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合集下载

工时定额标准及计算方法

工时定额标准及计算方法

工时定额标准及计算方法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标准工时=正常工时X(1+宽放率);宽放率=(标准工时-实测工时)/实测工时*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经过速度评比)+机器自动作业工时(不可作速度评比)的总和;宽放率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的总和:1.生理宽放一般取2%~5%。

2.疲劳宽放一般取5%~20%;3.管理宽放一般取3%~10%4.特殊宽放电子制造业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取10%21.75天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的月计薪天数,无论某个月您的实际上班天数大于21.75天(如7月份、8月份)还是小于21.75天(如10月份、春节所在的那个月),月计薪天数都是按照21.75天计算的。

这个21.75天只是为计算加班工资有一个统一的公式,并不是平时计算月工资用的。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正常时间*(1+宽放率)观测时间:是实际观测得到的时间值的平均,而观测时间由于受到作业者熟练度、工作意愿、情绪等的影响,并能代表真实的情况,故此应加以修正,乘上一定的评价系数,求得实际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的主体,而实际时间应考虑一定的宽放,作为疲劳、等待、喝水、上厕所等必须要项的预备,这样才得到标准时间。

评比系数: 评比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目的是将实际的操作时间调整到平均工人的正常速度。

各种机加工工时计算表

各种机加工工时计算表
请输入实际切削参数 0.08 0.25 0.04
1200.00 0.833333333
0.2-0.3 0.15 26.0 1379
>>>>>>>往复式平面粗磨理论工时计算<<<<<<<
零件参数
砂轮、机床参数
工件材料
淬火钢 砂轮直径 mm
400
磨削形式
零件装置在夹具中或用千 分表校准
**当加工孔径较大 时,ap取大值;加 工孔径较小,且加 工精度要求较高 时,ap取小值
钢、铸钢 刀具材料 精镗 刀具类型 5 刀具直径 mm 20 推荐切削参数范围 0.6-1.2 1.00 8 509 请输入实际切削参数 3.00 0.60 1.00 600.00 0.3
刀具参数
硬质合金 镗刀块 5.00
4.00 20 1273
>>>>>>>高速钢铰刀铰孔理论工时计算<<<<<<<
零件参数
材料种类
材料性能
孔直径 mm

刀具直径 mm 待加工孔深度 mm
切削深度 mm 铰削余量 mm 实际每转进给量 实际主轴转速 理论工时 min
推荐切削参数 中硬铸铁 铰削余量 mm
175HBS 每转进给量 f mm 6.00 切削速度 m/min 6.0 主轴转速 10.0
材料种类 孔直径 mm
深度 mm

零件参数
不锈钢 刀具直径 mm
12.50 每转进给量 mm
20.00
切削速度 主轴转速
m/min
请输入实际切削参数
推荐切削参数范围 8 ~ 20

标准工时评定方法

标准工时评定方法

标准工时评定方法标准工时是指在标准工作环境下,进展一道加工所需的人工时间。

标准工时=观测时间×评定系数×〔1+宽放率〕观测时间将每道工序的工作分成假设干个工作单元,分别进展计时。

注:重点强调:测时前操作方法应已标准化。

操作方法不同,所消耗的时间也不同。

假设操作方法尚未标准化,操作单元的划分及其时间研究将毫无意义。

划分单元时应注意:1、每一个单元应有明确且易辨识的起点和终点。

在工作循环中,一个操作单元中止另一个操作单元开场的瞬间,称为分解点或定时点。

2、人工操作单元与机器单元应分开,时间研究主要是测定人工单元。

3、不变单元和可变单元应分开,不变单元是指在各种情况下,其操作时间根本相等的单元,如焊接操作中的手拿焊枪为不变单元。

可变单元是指因加工对象尺寸、大小、重量的不同而变化的单元。

在焊接操作中的焊缝所需时间是随焊缝的长短而变化的,故为可变单元。

4、物料搬运时间应与其他单元时间分开。

因为搬运时间受工作场所布置的影响很大,别离出来便于单独研究。

测时方法:〔1〕归零测时法,即在每一个操作单元终了时,使指针回零的方法。

现场记录时,因为要归零,所以费时,且易漏记。

〔2〕累计测时法,即每次按停显示当时时间,再按那么显示累计走时。

〔3〕连续测时法,在整个过程中,秒表不停的连续走动,直到整个研究完毕为止,观测者将每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读出,记录在表格内。

