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元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p30
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

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通用29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篇1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黑猫,大家都叫它“咪咪”。
“咪咪”今年已经两岁了,但是它却长得小小的,它的身体胖乎乎的,一身黑色的外衣,闪闪发光,它圆圆的头上竖着一对杏叶一样的耳朵,摸上去毛茸茸的,一对明亮的大眼睛,黑黑的瞳仁还会变:早晨,象枣核;中午,就成了细线;夜里,却变成了两个小绿灯泡,圆溜溜的,闪闪发光。
鼻子下面有一张人字形的嘴巴,两旁有六根银白色的胡须,常常一扇一扇的,挺神气。
它还有四只黑黑的小爪,特别尖锐,它跑起来可一点声音也没有,原来它脚底下有一块软绵绵的肉垫。
“咪咪”有一个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咪咪”玩耍时从不损坏家具,睡觉时卷成一团,偶尔会打呼噜,“咪咪”爱吃鱼,不论大鱼小鱼都会爱不择口。
“咪咪”非常顽皮,它最喜欢爬树、荡秋千,它闲不住,喜欢这走走那看看。
听妈妈说:猫咪是家庭中最人性化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篇2在我家的楼下,有几只可爱的小猫。
这些小猫身上的毛大多是白色的,只有小块地方是黑色。
它的眼睛小小的,很可爱!它的耳朵又尖又小,无法形容。
它们叫起来,“喵――喵――”像唱歌一样,真好听!天热的时候,它们常常躺在地上睡懒觉,有时候我趴在阳台上偷看它,它们就会警觉地抬头看着我,好俏皮!其中有只小猫,非常奇怪,因为它是最小的,可是它一点也不像其它猫一样见到我就赶快跑,而是一直停留在那里,又乖又顺。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在我家楼梯口看见一只猫在跳墙壁,不过过了一会儿就跑了。
还有一次,一只猫掉进井里,又自己爬了上来。
听说,猫还会走过很细很细的东西,还会抓老鼠,真厉害啊!我好喜欢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猫啊!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篇3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猫。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课时《可爱的小猫》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课时《可爱的小猫》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小猫》这一节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三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小猫的数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可爱的小猫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对新环境和新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但同时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自律性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小猫的数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小猫的数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小猫数量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进行加减法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可爱的小猫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可爱的小猫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观察与操作:学生观察小猫的数量,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数一数、加一加、减一减等。
3.交流与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发现小猫数量的规律。
4.总结与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小猫数量的规律,并进行讲解和解释。
5.练习与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全12册教材课时目录(新课标)含课本页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全12册教材课时目录(新课标)含课本页码一年级上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P2-3一加与减(一)P2-17一加与减一生活中的数 1.1买铅笔P2-3 1.1谁的得分高P2-31.1快乐的家园P4-6 1.2捉迷藏P4-5 1.2秋游P4-51.2玩具P7-8 1.3快乐的小鸭P6-7 1.3星星合唱队P6-71.3小猫钓鱼P9-10 1.4开会啦P8-9 1.4练习一P8-91.4文具P11-13 1.5跳伞表演P10-12二购物1.5快乐的午餐P14-15 1.6美丽的田园P13-142.1买文具P10-111.6动物乐园P16-17 1.7练习一P15-162.2买衣服P12-13二比较 1.8做个减法表P17 2.3小小商店P14-152.1过生日P18-19二观察物体P18-21三数一数与乘法2.2下课啦P20-21 2.1看一看(一)P18-193.1有多少块糖P16-172.3跷跷板P22-23 2.2看一看(二)P20-213.2儿童乐园P18-19三加与减(一)三生活中的数P22-35 3.3有多少点子P20-213.1一共有多少P24-26 3.1数花生P22-23 3.4动物聚会P22-233.2还剩下多少P27-29 3.2数一数P24-25 3.5练习二P24-253.3可爱的小猫P30-31 3.3数豆子P26-27四图形的变化3.4练习一P32-33 3.4谁的红果多P28-294.1折一折,做一做P26-27 3.5猜数游戏P34-35 3.5小小养殖场P30-31 4.2玩一玩,做一做P28-29 3.6背土豆P36-37 3.6做个百数表P32-33五 2~5的乘法口诀3.7跳绳P38-40 3.7练习二P34-35 5.1数松果P30-313.8可爱的企鹅P41-42四有趣的图形P36-43 5.2做家务P32-333.9小鸡吃食P43-444.1认识图形P36-375.3课间活动P34-353.10乘车P45-474.2动手做(一)P38-395.4需要几个轮子P36-37 3.11练习二P48-49 4.3动手做(二)P40-41 5.5小熊请客P38-393.12做个加法表P504.4动手做(三)P42-435.6回家路上P40-413.13做个减法表P51整理与复习P44-48 5.7练习三P42-43整理与复习P52-56五加与减(二)P49-整理与复习P44-48四分类 5.1小兔请客P49-50六测量。
有关三年级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精选43篇)

