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
浅谈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状以及问题解决策略

浅谈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状以及问题解决策略贫困是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一直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实施了一系列针对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政策和举措。
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现状出发,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现状1.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从2013年提出脱贫攻坚战略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措施,包括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政策保障。
2.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
3.生产生活条件逐渐改善随着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等政策的实施,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渐改善,贫困人口的收入逐渐增加,脱贫成效逐渐显现。
二、存在的问题1.脱贫成效不够明显尽管近年来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脱贫成效并不够明显,一些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仍然进展缓慢,难以实现预定的脱贫目标。
2.扶贫资金使用不够精准在一些地方,扶贫资金使用存在较大的浪费和滥用现象,一些扶贫项目效果不明显,导致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效。
3.产业扶贫跟不上需求一些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工作跟不上当地发展的实际需求,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影响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脱贫工作的推进。
4.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薄弱一些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薄弱,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和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制约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推进。
三、问题解决策略1.进一步完善脱贫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脱贫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贫困群体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和措施,确保政策的落实效果。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与反贫困的对策研究

更是处 于不利地位 , 他们 的文化程 度普遍偏 低 , 龄 和维权 , 年 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善他们 的贫困状态。
偏大 , 又缺乏专业技能 。 在严峻 的就业形势下 , 这部 分 人员 自我脱贫 的能力很弱 ,自我实 现再就 业较 为困
难 ,而且再就业也往往 只能在非正规就业领域就业 ,
是政府在社会发展 的某段 时期 内制定 的 , 与社会 经济 平衡和城乡差别 的利益驱动 , 大量农村劳动力不断涌 发展水平 相适应 的 , 维持一个普通公民生存最低限度 入城 镇 , 由此 形成 了规模 庞大 的民工潮 。 并 因现行有
的基本生 活标 准。 通常把低于这个最低生存 标准的人 关制 度的 限制 ,农 民打工者 在城市很 难受到平 等对
人, 占总城镇 人 口的 8 这个 比例要 高于农村 。 计 %, 预 随着我 国城市化进程 的不断推进 , 后每年新增城 市 今
二 、 市 贫 困 问题 产 生 的主 要 原 因 城
当前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比较复杂 , 但主要
贫困人 口将 不少 于 7 万 。 0 由此 , 国将 面临着城市人 可以从以下两个 角度来分析 : 我
纳入城市最低 生活保 障范 围, 以 , 所 真实 的城市贫 困 农 民工大多是从事没有技能 的低廉劳动 , 不仅收入较
人 口规模将会大 于这个数字 。 中国社会科学 院发表 的 低 , 而且没有相应 的医疗 、 老 、 养 失业 、 住房等社会 福 研究报告表明 ,城市 贫困人 口的实际数 目约 4 0 6 0万 利保障 , 自然是城市 中底层 的贫 困阶层。
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

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第一篇: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目录一、城市贫困人口现状 (1)二、城市人口贫困的原因 (2)(一)失业问题 (2)(二)收入水平的高低不一 (3)三、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案 (4)(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社会福利制度 (4)(二)积极的就业脱贫的根本措施是“就业保障” (5)1、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实现就业 (5)2、做好做好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5)3、组织和帮助贫困人口从事社区居民服务 (6)4、帮助贫困人口自谋职业和创业 (6)5、政府直接创造就业岗位............................................. 6 参考文献 (8)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内容摘要】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贫困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社会群体、利益格局和分配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人民群众生活在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拉大,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城市贫困人口。
本文讲述关于这一群体对其所处的困境进行分析,找出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
【关键词】贫困贫困人口措施研究贫困是指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绝对贫困。
贫困的定义是:贫困是指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而限制了人的选择,即人文贫困。
贫困可以是国民普遍幸福条件下部分人生活改善相对滞后——相对贫困。
人们常常以货币单位对贫困进行区分,城市贫困人口一般指人均收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人口。
据民政部的统计,截至2003年3月31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140.3万人。
一、城市贫困人口现状中国的城市贫困人口究竟有多大?迄今为止,由于没有国家权威部门制定城市贫困标准,也没有开展专项的贫困状况调查,因此只能依据专家学者的估算。
现阶段中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分析

现阶段中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分析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说到贫困,一般人都会想到农村、农民的贫困,政府的扶贫开发工作也主要针对农村贫困来进行。
由于各种原因,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的贫困人口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约合体制改革将我国带入了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城市贫困化的趋势日益显著,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一、城市贫困人口的概念(一)城市贫困的定义在国内学者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认为,中国城市贫困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城市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资料和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权利,并使他们的生活持续性地低于社会的常规生活标准。