研究完毕后,将相邻两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相减,即得出操作单元实际的持续时间。

优点是现场记录时,因秒表开动后不再归零,任其连续走动至各单元末记录时间,比拟方便,且一直连续计时,能保证所有时间均可记录无遗漏。

缺点是各单元的持续时间必须通过减法求得,处理数据的工作量较大。

评定系数评比时需要将操作者的速度和理想速度作准确的比拟,所以必须有具体的数字来表示其快慢,为了到达这个目的,就必须有一个评比的尺度。

评比方法:1、速度评定法,是比拟简单的评定方法,它完全根据观测者关于理想速度概念评定工人的工作速度,即将工人工作速度与观测者脑海中已有的标准水平概念进展比拟。

机械零件加工工时计算公式

机械零件加工工时计算公式
实际主轴转速 理论工时 min
0.3
500.00 10
>硬质合金端铣、周精铣平面、凸台、凹槽理论工时计算<
零件参数 材料种类 材料硬度 HBS
加工特征类型
刀具、机床参数
灰铸铁 刀具直径 mm
300.0
150-225 刀具齿数
18
平面 走刀路径长度
430.00
表面粗糙度要求Ra
加工余量 mm
3.00
0.8
工件速度
5
工作台充满系数
0.25
工件要求尺寸精度
0.02
推荐磨削参数
15 0.3 0.15 0.04600 12.80
0.80 0.80
1.4
>>>>>>>高速钢半精铣平面、凸台、凹槽理论工时计算<<<<<<<
材料种类 材料硬度 HBS 加工特征类型 走刀路径长度 mm
零件、刀具参数 铝镁合金 刀具类型
1、该表 中每一种 加工方式 的理论工 时为单道 工步的切 削时间, 仅用于参 考,总的 切削时间 为所有工 步切削时 间的总和
2、总加 工成本可 以参考以 下计算公 式: C总 = 单位时 间机床的 切削成本 * 切削时 间 + 单位 时间机床 非切削成 本 * 所有 装夹、换 刀等动作 时间 + 其 它非加工 费用
车间内某 一工序的 生产率限 制了整个 车间的生 产率的提 高时,该 工序的刀 具寿命要 选得低 些;当某 工序单位 时间内所 分担到的 全厂开支 M较大 时,刀具 寿命也应 选得低些 。
大件精加 工时,为 保证至少 完成一次 走刀,避 免切削时 中途换 刀,刀具 寿命应按 零件精度 和表面粗 糙度来确 定。

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工时计算方法(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

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其定义,使工时定额更加合理、准确、科学,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参考国家相关政策标准,制定此工时计算方法。

