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国子监观后感
北京孔庙国子监观后感

北京孔庙国子监观后感北京孔庙国子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它以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在最近的一次参观中,我对这座古代教育机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触动。
步入孔庙国子监的大门,恍如穿越时空一般,仿佛回到了古代。
整个建筑群隐匿在绿树掩映之中,气氛清幽而庄重。
一片悠久的历史在这里沉淀,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深远。
首先,进入国子监,我被那庄严、宏伟的建筑所震撼。
国子监内建筑分为正殿、左右厢房、后殿和配殿等,构造严谨,气势宏大。
漆木结构、红墙绿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正殿中供奉着孔子的神像,周围还摆放了其它几位儒学大师的塑像,让人肃然起敬。
国子监尽显着中国古代教育的庄重与权威,让人不禁思考儒家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古代的国子监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为国家选拔官员和培养人文科学士的责任。
这种教育体系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道德和品行的培养。
孔庙国子监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象征之一,无疑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
走进国子监的各个厢房,我被丰富的文化内涵所吸引。
墙上悬挂着许多对联和书法作品,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
其中一对对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教育追求文化修养的理念。
每一字每一句中蕴含的哲理都让人陶醉其中,使我深刻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和智慧的无边。
此外,国子监内的文物陈列也让人眼花缭乱。
书籍、字画、礼器等充满了历史沧桑的气息。
它们无声地诉说着过去教育的辉煌和失落,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现代教育的思考。
现代人对知识的获取更为便捷,但同时也伴随着浮躁和功利的风气。
我们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中崇尚知识、追求卓越的精神?在国子监中,我不禁想起孔子的一句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似乎将古代教育的真谛瞬间呈现在我的眼前。
对于年轻人来说,学习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升自身素质和扩大自己的眼界。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能在这个多元化、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孔庙国子监观后感,让我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孔庙国子监观后感

孔庙国子监观后感篇一:祭孔典礼及参观国子监感想祭孔典礼及参观国子监感想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个很难得的机会去跟随老师一起去参观祭孔典礼及国子监,我一直很想去国子监及孔庙参观一下,感受一下古代最高学府及做学问的氛围,我觉得这对我们当代的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的必要性的。
这天也是孔子诞辰2564年的纪念日,刚进入到国子监,就看到好多来祭孔和观看祭孔的人群,粗壮的树干足以看出它经历多少岁月,处处透露着一种治学的庄严感,这是国子监带给我的第一印象。
祭孔大典开始的时候,在远处就听到了中小学生诵读孔子诗书的声音,处处彰显着蓬勃朝气。
走到近处,祭孔典礼已经在进行了,祭孔官们都穿着古代的服饰、古代的学生长服,还有漂亮的汉服,这是对圣人孔子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儒学的尊重。
在井然有序的祭孔典礼结束之后,我们进到了孔庙,宽敞的大殿,排列着孔子的神位,还有其他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以及他学生的神位。
先前在书上看到说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今天一见果然给我很大的震撼力。
祭孔典礼也让我对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了一些思考,在当今充斥着追求利益的社会,儒家思想虽然已经有些淡化,但这是我们民族很大的文化财富,也是我们绝不能丢失的。
其中,“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是我们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发扬儒家思想和文化。
之后,我们还去了国子监参观旅游,在老师的介绍下,也懂了不少科举及古代治学的情况,我觉得获益匪浅。
篇二:孔府观后感孔庙国子监观后感11223027如果不是选择了古文名篇鉴赏这门课,我大概不会知道北京有个孔庙,更不会有机会来这里参观。
位于成贤街的北京孔庙古韵古色,踏足这里的我一时失神,竟似乎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封建王朝时的景色,那浓浓的文化气息中似乎又带有一丝苍茫,似是在诉说这什么。
北京孔庙的观后感

北京孔庙的观后感导言北京孔庙,又称为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为孔庙的典范,也是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我有幸参观了北京孔庙,并在此文中分享我的观后感。
一、建筑风格与布局北京孔庙坐落于中国首都北京,占地面积庞大,整体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一进入孔庙,便感受到一股肃穆庄重的氛围,仿佛穿越回古代中国。
庙内建筑布局主要包括前庙、东西配殿和后殿。
前庙是北京孔庙的主体建筑,气势磅礴,壮丽宏伟。
而东西配殿作为前庙的延伸,呈现了对称美与平衡美。
最后是后殿,供奉孔子牌位,犹如天地之间的中心,令人肃然起敬。
二、文化教育意义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北京孔庙具有极高的文化教育意义。
孔庙是国家考试的场所,亦是国子监的所在地。
国子监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高等级的官立学府之一,培养和选拔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孔庙内,我看到了许多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珍贵文物、典籍和石刻,这让我对中国传统教育体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参观孔庙,不仅是一次欣赏古代建筑的机会,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度体验。
三、孔庙的价值与意义孔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孔庙展示了封建社会时期的教育制度和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庙作为儒家思想的象征之一,将这种价值观传承和弘扬。
其次,孔庙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推崇。
孔子被尊为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楷模,而孔庙作为孔子的庙宇,不仅仅是供奉孔子的地方,更是为了纪念他对中国教育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
最后,孔庙也代表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孔庙中,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的美,还可以感受到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魅力。
孔庙所展示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为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
正是这些文化遗产,使得孔庙成为一座重要的历史见证。
结语参观北京孔庙,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孔庙国子监观后感

