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0037《计算机导论》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案(2015.12)《计算机基础》大作业A--完成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公共课2015年12月课程名称【编号】:计算机基础【1056】A卷大作业满分:100分一、大作业题目1.什么是操作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
操作系统通常是最靠近硬件的一层系统软件,它把硬件裸机改造成为功能完善的一台虚拟机,使得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更加方便,计算机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上层的应用程序可以获得比硬件提供的功能更多的支持。
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2.网络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大类,请写出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的名称(不少于6个)。
3.有一Word文档ks.docx,其内容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下面的操作要求,写出相应的操作步骤。
操作要求:1)将标题文字(客户关系管理)设置为宋体、四号、加粗,居中对齐。
2)将正文第二段(客户...方面。
)设置为首字下沉2行,距正文0.2厘米,字体为楷体。
3)在文档的页脚中插入页码,格式为(a, b, c, …),居中对齐。
4)纸张设置为A4(21×29.7 厘米)。
4.有一Excel文档ksl.xlsx,其内容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下面的操作要求,写出相应的操作步骤。
操作要求:1)计算每位学生的总分并填入相应的单元格中;答:在F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C2:E2)”,然后选中F2单元格,复制粘贴到F3、F4、F5和F6的单元格.2)用MAX( )函数求出各学科的最高分并填入相应的单元格中;答:1)在C7的空格里输入‘=max(C2:C6),然后确定;2)在D7的空格里输入‘=max(D2:D6),然后确定;3)在E7的空格里输入‘=max(E2:D6),然后确定;3)将姓名和WORD成绩用簇状柱形图表示出来存放到当前工作表中。
计算机导论复习思考题答案

〔0037〕"计算机导论"复习思考题1.4.2 4.4 4.252.两个数和的补码3.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4.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5.与门,或门,非门6.1 A7.系统软件,应用软件8.与,或,非9.GOOD MORNING10.链表顺序和非顺序链式11. A A12.主机、客户机、网络连接设备、网络介质13.A+B AB14.小数15.总线,星型,环型16..17.与非,或非,异或18.先进后出,先进先出19. A • B20.串、表、栈和队列,树图21.0,122.我国法律规定,制作和成心传播病毒是犯罪行为。
23.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使得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新型病毒可以在几天之传遍全世界。
24.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主要是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存放器组成。
25.计算机的存储器可分为外存和存两类。
26.在WINDOWS中,设置硬件资源的属性可在设备管理器窗口实现。
27.用机器语言编制的程序输入计算机后,不经编译计算机能直接运行。
28.(Iternet)网最初是以ARPAnet为主干网建立的。
29.在以字符特征名为代表的域名地址中,教育机构一般用(edu)作网络分类名。
30.为客户提供接入因特网效劳的代理商的简称是( isp )。
31.浏览器所使用的应用协议是( )32.Internet采用( tcp/ip ) 协议实现网络互连33.电子公告牌的英文缩写是( bbs )34.按照TCP/IP协议,接入Internet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标识,这个地址标识称为〔 IP〕35.在Internet上,信息资源与硬件资源主要能共享的是( 信息 )。
36.在客户/效劳器构造中,提出请求的计算机称为( 客户 ),而将受理请求的计算机称为( 效劳器 )。
37.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的根底协议是〔TCP/IP〕38.DNS是( 域名系统 )的英文缩写。
2016年12月西南大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计算机导论 【0037】参考答案

层 物理层:为其上一层(即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 负责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 网络层: 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 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这就是网络层的寻址功能 运输层: 根据通信子网的特性最佳地利用网络资源,并以可靠和经济的方式,为两个端 系统(即源站和目的站)的会话层之间,建主一条运输连接,透明地传送报文Fra bibliotek-1-