一.锯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工时计算公式:T=(k m T 机+nT 吊+T 装卸)k 2 式中:k m —材料系数n —一次装夹工件数;n=1-2;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 2=1(n=1);k 2=(n=2) 2.机动时间:T 机 2.1. 方料:式中: H- 板厚mm k B - 材料宽度系数,查下表T 机= k BH 22.2.棒料:式中D —棒料外径 mm2.3. 管料:式中d 0—管料内径;mm2.4..方管:式中:H —方管外形高mm ;H 0—方管内腔高mm ; B 0—方管内腔宽mm ;3.吊料时间:4.装卸料时间及其它时间:T 机=D 24T 机=D —d 02 2410000T 机=H —H 0*B 0 28000T 吊=L 1000T 装卸=+L D 1800840综上所述:方料:T=(++) H 0*B 0 (min ) 圆料:T=(++) d 02 (min ) n —一次装夹工件数;n=1-2;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 2=1(n=1);k 2=(n=2)二.剪板冲压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剪板工时定额计算方法剪板单件工时定额:a —每块工时系数、见表b —剪角次数剪板工时系数表注:准备工时按100件基数计算,每件,共计200分T =k *a+ ba 3剪板毛刺工时:T= + 处理长度/400剪板校正T校=k*T材料系数K=1~2.冲压每冲一次工时3..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方法折弯工时定额:t2=Σa i折弯工时定额系数表注:规格栏中,为折弯长度,a为每折一刀的工时(理论计算:每刀分×折=+=→)↓准备工时三.风割焊接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风割工时公式:修磨工时含补焊工时: T 修磨= T 风割 / 22.焊接单件工时: T 焊接=T 工件装卸+T 点焊+ T 全焊 装卸工件工时:T 工件装卸=(T 01+)B式中:T 01—装卸基本工时;(取T 01=); n-- 工件数 B-- 重量系数(见表). 点焊单件工时:T 点焊= T 02++式中:T 02—点焊基本工时;J —点焊数;N —点焊时工件翻转次数;. 全焊单件工时:T 全焊= T 03+++L Σ/200+ 式中:T 03—全焊基本工时;M —焊缝段数;T 风割=风割长度×3+ VN—全焊时工件翻转次数;LΣ--焊缝长 NC---焊接参数调节次数注:小件装卸与点焊工时合并,统称点焊工时;重量系数(B)1、飞溅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2、校正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3、有辅助工帮助表卸模,从焊接工时中分取三分之一4、焊接有准备工时按每项20分钟5、点焊螺母按分钟一个四.钻床工时定额1、T=kT机+ T装卸其中k—难度系数有工差要求k= 有深度要求k= 扩孔及攻丝k=2、机动时间:T机注:L/D≥8时,须另增排屑时间60%。

车床工时计算法

车床工时计算法

切削速度(vc) vc=π.Dm.n/1000(m/min)※除以1000将mm换算成m n(min-1):主轴转速Dm(mm):工件材料直径3.14):圆周率vc(m/min):切削速度数控车床编程时,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

选择切削用量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影响切削的各种因素,正确的选择切削条件,合理地确定切削用量,可有效地提高机械加工质量和产量。

影响切削条件的因素有:机床、工具、刀具及工件的刚性;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削进给率;工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刀具预期寿命及最大生产率;切削液的种类、冷却方式;工件材料的硬度及热处理状况;工件数量;机床的寿命。

上述诸因素中以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削进给率为主要因素。

切削速度快慢直接影响切削效率。

若切削速度过小,则切削时间会加长,刀具无法发挥其功能;若切削速度太快,虽然可以缩短切削时间,但是刀具容易产生高热,影响刀具的寿命。

决定切削速度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1)冷却液使用。

机床刚性好、精度高可提高切削速度;反之,则需降低切削速度。

上述影响切削速度的诸因素中,刀具材质的影响最为主要。

切削深度主要受机床刚度的制约,在机床刚度允许的情况下,切削深度应尽可能大,如果不受加工精度的限制,可以使切削深度等于零件的加工余量。

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

主轴转速要根据机床和刀具允许的切削速度来确定。

可以用计算法或查表法来选取。

进给量F(MM/R)或进给速度F(MM/MIN)要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刀具和工件材料来选。

最大进给速度受机床刚度和进给驱动及数控系统的限制。

编程员在选取切削用量时,一定要根据机床说明书的要求和刀具耐用度,选择适合机床特点及刀具最佳耐用度的切削用量。

当然也可以凭经验,采用类比法去确定切削用量。

不管用什么方法选取切削用量,都要保证刀具的耐用度能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或保证刀具耐用度不低于一个工作班次,最小也不能低于半个班次的时间(2)工件材料。

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工时计算方法(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

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其定义,使工时定额更加合理、准确、科学,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参考国家相关政策标准,制定此工时计算方法。

