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20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含答案】

2020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同步练习及答案一第3课时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基础达标】1.近几年,几起严重的醉驾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交警为检测司机是否存在酒后驾驶的违章行为,应用于检测司机呼出的气体的试剂是() A.溴麝香草酚蓝溶液B.斐林试剂C.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D.澄清的石灰水2.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浮液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若乙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会使丙酮酸增加C.若丙能抑制A TP的形成,则会使ADP的消耗增加D.若丁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会使O2的消耗减少3.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A.标准实验B.对比实验C.模拟实验D.演示实验4.有氧呼吸的反应底物有葡萄糖、O2和水,这三种物质参与有氧呼吸反应过程的阶段分别是() A.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B.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C.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D.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5.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A.2n/5m B.2m/5nC.n/5m D.m/5n6.下图表示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1)线粒体由[4]________和[]________包被形成。

其中后者向内腔折叠形成[]________,从而扩大了________的附着面积。

(2)线粒体是________的主要场所,其中有关的酶分布在[3]________和[1]________中。

(3)线粒体广泛存在于________细胞中。

从数量来看,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中往往含量较多;从分布来看,细胞内部________________的部位往往分布的较多。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 专题5细胞呼吸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 专题5细胞呼吸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专题5 细胞呼吸考点一细胞呼吸的原理考向1 需氧呼吸(2019浙江超级全能生8月联考,13)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A发生在细胞溶胶中,产物只有丙酮酸和ATPB.阶段B产生的物质①中的氧原子均来自丙酮酸分子C.阶段C产生的物质②中的氧原子均来自氧气,产生的ATP最多D.阶段C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中,仅[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答案C考向2 厌氧呼吸1.(2020届浙江温州9月联考,23)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厌氧呼吸。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中有NADH生成B.1分子葡萄糖中的能量与2分子丙酮酸中的能量相等C.丙酮酸转变成乙醛需NADH提供氢D.乙醛转变成乙醇需ATP提供磷酸基团答案A2.(2020届浙江丽衢湖9月联考,13)如图①②③表示厌氧呼吸的不同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发生于细胞溶胶,过程②③发生于线粒体B.过程①无ATP产生,过程②有ATP产生C.氧气的存在可抑制过程②③D.人体细胞中可发生过程①②③答案C考点二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考向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1.(2018浙江稽阳联考,12)在面包制作时,先将一定量的酵母加入和好的面团中,后经蒸烤得到松软可口的面包。

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酵母菌进行了乙醇发酵B.酵母菌的细胞溶胶中有CO2产生C.丙酮酸产生乙醇时伴随ATP的生成D.酵母菌线粒体中,特殊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传递给氧形成水答案C2.(2018浙江绍兴联考,3)下列现象与厌氧呼吸无关的是( )A.久置的大苹果切开后有酒味B.在面团发酵初期,表面会有水珠渗出C.用手长时间举重物时,会感觉手臂酸软乏力D.装满新制米酒的塑料瓶出现爆瓶或打开时酒液喷出的现象答案B方法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方法1.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条件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2023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3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2023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3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专练23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不定项)《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利用荫坑贮存葡萄的方法(如图)。

目前我国果蔬主产区普遍使用大型封闭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延长了果蔬保鲜时间、增加了农民收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减缓了果蔬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分解B.荫坑和气调冷藏库贮存的果蔬,有氧呼吸中不需要氧气参与的第一、二阶段正常进行,第三阶段受到抑制C.气调冷藏库中的低温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D.气调冷藏库配备的气体过滤装置及时清除乙烯,可延长果蔬保鲜时间2.在温室中栽培作物,如遇持续的阴雨天气,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对温度的控制应当( )A.降低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B.提高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C.提高温室温度,昼夜恒温D.降低温室温度,昼夜恒温3.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了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B.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D.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4.下列对细胞呼吸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ATP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水稻适宜生长于水环境中,主要是因为水稻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C.对于真核生物而言,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完全不同D.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消耗的ATP均由细胞呼吸提供5.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硝化细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乳酸菌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生成少量的ATP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6.[2022·广东卷]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的前提和保障。

生产实践中常用TTC法检测种子活力,TTC(无色)进入活细胞后可被[H]还原成TTF(红色)。

大豆充分吸胀后,取种胚浸于0.5%TTC溶液中,30℃保温一段时间后部分种胚出现红色。

生物必修一第九课时细胞呼吸填空题(含答案)

