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4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4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精读感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以苦为乐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幻灯《本草纲目》和医学成绩,请同学们读一读,再谈谈感受。
2、《本草》医学成绩之高,让人张口结舌。
就来看看李时珍写《本草》的经历。
二、学习第一局部(简)。
1、揭题并考虑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一心”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了什么事“一心”赶路?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那灰尘、蜘蛛网还表示什么?这样的破寺,李时珍能住吗?“就”字怎么理解?2、自由朗读感悟这一局部。
三、学习第二局部(详)。
1、师徒俩就在这样破败的古寺里过夜的,的确很苦。
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很艰苦?2、自由朗读,找一找(吃的是干粮,喝的是泉水。
)。
如此艰苦,他们有没有埋怨?我们来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3、出示师徒对话,初读感悟,读了之后你有哪些感受,说一说。
重点突出“笑”字,表示他们以苦为乐的精神。
理解:“常年累月地奔走,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出示资料,为什么待遇丰厚的御医不做,在外劳苦奔走?)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自由组合读,指名读。
再读再悟,体会人物以苦为乐,为国为民的精神。
四、学习第三局部。
1、借着月光,我们走近寺庙看看他们在干些什么。
师徒俩累了一天了,也该休息了吧?(没有,他们还要记下寻访所得。
)2、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怎么做的。
读一读,说一说(通过记载药物和药性和用法,可以看出他们工作的认真严谨。
)3、当记录到鸡肠草时,有个“。
”,表示什么意思?李时珍又是怎么做的?(李时珍一时无法分辨两种草药了,他扯下一点放在口中嚼嚼。
)4、你敢嚼吗?(出示资料,李时珍曾经尝药险些中毒丧命)。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使学生了解李时珍的生平和贡献,认识古寺的建筑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李时珍的生平和贡献。
2. 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内容,体会作品描绘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1. 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理解。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古寺的氛围。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全文。
2. 李时珍的生平介绍资料。
3. 古寺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李时珍及其作品《本草纲目》。
通过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李时珍吗?他有什么贡献?”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感受作品描绘的意境。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文描绘了古寺的哪些特点?李时珍在古寺中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在古寺过夜?4. 欣赏古寺图片或视频展示古寺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寺的建筑特点,感受古寺的氛围。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古代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一幅李时珍夜宿古寺的画面。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李时珍生平及其贡献的掌握情况。
2. 课文理解:评估学生对《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估结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八、教学拓展1.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本草纲目》,深入了解李时珍的医学成就。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意义。
3. 学生能够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学生能够培养对历史人物李时珍的敬仰和崇敬之情。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2. 学生通过讨论和表达,培养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主要内容介绍:课文讲述了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夜晚宿营于一座古寺时的经历。
在古寺中,李时珍发现了一本古老的医学书籍,通过阅读和研究,他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医学知识。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勤奋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意义。
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2. 学生能够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自主获取知识。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表达,培养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勤奋学习的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李时珍的简介和医学成就,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关键词语解释: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解释和理解。
4. 故事背景介绍:教师讲解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背景和意义。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意义,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 表达与展示: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展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7. 总结与反思: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勤奋学习的精神。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

4、你读出了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不怕吃苦,为民造福)
5、这正是一人吃苦,为的是万民得福。(板书:为民造福)师补充:为什么修订好((本草纲目 》 ,就能让万民得福?原有的草药类书籍有一些信息不够准确,结果发生了很多按药书抓药,吃错药,药死人的现象。李时珍编写 《本草纲目 》,历时 27 年,曾三易其稿,为求每个信息的准确,让药书能真正造福于民。
南京市东山小学 盛慧
设计理念:
友善用脑的理念认为:“每一个孩子即便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如果学生无法适应我的教学方法,那就让我基督徒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将研读的自主权真正交还给讲义学生,让他们拥有更多自主、探索的权利,去反复研读文本,咀嚼文本的精华所在,体悟文本内蕴的情感,领会文字中蕴含的诗意。教师要努力营造开放而富有的课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让学生在民主对话、多维对话、充分对话绝妙中会领悟课文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能够荣膺课文的意蕴和主旨,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使友善的语文课堂散发浓浓的“语文味”。
4、生读
二、 品读课文
(一) 过度:他们到底吃到了哪些苦呢?孩子们,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
1、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交流:
(1)通过第1自然段,体会他们走的路很多,时间很长。
(2)住的地方条件差(第四自然段)
3、指导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幻灯片)理解住这样的古寺的原因。