一.锯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工时计算公式:T= (k m T机+nT吊+T装卸)k?式中:材料系数n——次装夹工件数;n=1-2;k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2=1 (n=1); k2=0.55 (n=2)2 .机动时间:T机H2. 1.方T - 料:2机k p式中:H- 板厚mmk B -材料宽度系数,查下表D2. 2.棒料:T2机二4式中D —棒料外径mmD d 。

2 2. 3.管料: T 机= 2— 1000 4式中d 。

一管料内径;mmHH 0*BT 机二 28000—方管外形高3 .吊料时 L 间:T1吊=4.装卸料时 000 间及其它时间:2.4..方管:式中:Hmm ; H o —方管内腔高 mm ; B o —方管内腔宽mm ;800综上所述:方料:T= (0.12+n0.0519H+0.001L) k 旷0.00013 H °*B 。

(min )圆料:T= (0.12+n0.0429D+0.001L ) k 2-0.0001 &2 (min ) n —一次装夹工件数;n=1-2;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 2=1 (n=1); k 2=0.55 (n=2)二. 剪板冲压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剪板工时定额计算方法剪板单件工时定a —每块工时系数、见表b —剪角次数剪板工时系数表=0.12+ 403额:注:准备工时按100件基数计算,每件0.2,共计200分剪板毛刺工时:T=0.3 +处理长度/400剪板校正T 校二k*T材料系数K=1 〜1.52.冲压每冲一次工时3..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方法折弯工时定额:t2=艺a折弯工时定额系数表注:规格栏中,为折弯长度,a为每折一刀的工时(理论计算:每刀0.15 分X折 1.5=0.225+0.2=0.425^ 0.5)准备工时三.风割焊接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风割工时T风割割长度X 公式:3+1.5修磨工时含补焊工时:T修磨2=T风割/2.焊接单件工时:T焊接=T 工件装卸+T 点焊+ T全焊2.1 装卸工件工时:T工件装卸= (T OI+0.2n)B式中:T oi—装卸基本工时;(取T°I=0.2);n--工件数B--重量系数(见表)2.2. 点焊单件工时:T点焊=T O2+O.1J+O.1N式中:T o2—点焊基本工时;J—点焊数;N—点焊时工件翻转次数;2.3. 全焊单件工时:T 全焊=T O3+O.1M+O.1N+L /200+0.2NC式中:T o3—全焊基本工时;M —焊缝段数;N —全焊时工件翻转次数;L 2--焊缝长NC---焊接参数调节次数注:小件装卸与点焊工时合并,统称点焊工时;重量系数(B)12、校正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0.13、有辅助工帮助表卸模,从焊接工时中分取三分之一4、焊接有准备工时按每项20分钟5、点焊螺母按0.5分钟一个四.钻床工时定额1、T=kT机+ T装卸其中k —难度系数有工差要求k=1.5有深度要求k=1.1扩孔及攻丝k=0.82、机动时间T机注:L/D >8时,须另增排屑时间60% 3、装卸零件时间及辅助时间T装卸五.磨床铣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平面磨工时定额:工作台单行程横向进给量16~ 24 mm/次工件运行行速度8m/mi n磨一次行程工时2.无心磨工时定额(含辅助工时)L-k—T= 1d20式中:L —单件被加工零件总长;k d —直径系数,d< 16, k d=1.0; d> 16, k d=1.23.铣端面工时加工段数系数B计算公式加T= 工长度x六。

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工时计算方法(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

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其定义,使工时定额更加合理、准确、科学,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参考国家相关政策标准,制定此工时计算方法。

