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瓮安县张家坡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初步设计说明115v2

瓮安县张家坡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初步设计说明115v2

瓮安县张家坡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初步设计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O一四年十二月项目名称:瓮安县张家坡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委托单位:瓮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单位法人代表:夏超编制单位: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敬亚平总建筑师:冯双媛(国家注册一级建筑师)总结构师:童印佩(国家注册一级结构师)项目负责人:张太宇设计编制人:建筑:刘诚成结构:刘磊给排水:朱德懿电气:张健目录第一章总论 (3)第二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7)第三章项目构成及建设方案 (8)第一节总平面布置 (8)第二节建筑部分 (10)第三节结构部分 (12)第四节给排水部分 (15)第五节电气部分 (18)第四章无障碍专篇 (22)第五章安全专篇 (22)第六章节能专篇 (23)第七章消防专篇 (25)第八章环境保护 (26)第九章综合防灾专篇 (28)第十章实施进度安排 (28)第十一章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30)第十二章工程建设招投标方案 (32)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一.工程设计有关文件:1.瓮安县发改局关于瓮安县张家坡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2.瓮安县规划局对项目规划方案的批复文件3.建设方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及设计任务书;4.建设方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勘);5.有关部门编绘的地形图;二.有关国家、行业、地方法规、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2.《贵州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0/5024-2002;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13.《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 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0);7.《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 1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92-2009; 18.《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10版);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9. 贵州省2004版建筑、安装工程定额10.贵州省有效执行期内造价管理文件规定的取费依据及标准 20.瓮安县城镇总体规划第二节项目背景及概况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瓮安县张家坡公共租赁住房项目2、业主单位:瓮安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法人代表:夏超二.项目概况:1.工程概况1.1本工程为瓮安县张家坡公共租赁住房项目。

公共租赁住房设计方案

公共租赁住房设计方案

公共租赁住房设计方案公共租赁住房是指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出资兴建、购买或改造,面向低收入家庭、无房家庭等特定群体出租的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是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城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设计方案的选址、房屋品质、租赁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公共租赁住房的选址应当考虑到交通便利性、教育医疗资源的便捷性和就业机会的丰富性。

鼓励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在城市发展相对繁荣的地区,降低低收入家庭的就业门槛和生活负担。

此外,选址还应考虑住房周边的生活设施和社区配套设施的完善度,确保租户具有满意的生活条件。

其次,公共租赁住房的房屋品质应当与商品房相当,可以不追求豪华,但必须符合居住的基本需求。

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房屋的空间布局合理性、采光和通风条件,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公共租赁住房的建筑材料和装修应该具有较好的品质和可持续性,能够保障租户的安全和健康。

再次,公共租赁住房的租赁机制应当灵活多样,并设立租金补贴机制。

租金的设定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确保低收入家庭可以负担得起租金。

同时,可以设立租赁期限的限制,如5年或10年,租期结束后可以酌情延长或重置。

此外,鼓励低收入家庭按时缴纳租金,同时也要完善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保障双方权益。

此外,公共租赁住房的管理和维护应当严格把关。

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公共租赁住房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工作,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低收入家庭租户的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可以鼓励倡导低收入家庭居民自治,建立租户委员会等组织形式,加强租户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最后,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发展应当着重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以引入绿色建筑理念,在设计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可以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如太阳能电池板,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建议公共租赁住房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相结合,提供优质的交通服务,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一、项目背景当前社会存在着严峻的住房问题,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住房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是指由政府或社会资本以公益目的兴建和投资,供社会各界住户承租,并按照国家规定租金收取的房屋。

这种房屋主要是面向低收入、中等收入群体提供租赁住房,以解决其基本居住需求。

因为其具有可延续性、低成本、住房安全等优势,所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旨在建设一批公共租赁住房,以满足本地区居民基本居住需求。