会话层: 在两个互相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建立、组织和协调其交互(Interaction) 表示层: 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表示层将欲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 的抽象语法,变换为适合于 OSI 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 对传送信息加密(和解密)也是 表示层的功能之一 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互相作用的 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语义上有意义的信息交换所必需的 参考模型:OSI 是说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网络七层协议理论参考模型(OSI 它们 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在传输层中定义了相似的功能.不同的是:二者在层次划分、 使用的协议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F AB( A B)
二、大作业要求:
大作业共需要完成三道题: 第 1-3 题选作一题,满分 15 分; 第 4,5,7 题必做,满分 20 分; 第 6 题必做,满分 25 分
语言的语法规则,检查源程序是否合乎语法。如不合乎语法,则输出语法出错信息;如合乎语法, 则分解源程序的语法结构,构造中间语言形式的内部程序。语法分析的目的是掌握单词是怎样组 成语句的,以及语句又是如何组成程序的。语义分析程序是进一步检查合法程序结构的语义正确 性,其目的是保证标识符和常数的正确使用,把必要的信息收集和保存到符号表或中间语言程序 中,并进行相应的语义处理。 综合部分 综合阶段必须根据符号表和中间语言程序产生出 目标程序,其主要工作包括代码优化、存储分配和代码生成。代码优化是通过重排和改变程序中 的某些操作,以产生更加有效的目标程序。存储分配的任务是为程序和数据分配运行时的存储单 元。代码生成的主要任务是产生与中间语言程序符等价的目标程序,顺序加工中间语言程序,并 利用符号表和常数表中的信息生成一系列的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指令。 结构 编译过程分为 分析和综合两个部分,并进一步划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 语义分析、 代码优化、存储分配 和代码生成等六个相继的逻辑步骤。这六个步骤只表示编译程序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是 时间关系。编译过程既可以按照这六个逻辑步骤顺序地执行,也可以按照平行互锁方式去执行。 在确定编译程序的具体结构时,常常分若干遍实现。对于源程序或中间语言程序,从头到尾扫视 一次并实现所规定的工作称作一遍。每一遍可以完成一个或相连几个逻辑步骤的工作。例如,可 以把词法分析作为第一遍;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作为第二遍;代码优化和存储分配作为第三遍; 代码生成作为第四遍。反之,为了适应较小的存储空间或提高目标程序质量,也可以把一个逻辑 步骤的工作分为几遍去执行。例如,代码优化可划分为代码优化准备工作和实际代码优化两遍进 行。 一个编译程序是否分遍,以及如何分遍,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其判别标准可以是存储容量 的大小、源语言的繁简、解题范围的宽窄,以及设计、编制人员的多少等。分遍的好处是各遍功 能独立单纯、相互联系简单、逻辑结构清晰、优化准备工作充分。缺点是各遍之中不可避免地要 有些重复的部分, 而且遍和遍之间要有交接工作, 因之增加了编译程序的长度和编译时间。 一 遍编译程序是一种极端情况,整个编译程序同时驻留在内存,彼此之间采用调用转接方式连接在一 起(图 2)。当语法分析程序需要新符号时,它就调用词法分析程序;当它识别出某一语法结构时, 它就调用语义分析程序。语义分析程序对识别出的结构进行语义检查,并调用“存储分配”和“代码 生成”程序生成相应的目标语言指令。 5.数据结构 列表:普通的数组形式、链表形式 队列:先进先出,删除在队首,添加在队尾 栈:后进先出, 添加和删除都在栈顶实现。 主要特点:是首无前驱,尾无后继,中间的元素有唯一的前驱和后继 6.由低层至高层分别称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
西南大学2017年秋季 [0037]《计算机导论》在线作业答案20171114资料
![西南大学2017年秋季 [0037]《计算机导论》在线作业答案20171114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5a02971b307e87101f696b3.png)
单项选择题1、微机的CPU由 C 组成。
√此题回答正确1. A. 运算器和存储器2. B. 控制器和存储器3. C. 运算器和控制器4. D. 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2、关系数据库的任何检索操作都是由三种基本运算组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运算不包括( B )√此题回答正确1. A. 联接2. B. 比较3. C. 选择4. D. 投影3、Internet中URL的含义( A )。
√此题回答正确1. A. 统一资源定位器2. B. Internet协议3. C.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4. D. 传输控制协议4、在Internet网中,一个IP地址由 C 位二进制数值组成.√此题回答正确1. A. 82. B. 163. C. 324. D. 645、请将二进制数(11100110)2用十六进制数表示。
( A )√此题回答正确1. A. E62. B. E33. C. F64. D. F36、驱动器是一种( D )。
√此题回答正确1. A. 输入设备2. B. 输出设备3. C. 外部设备4. D. 输入输出设备7、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 C )√此题回答正确1. A. 数据库2. B. 操作系统3. C. 数据库管理系统4. D. 文件8、计算机硬件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下面( C )不属于这5个基本组成部分。
√此题回答正确1. A. 运算器和控制器2. B. 存储器3. C. 总线4. D.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9、在程序设计语言中,汇编语言是一种__A__语言。
