理解查询分析器的作用,掌握查询分析器的常用用法。
4. 掌握联机丛书的用法。
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服务管理器的用法SQL Server 是作为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的一个服务运行的。
通过设置,可以在启动操作系统时自动启动SQL Server,也可以远程启动和停止SQL Server。
可以使用下列工具手工启动、暂停和停止SQL Server服务:●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控制面板中的“服务”●在命令提示符中使用net命令其中,服务管理器是最常用的图形界面工具。
实验要求1:使用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查看SQL Server服务是否正在运行,若正在运行,将其停止。
实验要求2:使用控制面板中的“服务”管理控制台将已停止的SQL Server服务启动。
二.企业管理器的使用企业管理器是SQL Server提供的最主要的数据库管理图形界面工具,它以树形结构来组织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和数据库中的对象,大部分的数据库管理工作都可以使用它来完成。
实验要求3:启动企业管理器,查看SQL Server的注册属性。
提示:启动企业管理器后,在控制台树中,展开“Microsoft SQL Servers”,然后展开“SQL Server组”,右击自己的服务器名,然后单击“编辑SQL Server注册属性”。
实验要求4:在企业管理器中,查看Northwind数据库中用户数据表和系统数据表各有多少个?三.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查询分析器是图形化的数据库编程接口,用户可以以自由的文本格式编辑、调试和执行SQL脚本。
实验要求5: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SQL语句在master数据库中查询sysobjects表的所有信息。
提示:首先,启动查询分析器,在查询分析器的查询窗口中输入如下的SQL语句:select * from sysobjects然后,单击工具栏中的“执行查询”按钮。
实验要求6:在查询分析器中,使用SQL语句查询Northwind数据库中的Employees表的所有信息。
四.联机丛书的使用联机丛书中包含所有SQL Server2000的使用说明。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各位同学应该掌握联机丛书的使用。
实验要求7:打开联机丛书,在目录中展开“安装SQL Server”,查看有关SQL Server 2000 的硬件和软件安装要求。
实验要求8:打开联机丛书,在索引中查找有关sp_help存储过程的帮助信息。
实训思考1.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中注册多个命名实例和服务器,现在若需要将18号机器的SQLServer服务注册到本地企业管理器中来,应该怎么做?实验二创建数据库实验目的:1.熟悉使用向导创建SQL Server数据库的方法。
2.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SQL Server数据库的方法。
3.掌握使用T-SQL语言创建SQL Server数据库的方法。
4.掌握附加和分离数据库的方法。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所创建数据库存放位置都为“D:\SQLServer”)1.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实验内容1:创建一个名为SQL2502的数据库,数据文件的初始大小设为20MB,文件增长增量设为5MB,文件增长方式设为自动增长,文件的增长上限设为500MB;日志文件的初始大小为20MB,文件增长增量设为1MB,文件的增长限制设为100MB。
2.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实验内容2:使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创建一个数据库,具体要求如下:●数据库名称为Test1。
●主要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1Data1,物理文件名为Test1Data1.mdf,初始容量为1MB,最大容量为10MB,递增量为1MB。
●次要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1Data2,物理文件名为Test1Data2.ndf,初始容量为1MB,最大容量为10MB,递增量为1MB。
●事务日志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1Log1,物理文件名为Test1Log1.ldf,初始容量为1MB,大容量为5MB,递增量为512KB。
实验内容3:创建用于员工考勤的数据库,数据库名为YGKQ,初始大小为10MB,最大为5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5%比例增长;日志文件初始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按1MB增长。
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和物理文件名均采用默认值。
3.用T-SQL语言创建数据库实验内容4:使用查询分析器新建一个数据库,名称为“图书”,其主要数据文件大小为2M,最大文件大小为10M,每次增长2M;次要数据文件大小为1M;日志文件大小为1M;三个文件的文件名自定,上述没有说明的选项都采用默认值。