此次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物业面积约30000平方米,共计680套房屋。

房屋分布分两个小区,一小区为300套,二小区为380套。

每套房屋建筑面积均为70平方米左右,主要为两室一厅和三室一厅的户型。

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按当地市场价定位,由政府或社会资本负责收取。

住户需要在住所的享有期内按照相应标准支付相应租金。

享有期限为10年,到期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再次延长享有期限。

三、设计原则1.经济性原则本项目的建设需要秉持经济性原则,即在可控的预算内完成初步设计,并按计划限定的时间节点高效推进工程建设。

同时,在保证舒适性、功能性的基础上控制与其他户型相比较低的成本,并保证物有所值。

2.舒适性原则本项目的房屋设计计划在保证经济性的基础上,无私利为租赁住户提供舒适、安全、健康和绿色环保的居住环境。

为满足居住群体的各种需求,设计户型灵活、布局合理、结构简洁、装修精美,充分优化室内氛围与照明,从而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

3.安全性原则为确保公共租赁住房建筑个体的安全性,项目计划依据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在综合考虑生产、使用、消防等方面综合多方面因素,对设计做到合理、安全、稳定,从而我们更加保障住户的安全居住环境。

4.绿色环保原则本项目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提倡节俭、环保的设计理念,力求为住户创造一种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公共租赁住房优秀设计方案

公共租赁住房优秀设计方案

公共租赁住房优秀设计方案1.引言公共租赁住房是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共租赁住房的居住质量和使用效率,满足住户的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本文将探讨几个关键方面的设计原则和策略,以帮助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者进行公共租赁住房的有效设计。

2.人性化设计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应重视人性化,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这包括考虑住户的需求和生活方式,并提供相应的空间划分和功能布局。

例如,家庭型住户需要有独立的卧室和起居空间,而单身住户可能更需要一些灵活的多功能空间。

此外,公共租赁住房应提供足够的储物空间,以满足住户的物品存放需求。

3.可持续性设计可持续性是公共租赁住房设计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设计方案应考虑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

合理的建筑朝向和使用太阳能系统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能源。

此外,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还应考虑降低水资源的消耗,例如通过设置节水设备和回收雨水等方式。

4.安全和便利性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应注重安全和便利性。

安全方面,应考虑有效的防火措施、逃生通道和安全设备的设置。

同时,应采用适当的安全机制,如门禁系统和监控设备,以确保住户的人身安全。

为了提高住户的便利性,设计方案应考虑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社区设施的可访问性。

5.社区交流与活动空间为了建立一个和谐的社区环境,公共租赁住房设计应考虑社区交流和活动空间的设置。

例如,可以设置公共花园、儿童游乐区和休闲区域,以促进住户之间的互动和社区共享。

此外,设计方案还可以考虑设置社区活动中心,举办各种社区活动,增加住户的参与度和社交互动。

6.灵活性与可维护性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灵活性指的是设计方案应具备一定的可调整和扩建的能力,以适应不同住户的变化需求。

可维护性则意味着设计方案应考虑住户的维修和保养需求,以减少维护成本和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7.总结公共租赁住房优秀的设计方案应注重人性化、可持续性、安全和便利性、社区交流与活动空间、灵活性与可维护性等方面的考虑。

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系统方案设计方案

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系统方案设计方案

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系统方案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住房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为了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公共租赁住房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因此,设计一个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系统,是为了提高公共租赁住房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缓解住房问题,改善群众生活。

本系统的目标包括:1.提供高效的租赁流程管理,实现公租房的快速分配和租赁登记。

2.提供支付与收费服务,便捷公租房租金的缴纳和维修费用的结算。

4.提供住房信息管理,方便公租房的信息更新和管理。

5.提供监管与统计分析功能,协助政府部门对公租房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与分析。

二、系统设计1.技术选型:本系统采用C/S结构,前端使用H5+CSS3进行开发,后端使用Spring Boot框架进行开发。

数据库选用MySQL,通过JDBC与后端进行连接。

单元测试使用JUnit,版本控制使用Git。

2.模块划分:系统主要分为租赁分配模块、支付与收费模块、周边配套服务模块、住房信息管理模块、监管与统计分析模块。

3.核心功能:(1)租赁分配模块:住户通过在线填写租赁申请表,提交申请后,系统根据权益等级和经济情况进行自动分配,并生成租赁合同。

(2)支付与收费模块:租户可通过系统在线缴纳租金和维修费用,系统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支付功能,并生成缴费凭证。