孔庙国子监观后感作为一名观众,我有幸前往孔庙国子监观看了一场名为《童心未泯》的演出,这场演出展现了儒家文化中孔子教育智慧的内涵。
在演出中,我深刻感受到孔子的思想教育对孩子们成长的深刻影响,同时也深刻领悟到教育的重要性。
演出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秀,选出村里最优秀的孩子去国子监读书。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最终当选的孩子都是非常优秀的。
第二部分是国子监的学习生活。
在这里,孩子们经过严格的教育,不仅学习了礼仪、音乐、射箭等基础技能,还学习了孔子及其学生的思想和教条,注重修身养性、扫除邪念等。
第三部分是毕业典礼,孩子们通过考试,顺利地成为了进入官场的学生。
通过这场演出,我深刻体悟到了孔子教育中的重要性,更加坚信了教育的价值。
而在演出中,唤醒我最深刻的回忆就是那些教育孩子的语言。
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需要用尽一切方法和智慧去引导孩子成长。
比如,在演出中孩子们用礼仪相待,用“大人您请坐”这样的说法向长者表示敬意。
这种做法无形中为孩子们未来的发展埋下了一颗宝贵的“种子”,他们准备好了迎接未来的挑战。
当然,在演出中除了内容之外,画面和音乐也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
整个演出舞美设计繁复而优雅,给人一种文人雅士的感觉。
演出的音乐配乐简洁又不失优雅,激发了我的思考和想象。
总的来说,这场演出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儒家思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孔子的思想教育对我们的成长有着与日俱增的影响。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营养,将其中的智慧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作为一位观众,我深感教育不断前行,我们也应该更加努力地去教育下一代,用智慧、勤奋与汗水去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北京孔庙国子监观后感

北京孔庙国子监观后感孔庙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物古迹。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北京孔庙国子监,深受震撼和启迪。
下面我将就此给予感受进行分享。
进入孔庙国子监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牌坊。
牌坊上精美的装饰和雄浑的字体彰显着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稍稍抬头,正面出现了一座巍峨壮丽的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踏入国子监的第一步,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廊。
首先,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大殿——文渊阁。
这是供奉古代帝王皇后的地方,大殿内气氛庄重肃穆,令人肃然起敬。
我迈步走入大殿,四周墙面上悬挂着许多有关孔子的历史画像,展现了孔子生平事迹和他对儒家学派的贡献。
仔细观察,画像中的孔子面容慈祥,举止庄重,给人一种温润如玉的印象。
从文渊阁出来,接着就是国子监。
国子监是古代进行科举考试的地方,是培养士人的重要学府。
一进门,就有一块巨大的科考榜,榜上写满了一甲及第的名字。
榜上的名字代表着那些曾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文臣武将们,也寄托了无数学子的梦想和希望。
在国子监内还有一条独特的文化街,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各种摊位,这些摊位出售着各种与学问有关的文化产品和纪念品,令人眼花缭乱。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有幸参观了孔庙。
孔庙是尊崇孔子敬神的地方,也是祭祀儒家学派创始人的重要场所。
孔庙内庭院错落,建筑分布有序,每座建筑都严谨而富有雕琢,彰显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尤其是大成殿,这是孔庙的核心建筑,也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
大成殿巍峨壮丽,屋顶上的彩画绘有传统祭祀图案,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之感。
在孔庙内,我还见到了一座古老而神秘的琉璃石经堂,这是供奉儒家经典的地方。
经堂内保存有众多古代文献,包括许多手抄本和碑刻,这些古代典籍记录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程和智慧。
透过玻璃柜,我看到了一卷卷手抄本,古朴的字体令人感慨万千。
孔庙国子监观后,我不禁感慨万千。
这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更展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独特之处。
孔庙和国子监一日游观后感

