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计算表(适用于流水线)

合集下载

实用标准工时定额制定流程及方法

实用标准工时定额制定流程及方法
4.3.2.43.46 过厚工序标准工时 过厚工序 UST 分为工装过厚一个电池工时 UST1 和取出一个超厚电池工时 UST2 第一次观测时间 ST1=UST1×加工单元+UST2×第一次观测中的超厚电池数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规定 标准工时定额制定流程及方法

号:
LS/GWI012.007WI014.036
加工量/每片单耗
4.3.2.4.2 涂膜工序标准工时 UST=[(上料工时+下料工时+正式涂膜工时)×2+试涂膜工时+清理工时] ×3600/(每卷有效生
产批量(大片)×每卷条数)×(1+宽放率)×定员
4.3.2.4.3 碾压工序标准工时 UST={[每卷一次走带工时+上下料工时+每卷有效生产批量(大片)×每大片长度×断带率×一次
3.2 各制造部职责
3.2.1 各制造部按照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制定所有产品的标准工时定额表,定期按计划或因需要对标 准工时定额表进行修订。 3.2.2 各制造部门工时负责人员任职条件及工作内容(见表 1)
表1
职务 工时测定员
工时测定工程师
任职条件
工作内容
到职两年以上的 I 级或 H 级人员,从事或从事 根据测定计划或部门要求就本部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制造部对产品标准工时定额的制定、修改及管理的全过程。
职责
3.1 经营革新部综合计划部计划管理部职责
3.1.1 3.1.2 3.1.3 3.1.4 3.1.5
经营革新部综合计划部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制造部制定的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审核、发布。 经营革新部综合计划部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制定、下发标准工时测定计划。 经营革新部综合计划部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进行工时效率考核、UST 奖金考核。 经营革新部综合计划部计划管理部负责更新并保存日常工时数据。 经营革新部综合计划部计划管理部对各部门工时负责人员的资格评定及评价。

标准工时参考数据明细表

标准工时参考数据明细表

14
25%
16
25%
16
25%
2.2575 2.58 3.08
UT为电批锁 附时有效运 行时间
锁附 1个螺丝 (10.0)
锁附动作时M3P5M3P7+UT(1.0S)
16
25%
3.58
锁附 1个外观螺丝
锁附动作时M3P5M3P8+UT(1.0S)
16
25%
3.58
焊接单点(如闪光灯上导 线)
焊点加锡M2G1M2+1S(锡熔时间) 取导线M2G1M2+1S(锡熔时间)
101
25%
用镊子取垫片或双面胶 M3G1(M3G3M3)*4
贴垫片、双面胶(4 小条 ) 贴垫片于壳体 (M2P5M2A4)*4+C4*3
贴附后检查 (E2D3)*4
124
25%
铆接电池盖正负弹片 (线外加工)
取产品放入治具内 从治具取出产品放入流水 线 取产品待装配 单点检查 动作
取放弹片 M3G1M3P5 放置小弹片 (M3G1M3P2R2M3P5M1P5)*2 冲压 M5G1M5G1+1秒(1秒为冲压机周期时间) 检查 (E2D3)*2 放置 M3G1M2P0
热熔 4个点以上
热熔机气缸行程周期为 5 S
5
点UV胶(5mm为一单点)
动作时间 M3P5M1+出胶时间(1S)
9
点UV胶(线段)
动作时间 M3P5M1+出胶时间(1S)+出胶口在部品 移动时间(以每cm移动时间为3S)
目检动作(第一个工序)
针对有外观要求的部品的表面面积/1.5cm² *E2(0.25S)
25%
2.45125

标准工时及计件单价

标准工时及计件单价
标准工时与计件单价
2022/2/9
1
目录
一、时间研究的定义、特点及用途 二、时间研究的方法、步骤 三、标准工时的应用 四、计件单价与标准工时
2022/2/9
2
一、时间研究的定义、特点及用途
1.时间研究的定义 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合格
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 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熟练 F2 -0.22 努力 F2 -0.17
操作环境系数 一致性系数
理想 A +0.06 理想 A +0.04
优 B +0.04 优 B +0.03
良 C +0.02 良 C +0.01
平均 D +0.00 平均 D +0.00
尚可 E -0.03 尚可 E -0.02
欠佳 F -0.07 欠佳 F -0.04
在有刺激情况下,三种尺度的正常速度为:80,133, 100 在无刺激的情况下,三种尺度的正常速度为:60, 100 ,75
2022/2/9
15
评价系数的评价尺度之一
评比
相当行走速度
正常 正常 正常 =60 =75 =100
操作水平
英里 /h
km/h
40
50
67
甚慢;笨拙、探索之动作;操作人 似在半睡状态,对操作无兴趣。
(6)作为评价作业者技能和工程管理水平的依据
(7)产能负荷分析之用&效率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2022/2/9
4
二、标准时间的方法、步骤
1.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
工时的测定方法: 1)、直接法:A、马表法 B、摄影法(高速、普通、低速)C、其它类 2)、间接法:A、既定时间(PTS法)(WF 法、MTM法、MOD法)