4、小结:原来,为了寻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专心扑在修订《本草纲目》上,所以深知这样的古寺,他毫不犹豫地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齐读)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范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李时珍及其作品《本草纲目》2. 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产生兴趣教学内容:1. 简要介绍李时珍的生平及其医学成就2. 引入故事主题: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活动:1. 播放李时珍的介绍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2. 讲述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二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医学知识教学内容:1. 分段阅读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2. 解析故事中的医学知识,如草药的识别、药效等教学活动:1. 分段阅读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2. 针对故事中的医学知识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第三章:词汇学习教学目标:1.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2. 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新词汇教学内容:1. 学习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如草药名称、医学术语等2. 进行词汇练习,巩固学习成果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新词汇,并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2. 进行词汇练习,如填空、造句等第四章:口语表达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 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描述故事情节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故事情节2.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场景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用英语复述故事情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2.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角色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和情节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医学知识及其现实意义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和情节2. 探讨故事中的医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让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和情节,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2.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医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草药的合理使用等第六章:文化探索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2.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古代医药文化,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2. 探讨李时珍夜宿古寺故事背后的文化意义教学活动:1. 展示中国古代医药文化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2. 分析故事中的医药文化元素,如草药的采集、炮制等第七章:问题解决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2. 让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提出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2. 让学生从故事中提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活动:1. 提出问题,如故事中的草药如何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疾病治疗等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取信息,进行问题解决练习第八章:创意写作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创造力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以故事为背景,创作与中医药相关的故事或文章2. 进行写作指导和建议教学活动:1. 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故事为背景,创作与中医药相关的故事或文章2. 提供写作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成创作第九章:评价与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反思2.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入思考教学内容:1. 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2. 探讨故事中的中医药文化对现实生活的意义教学活动:1.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2. 探讨故事中的中医药文化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第十章:拓展阅读教学目标:1. 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2. 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教学内容:1. 推荐与中医药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其他关于李时珍的书籍、中医药杂志等2.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教学活动:1. 推荐与中医药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进行交流和讨论重点解析本文主要通过讲述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李时珍及其作品《本草纲目》,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10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优秀10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通过研读课文,充分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通过资料拓展,对《本草纲目》有一定的了解,更深层次的让学生感受李时珍为了医学事业不懈追求,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段和概括段意为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了解李时珍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初读课文感知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
老师简介李时珍3、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引导写好“珍、宿”4、读题质疑二、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试着解决刚才的问题。
出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察访、破败、断垣残壁、行囊、呃逆、涎滑、无涎”等词语,学生读准字音,说说自己对词的理解。
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脉络:外出察访—夜宿山寺—寺中谈苦—连夜记录三、再读课文1、学生再次读文,从文中找到一句能体现全文的句子。
(出示: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能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
(生读文)2、学生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特点读出他们的艰辛。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厚厚的蜘蛛网。
”对比感悟: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旧的古寺。
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学生交流,师点拨:(到处是灰尘——很脏;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抓住“断垣残壁”一词,让学生发挥想像,说说看到“断垣残壁”这个词,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一幅画面?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指读第4小节引导理解环境的苦:理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3、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前面课文,找原因。