孔庙和国子监一日游观后感今天去了孔庙和国子监,那可真是一场超有趣又超长知识的一日游啊!一走进孔庙,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古代的学府圣地。
那红墙黄瓦的建筑,特别有历史的厚重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大大的牌坊,上面刻着各种精美的花纹和文字,虽然咱不是啥书法大家,但就光看着那些字儿,都觉得充满了文化的力量。
孔庙里面到处都是古柏,那柏树一个个长得歪七扭八,但又特有韵味。
感觉它们就像是一群默默守护孔庙的老神仙,站在那儿几百年,见证了无数的学子来来往往。
这些柏树的树干粗得吓人,我当时就在想,这得多少个我才能抱得过来呀。
再往里走就是大成殿啦。
殿里供奉着孔子的塑像,孔子他老人家一脸慈祥地坐在那儿,接受着后人的敬仰。
周围的一切都布置得特别庄重,让人不自觉地就放轻了脚步,不敢大声喧哗。
我在那儿站了一会儿,心里就在想,这位伟大的教育家要是知道几千年后还有这么多人跑来纪念他,一定很欣慰吧。
从孔庙出来,就到了国子监。
国子监感觉就像是古代的大学,而且是那种超牛的大学。
一进去就看到好多的碑林,那一排排的石碑就像一个个知识的宝库。
上面刻着各种经典的文献,虽然很多字我都认不全,但就是觉得特别厉害。
这些石碑在岁月的侵蚀下,有些字迹都模糊了,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古代文化传承的那种坚韧。
国子监的教室也很有特色,一间间小小的房子,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
我坐在那儿,仿佛能看到古代的学子们摇头晃脑地诵读着四书五经。
那时候的学习氛围肯定特别浓厚,不像现在的我,有时候看书还得跟手机做斗争。
我就想象着自己要是生在古代,能不能也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的学子呢?不过看了看自己那点墨水,还是觉得在现代好好努力比较靠谱。
这一天下来,我真的收获满满。
不仅了解了孔子的伟大思想,还感受到了古代教育体系的严谨。
这两个地方就像是两座文化的灯塔,在现代的喧嚣中默默地散发着历史和文化的光芒。
我觉得这一趟来得太值了,就像是给脑袋瓜来了一场文化的大洗礼。
而且呀,这也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教育更加崇敬了,以后可得多学习学习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宝藏呢!。
北京孔庙国子监观后感

北京孔庙国子监观后感走进北京的孔庙国子监,感觉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这座古老的建筑群体保存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成为了现代人们向往的文化遗产之一。
在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深入探究了孔子的思想与教育观。
下面,让我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一、观景感慨走进孔庙国子监,我首先看到的是两个恢弘壮观的牌坊。
这两个巨大的牌坊分别为“至圣先师”和“大成至圣”,象征着孔子的思想。
我一步步走进去,看到了它的层层叠加的楼阁、庭院和花园等等。
整座建筑群庞大而壮观,每个角落里都流淌着岁月的沧桑。
站在这里,人们仿佛可以穿越时空,似乎有一种与古人相遇的感觉。
孔庙国子监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与历史的一个代表,每年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来此参观游览。
二、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孔庙国子监,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孔子思想的理念和体系。
孔子强调的“仁爱”、“忠诚”、“孝道”等思想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而孔子的“中庸之道”更是深刻地影响着许多中国人的行为和选择。
孔子强调,“不偏不倚,保持合适的平衡是一种美德。
这个和谐的道德标准就是‘中庸之道’”。
这种思想对于我们如何面对和解决人际关系、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教育观的启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孔庙国子监的教育观也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在古代,国子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人才的地方,它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体系。
在孔庙国子监,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中体现的教育功能。
整个建筑群是按照等级分类,每一级的建筑都有不同的作用和用途。
这种等级制度的设置为教育培养奠定了基础。
此外,孔庙国子监的教育思想也呈现出“礼法教育”、“实践教学”等特点。
这些思想和方法对于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四、给我带来的思考在孔庙国子监的参观中,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北京孔庙国子监观后感

