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测量学 A卷

合集下载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集与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水准面 。

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4、真误差为观测值减真值。

5、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6、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7、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8、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4测回,第3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90°左右。

9、三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10、四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法的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11、设在测站点的东南西北分别有A 、B 、C 、D 四个标志,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以B 为零方向,则盘左的观测顺序为B —C —D —A —B 。

12、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x 轴。

13、权等于1的观测量称单位权观测。

14、已知A 点高程为14.305m ,欲测设高程为15.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中间,在A 尺读数为2.314m ,则在B 尺读数应为1.619m ,才能使B 尺零点的高程为设计值。

15、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16、经纬仪主要由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组成。

17、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6测回,则第4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应配置为90°左右。

18、等高线的种类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19、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8″,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应为±13.856″。

20、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 ,返测为112.329m ,则相对误差为1/7488。

21、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22、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23、通过 平均 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4、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 6371 km 。

测量学习题及答案

测量学习题及答案

测量学习题及答案⼀、选择题1. ⼤地⽔准⾯是通过( C )的⽔准⾯。

A ⾚道B 地球椭球⾯C 平均海⽔⾯D 中央⼦午线2. 相邻两条等⾼线之间的⾼差称为(A )A 等⾼距 B等⾼线平距 C 计曲线 D ⽔平距离3. 根据图纸上设计内容将特征点在实地进⾏标定的⼯作称为( D )A 直线定向B 联系测量C 测图D 测设4. 在⼀个已知点和⼀个未知点上分别设站,向另⼀个已知点进⾏观测的交会⽅法是(C )A 后⽅交会B 前⽅交会C 侧⽅交会D ⽆法确定5. 以下测量中不需要进⾏对中操作是( B )。

A ⽔平⾓测量B ⽔准测量 C垂直⾓测量 D 三⾓⾼程测量6. ⾓度测量读数时的估读误差属于( C )。

A 中误差B 系统误差C 偶然误差D 相对误差7.下⾯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D )A. ⽤经纬仪测⽔平⾓,⽤横丝照准⽬标读数B. ⽤⽔准仪测⾼差,⽤竖丝切准⽔准尺读数C. ⽔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准管⽓泡居中D. 经纬仪测竖直⾓时,尽量照准⽬标的底部8.⽤⽔准仪进⾏⽔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D )A. 消除或减弱⽔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B. 消除或减弱仪器升沉误差的影响C. 消除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D. 消除或减弱仪器⽔准管轴不平⾏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9.经纬仪对中和整平操作的关系是(A )。

A. 互相影响,应反复进⾏B. 先对中,后整平,不能反复进⾏C. 相互独⽴进⾏,没有影响D. 先整平,后对中,不能反复进⾏10.⽤经纬仪测⽔平⾓和竖直⾓,⼀般采⽤正倒镜⽅法,下⾯哪个仪器误差不能⽤正倒镜法消除( D )A.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B. 竖盘指标差C. 横轴不⽔平D. 竖轴不竖直11. 点的地理坐标中,平⾯位置是⽤(B )表达的。

A 直⾓坐标B 经纬度C 距离和⽅位⾓D ⾼程19. 危险圆出现在( A )中。

A 后⽅交会B 前⽅交会C 侧⽅交会D 任何⼀种交会定点12. 经纬仪在必要辅助⼯具⽀持下不能直接⽤来测量(A )A ⽅位⾓B ⽔平⾓C 垂直⾓D 视距13. 测量地物、地貌特征点并进⾏绘图的⼯作通常称为(D )A 控制测量B ⽔准测量C 导线测量D 碎部测量14. 已知某直线的⽅位⾓为290°,则其象限⾓为(D )A 290°B 110°C 北西20°D 北西70°15. ⼀组测量值的中误差越⼩,表明测量精度越(A )A⾼ B 低 C 精度与中误差没有关系 D ⽆法确定16. ⽔准测量中应使前后视距(B )A 越⼤越好B 尽可能相等C 越⼩越好D 随意设置17. 由两点坐标计算直线⽅位⾓和距离的计算称为(B )A 坐标正算B 坐标反算C 导线计算D ⽔准计算18. 导线测量外业⼯作不包括的⼀项是(C )。

测量学试卷、习题及答案4套

测量学试卷、习题及答案4套

测量学试卷(A)一、概念题(共6分)1、磁方位角:2、遥感:3、地貌:4、相对高程:5、系统误差:6、水平角:二、填空题(共22分)1、地物符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