生物必修一第九课时细胞呼吸填空题(含答案)

第九课时细胞呼吸
姓名班级得分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为 CO2和 H2O 或分解为一些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且伴随着能量释放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一)有氧呼吸
1.过程:三个阶段
①反应式: 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能量(少) 场所细胞质基质
②反应式: 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少)场所线粒体基质
③反应式: 24[H]+6O212H2O+能量(多) 场所线粒体内膜
2.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多)
(二)无氧呼吸
1.总反应式:产酒精反应式: C6H12O6C2H5OH+2CO2+能量(少) 场所细胞质基质
产乳酸反应式: C6H12O6C3H6O3+能量(少)场所细胞质基质
2.与有氧呼吸的相同点: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三、细胞呼吸的意义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四、应用
1、水稻生产中适时的露田和晒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进水稻根系的细胞呼吸作用。

2、储存粮食时,要注意降低温度和保持干燥,抑制细胞呼吸。

3、果蔬保鲜时,采用降低氧气浓度、充氮气,降低温度等方法,抑制细胞呼
吸,注意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1·6月浙江月选考)需氧呼吸必须有氧的参加,此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A.在细胞溶胶中,参与糖酵解过程B.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O2 C.进入柠檬酸循环,形成少量ATPD.电子传递链中,接受氢和电子生成H2O 【答案】D【解析】需要呼吸基础知识,氧在电子传递链(第三阶段)中,接受氢和电子生成H2O 2.(2021·1月浙江选考)苹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进入衰老阶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增强,果实内乳酸含量上升B.呼吸作用减弱,糖酵解产生的CO2减少C.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可使呼吸跃变提前发生【答案】C【分析】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该过程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 个含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并释放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详解】A、苹果果实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乳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B、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在糖酵解的过程中,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 个含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故糖酵解过程中没有CO2产生,B错误;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因此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细胞衰老,从而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C正确;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比较低,细胞更不容易衰老,能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D错误。

故选C。

3.(2021·广东高考真题)秸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细胞呼吸(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加入重铬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B.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C.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酵母菌中线粒体的分布D.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答案】D【分析】图示为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装置示意图。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练习题

高一生物-细胞呼吸练习题

细胞呼吸练习题(1)一.选择题1.完成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结构是()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 C.细胞 D.肺泡2.植物种子萌发时,如果长时间缺氧,就会引起烂芽,其主要原因是()A.CO2中毒 B.酒精中毒 C.乳酸中毒 D.供能不足3.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中的氧()A.全部来自氧气 B.全部来自水 C.全部来自葡萄糖 D.来自葡萄糖和水4.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5.测得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由此推得果实()A.有氧呼吸占优势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C.无氧呼吸占优势D.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6.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向酿酒的原料中注入足量的氧气,会出现的现象是()A.酵母菌死亡,不产生酒精 B.酵母菌增多,不产生酒精C.酵母菌增多,产生酒精增多 D.酵母菌减少,产生酒精增多7.在呼吸过程有二氧化碳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8、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蛔虫进行无氧呼吸②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③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④发酵和无氧呼吸为同一概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

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能产生CO2的试管有( )A.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B.葡萄糖+线粒体C.丙酮酸+叶绿体 D.丙酮酸+内质网10.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果二者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这时吸入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之比是( )A.3:4 B.4:3 C.1:2 D.2:111、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如果两种呼吸都分解C6H12O6,产生等量的CO2,则所消耗的C6H12O6之比为()A.1∶2B.2∶1C.1∶3D.3∶1 12.水果储藏保鲜时,降低呼吸的环境条件是( )A.低O2、高CO2、零上低温 B.低CO2、高O2、零下低温C.无O2、高CO2、零上低温 D.低O2、无CO2、零下低温13.有氧呼吸产物CO2中的氧和水中的氧( )A.都来自于葡萄糖 B.都来自于O2 C.分别来自于葡萄糖和O2 D.分别来自于O2的葡萄糖14.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能适当延长保鲜时间的生理原因是( ) A.细胞呼吸减弱 B.细胞呼吸加强 C.光合作用减弱D.促进了物质分解15.下列生物中,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A.水螅B.变形虫 C.蛔虫D.草履虫16.比较动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最恰当的是( )A.糖类是有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B.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也能产生还原氢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D.水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代谢终产物17.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产生的化合物是()A.乳酸B.二氧化碳C.酒精D.丙酮酸18.高等.植物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一般是()A.酒精和CO2 B.只有乳酸 C.酒精和乳酸 D.酒精或乳酸19.有氧呼吸中,形成ATP最多的时候是()A.形成CO2 B.形成[H]时C.形成H2O时D.形成丙酮酸时20.人体进行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A.肺B.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D.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1.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A.糖类的氧化分解B.脂类的氧化分解C.蛋白质的氧化分解D.核酸的氧化分解22.制作泡菜要利用乳酸菌发酵,下列对此有利的措施是()A.密封泡菜罐B.敞开泡菜罐C.高温处理D.低温处理23、把小白鼠和青蛙从约25℃的温室中移至5℃的环境中饲养。