三年级可爱的小猫作文有关三年级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精选4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可爱的小猫作文篇1有一只小猫非常顽皮淘气,还非常可爱呢!你瞧,它把自己的球放在箱子边,自己躺在箱子上呼呼大睡,连邻居小狗把自己的球拿去玩了都没发现。
但它不是一天到晚都睡懒觉。
睡了一觉,真渴呀!它悄悄地来到水龙头边,生怕别人知道,然后又轻轻地拧开水龙头,津津有味地喝起水来。
喝了水后,它感觉自己有用不完的力气,“喵喵----喵喵......”它哼着自己编的歌,一边哼一边想:我去哪里玩呢?就去山上捉蝴蝶吧!于是,它向山上跑去。
“山上的蝴蝶真美啊!我一定要多捉几只!”小猫想。
于是,它马上去捉飞来飞去的蝴蝶。
蝴蝶一会儿飞到东,它就追到东;蝴蝶一会儿飞到西,它就追到西。
蝴蝶还对它喊:“来呀,来呀,看你什么时候才能捉住我?”不一会儿,小猫就累得气喘吁吁,它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地上,对着蝴蝶大叫:“你这只臭蝴蝶,下回再来捉你!”到了下午,它要去准备食物了。
它来到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那些游来游去的鱼。
一条,两条......不一会儿,桶里就装满了鱼。
小猫看着鱼,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看,多么顽皮淘气,活泼可爱的小猫啊!三年级可爱的小猫作文篇2前几个星期,我妈妈到集市上买了一只可爱的小猫。
这只小猫身上的毛很洁白,像白雪公主,令人喜爱,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白。
它的眼睛非常锐利,耳朵特别灵敏,能听到任何细微的动静,更别说老鼠出没的声音了;嘴巴边长着六根胡须,尾巴长长的。
更特别的是轻捷的脚爪下长有脚垫,走起路来无声无息。
这小白虽然长得十分可爱,可是它有一个坏毛病,永远也改不了,那就是懒,记得上个星期的傍晚,我正在睡觉,突然听见有“吱吱吱”的声音,我睁开眼睛一看,啊!原来床头柜上有两只老鼠,我下了床,准备去拿打老鼠的工具,走在去仓库的路上,突然,我想起了我家养的小白,就返回去,站在门口,“喵喵喵”地叫了几声,以此来召唤我的小白,没想到怎么叫也叫不出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课时《可爱的小猫》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课时《可爱的小猫》教案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小猫》这一课时主要让同学们认识小猫,了解小猫的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借助小猫的形象,引入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为后续学习加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一年级上册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小学数学,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能力还在初步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小猫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借助小猫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加减法的意义,为后续学习加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小猫,了解小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小猫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小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能力。
3.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小猫的认识。
4.交流分享法: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互相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小猫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加减法运算的材料。
3.小组活动所需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小猫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小猫,激发学生对小猫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小猫的特征,为后续学习小猫的生活习性做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小猫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小猫的生活习性。
如:小猫喜欢捉老鼠、吃鱼、睡觉等。
同时,让学生观察小猫在各种情境下的动作,如:跑、跳、爬、睡觉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模仿小猫的动作,体验小猫的生活。
《可爱的小猫》教案

《可爱的小猫》教案第一篇:《可爱的小猫》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小猫》教学设计七一示范小学东校区薛娜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情境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3.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教学难点: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算2、导入: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都不错,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加减法。
(二)新授1、引入师:老师手上有三个笑脸要用来奖励刚才表现好的同学。
(奖励一个笑脸给一名学生)师:刚才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和数学有关的吗?生:老师有3个笑脸,奖给了…1个,还剩下2个。
用算式表示是3-1=2。
(继续奖励笑脸,请学生说出数学表述和算式,直到送完)生:老师有一个笑脸,奖给了…1个,还剩下0个。
用算式表示是1-1=0。
师:3个笑脸都发完了,老师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所以1-1=0。
得数是0的加减法,这就是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2、进一步学习(1)主题图师:猫妈妈把3条鱼做好了放在家里。
小猫在家等了好长时间,妈妈还没有回来,小猫会怎么做呢?生:把鱼吃掉。
师:那我们来看看吧。
(PPT出示图2)师:发生了什么?你能用数学语言讲讲吗?生:盘子里原来有3条鱼,小猫等妈妈等的实在着急了,就吃了1条鱼,还剩2条鱼,3-1=2。
(类似方式理解图3、4)生:盘子里还有1条鱼,小猫又吃了1条鱼,还剩0条鱼。
1-1=0。
师:我们一起来完整的看故事吧!你能用学的数学知识把整个故事说出来吗?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PPT呈现)(2)拓展师:如果只看第一幅图和第四幅图的情境,可以怎么列式呢?生:3-3=0。
师:如果只看第二幅图(盘子里有2条鱼)和第四幅图的情境,又该怎么列式呢?为什么?生:2-2=0,因为第二幅图的盘子里有2条鱼,第四幅图2条鱼被小猫吃了,所以说是2-2=0,最后1条鱼也没有了。
数学北师大一年级上册《可爱的小猫》533教学设计