地貌符号主要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的。

2、遥感分类按平台层次、比例尺分为、、。

3、水准测量时,把水准仪安置在距前、后尺大约相等的位置,其目的是为消除和所产生的误差。

4、(1)平整土地进行高程测量时,首先要在地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量学的任务包括和。

6、确定地面点位的三维空间是和。

7、我国常用的大地坐标系有、和。

8、坐标正算问题是:已知计算;坐标反算问题是:已知计算。

三、问答题(共12分)6题为园林、城规专业作,7题为水保专业作,1、何谓比例尺精度?它有什么实用价值?2、测量工作的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3、试简述影响测水平角精度的因素有那些。

4、什么叫中心投影?5、经纬仪测站安置工作的内容是什么?简述其目的和步骤。

6、简述建筑方格网主轴线测设的步骤。

7、已知1/100000地形图图幅的分幅编号为H-49-133,写出上下左右相邻图幅的编号四、计算题(共28分)(1)在作求积仪分划值测定时,安置航臂长为64.10,对已知面积16平方厘米的图形量得平均读数差为125,已知图形的比例尺1:500,求分划值C的绝对值与相对值。

若使C 的相对值为4平方米,问航臂长应调整为多少?(2)水准测量测定深沟底的高程,安置Ⅰ、Ⅱ两测站(见图4-1),在测站Ⅰ测得A点标尺读数为Array1.636m,B点标尺读数为4.956m。

在测站Ⅱ测得B点标尺读数为0.561m,C点标尺读数为4.123m,已知A点高程为100m,求得沟底C的高程为多少?又问测站Ⅰ与测站Ⅱ的仪器视线高程为多少?图4-1(3)利用高程为7.831m的水准点,测设高程为7.531m的室内±0.000标高。

东北大学《测量学》试卷4

东北大学《测量学》试卷4

《测量学》试卷1. 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 )。

A 220°B 40°C 南西50°D 南西40°2.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

A 总为0B 与路线形状有关C 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D 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3. 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

A 高差测量B 距离测量C 导线测量D 角度测量4. 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 )。

A 180° B 0° C 90° D 270°5. 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

A 最大值 B 最小值 C 算术平均值 D 中间值6. 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

A 5 m B 0.1 mm C 5 cm D 50 cm7. 点的地理坐标中,平面位置是用( )表达的。

A 直角坐标B 经纬度C 距离和方位角D 高程8. 若竖盘为全圆式顺时针注记,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盘左读数为L ,盘右读数为R ,指标差为x ,则盘左、盘右竖直角的正确值是( )。

A 90°-L-x ;R+x-270°B 90°-L+x ;R-x-270°C L+x-90° ;270°-R-xD L-x-90° ;270°-R+x9. 以下哪一项是导线测量中必须进行的外业工作。

( )A 测水平角B 测高差C 测气压D 测垂直角10. 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 )的铅垂距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A 坐标原点B 大地水准面C 任意水准面D 赤道面11.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 A 所有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B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C 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D 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12.在中平测量中,转点的高程等于( )。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习题及其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

2、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

3、水平角——过地面任意两方向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

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夹角。

5、视差—-物像没有成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面上,产生的照准或读数误差.6、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7、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8、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10、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11、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工作正常),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

12、坐标正算——根据一条边长的方位角与水平距离,计算坐标增量。

13、坐标反算——根据一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方位角与水平距离。

14、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直线起点坐标北方向,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值应位于0°~360°之间。

15、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桥梁等。

16、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与平原等。

17、地形-—地物和地貌总称.18、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19、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0、误差传播定律——反映直接观测量的误差与函数误差的关系。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5、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成人教育测量学试题试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测量学试题试题及参考答案

xx 学院成人教育《测量学》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1. 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 B.使横轴垂直于竖轴; 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2. 采用盘左、盘右的水平角观测方法,可以消除( )误差。

A.对中; B.十字丝的竖丝不铅垂; C.C 23. 用回测法观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2格多,在此情况下应( )。

A.继续观测下半测回; B.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C.整平后全部重测4. 在经纬仪照准部的水准管检校过程中,大致整平后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螺旋,把气泡居中,当照准部旋转180°后,气泡偏离零点,说明( )。

A.水准管不平行于横轴; B.仪器竖轴不垂直于横轴; C.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5. 测量竖直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消除( )误差的影响。