一.锯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工时计算公式:T=(k m T 机+nT 吊+T 装卸)k 2 式中:k m —材料系数n —一次装夹工件数;n=1-2;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 2=1(n=1);k 2=0.55(n=2) 2.机动时间:T 机 2.1. 方料:式中: H- 板厚mm k B - 材料宽度系数,查下表T 机=k BH22.2.棒料:式中D —棒料外径 mm2.3. 管料:式中d 0—管料内径;mm2.4..方管:式中:H—方管外形高mm ;H 0—方管内腔高mm ; B 0—方管内腔宽mm ;3.吊料时间:4.装卸料时间及其它时间:T机=D24T 机=D —d 02 2410000T 机=H—H 0*B 0208000T吊=L 1000 T装卸LD综上所述:方料:T=(0.12+n0.0519H+0.001L )k 2-0.00013 H 0*B 0 (min ) 圆料:T=(0.12+n0.0429D+0.001L )k 2-0.0001 d 02 (min ) n —一次装夹工件数;n=1-2;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 2=1(n=1);k 2=0.55(n=2)二.剪板冲压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剪板工时定额计算方法剪板单件工时定额:a —每块工时系数、见表b —剪角次数剪板工时系数表=0.12+1800840T =k *a+b a3注:准备工时按100件基数计算,每件0.2,共计200分剪板毛刺工时:T=0.3 + 处理长度/400剪板校正T校=k*T材料系数K=1~1.52.冲压每冲一次工时3..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方法折弯工时定额:t2=Σa i折弯工时定额系数表注:规格栏中,为折弯长度,a为每折一刀的工时(理论计算:每刀0.15分×折1.5=0.225+0.2=0.425→0.5)↓准备工时三.风割焊接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风割工时公式:修磨工时含补焊工时: T 修磨 = T 风割 /22.焊接单件工时: T 焊接=T 工件装卸+T 点焊+ T 全焊 2.1 装卸工件工时:T 工件装卸=(T 01+0.2n )B式中:T 01—装卸基本工时;(取T 01=0.2); n-- 工件数 B-- 重量系数(见表)2.2. 点焊单件工时:T 点焊= T 02+0.1J+0.1N式中:T 02—点焊基本工时;J —点焊数;N —点焊时工件翻转次数;2.3. 全焊单件工时:T 全焊= T 03+0.1M+0.1N+L Σ/200+0.2NC 式中:T 03—全焊基本工时;M —焊缝段数;N —全焊时工件翻转次数;L Σ--焊缝长 NC---焊接参数调节次数注:小件装卸与点焊工时合并,统称点焊工时; 重量系数(B )T风割=风割长度×3+1.5V1、飞溅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0.12、校正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0.13、有辅助工帮助表卸模,从焊接工时中分取三分之一4、焊接有准备工时按每项20分钟5、点焊螺母按0.5分钟一个四.钻床工时定额1、T=kT机+ T装卸其中k—难度系数有工差要求k=1.5 有深度要求k=1.1 扩孔及攻丝k=0.82、机动时间:T机注:L/D≥8时,须另增排屑时间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时计算方法(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

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其定义,使工时定额更加合理、准确、科学,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参考国家相关政策标准,制定此工时计算方法。