(二)城市贫困人口的概念根据国家标准,通常认为城市贫困人口是指,收入低于所在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非农业人口。
而对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确定有多种方法,包括恩格尔系数法、市场菜篮子法和生活形态法等,这些方法都是从绝对标准出发的。
而相对标准通常是根据居民家庭抽样调查的资料,按家庭收入水平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然后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分成若干等,最末等即为贫困户。
二、现阶段城市贫困人口的现状(一)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状况1 社会构成。
大体可分为四类人员:第一类是“三无”人员,即长期以来由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救济的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人或法定扶养人无扶养能力的居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民政对象,第二类是贫困的失业人员,即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贫困线标准的居民,第三类是贫困的在职和下岗人员以及离退休人员,即在职人员领取工资、下岗人员领取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领取离退休金或养老保险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贫困线标准的居民;第四类是其他的贫困人员,即由于除上述以外的其他原因而使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贫困线标准的居民。
2 性别与年龄构成。
一般来说,由于城市女性人口在实际生活中与男性人口相比就业机会较少、收入较少、教育程度较低、专门技能较差,而老年丧偶者又较多(因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等原因,因而大城市贫困人口总体上是性别比偏低,即女性比重较高。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研究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研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贫困问题日益显现。
城市贫困问题不仅严重影响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还对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如何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城市贫困问题的表现城市贫困问题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住房低收入人群在城市内只能选择居住在条件恶劣的地区,如胡同、旧式房屋等。
据统计,全国有8000万左右的低收入住房困难人口。
2. 教育城市贫困人口的子女常常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据教育部门统计,约有1400万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城市接受教育,其中40%无法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多数仅能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
3. 就业城市贫困人口通常只能从事繁重劳动,且工资水平低,缺乏发展空间。
加之缺乏有效保障措施,失去工作后生活常常遇到困难。
据民政部门调查,全国城市贫困人口就业率只有40-50%。
二、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城市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1. 体制机制问题我国城市体制机制和公共服务网络不够完善,政府职能缺失,对低收入群体供应不足,人畜失范、资源浪费严重,给城市群体带来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2. 市场环境问题市场环境的扭曲、不规范,导致个别城市和行业的高收入人群获取过高红利,成为看不见的暴富群体,低收入群体却未能跟随市场发展得到公平地受益。
与此同时,社会公平、正义和文明进步理念的缺失也是城市贫困问题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城市贫困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城市贫困问题,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从体制机制改革到政策扶持、从社区帮扶到市场引导,综合施策,切实解决城市贫困问题。
1.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从教育、医疗到社会保障等多个角度,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保障。
同时,促进社区服务的协调配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 优化就业机会加强职业培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针对低收入人群开展专项帮扶,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和效益。
3. 加强住房保障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住房补贴和保障政策,达到保障低收入群体安居的目的。
《城市贫困的现状与原因分析[五篇范例]》
![《城市贫困的现状与原因分析[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66caa3c1b7360b4c2f3f6418.png)
《城市贫困的现状与原因分析[五篇范例]》第一篇:城市贫困的现状与原因分析城市贫困的现状与原因分析在如今快速发展的中国,贫困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的贫困不仅仅表现在区域差异上,如东富西贫,城市发展快于农村,就是在发达的城市中也有大量贫困现象存在,城市贫困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政府也在积极地寻求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了解城市贫困就要了解其现状,产生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
一、城市贫困现状:城市贫困是指生活在城市中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水平的人群,其中包括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导致的失业人群、进城务工人员、孤寡老人、流浪儿童、乞讨者等。
根据202x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中显示贫困可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通常指最低基本生活没有得到保证,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生存性贫困。
相对贫困是指温饱问题虽已得到基本解决,但生活水平仍低于社会公认的基本生活水平。
202x年以来,中国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开始更多地转向城市,众多数据和现象显示出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正处于日益严重的阶段。
据202x年第四季度民政部公布的数据,中国进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2311.1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为每人每月251.2元,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水平为每人每月179元。
202x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中国截至202x年底的城镇人口数为62186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
另外,从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和一些地方政府开展的调研情况看,城市贫困人口比例在7.5%-8.7%之间。