(3)周边配套服务模块:(4)住房信息管理模块:系统提供住房信息的录入、更新、查询等功能,确保住房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5)监管与统计分析模块:政府部门通过该模块实现对公租房的监督与管理,同时进行统计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4.系统流程设计:(1)租赁分配模块流程:住户填写租赁申请表-提交申请-系统分配住房-生成租赁合同。

(2)支付与收费模块流程:租户登录-选择支付方式-输入缴费金额-系统发送支付请求-支付完成-生成缴费凭证。

(3)周边配套服务模块流程:(4)住房信息管理模块流程:管理员登录-录入住房信息/更新住房信息/查询住房信息。

初步设计说明(公租房)

初步设计说明(公租房)

项目名称:2011年资兴市市立医院地块旁廉租房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院长:法人代表: 技术负责:总图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水设计: 电气设计:2011年资兴市市立医院地块旁廉租房初步设计第一部分设计总说明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二章总图设计第三章建筑设计第四章结构设计第五章给水排水设计说明第六章电气设计第七章消防设计第八章节能设计第九章环境保护第十章投资概算第二部分设计图纸一、区位图二、现状图三、总平面布置图四、道路竖向图五、给排水总图六、电力电讯总图七、建筑平、立、剖面图八、结构专业设计图九、建筑水电设计图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说明第一节区域概况湖南省资兴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粤、赣、三省交汇处。

北纬25°34'─26°18',东经113°08'─113°44'。

总面积27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0万亩,水面30 万亩,林地306万亩。

辖18乡、10镇、1道办事处。

总人口3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2万。

资兴历史悠久,建置已有1800多年历史。

东汉永和元年(公元136年)始置汉宁县,后数易县名。

1984年 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资兴县”设立“资兴市”。

1990年市址从古镇兴宁迁至唐洞新区。

古往今来,在资兴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神话传说,留下了毛泽东、朱德、陈毅、唐天际、何长工、曾中生等伟人的足迹,也留下了资兴人民英勇奋斗和无私奉献的伟绩,孕育了曾中生、曹里怀、曾希圣、谭政文、白薇等许多风流人物。

资兴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素有“电城、煤都、水乡、林海、粮仓、基因库”的美称。

是湘南乃至湖南的主要煤炭、电力、建材工业基地,商品粮生产基地,华中电网最理想的电力调峰补偿基地,全国重点林业县(市)之一。

市内现电力装机容量90万KW,约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

煤炭储量丰富,已探明的达3 亿多吨,年产原煤300万吨。

活立木蓄积824万立方米、楠竹蓄积量1600万根,商品材12万立方米。

某工业园区公共租赁住房工程设计方案

某工业园区公共租赁住房工程设计方案

某⼯业园区公共租赁住房⼯程设计⽅案某⼯业园区公共租赁住房⼯程设计⽅案⼀、项⽬概况本项⽬基地位于**⼯业园区**⼤道以东,江东⼆路以北,东⾯为⾼层安置地块,北⾯为保障性⽤房地块。

本项⽬总⽤地⾯积60008平⽅⽶,在⽤地范围内,拟建13幢⾼层住宅及集体宿舍,沿街辅以商业⽤房及配套⽤房,总建筑⾯积185450平⽅⽶,地上建筑⾯积150000平⽅⽶,地下建筑⾯积35450平⽅⽶,容积率2.5,绿地率30%,建筑密度21.9%,建筑限⾼100m。

⼆、规划建筑设计依据1、**市规划局⽂件:项⽬编号8201300002附图及要求。

2、建设选址红线图;3、招标⽂件任务书4、设计招标答疑补充⽂件;5、《民⽤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6、《建筑设计防⽕规范》GB50016-20067、《⾼层民⽤建筑设计防⽕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8、《浙江省城市建筑⼯程停车场设置规范和配套标准》(DB33/1021-2005);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10、《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11、《**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当地的规划设计技术规程和要求;12、国家及省市有关建筑、规划、消防、交通、环保等规范、条例、规定。