提示:在查询分析器中输入如下SQL脚本:CREATE DATABASE 图书ON( NAME = data1,FILENAME = ‘d: \SQLServer\data1.mdf',SIZE = 2,MAXSIZE = 10,FILEGROWTH = 2 ),( NAME =data2,FILENAME = ‘d: \SQLServer\data2.ndf',SIZE = 1 )LOG ON( NAME =log,FILENAME = ‘d: \SQLServer\log.ldf',SIZE = 1 )实验内容5:用T-SQL语句创建一个名为BOOK的数据库,它由5MB的主数据文件、2MB的次数据文件和1MB的日志文件组成。
并且主数据文件以2MB的增长速度增长,其最大容量为15MB;次数据文件以10%的增长速度增长,其最大容量为10MB;事务日志文件以1MB增长速度增长,其最大日志文件大小为10MB,存放位置都为“D:\”,上述没有说明的选项都采用默认值。
4.数据库的分离与附加实验内容6:将“图书”数据库与服务器分离。
实验内容7:将已分离的“图书”数据库附加到服务器上。
实验思考:1、一个数据库中包含哪几种文件?2、事务日志文件的大小一般为数据文件大小的多少合适?实验三数据库的管理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或存储过程查看SQL数据库属性的方法。
2.掌握附加和分离数据库的方法。
3.熟悉数据库的收缩。
4.熟悉数据库的更名。
5.掌握数据库的删除。
6.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或sp_dboption存储过程修改数据库选项的方法。
实验内容:1.查看和修改数据库属性可以使用企业管理器或SQL语言来查看或修改数据库的属性。
使用企业管理器的方法是右击数据库名称,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然后数据库属性对话框中就可以查看或修改数据库的属性。
也可以使用sp_helpdb、sp_spaceused、sp_helpfile和sp_helpfilegroup 等存储过程查看和数据库有关的属性。
修改数据库属性可以使用ALTER DATABASE命令。
实验内容1:使用sp_ helpdb存储过程查看student数据库的信息,然后企业管理器将student数据库的事务日志文件的增长大小改为按1MB字节增长,再使用sp_ helpdb存储过程查看student数据库的信息。
实验内容2:使用ALTER DATABASE命令为student数据库添加一个新的数据文件,文件逻辑名为student_data3,初始大小为2MB,增长值为1MB,其他属性默认。
2.数据库的分离与附加可以使用企业管理器或SQL语言对数据库进行分离和附加的操作。
分离数据库的存储过程是sp_detach_db,附加数据库的存储过程是sp_attach_db。
实验内容3:使用企业管理器将student数据库分离,然后再使用sp_attach_db存储过程将student数据库附加进来。
3.数据库的收缩数据库收缩可以缩小数据库的空闲空间。
可以使用企业管理器或SQL语言对数据库进行收缩工作。
收缩数据库使用的SQL语言是DBCC SHRINKDATABASE命令。
也可以使用ALTER DATABASE的SET子句或sp_dboption将数据库设为自动收缩。
实验内容4:将student数据库设为自动收缩。
4.数据库的更名更改数据库的名称应使用sp_renamedb存储过程。
实验内容5:将student数据库改名为stu。
5.数据库选项的配置可以使用 ALTER DATABASE 语句的 SET 子句、sp_dboption 系统存储过程,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使用 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设置数据库选项。
实验内容6:使用企业管理器将stu数据库设为只读。
实验内容7:使用sp_dboption存储过程取消stu数据库的只读设置。
6.数据库的删除删除数据库可以使用企业管理器或DROP DATABASE命令。
实验内容8:使用DROP DATABASE命令将stu数据库删除。
实验思考:1、若需修改数据库文件的大小,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哪些?若要求使用T-SQL语言,则命令应如何编写?2、能不能删除master数据库?若一个用户数据库当前正在被访问,能不能被删除?实验四表的操作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和T-SQL语句创建表。
2.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和T-SQL语句修改表的结构。
3.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和T-SQL语句实现对数据的操作。
实验内容:1.使用企业管理器按下表结构创建表表名:Course23.使用企业管理器修改表的结构使用企业管理器将第1题所建立的Course表中的Category字段修改为varchar(20),为Period和Credit字段默认值为0。
4.使用T-SQL语句修改表的结构使用T-SQL语句为Student表添加Nation(民族)字段和Stature(身高)字段,字段数据类型自定。
5.使用企业管理器实现对数据的操作6(1)使用INSERT语句向Course表中添加记录:(1007,计算机网络,专业基础,72,4)(2)使用UPDATE语句将Course表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学时数修改为106。
(3)使用DELETE语句将Course表中的公共课全部删除。
实验思考:1、删除表的命令是什么?要将实验中的Student表删除,命令应怎样写?2、要将Course表中的学分字段删除,相应的SQL语句怎么写?实验五表的完整性实验目的:1.理解数据完整性的概念和SQL Server实现数据完整性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