根据数据,以8%的比例采用比例法计算,目前中国城镇贫困人口大约为5000万人,是目前低保标准和受保人数的2倍左右。
目前我国的城市贫困有两大特点:1、城市贫困人口数量上升速度快。
1978年前,由于“铁饭碗”和城乡割据的二元体制的双层保障,城市几乎是不存在贫困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城市贫困问题开始突显出来,也正逐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大英县社区中贫困群体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

前言贫困主要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层含义,绝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缺乏维持基本生活的能力。
相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较生活的国家和地区来说,不能达到其生活水平。
所以,相对贫困比例能够反映出地区的贫困状况。
对于贫困问题的了解,长久以来人们的视角一直都停留在农村,大多数人对农村的定义就是贫穷,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和社会的扶贫视角一直投在农村,贫困人口的主体也主要是尚未温饱的农民。
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区中的贫困群体数量却在不断攀升。
在我国,最早提及贫困问题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及的新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在1982年,中央政府对甘肃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颁发了政策。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城市的贫困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我国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数量是很大的,长久以来城市社区中的贫困人口保持着稳定数量,这对于城市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本文以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为例,对大英县社区中贫困群体的现状、原因、脱贫措施进行研究。
大英县社区中的贫困群体主要为老弱病残和失业群体,这些贫困群体的生活现状问题主要表现在居住环境差、饮食达不到营养标准和发病率高等;就业问题表现在技能差、就业机会少和工薪待遇低等;适龄子女受教育问题表现在受教育程度低、学历低学习环境差等。
在了解了现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城市社区贫困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一)研究背景城市贫困人口的规模,是研究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基础,也是认识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基础,也是认识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来城市的贫困人口在不断增加。
新中国成立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的贫困人口数量是高于30%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城市中产生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这使得城市中的贫困人口逐年上升。
针对城市贫困人口的问题,许多人对其进行研究,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但对于城市贫困人口的问题无太大改善,这样的结果促使着越来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以及探讨话题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现阶段中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分析

现阶段中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分析
中国的城市贫困人口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尽管中国成功取得了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但城市贫困人口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提供具体解决方案。
首先,城市贫困人口数量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来到陌生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然而,由于缺乏教育、技能或资本,这些莫名其妙的市民很难找到高薪的工作。
此外,新移民和官员们可观的收入差距也是城市贫困的一个原因。
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行业开始逐渐淘汰,造成一部分人员失业以及贫困化。
其次,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城市贫困人口的状况。
其中,改善城市贫困人口的住房条件是关键的一步。
目前,一些城市的住房价格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承受能力,政府应该考虑制定相关的政策以保障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住房需求。
此外,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岗位机会和培训课程,帮助这些人获得工作技能。
除了这些,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计划也是减少城市贫困人口的重要措施。
最后,作为社会主体的市民也可以做出贡献。
城市贫困人口通常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面临困难。
因此,市民们可以通过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传递爱心和温暖,让贫困人口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组织和慈善机构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城市贫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通过多方面措施来解决。
政府应该给出更为有效的政策支持,市民们也应
该积极参与到城市贫困人口的帮助中。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函授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年级: 2010 级专业:行政管理层次:姓名:指导教师:函授站名称完成日期: 2012 年 01 月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设计(论文)题目设计(论文)题目来源指导老师设计(论文)题目类型自选项目起止时间 2011 年 12 月至 2012 年 01 月一、设计(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贫困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社会群体、利益格局和分配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人民群众生活在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拉大,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城市贫困人口。
二、设计(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技术方案、路线)本文在对品牌战略相关基本概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并针对我国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三、设计(论文)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1、企业品牌战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四、设计(论文)研究方法及步骤(进度安排): 08 年 11 月 20 日—08 年 11 月 25 日确定毕业设计课题并完成前期材料 08 年 11 月 26 日—09 年元月 20 日完成毕业设计的基本设计并加以改善 09 年元月21 日—09 年 2 月 10 日完成毕业设计的后期工作并加以调试 09 年 2 月 11 日—09 年 2 月 26 日检查设计中有无错误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五、进行设计(论文)所需条件: 1、资料:包括图书、期刊、网络资料; 2、工具:电脑及相关软件。