环节设计意图解读 (结合教师“三导 ”、学生“三实” 分析)
找数学信息
完整说出盘子里的 数学信息
第二环节: 出示情景动图 第三环节: 拨一拨
根据情景图,列出算 式
说出数字意义,完 整说算式意义,进 一步理解算式。
生根据老师拨列出算 初步理解加减互逆
式
关系
第四环节: 生上台拨,同桌两人合作拨
一人负责拨,一人根 据拨的珠子列出算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 意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说动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3、情感态度与 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 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30-31页“可爱的小猫”。
可爱的小猫 “533”生命课堂教学设计
学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科:数学
班级:
执教教师:
一、教材分析 《可爱的小猫》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的内容。以一组动 态的连续故事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同时,也通过一组动 态的情境,逐步引出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生活经验也较丰富。对“小猫吃鱼”:“拨 珠子”“套圈”等有自身的经验,利用这些具体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使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理解加减互逆关系
第五环节: 套圈游戏
根据老师表演列出算 进一步体会加减互
式
逆关系
第六环节: 凑 “5”游戏
根据老师出的数,学 生快速做出回答他应 巩固联系 该出多少
总结
师: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回答总结。
《可爱的小猫》教学设计

3.3可爱的小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小猫吃鱼”的情境,探索并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能正确计算和0有关的5以内的加减法,初步体验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2.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在认识加减法的意义以及5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又为后面学习10以内加减法打下基础。
教材中安排的“可爱的小猫”是一幅动态的连环画,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让学生进-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同时,也逐步引人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对0有关的减法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理解一个情境用一个加一个减两个算式表示,不仅需要借助具体的情境感受实际意义,还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帮助理解。
教科书创设了“可爱的小猫”、“拨珠子”、“套圈游戏”从不同角度逐步帮助学生探索和理解本节课。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进一步感知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含义。
2.难点:理解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放鞭炮(2)说一说,填一填。
2.导入新课师:小猫这几天表现特别好,猫妈妈就给小猫准备了好吃的。
小朋友猜猜,猫妈妈给小猫准备了什么好的?学生自由猜猜:是鱼。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准备。
通过师生交流引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教师通过检查旧知和交流,并对学生掌握还是的情况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师:到底猫妈妈准备了什么好的?我们一起去看看。
的紧密联系。
探索和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任务一:探索和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课件出示:学生:真的是鱼,我猜对了!师:数一数,盘子里几条鱼?学生独自数一数:1,2,3,盘子里有3条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可爱的小猫p30
教学内容可爱的小猫
教学目标
1、通过给小明过生日这个故事情节,
2、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造情境
(一)出示图片:生日图1
教师谈话:今天是10月12日,是小明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给他过生日来了,小明不仅准备了生日蛋糕,还准备了小朋友们爱吃的东西.他知道小朋友们最爱吃的是鱼,于是,他就去河里钓了一兜鱼,(出示图片:生日图2)回到家中,把鱼倒进了盆里。
(出示图片:生日图3)。
二、活动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识
(一)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们猜想到什么?
(二)根据盆里鱼的条数和小猫吃的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列的算式多,并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三)小结:我们通过猜想画面的意思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那么这些算式都是减法算式,利用减法我们解决了还剩下多少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思考问题的结果。
(四)教师:每一组同学都有×-×=0这个算式,这个算式表示盆里没有一条鱼了.这时,小明又急又气,只好让爸爸、妈妈到超市再买几条鱼。
(出示图片:生日图4)
(五)教师谈话:这时小明和小朋友们下楼做游戏去了。
(出示图片:套圈图)
(出示图片:吹泡泡)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在这些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我们在玩游戏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活动三:结合实际巩固启发思维
(一)小朋友们正玩的高兴的时候,这时爸爸妈妈把美味餐准备好了,招呼小朋友们上楼吃饭。
(二)老师:我们为小明唱一首生日快乐歌吧!(出示图片:数学故事)
从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四、本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你们一样高兴,因为通过给小明过生日,我们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猫
3—1=2 1+4=5
2—1=1 5—1=4
1—1=0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小猫吃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讲述有趣的“小猫吃鱼”的故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首次接触多幅的连环画,,我让学生和同桌交流,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积极培养学生质疑与自助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我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有助于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主动地去探求新知。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了问题,直观地列出了相应的算式,并总结出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规律。
学生在此过程中主动参与,既掌握了新知识,又激发了继续探索的主动性和自信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