一.锯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工时计算公式:T=(k m T 机+nT 吊+T 装卸)k2式中:k m—材料系数n—一次装夹工件数;n=1-2;k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2=1(n=1);k2=0.55(n=2)2.机动时间:T 机H2.1. 方T =料:2机k B式中:H- 板厚mm k B - 材料宽度系数,查下表D2.2.棒料:T2 机= 4式中 D —棒料外径 mmDd 022.3. 管料 :T 机=2 — 1000 4 0 式中 d 0—管料内径; mmHH 0*B 0T 机 = —28000—方管外形高3.吊料时 L 间:T1吊=4.装卸料时 000 间及其它时间:装卸2.4..方管:式中: Hmm ;H 0—方管内腔高 mm ; B 0—方管内腔宽 mm ;800综上所述:方料:T=(0.12+n0.0519H+0.001L )k 2-0.00013 H 0*B 0 (min ) 圆料:T=(0.12+n0.0429D+0.001L )k 2-0.0001 d 02 (min ) n —一次装夹工件数; n=1-2;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 k 2=1(n=1);k 2=0.55(n=2)二.剪板冲压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剪板工时定额计算方法剪板单件工时定a —每块工时系数、见表b —剪角次数剪板工时系数表=0.12+ 403额:注:准备工时按100 件基数计算,每件0.2,共计200分剪板毛刺工时:T=0.3 + 处理长度/400剪板校正T 校=k*T材料系数K=1~1.52.冲压每冲一次工时3..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方法折弯工时定额:t2=Σa i折弯工时定额系数表注:规格栏中,为折弯长度,a 为每折一刀的工时(理论计算:每刀0.15 分×折1.5=0.225+0.2=0.425→0.5)↓准备工时三.风割焊接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风割工时T 风割割长度× 公式:3+1.5修磨工时含补焊工时: T 修磨2= T 风割/2.焊接单件工时:T 焊接=T 工件装卸+T 点焊+ T 全焊2.1 装卸工件工时:T 工件装卸= (T01+0.2n)B式中:T01—装卸基本工时;(取T01=0.2);n-- 工件数B-- 重量系数(见表)2.2.点焊单件工时:T 点焊= T02+0.1J+0.1N式中:T02—点焊基本工时;J—点焊数;N—点焊时工件翻转次数;2.3. 全焊单件工时:T 全焊= T03+0.1M+0.1N+L Σ/200+0.2NC式中:T03—全焊基本工时;M—焊缝段数;N—全焊时工件翻转次数;LΣ--焊缝长NC--- 焊接参数调节次数注:小件装卸与点焊工时合并,统称点焊工时;重量系数(B)1、飞溅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0.12、校正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0.13、有辅助工帮助表卸模,从焊接工时中分取三分之一4、焊接有准备工时按每项20 分钟5、点焊螺母按0.5 分钟一个四.钻床工时定额1、T=kT 机+ T 装卸其中k —难度系数有工差要求k=1.5 有深度要求k=1.1 扩孔及攻丝k=0.82、机动时间:T 机注:L/D ≥8 时,须另增排屑时间60% 3、装卸零件时间及辅助时间: T 装卸五.磨床铣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平面磨工时定额:工作台单行程横向进给量16~24mm/次工件运行行速度8m/min磨一次行程工时2. 无心磨工时定额(含辅助工时) LkT= 1d式中: L—单件被加工零件总长; k d—直径系数,d≤16, k d=1.0; d>16, k d=1.2203.铣端面工时加工段数系数B计算公式加×T= 工长度六。

车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计算公式T j工序= ∑T j装卸+∑T i 工步+0.2m=∑T j装卸+k∑T i机动+0.2m 式中:j—工序数;T j 装卸—第j 道工序装卸工件的时间(含其它辅助时间);i —走刀次数;T i 机动—第i 次走刀机动时间;m-换刀次数;2.粗车外圆机L2Ld动时间:T 机动= f* 1n 0000考虑回程手动等辅助时间等:T 粗外圆=T 回程+T 基本+ T 机动k 0.01L+2.L0.3+3Ld=0.01L+0.3+1000000等:吃刀深度按 2.5式中: L —工件被车削的长度; f —走刀量,mm/r ; n —车床主轴转3 .精车外圆机考虑回程手动 T 精 外 圆 =T 回 程 +T 基 本 + =0.01L+0.4+00T 机动 =f*mm ;36* n10003.9Ld0000取 f=0.4 速; r/mim ;动时间:测量等辅助时间0.01L *Ld +0.4+式中: L —工件被车削的长度; mm ;f —走刀量, mm/r ;取 f=0.1554*n —车床主轴转速; r/mim ; n 1000k- 宽放系数; k=1.33πd4.当外圆精度高于 7 级时; T j =1.5*T 机动编制 说明标准名称车床、瞠床钻孔时间标准 1. 按钻孔直径和长度查出T 后还需查回屑时间,两者相加;2. C.6.136A 按钻@30查给,C6140按钻Φ40查给,C630按钻050查给3. 扩孔不加回屑时间;510 15 20 25 32 40 5060 70 85100 120 140 1601015 202532 40 50 60 70 85 100 120 140 160 192 2241510 15 20 25 32 40 50 60 70 85 100 120 140 160 192 2;20510 15 20 25 32 40 50 60 70 85 100 120 140 160 E 30510152025 32G50 60 70 85 100 120 140 U40510 1520 25 3240 50 60 70 85051015 加25 32 40 50 660510 15 20 25 32 4655101520253T1.67 1.72 1.78 1.86 2血2.18 2.32 2.43 2.65 2.863.1 3.37 3.714.06 4.47 4.!钻 孔 回 屑 时 间 WlO0.2 0.41 0.63 0.86 1.1 1.35 1.61 216 3.71 5.51 8.45WR0.22 0.45 OdPαw1.2 1.75 234 3.3 5? ≤4O0.25 0.51 0.78 1.1≤65长 度编制 说明标准名称车床、瞠床钻孔时间标准 1. 按钻孔直径和长度查出T 后还需查回屑时间,两者相加;2. C.6.136A 按钻@30查给,C6140按钻Φ40查给,C630按钻050查给3. 扩孔不加回屑时间;510 15 20 25 32 40 5060 70 85100 120 140 1601015 202532 40 50 60 70 85 100 120 140 160 192 2241510 15 20 25 32 40 50 60 70 85 100 120 140 160 192 2;20510 15 20 25 32 40 50 60 70 85 100 120 140 160 E 30510152025 32G50 60 70 85 100 120 140 U40510 1520 25 3240 50 60 70 85051015 加25 32 40 50 660510 15 20 25 32 4655101520253T1.67 1.72 1.78 1.86 2血2.18 2.32 2.43 2.65 2.863.1 3.37 3.714.06 4.47 4.!钻 孔 回 屑 时 间 WlO0.2 0.41 0.63 0.86 1.1 1.35 1.61 216 3.71 5.51 8.45WR0.22 0.45 OdPαw1.2 1.75 234 3.3 5? ≤4O0.25 0.51 0.78 1.1≤65长 度一、工艺过程工时计算方法工时计算的时候,除了特殊注明情况外,单位应统一表示。