毕业论文(设计)评议书(1)序评分标准具体要求分数范围号努力学习,遵守纪律,作风严谨务实,按期圆满完成规定1 学习态度 0—6 分的任务。
能独立查阅文献资料及从事其它形式的调研,能较好地理2 调研论证解课题任务并提出实施方案,有分析整理各类信息并从中 0—14 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3 综合能力 0—14 分有创新意识,有重大改进或独特见解,有一定使用价值。
论证、分析、设计、计算、结构、建模、实验正确合理,4 设计质量 0—14 分绘图(表)符合要求。
摘要及外文资料翻译准确,文字流畅,符合规定内容及字5 外文翻译 0—6 分数要求。
说明书结构严谨,文字通顺,用语符合技术规范,图表清楚,字6 0—6 分撰写质量迹工整,书写格式规范,符合规定字数要求。
合计 0—60 分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语:企业品牌战略在日益强调创新的全球经济中是非常重要的,李伟同学的论文“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品牌战略”为研究中心,极具现实意义。
论文体系完整,逻辑性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兼顾,行文流利,是一篇较为不错的论文。
李伟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非常认真细致。
作为李伟同学的导师,我同意其论文通过。
指导老师:X X X 2008 年 12 月 20 日毕业论文(设计)评议书(2)评分标具体要求分数范围准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确,分析归纳合自述 0—8 分理。
创新工作中有创新意识,有重大改进或独特见解,有一定使用价值。
0—5 分答辩能够正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基本概念清楚,有理论根据。
0—12 分资料资料齐全,符合学校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
0—5 分合计 0—30 分评委 1 评委 2 评委 3 评委 4 评委 5 总分平均成绩答辩纪要:答辩小组秘书(签字):答辩小组组长(签字):年月年月日日答辩委员会意见指导教师评议答辩小组评议汇总成绩秘书(签字)湖南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于__________年 ________ 月 _________ 日审查了专业学生( _____________ 的毕业论文(设计)其中设计说明书(论文)共__________________页,设计图纸_______________张)。
根据其论文的完成情况以及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的意见,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认真审议,决议如下:成绩评定为:__________(五级分记)主任(签字):年月日湖南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企业要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在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品牌战略。
国内很多企业在品牌经营上仍有很多问题,存在着许多重大失误,如宣传策略不当、缺乏创新、丧失特色等。
本文在对品牌战略相关基本概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并针对我国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企业品牌品牌战略 i 湖南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Study on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 of Brand Strategy of China’s Enterprises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the enhancement of peopleliving standard the market environment has had enormous change and the brand hasbeen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Nowadays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ic forthe sake of survival in competition Chinas enterpris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the brand strategy.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Domestic enterprises’ brandmanagementlike inappropriate drumbeating strategy lack of innovation lack ofcharacteristic and so on. Based on the relevant concept of brand strategy this article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implementing brand strategy by domestic enterprises andgives correlative suggestions to settle the problems which come forth in this process.Key word: Enterprise brand brand strategy ii 湖南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目录1.引言................................................. .................. 12.品牌战略相关概念................................................. ...... 2 2.1 品牌的含义 ................................................ ....... 2 2.1.1 一般意义上的含义. (2)2.1.2 作为品牌战略开发的含义..................................... 2 2.2 品牌战略的含义................................................. .. 23. 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 4 3.1 缓解国外企业品牌战略对中国企业造成的冲击 ......................... 4 3.2 满足消费者对追求品牌的需要....................................... 44.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 4.1 重销量轻质量现象严重 (5)4.2 将广告当成创品牌的唯一法宝....................................... 5 4.3 品牌缺乏核心价值.................................................6 4.4 品牌缺乏系统规划.................................................65. 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7 5.1 要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 (7)5.2 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品牌战略......................................... 8 5.3 重视品牌质量................................................. .... 8 5.4 塑造独特的品牌个性.. (8)5.5 加强品牌公关与宣传 (9)5.6 不断实施品牌创新,谨慎实施品牌延伸 .............................. 106. 结语................................................. ................ 11参考文献................................................. ............... 12谢辞................................................. ................... 13 iii 湖南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的竞争已由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竞争,转向更高阶段的品牌之间的竞争。
品牌战略的系统研究和实践,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
1988 年,菲利浦.莫里斯公司和雀巢公司的两大著名收购行动,标志着现代品牌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