北京孔庙国子监观后感在这个知识爆发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忽视了文化传承和历史遗迹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有着无数令人惊叹的古迹和传统文化。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有幸参观了北京孔庙国子监,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以下是对此的观后感。
北京孔庙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孔庙和孔子学府。
这个古老而庄严的场所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建立的。
作为全国各地孔子学院的发祥地,它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的中心。
当我踏进孔庙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宏伟的牌坊,上面刻着“炎黄子孙宇内皇风”八个大字,令人对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产生无尽敬畏之情。
接着,我步入庭院,四周环绕着祠堂和教堂。
整个庙宇建筑采用明清宫殿风格,雄伟壮观,彰显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我参观了孔庙内的一些祠堂和展览馆,详细了解了孔子及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远影响。
在展览馆中展示的孔子的生平事迹和学说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子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这些思想观念至今仍然对中国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最震撼的是参观国子监的经历。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皇家教育机构,也是孔庙的主要建筑之一。
进入国子监,我仿佛回到了古代的学堂。
厚重的历史氛围充盈着整个场所。
在教室里,我看到了古代学生们苦读的场景,他们全神贯注、埋头苦干的样子让我深受感动。
这里无论是建筑结构还是陈设摆设,都彰显着中国古代教育的严谨和庄重。
参观完国子监后,我还观看了表演节目。
表演中,我欣赏到了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的瑰丽与唯美。
这不仅仅是艺术表演,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呈现。
这样的演出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对艺术的高度追求。
参观北京孔庙国子监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承载了无数智慧与精华。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应当自豪并加倍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孔庙和国子监的参观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庙国子监观后感
11223027
如果不是选择了古文名篇鉴赏这门课,我大概不会知道北京有个孔庙,更不会有机会来这里参观。
位于成贤街的北京孔庙古韵古色,踏足这里的我一时失神,竟似乎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封建王朝时的景色,那浓浓的文化气息中似乎又带有一丝苍茫,似是在诉说这什么。
进入庙门,两侧又是沧桑的侧柏,将历史的厚重带给游人。
漫步庙中,朱红色的大殿,浓郁的树荫给我一种置身幻境般的感觉,尽管环境类似,但是这里却并没有故宫的威严,有的只是一代先贤的睿智和岁月也带不走的历史厚重感。
并没有什么令人奇异的景观,只是普通的碧水,肃穆的汉白玉栏杆,但是因为孔庙这两个字,却带起我无限的敬仰。
作为中华五千年来最正统文化的缔造者,孔夫子当年门徒三千,游历各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大毅力大智慧呢?然而最终无人愿意实现他的理想,只能回国著书的他心中的苦闷又有谁能理解呢?时间能改变一切,他终究不会知道五千年后自己会有这么的伟大,也不能感受孔庙中每个游人对他的敬仰,但是我想即便他知道了也不会快乐吧?一个只为平天下的理想而奋斗的大贤者,大概从未期望过也不希望自己得到的只是人们的敬仰吧。
他的理想终究没有实现,即便在无数年后的今天,天下大同仍然只是理想罢了。
我们一直在学习他的道,然而我们却没人能够真正领悟他的道,反而学到的都在遗失。
社会一直在进步,我们推翻了封建主义,赶走了资本主义,进入了社会主义。
然而这是马克思的学说,是西方圣贤的智慧了。
我们都在说古老的东方是多么的文明,多么的神奇,但是为什么偏偏把孔夫子抛弃了呢?从前还有举国上下都习儒术,尽管可能有些较为偏激,但是我们还是走在自己文明的道路上,并不平坦,甚至有些偏离目标,但是我们心安,然而转瞬间周围变了,只有孔庙的天,孔庙的地还是这样,外面已经全球化了,现在或许能理解孔夫子的只有路旁这沧桑的侧柏了吧。
身旁游人依旧,崇敬之心仍在,但是我却突然发现其实孔夫子并不需要这些空洞的名声。
他只是个普通人,他只是怀着一个善意的心在为自然,为身边的每个人着想。
渴望看到一个人们安居乐业的社会。
然而从古到今所有人都错了。
皇帝以为这是安抚控制子民的工具,改革家觉得这是社会进步的阻碍,而我们缺仅仅把他看成了一种引以为傲的文化,可是谁又真正的看到在历史中难过的孔夫子呢?无人知,无人解,最终只能无奈站在了神坛之上,莫然接受众人的膜拜,不知该悲还是该喜。
出来时看到了碑林,上前细观,看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明代首辅张居正、明朝指挥北京保卫战的于谦、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清代文人纪晓岚、清代文学家及改良主义先驱者龚自珍、清代帝师书法家翁同龢、清道光年间查禁鸦片的林则徐与邓廷桢、清北洋水师的创建者李鸿章、曾任新中国第一任最高法院院长的末代进士沈钧儒等。
不知道这些名垂青史的大家能否读懂孔夫子的心呢?
孔庙以西可以遥望见国子监,作为儒学的缔造者的孔子,国子监建在孔庙旁也十分正常。
但是国子监作为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终究学究气过于浓厚,与孔庙这样浓浓的圣贤气息相比还是落了下乘,也就免去了想要参观的心思,然而他还是与孔子有所关联,远远观望了一刻,最终还是踏上了归路。
2013.11.24观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