插件标准工时一览表

插件标准工时一览表

名称 标准工时
名称 标准工时
名称 标准工时
三极管 3.0s
碳膜电阻 2.8s
LED 3.5s
弹簧五金 4.1s
二脚电感 3.6s
负极五金 4s
瓷片电容 3.6s
晶振 2.8
名称 标准工时
带座LED 3.7s
负极五金 4s
压件治具 2.5
四脚电感 4.5s
1/8W电阻 标准工时
8脚高频变压器 12s
USB 5s
正极五金 4s
负极五金 4s
电容 3s
压敏电阻 3s
整流桥堆 4.5s
玻璃二极管 3.5s
卧式色环电感 3s
IC 4s
保险管 3.8
直插IC 3.5s
流水线插件标准工时
卧式二极管 2.7s 立式二极管 2.6s 直脚瓷片电容 2.8s 缓冲脚瓷片电容 2.9s
涤纶电容 2.9s
1/2W电阻 3.0s
1/4W电阻 3.3s
1W金属氧化膜电阻 2.8s
K脚三极管 3.3s
立式电解电容 2.8s
立式电解电容 2.8
带飞线变压器 9s
压敏电阻 3.2s
MOS管 3.6s

以设备为主流水线的配备工人含义及计算

以设备为主流水线的配备工人含义及计算

以设备为主流水线的配备工人含义及计算周期时间:生产一个产品或者部件所必要的时间
T=一天工作时间/一天的预定产量(或者一月工作时间/一月的预定产量)产品标准工时H: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到最后一道工序完成这个产品或部件,正常一个人所需要的总时间(单位通常是分钟或者秒)直接作业员人数=H/T(标准工时/周期时间)
举例说明怎么计算。

例如:建立一条组装电饭煲流水线,
假设:一天的计划产量是200台,生产一台电饭煲的标准时间是85分钟,
出勤时间是480分钟,中间休息20分钟。

则:周期时间T=(480-20)/200=2.3分钟=138秒
标准工时H=85分钟
那么,所需直接作业员人数=H/T=85/2.3=36.9人取整数,37人这条电饭煲装配流水线,设立37个工位,也即安排37名作业员。

就这么简单!但这是理想状态,每个人的效率不是100%,出勤率也很难100%,上班期间,也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生产线停产,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必要的修正,详细的计算很复杂,给大家一些经验数据,按照这个基本上就可以了,实际生产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就可以。

经验数据:综合效率按93%,出勤率按95%
那么直接作业员人数为:37/93%=40人
出勤率95%,再配备1到2名线外替补人员
再设立1名班长或者叫拉长最后,这条电饭煲生产流水线的人员和工位设置为:
40名作业员+2名线外替补+1名班长=43人。