A.对中; B.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C.指标差6. 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 )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A.对中; B.照准; B.目标偏离中心7. 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若右方目标的方向值右α小于左方目标的方向值左α时,水平角β的计算方法是( ) A. β=左α-右α; B. β=左右αα-︒-180; C.β=左右αα-︒+360 8. 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 )的夹角。

A.这两条直线的实际; B.这两条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 C.这两条直线在同一竖直上的投影9. 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 )。

A.竖轴位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水平;B .水准管气泡居中; C.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10. 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目标,盘左读数为75°10′24″,则此目标的竖角为( )A.57º10′24″B.-14º49′36″C.14º49′36″11. 若一个测站高差的中误差为站m ,单程为n个测站的支水准路线往返测高差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A.nm 站; B.m n 站2/ C. m n 站12. 在相同的观条件下,对某一目标进行n个测站的支水准路线往返测高差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A.[]n m /∆∆=; B.[])(1/-=n m υυ; C.。

东北大学20年3月补考《测量学》考核作业答案

东北大学20年3月补考《测量学》考核作业答案

学习中心:奥鹏中心 院校学号: 姓名
课程名称: 测量学
1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测量学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上2) B 卷(共 5 页)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平面。

2、偶然误差:由于在测定过程中一系列有关因素微小的随机波动而形成的具有相互抵偿性的误差。

3、闭合水准路线:由某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来的水准点上,这样的水准路线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4、等高线: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5、直线定向:确定一直线与标准方向间角度关系的工作。

二、填空题 (每题1分,共10分)
1、地面点到( 测定点)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高程测量、角度测量和( 距离测量 )。

3、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00~3600 )。

4、距离丈量是用( 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

5、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和永久)标志。

6、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坐标 ),在同一转点上,既有本站前视读数 ,又有下站后视读数。

7、一测站的高差 ab h 为负值时,表示(测站)高。

8、竖直角就是在同一竖直面内,(水准线与导线)之间的夹角。

《测量学》全部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全部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8、高差:两点间的高程差
二、单项选择题
1、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A
A.相对高程;
B.绝对高程;
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C
A.地理坐标;
C.高差
)来表示的。
B.平面直角坐标; C.地理坐标和高程
3、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B
A.水平面;
)。
)。
B.大地水准面; C.假定水准面
4、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等面积投影
C

B.等距离投影
C.等角投影 D.等长度投影
2
三、填空题
1. 通过 平均 海水面的 闭合曲面 称为大地水准面。
2.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是 测高差

测角度
、 测距离

3. 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 区域西南一点 为坐标原点,
南北方向 为 x 轴,以 东西方向 为 y 轴。
4. 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 经度
1.水准测量中转点应如何选择?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什么作用?它的特点
是什么?
答:在水准测量中,有时两个水准点之间的距离较远或者高差较大,而直
接测定其高差有困难时,应该在中间设立若干个中间点(称为转点)以传
递高差。
作用:传递高差或高程;
2.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前、后尺大概等距处?是否一定要
安置在前、后尺的连线上?
、 纬度
和绝对高
程。
5.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高差

6. 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 10km 范围内时,距离
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7. 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平均值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测量学试卷(作业考核线上1) A 卷
学习中心:
院校学号:姓名
(共 4 页)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水平角测量中,( D )误差不能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A、照准部偏心差
B、视准轴误差
C、横轴误差
D、竖轴误差
2、在( D )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平面坐标测量时,可以用过测区中心点的切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投影。

A、100km
B、50km
C、25km
D、10km
3、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90°18′52″,用经纬仪测右角∠ABC的值为308°07′44″,则BC的坐标方位角为( A )。

A、62°11′08″
B、-117°48′52″
C、242°11′08″
D、-297°11′08″
4、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 B )。

A、水准点
B、需要立尺的所有点
C、土质松软的水准点上
D、转点
5、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D )m。

A、26、31
B、27、32
C、29
D、30
6、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 A )。

A、1/25000 B、1/25
C、1/2500
D、1/250
7、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A )。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有关系,但影响很小
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 ( B )
A、28
B、29
C、27
D、30
9、丈量一正方形的4条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2cm,则该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C )cm。

A、0.5
B、2
C、4
D、8
10、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的平距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C )。

A、6.8%
B、1.5%
C、-1.5%
D、-6.8%
11、观测某目标的竖直角,盘左读数为101°23′36″,盘右读数为258°36′00″,则指标差为( D )。

A、24″
B、-12″
C、-24″
D、12″
12、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平面坐标,计算直线的( B )。