三、规划建筑设计理念及构思1.设计定位⽴⾜于⼈性化设计,以⼈为本,设计从居民居住的舒适度出发,以创造⼈与⾃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态环境为⽬标,使居民受益于⾃然,把绿⾊⽣态环境还原到⾃然状态,带给居民⾃然环境下的景观感受。

设计时注重提⾼居住区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便利的⽣活条件,舒适的⽣活环境,多样的活动空间。

2.布局构思该⽅案设计时运⽤⼲练⽽⾏之有效的⼿法,充分利⽤地形特征,结合居住群体的特殊性及周边环境和⽇照的影响,精⼼布置建筑。

本次设计户型⾯积较⼩,仅有40M2宿舍和50M2成套住宅两种类型,且40M2⾯积占住宅总建筑⾯积的90%,如何使⼩⾯积且流动性极强的个体集聚成富有亲和⼒的宜居整体是本次设计的核⼼内容。

公共租赁住房四期工程项目立项建设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公共租赁住房四期工程项目立项建设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一节、编制依据第二节、编制原则第三节、编制目的第四节、总体施工目标第五节、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第二章总体概述第一节、工程简介第二节、施工顺序安排第三章施工部署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第二节、施工目标第三节、工程施工顺序第四节、总平面布置第五节、施工临时用电第四章施工组织机构和项目班子第一节、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第二节、施工组织部署原则第三节、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第四节、生产要素配置第五节、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第六节、计算机管理拟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七节、目标管理计划第八节、施工准备第五章资源配备计划第一节、劳动力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第二节、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第三节、机械设备投入计划第六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测量定位施工方法第二节、基础工程施工第三节、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第四节、装饰工程施工方案第五节、门窗工程施工方案第六节、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第七节、防水、保温工程施工方案第八节、电气工程施工方案第九节、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第十节、消防工程施工方案第十一节、暖通工程施工方案第十二节、附属工程施工方案第七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第二节、工期提前保证措施第八章保证施工工期的措施第一节、工期保证体系第二节、工期编制原则第三节、计划编制形式第四节、施工配套保证计划第五节、工期保证措施第九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工程质量总体保证措施第二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第三节、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第四节、质量承诺第十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安全管理体系框图第二节、施工安全保证机构第三节、安全教育制度第四节、安全检查制度第五节、施工安全管理责任第六节、施工安全管理保证措施第七节、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第八节、高空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保护措施第九节、“三宝”、“四口”防护第十节、塔吊第十一节、安全用电和机电设备的保护措施第十二节、现场保卫措施第十三节、现场防火、防爆安全措施第十四节、防雷措施第十五节、防暑降温措施第十六节、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第十七节、高空防坠落、防坍塌措施第十八节、吊装安全措施第十一章文明施工措施第一节、文明施工措施第二节、施工机械、用具及用电管理要求第三节、办公室、生产区环境卫生第四节、现场宣传与人的精神面貌第五节、施工总平面管理第六节、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制度第十二章季节性施工措施第一节、夏季施工措施第二节、冬季施工措施第三节、雨季施工措施第十三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环境保护保证体系第二节、防止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措施第三节、减少扰民和防止施工噪音污染措施第四节、环保措施第五节、降低噪声污染措施第六节、弃渣和垃圾处理第七节、施工人员健康保护第八节、粉尘防治措施第十四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下设备的保护措施第十五章成品保护措施第一节、成品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二节、成品保护责任及管理措施第三节、成品保护的主要措施第十六章新技术应用和违约责任承诺第一节、新技术应用第二节、违约责任承诺第十七章安全应急预案第十八章附图、附表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前言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根据业主的招标文件要求,以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历年来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经验作为基点,以施工550日历天作为控制进度目标,统筹考虑整个工程施工工艺、现场布置以及施工进度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瓮安县张家坡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初步设计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O一四年十二月项目名称:瓮安县张家坡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委托单位:瓮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单位法人代表:夏超编制单位: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敬亚平总建筑师:冯双媛(国家注册一级建筑师)总结构师:童印佩(国家注册一级结构师)项目负责人:张太宇设计编制人:建筑:刘诚成结构:刘磊给排水:朱德懿电气:张健目录第一章总论 (3)第二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7)第三章项目构成及建设方案 (8)第一节总平面布置 (8)第二节建筑部分 (10)第三节结构部分 (12)第四节给排水部分 (15)第五节电气部分 (18)第四章无障碍专篇 (21)第五章安全专篇 (22)第六章节能专篇 (23)第七章消防专篇 (25)第八章环境保护 (26)第九章综合防灾专篇 (27)第十章实施进度安排 (28)第十一章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30)第十二章工程建设招投标方案 (32)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依据一.工程设计有关文件:1.瓮安县发改局关于瓮安县张家坡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2.瓮安县规划局对项目规划方案的批复文件3.建设方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及设计任务书;4.建设方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勘);5.有关部门编绘的地形图;二.有关国家、行业、地方法规、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2.《贵州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0/5024-2002;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13.《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 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0);7.《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 1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92-2009; 18.《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10版);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9. 贵州省2004版建筑、安装工程定额10.贵州省有效执行期内造价管理文件规定的取费依据及标准 20.瓮安县城镇总体规划第二节项目背景及概况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瓮安县张家坡公共租赁住房项目2、业主单位:瓮安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法人代表:夏超二.项目概况:1.工程概况1.1本工程为瓮安县张家坡公共租赁住房项目。