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优秀10篇)篇一:李时珍夜宿古寺教案篇一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朗读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
2、思考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一心”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了什么事“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就没有其他人家投宿了吗?正当师徒俩感到焦急时,事情出现了怎样的转机?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朗读体会。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那灰尘、蜘蛛网还表示什么?这样的破寺,李时珍能住吗?“就”字怎么理解?3、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想想还有哪里不懂。
4、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三、学习第二部分。
1、李时珍师徒俩就在古寺里是怎样过夜的呢?四人小组一起读第二部分,讨论。
2、讨论,交流。
3、理解:“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4、练习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
自由组合读,指名读。
5、说说这部分的意思。
四、学习第三部分。
1、自由默读第三部分。
2、师徒俩累了一天了,也该休息了吧?(没有,他们还要记下寻访所得)3、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4、12段中有两个“……”,它们的意思相同吗?分别表示什么?5、李时珍是怎么分辨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的?这表明李时珍的什么精神?(严肃认真,非常负责)6、分角色读这一部分,注意语气。
7、小结。
五、作业查找李时珍的资料、故事;一些中药及其药效。
板书设计:16、李时珍夜宿古寺(破败)喝水、啃干粮边忆边写端详、扯下、嚼嚼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踏实教学后记:《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主要记叙了,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他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时,让学生先搞清寺庙如何“破败”,边讲边读;在体会李时珍和弟子庞宪的对话,明白“修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的含义;最后理解他们虽累了一天,但还要记下当天的寻访所得,以及李时珍在分辨不出鸡肠草和鹅肠草的不同药性时,是亲自品尝,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5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精选5篇)《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为大家的《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送大家分享。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辨析形近字“详、祥”。
通过、结合课文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说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等词的意思,并能选择其中的一些词语说一段话,描述夜晚景色。
2、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根底上,学习按事情开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写出段落大意,并能据此复述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抓住李时珍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体会他以苦为乐、甘于付出的精神,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4、品读文章结尾局部的景物描写,初步感知景物描写与塑造人物形象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会按时间顺序,理清课文脉络,并概括段落大意。
1、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根据老师给的几个提示,猜出相关人物。
(1)19年史学家砸缸《资治通鉴》(2)远渡重洋生物学家青蛙卵剥离手术(3)江苏宜兴《奔马》画家(4)一万余里“医林二圣”之一《本草》2、出示李时珍画像,对李时珍你了解他多少?能用一两句话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吗?3、出示课件,简介李时珍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和张仲景一起被称为“医林二圣”。
李时珍的一生成就很多,他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研读过八百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为了察访药材,行程一万余里。
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
4、揭题: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期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那么,板书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齐读)理解题目:宿:住宿,过夜。
夜宿古寺:夜晚住宿在古寺里5、再读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为什么“夜宿”古寺;“古寺”是怎样的?在“夜宿古寺”时做了些什么?)(设计意图:课始用猜人名的游戏导入,一为课堂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形成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二是通过抓关键词帮助学生回忆本学期课文中学到的一些具有不怕吃苦的高贵品质的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继续交流,还吃了哪些苦?吃之苦---- “夜幕渐渐降临了……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吃得苦?------啃。因为“啃”说明他们的干粮放的时间太长,吃的很差
一边喝水一边啃着冷冷的硬梆梆的干粮,这种生活怎能不苦呢?
你能不打结地读了下来,不简单
真好,你还读出了长句的停顿(谁能像他一样,再来试试)
你能积极的回答问题,真勇敢!但这个句子很长,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再试试吗?
4、 课文同学读的也不错,现在谁能告诉我们,你知道课文讲了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件事?
他们先干了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又干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从哪里进行分段
基础知识的易错点
nangxiànxián
字音: 露:书面都读lù,口语中读lòu, 囊 ,宪 涎
切入点和
主线问题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资料补充
李时珍的简介:李时珍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二十七年修订了《本草纲目》一书。
语言文字
训练点
1、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蜘蛛网。
预设:学生说辛苦,艰苦,不容易……
2、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能让你有这些体会,认真的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小组进行交流。
预设:
(1)住之苦--“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蜘蛛网。”
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展开联想,看看你都能看到什么?
小 结:是啊!通过刚才的想象我们感受到李时珍师徒俩晚上就住在这样一个简陋的破庙里过夜,(板书:住)住宿条件实在是苦啊!所以说展开丰富的想象也是读好书 的一种方法,你能带着你的想象来读读这段话吗?谁来试试?(你真会读书,让我们感受到了住在破庙里的确很苦。)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
提笔,一拳一尺一寸,落笔
展示学生的书写,及时的评价(看一下这个字的结构比例恰当,的一颗星;主笔到位,整体漂亮大方)
3、生字和词语同学们都没有问题了,可是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的语句中,你还能读的这么好吗?老师选了2个句子来考考大家。出示句子
(读的真好,读出了长句的停顿,)
出示“露”的解释,在书面中都读lù,但是在口语中有时也读lòu
师:所以通过抓关键的字、词也是理解人物一种很好的方法。
(3)继续交流,可是李时珍吃得苦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吗?