√此题回答正确1. A. 低级2. B. 高级3. C. 二级4. D. 中级10、当二进制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时,该数就( A ).√此题回答正确1. A. 放大两倍2. B. 放大十倍3. C. 缩小两倍4. D. 缩小十倍11、HTML是指:( A )√此题回答正确1. A. 超文本标记语言2. B. 超文本文件3. C. 超媒体文件4. D. 超文本传输协议12、若需连接两个以上的同类网络(网络操作系统相同),应使用 B 作为网络连接器。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计算机?答: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储存程序”的概念。
答:由于计算机可以储存程序,从而使得计算机可以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地完成各种操作,而无需人工干涉。
3、计算机有那些特点?答: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和存储程序。
4、计算机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是:第一代( 1946 ~ 1957 ),以电子管为逻辑部件,以阴极射线管、磁芯和磁鼓等为存储手段。
软件上采用机器语言,后期采用汇编语言。
第二代( 1958 ~ 1965 ),以晶体管为逻辑部件,内存用磁芯,外存用磁盘。
软件上广泛采用高级语言,并出现了早期的操作系统。
第三代( 1966 ~ 1971 ),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内存用磁芯、半导体,外存用磁盘。
软件上广泛使用操作系统,产生了分时、实时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第四代( 1971 至今),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以半导体存储器和磁盘为内、外存储器。
在软件方法上产生了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
另外,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也在这一阶段诞生并获得飞速发展。
5、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哪些要求?答:a)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本学科的主要知识体系。
b)在确定的环境中能够理解并且能够应用基本的概念、原理、准则,具备对工具及技巧进行选择与应用的能力。
c)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该项目应该涉及到问题的标识、描述与定义、分析、设计和开发等,为完成的项目撰写适当的文档。
该项目的工作应该能够表明自己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并能表现出对质量问题的适当的理解和认识。
d)具备在适当的指导下进行单独工作的能力,以及作为团队成员和其他成员进行合作的能力。
19年秋季学期西南大学[0037]《计算机导论》作业答案
![19年秋季学期西南大学[0037]《计算机导论》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9df5533968011ca200910b.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计算机导论》课程代码:0037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微机的CPU由组成。
控制器和存储器
运算器和存储器
运算器和控制器▌『√』
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
2、关系数据库的任何检索操作都是由三种基本运算组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运算不包括联接
选择
投影
比较▌『√』
3、Internet中URL的含义( )。
传输控制协议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统一资源定位器▌『√』
Internet协议
4、在Internet网中,一个IP地址由位二进制数值组成.
A. 8
16
64
32▌『√』
5、请将二进制数2用十六进制数表示。
F3
E3
E6▌『√』
F6
6、驱动器是一种()。
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外部设备
7、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F. 文件。
2017年6月西南大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0037]《计算机导论》大作业答案
![2017年6月西南大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0037]《计算机导论》大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1ab62df111f18583d05ab8.png)
4.为什么说内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计算机的速度?采用什么方法解决CPU与内存的速度差异问题。(20分)
5.IP地址分为几类?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表示什么含义?(20分)
6.试述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区别。(25分)
7.画出下列各逻辑表达式对应的逻辑图:与非门(20分)
二、大作业要求
大作业共需要完成三道题:
第1-3题选作一题,满分15分;
第4,5,7题必做,每题20分,满分60分;
第6题必做,满分25分
三、大作业提交方式(注:1、网络课程由网继院考务办在试题卷和管理系统中填写;2、面授课程由命题教师在试题卷上填写)
1、答:
1、x = -0.1010001b
[x]原=1.1010001b
[x]反=1.0101110b
[x]补=1.0101111b
4、内存是CUP和硬盘的中转站。电脑工作时是先把硬盘的文件先暂存在内存上,然后CPU就直接到内存上去读取这些文件,因为内存的存储速度比硬盘快,所以内存越大,暂存的文件越多,则CPU就不用每次都到硬盘上去读取这些文件,所以内存越大,对整机的性能是有很大的提升的,所以这就是虚拟内存与物理内存的不同随机存取存储器是及时性读写硬件,一般控制在主板所支持的最大的频率就可以最小缩短与CPU的差距。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计算机导论【0037】A卷