工时:小时(h);长度:毫米(mm);切割速度:毫米/小时(mm/h);面积:平方米(㎡);进给量:毫米/转( mm/r);转速:转/分钟(r/min) 。

辅助时间要计在工时定额当中。

主要包含熟悉图纸和工艺等技术文件、调整设备、装夹、准备工夹量刃具、吊装、磨刃具、自检、焊接件翻转、标识移植时间等等。

工时定额不应考虑生理、打扫卫生、领件、领料、入库、转序、交检、包装、喷漆件等待干燥时间,这些要素统一由工厂方考虑。

返修时间另外单独计算,不需计入正常工时定额当中各主要工序的计算方法如下:下料:1、板材火焰切割下料: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切割长度/切割速度)*(1+k)半自动切割K= 2.85 数控切割K= 4.5 等离子切割K=4.52、板材剪切下料:所需用人数已被考虑。

工时=切割刀数*K≤δ8 K=0.17 小时/每刀(钢材);K=0.10 小时/每刀(PVC)>δ8~δ14 K=0.19 小时/每刀> δ14~δ20 K=0.20 小时/每刀3、型材锯割下料:工时按实际考核数据。

参见附件一:型材下料工时成型: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焊接:1、焊前准备:包括划线、焊前焊缝处表面清理、焊前预热、二级库焊材烘干。

易打磨大件:焊前焊缝单表面清理时间:0.08 小时/米不易打磨件或小件:焊前焊缝单表面清理时间:0.15 小时/米2、组点:3、焊接成型: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

焊接(气刨)基本时间=焊缝长度*道数/焊接(气刨)速度4、焊后整理:包括校正、清理焊渣时间。

试装(车):包括组装、试车、试压、拆卸。

表面清理:指防腐处理前的表面清理。

工时=清理面积*0.34 小时/平方米防腐:工时=清理面积*0.07 小时/平方米*喷漆遍数机加工: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1、计算法:适用于无可比性的新零件。

基本时间=切削长度/(转速或往复次数*进给量*60)2、类比法:适用于有可比性的零件。

热处理:工时=基本时间+辅助时间1、基本时间T1:是指零件在设备中加热、均温、保温、降温的时间,是零件装炉后从闭炉门起到开炉门止的一段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