预设:学生交流研究用具苦
研究之苦---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小结: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通过抓住文中重点的、关键的词语可以有利于我们来理解人物,那在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把李时珍亲尝草药的过程写的很具体,你能找出那些关键的词语?学生圈画,交流
2、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方法领悟(读、写)
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理解、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人物性格。
景物描写衬托人物性格特点
练笔训练
启发学生想想,描绘夜晚的景象,用上课文中词语
拓展阅读
《迪斯尼的细节》(配套练习册p59)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布置学生预习:
课文结尾不写人,而写寺外的风啸鹰叫,皓月当空,这是为什么?
风啸鹰叫说明他们住的环境很艰苦,皓月当空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但是他们仍然在研究草药,衬托了李时珍不畏艰苦,编写《本草纲目》的可敬形象。
师:景物烘托人物也是本文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写法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去
(5) 师过渡:同学们,回顾刚才,我们深深感受到李时珍夜宿古寺住的苦、吃得苦、研究的苦,一夜就如此的苦,可他们却长年累月的四处寻访,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离家别子,风餐露宿,其实李时珍可以不经历这些苦的,那他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快速浏览课文,让我们在书中找找答案吧?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的一个小故事,补充题目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上课酝酿饱满的情绪。
二、检查预习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预习好了吗?那老师要来检查了,请看,课件出示生字
①同桌互读:你会读吗?那好先同桌互相检查,看看他读得怎么样?
②指名读:那个同学想读给我们大家听听?跟读,有错误及时的改正(你读的真好,字正腔圆;你的声音真好听,但是能再大点声就更好了;同学读音正确,声音响亮,掌声鼓励)
3:李时珍将白天搜集来的草药放在手中端详一阵,冒着生命危险扯下一点放在口中嚼嚼,他这样说:“长年累月的……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四、 结合板书 总结全文
李时珍用了整整27年把《本草纲目》编写成功了,李时珍用他一人的苦换来了万民的福,为人民、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师小结:李时珍的一生,成果卓著,功绩非凡,为祖国的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还是世界文化名人。
课题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在题号前用 ,教学难点用
标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2、能运用连接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习能抓住重点词,展开合理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方法,学习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长年累月的……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引读:1:李时珍住在一所破败的古寺里,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就连中间的神像都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可是这对李时珍来说不算什么,他说,生读:“长年累月的……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师徒两人一边喝水一边啃着硬邦邦的干粮,可李时珍去不觉得苦,为的是:“长年累月的……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你从这些词语中又读出了什么?--认真、严谨、仔细
鸡场草,鹅肠草的确很像,你们能分辨出吗?出示图片
小结:我们知道药是不可以乱吃的,吃不好有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可是李时珍却亲自品尝,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他的身旁,看着他品尝各种草药,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4)就这样,寺内李时珍边忆边写,寺外,教师引读(课件出示: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同学们我们说过展开想象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
③齐读
2、通过词语老师看出大家认真的预习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课件出示:煮,尘,宿)这3个上下结构的生字,怎样写更漂亮?
首先要引导学生字观察结构(观察的真仔细,你看的真准)
1、要注意这个字的比例
2、还要把主笔写好
师:其实呢我们在写上下结构的字时一定要注意这个字的横向主笔,要把这个字写漂亮,就要把他们的横向主笔写的舒展,稳妥
1、 搜集有关李时珍的资料
2、 自学生字、词语
3、 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第一课时
一、 导课
1、板书:李时珍
通过课前预习你对李时珍有哪些了解?你怎么知道的?
预设:学生没有把话说完整,你敢于积极的回答问题,真好,但是请你把话说完整,能不能再来一次?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来搜集、整理资料
2、老师这也有李时珍的一点资料,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老师读
小结:所以我们知道写事的文章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人们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来进行分段,其实我们只要将每个段落的意思串联起来,就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了,当然重复的部分要省略,现在谁告诉我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同学们,了解了李时珍住在古寺这一夜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