大作业满分:1001,求其原码、反码和补码。
2.请将二进制数(1111001)2用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表示。
3.请将八进制数(2356)8转换成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数表示。
5、统一资源定位符第一部分是协议(或称为服务方式)第二部分是存有该资源的主机IP地址(有时也包括端口号)第三部分是主机资源的具体地址。如目录和文件名等。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与继续教育学院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与继续教育学院答案1、计算机网络经历了()个阶段。
[单选题] *ABCD(正确答案)2、局域网指较小地域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一般是一幢或几幢建筑物内的计算机互连成网。
下面关于以太局域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它的地域范围有限B. 它使用专用的通信线路,数据传输速率高C. 它的通信延迟时间较短,可靠性较好D. 它按点到点的方式(一个站向另一个站发送信息)进行数据通信(正确答案)3、在微机中,VGA属于______。
[单选题] *A:微机型号B:显示器型号C:显示标准(正确答案)D:打印机型号4、T 系统的速率为多少?()易[单选题] *A..Mbps(正确答案)B..MbpsC.KbpsD.Mbps5、电脑关开机的间隔最好的是()[单选题] * A.秒B.秒C.秒D.至少秒(正确答案)6、波特率等于()。
易[单选题] *A.每秒传输的比特B. 每秒钟可能发生的信号变化的次数(正确答案) C.每秒传输的周期D. 每秒传输的字节数7、1KB的准确数值是______。
[单选题] *A:1024Bytes(正确答案)B:1000BytesC:1024bitsD:1000bits8、C:UNIXD:Linux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单选题] *A:字长为16位表示这台计算机最大能计算一个16位的十进制数B:字长为16位表示这台计算机的CPU一次能处理16位二进制数(正确答案)9、TA直通线与TB直通线网速相比较()快。
[单选题] *ATABTBC一样DUSOC()(正确答案)10、C:处理器(CPU)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正确答案) D:启动、打印、显示、文件存取和关机下列各类计算机程序语言中,不属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是______。
[单选题] * A:Visual Basic语言B:11、磁盘被格式化时,被划分为一定数量的同心圆磁道,最外围的磁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4、CPU运算速度太快,硬盘读取速度是跟不上的,所以需要内存做一个中间缓冲的介质,如果缓冲的介质太慢,那CPU只能慢下来等待内存了,解决的办法就是提高内存带宽和频率。
随机存取存储器是及时性读写硬件,一般控制在主板所支持的最大的频率就可以最小缩短与CPU的差距。
例如一块主板所支持1600频率的内存条,那么使用1600频率内存会最小减掉与CPU之间的速度差异。
5、IP地址是TCP/IP网络中用来唯一标识每台主机或设备的地址,IP地址由32位(共四个八位组)的二进制组成,IP地址分为两部分,左边网络编号部分用来标识主机所在的网络;右边部分用来标识主机本身。
连接到同一网络的主机必须拥有相同的网络编号。
通过IP地址的引导位(最高位)来区分不同类别的IP地址:注:n为网络编号位,h为主机编号位A类地址:0nnnnnnn.hhhhhhhh.hhhhhhhh.hhhhhhhhA类地址具有7位网络编号,因此可定义125个A类网络{27-2(网络编号不能是全0或全1)-1(127为环回地址)}每个网络可以拥有的主机数为16777214{224-2(主机位不能是全0或全1)}十进制表示范围:1.0.0.1-126.255.255.254B类地址:10nnnnnn.nnnnnnnn.hhhhhhhh.hhhhhhhhB类地址具有14位网络编号,因此可定义16382个B类网络{214-2}每个网络可以拥有的主机数为65534{216-2}十进制表示范围:128.0.0.1-191.255.255.254C类地址:110nnnnn.nnnnnnnn.nnnnnnnn.hhhhhhhhC类地址具有21位网络编号,因此可定义2097152个C类地址{221-2}每个网络可以拥有的主机数为254{28-2}十进制表示范围:192.0.0.1-223.255.255.254D类地址:1110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D类地址用于组播,前面4位1110引导,后面28位为组播地址ID。
十进制表示范围:224.0.0.0-239.255.255.255E类地址:总是以1111四位引导E类地址用于研究用十进制表示范围:240-一般我们常见的就是前三类。
6、(1)文件系统用文件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外存上,数据库系统用数据库统一存储数据;(2)文件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有一定的联系,数据库系统中的程序和数据分离;(3)文件系统用操作系统中的存取方法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系统用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4)文件系统实现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数据库系统实现以记录和字段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联系:(1)均为数据组织的管理技术;(2)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用存取方法进行转换;(3)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7、采用3—8线译码器,A、B、C分别为译码器的输入端,
若译码器输出为低电平有效,则将译码器输出端的1,4,5,7端经一个4输入与非门即可;
若译码器输出为高电平有效,则将译码器输出端的0,2,3,6端经一个4输入与非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