A、斜距与水平角
B、水平距离与方位角
C、斜距与方位角
D、水平距离与水平角
13、测定点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C )。

A、测量水平距离
B、测量水平角
C、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D、测量竖直角
14、水准仪的( B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A、视准轴
B、圆水准器轴
C、十字丝横丝
D、管水准器轴
15、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主要差异是( B )的计算。

A、坐标增量与坐标增量闭合差
B、坐标方位角与角度闭合差
C、坐标方位角与坐标增量
D、角度闭合差与坐标增量闭合差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光电测距成果的改正计算有( ABC )。

A、加、乘常数改正计算
B、气象改正计算
C、倾斜改正计算
D、三轴关系改正计算
E、测程的检定与改正计算
2、设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后视读数a=1.24m ,前视读数b=1.428m,则( ABD )。

A、hAB=-0.188m
B、后视点比前视点高
C、若A点高程HA=202.016m ,则视线高程为203.140m
D、若A点高程HA=201.016m,则前视点高程为200.828m
E、后视点比前视点低。

3、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有( ACE )。

A、等高线平距大,等高线密
B、地面坡度小,地形平坦
C、等高线平距小,等高线疏
D、地面坡度大,地形陡峻
E、地面坡度小,地形陡峻
4、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的测站限差有( AB )。

A、归零差
B、2C误差
C、测回差
D、竖盘指标差
E、阳光照射的误差
5、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 BD )。

A、1956黄海高程系
B、1956年黄海高程系
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D、1985国家高程基准
6、在测量内业计算中,其闭合差按反号分配的有( ABC )。

A、高差闭合差
B、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C、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D、坐标增量闭合差
E、导线全长闭合差
7、一般来讲,下面的比例尺中属于中比例尺地形图的是( CE )。

A、1:500
B、1:1000
C、1:25000
D、1:5000
E、1:10000
8、在水准测量时,若水准尺放置倾斜了,其读数值( ACE )。

A、当水准尺向前或向后倾斜时增大
B、当水准尺向左或向右倾斜时减少
C、总是增大
D、总是减少
E、不论水准尺怎样倾斜,其读数值都是错误的
9、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与( BD )。

A、导线的几何图形无关
B、导线的几何图形有关
C、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有关
D、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无关
E、导线的起始边方位角有关
10、等高线具有哪些特性( ABE )。

A、等高线不能相交
B、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C、山脊线不与等高线正交
D、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成正比
E、等高线密集表示陡坡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高斯投影的基本性质。

答:1)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一直线,且投影之后的长度无变形;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且以中央子午线为对称轴,离对称轴越远,其长度变形也就越大;
2)赤道的投影为直线,其余纬线的投影为凸向赤道的曲线,并以赤道为对称轴;
3)经纬线投影后仍保持相互正交的关系,即投影后无角度变形;
4)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相互垂直。

2、转点在测量中起何作用。

转点由前视点变为后视点及仪器搬至下一站的过程中,为什么不容许发生任何移动。

答:1)转点起传递高程的作用。

2)若发生移动,则前、后两站所测的不是同一个点,就达不到其传递高程的作用。

3、简述图根导线点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答:1)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3)视野开阔,便于测图或放样;
4)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除特殊条件外,导线边长一般在50m~350m之间;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4、在测量中,观测成果会存在误差。

根据误差的性质分为测量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简述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区别,偶然误差的特性。

答:(1)系统误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累积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但是由于系统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可以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或减少其影响.
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不一定,则这种
误差称为偶然误差,又称为随机误差。

偶然误差,就其个别值而言,在观测前我们确实不能预知其出现的大小和符号.但若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多次观测,误差列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称为统计规律.而且,随着观测次数的增加,偶然误差的规律性表现得更加明显.
(2)偶然误差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①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②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或概率大)
③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④在相同条件下,同一量的等精度观测,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大而趋于零.
四、计算题(每题20分,共20分)
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的数据,计算1、2点的高程。

答:
1)计算高差闭合差:f h=∑h-(H BM2-H BM1)=-0.003m=-3 mm
2)分配闭合差,计算改正数
∑L= 11.2km
v1 =- (L1/∑L) * f h= 0mm
v2 =- (L2/∑L) * f h= 2mm
v3 =- (L3/∑L) * f h= 1 mm
3)计算改正后的高差的高程
H1=H bm1+h1 +v1=160.75m
H2=H1+h2 +v2 = 156.012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