高考生物真题演练及拓展练习——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

高考生物真题演练及拓展练习——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

高考生物真题演练及拓展练习——细胞呼吸的方式和过程1.(2021·广东,9改编)秸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

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其细胞呼吸(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加入重铬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B.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C.用甲紫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酵母菌中线粒体的分布D.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答案D2.(2019·全国Ⅲ,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答案A解析种子在黑暗中萌发得到黄化苗,该过程中细胞代谢增强,呼吸强度增加,由于整个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且细胞呼吸需要消耗有机物,所以有机物总量减少。

3.(2020·山东,2)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答案B解析与有氧呼吸相比,产生相同ATP的情况下,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远大于有氧呼吸,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需要吸收大量葡萄糖,A项正确;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 TP,B项错误;癌细胞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 TP,进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C项正确;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NADH ,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产生的NADH 比正常细胞少,D 项正确。

《细胞呼吸》40道选择题限时50分钟专项练习

《细胞呼吸》40道选择题限时50分钟专项练习

《细胞呼吸》40道选择题限时50分钟专项练习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 在人体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过程中,关于[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2. 玉米根部细胞中含有两种脱氢酶,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催化不同类型的无氧呼吸,如图所示(A~C表示物质,①~③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为丙酮酸,C为酒精B. B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C. ①~③过程中均有A TP的合成D. 长时间淹水的情况下,玉米根部细胞内可发生①②③过程3. 下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的装置图,实验中微生物均有活性。

假设环境因素对本实验无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无氧呼吸B. 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C. 将酵母菌替换成乳酸菌,装置1、装置2中液滴均不移动D. 将酵母菌替换为乳酸菌,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4. 雨水过多时,农作物会发生烂根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A. 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B. 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C. 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D. 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5. 某同学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将少量的酵母菌混入适量的面粉揉成光滑面团后均等分装在2个洁净的塑料袋中,一组充满空气(甲组),一组则排净空气(乙组),扎紧袋口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20~30 min。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塑料袋内壁有水珠出现,面团变湿润B. 该实验中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C. 若放置的时间足够长,甲组也会产生酒精D. 该实验应选择大小合适、气密性良好的塑料袋6. 某一动物组织,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比为1∶3,则该组织消耗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之比是( )A. 1∶1B. 2∶1C. 3∶1D. 1∶27. 有氧呼吸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C6H12O6→丙酮酸+[H];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下图中甲表示几种类型的细胞呼吸的部分物质变化示意图,乙 和丙分别是温度和O2浓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请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酵母菌细胞中可以进行的过程是 ______(填序号),能在人体骨骼肌细胞中进行 的过程是_(填序号)。甲图中过程④产生的ATP 的去向_____。 (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 ____点对应的温度。AB段说明________。温度能 否影响甲图中的①~④四个过程,为什么?_____ 。
(3)丙图表示酵母菌的呼吸情况,则曲线Ⅱ表示 ________呼吸类型。如果在瓶中培养酵母菌时, 测定出瓶中放出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比为 5∶4,这是因为有_______的酵母菌在进行曲线 Ⅰ所示的呼吸类型(假设酵母菌进行两种细胞呼 吸的速率相等)。
(4)由乙、丙两图可知,贮存水果时应选择_ (低 温、室温、高温,无氧、低氧、高氧)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