工位:40个。

工位和人员设置好了,至于怎么去分配每个工位的作业内容,则属于另外一个方面,叫作业分割。

标准工时计算表 适用于流水线

标准工时计算表 适用于流水线

生效日期:页 次:85148514108514.2378.804.2320工序代码观测时间(S)宽放率(%)标准工时(S)电脑建议人数分配使用人数每人均分工时(S)每小时总产量(PCS)每日总产量(PCS)工作量11.5608.0% 1.680.400.5 3.3710681068480%21.4508.0% 1.570.370.5 3.1311491149474%33.2808.0% 3.540.84 1.0 3.5410161016384%43.5708.0% 3.860.91 1.0 3.86934933791%53.7108.0%4.010.95 1.0 4.01898898595%63.8408.0%4.150.98 1.0 4.158********%73.4508.0% 3.730.88 1.0 3.73966966288%83.5908.0% 3.880.92 1.0 3.88929928592%93.4408.0% 3.720.88 1.0 3.72969969088%103.7108.0%4.010.95 1.0 4.01898898595%113.6508.0% 3.940.93 1.0 3.94913913293%123.7408.0%4.040.96 1.0 4.04891891396%133.7208.0%4.028.04 1.0 4.028********%143.6708.0% 3.960.94 1.0 3.96908908394%153.8108.0%4.110.97 1.0 4.11875874997%163.7808.0%4.080.97 1.0 4.0888*******%1715.6608.0%16.91 4.00 4.0 4.238518514100%183.3338.0% 3.600.85 1.0 3.6010001000185%线平衡图例:生产线排位图:产品标准工时表放2色A 放2色B 放2色C 放2色D 放2色E 放2色F 工序名称喷码放盒拾盒放托于底盒放一色及下流水线相关产品目标周期时间(S)标准工时总计(S)标准工生产单元包装一组最长周期时间(S)使用人数总计0.02产品型号XXXXX 每日计划产量(PCS)每日最大产量(PCS)Line 均产品名称每日工作时间(H)每时最大产量(PCS)93.外观检测装箱放2色G 放2色H 放2色I 放2色J 放2色K 放1色及下流水线0%10%20%30%40%50%60%70%80%90%100%喷码放盒拾盒放托于底盒放一色及下流水线放2色A 放2色B 放2色C 放2色D 放2色E 放2色F 放2色G 放2色H 放2色I 放2色J 放2色K 放1色及下流水线外观检测装定:。

流水线生产标准产能怎样计算比较合理 文档

流水线生产标准产能怎样计算比较合理  文档

流水线生产标准产能怎样计算比较合理举个例子,大家来分析下:流水线有5道工序,标准工时分别是:10s.15s.20s.10s.12s,共5人,每天工作时间为:10h .每天的标准产能计算有两种算法:(1)(10*3600)/20=1800pcs/d(2) [ (10*3600)/(10+15+20+10+12)]*5=2686pcs/d请教大家,那种算法合理?顺便说明一下:第二中算法是说一个人做完所有的工序每天可以生产的数量在乘以人数;第一种是选瓶颈工序的产能作为标准产能,大家来讨论那个做为标准产能的制定更合理?一般是第一种更适合,理论中也应该这么算法的,如果你自己不清楚,就那实际的对照,那个更贴近,那个方法就是合理的,实践检验标准哦二種都標准﹐第一種是計算出了此線的一個實際生產能力﹔而第二種呢是較理想的一種狀態下才能達到的目標﹐也就是說線平衡的最理想情況﹐每個工作站的TT時間都一樣﹐也是我們的一個生產目標。

正常应该用第一种算法,由于你的生产线极不平衡导致你的流水线产能过低,产能的评估作用不仅仅是来表明你的目前产能,更重要的一个作用是通过评估你现有的产能来对提高产能给予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如果用第二种算法,那存在的原因就是你的生产线很难达到平衡,不得不改成这种生产方式来提高产能了.也就无所谓流水线生产了.呵呵.第一种更标准,因为他抓住了瓶颈时间,给操作者在作业过程一些宽放时间.1/ 2若按第一种计算方法,我们公司的标准就不正确了,效率早就达到100%了;因为现场的人并不会严格按照所有的程序进行操作,他们自己就进行了瓶颈转移操作!既然是流水线生产就只能按第一种计算,要么你就采取单元化生产,不会存在瓶颈工序!20秒说白了就是你产品的下线速率.不知道贵公司的员工是如何采取瓶颈转移操作的,如果在流水线上随随变变就改变作业站我想你的实际下线速率只会比20秒大而不是更少!2/ 2。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所需的作业时间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所需的作业时间

标准工时是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所需的作业时间标准工时是指操作者在中等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下连续完成一件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标准工时=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观测时间X评定系数观测时间采用秒表测时法获得,或者直接用MTM、WF、MOD等方法计算标准时间,也可以用标准资料法来预测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主要用于人员编制(人事)、工时成本计算(财务)、工厂的先期规划(规划)、以及计划排产(生产管理及计划)等,标准工时是一个企业的基础性数据,属于企业机密。

什么是标准工时制,哪些工种实行标准工时制?问:什么是标准工时制,哪些工种实行标准工时制?答:标准工时制是指职工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资40小时,星期六、星期日为周休息日的工作制度。

实行这一制度,应保证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不增加人员编制和财政支出,不减少职工的收入。

我市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职工,一律实行没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

什么是标准工时制度、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不定时工作制和非全日什么是标准工时制度、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不定时工作制和非全日制工作制?答:(1)我国现在实行的是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这是标准工作时间。

(2)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针对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部分职工,采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

在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周期内,具体某一天、某一周的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

(3)不定时工作制是指每一工作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限制的工作时间制度。

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不受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但用人单位应采用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4)非全日制工作制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同时为一个以上用人单位提供非全日制工作的,每周累计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的用工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