1.2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贵州省瓮安县瓮水办事处张家坡。

规划用总用地面积22160平方米。

1.3用地范围:本项目用地总面积22160m²。

1.4市政条件:本工程场地有市政供水管、市政污水管及市政雨水管。

电力管网、电讯(网络、闭路电视)管网铺设到位。

1.5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5.1建设规模本工程总用地22160m²,将分作两期进行建设。

其中第一期共有建筑单体8栋(1-8#楼),建筑面积 84948.37m²(其中住宅面积61098 m²),含992套公共租赁住房、24套安置房和部分商业用房,公租房套型面积约60m²;项目二期暨瓮安县2015年张家坡(二期)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共有建筑单体3栋(9-11#楼),建筑面积 31338.41 m²,含360套公共租赁住房、23套安置房和部分商业用房。

建筑物地上最大层数24 层,地下 1层,地下停车位441个。

1.5.2设计范围根据设计合同,本次设计范围是瓮安县张家坡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建筑、结构、给水排水、建筑电气等设计。

不包括室外景观等设计。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三节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一.设计指导思想各专业在符合国家和贵州省现行有关规范、规定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忠实于原方案设计和满足顾客提出的要求,并完善建设各项配套设施。

同时,应针对该项目的特点对方案进一步深化。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设计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

二.设计指导原则1、遵守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贯彻执行发展基础教育的方针政策,科学合理的安排规划用地和建筑面积指标,保证公租房建筑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积极采用经实践证明是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和材料,同时考虑节约用地,节约能源,以达到科学、经济、实用的目的。

2、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城镇规划法规,满足规划要求,节约土地资源,预留发展和改扩建余地。

重视环境保护和卫生,减少污染,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排出的“三废”物质在综合治理后,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3、总体布局要求功能分区明确,将自然环境与安置房建设有机结合,合理布局小区林、路、建筑、商业区的位置和交通关系,营造便捷优美、宁静、舒适的居家环境。

4、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建筑设计思想。

采用优化设计方案,在满足法律法规及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整体投资。

第四节建设内容、投资额及资金来源1、建设内容为瓮安县张家坡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二期合计总建筑面积116286.78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84099.60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8483.1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3704平方米。

合计可安置 1399户居民。

2、概算总投资为21198.89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18756.72万元,占总投资的88.48%;工程建设其他费1432.70万元,占总投资的6.76%;预备费用1009.47万元,占总投资的4.76%。

各分项投资概算详见概算汇总表。

3、本项目资金筹措方案为:除申请中央专项资金外,其余由地方政府配套解决。

第五节需说明及需要在设计审批时提请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1、近期,人工费及建筑主要材料如钢材、水泥等价格处于波动态势,导致按概算编制的项目投资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差异。

2、我院在进行初步设计时,在满足国家有关规范的前提下,均按常规所了解的现场条件进行设计,未尽事项待施工图设计图时再行调整。

第二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一、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贵州省瓮安县瓮水办事处张家坡,交通便利。

项目拟建场地基地北及西面为现有道路(计划后期扩宽改造),南面及东面为规划道路。

基本无现状建筑。

场地内部地势较为平坦;二、场址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土地属国有土地,总占地面积22160平方米。

三、建设条件1.交通位置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贵州省瓮安县瓮水办事处,属城区边沿,交通便利。

2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

本地块现状为低洼平坦地,原为农田。

据现场调查及岩土勘察报告(初勘)资料显示,出露及下伏地层为二叠系中统吴家坪组石灰岩。

岩体呈现单斜缓倾构造。

场区及临近地段无断层通过,地质构造较简单,区域稳定性较好。

受构造应力及风化作用的影响,场区节理裂隙局部发育,岩体较为均匀完整,边坡岩体类型属Ⅳ类。

场地及四周未发现滑坡、崩塌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产生,无区域性断层通过,环境整体稳定性良好,为抗震有利地段,适宜建筑。

3.气象条件瓮安县属北亚热带,冬春半干燥,夏季湿润型,冬长而暖,夏短而凉。

年平均气温在14.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最热月平均22.5℃,极端最高33.5℃,极端最低-12.1℃,平均无霜期281.1天,年平均降水量1444.1毫米,雨量充沛,气候怡人。

气候条件良好,无需采取特殊措施,可全年施工4.供水供电本工程场地位于城区,在西向有市政供水管、市政污水管及市政雨水管。

电力管网、电讯(网络、闭路电视)管网已铺设到位。

5.施工条件项目建设场地较大,方便施工。

施工用水、用电等条件均具备。

工程建设所需水泥、钢筋、砂石等建筑材料在瓮安县内均有供应,供应量充足,运输方便,施工队伍来源稳定,技术水平有保障,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第三章项目构成及建设方案本项目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共有建筑单体8栋,合计建筑面积84948.37m²(其中住宅面积61098 m²),项目二期暨瓮安县2015年张家坡(二期)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有建筑单体3栋,建筑面积 31338.41 m²,两期合计总建筑面积116286.78平方米。

将按行业要求进行方案布局,并且将按照国家和地区的现行建筑工程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1、总平面设计原则1、根据场址风向、地形、地势特点及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2、充分利用市政交通资源,合理组织地块内单体建筑间的交通流线。

3、建筑场址内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及绿地率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规定4、充分结合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

2、总平面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6.《贵州省都市区城市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地管理技术规定(试行)》;7. 《贵州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8.建设方提供的1:500地形图。

9. 建设方所提的设计任务书3、场地概述本项目场地原为洼地。

场地无地质、气象灾害情况。

场地内无居民点,现已进行了拆除及场地平整.4、总平面布置方案为了体现设计构思,在规划布局中着重体现几个设计要素,就是整洁、动感与流畅。

建筑布局顺应地形,使整个小区显得自由和富有变化。

充分考虑周边环境、项目特点和使用需求,在总图布置上,因地制宜。

建筑单体设计为—小高层2+9层和高层2+15/1+16/24层。

按规定退道路红线5米放置;建筑用地内部设置有环形消防车道,建筑东北和西南面分别设计入户入口,东南面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建筑满足消防登高面的要求。

建筑周围设计4米环形消防车道,在基地四周与市政道路或规划市政路相接,其中北面作为基地入口,在总平面上人流、车流划分明确,互不干扰。

考虑到外围城市道路的商业价值,所以在除南侧外城市主要道路上布置了沿街商业门面,在提升地块价值的同时也将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服务于小区居民。

本案设计塔楼住宅部分,采用东西向或西北东南向布置,使得每户均满足日照要求。

本案建筑高度及体量定位综合考虑了日照间距要求和地块容积率及经济性间的平衡关系,以塑造瓮安县城市新景观,创造区域代表性建筑为原则,为瓮安县画上亮丽的一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